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嵌线方法

合集下载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电机嵌线是指将线圈导线固定在定子铁心上的过程。

电机嵌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和效果,因此在电机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机嵌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电机嵌线的一般方法1.1 嵌线材料准备需要准备好嵌线所需的材料。

常用的嵌线材料有导线、绝缘材料、绝缘胶带等。

导线是电机的线圈导线,可以选择铜线或铝线,铜线导电性好,但成本较高,铝线成本相对较低;绝缘材料用于保护导线,常见的有绝缘漆、绝缘纸等;绝缘胶带用于固定导线。

1.2 导线长度测量接下来,需要根据电机的设计要求,测量导线的长度。

根据电机的线圈结构和绕组方式,确定每根导线的长度,并进行标记。

1.3 导线剪切根据测量的长度,使用导线剪切工具将导线剪切成所需长度。

1.4 导线绝缘处理将导线的两端进行绝缘处理,可以使用绝缘漆或绝缘纸包裹导线的两端,以保证导线不会短路。

1.5 导线固定将绝缘处理后的导线固定在定子铁心上。

根据电机的绕组方式,将导线依次穿过定子铁心的槽口,并使用绝缘胶带固定导线,避免导线松动或脱落。

1.6 导线连接根据电机的绕组方式,将不同的导线进行连接。

可以使用焊接或插接的方式进行导线的连接。

二、电机嵌线的步骤2.1 准备工作需要对电机进行准备工作。

检查电机的定子铁心和绕组槽口,确保其表面光滑、无毛刺和杂质。

2.2 导线固定根据电机的绕组方式,将导线依次穿过定子铁心的槽口,并使用绝缘胶带固定导线。

确保导线固定牢固,不会松动或脱落。

2.3 导线绝缘将导线的两端进行绝缘处理,可以使用绝缘漆或绝缘纸包裹导线的两端,以保证导线不会短路。

2.4 导线连接根据电机的绕组方式,将不同的导线进行连接。

可以使用焊接或插接的方式进行导线的连接。

2.5 导线整理对导线进行整理,确保导线之间不会交叉或纠缠。

可以使用绝缘胶带将导线固定在定子铁心上,以保持整洁。

2.6 检查和测试完成嵌线后,需要对电机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导线的固定情况和导线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

电机嵌线教学(09 11 )

电机嵌线教学(09 11 )

4、 工艺要点
⑴. 形:呈扭绞状态。

⑵. 嵌:推、拉、划。

⑶. 封:剪、折、契。

同学们,我们已将一个线圈的一边嵌入槽中,还有23个槽等待我们
继续嵌入,那么下面的路如何走? 嵌线工艺已不是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嵌线的顺序,即嵌 线规律。
原始线圈分布图
二 规律
1. 规律:下一空一,吊二。 2. 含义:
3. 继续嵌:——第2、3、4把线圈——到第12把。
三 事项
1. 导线有序,不交叉;
2. 绝缘居中,线不伤; 3. 用力适当,不伤线; 4. 边嵌边整,后好下。
四 小结
1. 2. 3. 工艺;规律;事项。 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绕组的接线。
§3-3 大修三相异步电动机
——(五)绕组的嵌线
组别:电工电子组
一嵌
1、怎样嵌?
看一个例子:
整队;起步;保持队形;关门。 整形 入槽 排列有序 封口
2、练一练
3、示范操作
⑴ ⑵ ⑶ ⑷ 准备工具(自己制作)。 方向性:电机、线圈。 整形线圈:呈扭绞形。 嵌线:推入,拉入,划入。

封口:剪,折叠,槽契。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三相电机嵌线方法

三相电机嵌线方法

三相电机嵌线方法“哎呀,这三相电机又出问题了,可咋办呀!”车间里的老张着急地说道。

我连忙跑过去,安慰他说:“老张,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怎么解决。

”在我们这个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厂里,三相电机可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说到三相电机嵌线方法,这可是个技术活。

