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复习过程
温病复习要点
溫病學復習要點上篇 – 基礎知識一、溫病的概念溫病是由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外感熱病。
二、溫病的特點1.有特異的致病因素2.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3.病程發展具有階段性4.共有的臨床表現i.起病急,傳變較快ii.發熱為主証iii.易出現險惡証候iv.易耗傷陰津三、分類1.根據溫病的性質〆溫熱與濕熱類2.根據溫病初起發病類型〆新感與伏邪(一) 衛氣營血辨証清代醫家葉天士所創,他根據外感溫病由淺入深,由輕轉重的病變過程,將其証候分為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幾大類型,用以表明溫病過程中不同病理變化的輕重淺深程度與相互傳變及其邪正雙方力量的對比,並以此作為立法處方用藥的主要依據。
(二) 三焦辨証清‧吳鞠通所倡導,在衛氣營血辨証基礎上,按溫病轉變情況,劃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個病程階段,並作為辨証施治的綱領。
(一) 辨舌舌苔白、黃、 灰、 黑舌質紅、絳、紫舌態強硬、短縮、斜顫、脹大(二)辨斑疹白臨床意義〆色澤〆逐漸加深 – 病情加重形態〆灑於皮面 – 邪毒外洩,預後好緊束有根 – 熱毒深伏,預後差疏密〆稀疏均勻 – 熱毒輕淺稠密融合 – 熱毒深重結合脈證白:又叫白痱,屬於一種小泡疹,常見於濕溫和溫熱挾濕證的多汗時,它的診斷意在於辨別病邪的性質和津氣的盛衰情況。
(三) 辨常見症狀下篇 – 溫病証治風溫一、定義風溫是感受風熱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於冬春兩季,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等肺衛症狀為特徵。
二、診斷要點1.多發於冬春二季2.初起肺衛見症,繼則出現肺熱壅盛等氣分症狀,後期多致肺胃陰傷3.本病易見逆傳心包,甚則出現內閉外脫,但傳入營血分者較少見三、辨証論治〄病機〆風溫初起,風熱病邪襲於肺衛。
(一) 邪襲肺衛〄表現〆發熱,微惡風寒,咳嗽,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〆辛涼解表,宣肺泄熱。
銀翹散或桑菊飲。
春溫一、定義〆感受春季溫熱病邪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病。
2.1第二章 温病学的概念(2)-9.14
• 冬春季节,卫气处于郁闭状态,卫外功能低下, 容易导致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
• 夏秋季节,脾胃功能呆滞,加之贪凉饮冷,更伤 脾胃,造成内湿停聚,容易感受湿热病邪。
地域性
(1)地形、气候条件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致病产 生影响。 (2)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 件等均有差异,对不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
• 气分:温邪由卫分传入气分,导致里热炽盛。 • 营分:温邪由气分传入营分,导致营热阴伤。 • 血分:温邪由营分传入血分,导致动血耗血。 • 恢复阶段:患者正气渐复,逐渐康复痊愈。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1)起病急,传变快 湿热类温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这是与温病中的
其它疾病相比较而言,不能与内科杂病中的慢性病
(二)温病与温疫、瘟疫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
类疾病。由于属性温热,故称温疫。疫,指疾病的 流行言,《说文》称“疫,民皆疾也。” 瘟疫:瘟即疫,瘟疫即疫病的同义词。疾病具有强 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包含温疫,与温疫相对应的 寒疫,其属性寒凉,不属于温病范围。
(三)温病与温毒
概念:
①病因-温病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②疾病-温病中具有特殊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 特性: 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 范围: 大头瘟、烂喉痧、痄腮等。
温毒是温病中具有局部肿毒或发斑的一类特殊病证。
1、根据病邪性质:温热类和湿热类。
•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
、疫疹、疟疾等。纯热无湿;多发于肺卫;起病较急
,传变较快,病程不长;热象显著,易伤阴津,病程
较短;治以清热祛邪为主。 • 湿热类: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湿热兼;多 发于脾胃;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程较长;初起热 象不显著,湿邪偏盛或转化为寒湿时,易伤阳气,湿 热化燥化火,可耗伤阴津;治以清热祛湿为主。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目的要求
1.熟悉——温病概念内涵
2.掌握——温病基本特点
3.了解——温病病种范围和分类,温病与伤寒温疫、温毒的关系
一、温病的概念
四要素
相关讨论
1、是否见到发热即可认为温病?
