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整理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一)论温病不可混同伤寒温病和伤寒虽同属外感热病,然其性质不同,故不可混为一谈。

从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温病和伤寒是混淆不清的。

《内经》中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论,是把温病从属于伤寒。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以六经为纲领的外感辨治体系的确立,后世医家沿用成习,不思创新,束缚了温病学的发展。

历代医家中不乏有识之士,对伤寒温病混同一论所造成的恶果痛心疾首,宋代庞安时就严厉批评当时的医家对天行温病“一例作伤寒,行汗下”,以致“天下枉死者过半”,元代王履更从病机、治法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伤寒、温暑为病不同”。

直到明清之际,经过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一大批温病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治纲领的温病辨治体系,使温病全然脱离伤寒而自成体系。

时至今日,温病学已发展成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为战胜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重大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人在临床中仍然将伤寒温病混同而治,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应有的疗效和优势,甚至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因此强调分辨温病与伤寒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外感病是完全必要的。

再者,近时有专家学者提出寒温统一论,意欲把伤寒的六经辨证和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统一在一种辨证体系里,以发展为中医外感热病学。

这种愿望是无可非义的,却超越了现实情况。

当务之急是分而不是合,只有将伤寒温病分辨清楚,才能提高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水平。

赵氏曾回忆本世纪20年代猩红热肆虐北京,作伤寒治者皆不免于死,足证分辨伤寒温病的重要。

那么,分辨伤寒和温病的要点有哪些呢其一,病原不同。

伤寒所受为寒邪,温病所感为温邪,寒温各异其性,即吴鞠通所谓“伤寒之原,原于水;温病之原,原于火”,由此而决定了二者性质大异。

刘景源温病学传变表(最新整理)

刘景源温病学传变表(最新整理)
温热病治疗法则及常用药物表
治疗法则 辛温宣透、芳香化湿 祛 辛温开郁、苦寒燥湿 湿 苦寒清燥 清 热 淡渗利湿 苦寒利湿 健脾益气、醒胃消导
理气行气、开通肺气
常用药物 藿香、白芷、苏叶、香薷、佩兰、青蒿 半夏、苍术、蔻仁、草果、厚朴、大腹皮、陈皮、白术 黄连、黄芩、栀子 茯苓、猪苓、泽泻、生薏苡仁、滑石、车前子、通草 竹叶、栀子、灯芯草 茯苓、白术、生薏苡仁、山楂、神曲、麦芽 鸡内金、砂仁、白蔻仁、炒薏苡仁 厚朴、桔实、大腹批、陈皮、藿梗、苏梗、杏仁、桔梗
心烦,口渴引饮,尿少或尿闭,舌质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干红,脉细数。
恶寒蜷卧,精神萎靡,呼吸微弱,语
声低怯,汗出身凉,四肢厥冷,舌质
淡白,脉沉细,甚则细微欲绝
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
扶正祛邪
或胁下刺痛,或肢体时疼,脉数
代表方 增损双解散
达原饮
燃照汤,蚕矢汤
玉枢丹 行军散 胃苓汤
甘露消毒饮 神犀丹
身热,汗出不解,烦躁,胸闷痞满,腹痛不食, 身热,腹痛,大便溏垢,
大便溏垢如败酱,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 苔腻
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泛恶欲吐,舌苔白腻等; 身热不扬,脘痞,呕恶,
或高热持续不为汗解,烦躁,脘腹痛满,恶心欲 苔腻
吐,舌红绛苔黄腻
身热不退,神惫委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温病“三宝” 犀角地黄汤 桃仁承气汤
竹叶石膏汤 黄连阿胶汤 青蒿鳖甲汤 加减复脉汤 三甲复脉汤 大定
风珠
湿热类温病
证型 邪遏卫气 邪阻膜原
卫气 卫气同病
湿重热轻 闲阻中焦 湿热并重 闲阻中焦 热重湿轻 蕴阻中焦 湿热蕴毒 暑湿积滞 气 郁结肠道
暑湿郁 阻少阳 暑湿弥 漫三焦 暑湿伤气

温病考试重点整理

温病考试重点整理

原文部分《温热论》(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容。

背诵: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名词解释: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风与温热相结合为病,风火交炽,势必劫烁津液,而出现清窍干燥等症。

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相合,湿热蕴蒸而蒙蔽于上,清窍壅塞,临床上可见耳聋,鼻塞、头目昏眩等症。

《湿热病篇》《湿热病篇》主要容:1.湿热病的发病多先伤而生湿,必外合邪而致病,初起即见里证,甚少单纯的表证。

2.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重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肝)、少阳(胆)的变证。

3.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4.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湿热病提纲(背诵)[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阴湿—湿未化燥,湿邪伤表,郁遏卫阳,证见恶寒而不发热,症以湿象偏著者为阴湿。

