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

合集下载

通风与空调资料整套范例

通风与空调资料整套范例

通风与空调资料整套范例一、介绍通风与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它们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从通风和空调的定义、作用、原理、设备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通风的定义和作用通风是指通过供、排风系统,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供新鲜空气:通风系统能够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引入新鲜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2. 控制室内温度:通风可以通过调节室内外空气流通来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控制室内湿度:通风系统可以排除室内多余的湿气,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三、通风的原理通风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和温差来实现通风的方式。

它主要依靠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通过合理设置门窗、通风口和排烟口来实现室内外气体交换。

自然通风的特点是节能、环保,但受限于气候条件。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使用风机或通风设备来实现通风的方式。

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通风量和风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和气候条件。

机械通风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可控的通风效果,但需要消耗电能。

四、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包括排气扇、通风机、新风系统等。

它们的功能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1. 排气扇排气扇是一种通过旋转叶片产生负压,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设备。

它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需要排除异味和湿气的场所。

2. 通风机通风机是一种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正压,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的设备。

它适用于需要大量新风的场所,如会议室、办公室等。

3. 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一种将室外空气通过过滤、加热、湿化等处理后引入室内的设备。

它能够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五、空调的定义和作用空调是指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和空气净化等手段,改善室内环境的设备。

空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 调节室内温度:空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与空调工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

1、自然通风:指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现象,亦即是由于有限空间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大气运动、大气压力差等自然因素引起有限空间内外空气能量差后,促使有限空间的气体流动并与大气交换的现象。

2、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气溶胶粒子,国内习惯上统称为粉尘。

3、全效率:含尘气流通过除尘器时,被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的全效率,也叫除尘器的平均效率。

4、分割粒径:把除尘器分级效率为50%时的粒径称为分割粒径。

5、吸收:用适当的液体与混合气体接触,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不同,除去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组分的过程称为吸收。

6、全面通风:向整个房间通入清洁的新鲜空气进行通风换气,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含有有害物的气体,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

7、局部排风:利用局部气流,是工作区域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以形成良好的局部工作环境。

8、置换通风:指利用下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实现通风的一种新气流组织形式,它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工作区,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层较薄的空气湖。

所谓空气湖就是由较凉的新鲜空气扩散而成的,因室内的热源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新鲜空气随其向房间上部流动而形成室内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

9、分级效率:指除尘器对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粉尘的除尘效率。

10、驱进速度: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尘粒在横向作等速运动,这时尘粒的运动速度称为驱进速度一,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P11)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一次尘化作用: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

(形式:剪切压缩,诱导空气,综合性,热气流上升)二次尘化作用:处于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进一步扩散污染到整个环境空间的尘化作用。

(作用:车间内的自然风气流,机械通风气流,惯性物诱导气流,冷热气流对流)人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客观性指标)和人的心理因素(主观性指标)等因素有关,第二章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按照通风功力的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类。

空气洁净技术 第三章 空气洁净设备及其应用

空气洁净技术 第三章 空气洁净设备及其应用
3、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微生物的洁净室,高
效过滤器应靠近洁净室,阻力效率接近的高效过
滤器应安装在同一洁净区内。
3.1.6 空气过滤器的选用
4、根据洁净场所
的实际参数和要求,综
合经济效益、实用等因
P T N1 103 Qt
T-过滤器使用寿命(d); P-过滤器的容尘量(g); N1-过滤器前空气的含尘浓度(mg/m3);
以上方法均用于高效过滤器的效率检测。
3.1.4典型空气过滤器结构原理
3.1.5 几种常用的过滤器简介
• ZJK—1型自 动卷挠式人 字形粗效空 气过滤器
图3-4 ZJK—1空气过滤器
3.1.5 几种常用的过滤器简介
• YB玻璃 纤维粗 效过滤 器
图3-5 YB型玻璃纤维过滤器
3.1.5 几种常用的过滤器简介
(2)按使用目的不同分类
• 5)制造设备内用过滤器(非标准型)
–通常采用HEPA、 ULPA或HEPA+化学过滤器或
ULPA+化学过滤器等。
• 6)高压配管用空气过滤器
(3)按过滤器材料不同分类
• 滤纸过滤器
– 洁净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过滤器。
• 纤维层过滤器
• 泡沫材料过滤器
– 应用较少。
• GK-GW高效过滤器
• 主要用于超净化机箱 等要求高温空气净化
的设备和系统,最高
耐温达300℃。
图3-12 GK-GW高效过滤器
过滤产品实例
图3-13 GKLW高效过滤器
图3-14 GKWL无隔板高效过滤器
3.1.6 空气过滤器的选用
1、一般情况下,粗效过滤器可以满足一般空 调房间的净化要求 ; 粗效和中效过滤器联合使用可以满足洁净室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空调部分介绍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空调部分介绍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洁净室(含装配式洁净室,下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统一施工验收要求,统一检测方法,做到保证工程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安全操作,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工业洁净室和一般生物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有生物学安全要求的特殊生物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第103条洁净室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中需修改设计时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

