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体概念与特性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d16c6df5335a8103d2200c.png)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一、超细粉体材料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形状,占有相应空间,即具有一定的大小尺寸。
我们通常所说的粉末或细颗粒,一般是指大小为1毫米以下的固态物质。
当固态颗粒的粒径在0.1μm一10μm之间时称为微细颗粒,或称为亚超细颗粒,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多数属于这个范围。
超细粉通常是指粒径为1 ~100nm的微粒子,其处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状态。
由于极细的晶粒大量处于晶界和晶粒内,缺陷的中心原子以及其本身具有的量子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超细粉体材料在光、电、磁等方面表现出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是重要的高科技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在冶金、化工、轻工、电子、航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超细粉的研究主要有制备、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应用等四个方面,其中超细粉的制备技术是关键,因为制备工艺和过程控制对纳米微粒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液相法制备的主要特征(1)可将各种反应的物质溶于液体中,可以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含量,并实现了原子、分子水平的精确混合。
(2)容易添加微量有效成分,可制成多种成分的均一粉体。
(3)合成的粉体表面活性好。
(4)容易控制颗粒的形状和粒径。
(5)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
(6)液相法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三、超细粉体的液相制备方法制备纳米粉体的液相方法主要有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一)沉淀法沉淀法是在原料溶液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使得原料液中的阳离子形成各种形式的沉淀物,然后再经过虑、洗涤、干燥,有时还需加热分解等工艺过程制得纳米粉体的方法。
沉淀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过程易控制、易于商业化等优点,能制取数十纳米的超细粉。
沉淀法可分为共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和水解法等。
1、共沉淀法在混合的金属盐溶液中加入合适的沉淀剂,由于解离的离子是以均一相存在于溶液中,经反应后可以得到各种成分具有均一相的沉淀,再进行热分解得到高纯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机理研究
![超细粉体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9b7e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5.png)
超细粉体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机理研究随着粉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细粉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超细粉体的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技术在粉体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超细粉体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一、超细粉体的特性超细粉体相较于普通粉体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形状复杂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超细粉体在储存、输送、充填等过程中容易产生堵塞、结块等问题,因此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1. 粒径小超细粉体的平均粒径通常小于10微米,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
由于粒径小,超细粉体在输送中容易产生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形状复杂超细粉体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容易发生堆积和聚集,导致充填不均匀。
3. 比表面积大超细粉体的比表面积很大,导致粉体表面的活跃性增强,易吸附水分和氧气,影响产品质量。
二、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技术负压螺旋脱气充填技术是一种利用螺旋输送机与真空泵相结合的充填方式。
通过对粉体进行负压处理,达到脱气和充填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是将粉体沿着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装置,具有输送速度快、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等特点。
在负压脱气充填过程中,螺旋输送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真空泵真空泵是将工作室内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的装置。
在负压螺旋脱气充填过程中,真空泵通过抽出工作室内的气体,降低了工作室内的压力,使粉体能够更加紧密地填充容器。
三、机理研究在超细粉体的负压螺旋脱气充填过程中,涉及到气体的脱除、粉体的充填等多个复杂的物理过程。
对负压螺旋脱气充填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粉体充填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气体脱除在负压螺旋脱气充填过程中,真空泵将工作室内的气体抽出,降低了工作室内的压力,使得粉体中的气体被排出。
气体脱除是负压螺旋脱气充填过程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充填效果。
2. 粉体充填在气体脱除之后,粉体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充填。
在充填过程中,需要考虑粉体的密实性、均匀性等因素,以确保充填效果达到要求。
超细粉体的过滤、洗涤与高分子精密微孔过滤技术
![超细粉体的过滤、洗涤与高分子精密微孔过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c159e2f192e45361066f545.png)
超细粉体的过滤、洗涤与高分子精密微孔过滤技术宋显洪(上海东瓯微孔过滤研发中心)【摘要】本文叙述超细粉体液体过滤中若干问题,其中主要有关过滤精度、滤速等计算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可过滤洗涤的两种高分子精密微孔过滤机及气固精密过滤的有关数据。
【关键词】超细粉体,精密滤饼过滤,过滤精度超细粉体的制备改性、纯化等工艺过程中,往往要对粉体进行过滤与洗涤,过滤技术与装置的性能优劣,对产品质量、收率、成本等有重大影响。
超细粉体有微米级、亚微米级与纳米级三种超细粉体。
微米级范围很广,从1000微米至1微米,究竟微米级中那一粒度范围属于超细粉体,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往往有不同理解。