阳湿—湿已化热,见症以热象明显者则为阳湿。

章虚谷曰:“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为阳湿也。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

“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

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吴瑭《温病条辨》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1、禁汗:若见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随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致神昏、耳聋、目闭等症。

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整理研究黄子天【摘要】整理研究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认为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外感温病的认识受到《内经》、华佗、《伤寒论》、王叔和等前人论述影响,并结合前人理论与临床实践,对前人理论有所发挥.其治外感病,在临床应用上突破了前人治伤寒藩篱,创制了一系列表里双解的方剂治疗外感温热病.虽然对"瘴气"、"疫疠"、"温毒"并无理论性的论述,但其在治疗方药、服药方式、剂型等方面都独具特色,颇成体系.葛洪重视临床实践,但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其迷信内容为其时代局限,较之主体内容瑕不掩瑜.%This essay is to study academic ideas of febrile diseaseson GE Hong′s Zhou Hou Bei Ji Fang.It has been agreed that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eory of this book was influenced by Nei Jing, HUA Tuo, Shang Han Lun, WANG Shu-he etc., combing the former scholars′ ideas and clinical practice with forward improvement.GE Hong broke through previous difficulties to invent one serious of prescriptions to treat exogenous diseases and febrile fever.Though there is no systematic comment on Zhang Qi, Yi Li, febrile disease, he still had a unique systemon treatment, usage and form of prescription.And GE Hong emphasizedon clinical practice, but lack of theoretical reviews.His superstitious content was obvious limited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main part of his book.【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7(035)003【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外感病【作者】黄子天【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3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原籍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晋代著名医学家、道家,长年隐居广东罗浮山,著有《肘后备急方》。

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温病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s c h o l a r s i d e a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i t c e wi t h f o r wa r d i mp r o v e me n t . GE Ha ng b r o k e t h r o u g h p r e v i o u s d i f i c u l t i e s t o i n v e n t o n e er s io u s o f
中医文献 杂 志
葛洪《 肘后备 急方》 温病 学术
思 想 整 理 研 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 1 0 0 0 6 ) 黄子天
摘要 : 整理研 究葛洪《 肘后 备急方》 温病学术思想。认为 葛洪《 肘后备 急方》 对外感 温病的认识 受到《 内经》 、 华
佗、 《 伤 寒论》 、 王叔和等前人论述影响 , 并结合前人理论与 临床 实践 , 对前人理论有所发挥 。其 治外感病 , 在 临床应
HUANG Z i . t i a n
( G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h i s e s s a y i s t o s t u d y a c a d e mi c i d e a s o ff e b il r e d i s e a s e s o n GE Ha ng i Fa n g.I t h s a b e e n e d t h a t e x o g e n o u s
用上 突破 了前人治伤寒藩 篱, 创制 了一 系列表里双解的方剂治疗外感温热病 。虽然对“ 瘴气” 、 “ 疫疠 ” 、 “ 温毒 ” 并无 理论性 的论述 , 但其在 治疗方药、 服药方式、 剂型等方 面都 独具特 色, 颇 成体 系。葛洪重视 临床 实践 , 但缺乏 系统 的

医古文重点整理-十二温病条辨叙

医古文重点整理-十二温病条辨叙

十二温病条辨叙1.了解吴瑭撰写《温病条辨》重要意义及问世过程。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特别成语典故。