没有图纸和技术要求的不能施工和验收。

第104条洁净室施工前应制订详尽的施工方案和程序,施工中各工种之间应密切配合,按程序施工.先行施工的工种,不得妨碍后续的施工。

第105条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证明文件。

对质量有怀疑时,必须进行检验。

过期材料不得使用。

第106条洁净室施工过程中,应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中间检验验收,并记录备案。

第107条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净化空调系统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净化空调系统的一般要求和风管、部件的具体制作验评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和《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的有关规定。

第312条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应根据“洁净室主要施工程序"(见附录二)制订协作进度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

第二节风管及其部件的制作第321条风管和部件的板材应按设计要求选用,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冷轧钢板或优质镀锌钢板.第322条风管不得有横向拼接缝,尽量减少纵向拼接缝。

矩形风管底边宽度等于或小于800mm时,其底边不得有纵向拼接缝.第323条风管板材的拼接采用单咬口;圆形风管的闭合缝采用单咬口,弯管的横向缝采用立咬口;矩形风管转角缝采用转角咬口、联合角咬口或按扣式咬口。

上述咬口缝处都必须涂密封胶或贴密封胶带。

第324条风管内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不得在风管内设加固框及加固筋。

客车空调系统课件 第3章 空调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客车空调系统课件 第3章 空调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轴封 2、8-圆柱轴承 3-机体 4-阳转子 5-排气端盖 6-锁紧螺母 7-轴承 9-阴转子
b)压缩机卸载工作
图3-7 曲柄连杆式压缩机容量调节
第三章 客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制冷系统各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 制冷压缩机
4)常见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工程和结构组成 (1)曲轴连杆式压缩机 油缸控制斜环: 油缸控制斜环的工作如图3-8所示。斜环转动依靠油缸中的油压推动, 控制卸载阀片打开或关闭,使气缸处于不工作或工作状态。
第三章 客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
1.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结构
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缸干燥器、膨胀 阀、蒸发器等组成。

11
2.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10
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9
而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气①后,被压缩机吸入,压 缩机消耗一定的功率将制冷剂压缩成压力、温度较 高的蒸气②并排入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 在冷凝器中被环境空气(或水)冷却,放出热量而 被冷凝成液体③。由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要降到低 于冷藏室的温度才能送入蒸发器。为此,先让高温 高压的液体制冷剂③经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同时温 度也降低,成为雾状制冷剂④再进入蒸发器。在蒸 发器中,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又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 量,蒸发成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蒸气,再被压缩机吸 入。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2. 常用的制冷方法
1) 冰制冷 4) 气体膨胀制冷
2) 机械制冷 5) 绝热放气制冷
3) 温差电制冷 6) 磁制冷
第三章 客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概述
3. 制冷剂
1)对制冷剂的物理、化学和热力性质的基本要求
(1) 对制冷剂物理性质的要求

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维护病房环境清洁卫生,是保障患者健康和恢复的紧要任务。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院病房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在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第二条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工作适用于医院全部病房,包含普通病房及特殊病房。

全部医务人员、病房护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应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要求第三条病房环境定期清洁1. 病房每日定期清洁,包含卫生间、地板、墙壁、桌椅、床铺、窗帘等。

2. 病房清洁应采取湿拖、擦拭、吸尘等方式进行,并使用专业清洁剂和消毒药品。

3. 病房内垃圾桶应定期清空和消毒,确保卫生和环境乾净。

第四条病房床铺清洁管理1. 患者出院后,床铺应及时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并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床单、被套、枕套等使用过程中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并进行清洗和消毒。

3. 床铺清洁应注意使用专业洗涤剂和消毒药品,确保彻底清洁和去除污染。

第五条病房空气质量管理1. 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2. 定期检查和清洁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滤网的清洁更换。