首先呢,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材料,像漆包线、绝缘纸、压线板等等。

然后就开始第一步,下线前的准备工作。

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重要,得把铁芯清理干净,不能有任何杂物。

接着要确定好绕组的节距和匝数,这可不能马虎,一旦出错,那后面的步骤可就都白费啦!在进行嵌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手法。

就像给电机穿衣服一样,要小心翼翼地把漆包线嵌入到铁芯的槽里,不能弄破绝缘层,不然可就会短路啦!而且每嵌入一层,都要做好相间绝缘,这就像是给电机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嘿,你看我这样嵌线对不对呀?”小李在旁边问道。

“小李呀,你得注意手法呀,别太粗鲁啦!”我笑着提醒他。

三相电机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

在工厂里,各种大型机械设备都离不开它,它就像是机器的心脏,为设备提供强大的动力。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功率大、效率高、运行稳定,就像一个可靠的大力士。

记得有一次,厂里的一台重要设备突然出故障了,大家都急得不行。

经过检查,发现是三相电机的嵌线出了问题。

我们赶紧重新进行嵌线,经过大家的努力,设备终于又恢复了正常运转。

看着机器重新欢快地转动起来,我们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呀,就像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样。

嵌线的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做好。

这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样,虽然会有曲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细心,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哎呀,我好像掌握到窍门啦!”小李兴奋地叫起来。

“哈哈,那就好呀,继续加油!”我鼓励他说。

总之呢,三相电机嵌线方法是我们机械行业里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让这些电机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让这些电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1. 引言电机嵌线接线工艺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机嵌线接线质量,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确保电机嵌线接线工作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得电机的嵌线接线工艺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2. 接线材料•电机嵌线接线所使用的线缆材料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其导电性能、耐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良好。

•线缆应检查无损坏、变形或腐蚀等现象。

3. 接线工具•接线工具应保持整洁、完好,无损坏情况。

•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接线标准4.1. 接线步骤1.将电机与电源断开连接,并确保电机处于停机状态。

2.根据电气图纸的要求,将电机绕组的每个端子与终端台相对应的连接。

3.采用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不同极性的线路、信号与电源线路的正确连接。

4.使用压接工具进行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4.2. 绝缘处理1.确保线缆裸露的金属部分经过绝缘处理,避免直接接触到终端台或其他导体。

2.使用绝缘套管、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线缆与终端台之间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接线质量控制1.在每次接线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2.检查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3.检查接线部位的绝缘处理是否完好,无裸露的金属部分。

6. 安全注意事项1.在接线操作中,应戴好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确保人身安全。

2.当接线操作涉及到高压电源时,应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电机嵌线接线工艺的规范要求,包括接线材料的选择、接线工具的使用、接线标准、绝缘处理、接线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电机的嵌线接线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要求,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电动机绕组嵌线方法

电动机绕组嵌线方法

嵌线规律(一)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常见型式有等宽度式、交叉式、同心式等,不同的型式有不同的嵌线规律,但基本的嵌线规律是相同的。

1.嵌线的基本规律规律一: 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诺骨牌推倒状; 规律二: 每次连续嵌线槽数q x ≤(每极相槽数); 规律三: 吊边数q y =(每极相槽数);规律四: “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操作周期所占槽数q t =(每极相槽数)。

2.单层等宽度式绕组以3相4极24槽60°相带绕组为例,经计算2=q ,即一组为两个线圈。

由规律 二得知,每次连续嵌线槽数2≤x ;由规律三反映出吊边数2=y ;从规律四获得每个 作周期2=t 。

(a) 1=x (b) 2=x 图1-5-4 3相4极24槽单层等宽式绕组嵌线顺序图当1=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1槽,吊1边,空1槽;嵌1槽,吊1边,空1槽; 嵌1槽,收1边,空1槽; 重复最后这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当2=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2槽,吊2边,空2槽;嵌2槽,收2边,空2槽;重复最后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通过图1-5-4所示,可直观地看出单层等宽度式绕组线圈,嵌线后的分布完全满足上述规律,当q x ≤、q y =、q t =时,归纳单层等宽度式绕组嵌线规律:嵌x 槽,吊x 边,空x 槽; 嵌x 槽,吊y 边,空q 槽; 嵌x 槽,收 边,空q 槽。

