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教案中班
![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d1c11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e.png)
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3.激发幼儿的活力和激情,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
1.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设备。
2.合适的音乐。
3.教具,绳子、球等。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扭动等,让幼儿放松身体,增加活力。
2.音乐节奏训练。
选择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踏步、跳跃、摆动等。
老师可以用绳子或球等教具引导幼儿做出更多有趣的动作,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3.团队合作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让他们自由发挥,做出与音乐节奏相符的动作。
可以设置一些小比赛,增加趣味性,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4.音乐放松。
在活动的最后,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放松身心,结束整个活动。
六、教学反思。
通过跳操音乐节奏训练,幼儿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还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因此,这样的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延伸活动。
1.可以邀请音乐老师来学校,给幼儿们讲解音乐的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
2.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一些小型的文艺表演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
3.可以组织家长参与,举办一次家长与幼儿的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总结。
跳操音乐节奏训练是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音乐教学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音乐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0b3e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7.png)
一、音乐教学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学,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自己的交流能力,并且还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教学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学的意义1. 帮助幼儿建立节奏感音乐节奏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好地表达音乐。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节奏教学,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
3.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音乐节奏教学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更愿意和老师交流,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音乐节奏教学的实施方式1. 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受音乐教育。
2. 融入游戏元素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可以融入一些游戏元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增加孩子们对节奏的理解和记忆。
3.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歌谣教学、打击乐器教学、舞蹈教学等,让孩子们在多种学习手段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节奏。
四、音乐节奏教学的反思1. 困难与挑战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到孩子们接受能力的差异问题,部分幼儿接受能力较弱,导致教学进度受阻。
2.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应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能力。
3. 孩子的个性发展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还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音乐教育。
五、结语在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素养,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大亮点。
中班音乐节奏教案
![中班音乐节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483f381c758f5f61f67ee.png)
篇一:中班音乐教案节奏聚会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活动准备:十六宫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样、日历簿一个,磁铁若干、小棍棒、音乐磁带、录音机、铃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个活动过程: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1、请幼儿歌唱《小天使之歌》,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2、介绍节奏,告诉幼儿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铃鼓所打出的节奏、妈妈炒菜的声音及洗衣服的节奏。
二、出示十六宫格:1、介绍十六宫格,让幼儿猜猜十六宫格是用来干什么?2、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十六宫格中,然后让幼儿在装有磁铁的格子里拍一下手,并给只有一个水果卡片的格子的取名,边拍边念。
音乐起-----3、从十六宫格里拿出部份磁铁,问幼儿没有磁铁的格子里要不要拍手?然后给没有磁铁的格子取名。
再请幼儿随音乐边拍过念。
4、请幼儿给水果卡片找朋友,再给有两个磁铁的格子取名,然后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边拍边念。
5、问幼儿一个磁铁、二个磁铁、没有磁铁的格子各叫什么名字?三、教师小结、出示日历薄:1、告诉幼儿一个水果、两个水果及没有水果的名字有两个,出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并向幼儿介绍。
再作出总结。
四、游戏《节奏舞蹈》轻音乐开始后,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音乐起----五、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开课室并结束。
篇二:中班音乐教案:节奏小屋音乐活动:节奏小屋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型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节奏小屋四个活动流程:一. 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边律动边歌曲)听乐曲前奏找朋友,会听音乐。
二. 出示各小屋1. 小动物们也邀请我们去做客,做朋友,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去吧。
2. 它们出来没有?原来它们家都有门铃,你们按了门铃,它们才会开门。
中班音乐节奏教案40篇
![中班音乐节奏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fa1593783e0912a3162acf.png)
中班音乐节奏教案40篇《中班音乐节奏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节奏教案40篇!(1)中班音乐教案《谁在叫》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
2、培养幼儿得到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3、培养幼儿爱身边的人。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音乐游戏中感受二分音符。
教学难点:能随着音乐进行表演并突出二分音符的动作。
活道具类:挂饰、布置好的场景(歌词中小动物的不同位置例如:山上、水里、太阳等)表演区中的物品。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进活动室二、进行部分:1、“我们班的小朋友交了很多好朋友真开心呀!那小朋友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交好朋友呢?昨天和我们做过游戏的小动物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呢,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猜猜看它们会藏在什么地方。