发热是温病必有见症,但并非独有见症,还须具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温热特征,才属于温病。
2、如何理解热象偏重?
热象偏重——发热较高+ 舌红,脉数,溲赤
3、温病发生过程中化燥伤阴如何判断?
化燥伤阴——化热化火、耗伤津液的病理变化
(口渴舌干,齿燥唇焦,便结溺少)
二、温病的特点
相关讨论
1.第一,寒邪能否引起温病?
2.第二,温邪是否等同于现代病原微
生物类客观实体?
风寒表证(伤寒)辛温解表肺炎双球菌大叶性肺炎
风热表证(温病)辛凉解表。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课件
温病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包括望诊 、闻诊和问诊。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 的神态、舌象、皮肤等变化;闻诊包 括听诊和嗅诊,以了解患者的气息和 分泌物情况;问诊则主要是询问患者 的病史、症状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结合四诊资 料,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确定疾 病的病因、病位和病性,为治疗提供 依据。
02
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无 汗或少汗、口渴、脘痞等。
湿热感冒
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痛 、胸闷脘痞等。
04
温病证候鉴别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以发热恶寒为主,里证以口渴尿多为特 点。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实证则以胸闷腹胀 为主。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风寒感冒则发热 轻,恶寒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喝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痰多、气喘等症状,应及时 采取措施。
预防并发症
温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心衰等。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温病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治疗对于温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 要,包括心理康复、功能康复、社会 康复等方面。
暑湿感冒与湿热感冒的鉴别
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湿热感冒则多在湿 热季节出现。
03
温病治疗学
温病治疗原则
01 治温病宜明辨标本
02
• 标:症状之所在,察其标可识其病之轻重缓急, 以决定治疗之轻重缓急。
• 本:疾病产生的根源,察其本可识其病因之属性 ,以决定治疗的属性。
温病治疗原则
治温病宜分清阴阳 • 辨阴阳:确定疾病的性质,阳证为热证,阴证为寒证。
温病诊断技术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温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1、传染性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中医文献 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等方药。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湿热疫、霍乱等。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秋 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治疗特点 包括病种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烂喉痧、暑热疫等。
湿热相兼
多为脾胃。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程较长,缠绵难解。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专 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 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2、流行性
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古代所说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 意思。
温病学第二章详解
易于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湿属阴邪,重浊、腻滞-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恶寒、身重、身热不扬;头重 如裹、神情呆顿 ;脘痞腹胀 。
病至后期,湿困日久,阳气受损-阳气衰微→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 、小便短少、苔白舌淡、脉象沉细。
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湿属阴邪,其性粘腻淹滞→致病一般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难解。
3.湿热病邪
(1)定义 具有湿和热两重性质的外感病邪。
(2)形成条件 长夏之季,气温犹高,加之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重 ,故易形成湿热病邪-湿温
(3)致病特点:
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
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 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初期,内外合邪,卫气(表里)同病→恶寒、身重、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
一、温病的病因
(一)概述
1.概念
• 致病原因-温邪
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六淫温邪(各有其主令):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杂气(非六淫邪气):疠气和温毒 伏寒化温病邪(温热病邪),与时令邪气致病不符,从辨 证求因而来。
• 2.温病病因---温邪的共性: • ①从外感受。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 • ②性质属热。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 ③致病迅速,可相互转化。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 一般来说,病程较短。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 浮数。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易化燥伤阴
风与热两阳相合,极易劫伤津液 →口鼻唇咽等清窍干燥 叶天士:“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发热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问题。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温病学的相关知识。
一、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科目,其范畴为传染病学,研究的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
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发挥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二、温病学的特点1.温邪易传染:温病多由病原体进入机体而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传染性极强的疫情中,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病程较长:温病的病程常常比较长久,且常常有复发现象。
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变化多端:温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如高热、寒战、头痛、咳嗽、胸闷等等。
不同类型的温病还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如气短、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病例甚至还会导致昏迷、抽搐等症状。
