制约我国制药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概述:制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医疗产业,为保护人类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制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一、低效率生产问题1.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许多药企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困难,导致产品生产周期拉长。
2. 管理层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能力:制药企业通常由多个部门组成,如果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或者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会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对策: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供应商和分销商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管理层人员,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促进跨部门合作。
二、质量安全问题1. 药品质量控制不严格: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在药品制造过程中存在有意或无意的质量控制漏洞。
2. 假药泛滥:制药企业面临着假药生产和流通的威胁,这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对策: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各环节的监管机制;积极参与国家对假药的打击行动,并加强产品溯源能力,确保药品真实可靠。
三、创新研发困难1. 研发周期长:新药研发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并且高昂的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2. 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制药企业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存在缺乏动力的问题。
对策:加强研发管理机制,提高其效率;鼓励企业加大研究投入,与科研院所合作共享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医学进步。
四、营销模式陈旧1. 传统销售模式影响市场扩张:部分企业还依赖传统渠道进行销售和宣传推广,在数字化时代效果不佳。
2. 少数主导企业集中度过高:少数几家跨国制药巨头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对于新进入者来说竞争异常激烈。
对策: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注重产品特色与品质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人才储备不足1. 高端人才流失:一些制药企业面临高薪酬与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困境,造成人才流失现象。
2. 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尤其是一些前沿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稀缺。
制药医药行业的差距与改进方案
制药医药行业的差距与改进方案一、制药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制药医药行业作为支撑人们健康的重要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该行业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制药医药行业所面临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案。
1. 缺乏创新能力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对于制药医药企业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企业在研发领域缺乏独特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只局限于仿制他人的产品。
这导致了新药研发效率低下、创新成果稀少以及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2. 临床试验规范不足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必经之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临床试验缺少规范和监管,导致数据可信度不高、安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存在。
这不仅影响了新药的研发进程,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药品安全问题突出药品安全是制药医药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然而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情况。
这可能由于制造工艺不规范、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原因所致。
这种情况不仅伤害了患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二、改进方案为了弥补制药医药行业存在的差距,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以下提出几点建议:1. 提升创新能力要想使制药医药企业真正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机构间合作。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2. 加强临床试验管理为了提高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可信度,需要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临床试验活动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合理、安全、高效的临床试验进行。
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水平,提高他们对于临床试验重要性以及操作规范的认识。
3. 强化药品监管体系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必须建立健全药品监管体系。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当前,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风险,也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医药行业能够长久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首先,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着供需矛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当前医药行业供给依然滞后,医疗资源不均衡。
这导致一些医院难以承载大量的患者,长时间排队就医的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要求。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服务,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同时,加快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就医的合适机构,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其次,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着价格虚高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医药企业滥用其市场垄断地位,定价不合理,药价高昂,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外,一些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无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完善药品价格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药企的违法行为,确保药品价格合理。
同时,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机制,降低人民的医疗负担。
此外,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提高其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药成本,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国医药行业在科技创新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我国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前,一些新药研发和创新技术的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医药行业在核心技术上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人民对新药和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首先,加大对医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
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
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制药企业在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虽然制药企业对社会有着巨大影响力,但是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对的挑战同样重大。
本文将探讨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产品质量与监管不足制药企业作为生产和销售药品的主要机构,其核心任务是保证产品质量。
然而,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制药企业生产出劣质或伪劣药品的事件。
