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病的三焦辨证 气化用药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湿温(疟、痢、疸、痹附)五四、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
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识如蒙,此与热邪直入包络谵语神昏有间。
里虚故用人参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
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用通降,从里治也。
人参泻心汤方(苦辛寒兼甘法)人参(二钱)干姜(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枳实(一钱)生白芍(二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五五、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三香汤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栝蒌皮(三钱)桔梗(三钱)黑山栀(二钱)枳壳(二钱)郁金(二钱)香豉(二钱)降香末(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按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山栀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
上条以下焦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条以上焦为邪之出路,故用轻;以下三焦均受者,则用分消。
彼此互参,可以知叶氏之因证制方,心灵手巧处矣!惜散见于案中而人多不察,兹特为拈出,以概其余。
五六、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续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按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安宫牛黄丸(方法见前)茯苓皮汤(淡渗兼微辛微凉法)茯苓皮(五钱)生薏仁(五钱)猪苓(三钱)大腹皮(三钱)白通草(三钱)淡竹叶(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五七、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桔皮竹茹汤主之。
按《金匮》桔皮竹茹汤,乃胃虚受邪之治,今治湿热壅遏胃气致哕,不宜用参甘峻补,故改用柿蒂。
温病辨证(二)三焦辨证
温病辨证(二)三焦辨证展开全文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是吴鞠通继叶氏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而创立的又一种温病辨证纲领,其临床意义与卫气营血基本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
其以三焦为纲,把卫气营血的分证方法贯穿其中,使温病的辨证更加完整,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某些不足之处。
(一)三焦辨证产生的理论依据三焦辨证的产生也是源于《内经》的有关论述。
《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把三焦看作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
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论述了三焦不同功能。
“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气血作用;“中焦如沤”,主要指脾胃的受纳、消化和转输水谷精微等作用;“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泄作用。
另外,《灵枢·本输》还说:“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把三焦看作是人体最大的腑,水液运行的通道。
基于《内经》的论述和临床的实践,吴氏认识到温病的一切病变都是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故创立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
(二)三焦的证候特点1.上焦证候上焦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
手太阴肺的病变又有在卫在气之分。
在卫者即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浮数等症,亦即叶氏所说的卫分证。
在气者,即见身热汗出,不恶寒,口渴,喘咳气急,或咯吐黄稠黏痰,苔黄,脉滑数等。
热入上焦心包络者,即病属营分,症见身热灼手,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等。
2.中焦证候中焦证主要是指脾胃的病变。
病变在胃者,主要是温热之邪所致,表现为阳明无形热盛或有形热结之证,正如吴鞠通所说:“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病变在脾者,主要是湿邪或湿热之邪所致,表现为湿困中焦或中焦湿热证候,临床可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苔白厚腻或黄腻,脉濡缓或濡数等症。
湿温病的三焦辨证,气化用药
湿温病的三焦辨证,气化用药第6版《温病学》教材,在湿温病篇,在治则治法中强调了三焦气化理论,但在证治分型时,却没有以此为纲领,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有头无足的“悬空”感,本文就此进行补充分析。
一、对三焦与气化概念的分析(一)“三焦”产生的历史1.1“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水液运行的通道。
《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气之所始终也”,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
《灵枢?营卫生会》中描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内,难中详细描述了三焦的功能,它是一个集气化、升降、转输、沉降、开阂于一身的人体内隐态大通道,是最早,最系统地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表达。
1.2刘完素是首创热病贯以三焦辨证的寒凉派学术思想的始作俑者。
他首曰上焦,指疾病的初期,次曰中焦,指疾病的极期,尾曰下焦,指疾病的后期,使温病三焦辨证初露倪端。
1.3罗天益杂脏腑辨证的启示下,阐发了三焦寒热病症的辨治,提出“三焦分治”理论。
他认为三焦为“无起之别使”,具有荣灌周身,和调内外,宣上导下的作用。
提出“饮食过节,肠胃俱实,胃气不能腐熟,脾气不能运化,三焦之气不能升降,故成伤也”。
其理论方药尚不完备,对后世有启发。
1.4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了三焦辨证和治法,系统的阐述了温病三焦辨证的理论。
他认为温病的(二)三焦的生理对于三焦的内涵,历代医家争论不一,这里仅对其生理功能进行论述。
1.1气道三焦三焦是阳气运行的通道,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
《中藏经》对三焦主气之功能有较详尽地论述,认为三焦乃“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张锡纯言“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
