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PPT)
这个比喻形象的表现出了徐悲鸿 为了提高画技勤学苦练的可贵精 神,同时,“骏马”这个形象也 与徐悲鸿后来最杰出的代表《奔 马图》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徐悲鸿学画是怎么样的?
刻苦 清苦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
先总后分的手法
课文先总写徐悲鸿发奋努力,后从他 学习勤奋、生活清苦这两个方面来具 体写他“励志学画”的过程
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提示: 1.立志? 2. 为实现志向而努力? 3. 努力的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必须用事实让他 们重新认识一下 真正的中国人!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励志”学画 能不能 改成“立志”?
“励志”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 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在激 励着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 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可见, 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所以,题目中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他通过勤学刻苦,取得了什么成绩?
1、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高等美术 学校的结业考试。
2、创作人
1、“功夫”是什么意思?徐悲鸿在巴黎求学时是怎 样下功夫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
2、“功夫不负有心人”应当怎样理解? 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
徐悲鸿励志学画
(1895~1953)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中 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从小 刻苦学画,后赴法国留学, 1927年回国。抗日战争期间常 将自己的作品在国外展售,所 得款用来救济祖国难民。他长 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历任北 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 院院长等,擅长素描、油画、 中国画,尤其以画马驰誉中外, 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的进取精神。
《徐悲鸿励志学画》
追求卓越与完美
徐悲鸿在绘画中追求卓越与完美,他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表现出最佳的效果和品 质。
这种追求卓越与完美的精神,让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也为我们树立了追 求卓越与完美的目标和榜样。
04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艺 术价值
徐悲鸿的绘画风格与技巧
融合东西方绘画元素
树立远大志向
徐悲鸿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 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启示青少年要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明 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勤奋努力
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最终取得 了成功。这告诉青少年要勤奋努力,付出才有收获。
勇于创新
徐悲鸿在绘画艺术上勇于创新,开创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启示青少年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徐悲鸿的成就与影响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现代 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 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和展览。
他的艺术风格和理念对中国现 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 家。
徐悲鸿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02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 事概述
徐悲鸿的困境与挑战
自我超越
徐悲鸿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成为一代绘画大师。这告诉我们,要 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追求卓越
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追求卓越,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这启示我们,在个人成长与奋 斗过程中,要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徐悲鸿励志学画》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促进社会进步
一个充满励志精神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价值。
小学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后反思
小学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后反思《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第一课时时,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很快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徐悲鸿是谁?”、“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学的是哪种画?”、“徐悲鸿在哪里学的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我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选三个重要的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很好地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探求知识。
第二课时,当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时,我首先就问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文中给你留下印像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词是什么?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来,也不外乎就是“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等,于是我也告诉孩子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像,于是我借机板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紧紧抓住这句话来展开教学。
接着我就问:“孩子们,那你们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心人是谁?负是什么意思?功夫作何解释?于是便引出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我就势出示问题,让每个学生开始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学很快找出徐悲鸿下功夫的具体描写部分,以及这位有心人学画的结果。
学生在自学中能找到了关键词,我在下去巡视时暗示让他们轻声朗读……找到了关键词,就找到了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所以,我也找出了几处关键词。
比如,第二小节中有几个词语很关键,如“很不礼貌、冲着”,孩子们明白这是讲了外国学生很不客气,嫉妒心很强,语气很直白很冲,所以在朗读的时候知道了要重读,以表明外国学生的蛮横态度。
再如第五小节的“每逢节假日、常常、一整天”等词,都是表现徐悲鸿潜心临摹的,孩子们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和重要性,在朗读的时候也能注意重点突出一下,以体现其认真和刻苦。
7《徐悲鸿励志学画》ppt课件
为了实现自 己的志向而 激励自己刻 苦努力
6.徐悲鸿励志学画
自学提示:
课文朗读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 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 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 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lì
huì mào
rèn jì
yǎnɡ
nǔ
励志
jídù
绘画 认识 礼貌
名人名言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 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 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 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 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 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1895~1953)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 从小刻苦学画,后赴法国留 学,1927年回国。抗日战争 期间常将自己的作品在国外 展售,所得款用来救济祖国 难民。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 工作,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 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 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尤其以画马驰誉中外,作品 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 进取精神。
2、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 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 知道达仰很看重你, 但你别以为进 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 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 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
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
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
一下 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用心 读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能打动你心 灵的词语和句子,好好的品味品味。
从此,徐悲鸿更加 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 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7.《徐悲鸿励志学画》(1)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 直前。
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 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徐悲鸿的生活非常清苦。
徐悲鸿发奋 努力(总)
这三小节的 学习勤奋(分) 关系是什么样
的呢?