重复最后一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3.单层交叉式绕组以3相4极36槽60°相带绕组为例, 得知3=q ,依照嵌线规律,3≤x (规律二)、3=y (规律三)、3=t (规律四),其具体 嵌线规律为:嵌2槽,吊2边,空1槽; 嵌1槽,吊1边,空2槽; 嵌2槽,收2边,空1槽; 嵌1槽,收1边,空2槽。

重复后两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嵌线顺序 见图1-5-5所示。

归纳任意q 值的交叉式绕组,当3≤x的整数时,其一般嵌线规律是: 图1-5-5 3相4极36槽单层交叉式绕组嵌线顺序图嵌x 槽,吊x 边,空(x q -)槽; 嵌(x q -)槽,吊(x q -)边,空x 槽; 嵌x 槽,收x 边,空(x q -)槽;嵌(x q -)槽,收(x q -)边,空x 槽; 重复后两个程序直到收完所有边,嵌线结束。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

电机嵌线方法和步骤电机嵌线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它是将线圈嵌入电机的铁芯槽中,以实现电机正常运转。

电机嵌线的方法和步骤决定了电机的性能和效果,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机嵌线的方法和步骤。

电机嵌线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嵌线和自动嵌线两种。

手工嵌线是传统的方法,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自动嵌线则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嵌线,效率高但要求设备精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

手工嵌线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需要使用的线圈和铁芯槽。

线圈是由绝缘导线缠绕而成,铁芯槽是电机铁芯的一部分,用来容纳线圈。

2. 固定线圈:将线圈固定在嵌线工作台上,确保线圈的位置准确。

3. 嵌线:按照电机的设计要求,将线圈逐一嵌入铁芯槽中。

需要注意的是,线圈应该嵌入到正确的位置,并且不能有错位或交叉。

4. 线圈固定:线圈嵌入后,使用胶水或绝缘胶带将线圈固定在铁芯槽中,以避免线圈移位或短路。

5. 清理和检查:清理嵌线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杂物,并对嵌线结果进行检查,确保线圈嵌入正确且固定牢固。

自动嵌线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准备线圈和铁芯槽,同时还需要调整自动嵌线机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电机型号和尺寸。

2. 安装线圈:将线圈放置在自动嵌线机的送料装置上,并调整好线圈的位置和角度。

3. 启动嵌线机:启动自动嵌线机,它会按照预设的程序自动将线圈嵌入铁芯槽中。

在嵌线的过程中,自动嵌线机会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整,以确保线圈的位置和角度准确无误。

4. 检查和修正:嵌线完成后,对嵌线结果进行检查,如果有错位或交叉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以确保线圈嵌入正确。

5. 清理和整理:清理自动嵌线机和工作台上的废料和杂物,并整理好线圈和铁芯槽,以备下一次使用。

除了手工嵌线和自动嵌线,还有一些特殊的嵌线方法,如波形线嵌线和分层嵌线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电机的具体要求和设计需要来选择和采用。