可见,三焦主要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气化系统。
1.2水道三焦三焦又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称水道。
《内经》“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
温病条辨(下焦篇)湿温
温病条辨(下焦篇)湿温(疟、痢附)55.湿温久羁,三焦沵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宣清导浊汤主之。
此湿久郁结,于下焦气分,闭塞不通之象,故用能升能降,苦泄滞淡渗湿之猪苓,合甘少淡多之茯苓,以渗湿利气,寒水石色白性寒,由肺直达肛门,宣湿清热,盖膀胱主气化,肺开气化之源,肺藏魄(肛门曰魄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义也。
晚蚕沙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殭而不腐,得清气之纯粹者也,故其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也。
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
皂荚辛咸性燥,入肺与大肠,金能退暑,燥能除湿,辛能通上下关窍,子更直达下焦,通大便之虚闭,合之前药,俾郁结之湿邪,由大便而一齐解散矣。
二苓、寒石化无形之气;蚕砂、皂子逐有形之湿也。
〔宣清导浊汤方〕苦辛淡法。
猪苓〔五钱〕、茯苓〔五钱〕、寒水石〔六钱〕、晚蚕砂〔四钱〕、皂荚子〔三钱去〕。
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56.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半硫丸主之。
热伤气,湿亦伤气者何?热伤气者,肺主气而属金,火克金,则肺所主之气伤矣。
湿伤气者,肺主天气,脾主地气,俱属太阴湿土,湿气太过,反伤本脏化气,湿久浊凝,至于下焦,气不惟伤而且阻矣。
气为湿阻,故二便不通。
今人之通大便,悉用大黄,不知大黄性寒,主热结有形之燥粪。
若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按上条之便闭,偏于湿重,故以行湿为主。
此条之便闭,偏于气虚,故以补气为主。
盖肾司二便,肾中真阳为湿所困,久而弥虚,失其本然之职,故助之硫黄。
肝主疏泄,风湿相为胜负,风势则湿行,湿凝则风息,而失其疏泄之能,故通之以半夏。
若湿尽热结,实有燥粪不下,则又不能不用大黄矣,学者详审其证可也。
〔半硫丸〕酸辛温法。
石硫黄(硫黄有三种,土黄水黄石黄也。
中医三焦辨证治疗湿热证十法
中医三焦辨证治疗湿热证十法辨治湿热证十法湿热证一般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治疗,这是中医世家家传的独到经验。
•湿阻为初起阶段,湿邪偏盛,阻滞于中上二焦,尚未化热,或虽热而不盛。
治之当以芳香宣化,以展气机,气化则湿亦化,此治疗湿阻于肺之要诀也。
•若湿阻于中焦,困阻脾胃,则当以运脾气为主,用辛开苦降法,辛开气机,以化湿邪,苦以燥湿泄热,则湿热分消而去。
#慢病防治知识##科普一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一)芳香宣化法(上焦):暑热之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证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此湿温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之法,基本方用:鲜佩兰10克(后下),大豆卷10克,鲜藿香10克(后下),嫩前胡3克,川郁金6克,白蒺藜10克,姜竹茹10克,制厚朴5克,川黄连3克(研冲),通草3克(以上数种药物为鲜品,其实这也正反映了中药运用的一个重点问题,鲜嫩、轻灵之品善于走上焦,其在治疗表证、卫分症候的时候是干品无法比拟的)(二)芳香疏解法(上焦)暑热外受,表气不畅。
证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中脘满闷,恶心呕吐,腹中不舒。
舌苔白腻,脉濡滑,按之濡软略数。
宜芳香疏解,退热定呕:佩兰叶12克(后下),广藿香(10克)(后下),陈香薷5克(后下),大豆卷10克,制厚朴6克,白蔻仁5克,煨生姜3克,杏仁6克,太乙玉枢丹1克研细末分冲。
(三)芳香化浊法(上、中焦):暑热湿滞、互助中焦。
证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
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
舌苔白腻,脉象濡数,按之弦滑且数。
应以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佩兰叶10克(后下),藿香6克(后下),制厚朴6克,半夏曲12克,川连3克,佛手10克,大腹皮10克,煨鮮姜3克,保和丸12克(布包),赤芍12克,焦麦芽10克。
沉香末1克、白蔻仁末1克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化开湿郁。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湿温病是一种由湿邪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而在众多的方剂中,三仁汤是我最常用的一种。
三仁汤由杏仁、白蔻仁、生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宣通三焦、调和脾胃等功效。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主要将三仁汤应用于湿重于热的病证。
一是宣畅气机。
湿温病患者往往气机不畅,导致病情缠绵不愈。
三仁汤中的杏仁、白蔻仁、生苡仁等药物具有宣畅气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是清利湿热。
湿温病的病因主要是湿邪,而三仁汤中的滑石、通草、竹叶等药物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消除病因。
三是宣通三焦。
三仁汤能够宣通三焦,促进湿邪的排泄,从而达到治疗湿温病的目的。
四是调和脾胃。
三仁汤中的厚朴、半夏等药物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在应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时,我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适当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若患者出现发热、口渴、尿黄等症状,我会加入黄芩、黄连等药物,以清热解毒;若患者出现胸闷、胁痛等症状,我会加入柴胡、郁金等药物,以疏肝解郁。
病例一:患者男性,40岁。
病程一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身重、肢倦、胸闷、纳差。
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湿温病,湿重于热。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七剂后,患者发热、身重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病例二:患者女性,50岁。
病程两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尿黄、胁痛。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属湿温病,湿热并重。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十四剂后,患者发热、口渴等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三仁汤是治疗湿温病的一剂良方,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就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为更多的湿温病患者解除痛苦。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验到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的独特魅力。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祁×× 男 29岁[主证]头痛沉重,发热不解,午后尤甚,已有⼀周,时值暑⽇,⼝⼲不欲饮⽔,胸闷⽋畅,⼩便黄短,⾆⽩⽽腻,尖边略红,脉沉细滑⽽数(体温39.6℃)。