作者认为,制备超细粉体的目是利用粉体超“细”所具有的优异的表面特性,粒度超过一定数值,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等界面的优异性能就不明显。
10微米以上至100微米粉体,虽属于微米级粉体,不应看作超细粉体,更严格看,5微米以上就不应看作超细粉体。
作者更倾向于将3微米作为超细的分界线。
超细粉体的过滤与洗涤属于滤饼过滤。
当粉体粒度小于10微米,尤其小于5微米,属于难滤物料。
过滤这些小于5微米的微粒,过滤效率低,穿滤严重是普通存在的难题。
带有大量穿滤微粒的滤液如直接排放,不仅资源浪费(穿滤的是最细的,往往也是粉体中最贵重的),还对环境严重污染。
如采用长时间的回流过滤或者再串联一个过滤精度更高的过滤机,虽可回收一部份,甚至可绝大部份回收,但造成能源消耗大幅增加,设备投资成本也明显升高,这些状况都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的。
作者从提高收率,节约资源与节省能源要求出发,简单叙述超细粉体的过滤中某些基本规律。
一、超细粉体的外在特性:欲正确解决超细粉体的过滤与洗涤,必须首先了解有关粉体外在特性的若干事项。
1、粉体的来源:天然矿产粉碎或人工化学制备,或从天然产品的半成品,再人工化学反应,制备所需粉体。
2、粉体颗粒的内孔隙:粉体颗粒内有无内孔隙,(可通过测定比表面积了解)。
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技术研究进展
![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fb0ea0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技术讨论进展超细粉体通常是指粒径在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粒子。
和原大块常规材料相比具有更大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及更高的表面能,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光、热、电、磁、催化等性能。
超细粉体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近些年在得到人们的广泛讨论,并在国民经济进展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超细粉体独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所引起的团聚及分散问题使其失去了很多优异性能,严重制约了超细粉体的进一步进展及工业化应用。
因此,如何避开超细粉体的团聚失效已成为超细粉体进展应用所面临的难题。
通过对超细粉体进行肯定的表面包覆,使颗粒表面获得新的物理、化学及其他新的功能,从而大大改善了粒子的分散性及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
表面包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超细粉体团聚这一难题。
1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机理超细粉体包覆技术所形成的核/壳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目前对于其形成机理,学者们的观点重要有静电相互作用、化学键合、过饱和度、吸附层媒介等。
2超细粉体的表面包覆技术目前关于超细粉体的表面包覆技术依据不同方式有几种分类方法。
如依照反应体系状态可分为固相包覆法、液相包覆法、气相包覆法;按壳层物质性质分为金属包覆法、无机包覆法和有机包覆法;依照包覆性质可分为物理包覆法和化学包覆法等等。
本文就固相、液相、气相包覆法的分类方式对超细粉体的表面包覆技术近年的讨论进展进行论述。
2.1固相包覆法2.1.1机械球磨法该方法是利用球磨过程中粒子之间的挤压、冲击、剪切、摩擦等机械应力作用,使被包覆颗粒表面激活吸附表面改性物质从而达到表面包覆目的。
该方法具有处理时间短、反应过程简单掌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仅适用于微米级粉体的表面包覆,且要求粉体具有单一分散性。
袁华堂、冯艳等采纳球磨的方法对四元非晶合金Mg0.99Ti0.06Zr0.04Ni进行了石墨表面包覆。
讨论表明,石墨对Mg0.99Ti0.06Zr0.04Ni的包覆使合金电极容量和循环寿命都有所提高,从而有效改善了Mg基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超细粉体实验报告
![超细粉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d67b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b.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超细粉体的基本概念和制备方法;2. 掌握球磨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工艺参数;3. 分析超细粉体的粒度、比表面积等性能指标;4. 探讨超细粉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超细粉体是指粒径在纳米级(1~100nm)的粉体,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易团聚等特点。
球磨法是制备超细粉体的常用方法,通过球磨机对原料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研磨,使原料颗粒发生破碎、细化,最终形成超细粉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原料;2. 实验仪器:球磨机、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原料进行干燥、筛分,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粒度均匀。
2. 球磨工艺参数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球磨机型号和研磨介质。
通过实验,确定球磨速度、球磨时间、球料比等工艺参数。
3. 球磨实验:将干燥、筛分后的原料放入球磨机中,按照确定的球磨工艺参数进行球磨。
球磨过程中,定期取出样品,进行粒度、比表面积等性能指标检测。
4. 性能指标检测: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仪器对球磨后的超细粉体进行粒度、比表面积等性能指标检测。
5. 扫描电镜观察:采用扫描电镜对超细粉体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
6.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球磨工艺参数对超细粉体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球磨工艺参数对超细粉体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速度、球磨时间、球料比对超细粉体粒度有显著影响。
球磨速度越高,球磨时间越长,球料比越大,超细粉体粒度越细。
2. 球磨工艺参数对超细粉体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速度、球磨时间、球料比对超细粉体比表面积有显著影响。
球磨速度越高,球磨时间越长,球料比越大,超细粉体比表面积越大。
3.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球磨后的超细粉体颗粒表面光滑,无明显的团聚现象,说明球磨工艺参数对超细粉体的形貌和结构有显著影响。
超细干粉
![超细干粉](https://img.taocdn.com/s3/m/66fb3a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e.png)
MOH+H(自由基)→M+H2O
上述反应的结果使火焰中的OH和H被消耗的速度大于生产的速度,OH和H很快就耗尽,链式反应历程即被中止, 火焰即熄灭。上述作用称为对燃烧的化学抑制作用和负催化作用。
以磷酸铵盐类基料的超细粉体不仅可以扑灭有焰燃烧,而且还可以扑灭一般固定物质的表面燃烧(阴燃)。 超细粉体晶体与灼烧物质表面接触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生的磷酸(HPO3)或聚磷酸氨在固体表面 的高温作用下被熔化并形成一个玻璃状覆盖层,并渗透到燃烧表面的孔内。这层玻璃状覆盖层将固体表面与周围空 气的氧隔开,使燃烧窒息。
(三)模拟档案库房灭火试验
灭火试验选用FZXK400/1.2-CX(0.