3. 防止空气污染源,如烟雾、异味等的进入病房。

第六条病房卫生间管理1. 病房卫生间应保持干净乾净,卫生间的地面、墙面、马桶、洗手池、镜子等应常常清洁和消毒。

2. 定期检查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和下水道,并采取相应的清洁和防臭措施。

3. 供应充分的卫生纸、洗手液、手纸等卫生用品,并及时增补。

第三章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责任第七条医院管理负责人责任1. 负责订立和落实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2. 监督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3. 供应必需的设备、清洁剂和消毒药品等资源,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卫生。

第八条病房护理人员责任1. 负责协调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工作,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2. 引导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卫生设施和卫生用品,保持病房卫生。

空气净化防护管理制度

空气净化防护管理制度

空气净化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院内空气质量,防备和掌控空气传播的疾病,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我院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卫生法》《空气质量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以确保医院空气净化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的科室、病房、手术室、检验室、药房、护士站等医疗相关的区域和设备使用。

第三条职责划分1.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落实本制度,并对全院空气净化防护工作进行监督和引导。

2.各科室负责订立和执行本制度,并指派专人负责空气净化防护工作。

3.监控与感染防控科负责监测和评估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供应技术支持和培训。

4.物资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和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和相关物品。

5.医务人员负责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正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第二章空气净化设备的设置和维护第四条空气净化设备的设置1.各科室、病房、手术室、检验室、药房等医疗区域必需配备相应规格的空气净化设备。

2.空气净化设备的数量和布局应依据房间的大小、使用人数、空气流通情况、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等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和设置。

3.各科室负责与物资采购部门进行联系,及时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第五条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1.空气净化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音、异味、漏电等问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3.物资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并定期更换空气净化器的滤网和其他配件。

4.监控与感染防控科负责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空气净化防护操作规范第六条空气净化防护操作要求1.各科室、病房、手术室、检验室、药房等医疗区域的医务人员必需在工作期间佩戴口罩,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呼吸系统。

2.利用空气净化设备时,应依据空间大小和人员流动情况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和风速,确保空气净化效果。

3.禁止携带有可能污染空气的物品进入医疗区域,如生活垃圾、食品、饮料等。

空气净化、除尘、通风、空调、新风系统、湿度控制和气味处理技术

空气净化、除尘、通风、空调、新风系统、湿度控制和气味处理技术

空气净化、除尘、通风、空调、新风系统、湿度控制和气味处理技术空气质量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空气净化、除尘、通风、空调、新风系统、湿度控制和气味处理技术,成为现代装修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一、空气净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

空气净化技术通过过滤污染物,消除异味,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让人们呼吸更加清新、健康。

二、除尘空气中的尘埃会引发人的过敏反应和呼吸道感染。

除尘技术通过过滤器和静电除尘模块等方式,将室内空气中的尘埃过滤掉。

其中,静电除尘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之一。

三、通风通风技术通过排出室内陈旧的空气,输入新鲜的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在房屋装修时,需要充分考虑通风的要求。

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的预防室内空气的污染和异味。

四、空调近年来,人们对于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成为重要的装修选择之一。

空调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同时,空调也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五、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旧空气,并且将二者进行换热的系统。

它与空气处理器、通风系统有所区别。

新风系统主要是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使得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六、湿度控制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湿度控制的方式来调节室内湿度。

除了使用空调外,通过使用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也可以有效的调节室内湿度。

七、气味处理除了空气质量外,气味也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气味处理技术也成为了装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芳香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可以有效的去除异味。

综上所述,空气净化、除尘、通风、空调、新风系统、湿度控制和气味处理技术,是现代装修必须要考虑的关键词。

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药厂洁净室的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的62个要点

药厂洁净室的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的62个要点

药厂洁净室的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的62个要点洁净室的设计要求大家了解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实验室的通风装置。

一些污染气体被排除才能使洁净室达到要求的洁净程度。

1.药品的优劣除了直接反应在药效和安全性以外,还表现在药物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实用性上。

2.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除遵照药典等有关法定标准外,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时很重要的一方面。

3.空调净化设备虽是实施GMP的重要方面,但必须注意到,它又只是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的完善和补充,防止微生物污染或交叉污染单依靠空调净化系统是不行的,即使有了空调净化设备,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GMP要求,必须注意,当设备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还要通过管理加以实现。

