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梁设计
基础拉梁设置

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输PKPM时,拉梁(基础梁)如何设置?是增设一层标准层?还是单计算传到柱节点上集中荷载,再手算基础梁呢?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
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
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
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
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
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
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
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
偏拉梁构造要求

偏拉梁构造要求
偏拉梁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物中的重要构造形式,它能够提供极大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物的安全、牢固。
偏拉梁结构是由主梁和支撑梁构成的,在具体的建造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要求,以确保偏拉梁结构能发挥最佳的性能。
首先,偏拉梁结构的主梁选用应注意:材料强度高、重量轻且刚性好。
其次,主梁的连接节点要求连接牢固,防止松动。
在支撑梁的选用方面,同样需要考虑材料强度、刚性和轻重量等方面因素,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另外,偏拉梁结构的设计也需要考虑负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向,确保结构安全性。
同时,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偏拉梁的维修和保养也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长期稳定性。
总的来说,偏拉梁结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控和细心施工,同时也要注意结构的维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偏拉梁结构的性能和功能,从而创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物。
基础梁的建筑基础拉梁.doc

基础梁的建筑基础拉梁
一般情况下,独立基础两个方向都会设基础梁,既可以提高基础整体性,也可以用来承担底层的墙体。
请问大家一般基础梁是设在基础顶面,还是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础埋深较大时,不仅浪费底层墙体,而且会造成底层柱计算长度过大,导致底层的整体刚度较二层刚度之比过小。
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见过不少人这样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规范是不提倡这样的啊。
(基础梁就是基础拉粱,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整体性,应与基础相连。
)现在许多住宅首层架空,此时仅在首层设梁,不再设基础梁。
但七度及以上层数较多时,还是加基础梁为好(虽然有点浪费)。
首层以下的柱当然按短柱处理。
基础梁最好与基础直接相连,第一种较好。
原因如下:
1,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设计,因此是用来协调基础的,而不是协调柱子。
2,底层柱计算长度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较多的解决方法,不应该为了讲究柱的刚度值而牺牲基础梁的作用。
3,短柱问题十分明显,不用细说。
4,若必须按方案二做,结构的计算简图也应该取到基础顶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学概念不明确。
5,若要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可以适当把基础顶面提高(对多层建筑
有效)。
拉梁设计

拉梁位置及作用不同各自的计算方法
相关标签:
•配筋
•框架结构
•拉梁
一、拉梁截面的高度取(1/15~1/20)L,宽度取(1/25~1/30)L,其中L为柱间距
二、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又较深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
算长度和底层位移,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的基础拉梁,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为一层,从拉梁顶面至首层顶面为二层,即将原结构增加一层进行分析。
所以,框架梁(含拉梁)和柱的最终配筋宜取上述两次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三、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较浅而设置拉梁,一般应设置在
基础顶面,此时拉梁的配筋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l/10作为拉梁的轴心拉(压)力,拉梁按轴心受拉(压)构件计算。
此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时,采用此法较为经济;(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当抗震等级为
一、二级的框架结构,柱底组合弯矩设计值尚应分别乘以l.5和l.25增大系数;柱基础按
轴心受压考虑。
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与上述两种方法之一计算的内力进行组合,按拉(压)弯构件或受弯构件计算拉梁纵向受力钢筋。
拉梁截面配筋:应上下相同,各不小于2f14,箍筋不少于Φ18@200,
四、拉梁的配筋构造。
拉梁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
负弯矩钢筋50%拉通。
浅谈基础±0.000处拉梁的设计

建筑理论与设计
浅 谈基础 ±0 . 0 0 0 处拉 梁 的设计
摘要 : 通过 对± O . 0 0 0 处 拉 梁 的按楼 层 梁 和层 间梁分 别 建模 分 析 比 较 , 在 设 计 中尽 可 能 以更 准确 的方 式来 设 计 , 使 拉 梁 的结 构 设
计 更加 趋 于合 理 。
6 5 6. 8 5 23 6 7. 94 6 37 2 8
87 2 4 4 1 76 2. 91 86 5. 74
4
g o g. 0I
9 0g . 01
9 0711
9 07 11 89 5. 49
89 5 4g
层阿 鞋 武
( 4 ) 地基 主要受力层 范嗣内存在 软弱粘性土层 , 液化 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 桩 基 承台 之 间 当基 础 埋 置较 浅 ,拉梁 顶 标 高 可 以 和承 台 顶 或基 础 顶 平 齐, 这 时结 构 计算 模 型底 层层 高 可取 基础 顶 部至 二 层楼 板 面 的高 度 。但 当基
£
} 1 6 I
33
… 鑫
.
…
. 6
…
‘ … ’
卜
T
I
i
l l j
r r
¨ I I i
r
\
—
—
—
自
—
图1
图2
—- 1 l . ; l 上 』 ¨ L 上一 i
l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啪
L
目
关 键词 : 拉梁; 连 系梁 ; 层 间梁 ; 楼 层 梁
1 . 拉 梁 的作用 和设 置
拉梁