[辨证]暑湿遏阻,弥漫三焦。
[治则]宣化中焦,清利暑湿。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董×× 男 30岁[主证]病发初秋,云“感冒”20余⽇,恶寒发热,头⾝痛重,全⾝⽆⼒,曾⽤多种抗菌素治疗热势不退。
现症头痛如裹,神志蒙蒙,发热不解,午后尤甚,⼝⼲饮少,胸闷不畅,⾝重疼痛,纳呆⽆味,⾯⾊淡黄,⾆苔⽩厚腻微黄,质较红,脉沉滑数(尿蛋⽩+,体温39.5℃)。
[辨证]三焦⽓化失司,湿蕴热蒸为患,湿温之症。
[治则]宣化中焦,清利湿热。
[⽅药]⽣薏⽶30克⽩⾖蔻(打)3克炒杏仁(打)9克滑⽯渣24克姜半夏6克制厚朴6克淡⽵叶9克⽩通草9克⾦银藤30克按:上⽅为《温病条辨》三仁汤化裁,⽅中多为清化通利之品。
本例曾⽤青链霉素、⼟霉素、安乃近、APC及解表清热之品17剂,治疗20余天,热势不退(体温37.4℃~39.8℃)。
服上⽅2剂,体温即降⾄正常范围(体温36.2℃~37.2℃)。
后因⾷鸡汤,体温⼜轻度上升⾄37.4℃,按原⽅共服13剂,治疗18天,体温完全正常。
体温虽退,则感⼝渴欲饮,时有⼼悸,夜寐⽋和。
此湿邪渐解,余热未清,⼼神失和之象。
随以化湿和中,稍佐安神之品。
⽅⼆:⽣薏⽶30克⽩⾖蔻(打)3克杏仁泥12克云茯苓12克青⽵茹9克炒枣仁(打)15克炒⾕麦芽各9克连服4剂,余证已减,唯尚有周⾝乏怠之感,动则汗出。
此邪势见退,正⽓不⾜,病后体弱之征,当以运化扶正之品调和,宜益⽓健运,醒脾和中之剂。
⽅三:太⼦参15克炒六曲9克炒陈⽪6克云茯苓6克莲⼦⼼3克⽣姜⽚3克炙⽢草3克炒⾕麦芽各9克服上⽅3剂,苔退脉缓,诸证均消,追随观察1个多⽉,体温未再上升,病即痊愈。
“湿温病”临床并不少见,吴鞠通《温病条辨》⼀书记载:“头痛恶寒,⾝重疼痛,⾆⽩不渴,脉弦细⽽濡,⾯⾊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湿温。
中医湿温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湿温病的辨证论治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
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
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胃肠型感冒等某些病毒感染疾病相似,故以上疾病可参考湿温病进行辨证治疗。
一、湿温的诊断要点本病常年可见而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
起病较缓,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恶寒头重,身痛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
传变较慢,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常留恋气分,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变后期,可有化燥伤阴与湿胜阳微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应注意与暑湿相鉴别。
虽然两者发病季节类同,证候表现相似,但暑湿病起病较急,初起暑热证候表现突出,兼湿证候表现为次,而湿温病起病较缓,初起湿重于热证候表现突出,两者自是不同。
二、湿温的辨证分析湿温病的发生由感受湿热病邪而致。
因夏秋雨湿偏盛,容易形成湿热病邪致病;或人们嗜食生冷,损伤脾胃,水湿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并为湿热。
本病所及脏腑、部位,以脾胃为重心,可外郁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心包,中困胃肠,下注小肠,蕴结膀胱。
湿热病邪重浊粘腻,侵犯人体发病较缓,传变较慢。
临床上,初起多见湿重于热,湿中蕴热,邪遏卫气分;进而湿热并重,湿热郁蒸气分,由于湿热弥漫,可波及多处脏腑、部位;湿热久恋气分,可渐化火,则出现热重于湿的证候表现。
若气分湿热郁蒸日久不解,也可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也可因湿热邪气久困,偏于湿胜,损伤阳气,而致湿胜阳微的转归。
湿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总的治疗原则。
临床上必须根据湿、热的偏盛以及病变所及脏腑、部位,辨证选方用药。
至于湿热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则参考暑温病营血分病证进行辨证治疗。
三、湿温的辨证论治一、邪遏卫气型【证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辛散,宣透湿热。
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
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湿温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最为多见。
到了小暑、大暑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特别是短时间的大量雨水,更容易引发湿温病。
今就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叙述如下,以冀参考使用。
湿温病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湿温病多发于夏末秋初季节,历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节气。
其间,雨水增多(或猛增),酷暑下迫,湿热氤氲,空气濡湿,感之者即为湿温。
1、湿热盘踞于脾胃长夏时节,水果蔬菜易伤及中气,外界湿热易浸淫胃肠。
水谷之湿与天气之热互结,最易盘踞于中焦,湿重伤脾,热重伤胃,湿热蕴结,久居不散。
2、脉象无有定体湿温病脉无定体,或缓或洪,或细或滑,不可以脉象为定论。
大体阳明热盛者多见洪脉、数脉,太阴湿盛者多见缓脉、濡脉;伤气分者多缓脉,伤阴分者多数脉。
3、病势缠绵不易速愈由于湿性重浊,黏腻淹滞,湿热裹结,如油入面,流连气分,治疗如抽丝剥茧,难以速解。
但只要辨证入细,左右权衡,逐层分解,对症下药,治愈还是颇有希望的。
湿温病分类以三焦辨证为主,上焦湿温以芳香化浊、清肃肺气为法,中焦湿温以燥湿健脾、清热和胃为法,下焦湿温以淡渗利湿、气化利湿为法。
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兼顾证候的变化,参以相应方药,方有好的转机。
上焦证治1、湿热袭表证候:身热不扬(病人身觉热甚,初按其肌肤多不甚热,但久扪之则热势渐增,处于低热状态),恶寒,无汗或少汗,胸闷不饥,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芳香化湿,宣肺透表。
方药: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用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白芷、大腹皮、茯苓皮、桔梗、苏叶、甘草。
发热者,加青蒿、薄荷;头痛甚者,加荷叶、蔓荆子;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薏苡仁;脘痞不解者,加代代花、全瓜蒌;不欲食者,加鸡内金、生麦芽。
2、湿热伤肺证候:轻度恶寒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胸部有憋闷感,时有叹息,不欲饮食,口淡乏味,舌苔薄白,脉濡数。
治法:芳香化湿,化痰肃肺。
《三仁汤》通三焦,祛湿热,可惜你不会用!