这不仅损害了患者利益,还给行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原因之一是监管缺失。
当前,在某些地区和国家,监管部门对于制药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把关举措较为松散,存在漏洞。
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避免产品质量问题。
另外,制药企业自身对产品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也是导致问题的关键之一。
很多制药企业将利润至上放在首位,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核心地位。
因此,制药企业应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全过程严格控制合规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二、研发创新不足研发创新是推动制药行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一些制药企业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投入到研发创新的资金和资源相对有限。
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企业依赖于复制现有产品或稍作改良来开发新产品。
这种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竞争优势,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制药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研究和开发。
其次,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交流,共享资源和技术。
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鼓励创新成果转化。
三、价格过高与医保问题制药企业的药品价格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些创新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患者难以负担治疗费用,甚至在面临重大疾病时被迫放弃治疗。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行业利益链条过长、市场竞争不足等。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其一,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市场定价合理化,并鼓励企业推出价格较为适中的药品。
其二,鼓励并支持中小型制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选择空间和降低价格压力。
制药行业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制药行业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一、问题分析制药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医药领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制药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质量、行业形象以及公众对制药行业的信任。
本文将分析制药行业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产品质量问题制药行业中产品质量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方面,一些不良制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降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的标准以及监管的力度,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制药行业涉及的复杂工艺和高技术要求,也增加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
2. 价格不透明制药行业中的价格不透明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很难知道药品的实际成本以及制药企业获取的利润。
这种不透明性导致了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让消费者难以选择性价比更好的药品。
3. 营销手段问题一些制药企业在推广药品时使用不当的营销手段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他们可能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广告以及对医生和患者的贿赂行为来推销产品。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整个行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制药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价格透明度以及规范市场行为。
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制药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药企业的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制药企业的质量控制、工艺监管和生产环境的检查,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2. 提升行业标准和技术水平制药行业应该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明确药品质量的标准和生产的要求。
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制药人才,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增加价格透明度制药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合作,公开药品的成本、利润情况,推动价格透明化。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公示系统,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地了解药品的价格信息。
4.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药行业应当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道德规范,禁止不当的营销行为。
医药行业存在的困难与改进方案
医药行业存在的困难与改进方案一、引言医药行业作为社会健康的守护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药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本文将从市场竞争压力、研发费用高昂和药品审批速度缓慢等方面探讨医药行业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市场竞争压力1.问题描述现今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涌入该行业,导致竞争压力增大。
小型企业往往因为资金、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处于劣势地位。
2.改进方案为了解决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优惠政策:给予小型企业更多税收减免或财政支持,鼓励其持续创新;- 联合起来:小型企业可以通过联合组织成大规模生产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竞争力;- 增加市场准入门槛:通过提高监管标准,限制医药市场进入的企业数量,以保持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研发费用高昂1.问题描述新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长期试验,导致研发费用高昂。
许多小型企业因为财力有限而无法进行充分的研发工作,从而无法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药物。
2.改进方案为了解决研发费用高昂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低息贷款来支持医药企业的研发项目;- 税收优惠:给予投资正在进行创新研究的企业更多税收减免或延迟缴纳期限等措施;- 加强合作:医药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在共同经营风险中分享资源和成本。
四、药品审批速度缓慢1.问题描述在当前的医药行业中,许多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新药的研发,但面对长时间的审批过程,导致时间和资金浪费。
2.改进方案为了加快药品审批速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简化审批程序:政府可以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等方式来提高审批效率;- 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专业人员在审批机构中的比例,加强专业能力和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评估临床试验数据和药物安全性;-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协同推进药品审批工作。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伴随着市场政策不断
完善,行业结构优化,同时又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各领域有关生物医药技
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在新药研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落后,尤其是新
药的临床研究能力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临床研究能力不足,科技成果的转
化利用也跟不上科技成果的产生。
二是政策监管风险过大。
一些关键的政策如新药的上市审批、批准等
进程非常复杂,受外界制约,审批周期长,成本高,审批难,示范效应明显,未来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影响着新药研发和上市。
三是国内外有关生物医药产品的竞争格局加剧,产品差异化和价格竞
争加剧,企业受到社会压力,受到国内外市场制约,特别是加强了药品临
床实验等,临床实验成本和审批申请成本明显增加,成本压力很大。