文章难点:文章中成语典故意义及作用。

温病发展源流;作者对一些医家的评价有个人好恶。

1.通假字①已矣君相两火无论已。

②亡无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

③阙缺以阙如为耻。

④秉禀秉超悟之哲。

⑤有又嘉庆十有七年。

2.古今字①镫灯庶几幽室一镫。

②原源咸知泝原《灵》、《素》。

③全痊罕得十全。

④厌餍嗜学不厌。

⑤荂华若夫折杨皇荂。

3.异体字①蓋盖蓋自叔和而下。

②寃冤寃鬼夜嘷。

③嘷嗥寃鬼夜嘷。

④泝溯咸知泝原《灵》、《素》。

(二)词语1.病:担忧,忧虑。

2.已:通“矣”。

3.书本:此书原本。

4.作者:首创的人。

5.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即“变通”。

6.亡如:无奈。

7.知十:“闻一知十”的缩语,即触类旁通。

8.阙如:缺而不言。

9.按图索骥:按图去寻骏马喻拘泥不知变通10.疴:病。

11.御风以絺:用细葛布抵御寒风。

喻方法不对,无济于事。

12.指鹿为马:把鹿说成马。

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

13.发明:阐发说明。

14.宗:尊崇,效法。

15.亟:(qi)多,频繁。

16.中流一柱:即“中流砥柱。

”17.文:文才。

18.訾;诋毁。

19.膏肓:喻难以治愈的疾病。

20.洽:和协,安定。

21.当名辨物:根据事物名称辨明事物实质。

22.向方:趋向正道。

23.是:认为……正确。

24.十全:所治皆愈。

指很好的疗效。

25.哲:明智,聪慧。

26.厌:同“餍”,满足。

27.抗:高。

28.希:仰慕。

29.贸贸:同“眊眊”,目不明.此指蒙昧无知30.摅:抒发,表达。

31.委:水之下游,此指末。

32.亟(jí):急迫,赶快。

33:子云:西汉学者杨雄。

后喻“知音”。

34.仁寿:长寿。

35.听然:笑貌。

36.骘:定。

37.梓:印书的本板,此指刊印。

38.壮月:农历八月。

(三)语法1.实词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病:患。

然伤寒者必病热。

②师:学习,效法。

虚心而师百氏。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第⼀章绪论⼀、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法的⼀门学科。

⼆、发展状况:(⼀)战国⾄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论》2、《难经·五⼗⼋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元时期:成长阶段3、宋代朱肱《类证活⼈书》⾸次主张灵活运⽤经⽅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创“新感”温病之说。

“冬伤于寒,⾄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春⾃感风寒温⽓⽽病者,亦谓之温。

”5、⾦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皆能⽕热⽽化。

⽴新法:表⾥双解。

制新⽅:表⾥双解⽅。

补充“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家:叶桂(叶天⼠),薛雪(薛⽣⽩),吴瑭(吴鞠通),王⼟雄(王孟英)9、叶天⼠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师”,提出了“卫⽓营⾎”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验齿、”“辨斑疹⽩培”10、薛⽣⽩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营⾎”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四)近现代:发展提⾼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提出了“疠⽓”治病学说;在流⾏特点⽅⾯,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在治疗⽅⾯,创⽴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皆从⽕化;⽴新法,⽴新⽅: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了卫⽓营⾎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营⾎辩证的治疗⼤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法,如辨⾆,验齿,辨斑疹⽩?。

温病重点整理最终版

温病重点整理最终版

温病重点整理最终版2010中西医温病重点整理题型:选择(30分)-----单选50题,每题0.5分多选5题,每题1分填空(20分)——10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10分)——5题,每题两分(包括⼀个病名解释)简答题(10分)——2题,每题5分问答题(20分)——2题,每题10分病例分析题(10分)——1题病例分析题: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湿热类(湿温)包括诊断、辩证、分析症状、治则、处⽅、药。

证型以课本为准。

1、诊断:从⾆像、脉象上区分温热类、湿热类(若为湿热类只能是湿温,其他没学不考)2、辨别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⑴从发病季节上看:暑温发病7-8⽉份,春温发病3-4⽉份,风温⼀年四季皆可发病(湿温也是7-8⽉份)⑵看初起表现:春温病是⾥热证,暑温病是⽓分证,风温病有表证3、辩证分型:简洁、看下PPT4、分析症状:相似症状可以⼀起分析5、强调不要留空⼀、总论部分:1、P1.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的⼀门临床学科。

因其辨证体系⼜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之⼀,故现将其和伤寒、⾦匮同归于临床基础学科。

2、温病学发展概况:战国—晋唐时期(萌芽阶段)宋—⾦元时期(成长阶段)明清时期(形成阶段)其中,明清时期(形成阶段)要掌握:⑴明末医家吴⼜可出我国第⼀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⑵温病四⼤家及其代表著作:叶天⼠——《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创⽴了温病卫⽓营⾎辨证论治薛⽣⽩——《湿热病篇》是专论湿热性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著作,进⼀步丰富了温病学内容。

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后世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创⽴了温病三焦辨证、三焦分治⼤法王孟英——《温热经纬》另外:看下表格概括P3 表1成长阶段主要医家学术观点概括P5 表2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3.P7.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病因---- 感受温邪,主症---- 发热,病机----易化燥伤阴)4.温病的特点:(⼀)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其中,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即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2.发热是温病必有之症,⽽且多数热势较⾼。

温病学重点整理

温病学重点整理

名解:1.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4.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浮,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出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过程中,发生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5.神昏谵语(昏谵):表现神志不清,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与谵语并称,多系闭证,实证。

6.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因为这些病的属性是温热性质,故称为温疫。

7.昏聩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8.神志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

9.日晡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至5时,多由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属气分证热型。

10.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有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11.辛开苦降:湿温病证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以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

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12.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多发于冬春两季,13.轻法频下:轻法指苦寒攻下的作用轻;频下指反覆多次运用导滞通便之法。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道,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此类往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轻法频下”,不宜峻剂猛攻。

温病学整理(湿热类)