4.应尽量减少生产区空气中的有害或无害异物,可用空调系统供应足够的空气,以除去可能污染产品的空中微尘。

5.空调系统应考虑防止新风污物及回风微尘进入工作区,供应足够的风量以驱除工作区的空中异物,进风独立管理以适应所需的温湿度。

用高效过滤器净化进气,不使细菌和微尘进入等。

6.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系统,1982年中国医药公司颁布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几经修改,1992年再一次进行了修订,1999年6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施行,其基本精神与内容同国外的GMP大致相同.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药厂或生产车间,必须按照GMP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生产,经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发给“药产企业许可证”。

原有生产厂也要结合本企业生产技术改造的同时,使之可能达到GMP要求。

8.非无菌制剂工序中,根据产品的吸湿性,和操作人员的服装以及设备的热负荷等状况及经济效果,确定温湿度,一般夏季22—28℃,50%—60%RH,冬季18—20℃(分装药剂要求40%—55%RH)。

9.“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要求:洁净区一般控制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为45%—60%。

吸湿性强的无菌药物的生产和分装采用局部低温工作台,控制区一般控制温度18—28℃,相对湿度为50%—65%。

通风与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通风与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通风与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内部空气质量,维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订立本《通风与空气净化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的全部医疗科室、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和其他有必需进行通风与空气净化管理的场合。

第二章通风管理第三条医院将依据不同科室和场合的需要,订立相应的通风计划和管理方案,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四条医院应定期进行通风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并确保通风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五条医院应设立特地的通风管理人员,负责通风设备的运行监控、清洁消毒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第六条医院应依据实际情况,订立科学合理的通风时间和频率,并依据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敏捷调整通风方案。

第七条医院应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供应充分的新鲜空气供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排出有害气体和微生物。

第三章空气净化管理第八条医院应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并依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置,掩盖相关区域以供应干净、清新的空气环境。

第九条医院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包含检测PM2.5、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并确保实现相关卫生标准要求。

第十条医院应合理设置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其工作效率和净化效果。

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并确保过滤料子及时更换,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医院应供应必需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空气净化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其正确使用和维护空气净化设备。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与报警机制,一旦发现空气污染超标情况,应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四章突发事件管理第十四条医院应订立应急预案,明确通风与空气净化设备故障、天气突变、气象祸害等意外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和训练。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突发事件警报和报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并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

医院应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应对突发事件。

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
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依照本办法做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
5.6.1 装置的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
定。
5.6.2 装置本身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增加量的检验结果值应为装置入
口、出口浓度差值。
5.6.3 装置释放出的臭氧浓度的检验采用GB/T 18883中附录A紫外光
度法。
5.6.4 装置紫外线泄露强度的检验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4.4规
第三章 卫生管理
第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
管理制度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定期开 3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记录存档备查。
存档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二卫生检测报告书或检测记录
表4 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生要求
指 标 条 件 要 求
装置阻力 正常送排风量
≤ 50 Pa
颗粒物净化效率 一次通过
≥ 50% 11
5 卫生检验检测
5.1 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检测抽
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条例》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照
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二版 习题答案1-6章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二版 习题答案1-6章

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空气污染物及室内空气品质1.答: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化建筑物内的人们出现的一些明显病态反应,如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痛、头痛、恶心、头晕、困倦嗜睡和皮肤骚痒等。

2.答: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氡、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PM)等。

3.答: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按照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4.答: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少部分是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而大部分是由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空气污染物所致。

5.答: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含量为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 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引起鼻咽癌。

6.答: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内绝大多数人(80%或更多)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7.答: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建筑外环境、建筑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建筑装饰材料及设备、在室人员及其活动等。

8.答: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外新风品质下降,新风过滤不足。

(2)新风处理设备、送风管道潮湿,滋生细菌。

(3)气流组织不合理。

气流组织形式选择不合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送风方式不合理。

2) 排风口或回风口设置不合理。

(4)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且水平有限。

工业通风各章知识点

工业通风各章知识点

工业通风各章知识点工业通风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境工程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控制、调节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关于工业通风各章的知识点:第一章:通风概述1.工业通风的定义和目的:工业通风是指通过采用机械设备,调节工作场所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流速,以达到舒适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益的要求。

2.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通风系统主要由供风设备、排风设备、输送设备、净化设备和控制设备组成,通过相互配合工作,实现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的控制。