应对策略: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依靠完善的科技体系,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搭
建面向全球的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加强与国际研究中心网络合作,利用和
开发国内外资源,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内药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国内药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药企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严峻。
一方面,各项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另一方面,跨国药企大批专利药到期,开始进入仿制药领域和基层医疗市场,与国内药企同场竞技。
国内药企亟待快速成长,打造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国内药企当前须直面五大问题。
一、盲人摸象
从2014 年开始,我国医药政策频频发布,但许多药企至今也没有建立政策信息跟踪、汇总和分析部门。
很多药企的决策者大多依靠主观和既往经验生产经营,错失了政策良机。
更有甚者,不知道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更不清楚医疗机构需求在哪里,而是一味地凭自己的想象参与竞争,出现了生产与需求无法对接的情况。
笔者认为,目前80%的药企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经营者盲人摸象,导致决策频频出错。
二、治理结构混乱
药企治理结构,简单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
但目前,我国许多药企治理结构混乱,内部派系林立,形不成一盘棋。
这一点国企尤为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转型期,管理层变化较为频繁,假如没有一盘棋思想,企业就会出现政令不通、效率低下的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对药企发展也极为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药企转型升级难逃失败命运。
三、人力资源管理粗放。
中国医药行业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医药行业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国医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中国医药行业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
许多外国制药公司在华销售的仿制药存在侵权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制药企业的创新动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需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提高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度。
其次,中国医药行业在创新能力和高端技术方面相对薄弱。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市场之一,但大多数国内企业仍然停留在仿制药的生产阶段,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中国医药行业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并建立健全的研发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和重大药物研发。
第三,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监管和药品审批制度仍然不完善。
当前,医药行业存在着一些不良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恶性价格竞争等,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打击这些行为。
此外,药品审批制度应更加透明,加快审批流程,加强对药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保障公众安全。
第四,中国医药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问题。
由于医药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制药企业需要确保原料药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中国医药行业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医药行业需要有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包括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以推动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综上所述,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能力、市场监管、供应链管理和人才培养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以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医药行业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和改善思路
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和改善思路一、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医药制造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行业,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医药制造涉及到大量的研发和创新工作,但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产出比低,并且存在巨额资金投入。
其次,医药制造行业受各种法规政策的限制较多,包括合规性要求和监管审核等方面。
此外,还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以及价格压力等问题。
1.1 研发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在医药制造行业中,研发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然而,进行新药开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伴随着高风险。
从新药研发到最终上市销售可能需要超过10年时间,并且有90%以上的项目可能失败。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长时间内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并承受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1.2 法规限制与监管审核医药制造行业对合规性要求十分严格。
新药研发需要通过各种临床实验和审批程序。
医药企业必须满足一系列法规要求,包括质量管理、安全性评估和效力鉴定等方面。
此外,各国的监管机构还会对医药行业进行不断的监督审核,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1.3 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同质化问题医药制造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类似功能的产品。
这导致了产品同质化问题,使得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并对企业利润造成不小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医药制造企业需要寻找创新点,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改善思路面对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企业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情况。
2.1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是医药制造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
建立创新型研发团队,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进行前沿技术的引进和研究。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和运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2 强化合规性管理与监管合规严格遵守法规要求和监管审核是医药制造企业不可或缺的责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和沟通。
医药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药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问题一:医药公司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医药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
这些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瓶颈传统医药公司常常存在于创新瓶颈中。
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许多公司往往选择依赖老产品来维持利润。
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发要求的提升,市场对创新性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能导致公司失去竞争优势。
2.政府规范与监管医药行业受到严格的政府规范和监管。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法规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防止滥用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解读不一致、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合规管理,并承担相关风险。
3.低价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公司面临着价格战和仿制药带来的压力。
仿制药作为原创药物的替代品,其成本更低,因此往往能以较低价格出售。
