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能干的小手》1.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开发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
3.帮助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使用手的常见动作和技巧。
2. 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1.橡皮泥、彩色卡纸、贴纸。
2.剪刀、胶水、笔、颜料。
3.盆、布。
2.2 教学环境教室中安排了幼儿手工区和大型玩具区,以便幼儿进行手工活动。
3. 教学内容3.1 热身1.带领幼儿做手指运动操活动,如弹捏、揉搓、轻轻按压等动作,预热幼儿的手部肌肉。
3.2 集体活动1.介绍活动主题:能干的小手。
2.展示用橡皮泥制作的各种小物品,如球、花、兔子等,告诉幼儿这是用手指、手掌等部位制作的。
3.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展示的小物品,用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如果冻、汉堡、鸡蛋等,并在完成后在小物品上加上贴纸装饰。
4.备注:此处教师需要进行巡视、指导、辅助。
3.3 小组活动1.介绍活动主题:快乐剪贴。
2.教师为幼儿分发彩色卡纸和剪刀,并提示幼儿可以利用剪刀进行各种剪刀运动,如剪对折线,剪波浪线,剪直线等。
3.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纸颜色,然后在卡纸上尝试进行剪贴。
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剪伤手指。
3.4 完成作品展示和总结1.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橡皮泥小物品和剪贴作品,并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们自主进行了手工创作,得到了发挥和提高手部协调能力的机会。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巡视,指导和辅助幼儿保证他们在安全的状态下完成手工创作。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特别是在幼儿拿到剪刀进行剪贴的时候,要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剪伤手指。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班级大环境的整洁,收好每个幼儿使用后的工具,以免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更加了解应当如何使用自己的小手,也学会了一些制作小物品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附反思精选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附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自己》,详细内容为《能干的小手》。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小手可以完成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2. 培养幼儿对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小手的能干之处,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部解剖图、手部动作演示卡片、故事书《能干的小手》。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泥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故事《能干的小手》,引导幼儿关注小手的能干之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展示手部解剖图,让幼儿了解手的基本结构,讲解手的功能和作用。
3. 实践活动:(1)手部动作演示:教师演示手部动作,如拍手、抓握、勾拳等,让幼儿模仿学习。
(2)自理能力培养:引导幼儿用小手完成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链等日常生活动作。
(3)手工制作:组织幼儿用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手部动作比赛,评选出“最能干的小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能干的小手》2. 板书内容:(1)手的基本结构:手掌、手指、指甲等。
(2)手的功能:抓握、拍打、勾拳等。
(3)小手能干的事情:穿衣、扣扣子、拉拉链、绘画、制作手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用自己的小手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
(2)用画笔和彩泥,制作一幅关于小手的画。
2. 答案:(1)例如:帮妈妈拿东西、帮爸爸擦桌子等。
(2)作品呈现小手的基本形态和功能,色彩丰富,创意新颖。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手是生活中重要的工具;2.掌握并实践基本的卫生习惯;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工具;4.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介绍手的基本知识和功能;2.讲解基本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剪指甲等;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工具,例如剪刀、铅笔、刷子等;4.组织幼儿进行手部动作练习,强化手的掌握能力和灵活性;5.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手工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拉手、拍摄等方式,让幼儿们认识自己的手,并向他们介绍手的基本知识和功能。
卫生习惯(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讲解正确的卫生习惯,例如洗手、剪指甲等,提醒幼儿们保持手部的卫生和健康。
工具的使用(1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并解释如何使用常见的工具,例如剪刀、铅笔、刷子等,然后进行示范让幼儿们一起跟着练习。
手部动作练习(20分钟)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手部动作练习,例如捏泥巴、造纸球等,既可以锻炼手部的掌握能力和灵活性,又可以增加幼儿交流、合作等能力。
自信心和责任感(10分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型手工活动,例如画画、剪纸等,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今后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和使用自己的小手。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总体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幼儿们对手的认识和使用能力都有了不少提升。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有些幼儿在练习时耐心不够,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改进。
2.部分幼儿的卫生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多次反复强调。
3.部分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不够强,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激发。
幼儿园中班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紧要场所,中班是孩子学习的紧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探究世界的本领更强,也更加自主,开始具备一些简单的自我掌控本领。
因此,幼儿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爱好,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创新本领和自信念。