《三仁汤》通三焦,祛湿热,可惜你不会用!《温病条辨》中这样说,“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
” 湿气的特点是氤氲粘腻,也是让医家比较头痛的。
这时就要用到《三仁汤》这个方剂了。
三仁汤,中医方剂名。
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其成分由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组成,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先分析下方解:君药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药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佐药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全方配伍,药用辛开苦降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
先来看下感受湿温初起的人都有哪些表现?首先在症状上,人会感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这个表现可能有些像风寒感冒初起;但是脉象却是濡滑、濡软或弦滑脉;再看看舌象,舌淡苔多白腻。
此外,还伴有口不渴,胸闷、纳差不饥饿等表现;更奇怪的是,还会像阴虚者一样,有午后时分发热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用三仁汤试试吧!方剂中的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由上中下三焦齐发,共同解除氤氲粘腻的湿温之邪,让身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恢复正常。
杏仁,苦平宣利上焦肺气,因为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辛苦芳香开中焦,化湿醒脾,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导下焦,渗利湿热而健脾。
半夏、厚朴苦辛温化,行气除满,可以有效把阻滞在胸胁间的水湿痰饮温化掉,从而更有效的辅佐杏仁和白豆蔻,帮助条畅上、中焦之气机;而滑石、通草、竹叶寒凉淡渗,以增强薏苡仁清利下焦湿热之功。
三焦辨证论治
三焦辨证论治
三焦辨证论治
外感热病中的三焦辨证方法,主要是针对湿热病邪来使用的。
因为湿热初起以湿为主,湿为阴邪,其不同于温热之邪,温热之邪易伤阴液而入营血,而湿热病的部位多限于卫气之间。
因他的热多由湿郁而生,成为湿遏热伏,热居湿中,湿处热外的身热不扬,温温发热的特殊热型。
又因湿为重浊阴邪,它有从上而下的特性。
三焦分证,就是根据湿邪的特点以及三焦为水湿和气的通路来决定的。
通过湿邪伤人的不同脏腑、先后次序,划分上、中、下三个证候群。
成为三焦辨证纲领,对湿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一、上焦病证,是湿热伤人的初期阶段,其病主要在于肺和皮毛。
但由于脾为湿土,喜燥恶湿又主运化水湿,因而湿热伤人初期也往彺兼挟中焦脾湿盛的见症。
但毕竟邪在上焦,故仍以肺卫见证为主。
二、中焦病证,是湿热病的中期阶段。
其病位主要在脾和胃,以湿阻脾阳运化失常为主。
但仍可见有上焦的一部分肺卫症状。
中焦湿热病证,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转归。
(1)伤阴化燥,即湿热之邪随着病人的阳热或阴虚的体质而化为温(燥)热。
中间可以经过一段痰热的过程(湿热被阳气蒸熬而成痰),然后化为温热的气分病证;甚则邪热伤阴入血而为温热营血分证。
由于它的性质己经变化,即可按照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处理。
(2)伤阳化寒,即湿热之邪随着病人的阴寒或阳虚体质而转化成寒湿,脱离了热病范畴,则可于伤寒三阴病中论治。
三、下焦病证,是湿热病的最后阶段;湿热深入下焦,病位以膀胱与大肠为主,影响气化功能或肠道气机痹阻,出现大、小便不利等证为主。
湿热类温病证治---修改版
3. 热重湿轻, 蕴阻中焦
【证候与病机】壮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 脘疲身重,苔黄微腻,脉洪大滑数 -病机要点: 热盛阳明,湿困太阴
暑湿积滞, 郁结肠道
【证候与病机】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 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 -病机要点: 湿热夹滞,阻于肠道 -类证鉴别: 暑湿郁阻少阳证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轻法频下”,便硬为度
俞根初: 每有迟一二日,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 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 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余邪留扰, 气阴两伤
【证候与病机】身热已退或有低热,口渴唇燥,神思不 清,倦语,不思饮食,舌红苔少,脉虚数
-病机要点: 余邪留扰,气阴两伤 【治法】清泄余热,扶中益虚 【方药】薛氏参麦汤(《湿热病篇》) 人参 麦冬 石斛 木瓜 生甘草 生谷芽 鲜莲子 【临床运用】并见心烦喜呕者,可合用竹叶石膏汤
余热未清
【治法】和解少阳,清热化湿 【方药】蒿芩清胆汤 青蒿、黄芩-清泄少阳胆热,和解枢机 竹茄、陈皮、半夏、枳壳-辛开湿郁,理气和胃,降逆
化湿 赤苓、碧玉散清利暑湿
• 蒿芩清胆汤实为小柴胡汤、温胆汤、碧玉散相合 裁减而成。方中青蒿、黄芩为君,清少阳胆热;陈 皮、半夏、枳壳、竹茹为臣,降逆化痰;茯苓为佐, 清利湿热;碧玉散为使,导热下行。诸药合用,少阳 胆热一清,脾胃痰湿得化,则诸症自愈。
【治法】清化湿热,豁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临床运用】 痰热较重,邪热炽盛-加服至宝丹 湿浊偏盛而热势不著-送服苏合香丸 并见痉厥-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
湿温病三焦辨证用药论文
湿温病三焦辨证用药浅议【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66-01【摘要】:清代名医吴鞠通针对湿热病的诊疗创立了三焦辨证体系,为湿温病临床诊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确立对湿温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篇文章主要就三焦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三焦湿温病相应的治法及用药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湿温病、湿热病邪、三焦、治法、用药清代医家吴鞠通著述《温病条辩》,创立三焦辨证。
湿温病的用药始分部位而治,这为后世医家对湿温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具有其深远的意义。
以下就湿温病的发病、三焦生理、病理特点、用药等进行讨论。
1.湿温病发病机理湿热病邪是湿温病致病主要的病邪,湿热病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长夏季节为多见。
