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新(统编版)PPT
合集下载
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课件(共12张PPT)
理解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什么?
碧水汹涌澎湃地向东流去,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 石,发出哗哗的声音,把天门山从中间劈开。江水流到 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而激起回旋。
理解诗句 相峙而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诗人是站在船上看到的。
理解诗句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面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好; 山色迷蒙,雨后的青山升起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犹如仙境。
理解诗句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美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 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 是因为二者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 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
17《古诗三首》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神奇九赛沟
张家界风光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学成就: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 体裁是绝句。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赤壁赋》等。
学习方法
(1)读: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 读。读准“亦”“抹”“宜”的字音,学习多音字“抹”。
(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 的理解。
(3)想:说一说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6单元17《古诗三首》 (共39张PPT)
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 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 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 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 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 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结构梳理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气势磅礴 碧水东流—至此回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结构梳理
饮
湖 上 初
晴:水光潋滟
写景
后 比西子:总相宜
雨
主题概括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不同
天气下的西湖呈现的风姿,晴天时, 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 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
刘 禹 锡 :(772842) 唐 代 文 学 家 、 哲学家,字梦得,洛 阳人,有“诗豪”之 称。
断开
楚江
(
)(
)孤帆(
银盘
镜子
)(
)
(
)
jìng zi
2.形近字组词 镜(镜子 ) 孤孤帆( 境(环境 ) 狐狐狸(
摇) 摇摆 ( 未)来未( )
)遥遥远 (
末尾
)末(
)
3、 《望洞庭》作者是( 唐 )朝诗人( 刘禹锡 ),在诗中, 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诗中诗人将 湖面
( 未打磨的)镜比子作(
从“断”和“开”, 我感受到天门山的雄伟 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 波澜壮阔。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回转”,
突出了山势险峻和 水流湍急。
描写长江水撞击天门山后漩涡汹涌的景象。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 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耸出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 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 而来。
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古诗三首ppt
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 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 小小的青螺,突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和 谐之美。将湖、山比喻得小巧精致, 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第六单 元古诗 三首PP T部编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第六单 元古诗 三首PP T部编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朗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理解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色 多么美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色迷蒙,雨中景致也很奇妙。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奇 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 的神韵。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 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 了西湖的别称。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湖光山色 雨亦奇 即景抒情
淡妆浓抹比西子 总相宜比喻源自切西湖美景中心思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 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宁西南)人。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蜀道难》 《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望洞庭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 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 小小的青螺,突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和 谐之美。将湖、山比喻得小巧精致, 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第六单 元古诗 三首PP T部编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第六单 元古诗 三首PP T部编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朗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理解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色 多么美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色迷蒙,雨中景致也很奇妙。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奇 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 的神韵。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 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 了西湖的别称。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湖光山色 雨亦奇 即景抒情
淡妆浓抹比西子 总相宜比喻源自切西湖美景中心思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 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宁西南)人。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蜀道难》 《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6.17古 诗三首 (44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
望洞庭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6张ppt)
悠闲自在 乐观豁达
诗人在望什么? 望到了什么?
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优美风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XXX舒适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风景?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XXX舒适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荔枝酱
一、读准读通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方法:
①读诗题 ②读注释
二、了解大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浓抹
淡妆
倘若你就是诗人,闭上眼想象:
如果有这么一天,可以把你们的作业或 者各种任务都放下,什么也不想,坐在 风景如画的湖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官场上遭受挫折, 被派遣到杭州去,但杭州西 湖的潋滟风光打散了他心中 的抑郁不平,他不再执着于 官场的斗争,而是陶醉于湖 光山色。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③西子:既西施,中国古
代四大美女之一。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 漫,群山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望什么? 望到了什么?