在厨房火灾的应用
1:厨房火灾对消防技术的要求
第一:高效灭火。厨房灶台的油锅和油池,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其食用油的自燃点温度在350--380摄 氏度之间。在烹调过程中油被加热,一旦油发生自燃,很难将锅内大量油冷却至自燃点以下。另外,由于目前使 用的节能锅灶通常会维持锅内的温度,从而更加阻止了锅内油温的降低。因些厨房要求灭火效率高,扑灭高温油 火仅需在数秒钟完成。
.冷却、窒息与对热辐射的遮盖作用
超细粉体灭火剂的基料在火焰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产生的一些不活性体如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可吸收火焰的部分热量,并对燃烧区的氧浓度稀释,从而起到冷却和窒息作用。使用超细粉体灭火时, 大量的粉末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当与火焰相混合,可以降低残存火焰对燃烧物表面的热辐射。磷酸盐等混合物 还具有导致碳化的作用,它附着于燃烧物表面炭化。炭化层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使火焰的温度降低,使燃烧过程 变的缓慢。这些作用是超细粉体灭火剂附加的对热的辐射遮隔。
超细粉体材料
![超细粉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6872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b.png)
超细粉体材料第一节超细粉体材料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形状,占有相应空间,即具有一定的大小尺寸。
我们通常所说的粉末或细颗粒,一般是指大小为1毫米以下的固态物质。
当固态颗粒的粒径在0.1μm~10μm之间时称为微细颗粒,或称为亚超细颗粒,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多数属于这个范围。
而当粒径达到0.1μm以下时,则称为超细颗粒。
超细颗粒还可以再分为三档:即大、中、小超细颗粒。
粒仍较为困难,因此本节所述的超细粉体材料是指粒径在0.1μm~0.01μm之间的固体颗粒。
由此可见,我们所述的超细颗粒是介于大块物质和原子或分子间的中间物质态,是人工获得的数目较少的原子或分子所组成的,它保持了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或分子群,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和开发,是了解微观世界如何过渡到宏观世界的关键。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高度发展,超细颗粒的存在及其大小、形状已经可以观察得非常的清楚。
超细颗粒与其一般粉末比较,现今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奇特的性质,如熔点低、化学活性高、磁性强、热传导好、对电磁波的异常吸收等特性。
这些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所引起的。
尽管超细颗粒的有些特性和应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开发,上述的奇特性质已为其广泛应用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超细颗粒的粒径越细熔点降低越显著。
银块的熔点为900℃,其超细颗粒的熔点可降至100℃以下,可以溶于热水。
金块的熔点为1064℃,而粒温度下对金属、合金或化合物的粉末进行烧结,制得各种机械部件,不仅节省能耗,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部件。
如高熔点材料WC、SiC、BN、Si3N4等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其制造工艺需要高温烧结,当使用超细颗粒时,就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且无需添加剂而获得高密度烧结体。
这对高性能无机结构材料开辟更多更广的应用途径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超细颗粒的直径越小,其总比表面积就越大,表面能相应增加,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超细粉体及超细粉碎技术简述
![超细粉体及超细粉碎技术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3466af4aef8941ea76e0548.png)
基础差 ,引进消化进 口 设备后所产设备的质量 良 莠不
齐, 有的只是低水平 的仿制 , 并 没有改进和提 高。 5 . 2 超 细粉碎 设备发 展 的趋势
4 超细粉碎设备 的分类
精 细陶瓷 原料细化处理、 梯度材料 、 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 、 颗粒表面改性 环保 脱硫 超细碳 酸钙 、 固体废物再生利用 、 各种粉状污水 处理剂 化工 印刷 原料处理 、 涂料 、 油漆 、 催 化剂 油 墨生产 、 铜金粉 、 喷墨打印墨盒 、 激光打印和复印碳粉
3 超细粉碎技术
仪器仪表分析和测试技术等学科。 超细粉碎技术不但 粒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超 细粉 碎技术 。
我 国超细粉碎设 备发展 主要是 在 2 O世纪 7 0 年 代 种类 型已与世界上生产厂商品种不相上下 , 国际上成熟
要研究颗粒粒径减小过程 , 而且要研究粉体过程中颗 末 开始 , 经过 8 0年代 、 9 0 年代 的大力发展 , 目前定 型机
致 认 同和较合 理 的划分 为 细粉体 : 粒径为 l 0 ~ 4 5 m;
超细粉体工业是多学科的组合 , 超细粉体几乎应 微米粉体 :粒径 为 1 ~ 1 0 m;亚微米粉体 :粒径为 用于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 表2 列 出了超细粉体涉及
0 . 1 ~ 1 m; 纳米粉体 : 粒径 为 O . 0 0 1 ~ 0 . 1 1 X l 。对 于 金 的行 业及 应用 范 围。
粒度砂 、 铸造型砂 、 微 粉磨料 、 超硬材料 、 固体润滑 粮食加工 、 化肥生产 、 添加剂生产 、 催凝剂生产 固体填料 、 补强材料 、 功能性填料及废 旧橡胶制品的再生 原料 制备 、 塑料喷涂 、 增强填料 、 粉末塑料制品
粉体常识
![粉体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7a67df80eb6294dd886c71.png)
一、引言粉碎是粉体技术中比较古老的一项,它从各种粮食饲料的粉碎设备普及应用,发展到适应原料多样化和设备大型化以及大型设备节能化的历程,现在逐渐将目标瞄向超细粉碎和通过粉碎来改变原料的特性。
超细粉碎技术因现代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崛起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相关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更大进步,以至在全球范围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各种超细粉体原料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