《多高层建筑基础基地下室结构设计-附实例》李国胜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单独柱基设拉梁1.《抗规》6.1.11条规定:2.《地基规范》8.5.23条规定:3.《北京细则》条规定的单独柱基之拉梁(1)拉梁的计算可选下列两种方法之一: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拉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时,用此法较为节约;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由1/2拉通。
此时,梁的高度宜取本条(3)款中的较高值。
此时,亮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
(2)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1)项中的拉力或压力组合,进行截面设计。
(3)拉梁截面宽度>=L/25~L/35,高度>=L/15~L/20。
如按柱轴力方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总量不小于4根14,箍筋不小于6@200。
按(1)款1)项计算时,拉梁截面可取下限(承托较重隔墙者除外)。
(4)凡框架层数不超过三层,基础埋置较浅,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不大,地基土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和不均匀土层时,可以不设置基础拉梁。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另行考虑。
单层工业厂房一般皆可不设基础拉梁4当柱基础埋置深度较大时,拉梁宜设置在室内地面附近,有利于减小首层柱高度,增大框架侧向刚度,此时宜将拉梁标高作为一结构层进行分析计算,地面房间土不按楼板荷载传给拉梁,拉梁上有填充墙时应按实际情况计入墙体重量。
当拉梁设置在单独柱基标高时,天然地基时拉梁底不宜与柱基底标高相同,并应将拉梁底的原有坚硬土层挖松,否则拉梁应视为基础地梁进行计算。
当柱基埋深各不相同,拉梁设在室内地面附近,或较高埋深柱基标高时,一般可把拉梁底与柱按铰接计算简图,上柱底端弯矩由拉梁平衡,柱基按中心受压计算,拉梁底至柱基一段柱纵筋同首层,柱箍筋全加密,这样处理简单,也安全可靠。
【VIP专享】无地下室的基础拉梁(地梁)的设计

③、拉﹝地﹞梁的梁顶标高设置于基础承台面标高以上时:这种情况主要是当基础埋置深度较大时,设计经常会在室外地坪处设置一道地梁,该地梁除承担两端柱轴向压力较大者的1/10、其上部的荷载(如隔墙自重、楼梯梯板荷载等)外,必须考虑承担柱底弯距。
当然,在设置有双地梁的情况下(即在基础位置处另设置一道拉梁),该地梁可仅承担第(1)和(3)荷载,第(2)荷载及两端柱轴向压力较大者的1/10由设置于基础位置处的拉梁承担。
【柱底弯距的分配】柱底弯距在拉(地)梁之间近似的按照柱两端的地梁线刚度的大小进行分配。
这种情况下,拉(地)梁的断面不要太小,最好接近该跨在地上一层的框架梁的刚度。
【拉﹝地﹞梁通长钢筋的要求】如果该拉﹝地﹞梁在设计时要求其承担柱轴向压力较大者的1/10的荷载,则拉﹝地﹞梁通长钢筋的面积必须满足该要求。
【其它情况】当拉﹝地﹞梁设置在基础高度的范围内时,当然可以考虑基础承台和拉﹝地﹞梁一起承担柱底弯距,这需要设计人员认真分析。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
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
基础拉梁设计理论分析