(小组讨论)2、幼儿在已经布置好的场景中找到小动物。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边找边说出小动物的位置,例如:“小花猫在屋里,喵喵喵。
小鸭子在水里,嘎嘎嘎。
”让幼儿复习歌词。
3、我们已经和小动物是好朋友了,现在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听着音乐跳舞吧!(原地站立动作---游走)4、“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今天动物剧场要招小演员呢,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也有机会当小演员了,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就拿上小动物的挂饰,到你上场的时候可一定要听清楚哦!(共两遍,第一遍自由选择挂饰,可以再次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在布置的场景中表演并边演边唱)(拿挂饰的时候听音乐做短短长的动作)(小花猫在睡觉呢,小朋友们可是要小声一点哦!)5、请幼儿将刚才拿的挂饰放在小动物的家让它们休息一会。
(回座位)6、刚才小朋友们都表演的特别棒,是个优秀的小演员。
现在剧团的团长有一个问题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在歌曲里小猫是怎样叫的呢?喵、喵、喵------,用拍手表示,短短长。
这个长的声音也叫二分音符。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快来拍拍》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快来拍拍》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a9f6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8.png)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快来拍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孩子们能够了解《快来拍拍》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
2.技能目标孩子们能够用手拍、用脚步配合,将旋律和节奏进行自由表现与创造。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1)歌曲的旋律、节奏;2)用手及脚步配合表现音乐。
2.教学难点1)配合手和脚步表现音乐的技能掌握;2)音乐的欣赏以及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活动设计1.热身活动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摇头、甩手等,逐渐让大家身体协调起来。
2.歌曲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让孩子们先听一遍,感受旋律与节奏,让他们自由跟着拍拍手走着节奏。
3.歌曲学习1)教师唱一次,孩子们跟着学习唱歌。
2)教师分节教唱,让孩子们全曲跟唱。
3)教师请孩子们听音乐,并体验和模仿节奏。
4)分组活动:将孩子分成几组,每个组的孩子都有一份简谱和节拍器,通过配合手和脚步等方法演奏出这首歌曲。
4.欣赏活动1)再次放歌,让孩子们放开手脚,自由跟着旋律和节奏做动作。
2)孩子们有机会自由表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旋律和节奏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3)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首歌曲的美好,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表现力与情感共鸣。
5.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们对本节课程进行一次总结,老师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和找出课程中的不足之处。
为下次课程的进行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们成功地引导了孩子们体验和学习了这首歌曲《快来拍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这首歌曲的旋律与节奏,还通过自由发挥拓展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欣赏这首歌曲的同时,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表现力与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感。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教学手法的变化来强化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达到情感目标的达成。
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将继续探索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针对性探索,从而更好的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幼儿快乐节拍律动教案中班
![幼儿快乐节拍律动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e77064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e.png)
幼儿快乐节拍律动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2.通过律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3.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2.通过律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3.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和律动;2.通过律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3.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2.教学道具,彩色球、绳子、小鼓等;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
五、教学内容: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让他们放松身体,做好准备活动。
2.律动游戏,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律动游戏,如跳绳、踢球、拍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
3.合作表演,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或表演,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音乐欣赏,老师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律动活动;2.游戏教学法,老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音乐的魅力;3.合作教学法,老师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如摇摆身体、伸展四肢等,让他们放松身体,做好准备活动。
2.律动游戏,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律动游戏,如跳绳、踢球、拍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
3.合作表演,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或表演,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音乐欣赏,老师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中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中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eef7d9b6648d7c1c74672.png)
篇一:音乐教案《节奏的音乐会》节奏的音乐会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混合节奏型。
2.通过游戏活动来体现幼儿对节奏的反映能力。
3.让幼儿体验在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身体音阶歌》、《变变变》、动物头饰、音符板、各类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跟小朋友们问好,播放音乐《身体音阶歌》,带领幼儿进行课前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二、基本部分(一)教师出示道具棒棒糖,激发幼儿对课堂的兴趣,并提问:谁想吃棒棒糖呢?(二)教师运用动物头饰和音符板,教小朋友学会打节奏。
1.用棒棒糖引出动物青蛙和小兔子,教师出示音符板,并提问:青蛙和小兔子很想吃棒棒糖,它们是怎么吃的呢?2.教师演示青蛙和小兔子吃棒棒糖的动作,引导幼儿发现青蛙和小兔子吃棒棒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请小朋友们看着音符板跟老师学习用手拍节奏。