湿热病邪致病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多与气候及居处环境有关,长夏季节、阴雨连绵,雾露潮湿所侵;久居湿地,长时间涉水淋雨均可导致外湿发病。
内湿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气,脾不化湿,湿从内生所致[3]。
即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或湿郁日久,若再感外界湿热病邪,则外来湿热病邪与脾胃内湿相合发为湿温。
这正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说:“太阴内伤,湿邪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有内伤,再感客邪……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外夹湿,标本同病”[4]。
湿热病邪虽有内湿、外湿之分,但从口鼻入者多,肌表侵入者少。
如《湿热病篇》:“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4]。
综上所述湿热病致病有以下特点:⑴季节性强,以长夏季节多见,湿与热裹结,缠绵难愈。
⑵湿热病邪作用部位以脾胃为中心,弥漫全身。
湿邪阻滞气机,水液代谢障碍。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故致病多以胃脘部痞闷不舒、食少纳呆等为其所见症。
⑶湿温病是湿与热相互交替作用的结果,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向下,热为阳邪,其性炎热,蒸腾向上,湿邪与热邪这对相互矛盾的病邪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症状;其以身热不扬为主要症状,但有与身热相矛盾的症状:①面不红反淡黄,脉不数反迟缓,②口不渴或喜热饮③不烦躁反呆痴④大便数日不下但不燥结或便溏,舌苔白腻。
打通三焦最好用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三焦一通,诸症自消【三仁汤
打通三焦最好用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三焦一通,诸症自消【三仁汤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三仁汤”的,首药即杏仁——苦杏仁。
“三仁”者,是对三种种仁药味的简称,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三仁汤的命名也因此而来。
不过,三仁汤组方并非只有三味药,它共有八味药组成。
三仁汤出自清朝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
吴鞠通以其治疗湿温,取其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使气化行而湿郁开,湿去则热无所凭借,病即愈已。
【组成】杏仁15克,正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煎服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大名鼎鼎的“三焦””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西医所没有的。
人体“五脏六腑”中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
胃是一个容器腔,肠也是一个腔,三焦就是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
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可使各个脏腑间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
现代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现代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上火,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肾虚、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等各种妇科杂症。
“平淡而神奇的三仁汤,通三焦之良方”三仁汤的思路,是从上中下三焦,把水湿往外宣,往外降。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可见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功用。
所以三仁汤不单清利三焦湿热,而是能很好地宣畅三焦气机,使邪气外出。
《中藏经》谓:“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分享一首清三焦湿热的经验方:通解三焦方,宣上、畅中、通下,让湿热
分享一首清三焦湿热的经验方:通解三焦方,宣上、畅中、通
下,让湿热
分享一首清三焦湿热的经验方:通解三焦方,宣上、畅中、通下,让湿热从三焦分消
通解三焦方,由10杏仁、批把叶15、白豆蔻6、10郁金、厚朴6、通草6、滑石18组成。
这个方子是民国时期福州”温病三大家之一“的林笔邻先生所立。
按照林先生所言,湿热病邪已经弥漫三焦,痹阻气机,升降失调,用出汗、清下、润通的方法都应不再适宜,而是和用另一个温病代表人物吴鞠通的宣通三焦法,来调畅气机,使湿热邪气自三焦分消,所以这个通解三焦方是在吴鞠通的通上焦的宣痹汤、三仁汤化裁而成。
方用杏仁、批把叶二味辛开苦降的药物,来清肃肺气,宣发上焦。
这是遵循吴鞠通所言的”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湿亦化“的道理。
方中用白豆蔻、郁金、厚朴,三味芳香化浊的药物,来调理中焦,疏利枢机。
方中用通草、滑石二味淡渗利湿的药物,来通下焦之热,“湿性趋下”,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
我们看整个通解三焦方,全方仅有7味常用药,但集苦辛温复甘寒、淡渗合化,有着宣上、畅中、渗下三法都具备,配伍精妙,的确是“通解三焦”的良方。
所以这个方子深得福州一带中医特别是老一辈中医推崇,并沿用至今不衰。
「小提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任何药物推广,身体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夏日生活打卡季##哆咖医生超能团##真知新坐标##健康真知计划##谣零零计划#」。
湿温病:含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药等(内容清晰)
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
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
阳气虚衮。
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并载其脉象为。
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晋王叔和《脉经》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如提出其病因是“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薄。
”,其主证为“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