温病学整理(湿热类)
舌白,渴不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繼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吳瑭自注:按此證表裏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
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護神明;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3.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白芷紫蘇
茯苓半夏曲白朮
陳皮厚樸桔梗
藿香炙甘草
生薑大棗
藿香正氣大腹皮
厚樸夏曲茯苓配
①香薷證:無汗惡寒身痛沉重
如麻黃湯症,兼濕身拘緊
②脾胃濕證:苔膩、痞脘、不饑不食
③暑熱證:發熱、口渴、心煩
7.暑濕並重
白虎加蒼朮湯
石膏知母炙甘草
粳米蒼朮
陽明白虎辨非難
難在陽邪背惡寒
知六膏斤甘二兩
米加六合服之安
《條辨》上焦篇第26條:手太陰暑溫,或已經發汗,或未發汗,而汗不止,煩渴而喘,脈洪大有力者,白虎湯主之;脈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身重者,濕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者,生脈散主之。
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
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①吳鞠通:脘連腹脹,大便不爽
②食滯脘腹脹滿證
脘腹脹悶,大便不爽,
舌苔白膩
濕鬱中焦,
阻滯經絡

加減正氣散
藿梗厚樸
陳皮茯苓
防己豆卷
通草苡仁
《溫病條辨·中焦篇》濕溫第59條:
濕鬰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
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①吳鞠通:脘悶,便溏,身痛,
黃芩滑石湯與甘露消毒丹:兩方均有黃芩、白蔻仁、滑石、通草。但甘露消毒丹中有薄荷、連翹、貝母、射干,善於清化上焦肺與咽喉的熱結;黃芩滑石湯中有大腹皮、茯苓、豬苓,善於理氣消脹,滲利下焦。因此,黃芩滑石湯以治療濕熱小便不利、便溏等下焦之證為長;甘露消毒丹以治療濕熱咽喉腫痛、咳嗽、哮喘等上焦之證為勝。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温病简答问答整理完全

温病简答问答整理完全

1.温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由外界温邪引起。

②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有阶段性。

大多循卫气营血规律传变发展。

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易出现险恶证候,易耗伤阴津。

2.风温病与伤寒(狭义伤寒)有何不同?风温病与狭义伤寒均属外感热病。

但因感邪性质不同,其证治亦有明显差异。

风温病感受是风热病邪,邪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初起常见发热恶寒、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

传变较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阴,初起治宜辛凉解表。

狭义伤寒,感受的是风寒病邪,邪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

初起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传变稍慢,一般寒邪化热,才传入于里,病程中有六经传变次第,病变中易伤阳气。

初起治宜辛温解表。

3.试述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②病变过程中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③易耗伤人体阴液。

3.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

①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

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

③治疗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

④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

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

4.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有何异同?相同点:①以肺胃为中心;②初起都有肺卫见症。

不同点:①发病季节不同;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燥热病邪多发生于秋季。

②初起症状,燥伤肺卫证必伴有津液消耗见症;③风热病邪每易出现“逆传心包”的病理变化,燥热病邪病势轻浅,以肺为病变中心。

(2021年整理)温病学重点

(2021年整理)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温病学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温病学重点的全部内容。

温病学重点绪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是温病伏邪病因学说最早的理论依据。

2.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撰:《疫疹一得》;雷风:《时病论》3.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6.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温病的命名方式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2)时令主气:风温、暑温3)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2.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温热、湿热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新感温病:初起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治疗以解表为主(名词解释)伏邪温病:初起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名词解释)3.温疫: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是温病中具有强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变(名词解释)第三章温病辨正理论1.卫气营血辩证1.卫分证♦病因病机:温邪袭表,肺卫失宣♦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口微渴♦转归:由表而解;传入气分;逆传心包♦治法及代表方:辛凉解表,银翘散2.气分证♦病因病机:病邪入里,正邪剧争,热炽津伤♦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转归:邪退病愈;邪入营血;津气欲脱♦治法及代表方:清热生津,白虎汤3.营分证♦病因病机: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转归:透热转气而邪退病减;邪入血分,耗血动血;正气外脱♦治法及代表方:清营透热,清营汤4.血分证♦病因病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辨证要点:舌质深绛,见出血症状♦转归:邪盛正衰,危及生命;正气恢复,邪势减退♦治法及代表方: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2.三焦辨证1)上焦辩证邪犯肺卫证;肺热壅盛证;湿热阻肺证;热闭心包证;湿蒙心包证♦湿蒙心包证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2)中焦辩证阳明热炽证;阳明热结证;湿热中阻证;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湿阻大肠证♦湿热中阻证辨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苔腻(选择题)♦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塘垢、苔黄腻或黄浊.代表方:枳实导滞汤(选择题)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1.辩舌苔1)湿遏热伏证: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邪较重,而致热邪内伏)2)湿热疫邪郁闭膜原: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病多凶险)2.辩斑疹1)红活荣润:气血充足2)紫赤类鸡冠红色:热毒深重3)黒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气血尚活3.辩发热1)日晡潮热:发热午后益甚。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