《能干的小手》是一节有趣味的中班活动课,旨在通过有趣味的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本领和想象力,进一步帮忙幼儿认得本身的小手是多么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感官体验来感受手的作用,称赞手的奇妙功能。
2.能够自主地使用小手,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3.能够表达本身对手的看法和感受,并且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制作出本身的小手作品。
三、教学重点1.通过活动体验、情感反应和感官刺激,让幼儿认得和感受手的奇妙功能。
2.培育幼儿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动手本领。
四、教学准备1.手模型2.玩具积木3.彩纸4.剪刀、胶水、颜料五、教学过程1.引入幼儿围坐在一起,老师手上拿着一个手模型,“大家猜猜,我手里拿的这是什么?”幼儿大声说出本身的猜想,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解开怀疑。
2.游戏体验老师让幼儿进行一些手的体验活动,如拍手、搓手、揉手等,引导幼儿感受手的功能。
之后,老师将准备好的玩具积木放到幼儿们面前,让幼儿用手拼搭出本身想象中的东西。
同时,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引导和确定。
3.制作小手老师示范如何用彩纸制作小手,并让幼儿本身动手制作。
同时,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让幼儿本身制作出本身心目中真实的小手。
4.呈现成果幼儿呈现本身制作的小手作品,并共享本身对手的感受和看法。
5.评价老师评价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反思本身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这节活动课,旨在为幼儿供给一个既能充足他们探究欲望又能培育他们动手本领的空间,以此进一步激发幼儿把把握学问、提升技能当作自动求索的任务目标,这个过程过程中始终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并激励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迭代,在玩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各方面的技能。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教案]课题:能干的小手教材:《启蒙社会》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双手是身体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动作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双手,了解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镜子、洗手液、纸巾、干净的小毛巾、麦克风、投影仪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大镜子展示自己的双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双手,并感受双手的温暖和功能。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们的双手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可以做些什么?2. 探究(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洗手示范,教授正确的搓手方法并让学生模仿。
同时,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正确认识自己双手的图片,介绍双手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你们对双手有什么新的认识?3. 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拟定的任务。
任务如:将纸巾从一桌移到另一桌,用纸巾擦拭桌面等。
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担任指挥员、记录员、执行者等角色。
通过小组互助,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总结(5分钟)通过反思和交流,学生讨论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手的意义、动手的技巧和效果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简单,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自己的观点,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上,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和引导,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同时,我也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欲望。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教学准备•双倍儿童有机泥、柔软黏土、生活中用到的自然物品(如果核、树枝、麻绳等)和工具(如剪刀、水彩笔等)。
•合适的教学场所,如教室或活动室。
•适合幼儿的音乐和教学贴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出主题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将会使用到的自然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探究和创造的乐趣。
第二步:说明目的教师向幼儿解释今天的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将不同材料和工具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三步:现场演示教师可以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自然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和技巧。
第四步:实践操作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自然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主选择并进行制作。
教师可以辅助幼儿完成制作,以保证每个幼儿都可以完成一件自己心仪的工艺品。
第五步:评价和总结完成引导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让他们分享他们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
4. 教学反思这次社会活动教案的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主要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位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
特别是在实践操作的细节引导和辅助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耐心引导每位幼儿,让他们有自信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比较遗憾的是,在一些细节上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
比如在引出主题环节上,让幼儿感受到自主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更有趣味性。
另外,在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加强技巧和细节的演示,让每个幼儿收获更丰硕的成果。
总之,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挖掘幼儿的潜力,为幼儿的成长铺好发展的道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附反思)(精选10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附反思)(精选10篇)活动目标1.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增进触觉的敏感程度。
