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
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
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
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a href='//'target='_blank'>种植环ㄐ形??/p>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
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
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
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释义]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
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淮南
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淮南
淮南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它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成语典故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历史上,淮南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它曾是淮河流域的一个重要都市,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
淮南地区的繁荣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其中最有名的典故之一是“淮南鸡犬之声”。
相传,在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养了一只特别聪明的鸟,它能够模仿人类的声音,甚至能够模仿犬吠声。
由于淮南王的鸡犬声音之好,成了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的成语典故。
另一个知名的典故是“淮南虎符”。
虎符是古代中国皇帝授予将军的一种令牌,象征着统帅军队的权力。
相传,汉武帝派遣大将薄昭前往淮南地区剿灭叛乱,他将虎符交给薄昭,让他领兵出征。
薄昭成功平定了叛乱,取得了重大胜利。
因此,淮南虎符成为了形容军队的指挥能力强大的典故。
在淮南还有一则有趣的典故叫做“淮南子”。
《淮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淮南子的作者
是淮南王刘安,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王子,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许多关于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哲学问题。
因此,“淮南子”这个词成为了形容学识渊博的典故。
总的来说,淮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孕育了许多成语典故。
这些典故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淮南的成语典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也让淮南成为中国文化的宝库之一。
著名成语典故及解释_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著名成语典故及解释_成语典故故事大全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成语典故通常是指成语的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
著名的成语典故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著名成语典故及解释_成语典故故事大全,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著名成语典故【1】羽毛未丰出处《战国策。
秦策—》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释义】“丰”,丰满。
比喻势力还小,或常识、阅历尚浅。
【故事】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
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接纳。
秦是西方的大国。
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农业,国力逐渐强盛。
但在当时,实国尚不能与其它大国抗衡。
苏寿秦这次远游秦国,是要说动秦王,与函谷关以东的—些国家联合,同其他的国家联盟作较量。
但是秦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而是说:“我们秦国现在就像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那是不行的。
先生你迢迢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激。
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的适当时机,再聆听你的高见。
”在秦国耗费了所有资财,上书十多次,但仍未说动秦王。
苏泰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这时的苏秦,也就犹如羽毛未丰的小鸟,无法振翅飞于那动荡的政治舞台。
著名成语典故【2】草木皆兵解释: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皆:都。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
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
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
巢湖成语典故
巢湖成语典故一、巢湖简介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被誉为“江淮明珠”。
巢湖水域广阔,湖光山色秀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巢湖周边的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了许多成语典故的诞生地。
二、巢湖成语典故的起源巢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产生了许多与其相关的成语典故。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于巢湖的独特情感。
2.1 飞黄腾达(典故:孙膑渡巢湖)据史书记载,孙膑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和发明家,他曾经用“飞黄腾达”来形容渡过了巢湖这个难关。
孙膑利用自己设计的木筏,成功地渡过了巢湖,这标志着他在军事上和发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飞黄腾达”成为了形容成功和显赫的成语。
2.2 披荆斩棘(典故:屯溪折柳)在巢湖周边有一个叫屯溪的地方,相传屯溪有一位叫柳湖的年轻人,他身手敏捷、勇猛无比。
有一天,他要从巢湖的密林里折柳带回家,但是他遇到了重重困难和荆棘。