1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①新感温病。

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

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②伏邪温病。

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

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

如春温、伏暑。

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2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多在皮毛、鼻、肺。

其特征是: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数等。

由于发病季节、气候、病邪性质及人体抵抗力不同,常见以下五种类型:〔一〕风温表证主证:身热恶风,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舌红苔白。

可见于某些流感、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急性传染病的早期。

分析;外感风温,邪犯肺卫、卫外失司,郁于肌表,故见身热恶风,风为阳邪,上巅伤及阳络而见头痛;温邪袭肺,肺气不宣,邪热内扰,则咳嗽口渴;邪浅在表又为温邪,故见脉浮数、苔白舌红等。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野菊花〔清热透表〕;薄荷荆芥淡豆豉〔辛凉解表〕;桑叶桔梗牛蒡子杏仁甘草〔宣肺止咳〕;竹叶芦根〔生津止渴〕。

〔二〕暑温表证主证:头痛微恶寒,身重脘闷,肌肤灼热,无汗,口干不欲饮,胸闷咳嗽,脉洪或濡数,舌红、苔微黄腻。

见于某些流感、感冒、乙型脑炎、中暑等病的早期。

分析:夏日避暑纳凉,表寒外束,暑邪内遏,阳气不伸,故见头痛、微恶寒、身重脘闷;暑多兼湿,故口干不欲饮,暑为阳邪,故见脉洪、舌红、苔微黄腻;暑温束表,腠理闭塞,阳气不得外泄,故见肌肤灼热无汗;肺失清肃,故胸闷咳嗽。

治法:透表解暑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银花连翘扁豆花〔辛凉透表、清热〕;厚朴香薷〔祛暑化湿〕。

〔三〕湿温表证主证:头痛胀重,恶寒不甚,身重困倦,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假设阴虚。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16.吴又可是:()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避其毒气B.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C.正气存内D.以药物熏烧辟温气E.及时治疗2.刘河间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D.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E.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3.《伤寒补亡论》中提出:()A.《伤寒论》方不能一成不变,当灵活运用B.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C.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一生D.太阳中热,暍是也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4.吴又可的主要学术观点有:()A.疫邪的传变主要是按六经传变B.治疗温疫应分三焦论治C.疠气自口鼻而入D.温疫的性质有温热和湿热之别E.温疫后期宜养阴忌参芪5.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A.温病表证多为里热郁表而致B.温邪首犯肺卫C.辨治斑疹白的方法D.水湿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E.对秋燥的进行辨治6.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7.刘河间在热性病方面的主要观点有:()A.六气皆从火化B.六经传受皆是热证C.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纬》E.《温热论》10.王安道温病学说的主要论点是:()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

温病学题库整理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16.吴又可是:()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避其毒气B.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C.正气存内D.以药物熏烧辟温气E.及时治疗2.刘河间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D.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E.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3.《伤寒补亡论》中提出:()A.《伤寒论》方不能一成不变,当灵活运用B.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C.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一生D.太阳中热,暍是也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4.吴又可的主要学术观点有:()A.疫邪的传变主要是按六经传变B.治疗温疫应分三焦论治C.疠气自口鼻而入D.温疫的性质有温热和湿热之别E.温疫后期宜养阴忌参芪5.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A.温病表证多为里热郁表而致B.温邪首犯肺卫C.辨治斑疹白的方法D.水湿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E.对秋燥的进行辨治6.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7.刘河间在热性病方面的主要观点有:()A.六气皆从火化B.六经传受皆是热证C.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纬》E.《温热论》10.王安道温病学说的主要论点是:()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2017年整理】温病——汗出异常

【2017年整理】温病——汗出异常

国医大师“论汗”汗出是人体内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的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理论基础。

后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的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的变证、危证的救治有着深入的研究,隐寓了汗证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的认识于是大彰。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祖国医学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的研究来认识汗的。

汗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

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探讨汗的生成和作用,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及其临床意义。

一、汗的生成和作用我们不能把汗看做人体内排出的废物。

它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清液。

《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

汗是体内精气,由于人体自稳调节功能活动的需要,或因疾病的原因被迫而出。

汗在质为阴精,来源于饮食水谷。

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又与其他四脏有密切的关系。

如肺气宣通,人体的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表。

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

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

肺主气属卫,卫气调节汗液,故汗与肺脏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

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

肾为水脏,统主五液,肾精充足,则水有下源,汗液乃充。

由于汗出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故正常汗出具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的重要作用。