生活清苦(分)
他像一匹不知疲 倦的骏马,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他像一匹不知疲 倦的骏马,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3.(7-8)徐悲鸿 轰动 ,也改变
了
,长了 的志气。
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1. (1-3)徐悲鸿向绘画大师达仰学画,引 起嫉妒。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
2.(4-6)徐悲鸿生活清苦,仍不知疲倦地 勤练画技。
3.(7-8)徐悲鸿 轰动 ,也改变
了
,长了 的志气。
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1. (1-3)徐悲鸿向绘画大师达仰学画,引 起嫉妒。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 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 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 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 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 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 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 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 品。
7、 徐悲鸿励志学画
立志:立,树立。树立志向。
励志:励,激励。为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 己刻苦努力。
读句子: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 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 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 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本关于徐悲鸿的励志学画的书籍。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家和教育家,他以其独特的画风和为人称道。
这本书以徐悲鸿的故事为基础,旨在向读者讲述他的励志成长之路以及学画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徐悲鸿的经历和艺术理念,读者可以了解到他的才华与毅力,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启发和动力。
徐悲鸿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从小失去了双亲,但仍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
书中提到,徐悲鸿曾经住在山洞里,靠卖画维持生计,同时也面临着贫穷和社会的歧视。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除了徐悲鸿坚韧不拔的精神,书中还介绍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徐悲鸿认为,绘画是一门需要用心去感受和表达的艺术。
他强调观察力的重要性,认为绘画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技巧,同时也要有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他提倡学生多画写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真实的生活场景,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徐悲鸿还强调要注重创新和个性的表达,认为绘画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他的艺术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帮助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徐悲鸿对教育的重视。
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年轻的绘画才华,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倡导的“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将绘画与生活结合,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和感知自然环境,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他还强调学习的持久性和毅力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专注和努力,才能真正掌握绘画的技巧和艺术。
这些教育理念对读者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在学习和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我们可以学到徐悲鸿的坚持和毅力,他的艺术理念和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7《徐悲鸿励志学画》
他像一匹不知疲 倦的骏马,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思考: 1、这句话把他比喻成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 是这样做的?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 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 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 买绘画用品。
怎么励志学画?
1.勤学苦练,抓紧一切时间学画。 2.生活清苦,省钱购买绘画用品。
3为什么把他比成骏马? 马最能体现他奋发努力,勇往直前的精神。
4.生活清苦和学画有什么关系? 衬托他学画的艰难和决心
7.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是有骨气的,有自尊的中国人。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4/222021/4/22Thur sday, April 2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1:17:14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222021/4/222021/4/22Apr -2122-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222021/4/222021/4/22Thurs day, April 2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4/22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2日星 期四2021/4/222021/4/222021/4/2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222021/4/222021/4/224/22/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222021/4/22April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222021/4/222021/4/222021/4/22
《徐悲鸿励志学画》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6.徐悲鸿励志学画
实用文档
lì
yǎnɡ
பைடு நூலகம்
huì nǔ
励志 绘画 达仰
jí dù jì
mào
嫉妒 礼貌 认识
liè
zū
fàn cuò wù
陈列 租房 省下钱
gòu juàn
bēi
购买 杯子 不实知用文疲档 倦
努力
rèn
成绩
shěnɡ
犯错误
鞠了一躬
按下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真正的中国人是