”指出“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宋代朱肱《类证治人书》指出白虎加苍术汤为治疗本病的主方。
金元时期对湿温的治疗仍局限在伤寒范围。
迨至清代,有了本病的专著《湿热病篇》,薛生白在该书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指湿温。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称暑兼湿热,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
薛、吴二氏系统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一直为今日所遵循。
.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等,有表现为湿温证候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1.1 病因病理湿热病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
如饮食失慎,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停聚,郁久化热,亦可蕴生湿热之邪。
且湿热偏盛季节,脾胃功能本多呆滞,如劳倦过度或恣食生冷等,更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湿邪内困,加重湿滞不运,这些是本病发生的条件。
吴鞠通说:。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指出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皆不易形成湿温,惟。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方能发病。
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
”湿温病由于其病邪牲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为病有所不同。
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
叶天士三焦辨证治“湿”(三):下焦湿病之辨证论治
叶天士三焦辨证治“湿”(三):下焦湿病之辨证论治李伟然,林晓峰湿邪为病,证情表现复杂,叶氏根据湿邪为病的临床表现,分属上焦、中焦、下焦,通过三焦辨证对湿病进行施治。
下焦湿病之辨证论治下焦湿病多表现在肠、膀胱、肾。
湿邪深入下焦,在腑宜化热,耗阴血;在脏易化寒,伤阳气。
无论化寒化热,病程日久均会损伤肾之阳气。
叶氏指出:•“心热,下遗于小肠,则为淋浊”,用药宜苦味,苦入心泄其热,苦通小肠火腑,叶氏用“人参、黄柏、川连、生地、茯苓、茯神、丹参、桔梗、石菖蒲”;•阴虚湿热发为遗精疮蚀,则用“黄柏、知母、熟地、萆薢、茯苓、远志”。
•膀胱湿热下注,应分利,叶氏用“淡竹叶、瞿麦、赤苓、细木通、萹蓄”;•寒湿凝滞致“膀胱气不利,阴囊茎肿”,叶氏用【五苓散】加独活、汉防己。
•寒湿伤阳致“经络拘束,形寒酒客少谷”,叶氏用“桂枝、淡干姜、熟附子、生白术”。
中药:独活总之,湿阻在大小肠、膀胱治宜宣气化浊,治疗多用酸甘化阴法以存阴,酸苦泄热法以清热;湿伤肾阳,宜温蒸阳气,多用辛甘温热之属。
另外,“湿水同气,水之盛,则火之衰也”,治病必求于本,温通脾肾阳气,使先天温煦后天,蒸腾气化正常,湿邪便不会产生,正如书中所述“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症”。
脾肾同治可谓标本兼治。
结语综上,三焦主气机的升降出入,司通行水道,三焦阻遏必致气机郁滞,水道不通,而出现以湿邪致病为特点的症状。
叶天士治上焦湿重视宣肺化湿,因肺主行水,肺之气化功能正常,则上下宣通,从而达到化湿之目的,正如叶氏所云“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
若湿滞中焦脾,则采用温运脾阳法治之。
脾主运化水液,若脾气健运,湿邪自不能生成;湿滞中焦胃,湿郁久易化热,伤及胃津,治疗湿时,应养津化湿,使化湿不伤阴,养阴不留湿。
在下焦肾则分利水湿,温煦肾阳。
肾阳充足,蒸腾气化功能正常,则湿邪不能蓄积下焦;湿在下焦大小肠、膀胱,在腑易化热,治疗多采用养阴清热法。
若湿在上中下三焦,则开上、运中、渗下,应用三焦分消法化湿。
湿热病和三焦辨证用药
湿热病和三焦辨证用药今天主要和各位同学讨论的是湿热病和三焦辨证的这个问题。
我看了各位嘉宾演讲的内容,大家讲的可能更多的是中医宏观的角度如何学习,包括一些对伤寒的认识这方面的。
我讲的这个相对的来说比较具体一些。
我今天讲到的湿热病和三焦辨证,会讲到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和一些用药思路。
我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现在我们中医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临床疗效。
我也希望在座的同学将来毕业之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之后,我讲的这个东西,对大家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另外,湿热病和三焦辨证这块儿呢,现在对这个研究的人比较少,我也是把这两年的一些学习和研究的心得体会,对同学们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我们讲的温热病和湿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那温病,主要研究什么呢?实际上温热病和湿热病大的来分就是分这两类。
其中湿热病在临床上最为多见,而温热病则是指一些发热性疾病。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很多发热性的疾病,临床上尤其是门诊上来找中医看的呢不太多。
因为他出现了发热性疾病,首先会去医院检查、输液、验血,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碰到的这些温热病也就是发热病,主要是一些慢性的发热疾病,长期、发低热的这类相对多。
相对而言,湿热病临床上相当多见。
所以呢我今天想跟大家重点讲的是湿热病。
从概念上来分的话,湿热病它又分为了几个类型。
第一个是湿温,第二个是温热夹湿,第三个是伏暑。
关于这个伏暑呢,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属于暑病这个范畴。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湿温和温热夹湿。
掌握了治疗湿热病的办法,可以在许多疑难病中迅速找到破解的办法,可以提高疗效。
运用这套办法,治疗的比较好的疾病是慢性肾炎、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胆石症以及各型的肿瘤,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湿热病呢,它主要是湿和热这两种主要的邪气的合气致病。
湿呢,它是阴邪,它的特点是黏腻而阻滞气机。
热呢,它是阳邪,它的特点是伤阴又蒸湿化。
这个湿热,同学们可能从刚一进校门的时候包括看各种书都看到,听各种讲座都听到。
湿热的特点是什么呢?湿热交互在一起非常不好化解。
上中下三焦分治,赶走体内的寒湿
上中下三焦分治,赶走体内的寒湿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喜欢,就为我标星小编导读“病多寒湿,法当温化”,前几日的推文中为大家讲述了经方高手赵亮老师治疗寒湿病证所总结出来的治疗大法。
临床具体应用时,当以“温”为基础,上中下三焦分治,治法各不相同。
