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几何图形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知识点全面)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用面积单 位量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 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利用割补、转化的方 法来推导图形的面积 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9.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cm
7cm
13cm
三角形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时,这样的三条 线段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30cm
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 的形状图。
正面
左面
上面
连一连。
一个蓄水池(如下图),长10米,宽4米,深2米。 (1)蓄水池占地面积有多大?
10×4 = 40(平方米) 答:占地面积是40平方米。 (2)在蓄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大? 10×4 +(4×2+2×10)×2= 96(平方米)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不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
锐角) 钝角三角形
(三条边都 等边三角形 不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有一个角是钝角)
1.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边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2.直线、射线和线段
名称
相同点
比例尺 1∶20000
2.辨认方向
在平面图中确定方位,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立体图形
17.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之比是5∶3,圆柱的高是5分米,圆锥的高是( )分米。
18.有一个圆柱体,高5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表面积就增加12.56平方厘米,这个圆柱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详解】60÷3=20(cm)
20÷4=5(cm)
5-3=2(cm)
5×5×2=50( )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50 。
15.360 432
【分析】把两个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等于正方体的棱长×2,长方体的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高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1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14.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3 ,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60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 。
15.把两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19.求制作一个长方体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 )
20.两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21.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4米,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24平方米。( )
22.用6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所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都相等。( )
A.10cm³B.15cm³C.20cm³D.25cm³
4.一根长方体木料,长3 ,横截面积是35 。如果把它截成三段,每段长1 ,表面积就增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PPT
2 m =100.48(米) 答:这条道路的面积是188.4平方米,
外沿周长是100.48米。
6.草地上有一间房子,占地形状是边长4米的正方形。
一只羊被拴在房子的外墙角处,已知栓羊的绳子长6
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图,羊能吃到草的面积由三个扇形组成。
2m
3.14×62×-34 +3.14×(6-4)2×-12
6
6 a
h b
10.5
周长:6×2+10.5+7.5=30(m)
面积: (6+10.5)×6÷2 =16.5×6÷2 =49.5(m2)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m)
周长: 3.14×6÷2+6+5×2
6
=9.42+ 6 +10
=25.42(m)
面积: 3.14×(6÷2)2÷2 +5×3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把一个圆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 圆的半径。
r
πr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x cm
梯形面 积减扇 形面积
扇形面积 减三角形 面积
(10+x)×10÷2=107 10+x=21.4 x=11.4
答:x的值是11.4。
课后作业
01 课后练习第6题。 02 相关练习。
a
把正方形看作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 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通过割补、平移转化为长方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 教学课件 人教版
周长:30+40+50=120(m) 面积:30×40÷2=600(m2)
周长:6+6+7.5+10.5=30(m) 面积:(6+10.5)×6÷2=49.5(m2)
周长: 3.14×5÷2+5×3=22.85(m) 面积: 3.14×(5÷2)2÷2+5×3=24.8125(m2)
(教材P89 练习十八T2)
观察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各条边与各个角,你有什
么发现?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也相等。
(教材P87 做一做T1)
2.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无数条
一条
(教材P87 做一做T2)
3.有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的小棒各一根。 哪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cm、4cm、5cm 4cm、5cm、6cm 3cm、5cm、6cm 3cm、4cm、6cm
锐角三角形 钝角 直角 三角形 三角形
按边分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你能说一说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圆
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征?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 6 课时 图形与位置
整理复习 北
比例尺 1:20000
以学校为中心,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旋转 45°
放大
旋转 45°
旋转 45°
放大
二 巩固练习
1. ⑤号图形是③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 是按( 3 )∶( 1 )放大的。
二 巩固练习
2.
二 巩固练习
3.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与位置
一 复习导入
一 复习导入
平面图形的测量
周长 面积
一 复习导入
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 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 的周长。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周长公式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长+宽)×2 边长×4
圆
2πr
一 复习导入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 围成的平面图 形的大小。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面积公式
图 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 边形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表面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 面积的总和,叫做它的 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它6个面的面积和。 用平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体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 大小叫做它的体积。正方 体的体积用底面积×高。 用立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二 巩固练习
1.在一个长60㎝、宽32㎝、高22㎝的长方体 箱子里,最多可以装多少个棱长为4㎝的 正方体物品?
沿长的方向一行能摆60÷4=15(个) 沿宽的方向一行能摆32÷4=8(个) 沿高的方向一行能摆22÷4≈5(个) (去尾法) 15×8×5=600(个) 答:最多能装600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物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全单元】课件
13、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 3 )倍,周长扩 大(3 )倍;面积扩大( 9 )倍。
14、小铁环直径6分米,大铁环直径8分米。小铁环和大 铁环半径的比是( 3:4 );周长的比是( 3:4 ); 面积的比是( 9:16 )。如果它们滚过相同的路程, 则转动的圈数的比是( 3:4 )。
(二)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及关系
提问:我们先复习平面图形。那对于这些平面图形你又有哪些了解 呀?那这样吧,你可以结合这几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和 小伙伴商量商量,建议大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果有困难可以 向老师举手示意。
课件出示: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
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 (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 (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 (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
监控: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梳理出表格)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立体图形 棱长总和 表面积