3.通风系统的分类:按照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照通风对象可分为一般工业通风和特殊工业通风;按照通风对象的位置可分为局部通风和全局通风。

第二章:通风系统的基本参数和计算1.通风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通风量、风速、风压、静压、动压、风量分数等。

2.通风系统的计算方法:通风量计算方法包括经验法、标准法和风量平衡法;通风压力计算方法包括压降法和风管法;通风系统的效率计算方法包括功率效率、温度效率和换气效率等。

第三章: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和选择1.通风机的工作原理:通风机是通风系统中的核心设备,通过机械运动来改变风压、风量和风速,实现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

2.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风量、静压、效率、噪声和功率等。

3.通风机的选择:根据通风系统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型号和规格,考虑风量需求、静压需求、效率要求、噪声要求和功率需求等因素。

第四章:通风管道和风口1.通风管道的分类:通风管道按材质可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按形状可分为圆形管道和方形管道;按用途可分为输送管道、排气管道和回风管道等。

2.通风管道的设计:通风管道的设计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直径、长度、布局、支撑、绝热等因素。

3.通风风口的分类和选择:通风风口按形式可分为散流风口和集中风口;按功能可分为调节风口、定风量风口和变风量风口;按位置可分为吊顶风口、壁面风口和地面风口等。

第五章: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1.空气净化的目的: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净化主要是通过过滤、除尘、杀菌和除臭等处理方式,提高工作环境空气的质量,保护工人的健康。

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空气净化工作的管理,规范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行为,保障单位内员工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单位的室内空气净化治理工作。

第三条空气净化治理应主动开展预防性工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物污染室内环境。

应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空气净化工作的目标,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对室内空气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第四条空气净化治理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标准进行施工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

第二章治理措施第五条对于室内空气的治理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源头控制层次:包括新材料的选择,装修材料的选择,家具陈设的选择等。

(二)空气净化层次:主要是利用各类空气净化器、植物等方法对空气进行净化。

(三)强制排风层次:如对于空调管道和通风管道等。

第六条对于源头污染,应尽量采用对人体、环境、生态影响较小的新材料、装修材料等。

第七条对于空气净化,应采取空气净化器、植物等多种方法,对空气进行治理。

第八条对于强制排风,应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清理维护保养,对于空调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检查等。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九条空气净化治理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各项评估指标的要求。

第十条各类材料和产品的选择应根据质量标准和防火标准进行选择。

第十一条室内环境管理、预评价、检测监测等各项工作应由专业的人员进行。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监督单位应及时制定监督计划,定期对单位空气净化治理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对于发现违法行为或治理不到位的情况,监督单位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要求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工作质量符合标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发布之日起废止以前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本单位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应经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下达文件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动车组通风系统

