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实验核酸提取与检测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0efdb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1.png)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 或 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进行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
3、了解核酸鉴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4、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实验原理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破碎,使核酸释放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核酸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核酸样品。
D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抽提法、盐析法等。
酚氯仿抽提法是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去除蛋白质,然后通过乙醇沉淀得到 DNA。
盐析法是利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分离出 DNA。
R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法、Trizol 法等。
Trizol 法是基于异硫氰酸胍和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裂解细胞并抑制 RNA 酶的活性,从而提取出完整的 RNA。
核酸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和 280nm 处的吸光度值(A260 和 A280)来评估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 的比值在 18 20 之间表示 DNA 纯度较高,在 19 21 之间表示 RNA 纯度较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则是根据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来分离和鉴定核酸,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距离与分子量大小成反比,RNA 通常会呈现出 28S、18S 和 5S 三条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培养的细胞。
大肠杆菌菌液。
2、实验试剂细胞裂解液(含蛋白酶 K)。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 1:1)。
无水乙醇、75%乙醇。
3M 醋酸钠(pH 52)。
Trizol 试剂。
异丙醇。
RNA 酶抑制剂。
琼脂糖。
50×TAE 电泳缓冲液。
核酸染料(如 EB 或 GelRed)。
核酸测定实验报告生化
![核酸测定实验报告生化](https://img.taocdn.com/s3/m/e55b607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5.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核酸(DNA和R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具有共轭双键系统,能吸收紫外光。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核酸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基于核酸在特定波长(如260 nm)下的紫外吸收强度与核酸浓度成正比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核酸样品、标准核酸溶液、蒸馏水、无水乙醇、氯仿、异戊醇等。
2.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器、试管、容量瓶、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核酸样品,用无水乙醇沉淀,离心去除杂质,然后用蒸馏水溶解。
2. 标准曲线制作: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核酸溶液,在260 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ng/μ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适量制备好的核酸样品,在260 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浓度。
4. 结果计算:根据样品浓度和样品体积,计算核酸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发现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大于0.99,说明该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品测定:对制备好的核酸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浓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样品浓度和样品体积,计算核酸含量。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样品污染和仪器误差。
2. 核酸样品的制备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应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
3.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确保线性关系良好。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核酸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核酸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7146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4.png)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引言:核酸是生命的基础,它存在于细胞的核内,承载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
本实验旨在探究核酸提取的方法以及鉴定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一、核酸提取方法核酸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了常用的酚-氯仿法。
首先,将待提取的细胞或组织样品加入细胞裂解液中,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沉淀下来。
然后,使用酚和氯仿进行提取,酚层中含有核酸和脂质,氯仿层中含有蛋白质。
通过离心将酚层和氯仿层分离,进一步提取纯净的核酸。
二、核酸的鉴定1. 纯度检测核酸的纯度是指核酸溶液中核酸与其他杂质的比例。
常用的纯度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和光谱法。
本实验中使用了光谱法,即通过测量核酸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其纯度。
纯度越高,吸光度比值(A260/A280)越接近1.8。
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取的核酸样品的纯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2. 浓度测定核酸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核酸溶液中核酸的含量。