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优美风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XXX舒适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风景?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XXX舒适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荔枝酱
一、读准读通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方法:
①读诗题 ②读注释
二、了解大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浓抹
淡妆
倘若你就是诗人,闭上眼想象:
如果有这么一天,可以把你们的作业或 者各种任务都放下,什么也不想,坐在 风景如画的湖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官场上遭受挫折, 被派遣到杭州去,但杭州西 湖的潋滟风光打散了他心中 的抑郁不平,他不再执着于 官场的斗争,而是陶醉于湖 光山色。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③西子:既西施,中国古
代四大美女之一。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 漫,群山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 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镜子。
课外拓展
有关洞庭湖的诗词
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7、古诗三首
李白(701一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 称,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 有《李太白集》传 世 。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 , 享年61岁 。 其墓在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 、 湖 北安陆有纪念馆。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束缚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迹 。
语段分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句承 接 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 “出” 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 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 好像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 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语段分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 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 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课文早知道: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③好, 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⑥, 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这首诗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 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亦 抹宜庭
wèi mó pán
未磨盘
会写的字:
断楚至 孤 帆饮初 镜 未磨 遥 银盘
多音字组词:
抹:[mǒ]涂抹 [mò]抹头 [mā]抹桌子
磨:[mó]磨平 [mò]磨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形近字组词:
镜:[jìng]镜子 境:[jìng]环境 孤 :[gū]孤独 狐:[hú]狐狸
课文翻译: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 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 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 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 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课文早知道: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③好, 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⑥, 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这首诗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 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亦 抹宜庭
wèi mó pán
未磨盘
会写的字:
断楚至 孤 帆饮初 镜 未磨 遥 银盘
多音字组词:
抹:[mǒ]涂抹 [mò]抹头 [mā]抹桌子
磨:[mó]磨平 [mò]磨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形近字组词:
镜:[jìng]镜子 境:[jìng]环境 孤 :[gū]孤独 狐:[hú]狐狸
课文翻译: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 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 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 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 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 部编版 (37页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完美版)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指什么?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
女之一,她是春秋末期越国 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苎 (zhù)萝山苎萝村。苎萝山 现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苎 萝有东、西两村,施夷光住 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
是什么样子的?
晴天:水光潋滟
雨天:山色空蒙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 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 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正因为这个美妙的比喻,西湖从此又 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朗读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 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想:说一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yì
欲把西湖比西子,
mǒ
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mǒ( 抹药 ) 抹 mò( 抹石灰 )
17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 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 以被叫作“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 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望天门山
[唐]李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谁来把课前预习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经典之作。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6张PPT)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回旋。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我会写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出】高高地耸出。 【孤帆】一只小船。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扮。
状元成才路
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 镜未磨。
遥 望/洞 庭/ 山水翠,
白 银/盘 里/ 一青螺。
理 解 古 诗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资 料 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浩荡奔 流到这里回旋。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我会写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出】高高地耸出。 【孤帆】一只小船。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扮。
状元成才路
衣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 镜未磨。
遥 望/洞 庭/ 山水翠,
白 银/盘 里/ 一青螺。
理 解 古 诗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资 料 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21张PPT)
晴雨
2.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西湖
湖光 山色
解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地点:西湖。 天气:初晴后雨。 事件:饮酒、游湖。
走进古诗
有感情的 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喜欢西湖晴天时的景色吗?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方:正。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注释
①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 潋滟:形容水光荡漾、波动闪
动的样子。
③ 迷蒙:迷茫飘渺的样子。
④ 相宜:很合适,十分自然。
读出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悟诗意
哪一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 哪一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
1.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听读,集中注意力,听准节奏
古诗新译栈
天晴时,西湖水波荡漾,波 光闪动,清朗而美好;下雨时, 群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 朦胧而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 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 浓妆也罢,总能自然地展现出迷 人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这年初 春,苏轼于好友游赏西湖,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突然下起雨来, 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叹不已,于是写下一组诗,这首诗是其中 的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洞庭》PPT课件2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 未 磨 : 水平如镜
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文解读
远景—壮美
远看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
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君山 体。 洞庭湖
诗文解读
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不真切; 二是湖面宽阔,波光粼粼,迷迷蒙蒙。
遥望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 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 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我会写
yín 银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钅 组词:银两 银花火树