据统计,我国在90年代末之前,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产品还不足5万t吨,到20 00年已超过100万t。
且粉体加工技术应用从单纯的非金属矿物逐渐扩展到冶金、化工、建材、矿业、轻工、食品、医药、机械、农业等部门,贯穿了几乎国民经济的各方面!超细化仅仅是粉体加工技术之一,超细粉体原料的应用领域远没有拓展,有很多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开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形成新的技术创新点。
根据聚集状态的不同,物质可分为稳态、非稳态、亚稳态三类。
稳态:通常块状物质是稳定。
非稳态:粒度在2nm左右的颗粒是不稳定的,在高倍电镜下观察其结构是处于不停的变化。
亚稳态:粒度在微米级左右的粉末都处于亚稳态。
二、超细粉体的特性粉体作为固体物料的特殊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
宏观上的粉体在微观上都是由数个细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微细化和功能化的量变过程促成了粉体宏观特性的质变,为粉体材料和相关产品带来许多新性能:1)比表面积大(因粒度较小)表面能也增加,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能。
2)活性好随着粒度的变小,粒子的表面原子数成倍增加,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可起补强作用,参与反应速度可明显加快,具有良好化学反应性。
3)熔点低物质的粒径越小,其熔点就越低。
4)磁性强超细粉体的体积比强磁性物质的磁畴还小,这种粒子已成为一个永久磁体,具有较大的矫顽力。
5)光吸收性和热导性好大多数超细粉体在低温或超低温下几乎没有热阻,这在超低温工程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超细粉体的应用超细粉不仅本身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超细粉体的三种类型
![超细粉体的三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f1be34725c52cc58bd6be91.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超细粉体的三种类型超细颗粒还可以再分为三档:即大、中、小超细颗粒。
粒径在100A 至1000A 之间的称大超细颗粒;粒径在20A 到100A 之间的称中超细颗粒;粒径在20A 以下的称小超细颗粒。
目前中小超细颗粒的制取仍较为困难,因此本节所述的超细粉体材料是指粒径在0.1μm 一0.01μm 之间的固体颗粒。
由此可见,我们所述的超细颗粒是介于大块物质和原子或分子间的中间物质态,是人工获得的数目较少的原子或分子所组成的,它保持了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或分子群,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和开发,是了解微观世界如何过渡到宏观世界的关键。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高度发展,超细颗粒的存在及其大小、形状已经可以观察得非常的清楚。
超细颗粒与其一般粉末比较,现今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奇特的性质,如熔点低、化学活性高、磁性强、热传导好、对电磁波的异常吸收等特性。
这些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所引起的。
尽管超细颗粒的有些特性和应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开发,上述的奇特性质已为其广泛应用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超细颗粒的粒径越细熔点降低越显著。
银块的熔点为900℃,其超细颗粒的熔点可降至100℃以下,可以溶于热水。
金块的熔点为1064℃,而粒径为20A 的超细颗粒的熔点仅为327℃。
由于熔点降低,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对金属、合金或化合物的粉末进行烧结,制得各种机械部件,不仅节省能耗,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部件。
如高熔点材料WC,SiC,BN,Si3N4 等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其制造工艺需要高温烧结,当使用超细颗粒时,就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且无需添加剂而获得高密度烧结体。
这对高性能无机结构材料开辟更多更广的应用途径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混凝土中添加超细粉体的应用技术
![混凝土中添加超细粉体的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a9dc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4.png)
混凝土中添加超细粉体的应用技术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结构稳定、强度高、抗压性能好等特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长期使用中,混凝土会出现裂缝、龟裂等问题,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裂性能和耐久性,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添加超细粉体。
二、超细粉体的概念超细粉体是指粒径在1-100微米之间的粉末材料。
由于其颗粒非常细小,表面积大,能够更好地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小空隙,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
三、超细粉体的种类1.硅灰石粉:硅灰石粉是一种由石灰石和石英石经高温煅烧后得到的粉末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和CaO。
硅灰石粉具有优良的活性和细度,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滑石粉:滑石粉是一种由滑石矿石经加工制成的粉末材料,其主要成分为MgO和SiO2。
滑石粉具有优良的填充性能和抗裂性能,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3. 硅灰土:硅灰土是一种由硅酸盐矿物经加工制成的粉末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
硅灰土具有优良的活性和细度,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四、超细粉体的应用技术1. 超细粉体的添加量:超细粉体的添加量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硅灰石粉和滑石粉的添加量应该在5%-15%之间,硅灰土的添加量应该在10%-20%之间。
2. 超细粉体的加工:超细粉体的加工应该在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中进行。