浓度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和荧光法。
本实验中采用了比色法,即通过比较核酸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确定核酸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取的核酸样品的浓度为Xμg/μl。
3. 碱基组成分析核酸的碱基组成是指核酸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的相对含量。
碱基组成分析可以通过核酸测序技术来完成。
本实验中使用了Sanger测序技术,通过测序结果可以确定所提取核酸的碱基组成。
4. 凝胶电泳分析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分析方法,可以根据核酸的大小和电荷来分离核酸。
本实验中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提取的核酸样品与DNA分子量标准品一同加载到琼脂糖凝胶槽中,通电分离。
通过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大小和纯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核酸样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鉴定实验。
通过纯度检测、浓度测定、碱基组成分析和凝胶电泳分析,我们确定了所提取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f2c0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e.png)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I.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核酸提取和鉴定的步骤,掌握核酸提取实验技能,初步了解PCR技术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II. 实验原理:
DNA分子在水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极性,由此,在化学性质上只要是极性且亲水性的溶剂都能迅速膨胀和破裂DNA分子的双链
结构,并溶解其中的碱基、核苷酸、脱氧糖等。
利用这一原理,
我们可以用溶液来提取含有核酸的样品,然后通过紫外吸光度计
检测该提取物中核酸的含量。
此外,PCR技术是一种被广泛运用
于DNA扩增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扩增DNA
的特定片段。
III.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核酸提取:将实验样品加入细胞破解液并混匀,离心后取上
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振荡混合并离心15分钟,然后
弃上清液,加入70%无水乙醇并离心,倒掉液体后用氧气吹干。
最终的核酸提取物的溶解液浑浊且无法肉眼辨认样品。
2. 核酸鉴定:将已经提取的样品分别用紫外吸光度计测量其光密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的D.W相比,样品中的核酸具有极高的光密度值,证明核酸提取步骤成功,核酸鉴定实验成功。
IV.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样品中的核酸,并对提取后的核酸进行了鉴定,证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核酸,表明核酸提取和鉴定实验成功,也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5c56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f.png)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样品中的核酸,探索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实验材料:
1. 样品:选择了动植物组织、微生物等不同来源的样品。
2. 提取试剂盒:使用了商用的核酸提取试剂盒。
3. 实验仪器:离心机、恒温振荡器、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粉碎、酶解等预处理步骤。
2. 核酸提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核酸提取步骤。
3. 质量检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的核酸浓度和纯度。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提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提取了各种来源的样品中的核酸。
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核酸的浓度和纯度均符合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核酸提取试剂盒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和稳定性。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提取了样品中的核酸,并验证了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这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获得了实验数据,更深入理解了核酸提取的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待今后能够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核酸_提取实验报告
![核酸_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cecd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f.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动物组织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在生物体的遗传、代谢和调控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对其进行鉴定,以了解核酸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盐酸胍、氯化钠、柠檬酸钠、乙醇、异丙醇、二苯胺、3,5-二羟甲苯等;3. 实验仪器:离心机、匀浆器、电炉、水浴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处死,取肝组织;2. 将肝组织剪碎,加入适量匀浆液,用匀浆器进行匀浆;3. 将匀浆液加入盐酸胍,使pH值降至6.0;4.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和柠檬酸钠,使溶液的离子强度达到0.14mol/L;5. 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在4℃、5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6. 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7. 将混合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在4℃、10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8. 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在4℃、10000g条件下离心5分钟;9. 弃上清液,将沉淀干燥;10. 将干燥的沉淀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二苯胺试剂,观察颜色变化;11. 加入3,5-二羟甲苯试剂,观察颜色变化;12. 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核酸的类型。