汗还具有宣通肺气,祛除病邪的作用。

如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则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见无汗,肺气失其宣散,则常见咳喘等症状。

发汗后,腠理开,玄府通,肺气宣而寒邪解,因而咳喘自止。

可见汗与肺气宣通有关,不但肺气宣通可致汗出,汗出亦促进肺气的宣通。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温病学专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和参考!温病条辨原文翻译从前,淳于公说过:“一般人担心的问题,是担心病多;医生担心的问题,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

什么原因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

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

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

即使这样,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

无奈社会上很少有善于触类旁通的、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类推,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样做,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到治疗时立即失败,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

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仍旧袭用原来的方剂,稍微改变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出现于记载。

到陶华的《伤寒六书》出现,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所有疾病了。

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

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

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宝子们!温病学这门课可是有点复杂又很有意思的哟,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份重点笔记哈。

一、温病学的概念。

温病嘛,简单说就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就像是咱们平时不小心感染了一些邪气,然后身体就开始发热、不舒服啦,而且这温病和普通的感冒可有点不一样哟,它的症状往往会更严重些。

二、温病学的发展历程。

1. 萌芽阶段。

2. 成长阶段。

三、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主要就是温邪嘛。

这温邪又分好多种呢,比如说风热病邪,就像是春天的时候,风带着热邪一起来欺负咱们身体,让人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这些症状;还有暑热病邪,夏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会让人感觉特别热,还可能会头晕、口渴啥的;还有湿热病邪,在南方那种潮湿的地方比较常见,人会觉得身上黏黏的,还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泻这些情况哟。

四、温病的辨证方法。

1. 卫气营血辨证。

这可是叶天士的得意之作哟。

卫分证呢,就像是温邪刚刚入侵咱们身体,还在体表呢,一般会有发热、微恶风寒这些症状,就像普通感冒刚开始的样子;气分证呢,温邪就深入到身体里面一点啦,会出现高热、口渴、大汗这些症状,身体的火气可大啦;营分证呢,温邪就更深入啦,会出现心烦、失眠、舌红绛这些症状,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好了;血分证就更严重啦,会出现出血、谵妄这些症状,那可得赶紧治疗哟。

2. 三焦辨证。

吴鞠通的这个三焦辨证也很厉害哒。

上焦主要包括心肺,温邪犯上焦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这些症状;中焦主要是脾胃,温邪到了中焦,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这些消化系统的症状;下焦主要是肝肾,温邪到了下焦,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手足心热这些症状哟。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

1. 清热。

温病嘛,大多都有热象,所以清热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哟。

可以用一些清热的药物,像石膏、知母这些,把身体里的热邪给赶出去。

2. 祛湿。

对于那些有湿热病邪的温病,祛湿就很关键啦。

可以用一些祛湿的药物,像藿香、佩兰这些,让身体不再那么潮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新感和伏邪理论,区别二者有何临床意义?】①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

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

③治疗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

④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

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

意义在于阐明温病不同发病类型的机制,揭示其病机传变规律,使其更有效的知道临床辩治温病【讲述卫气营血辩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及意义?】卫气营血病变与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都可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掌握病程阶段和传变规律,从而确立治法,指导温病的治疗。

区别:两种辨证方法各有侧重,互有短长。

一般而言,卫气营血辩证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辩证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故在临床上,多以卫气营血辩证确定病变的浅深层次和发展趋势,再用三焦辩证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应当将两种辩证方法相辅运用,经纬交错,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辨证论治。

综上,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类型不同,但其意义在于归纳温病的证候类型,分析温病的兵力变化,明确温病病变不为及病势轻重,掌握温病病机传遍,为确立治疗大法提供可靠依据.【温病中斑、疹、白 是如何形成的?】斑疹的发生与邪热内郁,波及营血有关,但二者成因不同。

斑多为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肉血络外渍而成,形态呈点大成片不高出于皮肤,压制不退色。

疹为邪热郁肺。

内串营分,从肌肤血络外发,形态呈琐碎小粒大小,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二者在形成上有肺胃及营血的脏腑所偏和病位深浅之别,在表现上有肌肤和肌肉之深浅不同。

白培则为湿热之邪流连郁阻气分,欲蕴蒸于肌肤致皮肤上,出现的内含透明浆液的白色疱疹,每随发热汗出而透发,多分布于颈胸腹等处。

虽亦为疹,表现在皮肤上,但与斑疹之病因、病机、病位截然有别,为湿热在气分的特殊征象。

【湿热类温病与温热类温病如何鉴别?】二类温病从病因上来看,前者感受温热病邪,后者感受湿热病邪;在病势上,前者起病急,传变快,后者起病缓,病程长,传变慢;症候上,前者纯热无湿,热重阴伤为主,后者有湿有热,阻遏气机为主;病变中,前者多位壮热,灼热,内闭动风,动血或阴竭阳脱,后者多身热不扬,以中焦或三焦并见,以发白培或蒙蔽心包。