基础拉梁设计理论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基础拉梁的设置目的及意义,并介绍引进了基础拉梁的设置原则及要求,对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探析,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置要点设计理论分析一、引言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其主要作用是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其荷载传至相连接的基础上,最终将其荷载传至持力层,所以它不仅承受上部荷载,而且由于其拉梁的下部与持力层相接触,它还会受到地基反力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设计工作当中,很多设计人员由于概念不清晰,一般认为只要拉梁设置于地面以下的梁均认为是拉梁,而对其作用和意义不大了解。
本文通过介绍设置拉梁的目的介绍相关规范的要求及设置原则,对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二、设置基础拉梁的目的及规范要求设置基础拉梁有以下目的:(1)增强独立柱基(桩基承台)之间的整体性;(2)调整柱基的不均匀沉降;(3)减少首层柱的计算高度;(4)平衡上部结构专至柱底的弯矩;(5)减轻桩偏位产生的不利作用;(6)兼做基础梁时承担部分墙体荷载;(7)参与抵抗上部结构传至基底的水平力。
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1)一级框架和IV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3)基础埋置较深,或者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2、《建筑桩技术规范》4.2.6规定桩基承台之间:(地基设计规范相关条文一致)(1)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2)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联系梁。
(4)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
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5)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配筋不宜小于2根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相邻联系梁纵筋应贯通。
基础拉梁设计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2011-10-08 10:27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拉梁构造及计算

独立基础及拉梁的设置,及构造1.设计要求:1.1 基础底面积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1.2 基础的高度由柱与基础交按处基础的受冲承载力确定;1.3 基础变阶处的高度由变阶处的受冲承载力确定;1.4 基础的配筋由抗弯计算确定。
2.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和偏心距控制2.1 基础平面长宽比控制接近矩形,独立基础是以柱为固定端四面挑出的悬臂板;2.2 基础台阶的宽高比≤2.5;基础有一定的抗弯刚度,确保地基反力线性分布;2.3 基础的偏心距e≤b/6保证基底面积上的地基反力pm in≥0;上述条件成立,才能近似地将地基反力设计值按对角线划分,两全方向的弯矩MI和MII等于梯形基底面枳上地基反力设计值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3.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目前工程做法列表:目前工程做法 1 23 4每m宽配筋1000h×0.15%1000hZ×0.15%1000h1×0.15%最小构造配筋φ10@200φ10@200 φ10@200φ10@200实配上两值与计算值取大值除第一阶外,基础底板均在冲切破坏锥体内其厚度受冲切和剪切控制,不必按受弯最小配筋率0.15%控制。
按做法3较合理。
4. 柱纵向受力筋的插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4.1当(1)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基础高度≥1200mm;(2)柱为大偏心受压,基础高度≥1400mm时,可只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基础底钢筋网上直角弯勾锚固(直钩长≥6d,≥150mm)4.2 当柱插筋在基础内保护层厚度≥3d,且柱在基础内有箍筋时(图4),柱插筋最小锚固长度可取0.8(laOR,lae);4.3 当基础高不满足插筋锚固长度要求时可直钩弯折,要求直线段长≥0.5(la 或,lae),直钩长=12d.5.独立柱基间拉梁5.1 《抗规》规定独立柱基在下情况之一时,应设拉梁:1)一级框架和 IV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大;3)基础埋置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大;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液化层和严重不均匀沉降土层;5)少于3桩的桩基承台间及两桩承台轴线垂直方向(包括程序自动生成两桩承台因碰撞而旋转90度的情况)。
基础拉梁设计分析

基础拉梁设计分析?102?第34卷第34期 Vol.34No.34山西建筑xx年12月Dec. xxSHANXI ARCHITECTURE:100926825(xx)34xx2202基础拉梁设计分析张铁骏李赞成摘要:通过对拉梁设置位置及设置方法的分析讨论,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如何设计拉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用具体实例计算说明了在选用不同设计方法时拉梁配筋的变化,以推广基础拉梁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拉梁,设计,计算,实例:TU470:A基础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这是由于基础工程这一隐蔽工程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往往会给上部的主体结构带来致命的危险,又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弥补。
基础拉梁是目前广泛使用在基础设计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对其设计理念的正确认识及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是对每一位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由于对规范的不同理解及各地方各设计院间设计理念的差异,结构设计人员对基础拉梁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往往也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设计思路和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求设置拉梁[2]。
2 拉梁的设计计算2.1 拉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如果拉梁本身截面尺寸较小(刚度小),用较为夸张的比喻就是试图用一个很细的构件来拉结两个单独的柱基一起沉降,这是不可能的。
,梁宽度不宜小于mm,1/10~1/15[2]。
xx年10JJGJ942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不同250mm,并给出了最小截面高度1 拉梁的设置及作用1.1 )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处;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处;5)单桩桩顶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处;6)两桩承台的短向处;7)有抗震要求的桩基承台纵横方向处;8)一层建筑平面中有隔墙处。
[1,2450mm。
2.2 拉梁的配筋计算1)拉梁上的荷载。
当拉梁需承担其上部的荷载(拉梁自重及其上部荷载如隔墙自重等)时,应考虑相应荷载所产生的内力。
无地下室的基础拉梁(地梁)的设计

