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案例及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全国哀悼日一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种挚爱;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艾滋病一政治性工具:二经济性工具:三社会性工具:-—-—--—殡葬改革此政策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没达到政策精神。

1、自然环境.在农村,土地的获得比城市容易得多。

2、政治环境。

很多时候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影响,其中公共权力的配置是关键.3、经济环境。

镇政府财力薄弱,靠死人剑财,百姓为了改变下辈子的财气,象富人一样地活着。

4、文化环境。

传统的民间陋习。

5、社会环境。

是指总的社会状况,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的总和。

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求有成熟的公民社会。

-—---————限塑令核心内容:1、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2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公共政策,要取得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引入利益平衡、责任均衡的理论,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人性化管理理念出发,多为消费者提供使得方面动脑筋,设溘减少服从成本,确保政策的更好执行.比如,本案例中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才是造成污染根本原因,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塑料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1)选择执行(2) 附加执行(3)机械执行政策执行效能的障碍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 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案例里的政策变化令村民组长尴尬无法和农民交代走上绝路(2、)\政策认知障碍案例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误种粮食要被罚款无奈选择自杀(3)、政策资源障碍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退耕还林的补助很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加上宣传的问题,导致农民误种粮食遭罚款,无力支付无奈选择自杀如果你是一名政策执行者,你将如何推行该项政策的执行:(1)、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 (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3)、有效利用公共政策执行的宝贵资源; (4)、创建良好的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5)、规范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体系(6)、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政府拨付专款50万元,资助1 200名贫困大学生春节期间进酒楼打工.这些年,政府财大气粗了,动不动就“政府埋单”。

国外公共政策的失败案例

国外公共政策的失败案例

国外公共政策的失败案例
1. 委内瑞拉的社会主义政策失败:委内瑞拉自2000年开始实
行社会主义政策,但该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结构、国家化的产业和资源管理、过度集权的政治体系等因素,使委内瑞拉的经济陷入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困境。

2. 英国的福利政策失败:英国的福利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间变得过于庞大和不可持续。

福利支付逐渐成为了一种“福利陷阱”,许多人选择依赖福利而不是就业,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和缺乏动力。

此外,过度给予福利也引发了财政不均衡问题。

3. 美国的禁毒政策失败:美国长期以来实行了严厉的禁毒政策,但毒品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禁毒政策注重执法和刑事制裁,而忽视了对毒瘾者的康复和防治工作。

这导致了非法毒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犯罪率的上升,同时也使得许多非暴力的毒品犯罪者被重罚入狱,造成了人权问题。

4. 巴西的城市规划政策失败:巴西的城市规划政策在许多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规划,导致了城市发展的混乱和不平等。

未能有效控制城市的扩张、过度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的不足等问题,使得贫困和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得不到合理规划和改善,增加了社会不平等和环境问题。

5. 欧洲的移民政策失败:欧洲在面对大规模移民潮时未能做出有效应对,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欧洲各国在处理移民问题上缺乏统一的策略,个别国家采取的开放政策引发了社
会不满和人口压力,同时也使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混入移民群体,增加了安全风险。

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案例

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案例

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案例
以下是一些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案例,供您参考:
案例1:烟草控制政策
研究表明,烟草使用是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国政府制定了一项烟草控制政策,包括提高烟草税、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以及加强对烟草广告的限制。

通过对该政策进行健康影响评价,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使烟草使用率显著下降,从而减少了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包括肺癌、心脏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案例2:交通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某城市政府实施一系列交通政策,包括建设自行车道、限制车辆通行、提供公共交通优惠等,旨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交通事故。

通过健康影响评价,发现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案例3:食品安全政策
某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政策,包括增加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等措施。

通过健康影响评价,发现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减少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护了公众的身体健康。

以上是一些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的案例,这些案例通过评估
政策的实施效果,反映了公共政策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

三聚氰胺还阴魂不散,瘦肉精又开始兴风作浪;面粉增白剂刚刚被禁止,端五的粽叶又被爆出浸过硫酸铜· · · · · ·食品安全警钟一再敲响,加强食品监督,严格把关食品生产已成为政府肩头重任。

恰因此, 2022 年 3 月 3 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发布有关撤销面粉增白剂的公告,规定自 2022 年 5 月 1 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有关面粉 (小麦粉)中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食品标准内容自行废止。