体积(容积)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课件出示: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提问9:这些图形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圆锥的体积再 乘 1 即可。)
初中数学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九章 几何图形初步9.3 角9.3.1 角-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题文】平面测量时,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这种表示方向的角,在测绘、航海中经常用到.如图,OA表示北偏东2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北偏西50°;(2)南偏东10°;(3)西南方向(即南偏西45°).【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定义和画法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2.【题文】如图,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 南偏东25°;(2) 北偏西60°.【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方位角,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OB表示南偏东25°,OC表示北偏西60°,3.【题文】如图,用字母A、B、C表示∠α、∠β.【答案】∠CAB或∠BAC表示∠α;∠CBA或∠ABC表示∠β.【分析】图中角的表示有多种,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希腊字母,择其适合者解答.【解答】解:∠CAB或∠BAC或∠A表示∠α;∠CBA或∠ABC表示∠β.4.【题文】小亮利用星期天搞社会调查活动,早晨8:00出发,中午12:30到家,问小亮出发时和到家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各为多少度.【答案】出发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20°,回到家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65°.【分析】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8点整时,时针指到8上,分针指到12上,8:00时针和分针夹角是4份.找出中午12:30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解答】解:早晨8:00,时针和分针夹角是4份,每份30°,故4×30°=120°.∵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12时30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时针转过12时0.5°×30=15°,分针在数字6上.∵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12时3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6×30°-15°=165°.故出发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20°,回到家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65°.方法总结: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5.【题文】请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答案】∠α∠ABC ∠ACB ∠ACF【分析】图中角的表示有多种,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希腊字母,择其适合者填表.【解答】解:由图可知,∠ABE=∠α,∠1=∠ABC,∠2=∠ACB,∠3=∠ACF.6.【题文】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B点为顶点的角;(2)写出以ED为边的角.【答案】(1)∠ABD,∠ABC,∠DBC ;(2)∠AED,∠ADE,∠BED,∠CED,∠BDE,∠CDE【分析】(1)观察可得:以点B为顶点角共有3个;(2)观察可得:以DE为边的角共有6个;【解答】解:(1) 以点B为顶点角有:∠ABD,∠ABC,∠DBC(2) 以DE为边的角有:∠AED,∠ADE,∠BED,∠CED,∠BDE,∠CDE7.【题文】在8点与9点之间,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刻是几点几分?【答案】8点分.【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环形跑道问题,把一圈看作是60个单位长度,分针与时针相距20个单位长度,时针在前,分针在后,时针每分钟走个单位长,分针每分钟走一个单位长,两针同向而行,何时时针追上分针.【解答】解:时针每小时转动360÷12=30°,每分钟转动30÷60=0.5°,分针每分钟转动360÷60=6°;设经过x分钟分针与时针重合,则有:6x﹣0.5x=240,解得:x=分钟;即8点与9点之间,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刻是8点分.8.【题文】若时钟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问时针、分针各转过多大的角度?【答案】分针,时针各转过150°、12.5°.【分析】(1)若时针由2点30分走到2点55分,共经过25分钟,时针一小时即60分钟转30°,一分钟转动0.5°,分针一小时转360°,一分钟转6°,据此作答.【解答】解:分针转过的角度:(360°÷60)×(55﹣30)=150°时针转过的角度:(360°÷60÷12)×(55﹣30)=12.5°,∴分针,时针各转过150°、12.5°.方法总结:时针一小时即60分钟转30°,一分钟转动0.5°,分针一小时转360°,一分钟转6°.记住这一结论,并结合钟表的图形解决这类问题就不会出错.9.【题文】如图所示,五条射线OA、OB、OC、OD、OE组成的图形中共有几个角?如果从O点引出n条射线,能有多少个角?你能找出规律吗?【答案】从一点引出n条射线,则共有个角.【分析】分别找出以OA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B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C为始边的角的个数,以OD为始边的角的个数,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根据前面找角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引出n条射线,则角的个数为:1+2+3+4+…+(n-1)= 个.【解答】解:引出5条射线时,以OA为始边的角有4个,以OB为始边的角有3个,以OC为始边的角有2个,以OD为始边的角有1个,故当有5条射线时共有角:4+3+2+1=10个;如果引出n条射线,有个角;10.【题文】将下列各角用度、分、秒表示出来.(1)32.41°;(2)75.5°;(3)()°.【答案】(1)32°24′36″(2)75°30′(3)5′【分析】根据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所以用度、分、秒表示时,先将度的小数部分乘以60转化为分,若分有小数,继续将分的小数部分乘以60转化为秒.【解答】解:(1)∵0.41×60=24.6,0.6×60=36,∴32.41°=32°24′36″;(2)∵0.5×60=30,∴75.5°=75°30′;(3)∵×60=5,∴()°=5′.11.【题文】上午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答案】105°【分析】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3个大格,且加上时针多走的30分钟的角度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12.【题文】下列图形中有哪些角?请用适当的方法把图中的角表示出来.【答案】∠1,∠2,∠3,∠α,∠BAD.【分析】先找到图中角的顶点,再找到角的两边,从而找到角,以各顶点为切入点,把角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图中所有的角为∠1,∠2,∠3,∠α,∠BAD.13.【题文】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小岛A出发,甲船沿北偏西20°的方向以4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乙船沿南偏西80°的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半小时后,两船分别到达B,C两处.(1)以1cm表示10海里,在图中画出B,C的位置;(2)求A处看B,C两处的张角∠BAC的度数;(3)测出B,C两处的图距,并换算成实际距离(精确到1海里).【答案】(1)详见解析;(2)80°;(3)实际距离约23海里.【分析】(1)格局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方位角的度数,结合图形即可求得∠BAC的度数;(3)量出BC的图距,即可求得实际距离.【解答】解:(1).(2)∠BAC=90°-80°+90°-20°=80°.(3)约2.3cm,即实际距离约23海里.14.【答题】下午3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等于______°.【答案】7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钟面角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钟面角问题时我们必须明白分钟转1分钟所经过的角度为6°,时针转1分钟所经过的角度为0.5°,然后根据钟面求出各个角的度数,从而得出我们所需要求的角度.【解答】解: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故答案为:.15.【答题】一块手表上午9点45分,时针分针所夹角的度数为______.【答案】2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钟面角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钟面角问题时我们必须明白分钟转1分钟所经过的角度为6°,时针转1分钟所经过的角度为0.5°,然后根据钟面求出各个角的度数,从而得出我们所需要求的角度.【解答】30°×=22.5°,故答案为:22.5°.16.【答题】如图,已知点D在点O的西北方向,点E在点O的北偏东50°方向,那么∠DOE的度数为______度.【答案】95【分析】根据方向角计算即可.【解答】如图,,由题意,得∠1=45°,∠2=50°.由角的和差,得∠DOE=∠1+∠2=45°+50°=95°.17.【答题】11点整,时钟的分针与夹角是______。
最新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在观测站O 发现客轮A ,货轮B 分别在它北偏西50°,西南方向,则∠AOB 的度数是( )A .80°B .85°C .90°D .95°2、如果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4cm AB =,2cm BC =,那么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2cmB .6cmC .2cm 或6cm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点A ,O ,B 在同一直线上,∠COA =90°,若∠1=∠2,则图中互余的角共有( )A.5对B.4对C.3对D.2对4、如图所示,已知∠AOB=4024'︒,OC平分∠AOB,∠BOD与∠AOC互为余角,则∠BOD的度数为()A.5958'︒︒D.6958'︒C.5948'︒B.694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B.若线段AM=2,BM=2,则M为线段AB的中点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D.若线段AB=5,AC=3,则BC不可能是16、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A.B.C.D.7、下面图形是棱柱的是()A.B.C.D.8、下列4个角中,最有可能与65°角互补的角是()A.B.C.D.9、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其中符合∠α=∠β的图形共有()A.4个B.3个C.2个D.1个10、下列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不相符的有()A.如图1所示,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AB.如图2所示,延长线段BA到点CC .