日志规范中“特征值”的概念无地下室的基础拉梁(地梁)的设计结构设计2010-05-11 14:33:19 阅读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无地下室的基础拉梁(地梁)的设计【前言】在多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中,往往不设计地下室。
在主体结构为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工程项目中,基础形式多为柱下独立基础和桩基础。
结构设计时,出于抗震的需要和建筑功能(地上一层有填充墙)的要求,在基础之间、埋置于地下的框架柱之间都会设置拉(地)梁(例如中竣商城项目和集美广科花园项目),对该拉(地)梁如何进行结构设计,规范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结构设计人员往往有不同的意见。
先就该问题提出笔者的设计思路和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设计荷载和内力的组成】无地下室时的柱下基础拉﹝地﹞梁,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以下荷载及设计内力:(1)拉梁承担的柱底弯矩:拉梁分担的柱底最大弯矩设计值可近似按拉梁线刚度分配;(2)拉梁承担的轴向拉力:取两端柱轴向压力较大者的1/10;(3)拉梁上的荷载:当需拉梁承担其上部的荷载(如隔墙自重、楼梯梯板荷载等)时,应考虑相应荷载所产生的内力(确有依据时,可适量考虑拉梁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一般情况下,上面第(2)和(3)荷载是必须考虑叠加组合的,但是第(1)荷载如何考虑其取值大小、是否需要与第(2)和(3)荷载进行叠加组合,下面详细说明。
【拉﹝地﹞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柱底弯距】一般情况下,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时,拉﹝地﹞梁设计时需要考虑柱底弯距:①、单柱单桩的承台之间的拉﹝地﹞梁:其原因是单柱单桩的承台往往自身刚度较小,桩与承台之间设计一般按照绞结考虑,而上部柱子的嵌固面往往在承台面,上部柱子传来的弯距必须由拉﹝地﹞梁来承担。
②、两桩承台的短方向:原因同上。
③、拉﹝地﹞梁的梁顶标高设置于基础承台面标高以上时:这种情况主要是当基础埋置深度较大时,设计经常会在室外地坪处设置一道地梁,该地梁除承担两端柱轴向压力较大者的1/10、其上部的荷载(如隔墙自重、楼梯梯板荷载等)外,必须考虑承担柱底弯距。
基础拉梁设计方法

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
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
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
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宽度可取1/20~1/30。
承台拉梁结构设计刍议

承台拉梁结构设计刍议承台连系梁(即通常所说的承台拉梁)是桩基础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结构构件。
由于承台连系梁构件类型的不明确且目前没有能直接进行承台连系梁辅助设计的软件,所以造成设计人员在承台连系梁的设置、计算简图的确定、计算荷载的取值、配筋构造等方面出现一些概念不清、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学习、理解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关于承台连系梁设计的几点认识,并提出可用于连系梁手工计算(或借助简单计算工具)的简便方法。
一、承台连系梁的设置承台连系梁的设置应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6.1.11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5.23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第4.2.6条的要求执行。
即:1. 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柱承台;2. 承台埋深教深,或各承台埋置深度差别较大;3. 单桩承台时,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设置连系梁(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连系梁);4. 两桩承台时,应在其短向设置连系梁;5. 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6. 连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
二、承台连系梁在基础体系中的作用1. 对于单桩承台双向和两桩承台短向的连系梁其作用是加强桩基的整体刚度,保证结构内力分析时柱底为固端的假定。
连系梁用于平衡柱脚弯矩,避免桩承受柱脚弯矩。
2.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由于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各桩基承台所受的地震剪力和弯矩是不确定的,此时在纵横两方向设置的连系梁,有利于提高桩基的整体受力性能,起到协调各承台间地震荷载的作用。
3. 调整承台沉降,减少承台沉降差的作用。
(此作用影响因素多、计算过程复杂,手工计算时无法精确考虑,可通过控制连系梁截面尺寸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来实现。
)4. 承担连系梁上的竖向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承台的作用。
三、承台连系梁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1 连系梁的计算简图1.1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时,连系梁端为固定支座;1.2 计算柱脚弯矩作用下内力时:1.2.1 梁端为单桩承台或两桩承台短向时,支座按简支假定;1.2.2 梁端为两桩承台长向及三桩(含)以上承台时,支座按固定假定;1.3 连系梁的计算跨度取值1.3.1 两端为单桩承台或两桩承台短向时梁计算跨度为承台中心距;1.3.2 两端为两桩承台长向及三桩(含)以上承台时计算跨度:1.3.3 一端为单桩承台或两桩承台短向、一端为两桩承台长向及三桩(含)以上承台时,梁计算跨度:L0=Sn+a+hb(hb为梁高);如下图:2 连系梁的计算荷载取值2.1 N――连系梁承受轴心压(拉)力设计值;应为柱底剪力设计值,在抗震设防可取连系梁两端柱轴力较大值的1/10;2.2 M――连系梁支座处弯矩荷载;应为柱传递至承台的柱脚弯矩,仅用于支座为单桩承台、两桩承台短向时的连系梁;2.3 P,q――作用于连系梁的竖向集中、均布恒(活)荷载;2.4 为方便设计工作量,减少荷载组合种类,可将N,M荷载按活荷载参与组合计算。
框架输PKPM时拉梁如何设置