然而,柳湖心怀坚定,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地折回了柳枝。
这个典故源自于此,成为了形容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成语。
2.3 随遇而安(典故:巢湖晴景)巢湖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朗明媚,时而阴雨连绵。
因此,当人们来到巢湖时常常会对巢湖的天气变化感到困惑。
然而,巢湖的当地人却习惯了这种变化,他们随遇而安,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改变他们的心情。
因此,“随遇而安”成为了形容适应环境,不讲究外在条件的成语。
三、巢湖成语的含义和运用巢湖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融合了当地人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这些成语既通过具体的典故反映了当地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也承载了当地人对巢湖这个地方的独特情感。
3.1 飞黄腾达“飞黄腾达”一词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个成语的出处虽然与巢湖相关,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地理背景,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语。
3.2 披荆斩棘“披荆斩棘”一词在现代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淝水之战成语典故
淝水之战成语典故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淝水之战成语典故 1典故出自《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
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
“〔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
余众弃甲宵遁。
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
东晋谢玄劝前秦撤退,放弃决战区。
苻坚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想趁金军渡河之机杀他的部队,于是不顾众人反对,答应下来。
没想到前秦军一退,就乱成一团。
他们以为士兵们被打败了,急忙向后逃跑。
东晋迅速渡江杀敌。
前秦军失甲,大乱。
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听到呼啸的风声和仙鹤的鸣叫,以为金军又来了,就拼命地跑,不分昼夜。
淝水之战成语典故 2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
苻坚率军百万,在肥水驻扎,京城震惊恐慌。
于是任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
谢玄进房间问他计策,谢安神色平和,毫不慌张,回答说:“我心里已经有谋划了。
”接着就没声音了。
谢玄不敢再说,就让张玄再去请教。
谢安于是就下令坐车外出去了山间别墅,召集亲朋好友,以别墅为注和张玄下围棋。
谢安平时棋艺不如张玄,这天张玄心中害怕,就和他下了个棋逢敌手,还不能取胜。
谢安于是就外出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指挥授意各个将领,各自担当职责。
谢玄在前线打败苻坚后,有驿站传送的战报送达,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完信,就拿了放在床上,毫无欣喜之色,像刚才一样继续下棋。
客人问他,他缓缓地回答说:“小子们打败了敌人。
”下完以后,回到房间,心里太过高兴,过门槛的时候把木屐齿都弄折了都不知道,他故作镇静到了这样的程度。
后来,“围棋赌墅”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从容镇定,举重若轻。
淝水之战成语典故 3原指将所有马鞭投入江中,便可截断水流。
后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东晋时,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与南方东晋王朝南北对峙。
苻坚欲率百万步骑兵南下,一举灭除东晋。
关于安徽的典故
关于安徽的典故
安徽有许多著名的典故,其中包括“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当时汉军和诸侯联军把项羽的楚军围在垓下,进行了十几天的激战。
项羽在夜间唱起了楚歌,楚军听到家乡的歌声都伤心不已,军心涣散。
最后项羽突围后,逃到乌江自刎,因此这个典故也代表了安徽的英勇精神。
此外,安徽还有“朱元璋与小孤山”的典故。
小孤山是长江中独自伫立的名山,朱元璋在山上设立祭坛,祈求上天保佑大明江山万年。
这个典故代表着安徽的忠贞文化。
这些典故反映了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曹植的成语典故_曹植的文学著作
曹植的成语典故_曹植的文学著作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那么曹植的一生当中有哪些典故呢?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曹植的成语典故,希望大家喜欢!曹植的成语典故:七步成诗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曹植政治思想三曹非常中重视网罗民间隐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隐士人才都聚集起来。
三曹一方面批评动摇隐士所信仰的荒诞无稽,让众人退出山林入世治国。
另一方面又歌颂其情操,把隐士视为同道中人,意在招隐求贤、让众人入世治国辅君济世。
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开头即以人生短暂发问:”今我隐约欲何为?”接着以入世的物质享受诱发隐士们出山,为其建功立业。
此诗受到曹植《七启》劝隐士出山,建功立业的影响。
这一方面说明三曹欲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说明存在着大量的隐士不为朝廷所用。
曹植的《七启》中假托一个“镜机子”对另一个“玄微子”论述饮食、容饰、羽猎、宫馆、声色、友朋、王道等七个方面的妙处。
此赋以招隐求贤、辅君济世为主旨,大约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发布《求贤令》后。
令文有“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作者即据此兴感抒论。
规摹汉代枚乘《七发》大赋体制,假设镜机子与隐者玄微子问答联级成文,批评“耽虚好静”、“飞遁离俗”、“隐居大荒”的行为,借镜机子分类铺叙肴馔、容饰、羽猎、宫馆、声色之妙及游侠、俊公子之奇节异行,最后以赞颂“圣宰”(即曹操)之“翼帝霸世”、“举不遗才”、“国富民康”、建“霸道之至隆”的功绩,说服玄微子“从子而归”,表达了”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的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
安徽成语典故六尺巷
安徽成语典故六尺巷: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成语典故草木皆兵
成语典故: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
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
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