(幼儿练习用手拍节奏。
)师:原来不一样的速度用手拍一拍就变成有趣的节奏了,请小朋友想一想:除了用拍手来打节奏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打节奏呢?(幼儿可以踊跃发言,比如用跺脚、打击乐器等方式。
)3.教师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小兔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一次节奏。
(三)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打击相应的节奏。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有趣的音乐会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摆放乐器的区域,请小朋友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并说明要求:老师没说开始前,请小朋友不要随意让乐器发出声响。
2.教师说明活动规则:走到小动物的面前时,小朋友们要用乐器打击出相应的节奏,才能继续前进哦!3.配课老师播放音乐《变变变》,幼儿跟着音乐一起用乐器打节奏。
三、结束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有秩序地将乐器放回原来的位置,然后坐回自己的位置。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参加了有趣的音乐会,而且还学会了用乐器打击两种节奏,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
)3.拓展训练: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平常唱歌时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拍手的过程就是打节奏,引导幼儿感受节奏。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a9201e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c.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其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其社交技能。
二、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音乐播放器、音乐CD、音乐节奏器等。
2.教具准备:颜色卡片、麦克风、小鼓等。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认识节奏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2.引导讨论:教师提问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节奏的感受。
3.游戏活动: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并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活动。
4.小结:教师总结幼儿对节奏的认识,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中的节奏元素。
第二课时:感受音乐节奏1.游戏活动:教师使用音乐节奏器演奏节奏,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身体动作。
2.听音乐画画: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节奏的感受。
3.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出音乐的节奏感。
4.小结:教师带领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鼓励幼儿相互欣赏。
第三课时:节奏与乐器1.乐器认知: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乐器,并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幼儿感受乐器的节奏。
2.乐器体验:教师给幼儿分发小鼓,引导幼儿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敲打。
3.乐器合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演奏出自己的节奏。
4.小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在这次的音乐节奏教学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课程设计的有趣活动,幼儿们对音乐节奏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学会了用身体动作和画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也学会了合作演奏乐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游戏活动中,有些幼儿由于对节奏感的掌握不够准确,出现了动作不协调的情况。
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多进行类似的活动,加强幼儿对节奏的练习。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5db87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e.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跟随节奏拍手、拍脚、跳舞,学习和体验简单的节拍与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提高他们的听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音乐CD、吉他。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与幼儿一起唱一首简单的儿歌,比如《爱我中华》或《小兔子乖乖》,通过唱歌来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氛围,增加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基本节奏以欢快的节奏为例,教师用吉他弹奏一个简单的节奏,并讲解基本的节奏和拍子的概念,然后让幼儿进行模仿。
第三步:练习跟随节奏播放一首适合幼儿的歌曲,教师与幼儿一起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拍脚、摇摆身体,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第四步:学习合拍教师介绍合拍的概念,并让幼儿进行体验。
让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站成一排,手拉手,一边拍手,一边跟随节奏跳舞,体验合拍的感觉。
第五步:小组活动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一名代表,选出有一定音乐基础或天赋的幼儿,用吉他弹奏一个简单的旋律或节奏,让其他小朋友进行模仿,增强团队合作和个人表达能力。
第六步:评价对幼儿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音乐中的表现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扩展:1.播放适合幼儿的声乐、器乐等,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增强幼儿音乐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
2.定期举行音乐比赛,鼓励幼儿参与,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总结:通过学习音乐节奏,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还能够增加社交和表达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
因此,音乐教学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每位教师应该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cc2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6.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节奏,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并进行齐奏。
2. 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感受到音乐的美。
3. 强化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材准备:1. 音乐器具:小手鼓、木鱼等。
2. 节奏游戏卡片。
3. 背景音乐:《熊出没》、《小燕子》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奏的学习,并对节奏做简单的解释:什么是节奏,有什么用途。
帮助幼儿要通过节奏来把握音乐的时间和节奏感。
2. 播放背景音乐《小燕子》或是《熊出没》,通过听音乐来让幼儿进入听觉状态,开启听觉感知能力。
第二步:让孩子感受节奏1. 引入一些简单的节奏游戏作为热身:比如,让孩子边走边发出节奏的声音,或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整齐地拍手,引导孩子在游戏中逐渐体验到节奏的旋律。
2. 在孩子感知到节奏后,即可引导孩子根据节奏自由地摆动身体,用手拍出自己的节奏,帮助孩子更清楚地理解节奏的规律。
第三步:传统乐器的演奏1. 提供小手鼓和木鱼等传统乐器,让孩子体验演奏一些简单的曲子,可以让孩子在演奏的过程中体验到节奏的清晰,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感。