白银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框要窄、 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 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我会写
pán
盘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皿 组词:棋盘 盘山公路
盘子
书写指导:舟字首撇要短, 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 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三首诗的意思。 2.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歌颂祖国的大好 河山,你积累了多少,写几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结束
03
诗文解读
诗文朗读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文解读
望洞庭 洞庭湖
这首诗是刘禹锡唐穆宗长庆 四年(824年)秋赴和州任职 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
诗文解读
近景—柔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
译文: 月光和湖水交融在一起非常和谐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
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古诗三首》课件(67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亦: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诗意:晴天,西湖波光闪动正显得美;下雨时,青山笼罩 在烟雨之中,迷茫的景色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空蒙(mēng méng)
•
淡妆浓抹(mǒ mā)
•
镜未磨(mò mó)
•
潋滟(lán liàn)
•
相宜(yí yì)
•
两相和• (huó hé)
二、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山色空蒙雨亦奇( A )
••
A.迷茫缥缈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望
天
门唐
•
山
李 白
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李白:(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 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 “大李杜”。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等。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 2.想一想古诗写了什么内容。
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du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亦: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诗意:晴天,西湖波光闪动正显得美;下雨时,青山笼罩 在烟雨之中,迷茫的景色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空蒙(mēng méng)
•
淡妆浓抹(mǒ mā)
•
镜未磨(mò mó)
•
潋滟(lán liàn)
•
相宜(yí yì)
•
两相和• (huó hé)
二、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山色空蒙雨亦奇( A )
••
A.迷茫缥缈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望
天
门唐
•
山
李 白
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李白:(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 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 “大李杜”。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等。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 2.想一想古诗写了什么内容。
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duàn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表现了千里洞庭__风__平__浪__静____的景象。
六、青山绿水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___洞__庭__
_湖___,“青螺”指的是___君__山___。本句巧用了__比__喻___ 的修辞手法,把秋月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工艺美 术珍品,表达了诗人___对__洞__庭__湖__美__景__的__喜__爱__和__赞__美___ 之情。
一、主题积累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诗句,排序是__②__③__①__④____。 (填序号)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②草长莺飞二月天 ③映日 荷花别样红 ④墙角数枝梅
二、延伸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远 )——( 近 ) ( 高 )——( 低 )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晴雨中的西湖 1.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水__光__潋__滟___;描写西
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山__色__空__蒙____。 2.作者对晴雨中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晴__方__好____、
__雨__亦__奇____。
四、如西子般的西湖 1.诗人把西湖比作___西__子___,说西湖像她一样___美___,
2.前两句诗着重写了江和山,第一句( A ),第二句 ( B )。 A.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B.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二、孤帆红日美 1.一个“___出___”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____山____带上了
动态美,寓含了诗人的___喜__悦___之情。 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两__岸__高__耸__的__青__山__隔__着__长__江__相__峙__而__立__,__一__叶__孤__舟__从__日__ 边__而__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青山绿水 “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___洞__庭__
_湖___,“青螺”指的是___君__山___。本句巧用了__比__喻___ 的修辞手法,把秋月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工艺美 术珍品,表达了诗人___对__洞__庭__湖__美__景__的__喜__爱__和__赞__美___ 之情。
一、主题积累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诗句,排序是__②__③__①__④____。 (填序号)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②草长莺飞二月天 ③映日 荷花别样红 ④墙角数枝梅
二、延伸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远 )——( 近 ) ( 高 )——( 低 )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晴雨中的西湖 1.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水__光__潋__滟___;描写西
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山__色__空__蒙____。 2.作者对晴雨中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晴__方__好____、
__雨__亦__奇____。
四、如西子般的西湖 1.诗人把西湖比作___西__子___,说西湖像她一样___美___,
2.前两句诗着重写了江和山,第一句( A ),第二句 ( B )。 A.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B.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二、孤帆红日美 1.一个“___出___”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____山____带上了
动态美,寓含了诗人的___喜__悦___之情。 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两__岸__高__耸__的__青__山__隔__着__长__江__相__峙__而__立__,__一__叶__孤__舟__从__日__ 边__而__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PPT课件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 作者写西施的用意是什么?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相宜”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赞美西湖,表明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 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楚江水势很猛。 听到滔滔的楚江水的轰鸣。 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那个字极具表现力?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句。 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那是怎样的景象?
看到了湖光、秋月。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湖 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课文讲解
我会写
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镜未磨: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遥望:远远望去。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望洞庭 [ 唐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后作业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来学 习他这首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 作者写西施的用意是什么?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相宜”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赞美西湖,表明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 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楚江水势很猛。 听到滔滔的楚江水的轰鸣。 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那个字极具表现力?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句。 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那是怎样的景象?
看到了湖光、秋月。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湖 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课文讲解
我会写
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镜未磨: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遥望:远远望去。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望洞庭 [ 唐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后作业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来学 习他这首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10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
西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 江我相们对的,祖形国同幅门员户辽,阔所,以山又河被壮叫丽做。大家
知道天这门是山哪。里吗?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 天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 首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李白(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看到这幅美景可能会做 些什么?