五、实验结果1. 在二苯胺试剂的作用下,溶液呈蓝色,表明提取的核酸中含有DNA;2. 在3,5-二羟甲苯试剂的作用下,溶液呈绿色,表明提取的核酸中含有RNA。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提取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并进行鉴定;2.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等,以保证核酸的提取效果;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核酸提取方法的可行性。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并对其进行了鉴定;2. 通过实验,掌握了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3.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核酸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于核酸的实验报告
![关于核酸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f9155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4.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提取、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核酸纯化试剂盒和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核酸提取、纯化是研究核酸结构、功能的基础。
1. 核酸提取:利用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将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2. 核酸纯化:通过去除杂质,提高核酸的纯度。
3. 核酸定量测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核酸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计算核酸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Tris-HCl缓冲液、NaCl溶液、SDS溶液、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乙醇、无水乙醇、DNA/RNA提取试剂盒、核酸纯化柱等。
2.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移液器、漩涡混合器、PCR仪等。
四、实验步骤1. 核酸提取(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
(2)取适量菌液,加入Tris-HCl缓冲液和NaCl溶液,混匀。
(3)加入SDS溶液,混匀。
(4)加入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剧烈振荡,静置。
(5)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剧烈振荡,静置。
(6)取上层水相,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静置。
(7)离心,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干燥。
2. 核酸纯化(1)将干燥的核酸沉淀溶于适量TE缓冲液中。
(2)将溶液加入核酸纯化柱中,用TE缓冲液洗柱。
(3)用适量无水乙醇洗柱,收集洗脱液。
3. 核酸定量测定(1)取适量核酸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
(2)根据核酸的摩尔吸光系数(A260=50μM^-1·cm^-1),计算核酸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核酸提取实验成功提取了大肠杆菌的核酸,且纯度较高。
2. 核酸纯化实验成功纯化了核酸,且纯度较高。
3. 核酸定量测定实验测定了核酸的浓度,结果如下:A260 = 0.6A280 = 0.5核酸浓度= 0.3 μg/μL六、实验结论1. 实验成功提取、纯化了大肠杆菌的核酸。
核酸分离鉴定_实验报告(3篇)
![核酸分离鉴定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1d5fc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分离与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核酸的分离与鉴定。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核酸分离与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核酸提取:利用细胞破碎技术,将细胞内的核酸释放出来。
2. 核酸纯化: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核酸。
3. 核酸鉴定: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鉴定核酸的种类和结构。
本实验以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碱法提取R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细胞2. 试剂:0.04mol/L NaOH溶液、酸性乙醇溶液、琼脂糖凝胶、缓冲液、核酸染料、DNA/RNA Marker等四、实验步骤1. 核酸提取(1)称取1g干酵母细胞,加入2ml 0.04mol/L NaOH溶液,研磨至匀浆状。
(2)加入4ml 0.04mol/L NaOH溶液,混匀,转移至离心管中。
(3)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后离心(2000r/min,15min)。
(4)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酸性乙醇溶液,混匀,静置2h。
(5)离心(2000r/min,15min),弃去上清液。
(6)加入70%乙醇洗涤沉淀,离心(2000r/min,15min),弃去上清液。
2. 核酸鉴定(1)紫外分光光度法:取适量RNA溶液,在260nm和2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RNA浓度。
(2)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提取的RNA与DNA/RNA Marker混合,加样至琼脂糖凝胶孔中,电泳(100V,30min)。
观察电泳结果,判断RNA的纯度和完整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RNA浓度为0.5mg/ml。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NA条带清晰,无杂质带,表明RNA纯度和完整性良好。
核酸提取操作与含量测定
![核酸提取操作与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c3a6983a417866fb94a8e08.png)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Ø 步骤:
• 材料准备:尽量新鲜。 • 裂解变性:异硫氰酸胍。使细胞及核蛋白复合物变性,释放
RNA,有效抑制核酸酶。
• 纯化分离:苯酚,氯仿,异戊醇。苯酚/氯仿可抽提去除杂物。 • 洗涤:70%乙醇。 • 沉淀:异丙醇、无水乙醇。
3. 高温裂解时,时间适当延长 (对于动物细胞、细菌可增 加PK的用量)
4. 低温沉淀,延长沉淀时间 5. 加辅助物,促进沉淀 6. 洗涤时,最好用枪头将洗涤
液吸出,勿倾倒
q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Ø 原理: • 细胞在变性剂异硫氰酸胍的作用下被裂解,同时核蛋白体
上的蛋白变性,核酸释放; • 释放出来的DNA和RNA由于在特定pH下溶解度的不同而分别
Ø 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在提取过程中辅以相应的去杂质的 方法
q 蛋白质的去除:
Ø 酚/氯仿抽提 Ø 使用变性剂变性(SDS、异硫氰酸胍等) Ø 高盐洗涤 Ø 蛋白酶处理
q 多糖的去除:
Ø 高盐法:用乙醇沉淀时,在待沉淀溶液中加入1/2体 积的5M NaCl,高盐可溶解多糖。
Ø 用多糖水解酶将多糖降解。
核酸提取操作与含量测定
l 核酸分离提取的原则是什么?要达到哪些要求? l DNA和RNA提取总需要注意的要点有哪些? l 核酸如何定量测定,简单说说它们的依据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最重要的生物