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
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
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
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
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
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
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
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
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
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大全_中国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_中国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的语⾔⽣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独特魅⼒。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供⼤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欺欺⼈有个楚国⼈,过着贫穷的⽇⼦,⼀次读《淮南⽅》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树叶遮蔽⾃⼰的⾝体,可以⽤这种⽅法隐蔽⾃⼰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的那⽚树叶,来摘取它。
这⽚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是螳螂隐⾝的那⽚树叶。
楚⼈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筐树叶拿回家中,⼀⽚⼀⽚地⽤树叶遮蔽⾃⼰,问⾃⼰的妻⼦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天,就厌烦疲倦得⽆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内⼼暗⾃⾼兴,携带着对叶进⼊集市,当着⾯拿取⼈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吕⽒春秋·⾃知》:“范⽒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则钟⼤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闻之⽽夺⼰也,遽掩其⽿。
”【典故】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
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
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已家去。
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找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
⼩偷着慌,⼼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由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
“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刻找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来源于安徽的成语典故
来源于安徽的成语典故1.不越雷池一步发生地:安徽望江县典出: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2.洗耳恭听发生地:安徽巢湖典出:相传5000年前,巢父在池边牵牛饮水时,批评一代圣贤许由“浮游于世,贪求圣名”,许由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
后人为颂扬许由知错就改的美德,遂将该方池取名为“洗耳池”。
3.过门不入发生地:安徽蚌埠典出: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禹治水时,30多岁还未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西郊,淮河东岸)遇到了涂山氏,两人一见钟情,便成了亲。
可婚后4天禹就外出治水。
13年中,禹曾3次路经家门而未入。
4.卷土重来发生地: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典出: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唐代诗人杜牧到此凭吊时,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后人用“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5.望梅止渴发生地:安徽含山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此处所说的大梅林,就是现今安徽含山县的梅山。
6.百步穿杨发生地:安徽临泉县杨桥乡典出:《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今属地安徽省临泉县杨桥乡)名将,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
7.一叶知秋发生地:安徽淮南典出:《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关于华佗的成语典故
关于华佗的成语典故对症下药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
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
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
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
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不过得病的原因却不同。
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
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
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
“症”指病症。
现在这成语的用法广泛得多。
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都能够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相近的成语还有“有的放矢”。
“的”是靶子;“矢”是箭。
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
“对症下药”强调的是要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强调的是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华佗拜师是我国历着名的神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一生中医治病人无数,据说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本领。