4.治疗方法特殊:温病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
中医治疗上强调体质因素,包括人体的阴阳平衡、经脉系统、腑脏功能等。
对于温病的治疗,常常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较为特殊的治疗方法。
三、温病的分类温病可以按照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内因温病和外因温病。
内因温病是指机体内部产生的发热疾病,包括暑热、瘟疫、痈疽等。
外因温病则是指外部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感冒、肺炎、流感等。
四、温病的治疗中医划分温病的类型十分丰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综合考虑病位、病因、病机、证候、体质等因素,常常使用中药、针灸、拔罐等采用中医特殊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温病,中药配方方面我们可选择桑菊饮以及银翘散等,应用于解表清热,还可搭配麻黄、枇杷、银花等草药。
对于由于湿气内停引发的温病,应该采取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花蕊膏等。
以上就是温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简介,通过学习温病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温病学复习资料(紧跟课本)
《温病学》复习资料1.整体上把握章节目录,明白大体教学计划。
上篇:【第一章:以记忆为主;第二章: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第三章:全书构架重要组成,掌握不同温病致病规律;第四章:全书理论核心,精华;第五章:掌握,是学习诊断温病的工具;第六章:自习为主,对全书的方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七章:不讲】中篇:【第八章——第十一章:临床,考试重点;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串讲;第十四章——第十八章:自学为主。
】下篇:拔高,深入第一章绪论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战国时期至唐代是温病学的萌芽阶段;宋金元时代是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明清时代是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温病学的发展阶段。
3.记忆部分:1)《内经》“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导源于宋·郭雍《伤寒补亡论》。
3)宋代朱肱提出使用经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三因制宜。
4)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热病不得混称伤寒”标志着温病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
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4.刘河间:名完素。
在外感热病方面提出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被后世作为“寒凉派”的鼻祖。
5.明清时代1)明末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瘟疫病专著——《瘟疫论》2)温病四大家: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舌验齿”,“辩斑疹白pei”等温病独特诊断方法;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焦”辩证理论。
提出了一整套三焦分证的治则,治法和方剂。
王孟英:《温热经纬》——是集温病学大成之作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1.温病: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二)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
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
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
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
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2上篇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五年制
1.概念上的关系: 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 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2.证治上的区别: 伤寒与风温初起症状鉴别 教材p10表2-1
广义伤寒
温 病
狭义伤寒
16
二.温病与温疫
温病:外感热性病。范围比温疫大。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
性的一类疾病。 [名词] 意义:重视对其预防,控制疫情蔓延。
14
(二)温病的分类
分类: 1.依据病证性质(是否兼湿)而分类: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 瘟、烂喉痧、温热疫、暑热疫) 湿热类(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 2.依据初起的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风温,暑温,秋燥) 伏气温病(春温,伏暑)
15
第四节 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4
2.流行性:是指温病发生后,温邪在人群中连续 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称为“天 行”“时行”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 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流行性是指数量、规模、范围上而言;传染性是 指疾病的性质而言。 流行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是有条件的,相对 的;传染性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 温病的流行程度分:爆发流行、大流行、流行、 散发。禽流感呈点状散发特征。SAS呈流行和散发 特征。 吴又可《温疫论》:盛行之年、衰少之年、不行 之年。
第二讲
第二章
温病的.09
1
第一节 温病的概念(重点)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 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 外感热病。
理解提示: 病因—温邪; 症状—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病机—易化燥伤阴(1津伤—肺胃津伤;2真阴耗 伤—肝血肾精的损耗;3营阴损伤—血中津液耗 伤); 范围—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
在古代能引起大流行 的瘟疫:天花、鼠疫、 霍乱。 现代能引起流行的典 型的温病主要是流行 性感冒。 此外,还有流脑、乙脑。
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但它不是温病;同样,中暑和风温中的大叶
性肺炎是温病,但它们没有传染性。
(3)传染性在古代又称染易,《素问·刺法论》称:“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易,即移的意思,染易即指温病之邪可在人群中移易。
3.季节性 (1)温病在特定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及流行,称为季节性。大
规律性: 由表入里 由浅入深 由轻到重 由虚致实 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 害
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因此又称温病为“四时温病”。
例如春季温暖多风,故多风热病邪为患,容易发生风温。夏季暑
热炎蒸,故多暑热、暑湿为患,容易发生暑温、暑湿等。长夏季节,
气分阶段,往往需经过湿邪燥化,方可逐渐入营入血。
温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反映了温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病