如图3所示,射线BC 不经过点AD .如图4所示,射线CD 和线段AB 有交点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α∠与β∠互余,且3812α'∠=︒,则β∠=____________.2、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 ,b ,c ,点C 是AB 的中点,原点O 是BC 的中点,现给出下列等式: ①c a c b =--; ②2a b c =-; ③()14c a b =--; ④a b c a b c +-=--.其中正确的等式序号是____________.3、计算:3545'7219'︒+︒=__________.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是长方形,则该几何体可能是______(写三个).5、若∠α=135°,则∠α的补角是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线段8AB =,点C 是AB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1)求线段BD 的长;(2)求线段EC 的长.2、如图,点A ,O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 和射线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3、已知线段AB a (如图),延长BA 至点C ,使2AC AB =,延长AB 至点D ,使12BD AB =.(1)请按上述要求画全图形;(2)求线段CD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若E 是CD 的中点, 3AE =,求a 的值.4、如图,已知点A 和线段BC ,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不要求写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1)作线段AB 、射线CA ;(2)延长BC 至点D ,使得BD BC AC BA =+-.5、如图1,在AOB ∠内部作射线OC ,OD ,OC 在OD 左侧,且2AOB COD ∠=∠.(1)图1中,若160AOB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则EOF ∠______°;(2)如图2,OE 平分AOD ∠,探究BOD ∠与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设COD m ∠=︒,过点O 作射线OE ,使OC 为AOE ∠的平分线,再作COD ∠的角平分线OF ,若3EOC EOF ∠=∠,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AOE ∠的度数(用含m 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根据西南方向即为南偏西45︒,然后用180︒减去两个角度的和即可.【详解】由题意得:180(4550)85AO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方位角的计算,理解方位角的概念,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求得A、C两点间的距离.【详解】解:∵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4cm,BC=2cm,∴当点C在点B左侧时,A、C两点间的距离为:4-2=2(cm),当点C在点B右侧时,A、C两点间的距离为:4+2=6(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3、B【解析】【分析】由∠AOC=90°,可求∠BOC=90°,推出∠1+∠AOE=90°,∠2+∠DOC=90°,求出∠DOC=∠AOE,推出∠1+∠COD=90°,∠2+∠AOE=90°,根据余角的定义得出即可.【详解】解∵∠COA=90°∠AOC+∠BOC=180°∴∠BOC=180°-90°=90°∴∠AOC=∠BOC=90°,∴∠1+∠AOE=90°,∠2+∠COD=90°.∵∠1=∠2,∴∠COD=∠AOE,∴∠1+∠COD=90°,∠2+∠AOE=90°,∴图中互余的角共有4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互余的应用,关键是熟悉:如果∠A和∠B互余,则∠A+∠B=90°.4、B【解析】【分析】由OC平分∠AOB,可求出∠AOC,再由∠BOD与∠AOC互为余角,即可求出∠BOD.【详解】∵∠AOB=4024'︒,OC平分∠AOB∴∠AOC=12∠AOB =2012'︒又∵∠BOD与∠AOC互为余角∴∠BOD=90°-∠AOC=694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意义、余角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和余角的有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线段以及线段中点的性质进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因为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1,AM=BM,但点M不是线段AB的中点.故B选项说法错误,故B选项符合题意.C.因为画一条5cm的线段,如图2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如图3AB=5,AC=3,所以2≤BC≤8,BC不可能是1,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直线、射线、线段,熟练掌握两点的距离计算的方法及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进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三角形,圆,正方形所处的位置关系即可直接选出答案.【详解】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正方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A与此不符,所以错误;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圆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C与此也不符;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圆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D与此也不符,正确的是B.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可以动手折叠一下,有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7、A【解析】【分析】根据棱柱的两个底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进行判断.【详解】解:A、六棱柱,满足题意;B、三棱锥,不满足题意;C、球,不满足题意;D、圆柱,不满足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棱柱的定义,掌握棱柱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为钝角,看选项只有D符合钝两个角互补,相加为180︒,与65︒互补的角的度数为18065115角的要求.【详解】︒-︒=︒,115︒为钝角,大于90︒.65︒互补的角的度数为18065115A、小于90︒为锐角,不符合要求;B、小于90︒为锐角,不符合要求;C、小于90︒为锐角,不符合要求;D、大于90︒为锐角,符合要求;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性质,以及角的判断,熟悉补角的性质,掌握角的类型判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9、B【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中∠α=∠β,第四个图形∠α和∠β互补.【详解】解: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第二个图形∠α=∠β,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第三个图形∠α=∠β,因此∠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3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10、B【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关概念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A、如图1所示,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A,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相符,故不符合题意;B、如图2所示,延长线段BA到点C,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不相符,故符合题意;C、如图3所示,射线BC不经过点A,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相符,故不符合题意;D、如图4所示,射线CD和线段AB有交点,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相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射线与线段,熟练掌握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5148'【解析】【分析】根据互余的定义(和为90︒的两个角互余)即可得.【详解】解:因为α∠与β∠互余,且3812α'∠=︒,所以9038125148β''∠=︒-︒=︒,故答案为:5148'︒.【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余,熟练掌握互余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①②④【解析】【分析】先根据数轴的性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0b c c a b c a c b -=-=-<<<,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得:,,0b c c a b c a c b -=-=-<<<, 则22a c b c b b c c c c c c --=--=+=-+=-=,即等式①正确;由,b c c a b c -=-=-得:22a c b b c =-=-+,0a <,20b c ∴-+<,22b a b c c ∴=-+=-,即等式②正确;由,b c c a b c -=-=-得:223a c b b b b =-=--=-, 则()()11344a b b b b c --=---==-,即()14c a b =-,等式③错误;+,3325+=+-=-=+a b c bb b bb b-+,--=--=+=+=3445b b b b ba b c b b b∴,即等式④正确;a b c a b c+-=--综上,正确的等式序号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线段中点、绝对值、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数轴和绝对值运算是解题关键.3、1084︒'【解析】【分析】两个度数相加,度与度,分与分对应相加,分的结果若满60则转化为度.【详解】解:35°45'+72°19'=108°4'故答案为:108°4'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角度的计算,注意度分秒之间的进率为60即可.4、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说明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必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由此得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可以得到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解: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故答案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用平面截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5、45°##45度【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可求解.