信息分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 此核酸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最重要、 最基本的操作 。
② 其它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分子的 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③ 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如提取DNA分子时, 应去除RNA,反之亦然。
核酸化学—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核酸化学—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d0851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d.png)
5’
4’
1’
3’ 2’
(OH)
5’
4’
1’
3’ 2’
(OH)
核苷
H N
N
H
H N
9
N
H
腺嘌呤
HOH2C5′ O OH
4′
1′
3′ 2′
OH OH 核腺糖苷
A
G
C
U
dA
dG
dCLeabharlann dT核酸长链记录方式之演进
A T CGA TCG
5’
3’
P
OH
B 1’ R 2’ 3’
N
N H
N
A
7
6
5
1
8
9
4
2
3
鸟嘌呤guanine
O
N NH
N H
N
NH 2
G
嘧啶(Pyrimidine)
尿嘧啶 uracil
O
NH
胞嘧啶 cytosine
NH 2
N
4
5
3
6
2
1
胸腺嘧啶 thymine
O
NH
N
O
H
U
N
O
H
C
N
O
H
T
DNA中的四种碱基及它们间的氢键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腺嘌呤 A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 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 时,DNA的溶解度最低。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实验步骤 1、胀破细胞,得DNA溶液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9f99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5.png)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1. 引言核酸(DNA和R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和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
对于研究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步骤。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使用常用的鉴定方法分析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2. 实验原理核酸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从其他的细胞组分(如蛋白质、唾液等)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吸光度测定和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核酸的定性和定量。
2.1 核酸提取核酸提取的步骤包括细胞破碎、蛋白质的去除和核酸的沉淀。
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柱式提取法和商业试剂盒法等。
2.2 核酸定性和定量核酸的定性主要通过凝胶电泳进行,通过核酸带的迁移速度和分子量,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纯度和是否受到降解。
核酸的定量则是通过吸光度测定,利用核酸特征的吸收峰波长(260 nm)测定核酸的浓度。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样品•细胞破碎缓冲液•蛋白酶•酚-氯仿提取液•乙醇•TE缓冲液•焦亚硫酸铵•乙酸•0.8%琼脂糖凝胶3.2 实验步骤1.将动物组织样品切碎并加入细胞破碎缓冲液,用超声波破碎细胞壁。
2.加入蛋白酶进行蛋白质的消化。
3.加入酚-氯仿提取液,离心分离上层的核酸。
4.将上层的核酸转移到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沉淀核酸。
5.离心沉淀的核酸,去除上层的乙醇并用TE缓冲液重悬核酸。
6.使用吸光度计测定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7.进行凝胶电泳,观察核酸的迁移带和分子量。
4. 结果与分析4.1 核酸提取结果通过核酸提取实验,成功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到了核酸。
提取的核酸样品呈现无色透明的状态,说明核酸净化得较好。
4.2 核酸定性和定量结果将提取得到的核酸样品进行凝胶电泳,观察到了明显的核酸带。
通过与分子量标准品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分子量范围是否正常。
通过吸光度测定,确定了核酸的浓度。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提取到了动物组织中的核酸,并通过凝胶电泳和吸光度测定等方法对核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大学生物实验——核酸提取与检测
![大学生物实验——核酸提取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29ea433360cba1aa911dad3.png)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 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基因组DNA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原理
细菌(bacteria)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 繁殖的原核生物。
根据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两者主要是细胞壁的结构不 同。
5)抬起加样器,估计体积是否正确,将外壁液体用容器口引流回去
6)(吸头内有液体时,不能将加样器倒置或平放,以防液体倒流损坏加样器!) 贴容器内壁,将液体匀速打 出,加样器推到第二挡。观察吸头内液体是否完全打出并立即弃于废物盒内.
二、离心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打开电源 2、离心管中的液体为2/3,盖紧盖子,防止离心机被腐蚀。 3、样品配平, 对称放入离心机(管的连接处朝外). 4、设定离心时间(如设定2分钟,可定时多点时间, 再用手表记时)。 5、统一离心,逐渐升到要求转速。
6. 如果要提高DNA的终浓度,可以将步骤9所得的DNA洗脱液重新加至吸附膜上,重复步骤9; 若洗脱体积小于200 μl,可以增加DNA的终浓度,但可能会减少总产量。如果DNA的量小于1 μg,推荐用50 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洗脱。
7. 因为保存在水中的DNA会受到酸性水解作用的影响,如需长期保存,推荐用Buffer GE洗脱 并于-20℃保存。
1. 仪器及器材 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移液器、电泳槽、电泳仪;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
2.试剂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酶K、无水乙醇、琼脂 糖、核酸电泳缓冲液、DNA分子量标准、核酸凝胶上样缓冲液
四、实验步骤 (一)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基因组DNA
核酸的检测实验报告
![核酸的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c69b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核酸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核酸提取、纯化及检测的方法。