情由轻加重,病变由实转虚,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发展变化。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温病一旦发生,即有病邪传变的可能,
温邪传变速度一般较快,有相应的复杂多样的证候变化。温病中有
摄入秽浊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内外合邪,易导致湿温、暑湿病的
发生。
4.地域性
(1)温病的发生与流行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2)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
致病产生影响。
(3)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
有差异,对不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产生影响。
一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易发生,而在其他地域则较少见。
4.邪在血分阶段,温邪由营分传入血分,导致动血耗血。
5.恢复期阶段,患者正气渐复,逐渐康复痊愈。
温病学重点
第⼆章1、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有⼀定的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卫⽓营⾎、上焦中焦下焦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变2、温病的命名1)⼀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在春季的春温、发⽣在冬季的冬温。
2)是根据四时主⽓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
因为春天的主⽓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是湿,故称湿温。
3)是把发病季节与主⽓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是燥,故名秋燥。
4)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灼热疼痛,⽽定名为⼤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
5)是根据流⾏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引起较⼤流⾏的⼀类疾病称为温疫 3、温病的分类(内涵、如何鉴别)1)按照病证性质分类:(1)温热: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头瘟、烂喉痧等⼤多发病较急, 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湿温、伏暑等⼀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3)⼆者转换: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 兼湿为次。
⽽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 燥,热邪化⽕,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湿的⽕热之 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
2)按照发病初期的证候特点分类(1)新感:风温、秋燥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明显里热表现的⼀类温病(2)伏邪:春温、伏暑伏邪温病,又称伏⽓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类温病第三章1、温病的病因及治病特点2、表3-2第四章1、P26-281)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体肌表,导致卫⽓功能失调⽽引起的⼀种证候类型。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
(二)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 二 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域性
1、传染性 、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温病中 包括了许多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传染病, 包括了许多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因而多数温病具 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医文献中, 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医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 的记载: 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 刺法论》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素问 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 病状相似” 小,病状相似”。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 专节。 专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 疫气盛行,所患者重,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 最能传染”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源自(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南中医 温病复习大纲重点
南中医温病复习大纲重点总论绪论1.温病的性质是临床学科。
2.朱肱首先提出对伤寒方进行灵活加减;温病学奠基人――刘河间;王孟英――集温病之大成。
3.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吴又可《瘟疫论》;温病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温热论》。
4.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温病的特点:①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性质属热(有别伤寒),从外感受(有别内伤),各随其气而为诸病;②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遍快、病情重、证候险恶、伤阴)。
2.温病的分类按性质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湿热类(湿温、暑湿、伏暑)。
按初起见证分类:新感(风温、秋燥、湿温);伏气(伏暑、春温)。
3.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的关系;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温疫隶属于温病;温毒隶属于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四时温邪主要致病特点:风热病邪升散疏泄―先犯上焦肺卫,初起见肺卫表证;善行速变―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易化燥伤阴,后期多见肺胃阴伤。
暑热病邪致病力强―径犯阳明或直入心营和厥阴;伤津耗气―病中易见津气两伤;易挟湿邪(暑湿病邪)。
湿热病邪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治病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湿重偏脾,热重偏胃;粘腻重浊―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氤氲缠绵―起病慢、传变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燥热病邪燥金之气内应于肺,以肺经为病变中心;燥胜则干,易致津液干燥;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
温热病邪热性显著;致病暴戾,径犯气营或阳明厥阴;易犯胆腑和厥阴;易伤阴液,后期多真阴亏损。
戾气致病暴戾;具有温热性质,多挟秽浊之气;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具有选择性定位。
2.温病感邪途径:从口鼻而入(“上受”,主要途径);从皮毛而入。
第三章温病的辩证1.温病辩证以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创立)和三焦辨证(吴鞠通倡导)理论为基础。