【详解】解:∵∠α=135°,∴∠α的补角=180°-∠α=180°-135°=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1)2(2)1【解析】(1)由点C 是AB 的中点可得AC =BC =4,由点D 是BC 的中点可得BD =CD =2即可;(2)由(1)可知AE 、AD 的长,再根据EC =AC −AE ,即可得出线段EC 的长.(1)解:因为点C 是AB 的中点,8AB =, 所以142AC BC AB ===, 又因为点D 是BC 的中点, 所以122BD CD BC ===.(2)解:由(1)得4AC =,6AD AC CD =+=,因为E 是AD 的中点, 所以132AE ED AD ===, 所以431EC AC AE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线段中点的定义,利用线段的和差是解题关键.2、∠COD 和∠COE ,∠AOD 和∠BOE , ∠AOD 和∠COE ,∠COD 和∠BOE 互为余角;∠AOD 和∠BOD ,∠COD 和∠BOD ,∠BOE 和∠AOE ,∠COE 和∠AOE 互为补角【解析】【分析】和为90°的两角互余,和为180°的两角互补,根据两角和即可找出互余与互补的角.【详解】解:由题意知11=22AOD DOC AOC COE EOB BOC ∠=∠∠∠=∠=∠, ∵180AOD DOC COE EOB AOC BOC ∠+∠+∠+∠=∠+∠=︒∴∠AOC 和∠BOC 互为补角; ∴()11190222COD COE AOC BOC AOC BOC ∠+∠=∠+∠=∠+∠=︒ ∴∠COD 和∠COE 互为余角;同理,∠AOD 和∠BOE , ∠AOD 和∠COE ,∠COD 和∠BOE 也互为余角;∠AOD 和∠BOD ,∠COD 和∠BOD ,∠BOE 和∠AOE ,∠COE 和∠AOE 也互为补角;∴∠COD 和∠COE ,∠AOD 和∠BOE , ∠AOD 和∠COE ,∠COD 和∠BOE 互为余角;∠AOC 和∠BOC ,∠AOD 和∠BOD ,∠COD 和∠BOD ,∠BOE 和∠AOE ,∠COE 和∠AOE 互为补角.【点睛】本题考查了两角互余与两角互补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找出角度的数量关系.3、 (1)见解析 (2)72CD a = (3)12a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求解;(2)根据2AC AB =,12BD AB =可得AC =2a ,12BD a =,即可求解; (3)根据E 是CD 的中点,可得1724CE CD a ==,从而得到14AE AC CE a =-=,即可求解. (1)解:如图所示:(2)解:∵AC =2AB =2a ,1122BD AB a ==, ∴17222CD AC AB BD a a a a =++=++=; (3)解:如图,∵E 是CD 的中点, ∴1724CE CD a ==, ∴71244AE AC CE a a a =-=-=, ∵AE =3,即134a =, ∴12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与差,有关线段中点的计算,根据题意,准确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 (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AB 以C 为端点作射线,CA 从而可得答案;(2)延长,BC 在BC 的延长线上截取,CH AC 再在线段HB 上截取,HD AB 则线段BD 即为所求.(1) 解:如图,线段,AB 射线CA 是所求作的线段与射线,(2)解:如(1)图,线段BD 即为所求作的线段.【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线段,作射线,作一条已知线段等于几条线段的和与差,掌握基本作图语言与作图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5、 (1)120(2)BOD 2COE ∠=∠(3)AOE ∠的度数为34m ︒或32m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11,22AOE COE AOC DOF BOF BOD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进行角之间的加减即可证明出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角度之间的加减运算,分类讨论得出结论即可.(1)∵160AOB ∠=︒,2AOB COD ∠=∠,∴80COD ∠=︒,∴80AOC BOD ∠+∠=︒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22AOE COE AOC DOF BOF BOD ∠=∠=∠∠=∠=∠, ∴1()402COE DOF AOC BOD ∠+∠=∠+∠=︒, ∴120EOF COE FOD COD ∠=∠+∠+∠=︒,故答案为:120;(2)BOD 2COE ∠=∠.证明:∵OE 平分AOD ∠,∴2AOD EOD ∠=∠,∵COD CO EOD E ,∴EOD COD COE ∠=∠-∠.∴(22)2AOD COD COE COD COE ∠=∠-∠=∠-∠. ∵2AOB COD ∠=∠,∴2AOD AOB COE ∠=∠-∠.∵BOD AOB AOD ∠=∠-∠,∴BOD 2COE ∠=∠,(3)如图1,当OE 在OF 的左侧时,∵OF 平分COD ∠,∴12COF COD ∠=∠,COD m ∠=︒, ∴12COF m ∠=︒, ∵COF COE EOF ∠=∠+∠,3COE EOF ∠=∠, ∴142COF EOF m ∠=∠=︒, ∴18EOF m ∠=︒, ∴338COE EOF m ∠=∠=︒. ∵OC 为AOE ∠的平分线,∴2AOE COE ∠=∠. ∴34AOE m ∠=︒;如图2,当OE 在OF 的右侧时,∵OF 平分COD ∠, ∴12COF COD ∠=∠, ∵COD m ∠=︒, ∴12COF m ∠=︒,∵COF COE EOF ∠=∠-∠,3COE EOF ∠=∠, ∴122COF EOF m ∠=∠=︒, ∴14EOF m ∠=︒, ∴334COE EOF m ∠=∠=︒. ∵OC 为AOE ∠的平分线,322AOE COE m ∠=∠=︒.综上所述,AOE ∠的度数为34m ︒或32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角度之间的加减运算,关键在于根据图形分析出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课件 总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2-2 三角形
总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2课时 三角形
一、填空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的和与第三个内角 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直角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3∶4,这个三角 形按角分属于( 锐角 )三角形,按边分属于( 等腰 )三 角形。
一、填空题 3.填写下表:
三角形CAB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DAB是锐角 三角形,三角形DAB是钝角三角形
四、解决问题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内,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另一个锐角
的4倍,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设其中一个锐角是x度,则另一个锐角是4x度。
x+4x=90 x=18
4x=72
答:一个锐角是18度,另一个锐角是72度。
图形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 n边形
内角和 的度数
180°
360° 540° 720° …
(n-2)180°
二、选择题 1.右图中一共有( D )个角。 A.10 B.12 C.13 D.14 2.右图中的三角形( 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
三、操作题
四、解决问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15厘米,另一条边长是 2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有两种情况:如果腰长是15厘米,那么它的周 长是15×2+20=50(厘米);如果腰长是20厘米, 那么它的周长是20×2+15=55(厘米)
如下图。
1.按步骤画图。 (1)过C点画直线AB的垂线段,交AB于点D。 (2)点A,C,D能组成一个( 三角形 )。 (3)三角形ACD按角分是一个( 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画出以AB 为底边,高是2厘米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 角形各一个。
初中数学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九章 几何图形初步9.2 直线、射线、线段-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题文】直线上有A,B,C三点,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一个三等分点,如果AB=6,BC=12,求线段MN的长度.【答案】1或5或7或11.【分析】分类讨论点C在AB的延长线上,点C在B的左边,根据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的性质,可得BM、BN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解答】解:(1)点C在射线AB上,如: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三等分点,MB=AB=3,BN=CB=4,或BN′=BC=8,MN=BM+BN=3+4=7,或MN′=BM+BN′=3+8=11;(2)点C在射线BA上,如: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三等分点,MB=AB=3,BN=CB=4,或BN′=BC=8,MN=BN﹣BM=4﹣3=1,或MN′=BN′﹣BM=8﹣3=5.2.【题文】已知x=﹣3是关于x的方程(k+3)x+2=3x﹣2k的解.(1)求k的值;(2)在(1)的条件下,已知线段AB=6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且BC=kAC,若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CD的长.【答案】(1)k=2;(2)CD的长为1cm或3cm.【分析】(1)把x=-3代入方程进行求解即可得k的值;(2)由于点C的位置不能确定,故应分点C在线段AB上与点C在B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解答】解:(1)把x=﹣3代入方程(k+3)x+2=3x﹣2k得:﹣3(k+3)+2=﹣9﹣2k,解得:k=2;(2)当k=2时,BC=2AC,AB=6cm,∴AC=2cm,BC=4cm,当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D为AC的中点,∴CD=AC=1cm;当C在BA的延长线时,如图2,∵BC=2AC,AB=6cm,∴AC=6cm,∵D为AC的中点,∴CD=AC=3cm,即CD的长为1cm或3cm.3.【题文】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画线段AC、BD交于E点;(2)作射线BC;(3)取一点P,使点P既在直线AB上又在直线CD上.【答案】(1)画图见解析;(2)作射线BC见解析;(3)画图见解析.【分析】分别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作出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题文】(1)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AC=6cm,BC=4cm,点M,N 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2)在(1)中,如果AC=acm,BC=b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3)对于(1)题,如果我们这样叙述它:“已知线段AC=6cm,BC=4cm,点C 在直线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答案】(1)5cm;(2)MN=,直线上相邻两线段中点间的距离为两线段长度和的一半;(3)有变化,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MN==5cm;②当点C在AB或BA的延长线上时,MN=1cm.【分析】(1)(2)在一条直线或线段上的线段的加减运算和倍数运算,首先明确线段间的相互关系,最好准确画出几何图形,再根据题意进行计算;(3)会出现两种情况:①点C在线段AB上;②点C在AB或BA的延长线上.