3. 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核酸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细胞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核酸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提取、纯化和定量分析。
1. 提取: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核酸从细胞或其他生物材料中分离出来。
2. 纯化:去除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提高核酸的纯度。
3. 定量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核酸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缓冲液、乙醇、RNAase抑制剂等。
2.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研钵、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核酸提取(1)将大肠杆菌细胞加入提取缓冲液中,充分振荡混匀。
(2)将混匀后的细胞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3)向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70%乙醇,充分混匀。
(4)再次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5)将沉淀用少量提取缓冲液溶解,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2. 核酸纯化(1)向含有核酸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70%乙醇,充分混匀。
(2)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3)将沉淀用少量RNAase抑制剂溶液溶解,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3. 核酸定量分析(1)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核酸溶液的吸光度。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核酸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核酸提取:通过观察离心管中的沉淀,可判断核酸是否成功提取。
2. 核酸纯化:通过观察离心管中的沉淀,可判断核酸是否成功纯化。
3. 核酸定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核酸浓度。
六、实验讨论1. 在核酸提取过程中,注意细胞破碎程度,以确保核酸充分释放。
2. 在核酸纯化过程中,注意去除杂质,提高核酸纯度。
3. 在核酸定量分析过程中,注意标准曲线的制作和吸光度的测定。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提取、纯化和定量分析了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酸。
实验结果表明,核酸提取、纯化和定量分析方法在生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采样提取实验报告
![核酸采样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1a7d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2.png)
核酸采样提取实验报告引言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对于研究生物学和医学非常关键。
核酸提取是研究核酸功能、结构和遗传变异的基础工作。
本实验旨在通过核酸提取实验,从细胞中提取纯化核酸,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材料与方法材料- 红血球样品- 实验室试剂:细胞裂解缓冲液、蛋白酶K、氯仿、异丙醇、等温RNA扩增试剂盒等。
方法1. 取一定量的红血球样品,进行室温区域的处理。
2. 使用细胞裂解缓冲液将样本细胞裂解。
3. 使用蛋白酶K消化蛋白质,破坏蛋白质酶,标记物质间的非共价键。
4. 加入等温RNA扩增试剂盒,进行核酸扩增反应。
5. 使用异丙醇沉淀核酸蛋白质,通过离心分离纯化核酸。
6. 将沉淀的核酸用氯仿提取,并进行洗涤和纯化。
7. 使用实验室的分析设备检测纯化后的核酸浓度和纯度。
结果与讨论我们成功进行了红细胞样品的核酸提取实验,并获得以下结果:1. 样品细胞经过裂解后,观察到细胞内核酸被释放,溶液呈现浑浊状态。
2. 经过蛋白酶K酶处理后,观察到蛋白质被消化,溶液变得透明。
3. 经过等温RNA扩增反应,观察到核酸扩增产物呈现明亮带状,表示核酸的扩增成功。
4. 经过异丙醇沉淀和氯仿提取后,观察到沉淀物中含有丰富的核酸。
5. 使用分析设备检测核酸浓度和纯度时,获得核酸浓度为X ng/μL,纯度(OD260/OD280)为X。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实验成功从红细胞样品中提取到了纯化的核酸。
通过核酸的浓度和纯度检测,可以确保提取到的核酸质量良好,可以作为后续实验的可靠物质基础。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避免污染和RNA酶的介入,以确保提取到的核酸的纯度。
2. 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溶液配制的准确性,以免对提取结果产生干扰。
3. 核酸浓度和纯度的检测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
结论本实验成功进行了核酸提取实验,并获得了红细胞样品中的纯化核酸。
第七章核酸提取与鉴定
![第七章核酸提取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4b0d03d5ef7ba0d4a733bf0.png)
3.沉淀DNA 有机溶剂沉淀DNA:2倍体积无水乙醇(或1倍体积的异戊醇)
再用75%乙醇清洗多次。
4.重新溶解DNA 将DNA溶于水或TE溶液。
基因组DNA-CTAB法 CTAB法原理(植物DNA提取经典方法) ➢ CTAB(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去
六、电泳
根据电泳支持介质分为
琼脂糖凝胶电泳: 多用于鉴定较大核酸片段(0.1~60 kb)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用于鉴定较小的核酸片段(50~1000 bp)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琼脂糖是从琼脂中提纯出来的一种多糖。凝胶具有刚性的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琼脂
糖的浓度,低浓度的琼脂糖形成较大的孔径,而高浓度的琼脂糖形成较小的孔径。
• 用高温苯酚、氯仿等抽提去除蛋白质和DNA,乙醇或异丙醇沉淀纯化RNA。 •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在3小时以内处理大批样品,对大量或少量组织的细胞RNA提取均甚
合适。
5、试剂盒快速提取法
• 裂解液含胍盐,抑制RNA酶,使蛋白质和DNA同时变性; • 氯仿等抽提去除蛋白质和DNA; • 乙醇或异丙醇沉淀纯化RNA; •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
DNA样品: OD260 / OD280 =1.8 ,DNA纯度高 OD260 / OD280 > 1.8,含RNA,或DNA部分降解OD260 / OD280 < 1.8,含苯酚或蛋白 杂质 RNA样品: OD260 / OD280 =1.8~2.0 —RNA纯度高
< 1.8,含蛋白杂质;> 2.0,RNA出现降解
琼脂糖浓度(%) 0.3 0.6 0.7 0.9 1.2 1.5 12.0
线型DNA分子的分离范围(kb) 5~60 1~20 0.8~10 0.5~7 0.9~6 0.2~3 0.1~2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3220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5.png)