赶走寒湿,看温化之法显奇效。
1.上焦寒湿证——温肺化饮临床表现: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咳嗽,痰稀白或干咳无痰,喉中哮鸣有声或气喘。
舌淡嫩或胖,苔白腻或水滑,脉沉弦或紧,寸浮。
病机:外寒内饮。
治则:温肺化饮兼解表。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具体药物: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五味子15g,干姜10g,细辛5g,半夏20g,炙甘草10g,紫菀15g,款冬花15g 煮法: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煎,汤成温服。
加减:伴颈部僵硬不舒、恶寒甚者,加葛根;伴咳嗽、咽痒甚者,合半夏厚朴汤;伴口干咽痛者,加桔梗、生石膏。
2.中焦寒湿证——温中燥湿临床表现:腹部胀满疼痛,喜温喜按,呕吐,纳差,小便调,大便稀烂,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舌淡嫩或胖,苔白腻或水滑,脉沉细弱。
病机:脾胃虚寒夹湿。
治则:温中燥湿兼止泻。
方药:理中汤加减。
具体药物:党参20g,苍术15g,茯苓30g,白芍15g,干姜10g,木香15g,砂仁10g,炙甘草10g,陈皮15g,防风15g煮法:以水三碗,煮取一碗,汤成温服。
加减:伴口干而小便不黄者,加葛根;伴恶风汗出者,加桂枝;伴蜷卧沉重,利不止者,加附子。
3.下焦寒湿证——温阳利水临床表现: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治则: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具体药物:红参10g,苍术15g,茯苓30g,白芍15g,生姜5片,防己15g,当归15g,制附子10g(先煎),川芎15g,泽泻30g 煮法:以水三碗,煮取一碗,汤成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了三焦辨证和治法,系统的阐述了温病三焦辨证的理论。他认为温病的
(二)三焦的生理
对于三焦的内涵,历代医家争论不一,这里仅对其生理功能进行论述。
1.1气道三焦
三焦是阳气运行的通道,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中藏经》对三焦主气之功能有较详尽地论述,认为三焦乃“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张锡纯言“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可见,三焦主要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气化系统。
湿热之邪遏卫气阻气机之卫气同病方剂宜用芳香宣透之剂。宣肺化湿,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是宣肺化湿的代表方剂,为《温病条辩》治疗湿温第一方。吴鞠通谓之“轻开上焦肺气,益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方中杏仁宣开上焦肺气,白蔻仁,厚朴,半夏芳香化湿,燥湿理气。生苡仁,滑石,通草淡渗利湿,合用竹叶轻清宣透郁热。藿朴夏苓汤则化湿兼以宣透,合以淡豆豉加强宣表透邪之效。杏仁宣开肺气,气化湿邪易化。厚朴,半夏,蔻仁燥湿化浊,疏利气机。生苡仁,猪苓,赤苓。泽泻淡渗利湿。全方上、中、下三焦同治,可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
邪在上焦,遏阻肺卫,此时以宣肺为主,选用这宣展肺气之药,如杏仁,桔梗,藿香等,因势利导,可以辅助以燥湿健睥之品,共同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三焦之上达于通畅,才可使湿热病邪或从上或从外或直接或间接地由体内祛除,从而充分地体现了温病宣气祛邪的原则。
中焦
中焦脾胃为清阳之源。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受纳主降,脾运化主升,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由脾将吸取的营养精微上升输注于非敷布全身,即为升清阳。如《张氏医通》所言:“脾气上升即为清阳。”《灵枢?动输》:“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脾胃健则气血充沛,清阳上达,清窍通利;脾胃虚弱则清阳升发不及,空窍失养,或运化失职,水湿淤滞,化生痰浊,窒塞空窍。正如李东垣有曰“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络。”
(二)湿温的病机
湿热为病,易壅遏三焦,阻滞气机。湿热病邪除了与其他温邪一样具有“热”的共性外,还有“湿”的个性。湿热病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外邪侵犯皮毛,导致腠理闭塞,卫气郁滞;从口鼻入,易犯肺。其病机关键在于湿遏卫阳,肺失宣降。
湿热留恋气分,病变渐趋中焦。亦如章虚谷所言“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虽使外受,终归脾胃”。湿热病邪虽以脾胃为藏身之所,但由于湿为阴邪,易于阻遏气机,具有蒙上流下的特性,必然影响到上中下三焦的气化功能,而出现上焦肺失宣肃,中焦升降失司,下焦湿郁气阻等三焦气机壅遏的病理变化。湿热病邪内阻,气机运行失畅,郁滞难行,气机阻滞,不但使外感之湿热难以消散,且体内正常的水液代谢亦受障碍,湿从内生,热亦内生,湿热相合,更加缠绵难祛。
湿温病的三焦辨证,气化用药 标签: 论文 2007-03-28 13:11
编者按:这篇论文是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看到很多同行来看我的博客,所以登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摘要:在气化理论指导下,通过三焦辨证,运用药物的升降,沉浮,透泄,宣展全身气机,以恢复三焦气化功能,来治疗湿温病。
(一)、中焦是气机升降枢纽
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中,全身气机是最为关键,为各种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之基础。而在气机升降出入的表现形式中,以气机升降运动更为主要。其中,脾胃的气机升降对人整体的气机运动至关重要。中焦脾胃是气机枢纽。
脾胃居人体之中,脾主升清,脾宣生则健,胃主通降,胃以降为和。朱彦修言:“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生,而成天地之交泰矣。”中焦脾胃是人体气机之枢纽,人体气机要通过脾胃这个枢纽来实现。中焦气机通畅,肺气得宜,肺气得疏,心火得下,肾水得上。可见,脾胃合德,升降有度,枢机斡旋,生化无穷。脾胃气机通畅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一种对全身气机的调解。“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降,……静藏不致于枯寂,动泄不致于耗散,升而不致于浮越,降而不致于沉陷,则属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故曰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医碥》)
Key wor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an Jiao , Disease of Damp-Heat, Qi-varying .