2.卫气营血辨证(为辨证要点为病理特点)●卫分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病理特点:温邪犯肺,肺卫失宣●气分证(以热盛阳明多见)病理特点:里热炽盛,津液受损热盛阳明的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伤津;辩证要点为: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温病的特点. 2.熟悉温病、温疫、新感温病、伏邪温病的定义;温病与伤 寒的关系;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3.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基本内容 1.明确温病的概念是由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热病,而不是某 一病证。注意温病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 2.简述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3.重点讲述温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四个共同特点。 4.简述温病的范围和分类方法。 5.介绍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 系。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要是阴津的耗损及重要脏器的损害。
湿热性质的温邪在病变发展中,有湿热化燥化火的过程,在
卫、气分阶段,往往需经过湿邪燥化,方可逐渐入营入血。
温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反映了温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病情由轻加重,病变由实转虚,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发展变化。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温病一旦发生,即有病邪传变的可
及抗病能力。
例如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易于失职,为风热病邪的入侵提供了
条件,如应寒而反暖,或温风过暧,腠理开疏,风热病邪容易侵
入肺卫,发生风温。夏季,或夏秋之交的季节,湿热、暑湿较
重,脾胃功能呆滞,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运化水谷之湿,使湿邪
停聚化热,此时若摄入秽浊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内外合邪,易
导致湿温、暑湿病的发生。
(1)温病在特定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及流行,称为季节性。大
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因此又称温病为“四时温病”。
例如春季温暖多风,故多风热Fra bibliotek邪为患,容易发生风温。夏
季暑热炎蒸,故多暑热、暑湿为患,容易发生暑温、暑湿等。长
夏季节,天气炎热,湿气尤重,故多湿热致病,容易发生湿温
等。
(2)同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人体的反应性
(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病程的阶段性是由于在温邪的作用下,导致卫气营血及
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变化所决定
的。主要表现为:
1.邪在卫分阶段,温邪初袭人体病变多在卫分。
2.邪在气分阶段,温邪由卫分传入气分,则导致里热炽盛。
3.邪在营分阶段,温邪由气分传入营分,导致营热阴伤。
一、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 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其内涵,一是病因为温邪,二是证候及病机特点为热象偏 盛,易化燥伤阴。以上两点决定了这类疾病的属性为温热性质, 而有别于伤寒或其他属性的疾病。 其外延,一是温病属于外感热病,不同于内伤杂病。二是温 病是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非单一病种。 二、温病的特点
4.地域性
(1)温病的发生与流行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2)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不同,对温邪的形成
和致病产生影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3)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
有差异,对不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产生影响。
一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易发生,而在其他地域则较少见。
规律性: 由表入里 由浅入深 由轻到重 由虚致实 由功能失常到实质 损害
差别,某些温病只在一定地区流行,称为地方性。温病亦可散在
发生。吴又可《温疫论》也有盛行之年、衰少之年、不行之年等
有关温病流行程度的论述。盛行之年是在较大范围的流行,衰少
之年是在较小范围的流行,不行之年指当年没有温疫流行。)
3.季节性
2.流行性 (1)流行性是指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 延、扩散。温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 群。古代称流行性为“天行”或“时行”。
叶天士:“且吾吴 湿邪害人最广。” 吴为江苏,西临太 湖,东临东海,湿 气较重。 而吐鲁番盆地,气 候干燥,降水量很 小。 两地的地域差别很 大,所形成的致病 因素必然不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流行的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例如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 论》就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 则偏着一家。”指明了流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大流行”、“小流行” 和“散发”。(流行范围极广,甚至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称为大流行; 在短时间内集中多数病例发生,称为暴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
在古代能引起大流 行的瘟疫:天花、 鼠疫、霍乱。 现代能引起流行的 典型的温病主要是 流行性感冒。 此外,还有流脑、 乙脑。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1.传染性
(1)温病是感染温邪而引起的,并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因而
具有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
(2)现代医学中的传染性疾病不等同于温病。如现代医学中的
4.邪在血分阶段,温邪由营分传入血分,导致动血耗血。 5.恢复期阶段,患者正气渐复,逐渐康复痊愈。 卫气营血的病机演变规律,涉及到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
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在于突出“证”—— 辨证论治
焦肝肾的病机变化(详见温病辨证章)。总的来讲,温病的前期
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阶段则以实质损害为明显,主
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但它不是温病;同样,中暑和风温中的
大叶性肺炎是温病,但它们没有传染性。
(3)传染性在古代又称染易,《素问·刺法论》称:“五疫之 至,皆相染易。”易,即移的意思,染易即指温病之邪可在人群中 移易。刘完素《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称疫病为“传染”,并列有传染 专节。吴又可《温疫论》把通过空气感染的称为“天受”,通过直接 接触感染的称为“传染”,说:“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1.温病是由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引起。
(1)“温邪”始见于叶天士的《温热论》,温邪包括风热病邪、
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病
邪。
(2)吴又可提出的异气、杂气、疠气。 (3)温毒病邪: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 一类致病因素。 2.温邪致病的特异性 (1)从外侵袭人体,致病迅速,有别于内伤杂病。 (2)温热性质显著,易消耗人体阴津。 (3)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