华佗从小便喜好医学,喜欢翻看各种医药书籍,经常向大人们提很多连他们也弄不明白的医学问题。
东汉末年,七岁的华佗听说一位姓蔡的医师医术十分高明,于是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决定出门去拜蔡医生为师。
来到蔡医师家中,行过见面礼后,华佗就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静听医师的吩咐。
因为蔡医师医术高明,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医师觉得应该收那些智力高、有悟性的孩子为徒,于是在招收之前,决定先考考他们。
他把华佗叫到面前,指着家门口的一棵桑树,提了一个问题。
“你瞧,这棵桑树枝条上的叶子,人够不着,怎么才能采下桑叶来?” “用梯子呗!”小华佗脱口而出。
“可我家没梯子。
” “那我就爬上去采。
” “也不能爬,你就站在地上不动,但是必须想办法将枝头上的叶子采下来。
” 华佗站在那里略加沉思,突然一拍脑门,喊了一声:“有了”,便去找了根长绳子,用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然后来到桑树底下,使劲用力往那的枝条上抛。
四面楚歌历史典故8篇
四面楚歌历史典故8篇四面楚歌历史典故1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
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的解释:典故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屯兵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被汉军和众侯的部队重重包围。
夜间,项羽听到汉军军营中传来的都是楚国歌声,乃大惊,以为自己的根据地楚国已被刘邦攻占,不觉泣下,并丧失战斗意志,士卒亦无心恋战,纷纷逃走。
揭竿而起成语典故_揭竿而起的故事
揭竿而起成语典故_揭竿而起的故事揭竿而起,揭:举;竿:竹竿;指旗帜。
揭竿为旗;奋起反抗。
泛指人民起义。
那么揭竿而起的典故有什么呢?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揭竿而起成语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揭竿而起成语典故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
赋税.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
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
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
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陈胜的,他和他的朋友吴广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
”陈胜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
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
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胜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
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
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胜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在这支起义军的带动下,各地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维持了三个月,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十面埋伏的典故_十面埋伏的故事
十面埋伏的典故_十面埋伏的故事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发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势所以为十面埋伏。
那么对于十面埋伏的典故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十面埋伏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十面埋伏的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
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1] ),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
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
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
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
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
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
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
两军拚搏,你死我活。
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四面唱起楚歌。
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
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
他—面喝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拔剑自刎而死。
涨姿势你不知道的“安徽成语”
涨姿势你不知道的“安徽成语”安徽产生过不少的成语,可谓名副其实“成语大省”但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是发生在安徽的呢快来一起看看!班门弄斧一生漂泊的诗仙李白,最终选择了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做为自己的长眠地。
后世许多文人骚客来此写诗凭吊李白,但大多是想借诗仙为自己扬名,明末大臣梅之焕来到此处,看到如斯场景,遂提笔赋打油诗一首:“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就是成语“班门弄斧”的由来,是谁给你们的勇气,在诗仙的墓前卖弄诗才?揭竿而起“揭竿而起”这成语来源于秦末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起义地点就在今天的安徽宿州。
洗耳恭听洗耳池系巢湖胜迹遗址。
康熙《巢县志》所绘十景形胜图,“洗耳芳池” 名列其中。
志载:尧欲召许由为九州长,许不就,心不欲,恶其话污耳,用池水洗之。
适逢巢父牵牛而来,问明其故说:“洗耳将污及池水,不能饮之。
”说毕,遂牵牛上而去。
许由洗耳处即今“洗耳池”,巢父牵牛之途则称“牵牛巷”。
明朝万历丁丑年,知县陈经言,在许由洗耳遗址处,用甃石建方池。
后人为颂扬许由闻过则喜的美德,遂将此池取名为“洗耳芳池”,成语“洗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的故事是三国时期曹操出征期间发生的事情,体现了曹操的非凡智慧,后世亦将事发地点更名为“梅山”,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则是东晋时发生在安徽淮南市八公山的一个典故,另外多说一句,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曾在八公山炼丹。