第三章动车组通风系统
下图为CRH5动车组压力保护系统示意图。
38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39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压力监控单元负责驱动压力保护系统,完成压力检测和数 据处理功能。它监控压力波的幅值和变化率,由微处理器 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车内安放了1个压力监控单元 ,输出控制电平作或运算后,通过单独的信号线控制新风 及废排单元的气动阀。
25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五、空气压力波动控制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世界各国对高速列车都有自已的 具体要求。如日本要求车内的最大压力变化率, 新车不超过200Pa/s,旧车不超过300Pa/s;德国规 定的压力变化率范围为:200~400Pa/s
26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五、空气压力波动控制装置 我国铁道部在高速动车组的招标文件中也对车内 气压的舒适性作了具体要求:在各车厢的地板下 安装1台给排气一体型连续换气装置以控制车内压 力波动。压力变化的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 Pa,压 力变化率不应超过200 Pa/s。
3
图3-1 客车空气调节原理图
4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 通风系统一般由风机、进排风装置、风道以及 空气净化设备组成。
➢ 高速列车的通风系统通常还包括空气压力波动 控制装置。
5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一、通风机(组) ➢通风机组是通风系统的动力装置,它由离心式通风 机和电动机组成,一般安装在车辆端部平顶板上部 空间,也可安装在车下部,其安装处所主要取决于 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
➢ 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保持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平衡 ,使车内压力变化更小,提高了列车运行舒适度 。
33
第三章 动车组通风系统
CRH1动车组车内空气压力波动控制: CRH1动车组的废排单元结构内设置了车内空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
以悬浮微粒控制为主的室内空气净化标准,均采用质量浓度,而洁
净室则多采用粒径计数浓度
净化要求可分为三类: (见空调技术P235页) (1)一般净化:对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没有具体要求,只设初效过滤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
1.1空调房间的空气质量(见空调技术P224页)
每人一天呼吸的空气量约为12~14Kg,空调房间内的空气质 量如何除了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流动速度和新风供应 量有关外,还与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密切相关.
1.室内空气污染和污染物, (见空调技术P225页) (1)甲醛 具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略大,存在于板材粘合剂、 劣质胶、化纤地毯、地板革油漆、涂料、贴墙布和贴墙纸中,采 用了粘合剂的木地板、木质家具中含量最高,甲醛的释放速率除 与家具等物品中甲醛的含量有关外.还与室内空气温度有关,气 温越高甲醛的释放越快.
吸、咳嗽、打喷嚏等喷出. 2.室外污染源 室外空气含有各种悬浮颗粒、工业废气和汽车尾
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房间开启的门窗直接进入室内, 厨房的油烟餐厅、地下停车场等产生的污染物. (见空调技术P225页)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
3.空调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见空调技术P227页)
(1)室外新鲜空气供应不足
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
1.2.3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净化标准(见空调技术P235页) 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净化标准通常用空气洁净度等级来衡 量.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空气环境中空气含悬浮微粒多少的程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悬浮微粒量称为空气含尘浓度. 悬浮微粒这类污染物的浓度通常用以下三种表示方法: (1)质量浓度:又称计数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悬浮微粒 的质量表示mg/m3或mg/L (2)计数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各种的悬浮微粒量称为空气 含尘浓度.粒/L(Pc/L) 或 粒/m3(Pc/m3),在空气洁净技术中 一般采用大气尘的计数浓度. (3)粒径计数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某一粒径范围内的悬浮微 粒颗粒数.粒/L 或 粒/m3.

2024年中央空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中央空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中央空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为了保持通风系统的顺畅,保证中央空调的清洁卫生,特制定此中央空调卫生管理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____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2024年中央空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保障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央空调卫生管理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物和场所。

第三条中央空调系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使用者有权了解和监督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

第四条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且必须符合相关安全和卫生要求。

第二章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第五条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者有责任制定并实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条件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第六条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中央空调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修计划;(二)中央空调系统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区域和设备的卫生管理;(三)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与空气净化措施的规定;(四)中央空调系统的水处理和水质监测要求;(五)中央空调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六)中央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要求;(七)中央空调系统的灭鼠和控制害虫措施;(八)中央空调系统的废气排放和处理要求;(九)中央空调系统的恶劣天气应对措施;(十)其他与中央空调系统卫生管理相关的要求。

