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_7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4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谁来说说天气怎么样了?生:要下雨了。
师:你看到了怎么?生:看到了乌云密布。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齐读课文题目。
师:对了,说明要下雨了,那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4、要下雨了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要下雨了,燕子、小鱼和蚂蚁分别有什么变化?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从文中划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三、观察图画,解读文本1、学习第一自然段观察图:谁在哪儿做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要下雨了》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
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
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
《要下雨了》语文教案(精选6篇)
《要下雨了》语文教案(精选6篇)《要下雨了》语文教案(精选6篇)《要下雨了》语文教案1《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读题: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三、通读课文: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①读句子。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燕子、蚂蚁、蜻蜓等几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几种动物的特点。
(2)以读促悟,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形容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燕子、蚂蚁、蜻蜓等几种动物的特点。
2. 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形容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几种动物的特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 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和新词。
(3)教师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充分理解。
3. 讨论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燕子、蚂蚁、蜻蜓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 练习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形容词和拟声词,描述其他动物的行为。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表达成果。
(1)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让这些小动物生活得更好?”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表达,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动物行为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课文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实例和实验等方式,帮助 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特征
本课程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他 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 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有限。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天气 知识和动物行为,但缺乏深入的 理解和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下雨前的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过
程。
0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他
们主动探究自然现象。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和探究欲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同时,通过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采用讲解 、讨论、示范、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性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06
作业布置与课外拓展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让学生将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抄写一遍,以加深记忆。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要下雨了》教案设 计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课外拓展 •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普知识课文, 通过描述下雨前的自然景象和动物行 为,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天 气变化。
要下雨了的教案(精选7篇)
要下雨了的教案(精选7篇)要下雨了的篇1【学习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3、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正忙着()!3、小鱼、蚂蚁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4、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5、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么感觉呢?7、请学生再分角色朗读。
8、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9、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实践作业要下雨了的教案篇2师:课文一开始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生:告诉了我们小白兔在山坡上,弯着腰割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3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
一、课题。
1、播放下雨前电闪雷鸣的视频。
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接下来可能会怎么样?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要下雨了》,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不同。
3、过渡:在下雨之前,大自然是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的,那么今天的课文将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文吧。
二、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到了哪些小动物?主要讲了谁?师范读课文交流2、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在下雨前,小白兔看到了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情况?生自读课文。
3、检查词语。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读——小老师带读——齐读去掉拼音——开小火车——男女赛读交流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板书:燕子飞得很低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搬家4、过渡:今天怎么大家都和平常不太一样啊?生:因为今天要下雨了。
师:哦,原来今天要下雨了呀!那到底有没有下呀?生:下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下雨了?出示课文较后一段,指名读,齐读。
5、哦,原来是要下雨了呀,怪不得大家和平常不太一样,那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下雨前再去看一看。
三、学习课文1—3段。
1、出示课文一幅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幅图?3、找出1——3段读一读。
指名读1——3段。
4、自读一段,说说从一段中读懂了什么?理解“闷”。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是如何预报天气的,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直、呀”等七个汉字,理解“阴沉沉”等词语的意思。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
4、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交流课文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从课文中知道哪些信息?(2)理解“阴沉沉”。
2、学习第2、3自然段。
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什么?3、课件出第4、5、6自然段,学习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4、学习第7自然段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
5、学习第8、9自然段,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6、总结全文,拓展知识。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要下雨了小燕子:低飞捉虫天气预报员小鱼:水面透气蚂蚁:忙着搬家《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动物,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飞”等一些现象。
3.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空”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记“山坡”等8个词语。
《要下雨了》优秀的教案
《要下雨了》优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预测故事发展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角色特点。
(2)培养学生预测故事发展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理解角色间的对话和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课件:《要下雨了》(2)角色图片:小燕子、小白兔、小鱼儿等(3)相关动物和大自然图片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音响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有关动物和大自然的话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下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2. 讲授新课:(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要下雨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模仿角色的语气和表情。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拓展延伸:(1)学生展示自己绘画的动物或大自然图片,分享对动物和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歌唱等表演活动,展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复述故事《要下雨了》,家长签名确认。