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实验报告引言:核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通过提取核酸,可以进一步研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进化历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本实验旨在探究核酸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植物样本(如草莓、洋葱等)- 细胞裂解液- 蛋白酶K- 乙酸酒精- 筛网- 乙醇- 无水乙醚2.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植物样本切碎并加入细胞裂解液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蛋白酶K,使细胞膜和核膜溶解,释放核酸。
- 步骤三:将溶液倒入筛网中,用橡胶球挤压,使细胞碎片通过筛网,核酸留在筛网上。
- 步骤四:将筛网放入含有乙酸酒精的试管中,用乙酸酒精洗涤筛网,使核酸与乙酸酒精结合。
- 步骤五:将筛网取出,放入含有乙醇的试管中,用乙醇洗涤筛网,使核酸与乙醇结合形成沉淀。
- 步骤六:将筛网取出,用无水乙醚洗涤筛网,去除残留的乙醇。
- 步骤七:将筛网放入干燥器中,使核酸完全干燥。
- 步骤八:用无水乙醚溶解干燥的核酸,得到核酸提取物。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提取到了核酸。
核酸提取物的浓度和纯度可以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进行测定。
此外,提取的核酸还可以通过电泳分析,观察其片段大小和纯度。
核酸提取实验的关键步骤是细胞裂解和核酸分离。
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蛋白酶K可以降解细胞膜和核膜,释放核酸。
筛网的使用可以分离细胞碎片和核酸,使核酸留在筛网上。
乙酸酒精和乙醇的洗涤则可以去除杂质,提高核酸的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核酸受到外界污染。
实验器具和试剂应保持洁净,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接触皮肤和口腔,以防止外源性核酸的污染。
核酸的提取不仅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医学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通过提取人体样本中的核酸,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疾病诊断和遗传学研究等。
核酸提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核酸的提取技术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7025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6.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使用酚/氯仿法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
3. 了解DNA提取的纯度和质量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核酸(DNA和R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
核酸提取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对于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突变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使细胞裂解,释放DNA,并最终获得纯化DNA。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动物组织(如鸡肝、鸡血等)2. 10×TE缓冲液(pH 8.0)3. 2M NaCl溶液4. 95%乙醇5. 70%乙醇6.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1:1)7. 3M醋酸钠溶液(pH 5.2)8. Tris-HCl缓冲液(pH 8.0)9. 0.1M NaCl溶液10. 氯化钠11. 无水乙醇12. 3M醋酸钠溶液(pH 5.2)13. 1×TE缓冲液(pH 8.0)14. 硅胶柱15. 离心机16. 电子天平17. 移液器18. 烧杯19. 试管20. 玻璃棒21. 紫外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称取约0.5g动物组织,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ml 10×TE缓冲液,使用玻璃棒充分研磨,使组织完全破碎。
2. 加入酚/氯仿混合液:向上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合液,充分混匀,静置5分钟。
3. 分离水相和有机相:将混合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3M醋酸钠溶液(pH 5.2),充分混匀,静置5分钟。
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12,000r/min离心5分钟。
4. 提取DNA:将上层水相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5分钟。
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12,000r/min离心5分钟。
5. 洗涤DNA:弃去上清液,加入1ml 70%乙醇,混匀,静置5分钟。
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12,000r/min离心5分钟。
生化提取核酸实验报告
![生化提取核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f0c82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e.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动物组织中DNA和RNA的提取方法。
2. 了解核酸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掌握核酸鉴定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和RNA,并对提取的核酸进行鉴定,以了解核酸的提取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如肝组织、肌肉组织等)。
2. 试剂:SDS、蛋白酶K、RNA酶、氯仿、异戊醇、乙醇、DEPC、TE缓冲液、NaCl、NaOH、HCl、琼脂糖、电泳缓冲液、DNA marker、DNA/RNA电泳试剂盒等。
四、实验方法1. DNA提取(1)将动物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用匀浆器充分匀浆。
(2)加入10%的SDS和蛋白酶K,混匀,置于60℃水浴中孵育1小时,以降解蛋白质。
(3)加入氯仿和异戊醇,混匀,静置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并分层。
(4)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使DNA沉淀。
(5)弃去乙醇,用DEPC处理的水溶解DNA沉淀,即为提取的DNA。
2. RNA提取(1)将动物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的DEPC处理的水,用匀浆器充分匀浆。
(2)加入RNA酶和蛋白酶K,混匀,置于60℃水浴中孵育1小时,以降解蛋白质和RNA。
(3)加入氯仿和异戊醇,混匀,静置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并分层。
(4)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使RNA沉淀。
(5)弃去乙醇,用DEPC处理的水溶解RNA沉淀,即为提取的RNA。
3. 核酸鉴定(1)DNA鉴定:将提取的DNA与DNA marker在同一琼脂糖凝胶上电泳,观察DNA 条带与marker条带的大小关系,判断DNA提取是否成功。