《通风及空气调节》课件

《通风及空气调节》课件

空调系统的类型与分类
根据功能和工作原理,空调系统可分为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和多联机空调 等不同类型。
空气质量及其影响
1
影响因素
空气质量受到室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污染源、外界环境、人员活动和气候条件。
2
健康影响
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过敏、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疾病。
3
工作效率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注意力和舒适感,从而提升整体 生活质量。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风量、风速、压力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实时监测和调节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工程实例分析
通过探索实际工程案例,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通风及空气调节解决方案和 实施效果。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原理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来实现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方法
通风和自然对流
打开窗户、使用通风设备和合 理利用建筑布局来改善空气流 动。
空气净化器
使用带有高效过滤系统的空气 净化器,可去除大部分的污染 物。
湿度调节
保持适当的湿度水平,可减少 霉菌的滋生和呼吸道问题。
自然通风原理
自然通风通过利用自然风力和建筑气流原理,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和流动。
来自建筑材料、家具和清洁剂等,可引发过敏 和呼吸道刺激。
灰尘和颗粒物
来自空气中的尘埃、花粉和细菌等,可以悬浮 在空气中并引发过敏反应。
霉菌和真菌
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对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 造成风险。
化学物质
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有毒气体,来源于燃 烧和人员活动。
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布局与工艺流程设计》
第三章 通风、空调 和空气净化
1
第一节 空气净化的要求
GMP中有关对空气净化方面的要求大都放在“厂 房”这一章内。 一、国外GMP对空调净化的要求(美国GMP ) 1、提供足够的通风; 2、提供与药品生产中的制造、工艺、包装和贮存 相适应的正压、微生物、灰尘和温度控制设备; 3、提供同生产区送风相适应的空气过滤系统 ;生 产中产生污染物的区域,应设有足够的排风系统或其他 系统,以保证对污染物的控制; 4、对于青霉素、激素、抗肿瘤类药物的制造、工艺 和包装应采用完全独立于其他药品生产的空气处理系统。
c.洁净室内排风柜宜置于工作区气流的下风侧。
33
34
35
六、气流组织形式 (一)乱流洁净室 作用原理:干净气流从送风口进入室内,迅速向 四周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 风口排走,从而稀释室内的污染空气,一直达到平衡。
36
乱流洁净室的特点:
洁净度方面 只能达到较低的洁净级别,通 常在1000级至10万级范围内。 一般在15~100次/h范围内, 自净能力较低,其初投资和 运行费用也较低。 涡流,气流流速不均匀。 构造简单,高效过滤器的安 装和堵漏方便。
37
换气次数方面 气流流型及流 速方面 构造方面
乱流洁净空气流组织有以下几种:
1.全孔板顶送(图2-5-22)
特点是工作区风速最小,气流分布最均匀。可达 1000级。 2.局部孔板顶送(图2-5-23)
两侧有较大的涡流,洁净度可达1万级。
3.流线型散流器顶送(图2-5-24)
适用于4m以上的高大厂房。
21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与分 散式净化空调系统相结合的形式,它兼有集中式和分 散式系统的优点,更能适应工艺生产的要求和建筑工 程的客观条件。
(四)送风方案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面积较大,净高较高、位置集中及 消声、减振要求严格的洁净室应采用集中式系统;反 之,可采用分散式系统。
(五)装配式空调器
(11)洁净室一般可不设值班风机。
(12)洁净度≤l0万级的洁净室不宜采用散热器采暖。
26
(13)值班采暖可利用技术夹道内布置的散热器间接 采暖,或利用值班风机进行热风采暖。
(14)散热器应采用表面光滑、不易积尘、便于清扫 的形式。 设计净化空调系统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
(1)药厂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新风量应不小于如下 两方面要求。 a.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 b.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不小于40m3的新风量。
30
五、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在室内造成一 定的空气流动状态和气流分布状态。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形式按气流流动状态分为乱流 状态和层流状态。采用这两种气流状态的洁净室分别 称为乱流洁净室和层流洁净室。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是净化空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不仅关系到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而 且关系到空气洁净度。
28
(3)为防止药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人体 健康,对于生产激素、青霉素、抗肿瘤类药物的排风 应经净化处理。
29
(4)控制区和洁净区内的排风系统均应设有防室外 空气倒灌措施。
a.在排风机的吸入管段上设置空气过滤器;
b.在排风管上设置回阀;
c.在排风管上设电动风阀,使电动阀与风机连锁, 当排风机停止运行时风阀自动关闭。
10
2、吸收式制冷装置
利用热能制冷
3、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 也是利用热能进行制冷, 以水为制冷剂,以蒸汽为制冷动力。
(二)热、湿处理方案
热、湿处理的过程包括加热、冷却、加湿和减湿。
常用的热、湿处理方案:
1、加热方案 (1)利用空气加热器中通入热水或蒸汽来实现空气 等湿加热过程。 (2)利用电加热器让电流通过电阻丝发热来加热空气。