的!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 ,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 ,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 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 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 ”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1895~1953)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 从小刻苦学画,后赴法国留 学,1927年回国。抗日战争 期间常将自己的作品在国外 展售,所得款用来救济祖国 难民。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 工作,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 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 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尤其以画马驰誉中外,作品 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 进取实用文精档 神。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 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 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 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 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 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 感惭愧,叹道:“我真是实用文有档 眼不识泰山啊!”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优秀七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优秀七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篇一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过程、方法、习惯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读懂内容,感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难点: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情,释疑“励志”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马的姿态,如果让你来形容的话,你会想到哪个词?2.教师小结:《奔马图》是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一幅精品佳作,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家看!这六匹马的动作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两条蹄子直着往前伸;有的腾空而起,有的回首长嘶。
再来看,这些马神采飞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他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徐悲鸿。
3.板书课题(这里有一个新词,画“励志”,谁来告诉老师“励志”是什么意思?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志向而激励自身刻苦努力。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师及时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你们都预习了什么?A、我读了三遍课文(教师评价激励:你是个自觉的孩子)B、我读了五遍课文(真的吗?你是个勤奋小学生。
)C、我标出了课文自然段序号。
(教师追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D、我还想了想课文的内容。
(看,仅仅读是不不够的,重要的是思考,你是相会思考的孩子,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会听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打算。
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盼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协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闻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忱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辩是无法变更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需用事实让他们重新相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今,徐悲鸿更加奋勉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乏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设着很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时时一画就是一成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非常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置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果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特别震惊。
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成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构造,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典范,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ppt课件语文课件PPT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 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 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 一下 真正的中。国人
有骨气的中国人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人, 为祖国争光。徐悲鸿励志学画。
从此,徐悲鸿更加 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 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他像一匹不知疲 倦的骏马,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怎么励志学画? 3.励志学画的结果?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 给课文分三段: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怎么励志学画? 3.励志学画的结果?
1-3以下词语: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56.少年心事当拿云。 35.十五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十八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十八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二十八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1.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 74.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42.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70.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得到了磨砺,就变得坚强;有了离别,才会感知聚的喜悦;吃到了苦,才知道什么是甜;经历了失去,就会懂得拥有时的珍惜;经历了失意,就能学会从容地选择;经受 了缺憾,才能领略完美的涵义。苦乐离合,花开花落,留一份珍重;一路走过,一路安然,一路喜乐一路菩提花香。
绘画 租房 承认 嫉妒 临摹
认识 疲倦 一杯 购买 犯错误 励志 礼貌 优异 震惊 激怒
陈列 成绩 达仰 省钱 轰动
《徐悲鸿励志学画》
汇报人:日期:•徐悲鸿简介•徐悲鸿的励志故事•徐悲鸿的学画历程•徐悲鸿的艺术风格与特点目•徐悲鸿作品欣赏•徐悲鸿的励志精神对后世的启示录01徐悲鸿简介徐悲鸿出生于广东省一个贫困家庭,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
早年经历为追求艺术梦想,徐悲鸿赴法国留学,学习西方绘画技巧与理论。
留学经历学成归国后,徐悲鸿投身于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艺术家。
回国发展生平概述徐悲鸿的绘画风格独特,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创作出大量杰出的油画、国画作品。
绘画风格代表作品创新精神他的代表作品有《猴子图》、《群马图》等,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不断创新,为中国现代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030201艺术成就•教育贡献:徐悲鸿倾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杰出艺术家,推动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艺术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影响深远,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艺术典范。