此前按照像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紧接着, 2022 年 3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2 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之后工信部迅速出台《2022 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2022 年 4 月 27 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属于已经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或者卫生部公告的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于 2022 年 7 月 1 日前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交书面及电子版材料,包括指定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参考的国际组织或者相关国家标准。

指定标准文本应当包含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其格式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 2022 年11 月发布的准入新规,所有乳制品企业须在年底前重新申请“准生证”, 2022 年 3 月 1 日前重新审查发证。

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公共政策,如此大规模整顿实乃连念“政策紧箍咒”。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由农村土地征用农民安置 谈农村社区建设政策评估
——以山东潍坊为例
.
1
.
2
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 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 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区政策绩效评价体系、评 价理论方法,对一系列相关政策试点到建立以 来的成效与问题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以此
估 内
作为完善农村社区制度的事实依据。

.
9
多维度评估
一、农民主体方面:促进了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潍坊市开 展农村社区建设,初步打破了城 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二元化结构, 以中心村为支点大力发展农村公 共事业。。
便,农村生态收到严重影响。
后没有享有应有利益,的确有
2、土地保障是农民最重要的养
对农民进行制度性歧视之嫌。
老保障手段。一旦农民失去土 4、农民群众传统思想观念及传
地或农转非后,他们的保障方
统生产生活方式阻碍社区化。
式也理应从以土地保障为主向
成了根深蒂固的村庄思想,农
以社会保障为主过渡。由于我
民世代在平房小院生活,习惯
社区自主型以美国为代表,行政主控型以新加坡为代表,而 混合型则以日本为代表。
.
15
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16
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17
研究结果
农村产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形势下原始村落转型,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全新载 体。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农村社会公共产 品供给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平台。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一、案例分析方法沿革案例分析方法最早源于美国,它于1870年由哈佛大学的兰德尔教授首创。

1919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在课堂上开始使用,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到了1944年,该校的公共行政研究生院潘德顿教授把这种方法又运用到了行政管理学中。

自诞生以来,案例分析方法在西方的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案例分析方法被引入中国以来,在经济分析与工商管理教学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1、公共政策案例的含义公共政策案例就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2、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1)公共性;(2)管理性。

3、公共政策案例的类型(1)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即记录了某个公共问题政策全过程的案例。

(2)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即描述记录正在进行着的公共政策的案例。

(3)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即公共政策过程即将开始,案例是对目前正在进行政策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论证与情报工作的记录。

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1、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与其它案例分析方法相比,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内容以公共政策实践为重点,其目的是促进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进步,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2、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1)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①公共政策案例的素材来自于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往往能反映公共政策的本质。

②案例分析可以加深案例分析者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公共政策实践。

(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1、公共政策案例研究现状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

公共政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公共政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公共政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实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国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公共政策案例,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一、医保改革医保改革是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以美国的医保改革为例,该政策旨在提供给予更多人民医疗保障的机会。

通过推出医保计划,包括降低医疗保险费用、增加补贴和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美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经验的总结是,医保改革需要政府有效地管理医疗资源的分配,并且制定合理的医保政策,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各国普遍关注的另一个公共政策领域。

芬兰的教育改革被公认为是一个成功案例。

芬兰通过重视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以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等措施,使得自己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经验的总结是,教育改革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视教师培训,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推行环境保护政策。

中国的“大气十条”政策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政策旨在解决中国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等。

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中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经验的总结是,环境保护政策需要政府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并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四、就业创业政策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加坡的就业创业政策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新加坡政府通过提供创业培训、设立创投基金以及改善创业环境等举措,鼓励年轻人创业并带动就业增长。

经验的总结是,就业创业政策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机会和资源,并且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支持和培训。

在这些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共政策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点经验总结: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确定明确的政策措施。

政策目标应该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且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

公共政策案例(共5篇)

公共政策案例(共5篇)

公共政策案例(共5篇)第一篇:公共政策案例一、案例内容: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

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医疗保险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与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意义相同,具体做法相似。

我国的医疗保险实施四十多年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保障了范围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增进健康水平的需要,使我国人民生活大大改善。

特别是在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医疗费问题,通过“互助互济”,既有效分担了风险,又充分体现出社会公平原则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保险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政府的这项政策。

二、案例内容:主要讨论的议题是有关社会保障问题方面的一个议题:低保养懒问题。

也就是说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设立了这样一种生活补贴的方式,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费用。