2.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
3.在活动中,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5个)不同颜色的手指帽。
2、(合拢放开)韵律音乐。
活动过程1、做律动(合拢放开),引起幼儿兴趣。
2、认识手。
(1)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
刚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我们表演的时候用什么来做运动的呢?我们都有一双小手吗?请你们伸出来数一数有几个手指头?(学习词:一双手)我们班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手,那看一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启动幼儿说出手指、指甲、手掌等名称,并发现手指长短、粗细的不同。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手指头上有亮亮的、硬硬的指甲。
指关节还能灵活运动,手指不一样粗也不一样长,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
(2)认识手指A、教师启发提问,并用拟人化口吻进行讲诉。
最粗最短的是谁呢?(大拇指哥哥点点头)最小最瘦的是谁呢?(小拇指弟弟拉拉勾)最高最中间的是?大拇指旁边的又是谁?(食指、中指跳跳舞)剩下一个指头叫无名指。
(无名指妹妹弯弯腰)B、练习说手指名称。
(儿歌)3、了解手的用处及保护手的方法(1)谈话:手指的本领很大,那请小朋友说说它可以做什么?(2)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的手。
讨论保护手的方法:不玩尖锐的物品、不咬手指;勤洗手、保持干净。
4、游戏“手指帽”,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5、到户外晒太阳,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游戏。
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大拇指哥哥点点头。
小拇指小拇指你在哪?小拇指弟弟拉拉勾。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能干的小手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能熟练地洗手、穿脱衣物等。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手工活动。
3.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4.启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生活技能:手的自理(洗手、穿脱衣物)。
2.手工活动:折纸飞机。
三、教学准备:1.《能干的小手》图片或视频资料。
2.洗手液、毛巾、石碗。
3.图画纸、彩色笔、剪刀。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能干的小手》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介绍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的主题《能干的小手》。
引导幼儿讨论并思考:“我们的手都能做些什么呢?”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教具,教师向幼儿展示洗手的步骤,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
同时,教师向幼儿介绍如何穿脱衣物的技巧。
3.实践操作(2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洗手操作。
首先,教师向幼儿演示正确的洗手动作,然后让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洗手,同时教师逐个点评每位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
接着,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洗手液、毛巾和石碗,让幼儿自行操作洗手。
在幼儿洗手完毕后,教师再次点评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手工活动(30分钟):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图画纸、彩色笔和剪刀。
首先,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折纸飞机的步骤,并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然后,让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制作,同时教师逐个点评每位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
在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再次点评幼儿的作品,并与幼儿一起玩耍纸飞机。
5.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幼儿的手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展开,通过实践操作和手工活动的方式让幼儿能熟练地洗手、穿脱衣物,同时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幼儿在洗手和穿脱衣物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这些操作。
中班主题《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中班主题《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中班主题《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题《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主题《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设计背景现在小孩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做事,上这节课来让小朋友们认识自己的手和手的功能,并教育他们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养成自立,清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五个手指的名称。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活动准备手的图片,动物指偶若干。
活动过程一.幼儿操作: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的?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怎么多的事情,那么,小手为什么会怎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2、认识手指名称(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最矮最粗的叫大拇指,让幼儿伸出大拇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叫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拇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

中班社会教案《能干的小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探究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小手可以做事情,帮助别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准备】PPT、图片、图表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问好,引导学生自我介绍。
2.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