•精神传承: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发向上,追求艺术梦想。
•综上所述,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与拼搏的精神,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影响与贡献02徐悲鸿的励志故事徐悲鸿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天赋。
贫寒出身由于家庭贫困,徐悲鸿未能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自学成才,不断锤炼自己的绘画技艺。
缺乏正规教育早年经历徐悲鸿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缺乏正规教育的不足。
在追求艺术道路上,徐悲鸿面临许多困难,包括经济拮据、创作灵感枯竭等,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奋发向上的决心克服困难立志成才多方求教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徐悲鸿虚心向各位绘画大师求教,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勤学不辍徐悲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练习绘画,他相信只有勤学不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2
学习的切入点和方法
学习徐悲鸿的绘画技巧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的绘画作品来了解其技法。还可以通 过寻找徐悲鸿的书籍和文献来深入研究。
3
实战演练:模仿徐悲鸿绘画作品
通过模仿练习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来锻炼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他的绘画 风格和技巧。
徐悲鸿绘画作品赏析
代表作品简介
徐悲鸿的马和鸟是其经典代表作 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魅力。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一位巨匠,其特有的绘画风格和创新的思想被广 泛传颂。本课程将为大家讲解徐悲鸿的成就和励志故事,并分享其绘画技巧 及代表作品。
徐悲鸿简介
生平经历
徐悲鸿生于华北工人家庭,自幼喜欢绘画,后来考入北京美专,专攻油画。他的风格独具特 色,兼容并蓄中西绘画技法。
绘画风格及特点
徐悲鸿的画风以浓墨重彩,简洁明快,善于表现生动的形态,他对色彩、对黑白的运用极具 创新意义。
对中国画的影响
他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艺术中,成为新的绘画运动的倡导者。他对中国画的 现代化演进产生了巨大影响。
徐悲鸿困,但仍不 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他凭 着对艺术的执着,成功地走上 了艺术之路。
2 徐悲鸿对于现代艺术
的启示
徐悲鸿已逝,但是其对于 中国现代艺术的启示将一 直存在,引导着人们向更 高的艺术境界不断进发。
3 个人心得体会和反思
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对我来 说是珍贵的美学财富,通 过学习他的艺术,我更深 刻地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参考资料
徐悲鸿相关著作和专业书籍
- 徐悲鸿文集 - 《徐悲鸿画传》
从失败到成功的奋斗历程
他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曾先 后遭遇失恋、丧母等打击,但 他在困境中能够不断努力和学 习,终成名画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
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人, 为祖国争光。徐悲鸿励志学画。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 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 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 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 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 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 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 绘画用品。
徐悲鸿励志学画
?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怎么励志学画? 3.励志学画的结果?
绘画 不知疲倦 出租 陈列 一杯 购买 承认 错误
达仰 礼貌 深造 争论 无知 偏见 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陈列 临摹 清苦 小阁楼 轰动 嫉妒 激怒 临摹 省下 震惊 成绩 优异 结业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 的中国人!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 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 知道达仰很看重你, 但你别以为进 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 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 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 知道达仰很看重你, 但你别以为进 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 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怎么励志学画? 3.励志学画的结果?
1.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怎么励志学画? 3.励志学画的结果?
1-3
4-6 7-8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 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 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 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 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 才!”
真正的中国人是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 骨。
《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最新)
《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①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来又向法国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达仰看中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②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看中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学习,也成不了才!”③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⑦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把文章的结尾补写完整。
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用“___”画出下面句子中的联想部分。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3、联系上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4、填空。
文章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这两自然段是()关系。
5、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奋发努力学画的原因。
参考答案:1、“你们中国人真了不起!”2、他像一匹不知……勇往直前。
3、不论做任何事,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有进步和取得成绩。
4、④⑤总分。
5、为了以成绩驳斥外国同学的偏见,给中国人争光,徐悲鸿奋发努力,经过三年的努力,举办了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画界。
【《徐悲鸿励志学画》阅读答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
从此,徐悲鸿更加 发奋努力。他像一匹不 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 下真正的中国人!