二、洁净室空调洁净化方案的选择
空调方案,包括制冷方案,热、湿处理方案和送 风方案。 (一)制冷方案 应根据供冷要求、工程建设地区的水源情况以及电 源、热源筹备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综合分析各种因 素,加以确定。 制冷方案确定的中心环节是制冷装置的选用。制冷 装置的主要类型有: 1、压缩式制冷装置 式和螺杆式三种。 包括活塞(住复)式、离心
14
(1)单风机系统 (2)设置值班风机的系统
15
(3)并联的集中式系统
16
(4)双风机系统 (5)两级高效过滤器系统
17
(6)部分空气直接循环的集中系统
18
(7)设置消声器的集中式系统
19
2、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环境中,设置局部净化设备。
20
(2)在分散式空调系统的环境中,设置局部净化设备。
32
c.工作区的气流应尽量均匀,流速必须满足工艺和 卫生的要求。
d.在满足上述条件下,为稀释空气中尘埃粒子,降 低含尘浓度,应有足够的通风换气量。
(3)洁净室内设备的布置与气流组织间的关系: a.工艺设备布置时要留有一定的间隔,气流组织设 计时要考虑设备对于气流组织的影响。
b.洁净工作台不宜布置在层流洁净室内。
38
4.高效过滤器风口顶送(图2-5-25)
系统简单,洁净度可达1000级至10万级。
5.侧送(图2-5-27)
侧送同侧下回。室内涡流多,洁净度只能达到l万 级,但工程造价最低。 (二)层流(平行流)洁净室
作用原理:洁净气流充满全室断面向前推进,最 终把原有室内含尘浓度高的空气挤压出房间。
8
为使室内维持一定正压,在送入室内的风量中 要考虑房间围护结构的渗漏风量(即正压风量),如 下式:
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渗透风量
注意
对于生产中产生粉尘、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 的洁净室,应与相邻洁净室保持相对负压。 (四)青霉素等药剂的特殊措施
青霉素制剂与非青霉素制剂操作室不能共用空调 系统,以防止交叉污染。 这一类无菌制剂的操作室,一定要严格封闭。还 需要专用的更衣室。 9
23
(三)洁净隧道——第三代净化方式 它是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相结合的典型,是目前推 广采用的净化方式。
(四)洁净管道——第四代净化方式 要求工艺生产必须是自动化的。 目前技术上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是全室净化、局 部净化(包括全室净化和局部净化相结合)以及洁净隧 道三种净化处理方式。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局部净化 方式。其次再考虑采用局部净化与全室净化相结合的 净化方式作为设计方案。尽量不要单独采用全室净化 方式。应严格控制洁净室的面积。
31
洁净室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原则: (1)首先应考虑工艺产品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要 求为100级时,应选用层流流型;要求为l000级~10万 级时,应选用乱流流型。 (2)从净化角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尽量减少涡流,避免把外界的污染物带入工作区。
b.尽量防止灰尘的二次飞扬,以减少尘粒对工件 的污染机会。
25
(5)运行班次与使用时间不同的净化空调系统。 (6)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一般不宜过大。 (7)可能通过管道引起交叉污染或服药的房间。 (8) 应根据剧毒溶液或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情况 考虑事故排风措施和防火措施。 (9)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入口,一般是彼此独立的。 (10)净化空调系统一般不宜设置消声器 。
空调净化用大型空调器由专业化工厂分段生产, 到现场进行组装。
22
三、净化方案 (一)全室净化
适合于工艺设备高大,数量很多,且室内要求相 同洁净度的场所。
(二)局部净化 适合于生产批量较小或利用原有厂房进行技术改 造的场所。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相结合 的净化处理方式,既能满足生产对高洁净度环境的要 求,又能节约能源。
13
(三)送风方案 空气洁净技术的送风方案采用全空气式。
需要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结合空调与净化 的双重要求,净化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净化空调系 统和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1、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
空气的初效和中效过滤器及热湿处理设备集中设 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用管道与布置在室内风口处的 高效过滤器相连所组成的系统。 有以下几种形式:
12
具有热工性能多样性,设备容易制造等优点;缺 点是设备的占地面积大,水系统较为复杂 。
(2)利用冷水式表面冷却器处理空气,使产生热、 湿交换,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干燥处理。 与淋水室比较,处理空气能力相近,其优点是设备 的体积小 ,水系统简单,能耗低;缺点是处理空气过程 单一,设备制造工艺复杂等。 可采用带淋水的表冷器(综合两者优点)。
2
二、我国GMP对空调净化的要求 1、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下表)
洁净级别
100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0.5μm 3500 ≥5μm 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 m3 5 沉降菌/ 皿 1
10000 100000
300000
350000 3500000
10500000
2000 20000
7
(三)洁净室压力
为使室外污染空气不渗入洁净室,洁净室必需维 持一定的正压。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 洁净室与邻室的压差应不小于4.9Pa,洁净室与室 外的压差不应小于9.81Pa。 国外标准中规定的正压值一般稍高于上述数值。 为解决开关门与压差的矛盾,可在保持合理压差 的同时采用气闸室。
无洁净要求的一般空调区域,室内温度的决定只 需考虑操作人员的舒适要求,夏季通常取为26~28℃, 相对湿度范围可取40%~60%。
6
(二)洁净室换气次数
洁净室所需换气次数,应取下列各项换气量的最 大值。 (1)为控制室内空气洁净度所需换气次数; (2)根据热湿负荷计算和稀释有害气体所需送风量; (3)按空气平衡所需送风量。 一般情况下,洁净度1万级的为≥25次/h,洁净 度l0万级的为≥15次/h。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