【赤芍与白芍在犀角地黄汤中的如何区别使用?】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盛动血之常用方,方中有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四味药,芍药应据病机酌选白芍或赤芍,若身灼热,谵妄,斑疹紫黑密布,脉数疾,证候属血中毒热较甚,用赤芍为宜,因赤芍苦寒,清热凉血活血。

若证兼口咽干,午后夜间热更甚,脉数而细,舌干绛,证候属血热阴伤,当宜白芍,因白芍寒酸甘化阴,可滋养阴血。

即二者之区别使用以血热炽盛及血热阴伤为辨。

【如何理解留的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吴鞠通说:“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强调了温病治疗中,应重视保护阴精,滋阴生津法及针对温热易伤津,这一病理而设,属于八法中的补发范为,此法不仅在温病后期常用,因后期易伤阴,特别是肝肾之阴,且在温病之始终,都应重视此法,只是要与祛邪法斟酌轻重。

如温病初起,邪在气分,以透表泄卫为主,也可稍作养阴而不腻之品。

邪入气分,热盛津伤,清热同时,佐以滋养阴津。

邪滞下焦,肝肾阴伤,以滋补真阴为主。

总之,本法虽属补法,在温病中,对驱邪也有间接作用,故在治疗中,应时时顾护阴津,只要阴津尚存,则病有生机,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即是此意【逆传心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逆传心包为风温病中的一种传遍方式,指邪在肺卫不经气分而径传心包营分的病机和症候。

之所以引起逆传。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感邪之轻重,如邪较甚者易发生。

二正气不足,主要是素体心之气阴两虚,易之邪热内陷,三失治或误治,延误病机,使邪盛正虚,邪气内陷,四心肺同居上焦,一脏有邪可传他脏,或者说,上述几种因素的综合,或以哪一种为主的作用,可导致逆传心包的发生。

【风温病如何体现以肺为病变中心的特点?】本病初起,风热病邪从口鼻而入,肺开窍于鼻。

或从皮毛而入,“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风热外袭,卫气与邪相争,肺气被郁肺窍不利,出现发热重微恶寒,口微渴,咳嗽等肺卫失调之症候,正如叶天士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吴鞠通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肺,概括了本病初期肺经受邪的特点。

肺胃表症不解,则传肺经气分,肺热渐炽,以致邪热壅肺。

肺失宣降,邪郁于肺,炼液成痰,或素体痰盛,又与热相合成痰热壅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热邪可下移大肠呈肠热下痢,或肺中痰热,致肺气不降及热灼阴津影响大肠传导气机,致腑气不通而成肺热腑实。

肺热顺传于阳明,可出现阳明气分之无形之高热或阳明腑实之有形热结证,肺卫不解也可逆传心包出现心包营分证。

本病病变中心以肺为主,也可下传中焦胃,故后期多出现肺胃阴伤,为邪热伤津之故。

可见本病从始到终,在脏腑上表现了肺为病变中心的特点。

【银翘散与桑菊饮的组成及主治有何异同,二者如何区别使用?】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辛凉解表方剂,适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但两者清解之力有轻重区别。

银翘散中荆芥、豆豉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大队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且银花、连翘用量大,并配竹叶,清热作用较强;桑菊饮多为辛凉之品,力较平和,其解表之力较逊于银翘散,为“辛凉轻剂”,方中杏仁肃降肺气,止咳作用较银翘散为优。

所以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而偏于表热较重,以发热微恶寒、咽痛为主症者,宜用银翘散;偏于肺失宣降,表证较轻,以咳嗽为主症者,宜用桑菊饮【温病实风与虚风如何鉴别?】二者为温病中常见证候,主要从病势、热型、抽搐及舌脉等方面来鉴别。

实风起病急,病程短,抽搐频繁有力,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伴高热神昏,脉弦数有力。

虚风起病缓,病程长,时作时止,证见手足徐徐蠕动,口角或眼角微微颤动伴见低热,五心烦热,口干,耳聋,舌绛枯萎,脉细无力。

【如何理解透热转气的含义?】叶天士说”热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含义指邪入营分,其气分深血分浅在清营泻热同时,尚可翼其营分邪热,从气分透出表达而解,吴鞠通在此原则下创清营汤一方,方中清泄营热之中,又用竹叶、银花连翘辛凉质轻疏散制品,使营热透出气分,可谓透热转气之具体体现。