这使得医药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定价策略以保持利润水平,并在研发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
问题二:医药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保责任缺失医药行业中许多制造工艺和产品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一些医药企业忽视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投入,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没有建立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对环境友好型生产和运营模式的重视。
2.回报周期过长新产品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相对较多,在市场推广前需要经历严格审批流程。
这导致医药公司常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回报周期过长不利于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合规风险医药行业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存在较高的合规风险。
由于监管要求频繁更新,许多公司难以跟上相关政策的变化,容易出现合规漏洞。
这些合规问题会导致企业受到处罚,并给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对策一:推动创新医药公司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制药行业的困难与发展方向
制药行业的困难与发展方向一、制药行业面临的困境1. 市场竞争激烈制药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公司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新产品。
这使得原先就已经存在的厂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资源来开发新药物,以保持竞争力。
2. 研发成本高昂对于制药企业而言,研发新药是时间和资金密集型的工作。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临床试验,整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和巨额投资。
即使成功开发出一种新药,仍然需要进行人体试验,并获得相关机构的批准才能上市。
因此,研发新药所需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3. 法规和监管要求严格制药行业受到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影响非常大。
政府对医疗安全和效果的关注导致了更加严格的审查程序和要求。
虽然这有助于确保公众安全,但同时也增加了制药企业遵守法规和控制生产成本的困难。
4. 药物研发周期长新药的研发周期长,常常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是因为从分子级别到临床试验再到市场推广这一系列步骤都是必要的,同时必须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经过多次验证。
这个长期的研发周期增加了制药企业在获得投资回报之前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二、制药行业的发展方向1. 整合创新资源制药公司可以与其他科技公司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分享研究资源和技术知识。
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制药企业可以共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减轻单一企业承担所有研究责任的压力。
2. 加强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数字化转型成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制药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加快药物开发过程,并改善生产流程。
此外,数字化还可以促进医患互动、实现个性化医疗,并提供更好的药物监控系统等。
3. 发展个性化医疗个性化医疗是未来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利用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制药企业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这种定制化的医疗模式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浪费。
4. 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药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寻找将生物制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可行之策,为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可行性参考;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生物制药产业在医药行业中利润高、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经过20多年发展迅速,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存在融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差、财税政策不适应等问题;完善财税政策,企业抓住机会,走创新之路,生物制药产业有望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标签: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融资;财税生物制药业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药品的行业。
从人工胰岛素上市至今,仅20多年的历史,其产品约有80余种,并在难以治疗的疾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探讨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可行之路。
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于1989年,较发达国家起步并不晚。
为促进其迅速发展,在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列入国家十二大高技术工程。
从1999年起,国家安排资金近20亿元,吸引社会投资140亿元,支持了140多项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共计约400余家,2007年,我国生物生化药品实现销售产值约571.1亿元,同比增长41.3%,大大超过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见表1)。
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医药产品的消费刚性、生物制药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较低依存度,生物制药产业仍然实现了30.65%的增长速度,高出医药行业平均水平5.13个百分点。
表1 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销售产值(亿元)占医药行业比重年增长率(%)医药行业6182.3-24.20%化学药品308849.9%24%中药1624.826.3%19.90%生物生化药品571.19.2%41.30%医疗器械859.913.9%24.90%其他38.50.6%-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行业,但在面临快速变革的时代,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首先,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价格过高。
由于医疗资源不均衡与供需矛盾,一些药品的价格被不合理地炒高,给部分患者的经济负担带来了沉重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价格监管,建立健全的定价机制,推动医院和药店之间的价格透明,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
其次,我国医药行业还存在着药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以次充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为了解决药品质量问题,我们应加强药品监管,加大对违反规定的处罚力度,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能力。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医药行业也面临着医学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投入,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加入医药行业,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此外,我国医药行业还面临着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行业调控,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研人才;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最后,我国医药行业还面临着药品流通环节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中的中间环节,加强药品信息化建设,提高患者对药品的选择能力和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医药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价格过高、药品质量不稳定、医学研发能力不足、规模过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价格监管、药品监管,提高医学研究水平和能力,鼓励行业调控和科技创新,完善药品流通环节和信息化建设。
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和改善方案
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和改善方案一、医药制造行业的困境医药制造行业作为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