(2)RNA鉴定:将提取的RNA与RNA ladder在同一琼脂糖凝胶上电泳,观察RNA 条带与ladder条带的大小关系,判断RNA提取是否成功。
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指南
![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3e223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5.png)
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指南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是分离和提取细胞核酸的一种基本操作。
在生物学研究中,核酸提取是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因为它可以分离出DNA 或RNA,使得研究者能够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实验。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基本的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指南,帮助读者学会如何高效地进行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
第一步:样品收集核酸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长链分子,因此样品收集是进行核酸提取和纯化实验的第一步。
样品收集需要选择适合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同时保证样品新鲜和保存完好。
如果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样品收集后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和扩增。
第二步:细胞裂解在进行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之前,需要将样品中的细胞中的核酸进行分离和提取。
这需要将细胞裂解,使得核酸能够从细胞中析出。
常见的细胞裂解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超声波,玻璃珠打破)和化学方法(如酶解,重碱或酸裂解)。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细胞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细胞裂解方法。
第三步:离心和分离离心和分离是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细胞裂解后,需要离心,使得杂质、蛋白质和DNA、RNA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而将核酸分离出来。
离心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样品类型和离心机型号进行选择。
第四步:核酸沉淀核酸沉淀也是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将核酸溶液加入至酒精沉淀试剂后,核酸会在其中沉淀下来。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冰醋酸或乙醇酒精沉淀来纯化核酸。
第五步:洗涤和溶解核酸沉淀后,需要进行洗涤和溶解。
为了去除杂质和残余试剂,通常使用乙醇或盐溶液进行核酸的洗涤。
洗涤后的核酸需要进行溶解,通常使用TE溶液或水进行溶解。
不同的核酸需要不同的溶解条件。
总结:以上就是核酸提取与纯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实验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计量。
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研究者可以使用一系列高效且准确的技术进行核酸提取和纯化。
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以确保实验的正确性和可重复性。
生化实验报告提取核酸
![生化实验报告提取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966928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4.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提取DNA。
3. 了解R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该方法利用酚和氯仿的相溶性将蛋白质和脂质等杂质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DNA。
三、实验材料1. 细胞样本:新鲜的植物叶片、动物组织等。
2. 试剂:酚、氯仿、异丙醇、氯化钠、Tris-HCl缓冲液、EDTA、蛋白酶K等。
3. 仪器:高速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离心管、烧杯、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 将细胞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和EDTA,用研杵充分研磨。
- 将研磨后的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孵育1小时。
2. 核酸提取- 向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酚和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 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 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后溶解于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中。
3. RNA提取- 将细胞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和EDTA,用研杵充分研磨。
- 将研磨后的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RNA提取试剂盒中的试剂,充分混匀。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为RNA。
五、实验结果1. 通过酚-氯仿法提取的DNA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比值约为1.8,说明DNA纯度较高。
2. 通过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RNA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比值约为2.0,说明RNA纯度较高。
六、实验讨论1. 核酸提取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质等杂质的去除是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仪器及试剂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仪器及器材
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移液器、电泳槽、电泳仪; 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
2.试剂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蛋白酶K、无水乙醇、琼脂糖、核酸电泳 缓冲液、DNA分子量标准、核酸凝胶上样缓冲液
四、实验步骤
(一)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基因组DNA
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µl Buffer GW2(使用前检查 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0,000•rpm离心1分钟,倒掉 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
注意:如需进一步提高DNA纯度,可重复步骤7.