第6版《温病学》教材,在湿温病篇,在治则治法中强调了三焦气化理论,但在证治分型时,却没有以此为纲领,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有头无足的“悬空”感,本文就此进行补充分析。
二、湿温病的三焦分论
(一)湿温的病因
有关湿温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并载其脉象为“阳濡而弱,阴小而急”。随后,历代医家亦有阐发,如晋?王叔和认为其病因为“常伤于湿,因而中 ,湿热相搏”,直至金元时期,对于湿热性温病的认识仍未能脱却伤寒的范围。至清代,对于湿热温病的产生和原因,叶天士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内湿是湿热温病形成的内在因素,多与体质、饮食等相关。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强调内湿、外湿共同致病的互为条件性。吴鞠通亦云“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由上可知,湿温病的发生,主要因素为外感湿热病邪,内与脾胃功能状况及素有内湿有关。
湿热之邪处感人体,易阻滞气机,致腠理闭塞,卫气郁滞,以至出现了气机宣降功能失常,亦会出现津液运化失常。除可见胸闷,脘痞等必有之侯,还常见恶寒,身热不扬,头痛,眩晕等湿郁上焦的卫表之侯,此属卫气同病。另外还可见小便不利,涩痛等症状。
因此在湿热病的治疗中,调理上焦尤其是肺脏的气机是一个关系到治疗全局的问题。古代温病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了在辨治湿热问题上重视开宣上焦的问题。叶天士早具慧眼,治湿重开肺。立“三焦病,先治上焦,莫如治肺,以肺主一身之气也”之论,提出了湿热症“开上焦,从肺论治”之法。石苇南则确言“治法总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热治肺,千古定论也”。吴鞠通所言“宣通三焦法,仍以治肺为主,盖肺主气化,气化则湿热俱化。”“气化湿亦化”是湿热温病治疗的主导思想。对于上焦来说即通过开宣肺气使气机通畅,使肺气气化功能恢复,湿邪则得以祛除,热无所依附亦随之而去。宣可舒展气机,疏松腠理,顺应正气抗邪之势,有利于湿邪外达。调畅了气机,邪有了出路,故病愈。
叶天士在《湿热论》中为治湿确立了“通阳”的法则,指导后人使用各种方法祛除湿邪,疏通三焦,解除湿邪对气机的遏阻,达到宣通三焦阳气的目的。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主持诸气,故调畅三焦必须先要化气,解除三焦气机之壅遏。
三焦之中,中焦是全身气机水湿运化的枢纽,湿热病邪侵袭人体之后,往往“直趋中焦”。《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权衡湿邪与热邪的比例,湿重于热时,可苦温燥湿,兼以清热;热重于湿时,可苦寒清热燥湿‘湿热参半时,则可苦温、苦寒并用。中焦之湿得到燥化,热邪无所依附,湿热之邪得以两清,脾胃气机就会升降复常,功能得到恢复。无论是湿重还是热重,其着眼点都在于化中焦痰湿,复脾胃之运化,助气机升降。中焦畅则三焦和,如此正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讲:“治中焦如蘅,非平不安。”
关键词:三焦辨证 湿温病 气化用药
Abstract:It is inferr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of Damp-Heat by the way of using the herbs’ ascending ,descending ,floating ,deep abilities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an Jiao ,whi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Qi –varying that can make human bodies Qi –movement in a good condition and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Qi –varying of San Jiao .
一、对三焦与气化概念的分析
(一)“三焦”产生的历史
1.1“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水液运行的通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气之所始终也”,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灵枢?营卫生会》中描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内,难中详细描述了三焦的功能,它是一个集气化、升降、转输、沉降、开阂于一身的人体内隐态大通道,是最早,最系统地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表达。
水液的代谢运行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而气的升降出入又推动了水液的代谢,因此三焦这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三)气化湿化说是宣肺燥湿法的理论依据
湿热病邪是湿邪与热邪两种邪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致病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应着重解决湿与热的矛盾,使湿热两分,一以祛湿,一以清热,使得湿邪“不与热相合,则势必孤矣”。湿邪为质阴有形之邪,六淫之中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热之邪致病的过程中,气机失调是人体正气方面的最主要病理改变。因此,祛除湿邪,恢复三焦所属脏腑气机的正常活动是湿热病治疗中“扶正”的最重要任务。湿邪阻遏气机,祛除湿邪则气机得畅;气滞湿停,通畅气机是祛除湿邪的必要条件。清代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热从气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
上焦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居上焦,是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的脏器,素有“华盖”之称,故湿热之邪袭人多由口鼻或皮毛入。叶天士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薛生白说:“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因此肺是上焦脏腑中与湿热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脏器。“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为津液运化的源头,主通调水道,人体内的水湿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
1.2水道三焦
三焦又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称水道。《内经》“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虽然,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肾、膀胱等多脏协作完成,但都须经“三焦”这个通道进行升降出入。三焦在机体从上而下,形成一条“水道”,联系协调各脏腑共同完成水液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