民政局根据当时当地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制定最低保障费用的金额,这一金额是按个体来发放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属于低保人群呢?现在只有一个限定那就是人均月收入不足基本生活消费水平也就是低于所设的最低保障费用,那么就可以到民政局领取低保。

原本这是为百姓谋福利的事,是件好事,因为对于一些有病苦的人,残疾人和老人,这样的低保是他们唯一的生活资料的来源,可是却被有工作能力的人钻了空子,这群人在低保的庇护下逐渐地变成了懒汉。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1.A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没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里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策机构着手治理燕湖。

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为什么?答:一项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

因此,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

2.A市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有化肥厂、选矿厂、棉纺厂、钢铁厂等许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没有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清泉河,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清泉河水质严重污染,河中的部分鱼虾和植物已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由于问题的日益严重,2001年元月A市政府决策采取措施治理清泉河。

请你帮A市政府拟定清泉河污染治理的政策目标。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清泉河污染治理目标可被具体界定为:(1)到2002年底,确保清泉河流域各工业企业及沿河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到2005年底,使清泉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实现清泉河水体变清。

《某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案例:垃圾分类公共政策分析》

《某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案例:垃圾分类公共政策分析》

某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案例:垃圾分类公共政策分析目录垃圾分类公共政策分析 (1)一、政策背景 (1)二、案例描述 (2)三、理论分析 (2)1.垃圾来源分析 (2)2.上海市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措施 (3)四、经验教训(问题分析) (3)1.配套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3)(1)监督机制缺失 (4)(2)宣传不到位 (4)(3)没有对于的激励,居民没有动力 (4)2.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上存在的社会矛盾 (5)(1)经济因素分析 (5)(2)社会因素分析 (5)(3)交通因素分析 (5)五、案例启示(对策探讨) (6)1.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6)2.提高居民意识 (6)(1)有序深入的垃圾分类宣传 (7)(2)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便利性 (7)(3)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居民分类 (7)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8)一、政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生产与原材料消费同步增长。

生活垃圾清运压力和终端处置压力非常严峻。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17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1521万吨/年。

全国各地出现的“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成为制约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2015年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制定垃圾分类制度改革的部门予以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2017年两部委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建立一个完整的废物处理系统,建立一个健全的废物分类系统,促进减少、安全和资源优化,将有效地解决各地的“垃圾堆积”困境。

目前,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有一定提升,但是整体意识的增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够统一完备、源头分拣准确率有待提高、收集运输环节不够规范、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垃圾处理全覆盖监管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第六章 《政策执行》之案例

公共政策分析第六章 《政策执行》之案例

第六章政策执行[案例1]“定心丸”何以变成“闹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九”,对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加农民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保护耕地,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定心九”却变成“闹心九”。

据山东省信访部门统计,在山东因土地纠纷引发的农民上访和冲突,已占到农村越级上访量的40%,并呈上升势头。

河南省农调队最近对全省20个县的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表明,土地纠纷与农民负担等成为当前一些农村的热点问题。

强征承包地引发纠纷:1997年,山东省商河县杨庄铺乡政府在没有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将几个村的数千亩土地有偿承包给山东天马置业公司,搞高效农业开发。

村民多次上访,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村民林富行不平地说:“俺家的两亩地被乡政府强行包给了天马公司,补偿一直都不给,这是啥道理?”去年,河南省洛阳市所属的洛宁、宜阳、新安等县的一些乡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在不给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强行让群众在承包地上种植烟叶,否则就收回群众的承包田,结果引发了群众上访。

不少乡村干部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存在错误认识,他们认为,“一定30年不变”不过走走形式,以前俺干部能动地,现在还能。

河南、山东两省的农业厅有关负责同志分析说,第一轮土地承包是个“包不包”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是口头协议,管理比较松散;而第二轮土地承包十分严格,承包地块、期限都是用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的,严格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如果基层干部再延用以前行政强迫命令的办法随便调地,势必引发大量土地纠纷。

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在基层得到广泛的拥护,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会产生矛盾:一家一户承包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

陕西省长安县探索出一种叫作“股份田”的新形式,即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且参与劳动经营,收益为土地股金和劳动者报酬;投资者以资金入股来经营管理,收益为经营利润和管理者报酬;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么技术服务,收益为技术服务指导费,三方皆大欢喜。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禁止塑料袋概述: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这项政策通常包括禁止商家提供塑料袋,鼓励消费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案例分析:1.旧金山:旧金山市于2012年制定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根据该政策,商家不得提供塑料袋给顾客。