总结起来,电机嵌线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固定线圈、嵌线、线圈固定、清理和检查等。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3.3.2 两相邻线圈, 用绑绳绑扎紧固(如图 2),横向结使线圈相互连牢,扎情况
b 垫绝缘卡块绑扎情况
图 2 相邻线圈的绑扎 3.4 当线圈每嵌完 1/2 或 1/3 圆周时, 应作阶段性耐压试验。 3.5 抬节距线圈 3.5.1 当嵌线至第一节距线圈的上边时, 须拆除第一节距线圈与端箍的临时绑线, 并将线圈逐个通电 加热至 70℃左右。 3.5.2 仔细将上线边从槽内逐个抬出, 用绝缘带或绑绳, 在直线两端弯角处, 将上线边悬吊至适当 高度, 使其能嵌放最后一个下层边即可。 3.5.3 按前述操作程序, 依次嵌完, 全部下层线边。 3.6 复槽 3.6.1 下层边嵌完后, 将第一节距吊起的上线边逐次放下, 通电加热至 80℃~90℃ 嵌入槽内。 3.6.2 整理形状,扎好绑绳打入槽楔。 3.7 整理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3~10KV 级交流高压电机定子(开口槽形),全粉云母绝缘成型线圈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 2.1 工艺设备准备
工作台, 大电流加热器, 吊车, 胶皮捶, 打棒等常用工具。 2.2 材料准备
槽底垫条, 层间垫条, 楔下垫条, 绝缘包扎带(玻璃漆带, 云母带, 薄膜带和无碱玻璃丝带),
4.2.5 线圈间垫放适形材料及绝缘垫块绑扎道数, 一般规定如表 1。 4.6 线圈表面平整光洁, 线圈绝缘及绑扎绳带, 不许造成线圈松散, 应紧密整齐, 没有毛刺。 4.7 线圈预热温度为 70℃左右, 最低不小于 50℃。 4.8 每嵌放一个线边之前, 必须注意检查槽内有无掺渣, 异物, 防止损伤绝缘, 以免造成后患。 4.9 符合电机质量检查标准要求。
坛 cn 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 适形材料(绝缘垫块), 滑石粉及高压线圈元件。 论 or. 2.3 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 用枕木垫牢。 术 ot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机技 imm 2.5 铁芯及磁槽吹风清理检查。 电 w. 2.6 按规范包缠及固定绝缘端箍圈, 安放初嵌部分槽底垫条。 -AC /ww 2.7 按长短引出线头分组, 顺序排列线圈, 并挑选一个节距数据稍松一点的线圈, 作为最后节距的 DC p:/ 线圈。 htt 2.8 接通大电流加热器电源, 调节好电流, 掌握好线圈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模压线圈加热,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 )(cm )(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 ”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 1 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 1 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 、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3、封槽口:一槽导线嵌完后,用双掌在槽口两端部按压,再用压线板从槽口进入,边进边轻轻撬压,使槽内导线密实,然后才可进行封口操作。

1、揩边式绝缘封口:(1)用长剪刀把凸出槽口的绝缘纸齐平口剪去;(2)用卷纸划片把槽口左边的绝缘纸卷折入槽内右边;(3)用压线板将其压实后再将右边绝缘纸卷折入槽左边; 4 )再用压线板边压边移的同时,插入槽楔。

2、槽封式绝缘封口:(1)用压线板将槽内导线压平后插入槽口封条;(2 )压线板在封条上边移边压,并将槽楔顺势推入。

绕线工艺守则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及转子绕组的线圈的绕制。

2. 材料2.1电磁线:漆包铜圆线。

2.2 棉线绳。

3 设备及工具3.1附有计数器的绕线机并配置装置线盘用的搁线架和衬有毛毡的夹线板以及拉紧装置等设施。

3.2 绕线模。

3.3绕线常用一般工具:克丝钳、剪刀、扳手、卡尺3.4检查工具和仪器:千分尺、匝数仪。

3.5 工位器具.4. 工艺准备4.1准备线圈绕制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材料及绕线所需工具4.2检查导线线径,并将导线线盘装置在搁线架上(常用漆包铜圆线参数见附表)。

4.3检查线模尺寸,并将其装置在绕线机的主轴上。

4.4试车运转:调整绕线机转速,校对计数器并调至零位4.5将漆包铜圆线端头缠绕固定在绕线机主轴上,然后拉紧漆包铜圆线到合适紧度(使漆包线拉直,且不致使漆包线拉细和破坏绝缘为宜)。