更有坊间传言刘安并未因造反失败身亡,而是与八位贤人在此一同飞升成仙,故此山名曰“八公山”。
飞升之法刘安没有留下来,却在炼丹过程中结果无意中发明了豆腐,传至今日。
风声鹤唳寿县,是兵家反复争夺的地方,其内的八公山是秦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中遭遇大败,他挥手遥望八公山,看到了八公山山上的草木,都认为是东晋的士兵。
所以形成了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这个成语。
现在,当后人在游览寿县古城楼的时候,总会在“淝水古战场”的石碑前停驻,去细读1633年前的历史故事。
吕蒙的成语典故
吕蒙的成语典故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
三国中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四个,如下是网为大家整理的吕蒙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借鉴。
吕蒙的成语一、洗脚上船【成语】洗脚上船【读音】xǐ jiǎo shàng chuán【释义】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出自】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吕蒙的成语二、一拥而上【成语】一拥而上【发音】yī yōng ér shàng【解释】一下子全都挤上去。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
”吕蒙的成语三、刮目相看【成语】刮目相看【读音】guā mù xiāng kàn【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近义词】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刮目相待、肃然起敬【反义词】视同一律【历史典故】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
”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
”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
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
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
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
历史上的巢湖:“草船借箭”发生在咱巢湖
历史上的巢湖:“草船借箭”发生在咱巢湖历史上的巢湖:“草船借箭”发生在咱巢湖原标题:著名的“草船借箭”其实不是发生在赤壁,而是咱巢湖!也不是诸葛亮所为,而是……引言: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的桥段,巢湖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史实与传说叠加流传,让人雾里看花,莫衷一是。
近期,拇指巢湖将连载方克逸先生搜集整理的《曹操在巢湖故事四则》,且给家乡父老乡亲,聊聊三国英豪曹操及其相关者在巢湖的那些事。
今天刊发《曹操在巢湖故事四则》之二:《草船借箭在巢湖》。
草船借箭在巢湖“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诸葛亮平生并未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
孙权“草船借箭”在巢湖,确切一点是在巢湖濡须口。
“草船借箭史实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 年)的“濡须之战”。
吴军大将吕蒙、偏将军朱然领兵驻守“东关”,在濡须口建造了濡须坞,因其形似“偃月”,又称“偃月城”。
濡须口在哪?就是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前者在今含山县东关镇,后者曰“西关”,在巢湖东龟山(位于今巢湖市银屏镇钓鱼村委会),二者结合部就是巢湖东湖口,东流濡须水(今裕溪河)直达长江。
建安十八年二月,曹操统帅四十万大军,由巢湖和西关两路进攻东吴。
传说曹操统帅大营就设在东龟山上,与东吴兵马对峙于濡须口。
相拒月余,难分胜负。
这一天,吴主孙权借水面有大雾缠绕,亲率数只轻舟从东关闯入西关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
孙权的轻舟快速行进五六里,且一路击鼓扬威。
探兵飞报曹操。
曹操身居龟山之巅,眺见孙军器仗威武,恐怕有诈,不敢贸然出战,始嘱弓弩不得妄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
你知道“揭竿而起”是因陈胜吴广而来,但你知道发生在何地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除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涉及哪个成语呢?纵观历史,在安徽这片广袤的大地,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
【洗耳恭听】(发生地:安徽巢湖)关于洗耳恭听的准确出处,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人说在河南嵩山,也有人说在安徽巢湖。
《巢县志》记载:5000年前,在尧当政时有一位叫许由的人,此人贤能非常有旷世之才却很清高,当尧将帝位禅让于他时,他终日避之不见。
一日在水池边遇见饮牛的巢父,就将此事诉与之听,巢父批评他“浮游于世,贪求圣名”,既然不想做官就应该躲进山林,这样到处躲避只是为了贪求自己的好名声罢了。
许由听后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
人们为颂扬许由知错就改的美德,遂将那个池子取名为“洗耳池”,水池旁边的那条小巷叫做牵牛巷。
成语“洗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
【揭竿而起】(发生地:安徽宿州东南)公元前209年七月,贫苦农民陈胜、吴广率九百农民赴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遇雨误期,依秦律当斩。
陈胜、吴广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舆论,杀死押送戍卒的秦尉,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
起义之初,使用的兵器、徽帜都十分简陋,史书上称之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是砍伐树木做兵器,举起竹竿做旗帜。
成语“揭竿而起”即由此而来。
【不敢越雷池一步】(发生地:安徽望江县)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是由雷水汇积而成。
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境,串湖后流至望江县城东南十五里处积而为池,故曰雷池。
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喉。
东晋咸和二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与寿春(今安徽寿县)镇将祖约联合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保卫京师。