在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中,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来确定超细粉体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参数。
3. 超细粉体的混合:超细粉体的混合应该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进行。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应该先将水和超细粉体混合,然后再将混合物加入到混凝土中进行混合。
4. 超细粉体的表面处理:为了提高超细粉体的活性和细度,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包覆、润湿、离子交换、化学修饰等方式来实现。
超细粉概述
![超细粉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91a5c3da45177232f60a283.png)
.超细粉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矿化物以及有机物加工生产而成。
以金属或金属矿为原料生产的超细粉有铁粉、铝粉、镁粉、钛铁粉、锰铁粉、铜粉、铅粉、锌粉、氧化锌粉、钼粉、钨粉等等。
以非金属矿化物加工的超细粉有高岭土粉、钛白粉、滑石粉、长石粉、方解石粉、石英粉、重钙粉、轻钙粉、莹石粉、云母粉、产酞菁、铅铬系列颜料、珠光颜料重晶石粉、石墨粉、石膏粉、澎润土粉等等,以有机物加工而成的则有各种粮食、农产品、药材、其它动植物加工而成的粉体。
所有这些超细微粉都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原始材料,大部分可以直接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
而超细微粉材料经过改性处理,可以成倍扩大其使用领域。
经过改性处理的超细粉不仅仅是一种填充材料,它作为产品构成的一种重要组分,可以提高和改善产品诸如强度、弹性、耐磨性、抗高温、耐老化、防幅射等等性能。
并可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超细粉有不同的粒度等级,500目以下习惯称之为细粉,500—10000目左右为超细及超微细粉,万目以上习惯称亚纳米粉,粒度在0.01微米及以下的称纳米粉体材料(目前世界各国对超细微粉的等级划分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获得超细微粉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物理方法。
二是化学合成,还有就是这两种方法基础上的混合法。
而纳米材料普遍以混合法制取。
物理方法制备超细粉的主要设备是各种不同原理的粉碎机、分级机和收集设备,如气流磨、振动磨、雷蒙磨、球磨机等等,形式上主要有干法和水法两种。
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各种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高温、高压和骤冷技术制备等等。
高档和超高档次的超细粉的生产,要有高级工艺水平和设备作保障。
而中低档次的超细粉的生产,工艺较简单,其产品质量主要是由设备性能来保障的。
所有的超细微粉生产基本上均没有三废污染及排放。
这有利于工厂的起步和滚动发展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铜合金粉:超细粉体有什么特点
![铜合金粉:超细粉体有什么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8618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f.png)
铜合金粉:超细粉体有什么特点
铜合金粉是一种金属粉末,是由铜和其他合金元素粉末混合制成的。
它们具有多种用途,包括制造电子设备、导电涂层、陶瓷和汽车零部件等。
此外,铜合金粉中超细粉体也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什么是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是指平均粒径小于 1 微米的微粒。
这种粉末由于粒径细小,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和更高的表面能,因此会表现出许多非常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铜合金粉的超细粉体特点
1. 粉末颗粒小
超细粉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们非常小。
铜合金超细粉体的平均粒径通常为 100 纳米至几微米。
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制造微小零件和设备时很好地工作。
2. 表面积大
铜合金超细粉体的大表面积为它们带来了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材料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3. 容易散布
超细颗粒铜合金粉体非常容易散布,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复杂形状和细节的零件或设备表面上。
4. 优异的物理性能
由于铜合金超细粉体的特殊结构,它们表现出高的强度、高的导电性能、高的耐腐蚀性和低的氧化倾向等物理性能,这些特性使得铜合金超细粉体成为制造电子产品和其他高性能设备的理想材料。
铜合金超细粉体的应用
超细颗粒铜合金粉体可以用于制造许多不同的零件和设备,包括:
•电子设备,如微处理器和硅片
•导电涂层、线路板和其他印刷电路板
•陶瓷制品和瓷釉
•高性能机械零部件,如汽车引擎和涡轮增压器
结论
超细铜合金粉体具有诸多独特特性,适合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零件和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细粉体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超细粉体的应用及其表面改性机理浅析
![超细粉体的应用及其表面改性机理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f69959be1e650e53ea990b.png)
超细粉体的应用及其超细粉体的应用及其表面表面表面改性机理改性机理改性机理浅析浅析刘涛(上海汇精亚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凤阳汇精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功能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超细粉体不仅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其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更使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超细粉体的性质及应用1.超细粉体表面特性超细粉体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超细粉体统一定义,一般将粒径大于1μm 的粉体称为微米粉体,粒径处于0.1-1μm 之间的粉体称为亚微米粉体,粒径小于100nm 的粉体称为纳米粉体,也有人将粒径小于3μm 的粉体称为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通常又分为微米粉体、亚微米粉体及纳米粉体。
