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原文、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原文、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

著有《玄真子》集。

创作背景: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古诗作品《渔歌子》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解说】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赏析】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c/2142htm,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张志和《渔歌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志和《渔歌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此词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

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

苏轼有《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徐俯有《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今xxxx西面。

③xx: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④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⑤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翻译】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

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

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阅读训练及答案】1.全诗呈现出“___”、“___”、“___”、“___”等色彩,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2.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___的生活情趣。

3.诗歌在呈现鲜明的山光水色时,转化着视角,先描写远的___的,再描写近的,___的。

最新《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

最新《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

最新《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渔歌子古诗的意思渔歌子古诗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渔歌子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渔歌子》赏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

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

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渔歌子》的诗意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

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

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张志和简介唐代诗人。

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浪迹先生,玄真子。

浙江省兰溪(今属金华市)人。

十六岁游大学,以明经耀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志和”。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及赏析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及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分类标签: 小学作品赏析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古诗《 渔歌子》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 渔歌子》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渔歌子》【唐】张志和翻译及读后感
《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读后感:
原文《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翩翩飞翔,桃花在流水中摇曳,鳜鱼在水中肥美。

身穿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无需归去。

读后感: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

作者通过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青箬笠、绿蓑衣则增添了一份朴素和清新的氛围。

诗中透露着一种恬淡之美,仿佛置身于山水间,感受着自然的宠爱。

诗人通过描述身着青箬笠、绿蓑衣的形象,似乎将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风雨共舞,与山水共存。

整首诗简短而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斜风细雨中的“不须归”更显得一种豁达和释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亦或是对俗世纷扰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渔歌子》通过朴素的诗意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清新、淡泊的感觉。

渔歌子原文翻译赏析

渔歌子原文翻译赏析

渔歌子原文翻译赏析渔歌子作者: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张志和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

著有《玄真子》集。

► 13篇诗文96猜您喜欢过温汤唐代:李治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

张志和《渔歌子》的意思及赏析

张志和《渔歌子》的意思及赏析

张志和《渔歌子》的意思及赏析渔歌子1张志和西塞山2前白鹭3飞,桃花流水鳜鱼4肥。

青箬笠5,绿蓑衣6,斜风细雨不须归。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鳜鱼:一江一南又称鳜鱼,肉质鲜美。

5箬笠:竹叶竹篾做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西塞山前,成群的白鹭展翅飞翔,一江一南的桃花盛开,飘落到水面上的花一瓣随着流水漂去,水中的鳜鱼肥一美无比。

头戴青笠、身披绿色蓑衣的老渔翁,一心沉浸在垂钓中,忘记了斜风细雨的侵扰。

【垂钓之美】垂钓是一种乐趣,在张志和这首《渔歌子》里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诗意的山水垂钓图画。

春一江一三月,白鹭腾飞,桃花盛开,流水淙淙,烟雨迷蒙。

在这样一个适宜外出的季节,一位老渔翁带着钓具准备出门垂钓,他瞅瞅天,没有太一陽一,于是带上了青笠和绿雨披。

老渔翁优哉游哉地来到一江一边,一心垂钓起来,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细雨,老渔翁带上斗笠,穿上蓑衣,安然地享受着垂钓带来的乐趣,惬意极了。

【赏析】古词里面常常包含一着世间万物,包括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

就连我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也不知不觉用到了五官功能。

张志和的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的景物,词里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还有春天清新的味道,你能闻到吗?试着到词中去闻一闻,仔细读一读,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启示】张志和《渔歌子》里描写了秀丽的山水和美好的田园式生活,呈现了一幅安宁、幸福的画面,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一爱一自然、向往人生自一由的美好情怀。

诗人感悟人生、追求悠然脱俗、富有情趣的生活也得到了淋一漓尽致的展现。

诗词鉴赏-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颜体字帖

诗词鉴赏-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颜体字帖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 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
由地翱翔,江岸桃花 盛开,江水中肥美的 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 ,身披绿色蓑衣,悠 然自得地垂钓,就算 下了雨也不回家。
简析; 这首词通过对渔人
பைடு நூலகம்
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 。
—小学五年级必背 古诗词!!!
垂钓的描绘和对自然 风光的赞美,表现了 词人向往自由生活的 心情。前两句点明渔 人垂钓的地点和时节 ,描写了山、水、鸟
、花、鱼,勾勒出一 幅宁静优美的垂钓图 画,为后续人物的出 现铺设了背景;后三 句描写渔人捕鱼的情 态,结句的“斜风细
雨”既是实写景物, 又另含深意,既体现 出词人的艺术匠心, 也反映了他高远、冲 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显现出一种出污泥

渔歌子的诗意和译文

渔歌子的诗意和译文

渔歌子的诗意和译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后世影响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鲁直闻而继作。

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

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

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细雨转船头。

”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

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

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

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叶梦得《岩下放言》)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

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子歌唐张志和的诗

渔子歌唐张志和的诗

渔子歌唐张志和的诗张志和(732-774),唐代中后期著名诗人、画家,《渔歌子(五首)》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为大家所熟知。

作品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下边整理分享其原文、译文、赏析和创作背景。

渔歌子其一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高飞,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的鳜鱼味道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也忘记回家。

【赏析】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上,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白鹭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非常肥大。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春汛来了,渔父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体现了渔父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如此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

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父捕鱼的生活,但言外之意是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渔歌子古诗全文及翻译

渔歌子古诗全文及翻译

渔歌子古诗全文及翻译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原文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西塞山美景,塑造了一位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返的渔翁形象。

在赞美了渔家生活的同时,展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享受归隐田园生活的心境。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后有感于宦海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

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译文

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译文

“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赏析: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

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

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渔歌子》翻译赏析

《渔歌子》翻译赏析

《渔歌子》翻译赏析《渔歌子》翻译赏析《渔歌子》翻译赏析1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简析]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一位渔夫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十分悠然自得。

全诗静景柔和,色彩鲜明。

动静活泼:水涨鹭飞,斜风细雨。

江南烟雨,优美迷人。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乐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

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

渔歌子古诗原文及翻译
1、古诗带拼音版
yú gē zǐ
渔歌子
zhāng zhì hé
张志和
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

青箬笠,蓝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属于。

2、古诗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民主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花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鲜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3、古诗赏析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
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
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

与富有诗
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

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
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
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学习资料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学习资料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学习资料《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张志和〔唐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

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

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

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意思解释: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渔乡山水图,“白鹭”与“鳜鱼”相映衬,为宁静的水乡增添了一丝生机,在秀丽的风光中,寓寄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勐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

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

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勐涨,鳜鱼正肥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内容
西塞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景很优美。

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

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

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水比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
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

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5]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
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

与富有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

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名家点评
清刘熙载《艺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

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

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

清黄苏《蓼园词评》: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

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

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选释》:自来高洁之士,每托志渔翁,访尚父于硒溪,讽灵钧于湘浦,沿及后贤,见于载籍者夥矣。

而轩冕之士,能身在江湖者,实无几人。

志和固手把钓竿者,而词言西塞、巴陵、松江、雷溪、钓台,地兼楚越,非一舟能达,则此词亦托想之语,初非躬历。

然观其每首结句,君子固穷,达人知命,襟
怀之超逸可知。

桃花流水句,犹世所传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