不要漏解.【解答】解:(1)∵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2)直线上相邻两线段中点间的距离为两线段长度和的一半;(3)如图,有变化,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②当点C在AB或BA的延长线上时,5.【题文】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使AB=2a+b(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分析】先在射线上依次截取再截取,则线段【解答】解:如图:,线段AB即为所求.6.【题文】如图,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CD=6,求:(1)线段MC的长.(2)AB:BM的值.【答案】(1)3(2)4:5【分析】(1)AB:BC:CD=2:4:3,可得线段、线段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2)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1)由AB:BC:CD=2:4:3,CD=6,得AB=4,BC=8.由线段的和差,得AD=AB+BC+CD=4+8+6=18.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由线段的和差,得MC=MD−CD=9−6=3;(2)由线段的和差,得BM=AM−AB=9−4=5.由比的意义,得AB:BM=4:5.7.【题文】如图,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D=8cm,BD=2cm,请问点C是线段AD的中点吗?请说明理由.【答案】点C是线段AD的中点.【分析】先根据点B为CD的中点,BD=2cm求出线段CD的长,再根据AC=AD -C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B为CD的中点.∴CD=2BD.∵BD=2cm,∴CD=4cm.∵AC=AD﹣CD且AD=8cm,CD=4cm,∴AC=4cm ,∴点C是线段AD的中点.8.【题文】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表示的数为13,点B表示的数为-5,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BP= ,点P表示的数(分别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点P运动多少秒时,PB=2PA?(3)若M为BP的中点,N为PA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答案】(1),;(2)3秒或9秒;(3)长度不发生变化,长度是9.【分析】(1)根据BP=速度×时间可表示出BP的长,点P表示的数为-5+4t;(2) 分点P在AB之间运动时和点P在运动到点A的右侧时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 分点P在AB之间运动时和点P在运动到点A的右侧时两种情况,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BP=4t,点P表示的数是-5+4t;(2)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由题意得,PB=4t,PA=13-(-5+4t)=18-4 t,∵PB=2PA,∴4t=2(18-4 t),∴t=3;当点P在运动到点A的右侧时,由题意得,PB=4t,PA=-5+4t-13=4 t -18,∵PB=2PA,∴4t=2(4 t -18),∴t=9;综上可知,点P运动多3秒或9秒时,PB=2PA.(3)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由题意得,PB=4t,PA=18-4 t,∵M为BP的中点,N为PA的中点,∴,, ∴MN=MP+NP=2t+9-2t=9;当点P在运动到点A的右侧时,由题意得,PB=4t,PA=4 t -18,∵M为BP的中点,N为PA的中点,∴,, ∴MN=MP-NP=2t-(2t-9)=9;综上可知,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长度是9.9.【题文】如图,已知线段a,b,c,射线AM.(1)用圆规和直尺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①用圆规在射线AM上截取AB=a;②在射线BM上用圆规依次截取BC=b,CD=b;③在线段DA上用圆规截取DE=c.则线段AE=.(用a,b,c的式子表示)(2)在(1)中所作的图形中一共能构成条线段.【答案】(1)答案见解析,a+2b-c;(2)15.【分析】(1)根据所给的步骤进行画图即可得;(2)根据数线段的方法,如果线段上有n个端点,这条线段中存在的线段条数为:1+2+3+…+(n-1)条,由此解答.【解答】解:(1)如图所示;①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②在射线上用圆规依次截取,;③在线段上用圆规截取,则线段=;(2)在(1)中所作的图形中一共有6个端点,共可构成:1+2+3+4+5=15条线段,故答案为:15.10.【题文】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AC:CD=1:3,点D是线段CB 的中点,AD=12.(1)求线段AC的长;(2)求线段AB的长.【答案】(1)3;(2)21.【分析】(1)根据AC:CD=1:3和AD=12求出AC即可;(2)先求出BC长,再求出AB即可.【解答】解:(1)∵AC:CD=1:3,AD=12,∴AC=AD=×12=3;(2)∵AC=3,AD=12,∴CD=AD-AC=9,∵AD=12,D为BC的中点,∴BC=2CD=18,∴AB=AC+BC=3+18=21.11.【题文】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 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0≤t≤10).(1)当t=2时,①AB= ___ 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若AB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4;②3;(2)①当时,,②当时,;(3)在运动过程中EC的长保持不变,恒等于5.【分析】(1)①根据AB=2t即可得出结论;②先求出BD的长,再根据C是线段BD的中点即可得出CD的长;(2)根据AB=2t即可得出结论;(3)直接根据中点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当t=2时,①AB= 4 cm.②解:∵又∵,∴∵点C是线段BD的中点∴(2)①当时,此时点B从A向D移动:②当时,此时点B从D向A移动:(3)①当时,此时点B从A向D移动:∵点E是AB的中点,∴∵,∴∵点C是BD的中点∴又∵∴②当时,此时点B从D向A移动:∵点E是AB的中点,∴∵,∴∵点C是BD的中点∴又∵∴综上所述:在运动过程中EC的长保持不变,恒等于5.12.【题文】如图,平面上有五个点A,B,C,D,E.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连接BD;(2)画直线AC交BD于点M;(3)过点A作线段AP⊥BD于点P;(4)请在直线AC上确定一点N,使B,E两点到点N的距离之和最小(保留作图痕迹).【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1)、(2)分别根据直线、线段的定义作出图形即可;(3)根据垂线的作法进行作图即可;(4)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BE与AC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解答】解:(1)如图,连接线段BD;(2)如图,作直线AC交BD于点M;(3)如图,过点A作线段AP⊥BD于点P;(4)如图,连接BE交AC于点N.13.【题文】如图,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如果O为线段AC的中点,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求线段OB的长度.【答案】(1)MN =cm;(2)OB=cm.【分析】(1)可先求出MB、BN,继而根据MN=MB+BN即可得出答案;(2)先求出OC的长度,然后根据OB=OC-BC可得出答案.【解答】(1)因为AB=4cm,BC=3cm,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BC的中点,所以MB=AB=2cm,BN= BC=cm,故可得MN=MB+BN=cm.(2)因为O为线段AC的中点,AC=AB+BC=7cm,所以OC=AC=cm,故可得:OB=OC-BC=cm.14.【题文】如图,AD=12,AC=BD=8,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EF 的长.【答案】8【分析】根据条件可以先求出AB、CD的长度,再根据中点定义,求出EB、CF 的值,利用EF=EB+BC+CF求出EF.【解答】解:∵AD=12,AC=BD=8,∴CD=AD-AC=4,AB=AD-BD=4,∴BC=BD-CD=4,∵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B=CF=2,∴EF=EB+BC+CF=8.15.【题文】如图所示,直线l是一条平直的公路,A、B是某公司的两个仓库,位于公路两旁,请在公路上找一点建一货物中转站C,使A、B到C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在图中找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AB,与l的交点就是C点.【解答】解:如图所示,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6.【题文】在下图中,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已知BC=AB,AD=AB,AB=12 cm,求CD,BD的长.【答案】CD=5cm,BD=8cm.【分析】首先根据AB、BC和AD的关系求出BC和AD的长度,然后根据CD=AB-AD-BC以及BD=DC+BC求出线段的长度.【解答】解:∵AB=12cm,∴BC=AB=×12=3cm,AD=AB=×12=4cm,∴CD=AB-AD-BC=12-4-3=5cm,BD=DC+BC=5+3=8cm.17.【题文】如图,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按要求画图:(1)画直线AB;(2)画射线BC;(3)画线段CA.【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直尺作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18.【题文】尺规作图.如图,已知在平面上有三个点A,B,C,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作直线AB;(2)作射线AC;(3)在射线AC上作线段AD,使AD=2AB.【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1)连接AB,双向延长,得出直线AB;(2)连接AC,单向延长,得出射线AC;(3)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交AC于点E,再以E为圆心重复刚才操作,即可得到线段AD.【解答】解:(1)连接AB,并延长AB、BA,得到直线AB;(2)连接AC,延长AC,得到射线AC;(3)以A点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作圆,交射线AC于点E,再以E点为圆心,线段AB长为半径作圆,交射线AC与点D,线段AD即是所求.图形如下:19.【题文】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答案】7.5.【分析】先求出线段AC=BC=5,再算出线段BD的长,然后根据AD=AC+CD或者 AD=AB-BC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AC=CB=AB=5cm,CD=BC=2.5cm,∴AD=AC+CD=5+2.5=7.5cm20.【题文】已知线段AB=12 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 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答案】AM的长度为3 cm或9 cm.【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两种情况,求出AC的长,根据AM=AC求出即可.【解答】解:(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AB=12cm,BC=4cm,∴AC=AB﹣BC=8cm,∵M是AC的中点,∴AM=AC=×8cm=4cm;(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12cm,BC=4cm,∴AC=AB+BC=16cm,∵M是AC的中点,∴AM=AC=×16cm=8cm,∴线段AM的长为4cm或8cm.。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个季 1个季度=3个月 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 第3课时 立体图形