超细粉体的粒径与其特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超细粉体表面结构根据晶体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紧密堆积结构、骨架结构、层状结构和链状结构。
晶体受外力作用破坏时,将沿着晶体构造中键合力最弱的地方断裂。
在断裂面上均产生得不到补偿的断键,即不饱和键。
不同化学组成的超细粉体在新鲜表面具有极不相同的不饱和度。
根据断裂键能的性质,表面不饱和键有强弱之分,断裂面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为主的是强不饱和键,表面为极性表面断裂面以分子键为主的为弱不饱和键,表面为非极性表面。
超细粉体不同,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同一超细粉体表面官能团有一定的分布。
3、超细粉体的应用(1)超细粉体在塑胶领域中的应用超细粉体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涂料、塑料、橡胶、造纸、催化、裂解、有机合成、化纤、油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塑料行业,将超细粉体与塑料复合可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如将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后,对材料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和双缺口冲击强度的增韧效果十分显著,而且加工性能依然良好。
除此之外,超细粉体的加入,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防止塑料光辐射老化,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超细粉体分级技术
![超细粉体分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0bb7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1.png)
分级技术的绿色化
环保材料
选用低污染、可降解的环 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 响。
能耗降低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 降低分级过程中的能源消 耗。
废弃物资源化
对分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 对环境的负担。
分级技术的精细化
高精度分级
提高分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实现超细粉体的精细 分级。
粒度分布控制
分级技术的意义
01
02
03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精确的分级技术,可 以去除不合格的粉体颗粒, 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均匀性。
优化生产工艺
合理的分级技术能够实现 连续、高效的粉体生产,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分级技术的不断改进, 超细粉体的应用领域将进 一步拓展,为各行业带来 更多的发展机遇。
02
超细粉体的颗粒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立方体、片状等。颗粒形态对粉体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如比表面积、孔隙率、吸附性能等。
颗粒形态控制
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超细粉体的颗粒形态进行控制,以提高其应用性能。 例如,采用球磨、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形态的超细粉体。
表面性质
表面性质
超细粉体的表面性质对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粒径小,超细粉体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 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因此,需要对超细粉体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稳定性。
应用
气流分级广泛应用于超细粉体的制备和分级,如硅微粉、碳化硅、石墨烯等。通过气流分级技术,可以获得粒度 均匀、纯度高的超细粉体产品。
静电分级
原理
静电分级是利用静电场将不同粒度的粉 体颗粒进行分离。在静电场的作用下, 颗粒受到的电场力与颗粒的电导率和电 荷量成正比。因此,通过控制电场强度 和电场方向,可以将不同粒度的粉体颗 粒进行有效分离。
超细粉体分析课件
![超细粉体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48e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6.png)
化妆品领域
01
02
03
粉底
超细粉体可以作为粉底的 原料,具有遮盖力强、色 泽自然、透气性好等特点。
散粉
超细粉体可以作为散粉的 原料,具有控油、定妆、 提亮肤色等作用。
眼影
超细粉体可以作为眼影的 原料,具有色彩鲜艳、附 着力强、不易脱妆等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食品领域
食品添加剂
超细粉体可以作为食品添 加剂,如增稠剂、乳化剂、 调味剂等,改善食品的口 感和质地。
扫描电子显微镜
总结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表征技术,能够观察超细 粉体的形貌和粒度。
详细描述
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样品表 面散射的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来成像。该技术具有高分辨 率和高放大倍数,能够清晰地观察超细粉体的形貌和粒度。
透射电子显微镜
总结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表征技术,能够观察超细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内部结构。
超细粉体分析课件
目 录
• 引言 • 超细粉体的基本特性 • 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 超细粉体的表征技术 • 超细粉体的应用 • 超细粉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contents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定义
超细粉体是指粒径极小的粉末, 通常在纳米至微米范围内。
分类
根据粒径大小,超细粉体可分为 纳米粉体和微米粉体。
详细描述