中书令庾亮(庾太后之兄)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攻人,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过门不入】(发生地:安徽蚌埠)典出: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禹治水时,30多岁还未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西郊,淮河东岸)遇到了涂山氏,两人一见钟情,便成了亲。
可婚后4天禹就外出治水。
13年中,禹曾3次路经家门而未入。
【百步穿杨】(发生地:安徽临泉县)《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今属地安徽省临泉县杨桥乡)名将,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
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箭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
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
”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
箭镞全都正中叶心。
【曲有误,周郎顾】(发生地:安徽舒城)出典:《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
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精于音律。
周瑜听人演奏时,即使喝了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
”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
【班门弄斧】(发生地:安徽当涂)出典:《蓬轩别记》。
明朝进士梅之涣凭吊采石矶李白坟墓时,看见墓前能写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诗人留下并不优美的诗句辞赋,实在是有点不
自量力,他便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
【打草惊蛇】(发生地:安徽当涂)出典:传说南唐时候,安徽省涂县县令王鲁贪赃枉法,疯狂搜括钱财。
上行下效,县衙大小官吏无不胡作非为,营私舞弊。
百姓怨声载道。
一天,王鲁批阅案卷,猛地发现县衙主簿被人联名控告贪污受贿。
所列罪状,条条证据确凿。
王鲁越看越心怵:“幸亏此案落入我手,以后多加小心,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看完,他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引申为“打草惊蛇”这个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发生地:安徽滁州)出典: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感怀时世,寄情山水。
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阳修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为传世名句。
【水落石出】(发生地:安徽滁州)出典: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此为欧阳修所描写的琅琊山一年四季之风景变换,本意指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一叶知秋】(发生地:安徽淮南)出典:《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现意指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发生地:安徽淮南)汉代王充《论衡·道虚》记载: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 倾一国之尊, 下道术之士, 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 奇方异术, 莫不争出。
王遂得道, 举家升天, 畜产皆仙, 犬吠于天上, 鸡鸣于云中。
西汉淮南王刘安都寿春, 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 其中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 称之“八公”。
八公聚此炼丹, 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 后武帝派宗前往捕解, 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喻一人得势, 与其有关亲戚朋友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淮南鸡犬”也源出于此,用来指专门依附权贵而得势的人。
【四面楚歌】(发生地:安徽灵璧县)楚汉相争,经过恶战,项羽大军被重重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内),《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虞姬自刎身亡,项羽掩埋了虞姬,率八百骑兵溃围南逃,来到乌江(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卷土重来】(发生地:安徽和县)虞姬自刎身亡,项羽掩埋了虞姬,率八百骑兵溃围南逃,来到乌江(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诗人杜牧游乌江浦,凭吊古迹,写下《乌江亭》诗,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重来”的出处,用来指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也比喻消失了的人或事物重新出现。
【望梅止渴】(发生地:安徽含山县)《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汉建安年间,曹操率十万大军,从许昌出发,兴师攻吴。
途经梅山(今安徽含山县境内)时,因天气酷热,又无水源,兵士嘴唇干裂,喉咙冒火,谁也不想再赶路了。
曹操见状很是着急,他举目望去,但见远处隐隐有一片树林,于是急中生智,遥指前方,大声传令道: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梅子又酸又甜,大家加紧赶路啊!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不觉流出口水来,也不感到那么口渴了,精神倍增。
望梅止渴:指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发生地:安徽淮南)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欲吞并东晋。
公元383年8月,苻坚从长安出发,率步卒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大举进犯。
东晋派谢石、谢玄、谢琰、桓伊、胡彬等率8万余人迎战。
十月,前秦苻融攻破寿阳。
晋将谢玄先不作正面交战,佯装胆怯,然后趁骄兵懈怠之际,派大将军刘牢之夜袭洛涧(今属淮南市),歼敌15000余人,秦军震恐。
逃跑的秦军所到风的响动,鹤的叫声,也以为是晋兵追来了,昼夜不敢休息。
【刮地皮】 (发生地:安徽宣城) 南唐时,徐知训为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刺史,聚敛苛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怨声载道。
有一次,他去朝见皇帝,侍宴当中,演员们故意戏作绿衣大面,如鬼神之状。
旁边一人问道:“这是什么人?”演员答:“我,宣州土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