2. 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拍摄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照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3. 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表演的能力。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关爱意识以及环保观念的树立。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1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2.你写作业了吗?3.今天天气很好。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等词语。
认识“翅、膀、珠、忙、连、搬、雷”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具:生字词卡片,录有“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的音像带或课件。
实践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下雨前会有哪些自然现象。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在文中勾出生字,读准字音,自己认为不容易读的生字多拼读两遍。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4篇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4篇《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1—、文本教学解读《要下雨了》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介绍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课文共9个自然段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
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在朗读中了解下雨前动物们的一些活动现象,同时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1.识写生字。
__共有13个生字要求会读、7个生字要求会写。
13个生字都是合体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并在读文中随文识字。
多音字“空”,文中出现了不同读音组成的词语“空气、有空”,要指导学生将字音读正确。
认读“腰、伸、搬”3个字,宜在词语里认识。
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腰部的位置,做一做“伸腰、搬东西”的动作,从而将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认读“坡、沉、响”3个字,宜联系生活识记。
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语境组成“山坡、下坡、坡路”等词语读一读,联系生活并借助图片感受“阴沉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响”的意思。
认读“潮、湿、消、息”4个字,宜在词语中认读。
引导发现“潮湿”都是“三点水旁”,再说说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有哪些,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消息”的“息”在词语中读轻声。
认读“闷”字,这个字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
观察字形发现与“心”有关,通过溯源了解“闷”外形很像一扇门,里边的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
出示“闷气、闷热”等词语认读,强调字音“mēn”。
认读“呢”字,这是一个轻声字,宜在句子中认读。
“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要写的生字,有5个是带有“口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所在位置不同,书写也有区别。
“呀、呢、吗、吧”的“口字旁在左边略小。
书写在左上格,封口横压横中线;“加”的“口字旁”在右边略大,位置居中。
“呢”重点指导第7笔撇收笔在竖中线,第8笔竖弯钩贴近竖中线起笔。
“直”不宜写太宽,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写得长而稳。
小学《要下雨了》教学教案
小学《要下雨了》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与天气相关的词汇,如“下雨”、“天气”、“预兆”等。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天气变化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通过一个关于动物预知下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气变化的预兆。
教材结构:故事内容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
2.2 学情分析学生特点:小学生对故事类教学内容感兴趣,善于模仿和表达。
学习难点:理解天气变化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用于讲解故事背景、天气变化的知识点。
3.2 互动式教学法用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3.3 任务型教学法用于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践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天气变化,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4.2 朗读故事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组的用法。
4.3 讲解故事解释故事中的天气变化词汇和表达方式。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动物行为。
4.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天气变化的知识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让学生复述故事,并用所学生词写一段关于天气变化的小短文。
5.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记录天气变化,与家人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天气变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6.2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记录其对天气变化的描述和观点。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故事内容的复述和词汇运用。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气象标志和气象语言
•培养学生自行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及方法
1. 天气预报介绍
•讲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天气预报的来源和分析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解释
2. 气象标志和气象语言的介绍
•分析气象标志和气象语言的定义和用途
•介绍不同气象标志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引导学生熟悉和正确使用气象语言教学方法:示范+引导
3. 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天气的特点和变化
•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提高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教学方法:实地观察+讨论
4. 阅读理解和表达练习
•给学生阅读一篇有关天气预报的文章
•强调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理解
•练习学生对文章进行议论和表达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流程
时间内容
10分钟课程介绍和预习
20分钟天气预报介绍
15分钟气象标志和气象语言介绍
30分钟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
25分钟阅读理解和表达练习
10分钟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和鼓励。
重点关注学生对天气预报的理解和名词的正确使用。
在作业中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气象标志和气象语言,提高其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
选择一天的天气变化,记录天气标志和气象语言,并用100字以上的文章进行描述。
《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要下雨了”这个主题。
(2)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词汇描述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
(2)天气变化词汇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描述天气变化的句子构造。
(2)故事情节的复述。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天气变化词汇和句子。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天气变化词汇卡片、作业纸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雨声,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下雨的感受和经历。
2. 呈现故事:(1)利用课件呈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发展。
(2)讲解故事中出现的天气变化词汇和句子。
3. 学习天气变化词汇:(1)分组进行词汇卡片游戏,让学生快速记忆天气变化词汇。
(2)进行词汇接龙游戏,巩固所学词汇。
4. 句子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描述天气变化。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练习句子运用。
5. 故事复述:(1)邀请学生上台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复述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小故事。
(2)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7.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活动。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 作学习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通过学习下雨前动物们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
奇。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 树立环保意识。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雨的故事,引起学 生对雨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 主题。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家中复习并预习下一 课内容。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难点一
学生对雨天和下雨前的征兆了解 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
难点二
课文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较为专 业,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
难点三
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生词的理解存在 困难,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和 引导。
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情境模拟
模拟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 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
对故事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分 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 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教学