从药物发现到上市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严格测试和审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新药研发的成功离不开大量的投入和创新思维,然而,在缺乏有效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其他企业可能侵权仿制新药,导致原创企业无法获取应有的回报。
此外,医药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监管标准存在差异和滞后性,一些不符合安全性和质量要求的产品仍有机会流入市场,给公众带来潜在风险。
二、改善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方案:1. 加强创新能力医药制造企业应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入,并鼓励员工参与科研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研发经费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此外,建立互联网+医药制造的平台,促进行业内外资源的碰撞和创新的深度融合。
2. 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完善专利审查制度,提高审查效率,并加大对药品仿制品临床试验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
3. 完善医药监管体系加强医药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监管政策落地并实施到位。
增加检测手段和设备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水平。
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全程可追溯。
4. 加强国际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制造企业,推动国内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跨国并购、技术引进等方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5. 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医药制造企业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大中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
通过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反周期能力,降低行业供需不平衡带来的冲击。
6. 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向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变。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成本,并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
制药行业存在的难题与改进策略
制药行业存在的难题与改进策略一、引言制药行业是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制药行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难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研发投入不足制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创新,然而当前部分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
这导致新药开发速度缓慢,市场竞争力较弱。
首先,企业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并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三、市场准入门槛高我国制药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比如简化审批流程、提供财税支持等。
同时,加强专利保护,保证企业在研发中的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增加市场竞争力。
四、质量管理问题制药行业是关乎人民健康的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不能有丝毫松懈。
然而,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存在不足之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持续改进。
加强监管部门对制药企业的检查和审核力度,严惩违规生产行为,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
五、药品价格过高当前制药行业价格问题备受关注,一些创新药品价格高昂,承担不起的患者难以获得所需治疗。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医保制度改革、加强对药品价格监管等手段来调控药品价格。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大对基本药物研发的支持力度,降低基本药物价格。
六、合理用药宣传不足合理用药是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降低用药风险的关键。
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忽略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企业需要提高对医生和患者的合理用药教育,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同时,政府也可以加大对合理用药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
七、全球市场拓展不足制药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鲜有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为了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技术、品质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制药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药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制药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在制药公司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目前制药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产品质量问题1.1 低劣产品泛滥由于切割成本考虑以及缺乏监管等原因,一些不良企业往往生产低劣产品并混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严重危害。
对策: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
增加对生产企业的审核和抽检频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倡导消费者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药品,并提高公众对于便宜价格背后可能隐藏陷阱的警惕性。
1.2 药品质量安全风险在一些大型制药企业中,由于管理体系不够严密以及人员素质欠缺等原因,有时会出现生产流程控制不当或使用劣质原材料的情况,导致药品质量安全风险。
对策: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严格遵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实施严密的检验制度等。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积极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发创新问题2.1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制药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导致竞争对手很容易复制其产品并销售,从而使得企业无法获得合理利益回报。
对策: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包括加强专利申请、进行技术封锁等。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在共同研发项目中明确双方知识产权归属,并签署相关协议保护自身权益。
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组织和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经验。
2.2 研发过程缺乏创新一些制药公司研发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模仿和改良,缺乏技术突破和原创性成果,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下降。
对策:加强研发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企业内部的科研实力。
鼓励并支持员工进行创新工作,并设立激励机制奖励其优秀成果。
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纳外部技术资源。
制药行业中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制药行业中的不足与改进对策一、引言制药行业作为医药卫生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和改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现实中,制药行业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制药行业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问题分析1. 药品研发周期长而成本高目前,新药研发周期普遍超过10年,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
这导致了药品研发的风险较高,并加大了工作压力。
此外,长时间的研发周期也限制了新药的快速推出市场。
2. 市场准入门槛高制药行业存在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标准,使得新企业难以进入市场。
此外,审批程序繁琐而耗时长,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压力。
3. 医保支付方式缺乏创新目前医保支付方式主要以“费用-for-service”为主导,缺乏对效果与价值评估的考量。