(3)如图,这是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
(单位:m),则V圆锥∶V圆柱=(1∶24 )。
三、巩固反馈
2、做一个底面直径是4dm、高是7dm的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
大约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圆柱表面积= 2r ×高 + r2
想一想:这个水桶
是什么样的,它由
哪几面组成?
3.14×(4÷2)2+3.14×4×7
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享受
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
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叶
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个顶点。
圆柱
圆柱是由长方形以长(或宽)为轴或正方形以边长为轴
旋转而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圆,侧
面是一个曲面,有无数条高。
圆锥
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圆锥的
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只有一条高。
一、回顾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
名称
长方体
正方体
6个
6个
个数
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 6个面都是正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
,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
,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与几何7阴影部分面积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 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8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dm)
o 10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14
求阴影部分面积。
2cm
2学 吴怀忠
11
求阴影部分周长和 面积。(单位:cm)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计算图中蓝色部分的面积
8分米
3分米
15分米
2
求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单位:cm)
4
10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3
求阴影部分周长和 面积。(单位:dm)
3
5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4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dm)
1
3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4m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8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竹溪县实验小学 吴怀忠
求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S = 3.14 ×(22 - 12)÷2 = 3.14 × 3÷2 = 4.71 cm2
S = 10×10 – 3.14 × 102÷4 = 100 – 314÷4 = 100 – 78.5 = 21.5 cm2
17
求阴影部分面积。
10cm
8、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0
S=3.14 ×10×10÷2 = 314÷2 = 157(平方米)
10
18
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6dm
9
求阴影部分周长和 面积。(单位:cm)
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6 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
1. 填空。 (1) 数对(3,4)表示第( 3 )列,第( 4 )行;数对(4,3)表示第( 4 )列,第
( 3 )行。 (2) 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 南 ),左( 西 ),右( 东 )来确定方向的。 (3) 林林家在学校的东偏南48°方向800 m处,那么学校就在林林家的( 西 )偏
3. 以电视塔为观测点,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1) 市民广场在电视塔的( 正东 )方向( 1000 )m处;电信大楼在电视塔的 ( 正北 ) 方向( 1250 )m处。 (2) 市政府在电视塔的( 北 )偏( 东 )( 50°)方向( 1750 )m处 ( 或东 北 40°1750 );少年宫在电视塔的( 南 )偏( 西)( 35°)方向 ( 1500 )m处( 或西 南 55° 1500 )。 (3) 学校在电视塔的南偏东30°方向1000 m处,图书馆在电视塔的北偏西45° 方向1500 m处。在图中表示出学校和图书馆的位置。 略
2. 选择。
(1) 至少要用( ② )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木块,才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①4
②8
③9
(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③ ),体
积扩大为原来的( ④ )。
① 3倍
② 6倍
③ 9倍
④ 27倍
(3) 下面的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③ )。
② 略
(5) 在一个长为12 dm、宽为7 dm的长方形纸片上,最多能剪下18个半径为1 dm
的圆。( √ )
3. 选择。
(1) 两个圆的直径之比是2∶3,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① ),面积之比是( ③ )。
① 2∶3
② 8∶27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归纳
图形与几何一线和角(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2(a+b) s=ab2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 4as=a23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s=ah/2(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案】
教学笔记第4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学内容教科书P87第5题,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1题,P89~90“练习十八”中第9、10、11、13、15、1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加强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发展空间观念。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转化、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沟通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复习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复习的内容,明确复习任务,让学生很快进入整理复习的学习氛围中。
二、整理知识,沟通联系1.复习表面积。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学情预设】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它表面的面积总和。
师:请你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依次汇报三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板书:S长方体=2(ab+ah+bh)S正方体=6a2S圆柱=2πrh+2πr2师:进一步想一想,它们的表面积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师:大家觉得有困难,我们来看看展开图。
课件演示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三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都是“2个底面+1个侧面”。
师:2个底面好计算,关键是侧面,它们的侧面积分别怎样计算?【学情预设】学生先说出长方体的侧面积=(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侧面积=棱长×棱长×4;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侧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来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①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③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④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教案
9.1 几何图形第三课时9.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直观认识简单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2.探究并掌握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3.知道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二)学习重点了解直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三)学习难点根据平面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可以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2)准备一个正方体包装盒,为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准备.2.预习自测(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是( )A.圆B.长方形C.梯形D.扇形【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以底面周长为长、圆柱的高为宽的长方形.【思路点拨】实际操作或由小学知识解答.【答案】B.(2)把一个圆锥的侧面沿图所示的线剪开,得到的图形是( )A.三角形B.圆C.圆弧D.扇形【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以点A为圆心、母线AB为半径的扇形. 【思路点拨】实际操作或由小学知识解答.【答案】D.(3)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侧面是长方形即可确定答案为A.【思路点拨】分清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侧面是长方形即可判定.【答案】A.(4)下面四个图形中,可以折叠成三棱锥的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解题过程】解:A折叠成三棱柱;B折叠成三棱锥;C折叠成四棱锥;D不能折叠成棱锥. 【思路点拨】抓三棱锥底面和侧面都是三角形的特点作答.【答案】B.