5. 工艺过程5.1将导线的始端按规定留出适当长度,固定在绕线模特制的柱销上。

5.2开动绕线机,绕制第一只线圈,导线在槽中自左向右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

待计数器到规定的匝数时,停机5.3留出连接线,按同样的方法绕制其余线圈。

5.4按规定的长度留出末端引线,并剪断导线。

5.5拆下绕线模,逐个取出线圈,并在线圈上下两端进行帮扎。

5.6按5.1〜5.5条将整台电机绕组绕制完成,并经过匝数仪检验后帮扎好,整齐的放在存放线圈的工位器具内。

6.质量检查6.1每批绕制好线圈的首件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6.2在正常生产中应检查下列项目6.2.1用匝数试验仪检查每只线圈的匝数应符合图样要求。

6.2.1导线的接头数在每只线圈中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中不得超过两处,每台电机不得超过四处,接头必须在端部斜边处,其包扎应符合7.1 条的规定。

6.2.3工位器具内的线圈应排列整齐不得损伤绝缘。

7.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7.1绕线中发现导线长度不够或断线现象时,允许焊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7.1.1接头位置只允许在线圈的端部斜边。

7.1.2焊接应保证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

7.1.3接头处绝缘套管长度较导线绝缘重叠部分应大于15mm 。

7.2绕线时应仔细观察导线,如有绝缘损伤处,按7.1.1〜7.1.3规定执行,但每只线圈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不得超过两处。

7.3绕好的线圈应整齐地放置在清洁的工位器具内,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0.5m ,不允许有压弯变形现象。

7.4每换一盘导线时需检查线规,合格后才可使用。

7.5绕线机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

7.6女工操作时,必须带工作帽。

实训七异步电机绕组的嵌线工艺嵌线是电机绕组重绕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又是一项细致工作,为了便于嵌线工艺的叙述,首先介绍一些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

一、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一)线圈(组)引出线每个线圈(组)都有两根引出线,分别称为头、尾端。

嵌线时,线圈(组)引出线必须从定子的出线孔一侧引出,通常出线孔的一侧应置于操作者右边。

(二)上层边与下层边双层绕组中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先嵌入的有效边处于槽内的下层,称为下层边或底边;另一边则称为上层边。

(三)浮边与沉边单层绕组在槽中没有层次之分,但先嵌入的有效边端部被后嵌入的有效边端部所叠压,故先嵌入的有效边称之为沉边,而后嵌入的边浮现在表面,就称为浮边。

(四)交叠法交叠法是指在嵌线中,一个线圈的某一有效边先嵌入,而另一有效边暂不能嵌入,当该槽下层边(对双层绕组)或前槽沉边(对单层绕组)嵌入后,才方可将此边嵌入。

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层次交叠状。

(五)整嵌法整嵌法是指嵌线时,线圈的两有效边相继同批次嵌入相应两槽,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明显的"两平面”或"三平面”状。

(六)吊边在米用交叠法嵌线时,线圈一有效边先嵌入槽后,另一有效边要等该槽下层边或前槽沉边嵌入后方能嵌线。

在未能嵌入之前,为了防止它与铁心摩擦损伤,故须将其垫起或吊起, 即称为吊边。

(七)退式嵌线当嵌入某线圈边后,再嵌入下槽时,是米用后退式。

即单独嵌线时,电机定子是水平平行于操作者面前放置的,线圈往前倒,嵌线进程是向人怀里退。

二、嵌线方法(一)放置槽绝缘将已裁剪好的槽绝缘纸纵向折成"U"形插入槽中,绝缘纸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内嵌线。

(二)线圈的整理1 •缩宽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拉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将线圈宽度压缩到能进入定子内膛而不碰触铁心。