框架输PKPM时拉梁如何设置框架结构中的拉梁是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受压梁。
在PKPM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拉梁进行设置,以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拉梁的设置方法。
1.拉梁的位置选择:在框架结构中,拉梁通常是设置在离结构边缘较远的位置。
一般来说,拉梁设置在外檐的方向,使得拉梁的受压边远离结构外表面,减小弯曲变形的影响。
此外,拉梁的位置也需要考虑与其他构件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结构的整体受力平衡。
2.拉梁的截面选择:在PKPM中,拉梁的截面选择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拉梁的截面形式可以是T形、箱形、工字形等。
具体的截面形式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大小、跨度、间距以及梁长等参数进行合理选择。
设计师需要根据结构性能要求和经济性原则进行权衡选择。
3.拉梁的尺寸设计:拉梁的尺寸设计是根据结构荷载和截面尺寸进行计算的过程。
在PKPM中,拉梁尺寸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拉梁的强度设计要求保证拉梁的截面受力不超过其承载力。
而拉梁的稳定性设计要求保证拉梁在受力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设计师需要进行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定合理的梁尺寸。
4.拉梁的连接设计:拉梁的连接设计是保证其与其他构件之间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PKPM中,拉梁的连接设计应考虑连接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拉梁与柱子、横梁等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钢板连接等方式。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设计。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中拉梁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PKPM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拉梁的位置、截面、尺寸和连接等因素,以确保拉梁在使用寿命内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合理的拉梁设置可以有效增强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小偏拉梁需要注意什么

小偏拉梁需要注意什么小偏拉梁是指梁的受力特点不对称,即梁的截面不对称,导致梁的承载能力也出现了不对称。
在设计和施工小偏拉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小偏拉梁的设计应根据梁的几何特征和荷载情况来确定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截面设计时,应根据受力要求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常见的截面形状有T 形截面、工字形截面和L形截面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适当的截面形状。
其次,小偏拉梁的截面设计要注意保证截面的对称轴线与荷载作用力的作用线尽量重合。
通过调整截面尺寸和形状,使得梁在受力时能够得到均匀的应力分布,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截面尺寸及各构件尺寸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受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第三,小偏拉梁的受力分析需要考虑其在工程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
根据受力条件,应合理确定梁的受力模式和布置方式。
在荷载作用下,小偏拉梁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需要合理选取梁的材料和受力构件,以满足受力要求。
第四,小偏拉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固措施和施工工艺。
为了提高小偏拉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在梁的底部加设托座,或在梁的边缘加设箍筋,以增强梁的抗弯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和现场条件,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如预压技术和养护措施等,确保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第五,小偏拉梁的荷载选取要合理。
设计师需要详细了解小偏拉梁的受力特点和实际荷载情况,确定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要充分考虑小偏拉梁的局部效应,并进行合理的荷载组合,以确保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总之,小偏拉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梁的几何特征、受力情况、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保证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受力分析和截面设计,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小偏拉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独立基础拉梁的设计原则

独立基础拉梁的设计原
则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独立基础拉梁的设计原则:
1)当不考虑拉梁承受柱底弯矩时,可取其所拉结的两根柱子的轴力中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拉梁配筋应上下相同,总量不少于4Ф14,箍筋不少于Ф6 @200.拉梁高度宜取本款第4)项中的较小值(承托较重隔墙者除外),其截面构造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此时柱底弯矩传至基础,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2)当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时,柱下独立基础可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宜有1/2 拉通。
拉梁的高度宜取本款第4)项中的较大值。
此时,拉梁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
3)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之一所得内力组合计算。
4)拉梁截面宽度≥1/20L~1/35L,高度≥1/12L~1/20LL,L为两根柱子中心的距离。
基础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
拉梁上面无墙体时,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
中低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多层建筑,宜结合基础实际埋置深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独基拉梁设计要点