这导致医药服务的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困扰。
4. 药品价格高昂制药行业涉及大量投入和风险,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对于一些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来说,这对他们的经济负担是沉重的。
5. 缺乏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水平制药行业存在着人才和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
缺乏创新型人才使得公司在寻找新机会和面对挑战时缺乏灵活性。
三、改进对策1. 增加政府投入支持药品研发政府应积极提供资金、设施和资源以支持企业进行药品研发。
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并加快流程,以促进新药尽快上市。
2. 优化监管政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并鼓励创新企业参与竞争。
政府可以逐步降低准入门槛,推动更多新企业进入市场,增强行业竞争力。
3.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入以效果与价值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设立药物的评估指标和控制药品价格上限,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4. 加强公共资源投入鼓励政府加大对制药行业公共资源建设的投资,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5. 强化人才培养和吸引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企业内部人才开发计划,提高员工技能。
中小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战略规划
中小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战略规划中小制药企业是中国制药行业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在市场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由于行业的变化和竞争加剧,这些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战略规划以应对这些问题。
一、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国内外药品的升级换代和医疗形势的变化,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这对中小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市场竞争中,中小制药企业无论是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渠道拓展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单凭品牌、知名度的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与信任。
对此,中小制药企业应加强研发,不断创新,瞄准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需求,通过新品种或新技术的推出,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和竞争力。
二、技术和人才瓶颈中小制药企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一般比较弱,往往依赖于原材料的低价和市场竞争。
同时,中小企业的人才队伍多为初创人员,其具有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受限,不足以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变量和挑战,导致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项业务中难以取得优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制药企业应优先发展人才,注重招聘、培养、留住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员工,以达到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目标。
三、销售和渠道问题中小制药企业在销售和渠道方面也存在问题。
他们缺少强大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营销网络,难以在市场上发挥优势,将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与销售和营销的先行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制药企业应建立强大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营销网络,通过与大型医药公司的合作,扩大渠道,增加销售点,实现销售额的稳定增长。
四、资金问题由于资金问题,中小制药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资金短缺、缺乏投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能力的下降。
另外,由于资金不足,企业往往在质量和服务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难以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制药企业应积极寻求融资渠道,比如与风险投资、银行合作、寻求政策支持等措施,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引言 (4)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4)1.2 研究现状 (5)1.3 研究方法 (5)1.4 研究思路及文章框架 (5)2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及市场分析 (8)2.1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 (8)2.2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市场分析 (10)3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5)3.1 有利因素 (15)3.1.1 生物技术已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15)3.1.2我国生物制药业起点比较高 (15)3.1.3 国家政策明显向生物制药行业倾斜 (15)3.1.4 市场优势 (16)3.2 不利因素 (16)3.2.1 技术风险 (16)3.2.2 市场风险 (17)3.2.3 经营风险 (17)3.2.4 投资风险 (18)3.2.5 国际环境风险 (19)4 促进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对策 (19)4.1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生物制药业发展规划 (19)4.2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出台具体的产业优惠政策 (20)4.3 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4.4 加大联手开发力度,运用最新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 (20)4.5 加大投资组合力度,形成全行业整体竞争优势 (21)结论 (23)谢辞 (24)参考文献 (25)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何析儒专业班级:经济学05-2指导教师:指导单位:人文经济学院摘要:生物制药产业是将生物技术用于医药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正在引发整个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生物技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已越来越重要和明显。
本文在比较优势理论及市场竞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我国生物制药业现状以及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制药企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与其他国家制药企业相比,我国制药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经营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制药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仿制为主的阶段,这对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将会导致我国药物品牌在国际市场中普遍缺乏竞争力,难以实现中国药物品牌在全球的推广。
1、制约我国制药企业发展的因素
1.1研发创新能力低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把重点放在怎样提高销售额,怎样能使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怎样提高研发投人。
从表1可知,医药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投人欧美发达国家企业达到了15%-16%,甚至有的企业甚至达到了20%以上。
按国际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医药企业用于研发的投人占其销售收人的比重为8%,而在我国,多数药企的研发投人只占到销售额的1%-2%,极少的创新型企业如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能达到7%-8%,个别能达到10%,可见我国制药企业不太重视研发。
跨国药企研发人员占很高比例,美国39家PhRMA会员公司的研发人员占美国全产业研发人员总量的72.8%。
国内权威部门在对国内110家大型药企进行的随机调研中发现:研发人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只有13家,50-100人规模的只有10家,没有专利专职人员的有49家。
由于药品研发投人多、周期长、风险大,让资金实力不够强大的制药企业不敢进行长期持续的研发投人,这就造成了我国制药企业创新研制能力低下、创新药物少,也使我国企业更多依赖仿制药。
据统计,我国医药企业生产的药品约95%是仿制国外品种。