该政策的目标是减少漂流在街道和水域中的塑料袋数量,保护海洋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然而,该政策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商家和消费者不满于这一变化,因为他们认为用塑料袋方便且成本低廉。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替代塑料袋所使用的纸袋和可重复使用袋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孟买:孟买市于2018年实施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政府提供了过渡期给商家和消费者适应新政策。

然而,新政策的实施并不顺利,因为一些商家仍然提供塑料袋,并存在非法制造和销售塑料袋的问题。

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行动,处罚非法使用塑料袋的商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和执法行动。

尽管如此,全面禁止塑料袋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执法力度。

3.德国:德国是全球重要的塑料垃圾回收国家之一。

政府推行了广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以减少城市垃圾填埋的压力。

此外,一些城市还出台了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政策,鼓励人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这些政策的实施遭遇了一些挑战,包括缺乏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改变,以及一些商家的抵制。

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塑料垃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结论:禁止塑料袋的公共政策在各国实施的成果有所不同。

这些案例表明,社会共识、政府执法以及替代产品的可行性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尽管禁止塑料袋的政策可能引发一些争议和挑战,但通过合理的过渡期和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推动公众接受新的购物习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塑料袋被广泛使用,但却对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它们很难降解,进入土壤和水域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

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

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

你认为南方某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进入政策议程。

一项政策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南方某市的治安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了市民的普遍不满,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若不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歪风,其发展将更加猛烈、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应进入政策议程。

案例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

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

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

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

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

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

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

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提纲):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1)事件或者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2)事件或者问题必须被政府有关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如新闻媒体。

公共政策终结案例

公共政策终结案例

公共政策终结案例引言公共政策是指为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公众需求而制定的法规、措施或计划。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公共政策可能会逐渐丧失效果,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若干个公共政策终结案例,探讨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终结案例一: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背景某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交通拥堵治理政策,包括限制车辆进入市区、推行公共交通优先、提供鼓励使用非机动车的政策等。

原因1.政策执行不力: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法措施,导致一些车辆仍然违规进入市区。

2.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某些道路狭窄、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对交通的需求。

3.社会文化因素:某城市居民对私车的依赖较高,缺乏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

影响1.交通拥堵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对城市形象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政府信誉受损,居民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3.公共资源的浪费:交通拥堵导致时间浪费和能源浪费。

解决办法1.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质量和容量。

3.提高居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居民的出行习惯和意识。

终结案例二:某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政策背景某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升环境监管等。

原因1.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某国家经济仍过于依赖高污染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面临巨大的阻力。

2.环境监管薄弱:政府部门在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等问题。

3.对环境治理的优先级低:某国家经济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环境治理的地位不够重视。

影响1.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对国际形象的伤害:某国家因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制裁。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发展。

下面将以某地区的环保政策执行为例,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情况。

某地区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旨在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包括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对环保投入不够,导致污染治理效果不佳。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环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在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规排放情况。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政策执行中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

在执行环保政策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环保政策执行的不力。

针对以上问题,某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保政策的执行。

首先,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另外,加强环保政策执行的考核力度,对环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工作不力的地方政府部门进行问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某地区的环保政策执行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企业对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公共政策的执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一篇本案例取材于《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23〕10号),内容是国务院针对近日部分城市房价恶性趋势反弹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以维护和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下是运用公共政策学对于这项通知的案例分析:一、政策本质和特征此案例中,国务院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以加强房价的监管和控制,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而此项通知经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它一经发布,便体现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恶性发展现状态而执行的强制经济政策干预手段。

二、政策系统的构成及环境政策系统的构成: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我国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因此,它作为这项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发布者,是此项政策的直接主体,在政策系统上属于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组织和领导着整个决策过程,并对最终这项通知进行发布执行。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政策客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这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是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时所指向的对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它们之间在市场监管和住房问题上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

这些政策客体在政策系统中属于政策执行系统,在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后,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按照各自的分工,根据通知要求自主开展工作,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旨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结构、改善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

在公共政策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研究和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三个公共政策案例为例,分析这些案例的问题、目标、实施过程、效果和未来发展。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案例一: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政策问题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成为了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标设定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道路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质量。