也可将线圈横立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扶着线圈向下压缩。

2 .扭转解开欲嵌放线圈有效边的扎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直线边靠转角处, 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使线圈边导线扭向一面。

3 •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搓,使下层边梳理成扁平的刀状,见图1-5-1所示。

如扁平度不够可多搓捏几次。

图1-5-1线圈的捏扁梳理示意(三)沉边(或下层边)的嵌入右手将搓捏扁后的线圈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如图1-5-2所示。

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既要防止槽口导线滑出,又要梳理后边的导线,边推边压,双手来回扯动,使导线有图1-5-2下层边的嵌线方法效边全部嵌入槽内。

如果尚有未嵌入的导线有效边部分,可用划线片将该部分逐根划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划线片将槽内导线从槽的一端连续划到另一端,一定要划出头。

这种梳理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槽内导线整齐平行,不交叉。

然后再把层间绝缘(对双层绕组)摺成"Q "形,插入槽口包住槽内导线。

对线圈未嵌入的另一有效边则采取吊边。

(四)浮边(或上层边)的嵌入嵌过若干槽的沉边(或下层边)后,由嵌线规律得知,就要嵌入浮边,当嵌入第一个浮边后,以后再嵌入的线圈就能进行整嵌,而不用吊边。

在浮边嵌入前要把此边略提起,双手拉直、捏扁理顺,并放置槽口。

再用左手在槽左端将导线定于槽口,右手用划线片反复顺槽口边自左向右划动,逐一将导线劈入槽内。

在槽内导线将满时,可能影响嵌线的继续进行,此时,只要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已入槽的线圈端部,接着划线片通划几下理顺槽内导线,把余下的导线又可划入槽内。

也可将压线条从一侧捅入并出到另一侧,再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压线条两端,按压后抽出压线条,接着余下的导线又可顺利地划入槽内。

上层边的嵌入与浮边雷同,只是在嵌线前先用压线块在层间绝缘上撬压一遍,将松散的导线压实,并检查绝缘纸的位置,然后再开始嵌入上层边。

(五)封槽口导线嵌入槽后,先用压线块或压线条将槽内的导线压实,方可进行封口操作。

其操作过程为:1•压线用压线块从槽口一侧边进边撬压到另一侧,使整个槽内的导线被挤压,形成密实排列;也可用压线条从槽口一端捅穿到另一端,让压线条嵌压在整个槽口上,再用双掌按压压线条的两头,从而压实槽内导线。

保证导线不弹出槽口。

注意:压线块或压线条只能压线,不能压折绝缘纸。

见图1-5-3 (a)所示。

2.裁纸保留嵌压在整个槽口内的压线条不动,用裁纸刀把凸出槽口的绝缘纸平槽口从一端推裁到另一端,即裁去凸出部分。

然后再退出压线条。

3.包折绝缘纸退出压线条后,用划线片把槽口左边的绝缘纸折入槽内右边,压线条同时跟进,划线片在前折,压线条在后压,压到另一端为止;对槽口右边的绝缘纸也用此法操作。

见图1-5-3(b)所示。

4 .封口在退出压线条的同时,槽楔有倒角的一端从其退出侧顺势推入,完成封口操作。

见图1-5-3 (c)所示。

作周期t 2。

V?L V2 3 4-5 613202122」空2:47213&.15E3456T8_ 910341718Z122 3-4 2256- 12-3 4 3423241-压线条 2- 划线片在前压折绝 3- 压线条退岀时, 边插边压缘纸,压线条随后压进 槽楔顺势插进图1-5-3封口操作三、嵌线规律(一)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常见型式有等宽度式、 交叉式、同心式等,不同的型式有不同的嵌线规律,但基本的嵌线规律是相同的。

1 .嵌线的基本规律规律一: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诺骨牌推倒状;规律二:每次连续嵌线槽数x q (每极相槽数); 规律三:吊边数y q (每极相槽数); 规律四: “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操作周期所占槽数t q (每极相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