8. 12,000 rpm(~13,400×g)离心2分钟,倒掉收集管 中的废液。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数分钟,以彻底晾干。
注意: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吸附柱中残余的乙醇去除, 乙醇的残留会影响后续的酶促反应(酶切、PCR 等)。
9.将吸附柱置于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向吸附柱的中间 部位悬空加入50-200 µl Buffer GE,室温放置2-5 分钟, 10,000rpm离心1分钟,收集DNA溶液,-20℃保存DNA。
注意事项:
大学生物实验—— 核酸的提取与检测
李长红
/611925 曹光彪科技楼421室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 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基因组DNA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原理
细菌(bacteria)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 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 物。
试剂盒组成
抽提步骤
1. 取细菌培养物1 ml(106-108个细胞,最多不超过2×109 个细胞)置于离心管中,10,000 rpm(~11,500×g)离心 1分钟,尽量吸净上清。
2. 向沉淀中加入180 µl Buffer GTL,振荡使菌体重悬。
3. 加入20 µl Proteinase K,涡旋混匀,56℃孵育,直至 菌体完全裂解,孵育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颠倒或震荡离 心管使样本分散。
二、实验原理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原理:
采用细菌裂解液使细菌裂解,并 裂解液中的DNA高效特异性的结 合到硅基质离心吸附柱上,而其 它污染物可流过膜,PCR和其他 酶促反应的抑制剂可通过两步洗 涤步骤被有效去除,最后使用低 盐缓冲液或水洗脱,即可获得高 纯度DNA。
纯化得到的DNA可以直接用于酶 切、PCR、Real-Time•PCR、文 库 构 建 、 Southern•Blot 、 分 子 标记等下游实验。
注意:如需去除RNA,可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加入4 µl 浓度为100 mg/ml 的RNase A溶液震荡混匀,室温放置510分钟。
4.加入200 µl Buffer GL,涡旋震荡充分混匀。加200 µl 无水乙醇,涡旋震荡充分混匀。短暂离心,使管壁 上的溶液收集到管底。
注意:1) 如果多个样品一起操作,Buffer GL和无水乙 醇可以等比例混匀后一起加入,震荡混匀。
根据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 和阴性菌。两者主要是细胞壁的结构不同。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 脑膜炎双球菌等。
二、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 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 菌。
1. 样品应避免反复冻融,否则会导致提取的DNA片段较 小且提取量下降。
2. 第一次使用前应按照试剂瓶标签的说明在Buffer GW1 和Buffer GW2中加入无水乙醇。
3. 使用前请检查Buffer GTL 和 Buffer GL是否出现结晶 或者沉淀,如有结晶或者沉淀出现,请将Buffer GL和 Buffer GTL 于56℃水浴重新溶解。
2) 加入Buffer GL和无水乙醇后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 不会影响后续实验。
5.将步骤4所得溶液(包括形成的沉淀)所得溶液全部加 入到已装入收集管的吸附柱中,若一次不能加完溶液, 可分多次转入。10,000 rpm离心1分钟,弃废液,将吸 附柱放回收集管中。
6.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µl Buffer GW1(使用前检查是 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0,000 rpm离心1分钟,倒掉收 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
如果下游实验对pH值或EDTA敏感,可以用灭菌水洗脱。 洗脱液的pH值对洗脱效率有很大影响,若用水做洗脱液 应保证其pH值在7.0-8.5(可以用NaOH将水的pH值调到 此范围),pH值低于7.0时洗脱效率不高。
注意事项:
4. 离心之前室温孵育5分钟可以增加产量。
5. 用另外的50-200 μl Buffer GE或灭菌水再次洗脱可以 增加产量。
二、实验原理
溴化乙锭染色法原理:
溴化乙锭(EB)是一种荧光染料, 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用于核酸 染色。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未与核酸结 合的EB可被激发出橙红色荧光, 在与DNA或双股RNA结合时, 荧光强度会增强20倍,这种扁平 分子可以嵌入核酸双链的配对的 碱基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 出红色荧光。
二、实验原理
细菌染色体(chromosome of bacteria):由一条 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附着在横隔中介体或细菌膜 上。细菌染色体无组蛋白包绕。
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真核细菌不同,无内含子,转 录后形成的mRNA不必再剪切、拼接,可直接翻译成 多肽。
大肠杆菌的DNA双链长达1.1~1.4 mm,是菌体长度 的1000倍。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DNA分子在pH8.0的电泳环境 中,带负电荷,在一定强度电 场力的作用下,从负极向正极 迁移。
电泳样品载体琼脂糖是一种线 性多糖聚合物,煮沸冷却后形 成网格样结构,电泳中起分子 筛作用。通常情况下,分子量 大 的 DNA 电泳过程中由于受 到的阻力较大,泳动速率较慢, 反 之 , 分子量较小的 DNA片 段跑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