第四步:团队合作1. 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拥有一种不同的乐器,让每组孩子一起协同演奏一个简单的曲子,帮助孩子们懂得协同合作,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2. 加强团队中的合作,让孩子们在演奏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更加复杂的乐曲,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第五步:结束活动1.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演奏一段时间,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
2. 为活动结束,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自由舞动。
思考与拓展:1.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节奏?在第二步,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发出声音,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节奏的旋律和规律。
2. 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美,同时在演奏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创意和想法,促进孩子们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快来拍拍》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快来拍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59351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b.png)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快来拍拍》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和掌握拍球的运动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增强手臂的力量,培养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意志。
【活动准备】皮球人手一个【活动目标】一、教师带领幼儿单手夹球踏步进入场地,双手持球在场地中听信号进行快走、慢跑交替活动。
1.在音乐声中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做头颈、上肢、腰腹、下肢、手腕、脚踝等关键部位的肢体活动。
2.教师:小朋友们,利用皮球有多种锻炼的方法,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试一试,看看自己能想出几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来。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进行拍、踢、滚、投、抛接球等运动。
二、教师集中幼儿,向幼儿进行右手、左手拍球运动技能示范与讲解,要求全体幼儿按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拍球。
教师观察幼儿拍球的能力和水平。
1.集中幼儿,请个别拍球能力差的幼儿示范,要求小朋友找出不能连续拍球的原因,再请个别拍球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拍球示范,教师总结、提示正确的左右手拍球要领。
三、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中数数的方法继续进行左、右手拍球练习。
1.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站立在场地一端,场地对面一端对应四个组放置四张凳子,幼儿听信号进行推滚球锻炼(去时右手推滚球,回来时左手推滚球)。
2.全体幼儿散立在场地上进行拍球比赛。
(1)听到教师用右手拍球的信号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右手连续拍球。
约一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
(2)听到教师用左手拍球的口令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左手连续拍球。
约一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
(3)听到教师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口令后,全体幼儿开始用左右手交替拍球的方式拍球。
约半分钟后教师说停,幼儿报自己拍球的次数。
然后再重复进行两次。
四、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讲评后,带领幼儿跟随轻松的音乐坐在球上各自做放松活动:拍腿、体屈伸展、慢扭腰等。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9986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a.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节奏的概念和意义,能够用言语方式表达节奏的感受和理解;2. 能够听取音乐并模仿乐曲的节奏,能够运用身体打击和口头表达各种节拍;3. 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的表达,增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出示用手拍打出的节奏,引导幼儿来一起拍打节奏。
2. 活动1:“节奏我来拍”教师带来手拍器(或简单的乐器),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玩耍,击打乐器并拍打。
教师可以在音乐的背景声中大声数出巩固幼儿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感。
3. 活动2:“一起掌声”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们带来一些教诲性歌曲。
幼儿们可以跟随歌曲中的节奏和歌词来打掌。
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们以团队的形式来演唱这些歌曲。
4. 活动3:“跟着我拍”这项活动需要教师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鼓点,让幼儿们跟随鼓点来模仿打击。
通过不断练习,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提高打击的准确度和速度。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试着扩展和变化鼓点的样式,增强的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活动4:“创意节拍器”幼儿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日常用具,如蛇皮、哆啦A梦乐器等,制作自己独特的节拍器。
经过装饰美化,大家可以通过仿照或自由创作,互相分享产生的好点子,来创造独特的节拍器。
6. 活动5:“我的节奏舞”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并根据歌曲的节拍和节奏来编排自己的舞蹈动作。
在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互相表现,分享他们的创作。
三、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帮助在活动中较慢的幼儿来跟踪他们在节奏上的进展。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们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发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e760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7.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一、活动概述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节奏的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并通
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其音乐表现能力。
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
1.音乐播放设备。
2.音乐节奏教具。
3.活动道具(如彩色光球、编钟等)。
4.活动区域的布置(如圆形活动区,中间放置音响,四周放置活动道
具)。
四、活动流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引入节奏概念:教师先向幼儿解释什么是节奏,可以借助简单的动作示范。
–游戏: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跟着教师的节奏拍手、跺脚等。
2.音乐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要求幼儿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节奏。
–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讨论音乐中的节奏元素,如快慢、强弱等。
3.音乐节奏体验(15分钟):
–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音乐节奏教具(如音鼓),让幼儿互相传递,形成节奏鼓点。