(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回忆小学学过的正方体、圆锥、圆柱及展开图,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2)回顾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3)观察立体图形通过平面图形折叠得到,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2.问题探究探究一探究圆柱、棱柱(长方体)的展开图★▲●活动①师问:你能说出圆柱的展开图吗?展开图的底面、侧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举手抢答:圆柱的展开图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是长方形.师问:你能说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吗?展开图的底面、侧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举手抢答:长方体的展开图底面是两个长方形,侧面是四个长方形.总结:圆柱的底面是圆,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长方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小学的知识,了解圆柱、棱柱的平面展开图:区分圆柱的底面是圆,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长方形.体会立体图形与相应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探究二探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活动①探究圆锥、棱锥的展开图师问:你能说出圆锥的展开图吗?展开图的底面、侧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举手抢答:圆锥的展开图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扇形.师问:你能说出四棱锥的展开图吗?展开图的底面、侧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举手抢答:四棱锥的展开图底面是一个四边形,侧面是四个三角形.总结:锥体的平面展开图:圆锥的底面是圆,底面是扇形;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几棱锥底面是几边形),侧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生点拨,了解锥体的平面展开图:圆锥的底面是圆,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几棱锥底面是几边形),侧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体会立体图形与相应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活动②探究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自主学习:教材81页内容,探究正方体包装盒的展开图.师问:同学们能将自己手中的正方体包装盒的展开吗?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准备的正方体包装盒展开,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小组里交流.总结: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正方体展开图的情况.正方体的展开图共有11种:①“141”型②“231”型③“222”型④“33”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生点拨,了解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体会立体图形与相应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为解决有关以正方体展开图为背景的问题打基础.●活动③探究由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师问:下图中各图形能否折成几何体?若能,写出折成的几何体的名称.学生举手抢答.(1)圆锥;(2)五棱柱;(3)不能;(4)圆柱;(5)正方体;(6)三棱锥总结:由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需要熟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求同学们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设计意图】由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探究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①例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选项A 、B 、D 折叠后都可以围成正方体;而C 折叠后第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而且下边没有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选C .【思路点拨】熟记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进行对比判断,强调有“田”型不是正方体的展开 图.【答案】C .练习: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A.可以折叠成一个正方体;B.是“凹”字格,故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C.折叠后有两个面重合,缺少一个底面,所以也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D.是“田”字格,故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思路点拨】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 【答案】A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熟记正方体的展开图,注意只要有“田”、“凹”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活动2例2 .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包装盒的是( )A.B. C.D.A.B .C.D.【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A.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剪去阴影部分后,能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正确;D.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思路点拨】根据长方体的组成,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分别分析得出 即可. 【答案】C .练习: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梦B.水C.城D.美【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第一次翻转“梦”在下面,第二次翻转“中”在下面,第三次翻转“国”在下面,第四次翻转“城”在下面,“城”与“梦”相对,故选:A .【思路点拨】根据两个面相隔一个面是对面,再根据翻转的规律,可得答案,最好动手操作. 【答案】A .【设计意图】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练习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两个面相隔一个面是对面,注意翻转的顺序确定每次翻转时下面是解题关键. 这种题最好让学生实际操作. ●活动3例3 .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A.B.C.D.图正确的为()【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选项A、C、D折叠后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B折叠后两个剪去三角形与另一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与正方体三个剪去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符合.故选B.【思路点拨】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答案】B.练习: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粗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两条黑线在一列,故A错误,且两条相邻成直角,故B错误,正视图的斜线方向相反,故C错误,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思路点拨】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答案】D【设计意图】以正方体展开图为背景是常考的题型,解答时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仔细分析各种符号,对照展开图进行解答问题,最好实践操作完成.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柱体、锥体的展开图特征;(2)正方体的展开图;(3)以正方体及展开图为背景的考题.重难点归纳(1)正方体的展开图;(2)以正方体及展开图为背景的考题训练.(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 自主突破1.把如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 解:三棱柱两个底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侧面是三个长方形,这样的图形围 成的是三棱柱.把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B . 【思路点拨】根据三棱柱的定义以及展开图解题. 【答案】B.2.依次写出展开后如图所示的六种平面图的几何体的名称.(1) _________;(2) _________;(3) _________; (4) _________;(5) _________;(6) _________.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 解:依次写出几何体名称:(1)正方体;(2)长方体:(3)三棱柱; (4)四棱锥;(5)圆柱;(6)圆锥.【思路点拨】由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展开图对比判断.【答案】(1)正方体;(2)长方体:(3)三棱柱;(4)四棱锥;(5)圆柱;(6)圆锥. 3.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A.B.C.D.【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A.另一底面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底面的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折叠后两侧面重叠,不能围成三棱柱,故本选项错误;C.折叠后能围成三棱柱,故本选项正确;D.折叠后两侧面重叠,不能围成三棱柱,故本选项错误.【思路点拨】根据三棱柱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答案】C.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我”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A.梦B.的C.国D.中【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们”与“中”是相对面,“我”与“梦”是相对面,“的”与“国”是相对面.选A.【思路点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答案】A.5.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六个数字,如图是其三种不同的放置方式,与数字“6”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A.1B.5C.4D.3【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由三个图形可看出与3相邻的数字有2、4、5、6,所以与3相对的数是1,由第二个图和第三个图可看出与6相邻的数有1、2、3、4,所以与6相对的数是5.故选B.