实施过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交通规划、修建地铁和轻轨交通系统、推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推广共享交通工具等。

效果评估通过实施上述政策,城市交通拥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交通效率得到提高,市民出行质量得到改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地铁系统扩建速度较慢、共享交通工具发展不平衡等。

未来发展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加快地铁系统扩建的速度,推广更多的共享交通工具,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案例二:环境保护政策问题描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目标设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实施过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污染物治理和减排技术、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等。

效果评估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环境执法不力、排污企业治理不力等。

未来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可以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并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中取大法:首先把每一个在各种自然 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求出,然后再从中 选出一个受益值最大的方案。
h
11
3、乐观系数法:选出乐观系数a,先找到每个 方案再各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乘以 a,加上最小效益值乘以(1-a),比较各方案 的折中收益值,选择出最大数值的方案。
4、后悔值法(最小机会损失准则):将每种 状态的最高值定位该状态的理想目标,并将 该状态的其他值与最高值相减所得之差为后 悔值,然后再从所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找出最 小值的方案作为最优决策方案。
h
8
风险型决策的判断特征:
1、存在明确的决策目标。 2、存在多个备选方案。 3、存在着不以决策者意志为转移的多种未来事件
的各自状态。
4、各备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计 算)。
5、可推断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h
9
1、期望值法:把每个可行方案的期望值求出来, 依据决策目标要求,选取最大期望收益值或最 小期望损失值的决策方案。
4.确定问题与原因之间的联系,找出主要矛盾; 5.提出解决方案,撰写分析报告;
h
6
一、实证案例分析
1.案例辨读; 2.精读案例,确定案例分析的方向和切
入点;
h
7
风险型与不确定决策的方法
风险型决策
是指未来事件自然状态不能肯定,但是发生概 率已知的决策,又称“随机性决策”。不管决 策者选择哪一个方案,都要承担一定风险,所 以称为“风险型决策”。
2.意义:
第一,“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 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第二,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 化和法制化;
第三,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 量的提高;
h
3
三、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
1.现今存在的问题: 首先,典型案例缺乏,案例分析理论研究不

其次,相关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分析存在 一定困难;
h
12
例:某产棉基地拟由政府投资建立一家棉 纺企业,企业的建设规模将取决于未来市 场对棉织品的需求状况及盈利预测的结果。 不论用哪一种投资建厂策略,其未来所面 临的市场状况是畅销、平销和滞销三种之 一,但未能确定属于何种。不过在每种市 场状态下,总可估计出盈亏情况,见下表。 选择何种投资建厂策略呢?
2、由于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值是不同的,决策 者选取概率值最大的自然状态,然后选取在这 种状态下受益值最大的可行方案。
3、等概率法:用概率均等标准处理决策问题,如 有n个状态,则每一个自然状态的概率为1/n,再 依照最大期望值收益值处理即可。
h
10
不确定决策
1、大中取大法:首先把每个方案在各种状 态下的最大受益值求出,然后再从中选 出一个受益值最大的方案。
2.独特优势: 首先,只要收集到关键信息,就不会影响
案 例的价值;
其次,公共政策案例研究机构与公共部门 相互开展合作可以互利;
h
4
一、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1.目的: 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前,通常要明确案例分
析的目标(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与效率)及其 分析方法(政策分析还是政策的分析);
2.角度: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 3.立足点:
从对未来信息掌握程度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确 定型公共决策案例、风险型公共决策案例、非确定型 公共决策案例;
h
2
二、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含义和意义
1.概念:
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 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 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 法;
h
13
棉纺企业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盈利预测 单位:千万元
需求情况
决策方案
N1(畅销)
A1(大规 60 模投资)
N2(平销) N3(滞销)
30
-12
A2(中等 40 规模投资)
18
-2
A3(小规模 23 投资)
13
6
h
14
第十章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第三节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
1.概念:
是指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 政策问题 的描述和记录;
2.特点:公共性、管理性;
3.类型:
从拉斯韦尔的功能过程理论角度出发,公共政策案 例可以分为完全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是从公 共政策主体角度还是从公共政策的客体角度, 抑或是从一个中立研究的角度);
h
5
一、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
1.确定案例所处的政策环节,明确案例分析的 目标;
2.依据主题与目标,确定案例分析的切入点与 立足点;
3.明确案例分析的具体方法:定性分析方法还 是定量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