据此现代医家多引申其意,认为透转之品不仅仅限于清营汤中几位辛凉质轻药物,临床中凡事营分证兼有气机不畅者,如痰热食滞燥屎淤血气郁等皆应在清泄营热止同时,使用清热化痰消导积滞,通下燥屎,活血祛瘀疏肝理气治法,使气机畅达营热外达无阻,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进而把该治则的含义由狭义转为广义。

【为什么湿温病变中心多以脾胃为主?】湿温是感受长夏之际之湿热病邪所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易伤脾胃,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同属中土,且脾喜燥恶湿,气机主升,胃喜湿恶燥,气机主降,二者喜恶相反,气机升降相宜。

湿热之邪由口鼻皮毛而入,湿易困脾,热易伤胃,治脾胃功能失调,其运化受纳障碍,则可致内湿饮食停滞,气机阻滞而见,胸闷脘痞,腹胀呕恶纳呆等症。

且在病变中若素体中阳偏虚,邪从湿化而病偏于太阴脾,发为湿重于热。

若素体阳旺者,则邪从热化并偏于阳明胃,发为热重于湿,可见湿温病变中心以脾胃为主,是由湿热邪气性质及脾胃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

【如何理解吴鞠通所说伏暑暑湿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伏暑暑湿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指出了三者在发病季节上前后不同,暑温发于盛夏,湿温发于长夏,而伏暑发于秋冬,在症候上三者均可表现出暑热与湿的特点,及症候本于一源,暑邪与湿邪。

但在初起症候及病机演变上各有特点,应当详变,暑温起病急,初期多见阳明气分高热症,即使挟湿仍以暑热为主。

湿温则起病缓,初起湿重于热,尤多见湿遏卫气证,病变中心在脾胃,且易留恋气分,易见白培,少见营血分证。

伏暑起病较急,初起或见暑热在营,或见暑湿在气,但均兼表证为其特点,病变中暑热入营具有暑温特点,而暑湿在气又具有暑兼湿之特点。

可见吴鞠通所言指出了三者的症候有相似之处是因其病因均以暑与湿有关,但三者不可等同,还需在辨病和辩证上有所区别。

【丹砂与斑疹形态有何异同?】丹砂时行疾病的外在体征,以其全身肌肤潮红,皮肤上密布针尖大小砂疹为其特点。

其与斑均为皮肤色红,但丹砂呈现均匀潮红,无正常皮肤,上布疹点压之褪色。

斑则呈点状或片状,斑之间有正常皮肤,压之不退色,丹砂与疹均属皮下丘疹,高出皮肤扶之碍手,但丹砂之疹,与全身皮肤潮红并存,且疹形细小均匀。

疹则无皮肤潮红,疹间皮肤正常,且疹点较丹砂疹大,而且分布不均匀。

【鉴别春温于风温的临床意义?】春温与风温时发生在春季的常见温病,初起以肺卫表证为主者是新感风温,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者是伏邪春温。

临床区别二者主要通过初期证候,进而明确其病因,病位,病机传变及病情轻重,为治疗用药及预防提供依据。

如春温的病位深,传变无规律,病情重,或在气,或在营血,或在心包,甚则热灼真阴,阴虚风动,或出现邪陷正衰之危证,治疗及时,果断,且祛邪不忘透邪,时时顾护阴精。

风邪为新感,危机一般是由浅入深的规律传变,且病变初期在肺卫,病邪不解则以肺卫上中焦气为主,邪盛正虚者也可以逆传心包,治疗可根据其传变遵卫气营血阶段治疗大发,即汗之,清气,清营,凉血,可预知邪入,早于扶正等。

总之区别二者得意义在于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温病【简述温病与伤寒关系?】温病与伤寒都属于外感类疾病,正如《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中“伤寒”言其一切外感热病。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一部外感热病之专著,其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在晋唐以前,多以伤寒论方法治疗温病,其后对温病认识逐渐深化,宋以后出现寒温分治,明清时温病学说托却伤寒,自成一体,形成以整套因证脉治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有效的指导着临床热病之辨治。

温病学说与《伤寒论》是源与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营分证与热馅心包有何不同?】营分证标示着病位较深,热馅心包标示着脏腑病变,二者都可见神志异常,但营分证之神志异常由营热循脉及心,侵扰心神而见时有谵语或心烦,心包症状较轻而主要以营热阴伤为主。

热馅心包是热邪直接内陷,心包机窍被阻,心不能主持神明而见神昏而昏愦,舌蹇,肢厥,心包症状较重而全身营分证不显,二者都涉及到心包及营分,只是侧重不同,但也可以互相转化。

【谈谈温病动风一证的辨治?】温病动风一证,有虚有实,实者多因风火痰热,虚者多为肝肾阴伤。

就实证而言,有在卫,在气,在营,在血之不同。

卫分动风因卫热不解,内迫肝经,证见寒热并见,时有抽搐,但抽搐时间短,热退即止,方用银翘散加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