透射电子显微镜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样品,通过检测透过样品的电子束强度和相位移来 成像。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能够观察超细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内部结构。
X射线衍射
总结词
X射线衍射是一种无损的表征技术,能够分析超细粉体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235dc219e8b8f67c1cb9ca.png)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及特点一、超细粉体材料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形状,占有相应空间,即具有一定的大小尺寸。
我们通常所说的粉末或细颗粒,一般是指大小为1毫米以下的固态物质。
当固态颗粒的粒径在0.1μm一10μm之间时称为微细颗粒,或称为亚超细颗粒,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多数属于这个范围。
超细粉通常是指粒径为1 ~100nm的微粒子,其处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状态。
由于极细的晶粒大量处于晶界和晶粒内,缺陷的中心原子以及其本身具有的量子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超细粉体材料在光、电、磁等方面表现出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是重要的高科技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在冶金、化工、轻工、电子、航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超细粉的研究主要有制备、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应用等四个方面,其中超细粉的制备技术是关键,因为制备工艺和过程控制对纳米微粒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液相法制备的主要特征(1)可将各种反应的物质溶于液体中,可以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含量,并实现了原子、分子水平的精确混合。
(2)容易添加微量有效成分,可制成多种成分的均一粉体。
(3)合成的粉体表面活性好。
(4)容易控制颗粒的形状和粒径。
(5)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
(6)液相法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三、超细粉体的液相制备方法制备纳米粉体的液相方法主要有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一)沉淀法沉淀法是在原料溶液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使得原料液中的阳离子形成各种形式的沉淀物,然后再经过虑、洗涤、干燥,有时还需加热分解等工艺过程制得纳米粉体的方法。
沉淀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过程易控制、易于商业化等优点,能制取数十纳米的超细粉。
沉淀法可分为共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和水解法等。
1、共沉淀法在混合的金属盐溶液中加入合适的沉淀剂,由于解离的离子是以均一相存在于溶液中,经反应后可以得到各种成分具有均一相的沉淀,再进行热分解得到高纯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
![超细粉体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321af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5.png)
超细粉体技术概况及进展趋势1.超细粉体概述1.1定义对于超细粉体的粒度界限,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说法。
各国、各行业由于超细粉体的用途、制备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差别,对超细粉体的粒度有不同的划分,例如日本将超细粉体的粒度定为0.1m以下。
近来国外有些学者将100m~1m的粒级划分为超细粉体,并依据所用设备不同,分为一级至三级超细粉体。
对于矿物加工来说,我国学者通常将粒径小于10m的粉体物料称为“超细粉体”。
1.2超细粉体的特性目前,对超细粉体的特性还没有完全了解,已经比较清楚的特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比表面积大。
由于超细粉体的粒度较小,所以其比表面积相应增大,表面能也加添。
比表面积大,使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能。
(2)活性好。
随着粒度的变小,粒子的表面原子数成倍加添,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可起补强作用,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性。
(3)熔点低。
很多讨论表明,物质的粒径越小,其熔点就越低。
(4)磁性强。
超细粉体的体积比强磁性物质的磁畴还小,这种粒子即使不磁化也是一个永久磁体,具有较大的矫顽力,是制造高密度记录磁带的优良原材料。
(5)光汲取性和热导性好。
超细粉体特别是超细金属粉体,当粒度小于100nm以后,大呈黑色,且粒度越细色越黑,这是光完全被金属粉体汲取的原因。
1.3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但从其制备的原理上分重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合成法,一种是物理粉碎法。
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相转换,由离子、原子、分子经过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而制备得到粉体,由于生产工艺多而杂、成本高、而产量却不高,所以化学合成法在制备超细粉体方面应用不广。
物理粉碎法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使物料粉碎。
物理粉碎法相对于化学合成法,成本较低,工艺相对简单,产量大。
因此,目前制备超细粉体材料的重要方法为物理粉碎法。
常用的超细粉碎设备有气流粉碎机、机械冲击粉碎机、振动磨、搅拌磨、胶体磨以及球磨机等。
2超细粉体的应用超细粉体不仅本身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与开进呈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细粉体的概念
世界化工网_
任何固态物质都占有相应的空间,并且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即具有一定的体积.通常我们所说的粉末或细颗粒,一般是指大小为1mm一下的固态物质.当固态颗粒的粒径在0.1~10μm之间时,可称为微细颗粒,或称为亚超细颗粒/而当粒径达到0.1μm以下时,则称为超细颗粒.因此,超细粉体材料即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介于院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的粉体材料.