我觉得他会被
这壮观的景色所
震撼! 我觉得他会吟 诗来赞美这壮丽 的景色。
我觉得他会画 一幅画来赞美这 美丽的景色。
古诗赏析: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 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 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 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 阔的胸襟。
景的喜爱之情。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 哪些信息?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 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意:
正。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晴天:水光潋滟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 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全班齐读,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小 组交流感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完前两句,我们感受到长江水的波 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门山都像 被它隔断的一样。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
西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 江我相们对的,祖形国同幅门员户辽,阔所,以山又河被壮叫丽做。大家
知道天这门是山哪。里吗?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 天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 首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李白(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看到这幅美景可能会做 些什么?
我觉得他会被
这壮观的景色所
震撼! 我觉得他会吟 诗来赞美这壮丽 的景色。
我觉得他会画 一幅画来赞美这 美丽的景色。
古诗赏析: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 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 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 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 阔的胸襟。
景的喜爱之情。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 哪些信息?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 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意:
正。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晴天:水光潋滟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 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全班齐读,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小 组交流感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完前两句,我们感受到长江水的波 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门山都像 被它隔断的一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58张PPT)
板书设计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
远处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思乡怀亲
知识拓展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古体诗
近体诗 (格律诗)
词 (长短句)
曲
乐府诗 律诗
诗无固定句 句无固定字 五言
唐以前 唐以后
绝句 七言
小令 中调 长调 杂剧
散曲
小令 套数
随堂练
一、解释词语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晴明:晴朗明和。 花堤:鲜花盛开的堤岸。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 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中,诗人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 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 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 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 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 何等惊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红于:比……还红。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诗意: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爱好傍晚时分 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 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三、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夜书】 【萧萧】 【梧】 【客情】 【知】 【挑】 【促织】 【篱落】
风声。 晚上写。 旅客思乡之情。 梧桐树。 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篱笆。 猜想。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一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表现出天水一色 的和谐画面。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中,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 湖光月色的整体集中到君山,写了皓 月银辉下洞庭山水浑然一体的美妙, 山愈青翠,水愈清澈,令人神往。
主题归纳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 字“抹、磨”。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重点) 3.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难点)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
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 称“李杜”。其五绝《静夜思》,七绝《望天门山》, 五律《送友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 难》等都流传千古。著有《李太白全集》。
《望天门山》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雄奇 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绘西湖在不同天 气下呈现出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湖的千古名句。
《望洞庭》通过描写秋 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表现出诗人 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 的雅致。
课文解读
再仔细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对祖国壮美河 山的热爱。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 同学们讨论解决。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 气势,第二句又反过来写天门山对长江水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 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望名山胜景、目接神驰 的景象。
译文:西湖水面波光闪动,晴天时的景色最是美好,
山色迷蒙,雨中景致也很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西施, 无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那么得体。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月光下,无风的湖面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 多像白银盘里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文章结构
山险水涌 天门中断、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望
雄
天
伟
门
秀
山 山出帆来 两岸青山、孤帆一片 以动写
丽
静
文章结构
饮 湖
湖光山色
晴方好、雨亦奇
即景抒情
西
上
湖
初
美
晴
后 淡妆浓抹 比西子、总相宜 比喻贴
景
雨
切
文章结构
湖月——相和
湖
洞庭秋色
和谐宁静 光
望
潭面——如镜
洞 庭
山水——青翠
洞庭山水
山水相
秋 月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liàn)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这两句从 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对西湖迷人的景色做了准确的描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用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比作西施,描摹出了西 湖的神韵,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望洞庭
字词学习
duàn chǔ
zhì折断 清楚 甚至Fra bibliotekchū jìng
wèi
当初 镜子 未来
pán
yì
盘山公路 人云亦云
gū
孤独
mó
磨炼
mǒ
涂抹
fān
帆船
yáo
遥控
yí
宜人
yǐn
饮料
yín
银色
tíng
庭院
mǒ 涂抹
爸爸在抹(mò)墙,妈妈在
抹 mò 抹墙
抹(mā)桌子,没人照看的妹妹
mā 抹桌子
拿着粉笔在地上胡乱涂抹(mǒ)。
山 青 水
君山——青螺 衬
翠