–逐渐增加难度,引入更多的音乐节奏教具(如节奏铃、木鱼等)。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节奏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节奏的速度和复杂程度。
4.参与游戏(20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选一名。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快来拍拍》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快来拍拍》含反思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532b8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d.png)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快来拍拍》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
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教学过程: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
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
(从头到脚)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
"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
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
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E,可以怎么办呢7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
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运动教案 音乐运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运动教案 音乐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b4f6b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3.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跳跃、转身等。
2. 能够通过音乐运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音乐运动活动感受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 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合适的音乐素材。
3. 幼儿的舒适活动服和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 确保教室安全整洁,开放活动空间。
(2) 安排好音乐播放设备,并测试音乐效果。
2. 活动一:跟着音乐做动作(1) 和幼儿一起坐在地上,播放轻快的音乐。
(2) 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摇头、转身等。
(3)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让他们能够做出合乎音乐的动作。
3. 活动二:音乐游戏(1) 播放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
(2)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站成一排,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停止动作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站成圆圈、高举双手等。
4. 活动三:模仿动物音乐(1) 播放具有动物特点的音乐。
(2) 让幼儿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然后模仿出相应的动物动作。
(3) 带领幼儿一起跳跃、奔跑,模仿小鸟飞翔,猫咪蹲下等。
5. 活动四:自由舞动(1) 播放慢节奏的音乐。
(2) 让幼儿自由舞动,自由发挥,感受音乐的美。
(3)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演绎音乐的意境。
五、课程总结通过这节音乐运动课,幼儿不仅在欢快的音乐中得到了放松和愉悦,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运动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感知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精神。
当孩子们得到适当的音乐运动教育时,他们会发展出更多的才能和技能。
音乐和运动相结合,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度过时间,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283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4.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提高幼儿的听觉协调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合适的音乐。
2. 手鼓、铃铛、木鱼等简单乐器。
3. 画板、彩色粉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和了解程度。
2. 介绍今天的主题:音乐节奏,并简单解释什么是节奏。
探究活动:1. 播放一段简单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2. 通过示范,教导幼儿使用手鼓、铃铛等乐器跟随音乐的节奏敲打或摇动。
3. 引导幼儿分辨快慢的节奏,并让他们尝试用手拍打出不同的节奏。
拓展活动:1. 在画板上画出不同的音符,让幼儿模仿拍打相应的节奏。
2. 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模仿动物的步伐或自由活动,并配合音乐的节奏。
3. 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演出一段简短的节奏。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音乐的节奏。
3. 以一首欢快的音乐作为结束,让幼儿自由舞动,感受音乐的快乐。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适时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 组织幼儿参与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简单乐器,如手鼓、铃铛等,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估幼儿是否能够准确感知和模仿音乐的节奏。
3. 通过幼儿的表演和互动,评估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幼儿简单音乐加节拍教案
![幼儿简单音乐加节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1d14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a.png)
幼儿简单音乐加节拍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通过简单的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具,小鼓、小铃铛、小木鱼等。
2. 音乐播放设备,音响或者录音设备。
3. 教学道具,颜色卡片、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音乐节奏和节拍。
(1)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者跺脚。
(2)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概念,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节奏和节拍是什么。
2. 用音乐教具进行节奏练习。
(1)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鼓、小铃铛、小木鱼等音乐教具,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敲击。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音乐教具,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3. 制作简单的音乐节奏器材。
(1)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简单的音乐节奏器材,比如用空罐子和米粒制作沙锤。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音乐节奏器材进行节奏练习。
4. 用游戏形式进行节奏训练。
(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比如“跟着音乐走”、“模仿节奏”等游戏。
(2)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高节奏感。
5. 用音乐教具进行节奏合奏。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具的合奏,让幼儿在合奏中学会配合和协作。