利用与故事相关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雨前的自然现 象,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引导学 生进入课文情境。
课文讲解
01
02
03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纠 正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精读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讲解课 文,分析重点词句,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要下雨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正确朗读生字词。
2.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与朗读能力。
4.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生字词,理解词汇的意思。
2.抓住文章的重点,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消息。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要下雨了》课文复印件。
3.黑板、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到下雨前的一些特征,一般有什么预兆?请谈谈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做总结。
2.学习课文(20分钟)1)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大家一起朗读。
2)放映课文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图画,有同学向全班解释这些图片的意义。
3)教师解读课文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汉字意义。
4)师生共同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提问学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5)教师将文章划分为几个段落,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
3.巩固掌握(2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朗读课文,并着重训练疑问句的语调。
2)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出提问语句,然后交给另一组回答。
4.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围绕“要下雨了”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猜测。
2)学生按照课文中描述的特征,编写一段关于“要下暴雨了”的小故事。
3)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故事,准备朗读。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一些练习题。
六、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能力。
通过活动的设计,学生能够轻松参与,积极思考。
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发现学生的语调还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语音发音不准确。
为此,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会加强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要下雨了》教学教案
小学《要下雨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要下雨了”这个主题。
(2)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流利表达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学会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3. 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故事动画、图片等。
2. 教具: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任务单等。
3. 教学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故事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要下雨了”这个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3. 理解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
(2)学生回答问题,阐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4.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合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5. 展示分享(1)各小组代表分享合作成果。
(2)全班同学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1. 课内外结合:推荐学生阅读与天气相关的书籍、文章,增加学生对天气知识的了解。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学会用肉眼观察天气变化。
要下雨了教学 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学会观察大自然,擅长动脑筋、想成绩。
教学重点:1.经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吗”“呀”“呢”所表达的语气,并能用“吗、呀、呢”说话。
教学难点: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先生懂得下雨前出现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景象的缘由。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听写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板书“下雨了”,齐读。
再加上“要”字,让先生齐读课题。
2、区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
三、学习课文,全体感知1、指名先生分段朗读课文,留意读书三不: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2、.考虑文中前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小白兔上山割草都遇到了谁?)4、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之间都发生了甚么事呢?下方我们一同细细地品读一下课文。
5、指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段。
这时分小白兔有甚么感觉?(出示卡片“闷”)强调读音(多音字)一颗心成天被关在门里,孤零零一个人,能不闷吗。
而我们感觉有些喘不下去气,就会觉得闷。
小白兔为甚么会感觉到闷?小白兔此时知道要下雨了吗?那有谁会告诉他呢?6、指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PPT出示成绩:小白兔看到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些甚么?你能画出来吗?经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甚么?发问:小白兔看到了谁?(燕子)(2)先生汇报讨论。
(板书:燕子低飞忙捉虫)(3)教师指点分角色朗读:你知道燕子为甚么要大声喊吗?你能学一学吗?(先生练读)(4)分角色朗读,集体评议。
(5)课文中燕子边飞边说,这里指燕子同时做几个动作?你有同时做两个动作的时分吗?你能用“边……边……”说一句话吗?师:下方谁能扮演小白兔和燕子,来一次完美的对话呢?大家引荐两名同学吧。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
难点是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词句条及活动的小白兔图。
2.小白兔、燕子、鱼、蚂蚁的头饰。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题析题
(一)谈话、板书课题。
(二)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一)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二)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三)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板书:燕子、鱼、蚂蚁)
(三)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师板绘山坡、树、草等)
2.提问:(1)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
)(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
)(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师板绘小燕子图)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板书:飞得很低。
)
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
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
5.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指名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6.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名读)
7.“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8.“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9.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
你知道了吗?
10.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
11.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三)学习四、五、六段
1.指名读四、五、六段。
2.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读。
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板书: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引读)“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引读)“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7.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四)学习第七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2.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出示“连忙”)“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师表演挎篮子)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板书:往高处搬家)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4.指名学生读第七段,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导读“是要下雨了。
”(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八、九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引读)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
(师画雨点)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四名同学分别当课文里的四种小动物,并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读旁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二、从课文中提出本课生字词学习。
三、指导书写。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略)
附: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