二、探究(10分钟)1. 让学生互相合作,站在大圆圈内,用手臂做圆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手可以做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并探究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比如:眼睛可以看,鼻子可以闻,耳朵可以听,嘴巴可以说话和吃东西,手可以拿东西和做事情。
三、体验(15分钟)1. 让学生打开书包,把自己的文具拿出来,然后比比看,哪些文具可以用手写字,哪些文具不能用手。
2. 让学生互相帮助,用自己的小手帮助别人,比如:帮助拿东西,帮助抬东西。
四、展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帮助别人的过程,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鼓励学生发言,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互相表扬。
五、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认识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帮助别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还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不给他们过高的压力,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幼儿园中班是3-4岁的孩子,他们正在逐渐学会独立自主,能够自理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活动。
本篇文档针对中班幼儿开展“能干的小手”活动设计,旨在促进幼儿手部感官和运动发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自我探究能力和想象力;2.提高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掌握能力;3.锻炼幼儿手指和手掌的肌肉力量,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盒子水彩笔和一张白纸,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活动环节1.活动一:剪纸让幼儿拿起彩纸和剪刀,自己剪出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创造一个实际的制作环节,给孩子们提供实践和应用机会。
同时,剪纸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水平。
2.活动二:手工制作让幼儿用颜料木棒在白纸上画出想象中的图案,然后在上面撒上彩色沙子,制作小贴画。
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
3.活动三:穿珠子让幼儿在橡皮筋上穿珠子,并制作成自己喜欢的手链或项链。
这个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手指灵活度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3. 结束环节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收拾活动用品,同时指导幼儿洗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最后,让幼儿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通过激发幼儿想象力、提高手部精细动作掌握能力、锻炼手指和手掌的肌肉力量等方面,从多个角度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同时,本次活动设计拓宽了幼儿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探究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掌握能力,锻炼幼儿手指和手掌的肌肉力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能干的小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能干的小手》教学资源:幼儿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做事(警察指挥交通,厨师做出美味的饭菜,民间艺人捏出的"面人"等)的照片。
2.创设"邋遢大王"的家情境:"家"里图书、玩具、鞋袜、衣服乱摆乱放;衣橱、小床上的物品一片混乱;一个正方形的大箱子做的"神秘箱",里面放有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形等物品。
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如修补的图书、绘画、制作的作品等;供摆放物品的展示台。
4.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2页。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用手模仿小鸡、小鸟等各种形象,复习五指的名称并感受手的作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通过游戏体验,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感受做事的成功与自豪。
(1)游戏"摸宝贝",使幼儿初步了解手的作用。
教师出示"神秘宝箱",和幼儿玩"摸宝贝"的游戏,可请幼儿摸一摸箱里的物品(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铁等),幼儿感受后进行描述,请同伴猜想它是什么,也请幼儿取出物品后通过用手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了解手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
3.认识不同垃圾的分类。
4.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
1.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的洗手并掌握洗手时间。
2.能够识别并分类垃圾。
3.能够正确的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1.3 情感目标1.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
2.强化幼儿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细菌的基本知识1.了解细菌的基本知识。
2.指导幼儿正确对待细菌,防止感染。
2.2 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1.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何用肥皂洗手,如何擦干双手。
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时间,如何使用肥皂,如何擦干双手。
2.3 垃圾的分类1.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如何识别垃圾,如何将垃圾分类。
2.让幼儿通过分类垃圾的活动来增强对垃圾分类的印象。
2.4 垃圾的处理方式1.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如何投放垃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2.让幼儿通过参与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来巩固课程内容。
三、教学方法3.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垃圾分类以及投放垃圾的方式。
3.2 互动式学习法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洗手等活动来让幼儿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互动性。
3.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幼儿观察实物垃圾、清理垃圾以及听取教师的讲解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时安排知识目标- 讲解细菌的基本知识- 指导幼儿正确对待细菌15分钟技能目标- 玩游戏并识别和分类垃圾-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35分钟情感目标- 强化幼儿卫生习惯- 强化幼儿环保意识10分钟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垃圾分类和洗手并没有非常深刻的认知。