国内厂家仍集中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缺乏品种创新与技术创新使仿制药之间的企业竞争加剧,这种状况也使得企业很难步人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2我国医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小,从而导致了规模效益不明显,研究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2011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药企业共计6154家,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属于中小规模企业,规模小、效益低,销售额与国外的制药公司相比相差甚远。
其中,规模大、技术高的不到100家,有800多家仍处在亏损中。
管理水平较低,生产能力低,导致销售额的下降,从而导致员工的不稳定性,高技术主业人才不愿意到效益不好的企业中去,招不到研发人员,招到的留不住,这就降低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从而企业进人恶性循环,另外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专业固定的销售网络渠道,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具备医学药学或者管理的知识,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效率降低,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3企业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科技含量低近十年来,中国的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齐二药事件”、“石四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毒胶囊事件”以及最近某生物公司的乙肝疫苗问题等,药品安全问题需得到公众和管理者的充分重视。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缺乏质量管理保障能力且无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原发性。
药品质量问题多出现在生产源头,而在流通环节较少;第二,单一性。
药品质量问题往往出现在某一批次,并非整个批次都有;第三,低层次渐变性。
之前仅仅检测成品质量,到现在则全面要求对原料、辅料、包材质量等把关,而随着
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许多在低层次表现不出来的质量问题,也会在高标准下现形。
2、改善策略
2.1增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新药审批只要符合安全、有效的标准就有可能获得批准,有无优势和特点并不在审批考虑范围内,这使每年都会有大量新药上市,其中仿、改制品种占很高比例,新药不“新”,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规范监管,将使包括中医在内的整个医药行业处于低水平重复,有限的资源被无限浪费。
因此首先国家要加强对药品的审批,限制仿、改制品种的审批条件,使企业真正去研发属于自己的新药。
2.2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研发的投人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有研发实力的产业实施重点保护,在政策上要对这些企业有所倾斜。
在科技投人方面,也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平均主义和无侧重分散式做法,对优秀企业有针对性的重点投人。
应大力支持新技术、新课题的研发工作,而企业在新药研发上,也应尽可能获得国家高科技研究项目的支持,这样可节省企业自身的研发费用。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注重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的研究,中医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调动了中国企业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2.3合作研发结合世界其他各国和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经验,建立合作研发机制,把制药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聚集到一起,充分发挥自己在研发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实现技术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新药研发的有效途径。
2.3.1校企合作提升研发实力可以采用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相互合作的形式。
可从各大高校着手,加强学科建设,发现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与科研品质的人才,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
例如,长春中医学院与吉林修正药业集团已签订了联合创建“吉林省中正中医药科技工程中心”的框架协议,天士力集团不仅实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还和天津中医学院联合组建天津中医药研究中心,而海正药业买断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阿霉素实验室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
2.3.2吸引跨国制药公司进行研发投资加快吸引跨国制药公司来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可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研发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创新力。
可以有效弥补我国研发的资金缺口;逐渐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缩短我国企业与跨
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发挥人才价值的研发机制,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的素质。
2.3.3医药企业之间联合进行新药研发建立企业合作研发,公司可以与合作伙伴分摊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节约研发费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
2.4优化产品策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扩大企业规模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开发多品种、多领域药品(横向),即发展多品种,比如安徽安科生物公司的干扰素就有干扰素针剂、干扰素乳膏、干扰素栓剂等多个品种,多元化发展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成本,拓宽了企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是开发同一领域的系列药品(纵向),继续开发产品的附加价值,或者进行二次开发研制,比如日本大幸制药100年来,公司就生产正露丸一种,从1902年推出这种产品,一直生产了一个世纪,并保持全世界肠胃药20%的市场。
只生产一种产品,不让它老化,除了其自身的优良品质外,还得不断把它做得更好更精。
这就要求企业要保证产品疗效更确切、更安全。
不断对其主要成份进行研究,不断改变剂型以方便携带及服用等。
2.5加强企业间的合理并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国现有医药公司,集团规模化企业很少,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医药公司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无论在企业的规模、技术与产品、效益及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通过并购不仅可以单纯的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而且并购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并购、有利于整合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确立或者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会很好的帮助解决目前医药行业的困境。
2.6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药品生产质量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制度及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合理的薪资制度,应配备足够数量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严禁重要技术岗位的人员没有相关的资质或专业技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制药工艺过程一线操作的生产人员保持身体健康。
对设备的管理,要勤维护,勤检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精确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原有的优越性。
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防止或减少污染。
对物料要做到精确投放。
室外环境即厂区内外周边环境,应无污染源,空气、场地、水质应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生产车间内必须按生产工艺和药品质量要求划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和清净区。
另外药品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工艺规程进行生产,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工艺也要不断提高,达到更加先进、更加稳定、更加合理、更加适用的水平。
加大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管理。
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审评审批制度,建立健全药品市场准人制度,完善退出制度。
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围绕药品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规范、检验技术、质量标准、用药规范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品生命周期的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加快实施药品安全科技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