每逢节假日,徐悲鸿 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 画呀,常常一画就 是 一整天 。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 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 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 用一杯白开水和 两片面包 ,为的 是省下钱来购置绘画用品。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 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成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 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 ‘有眼不识泰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理解了徐悲鸿生活清苦,却勤奋刻苦的绘画的前提下,我引导学生辨别课题“励志”改为“立志”是否合适,通过研读、交流,学生明白了“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立志”只是讲立下什么样的志愿,强调的是心里的想法,而“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是在立下志愿以后,不断鼓励自己去达成那一心愿,强调的是行动的付出。
对于课题的揣摩,不仅更深化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故事结果——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课文的第7自然段从直接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而第8自然段间接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
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以优异的成绩、轰动了巴黎整个画界”体会徐悲鸿努力所取得的成功。我还告诉学生当时徐悲鸿以油画《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展,非常不容易,四年后他又报送了九幅作品,全部入选,并获得很高的赞誉。这时我通过展示徐悲鸿的油画佳作,让学生在欣赏中更加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爱国的绘画大师。
首先结合课文插图指导学生学习“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是一句比喻句。徐悲鸿最擅长画马,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成了其人格的象征,最能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马就是一匹励志的奔马,用在这里比喻当时的徐悲鸿是再恰当不过。
接着抓住“每逢节假日、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5、6自然段,品读后再请学生畅谈感受,引导学生拿身边人作对比,加深理解。我还找到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的一段回忆录音,来充实学生对徐悲鸿当时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但是却能够励志刻苦绘画的高贵品质的理解。理解语句后再次朗读体会,并改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徐悲鸿学画的艰难处境和他意志的坚定,体会人物品质的高尚。
这时我给出了第三个问题:难道外国学生说错了吗?这样的奇怪一问又会让学生坐不住了,老师的意思是外国学生说得对?肯定是错的呀,那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必须找理由和老师辩论一下。于是又一次学习的欲望被点燃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中国历史。祖国落后,中国人被人瞧不起。中国人应该怎么做呢?
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却能够励志刻苦绘画,并取得如此成功,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让学生也说出一些意思相近的词句来赞扬一下徐大师,比如: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绳锯木断,滴水穿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生既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肯定了徐悲鸿,又整理积累了语文知识。
三、说流程
词语复习,读题导入
1、我先根据这篇课文字词教学目标准备了一些词语
通过朗读,说说意思等形式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2、由课题直奔主题
出示课题,学生朗读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里的“志”是指什么内容呢?
这个问题还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能立即产生兴趣,形成学习课文的欲望。我认为这是好的开始。
情感和态度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争光。 过程和方 Nhomakorabea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其中第二个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我打算安排三个课时。下面我来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徐悲鸿年轻时留学法国,刻苦学画,得到绘画大师达仰的器重,却因此遭到了外国学生的嫉妒,在收到莫大的侮辱后,励志学画,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油画轰动整个画界,用事实证实了中国人的才能,改变了外国人的无知和偏见,为祖国争光。
这时我又抛出问题,徐悲鸿为什么要立下这样奇怪的志愿呢?原来是他“被激怒”了,是一个外国学生的一句话激怒了他。
对外国学生语言的理解我认为不仅是理解课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个好的着力点。
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好外国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能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学生读出的是嫉妒、是侮辱;是嘲笑;是无知和偏见;心里油然而生的却是难受、是愤怒、是爱国的激情。
接着我抓住外国人向徐悲鸿道歉的有关描写“非常震惊、鞠了一躬、我承认中国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识泰山’”体会徐悲鸿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人的成功,并通过描写外国学生的不同表现的前后文对比朗读,体会徐悲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畅谈感受,升华情感
面对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画家,面对着这位为中国人争光的画家,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在直观画面、畅谈感受中,学生完成了对人物丰满、立体的感知。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内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多地了解人物,通过更多地渠道学习语文,我还布置实践性、生活性强的课后作业:
1、登陆有关徐悲鸿的网站,继续了解这位绘画大师的艺术人生;
2、收集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班队课开展“名人立志”的故事会。
在活动性强的作业中实现着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的新课标的理念。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徐悲鸿应该怎么做?
在学生的建议声中,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
故事经过——他怎么励志学画的?
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主要讲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采用“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的教学策略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围绕问题,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中碰撞观点,融合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共同探究,激发情怀。
故事起因——他为什么励志学画?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四年级学生能够找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
我建议学生以徐悲鸿的语气朗读一下这句话,来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句话表达出来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必须”、“重新认识”和“真正的中国人”这几个词语,语感都很强烈,容易把握。读出感情来不是难事,但读懂了却不容易。
课文的题目《徐悲鸿励志学画》就是文章的中心,全文8个自然段,紧紧围绕“励志学画”逐层展开叙述,叙事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二、说目标
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我们学校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帮助学生积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