超细颗粒按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大超细颗粒:粒径在0.1~0.01μm之间;
中超细颗粒:粒径在0.01~0.002μm之间;
小超细颗粒:粒径在0.002μm以下;
超细粉体的特性
超细粉体是介于大块物质和院子或分子之间的中间物质,是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接的区域.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它即不是典型的微观系统,也不是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介观系统.它具有一些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征.这里涉及到体相材料中所忽略的活根本不具有的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由于超细粉体保持了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在热力学上又是不稳定的,所以对它
们的研究与开发,是了解微观世界如何过渡到宏观世界的关键.随着研究手段,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迅速发展,使得可以清楚的看到超细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对超细粉体的研究更加深入了.
超细颗粒具有熔点低,化学活跃性高,磁性强,热传导性,对电磁波一场吸收等特性,使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细颗粒的直径越小,其熔点的降低越显著。
例如,块状银的熔点是900℃,而银的超细颗粒的熔点可降至100℃以下,能溶于热水;块状金的熔点为1064℃,而粒径为0.002μm的超细金粉其熔点仅为327℃.超细粉体的熔点低使得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对金属,合金或化合物的粉末进行烧结,制造各种机械部件.这样不仅能节省能耗,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部件.如高熔点材料WC,SiC,BN,Si3N4 等作为结构材料,其制造工艺需要高温烧结,当使用超细颗粒时,就可以再很低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不需要添加剂就可以获得高密度烧结体.这对高性能无机结构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制造工艺.
超细颗粒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这是由于它的直径越小,其总表面积就越大,表面能相应增加,使其化学活性增大.据此特性可作为高校催化剂,用于火箭固体燃料的助燃添加剂.研究表明,以
超细颗粒Ni和Cu-Zn合金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催化剂,在有机物加氢方面的效率是传统催化剂效率的10倍;在固体火箭燃料中,加入不到1%重量的超细铝粉和镍粉,每克然老的燃烧热量可增加一倍左右.
超细颗粒有其特有的光学性质.超细颗粒准过的金属完全失去了金属光泽,颗粒的粒度越小,越细,呈现的黑色越深.这是由于超细颗粒金属对光波的完全吸收而造成的.这一特性除了在太阳能利用中作为光吸收材料外,还可以利用其对红外线的吸收,用作热线型检测器的涂料等等.若将超细颗粒状的三氧化二铁于硬脂酸锌分散剂一起添加到聚苯乙烯树脂中制成薄膜,对可见光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而对紫外线又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将其添加到塑料中,可制成防紫外光的透明塑料容器,其透明度比褐色玻璃优越得多;将其添加到食品包装袋中,能保护食品不受紫外光作用,使其有效延长保鲜期.
超细颗粒的另一特征是具有很强的磁性,使他们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含有γ-Fe2O3或CrO2的磁粉以及用作超细颗粒的金属研制出的超高密度的磁性录音带盒录像带,将其录密度是以往的10倍,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他们的应用范围尚在不断的扩大,在新型液态胶状磁流体材料,机械密封,扬声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超细颗粒在催化,低温烧结,复合材料,磁性信息材料,新功能材料,隧道功能,医药及生物工程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预料,超细颗粒材料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新型功能材料.
对超细粉体的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它与塑料,橡胶工业发展密切相关.最初的研究仅限于白炭黑和碳酸钙作为塑料,橡胶的填充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在是单纯的填充料.20世纪80年代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超细粉体材料的一些新的特性,为超细粉体的研究和应用开闭了一个新的前景广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