因此,这个教学活动可以作为引入教学,后续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进行强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教学主题:《能干的小手》课程目标:1.学习把握手部肌肉运动技巧,提高手部快捷度和协调性;2.学习把握裁剪、拼图、描红等手工操作技能;3.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念,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制作教学展板:手工制作、拼图、描红等图片呈现;2.教学辅佑襄助工具:冰棒棍、彩色纸、剪刀、胶水、色笔、道具等;3.教学环境:教室场地宽敞光亮、空气清爽;4.其他:音响设备、幼儿园手册等。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0分钟)1、自我介绍,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日的活动;2、引导幼儿依照老师的示范,做一些手部肌肉运动,如拉伸手臂、手指等等。
二、教学主题打开(30分钟)1、课堂讨论,让孩子们共享一些他们灵活的小手操作事例,并将这些事例归类;2、老师向孩子们呈现手工制作、拼图、描红等实物,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3、老师讲解与手工相关的基本技巧,如握笔握剪、剪纸规定等。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裁剪:老师向孩子们演示如何剪纸,在帮忙孩子们更好地把握剪纸技巧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体验手掌的快捷度、手指分别、力度的均匀等动作技巧;2、描红:老师向孩子们呈现描红图片,并给孩子们供给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享受描红的过程。
这种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提高手眼协调、手腕快捷度等技能;3、其他实践操作: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相互教授手工制作、拼图、捏泥人等技术,激励孩子们本身呈现所学的技能。
四、小结(10分钟)1、老师提示孩子们要认真做手工,其他注意事项;2、老师与孩子们一同点评、共享今日的学习过程,帮忙孩子们认得到本身学习的成果;3、激励孩子们回家后制作更多的手工制品,并向家人呈现本身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1、优点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清楚。
教学实践与生活贴近,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环节设置合理,丰富多样。
2、不足教学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发挥同学的潜力,应当加强实践操作时间。
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用更多的游戏来结束课程。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报告)
一、课程目标
1、通过观看短片,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责任感;
2、孩子自发地学习如何完成义务。
二、课前准备
1、准备相关影片:《能干的小手》
2、准备手工材料
三、教学步骤
1. 了解学习背景:师生一起观看《能干的小手》,共同了解该片的内容,并引导孩子们把它和他们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
2. 手工活动:让孩子们按照图示,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为家庭成员或班上小伙伴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或小伙伴的关爱。
3. 讨论:引导孩子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彼此交流及讨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正确的责任感。
四、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
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家庭成员的了解,以及如何有效的关心他人。
活动教会孩子们,要想成为能干的小手,不仅要义务孝顺,还要乐于助人,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义务,拥有责任心。
本次教学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为了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乐趣,也可以结合其他影片来进行活动,以此让孩子们体验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温暖。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能干的小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务工作的重要性;
2. 能够了解自己在家庭中可以分担的家务活;
3. 能熟练使用各种日常家务用具,培养责任心和独立性。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家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分担的家务活;
2. 了解各种家务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标准操作;
3. 练习操作家务用具,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
4. 反思自己为家庭贡献的力量,分析不足。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讨论家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分担的家务活;
2. 实践操作:准备各种家务工作用具,并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操作用具;
3. 小结总结:让学生总结家中家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学会操作家务工作用具,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分担的家务活;
4. 反思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了解学生学习到了什么,怎么提升自己为家庭做的贡献。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让学生了解家务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责任心和独立性,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分担一份家务活的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对家务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会了使用家务用具的方法。
但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在评价反思方面也
尚需要改进,下次教学活动希望在反思上可以加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学会更正确、更实际的操作家务用具。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班级:中班课时:1课时教材:《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Lesson 3《能干的小手》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孩子对自己实际能够做到的事情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估能力。
2.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1. 认识自己能干的小手,培养孩子自信心。
2.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图片,包括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如自己穿上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刷牙等。