写法总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1.比喻:即打比方,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 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 的道理变得浅显。 2.对比:将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使二者的特点 更加突出。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 首部编 人教版P PT
课文导入
你看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长江吗?你见 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吗?你欣赏过“湖 光秋月两相和”的洞庭美景吗?今天就让我们跟 随古代诗人一起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 首部编 人教版P PT
17 古诗三首
写法巧借鉴
写法点拨: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自己对西湖晴天和 雨天的感受是“晴方好”“雨亦奇”,而且把“水光潋 滟”比作“淡妆”,“山色空蒙”比作“浓抹”,在对 比中彰显了西湖的特色。
mó 磨损
磨
mò 电磨
这台电磨(mò)用了很多年了, 零件磨(mó)损很严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整体感知
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 首古诗,试着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 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文学家、哲学家、著名诗 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是唐代 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文章以论 说文成就最大。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水从中间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头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一只小船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RJ 三年级上
知识绿卡
李白 姓名轶事: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他起个正式的
名字。当时正值春日,院落中繁花似锦,父亲便开口吟 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 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 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灵机 一动,“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于是便取 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为孩子的名字。
第一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表现出天水一色 的和谐画面。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中,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 湖光月色的整体集中到君山,写了皓 月银辉下洞庭山水浑然一体的美妙, 山愈青翠,水愈清澈,令人神往。
主题归纳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 字“抹、磨”。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重点) 3.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难点)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
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 称“李杜”。其五绝《静夜思》,七绝《望天门山》, 五律《送友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 难》等都流传千古。著有《李太白全集》。
《望天门山》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雄奇 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绘西湖在不同天 气下呈现出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湖的千古名句。
《望洞庭》通过描写秋 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表现出诗人 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 的雅致。
课文解读
再仔细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对祖国壮美河 山的热爱。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 同学们讨论解决。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 气势,第二句又反过来写天门山对长江水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 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望名山胜景、目接神驰 的景象。
译文:西湖水面波光闪动,晴天时的景色最是美好,
山色迷蒙,雨中景致也很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西施, 无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那么得体。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月光下,无风的湖面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 多像白银盘里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文章结构
山险水涌 天门中断、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望
雄
天
伟
门
秀
山 山出帆来 两岸青山、孤帆一片 以动写
丽
静
文章结构
饮 湖
湖光山色
晴方好、雨亦奇
即景抒情
西
上
湖
初
美
晴
后 淡妆浓抹 比西子、总相宜 比喻贴
景
雨
切
文章结构
湖月——相和
湖
洞庭秋色
和谐宁静 光
望
潭面——如镜
洞 庭
山水——青翠
洞庭山水
山水相
秋 月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liàn)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这两句从 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对西湖迷人的景色做了准确的描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用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比作西施,描摹出了西 湖的神韵,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望洞庭
字词学习
duàn chǔ
zhì折断 清楚 甚至Fra bibliotekchū jìng
wèi
当初 镜子 未来
pán
yì
盘山公路 人云亦云
gū
孤独
mó
磨炼
mǒ
涂抹
fān
帆船
yáo
遥控
yí
宜人
yǐn
饮料
yín
银色
tíng
庭院
mǒ 涂抹
爸爸在抹(mò)墙,妈妈在
抹 mò 抹墙
抹(mā)桌子,没人照看的妹妹
mā 抹桌子
拿着粉笔在地上胡乱涂抹(mǒ)。
山 青 水
君山——青螺 衬
翠
写法总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1.比喻:即打比方,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 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 的道理变得浅显。 2.对比:将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使二者的特点 更加突出。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 首部编 人教版P PT
课文导入
你看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长江吗?你见 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吗?你欣赏过“湖 光秋月两相和”的洞庭美景吗?今天就让我们跟 随古代诗人一起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古诗三 首部编 人教版P PT
17 古诗三首
写法巧借鉴
写法点拨: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自己对西湖晴天和 雨天的感受是“晴方好”“雨亦奇”,而且把“水光潋 滟”比作“淡妆”,“山色空蒙”比作“浓抹”,在对 比中彰显了西湖的特色。
mó 磨损
磨
mò 电磨
这台电磨(mò)用了很多年了, 零件磨(mó)损很严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整体感知
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 首古诗,试着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 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文学家、哲学家、著名诗 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是唐代 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文章以论 说文成就最大。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水从中间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头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一只小船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RJ 三年级上
知识绿卡
李白 姓名轶事: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他起个正式的
名字。当时正值春日,院落中繁花似锦,父亲便开口吟 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 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 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灵机 一动,“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于是便取 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为孩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