【思路点拨】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六个数字,这六个数字一一对应,通过三个图形可看出与3相邻的数字有2、4、5、6,所以与3相对的数是1,然后由第二个图和第三个图可看出与6相邻的数有1、2、3、4,所以与6相对的数是5.【答案】B.6.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原正方体上两个“我”字所在面的位置关系是()A.相对B.相邻C.相隔D.重合【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我”与“国”是相对面,“我”与“祖”是相对面,“爱”与“的”是相对面.故原正方体上两个“我”字所在面的位置关系是相邻.故选B.【思路点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答案】B.能力型师生共研1.一个正方体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根据下列摆放的三种情况,那么每个数对面上的数是几?【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根据正方体的特征知,相邻的面一定不是对面,所以面“1”与面“4”相对,面“2”与面“5”相对,“3”与面“6”相对.1对4,2对5,3对6.【思路点拨】根据正方体的特征知,相邻的面一定不是对面,进行简单的推理即可得答案.【答案】面“1”与面“4”相对,面“2”与面“5”相对,“3”与面“6”相对.1对4,2对5,3对6. 2.下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如果折叠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边a重合的是线段__________.【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试着折叠,可以想象,也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折叠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边a重合的是d.【思路点拨】考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在验证立方体的展开图时,试着折叠,可以想象,也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折叠成原来的正方体即可定答案.【答案】线段d.探究型多维突破1.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A.0B.1C.D.【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将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AB是正方体的边长,AB=1,【思路点拨】根据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可得正方体,A、B是同一棱的两个顶点,可得答案.【答案】B.2.棱长为a的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1)试求其表面积;(2)若如此摆放10层,其表面积是多少?若如此摆放n 层呢?【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 解:(1)从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向看,每个面可看见6个小正方形,故表面积为236a ;(2)若摆放10层,其表面积为:226(12310)330a a⨯++++=;若摆放n 层,其表面积为:226(123)3(1)n a n n a ⨯++++=+【思路点拨】从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向看,计算出表面积. 【答案】(1)236a ;(2)2330a ;23(1)n n a + 自助餐1.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 解: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思路点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答案】B.2.如图是一个圆锥,下列平面图形既不是它的三视图,也不是它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想】 【解题过程】解: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三视图分别为三角形和圆形,不A.B.C.D.可能是正方形,故选D.【思路点拨】根据圆锥的特征: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再由三视图,即可选择答案.【答案】D.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梦”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_____.【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伟”与面“国”相对,面“大”与面“中”相对,“的”与面“梦”相对.【思路点拨】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答案】的.4.将一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折成四部分,再沿折痕折起来,恰好能不重叠地搭建成一个三棱锥,则三棱锥四个面中最小的面积是__________.【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如图,三棱锥四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是三角形AEF的面积为2.【思路点拨】三棱锥四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等于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答案】2.5.如图是一个不完整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将其补充完整,请将所有的方法画出来.【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共有下列4种情况:【思路点拨】由正方体的展开图对比可求解.【答案】6.小明家的客厅长5m,宽4m,高3m.现要在离地面0.5m的A处装一个电源,开关装在离天花板1m的B处.用电线把A、B两处连起来,且A、B点都在墙的中间(如图).为安全起见,电线应固定在客厅的天花板、地板或墙上,而不能从客厅中穿过.电工最少需多长的电线?【知识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数学思想】【解题过程】解:①当电线过左面、上面、右面时,所用电线长为:1+5+(3﹣0.5)=8.5m,②当电线过左面,下面,右面时所用电线长为:3﹣1+5+0.5=7.5m;③当电线过左面,后(或前)面,右面时所用电线长为:2+5+2+(3-1-0.5)=10.5m ;所以故电工最少需7.5m电线. 【思路点拨】应把左面,上面,右面的三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算出两点间的距离;把左面,下面,右面的三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算出两点间的距离;把左面,后面,右面的三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算出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比较.【答案】7.5m.。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求几何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含参考答案)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几何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1.如图,大圆半径为5厘米,小圆半径为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如图,已知两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大圆半径为3厘米,小圆半径为1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如图,大圆半径为6cm,小圆半径为4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已知如图大圆的半径为4cm,小圆的半径为3cm,求两个圆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差5.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8.如图,已知小圆半径为2厘米,大圆半径是小圆的3倍,问空白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多多少厘米?9.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1.已知直角三角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3.如图,在边长为6厘米的等边三角形中挖去三个同样的扇形,求阴影部分的周长14.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5.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6.如图,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7.图中的4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4个顶点,,它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每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18.如图,有8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他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图中的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
如果圆周π率取3.1416,那么花瓣图形的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9.如图,四个扇形的半径相等,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0.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四分之一圆DEB,AB=5厘米,BE=2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2厘米,扇形ACB是以AC为直径的半圆,扇形DAC是以D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3.图中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4厘米,BC=6厘米,扇形BCD所在圆是以B为圆心,半径为BC的圆,∠CBD=500,问阴影部分甲比乙面积小多少?24.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甲比阴影部分乙面积大28平方厘米,AB=40厘米,求BC的长度25.如图是一个正方形和半圆所组成的图形,P为半圆周的中点,Q为正方形一边上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6.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图形(复习课)
一.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过的所有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
1.归纳总结所学过的几何图形,有简单到复杂。
直线到平面
到立体图形。
2.掌握图形的求面积或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
公式。
3.熟练掌握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三.授课过程:
1.结合教学目标,分小组归纳总结。
2.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总结结果。
3.教师做系统的总结并补充。
4.结合课本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求面积和体积)。
四.布置作业:
总结出所有图形求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