独基拉梁设计要点摘要:本文通过一具体工程的设计,引述了地基拉梁的作用及计算要点。
关键词:独立柱基,系梁,拉梁,整体性,整体计算作者在做海南洋浦技工学校实训楼工程时采用设拉梁层方法减少控制框架结构计算位移角,既满足了规范的要求,又做到了经济合理,符合实际。
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和好评。
现总结分析如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首层层高较高,独立基础埋深又较深,抗震设计时楼层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常常难以满足《抗震规范》5.5.1条的要求,当不考虑设置少量剪力墙时,通常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措施的一种:①加大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②可以采用短柱基础,使框架柱嵌固在基础短柱顶面,从而减小框架结构首层层高。
(此短柱基础可以理解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预制高杯口短柱基础的现浇版。
)③在框架结构±0.000地面以下靠近地面处,设置拉梁层,将框架结构首层分为两层。
在这三种措施里,第一种措施往往因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等,受到限制,不能任意加大梁,柱截面尺寸,从而增加刚度,而仅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改善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来说又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最好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措施中选择,很多老前辈建议使用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也方便的第二种措施即短柱基础。
其截面尺寸及配筋构造要求可参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的规定确定。
1.《抗震规范》6.1.11条规定,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⑴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⑵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⑶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⑷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⑸桩基承台之间。
一般情况,基础系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基础系梁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基础系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基础系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基础系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
关于基础拉梁设置与计算的探讨

关于基础拉梁设置与计算的探讨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钢筋混凝土基础拉梁广泛应用于独立基础以及桩基础工程中,本文主要从钢筋混凝土基础拉梁的作用入手,分别讨论拉梁的设置方式和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求,并就实际设计中拉梁是否参与结构整体分析,结构模型如何选用与建立做进一步的阐述与大家探讨。
二.拉梁的作用拉梁主要作为基础之间的联系梁,其主要作用基本归为以下几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用拉梁传递、分配柱底弯矩,增强整个建筑物基础协同工作的能力,减小基础由于柱底弯矩引起不利影响。
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减少框架柱首层的计算高度和底层的位移,以达到理想的设计结果。
三.拉梁的设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规定: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拉梁:1.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2.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
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5.桩基承台之间。
通过对拉梁的作用分析,以下情况下可不设置拉梁:如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所规定的情况且柱距较大(如体育馆、影剧院等),因为基础拉梁刚度相对较小,对调节柱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不明显,则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结构为独基加防水板基础时,当板厚≥250mm时,由于防水板对基础约束较大,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对于一柱一桩基础,当有地下室并有整体钢筋混凝土防水板时,如板厚≥250mm时,可不另设拉梁,只需在板内沿柱间轴线两个方向设置暗梁。
凡框架层数不超过三层,基础埋置较浅,且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情况者,可不设置基础拉梁,但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应另行考虑。
单层工业厂房一般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四.拉梁的计算对于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房屋,拉梁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决定了拉梁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梁位置及作用不同各自的计算方法
相关标签:
•配筋
•框架结构
•拉梁
一、拉梁截面的高度取(1/15~1/20)L,宽度取(1/25~1/30)L,其中L为柱间距
二、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又较深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
算长度和底层位移,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的基础拉梁,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为一层,从拉梁顶面至首层顶面为二层,即将原结构增加一层进行分析。
所以,框架梁(含拉梁)和柱的最终配筋宜取上述两次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三、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较浅而设置拉梁,一般应设置在
基础顶面,此时拉梁的配筋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l/10作为拉梁的轴心拉(压)力,拉梁按轴心受拉(压)构件计算。
此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时,采用此法较为经济;(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当抗震等级为
一、二级的框架结构,柱底组合弯矩设计值尚应分别乘以l.5和l.25增大系数;柱基础按
轴心受压考虑。
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与上述两种方法之一计算的内力进行组合,按拉(压)弯构件或受弯构件计算拉梁纵向受力钢筋。
拉梁截面配筋:应上下相同,各不小于2f14,箍筋不少于Φ18@200,
四、拉梁的配筋构造。
拉梁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
负弯矩钢筋50%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