教师鼓励孩子们谈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并夸奖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这些事情的能力。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教师在教室中摆放一些平常使用的物品,如纸巾、杯子、牙刷、梳子等。
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物品,并询问孩子们,他们能用自己的小手做些什么事情。
孩子们可以举手回答问题,并教师鼓励每个孩子都参与回答。
3. 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动手活动,如折纸、剪纸、塑料杯扣等。
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实际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给予孩子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互相帮助。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醒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教师提醒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并夸奖孩子们勇敢尝试和努力实践的表现。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题是《能干的小手》,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孩子对自己实际能够做到的事情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估能力,同时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的教学步骤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鼓励孩子们谈论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观察与讨论环节通过观察和询问,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回答。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能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们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教学准备:–预备玉米粉、食用红色调色剂和水;–预备能用来模制的工具,如糖果模具、玩具模具等;–准备好手工制作所需要的纸板、剪刀和胶水;–准备好所需的音乐素材;–做好讲解笔记、重难点及时整理说明。
三、活动过程第一步:制作魔法泥1.将玉米粉、调色剂和水混合均匀,直到成为面团状。
2.这时,将调好的魔法泥分成若干份,并将每份都放进不同的模具中。
第二步:手工制作1.将纸板剪成所需形状,例如花、叶子等。
2.用魔法泥模制成各种立体形状,例如虫子、小狗等。
3.将各种形状进行拼合,制成更加生动的图画。
第三步:美术作品欣赏1.制作完成后,音乐响起,孩子们互相欣赏。
2.通过作品欣赏,给孩子引导和启示,让孩子学习、欣赏作品,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力。
四、教学反思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主要负责给幼儿做示范,让他们能够理解活动流程和相关的技巧要点,以此帮助他们进行参与。
通过约定共同的目标和想象,鼓励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积极创造。
在音乐响起之后,我还特别着重提醒幼儿们,让他们坐起来仔细观赏和欣赏。
本次教学中还可优化之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辅助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我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手工制作任务。
综上所述,本次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实际创造能力、创造力、艺术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在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参与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交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学案
例(反思教学)
中班社会活动的小手教学计划(反思教学)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用小手进行开展各种探索活动,以增强触觉。
敏感,了解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手,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中班社交活动班,来看看主管的小手教学计划。
活动设计背景
前段时间,当我和中班生一起玩耍时,我发现尽管他们非常喜欢动手游戏,但是对手本身却很少了解,并结合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这次是设计的。
活动。
活动目标
1.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增加触摸的灵敏度。
2.学习双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学会保护双手。
3.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体验游戏的乐趣。
4.探索并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征。
5.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教学重点,难度
难点:1,手指的名字不同。
2.用双手,手指和手指比较对手。
重点: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人一(5)个不同颜色的指帽。
2.(关闭并放开)节奏音乐。
活动程序
1.保持节奏(封闭并放松),引起对幼儿的兴趣。
2.知道你的手。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
你刚才在做什么表演时我们会使用什么运动?我们有一双小手吗?请扩大您的电话号码,并留出几根手指?(学习词:一只手)我们班上的孩子有一双能干的手,然后看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的?开始给孩子命名手指,指甲,手掌等,并找出手指长度和粗细的差异。
简介:我们都有一只手,一共十根手指,并且手指上有明亮,坚硬的指甲。
指关节也可以灵活移动,它们的手指不那么粗而长,并且它们的名称不同。
(2)知道你的手指
答:老师启发问题,并以个性化的语气讲话。
谁是最胖和最矮的?(拇指弟弟点点头)
谁最年轻,最瘦?(小拇指弟弟拉拉)
最高和中间是什么?谁在拇指旁?(食指,中指舞)
剩余的手指称为无名指。
(无名指姐姐弯腰)
B.练习说出手指的名字。
(儿歌)
3,了解手的使用以及如何保护手
(1)对话:手指的技巧很大。
然后请孩子说说该怎么办?
(2)教育幼儿保护双手。
讨论保护双手的方法:不要玩锋利的物体,不要咬手指;洗手并保持清洁。
4.游戏“手指帽”巩固了孩子对手指的理解。
5.到户外晒太阳,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戏。
竖起大拇指,你在哪里?拇指兄弟点点头。
小手指在哪里?弟弟拉勾号。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的手”用作入口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音乐介绍法,观察发现法,游戏整合法和感性操作法。
在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在放松的音乐中,对手具有感知知识,并对活动产生兴趣。
然后,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他们手中的东西,有几根手指,并比较了手指和手。
手可以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并与孩子们建立理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