(2)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曲目,让幼儿在合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游戏和合奏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0093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教案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来制作简单的乐器,并会用节奏 X X XX X 、XXXX XXXX 进展伴奏。
1、独木桥,城门(进口处贴有节奏符号的标志),图谱、节奏卡、打击乐器。
2、自制乐器材料:罐子、钥匙、碟子、豆子等。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以去“玩具国”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桥处、城门处)引导幼儿打出节奏 X X XX X,XXXX XXXX。
三、熟悉音乐并配器演奏。
1、出示图谱,请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2、分析乐曲节奏。
3、请幼儿用响板、串铃、沙锤进展演奏。
四、引导幼儿自制打击乐器,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
2、幼儿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用自制乐器演奏两遍。
五、随音乐做动作出活动室。
教师小结,舞蹈《快乐舞》出活动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展和提高幼儿艺术能
力应使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
中班幼儿想
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喜欢倾听
各种好听的声音,乐于通过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来表
现内心情感,能感受到声音强弱、速度快慢,但由于幼儿天性活
泼好动,对节奏和节拍的控制能力不足,往往造成幼儿在音乐活
动中节奏不稳定、速度不统一等情况,因此我设计本节课旨在引
导幼儿感受和表现基本节奏型、通过参与音乐游戏,用体态律动、敲敲打打常见物品来表现音乐基本元素,鼓励幼儿自发大胆的进
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同时也启发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抒发内心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固定节奏型2.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表现基本节奏型,尝试用自制乐器敲击基本节奏型。
3.喜欢参与打节奏的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受和听辨基本节奏型活动难点:用身体律动和自制乐器表现基本节奏型为音乐旋律伴奏。
活动准备:
CD播放器,矿泉水瓶若干,大玩具筐l一2个。
活动过程:
1.节奏模仿游戏,引发幼儿对节奏的关注和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李老师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首先我们要来玩一个“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
老师做动作,你们来模仿。
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呦。
①②③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真棒,观察的很认真。
刚才我们用手拍出的是不同的节奏型。
2.节奏型(1)播放音乐,幼儿发现并感受节奏型师: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找一找音乐中的节奏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感受和体验节奏型师: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的听音乐,已经发现了音乐中的节奏,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拍出节奏,李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听音乐最认真,拍节奏最准确。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这段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啊?
我们一起来拍,3.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型(1)启发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型师:小朋友们节奏拍的又准确又整齐,老师真喜欢你们。
刚才我们用拍手的方式表现了音
乐中的节奏型,李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做动作或者发出声音——来表现(2)幼儿尝试,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大肌肉群动作)
师:你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表现节奏?请你来试一试。
(个别指导)
师:我们可不可以用手拍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节奏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的身体除了手还有哪些部位呢?用脚可以怎样表现节奏?
(3)播放音乐,幼儿用动作表现节奏。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吧。
观察幼儿,请幼儿示范。
教师随机指导。
师:我们班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他的动作很有创意,表现节奏也很准确,李老师想请他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4)再次播放音乐,幼儿用动作表现节奏。
若第一遍效果好,师:小朋友们都用身体动作很准确的表现了音乐的节奏,你们真捧!我们刚刚想到了那么多的动作来表现节奏,请小朋友们换一种动作再来一遍,跟着音乐表现节奏好吗?
若第一遍效果不好,师:李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音乐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想好做什么动作,所以没有跟上音乐的节奏,那我
们再来一遍,请你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听音乐,用动作准确的表现
音乐的节奏。
(5)进一步启发幼儿利用小肌肉群的动作来表现节奏型。
(手指、嘴巴、鼻子等等)
师:这一次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好(更棒了),都能用身体动作准确的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李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除了我们之前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身体部位来表现节奏啊?
我们可不可以用手指来表现这个节奏?可不可以用嘴巴来表现这个节奏?
(6)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节奏型师:小朋友们可真有创意,想到了这么多表现音乐节奏的动作,你们最喜欢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表现节奏呢?下面我们跟着音乐,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来表现节奏好不好?
(7)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身体部位表现出了音乐的节奏,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很多物品来表现音乐节奏。
比如说敲击小盘子、小杯子、小瓶子都能表现出音乐的节奏。
4.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表现固定节奏型。
(1)出示塑料瓶。
师:你们看,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塑料瓶)李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带来了2个塑料瓶,一会儿我们
就把塑料瓶当做小乐器来演奏。
(2)请小朋友们取塑料瓶。
(3)鼓励幼儿尝试用塑料瓶敲击节奏型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拿
到塑料瓶了,请你用塑料瓶敲出我们今天学习的节奏型吧。
教师
观察幼儿的表现,找幼儿做示范。
(4)播放音乐,幼儿用塑料瓶敲击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能用塑
料瓶敲出这个节奏型了,下面我们就敲击塑料瓶给音乐伴奏吧。
5.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真快乐啊,不仅发现了音乐里面的节奏,还学会了用身体表现这个节奏型,也能用塑料瓶敲出这个节奏型,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听音乐的时候都能认真仔细的听,发现
音乐中的节奏,我们可以用身体做动作来表现节奏,也可以敲击
身边常见的物品来表现节奏,表达我们内心的快乐。
最后,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敲击塑料瓶,走出教室吧。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敲击塑料瓶,边打节奏边走出活动室。
)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