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合集下载

紫砂历代名家名录

紫砂历代名家名录

紫砂历代名家名录现在有不少人爱壶、购壶、藏壶,但又缺少可供查对的工具书,现将历代制壶名家和有关的名人雅士的事迹简录于后,供于检索。

历代陶艺家名录金沙寺僧(约1506——1566),江苏宜兴东南金沙寺之僧人,名逸。

他喜欢和陶工们交朋友,并开始用细陶泥制茶具出售。

供春(约1506——1566),是吴颐山的家童。

吴颐山在金沙寺内读书时,供春学到该寺和尚制壶艺技。

他所制树瘿壶朴实无华,从而使他名声大振,成为制壶鼻祖。

董翰(约活动于1567——1619),字后溪。

始制菱花式壶。

赵梁(约活动于1567——1619),所制多提梁式壶。

梁亦作良。

无畅(约活动于1567——1619),又作无锡、袁锡。

李茂林(约活动于1567——1619),字养心。

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铢书记号。

时朋(约活动于1567——1620),朋一作鹏,大彬之父。

朋与赵梁、董翰、元畅同为四名家。

时大彬(约活动于1580——1650),时朋之子,号少山。

其作品技艺水平超过其父。

其作品有的在陶土内掺钢砂;有的把旧壶捣碎为土,重制;遇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立即击毁。

因为他认真继承前辈技艺又能不断创新,因而名噪海内,甚至在词曲中都提到他的绝技。

一般文士以书斋内陈置大彬壶为荣。

李仲芳(约1580——1650),李茂林子,为时大彬门下第一高足。

今所传大彬壶中,有仲芳代作、大彬署款的。

徐友泉(约1578——1644),名士蘅,原非陶人。

吴梅鼎《茗壶赋》说他:“综古今,极变化,技近乎道,集斯艺之大成。

”殴正春(约1578——1644),大彬弟子。

多制花卉果物,样式精研。

邵文金(约1580——1646),又名亨祥,大彬弟子。

仿汉方式方壶独绝。

邵文银(约1590——1648),又名亨裕,大彬弟子。

制作文雅精巧,具有大彬的风格。

蒋伯(约1600——1644),名时英,大彬弟子,初名伯敷,后被陈继儒请去制壶,改字为伯。

他喜欢附攀上层人物,不愿承认自己是制陶的人。

但他技艺很好,相传他制的壶是嘉兴收藏家项墨林定的,称为“天籁阁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1、【俞國良】(1874-1939)清末民初宜興制壺高手。

江蘇無錫人。

造壺精工,氣格渾成,善制“傳爐壺”,勻挺有力,仿佛天成。

曾獲1915年美國三藩市「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獎狀和1936、1937年「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特等獎狀。

」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紫砂陶史概論》:「俞國良,原籍無錫,1939年卒,享壽65歲。

傳器製作嚴謹,器形格調精緻,是晚于黃玉麟的名手,但總的表現,又遜于黃玉麟一籌。

」2、【吳漢文】清末民初宜興紫砂陶刻高手。

生卒不詳。

善陶刻書畫,常為宜興縣城的「吳德盛陶器行刻陶,吳德盛陶器行為「金鼎商標」,當時曾請俞國良、胡耀庭、馮桂林等為其做胚,由吳漢文等進行書畫陶刻,為此吳德盛出品紫砂器頗負盛名。

漢文陶刻,都署款「歧陶」,書法學趙松雪,與行、楷間,書刻流暢、迥勁、老辣。

漢文常為吳德盛刻陶外,亦常與「范莊農家」合作,由「范莊農家」作器,漢文書刻。

」3、【蒋祥元】(1868~1941年),世居宜兴川埠潜洛村,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间紫砂艺人。

4、【冯桂林】(1902—1946年),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

紫砂著名艺人。

擅长松竹梅题材及仿真自然塑器。

其制品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规则或不规则,皆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给人以“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

冯桂林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以手法新颖、风格独特、构思奇妙著称于世,为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5、【蔣賢明】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

善制砂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蔣賢明直壁扁壺”一具,壺身扁圓筒形,直流、圓弧扳、嵌蓋、橋鈕。

製作周正。

鼻煙色泥。

高5.6、寬11.3公分。

石如鐫刻書銘。

鈴有「陽羨蔣記」、「賢明」二方印,皆篆體。

6、【史蓮生】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

工治砂壺。

《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著錄二器:1.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史蓮生青環壺”一具,高9.5、寬13.7公分。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壶名家大全1. 董其昌。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也是紫砂壶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至柔。

周至柔是清代著名紫砂壶名家,他擅长利用紫砂壶的特点,将文学、绘画融入紫砂壶制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陈延年。

陈延年是20世纪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大奖。

4. 范村。

范村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风格清新,被誉为“范派”,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范曾。

范曾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别致而著称,被誉为“范派”代表人物之一。

6. 俞明伟。

俞明伟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7. 郑义。

郑义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深受人们喜爱。

8. 朱泽。

朱泽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9. 郑大成。

郑大成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备受人们喜爱。

10. 张玉良。

张玉良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以上就是紫砂壶名家大全,每一位名家都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让我们一起珍惜紫砂壶这一传统工艺,让这些名家的作品继续发扬光大。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从明代始至今,享誉海内外,铸就了一大批紫砂名家。

(一)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蒋伯? 、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周后、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子畦、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二) 清代主要壶艺家有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锦春、邵元祥、彭君实、蒋志雯、史万全、史继长、邵兰孙、周候祥、杨友兰、杨继元、王南林、邵德罄、邵玉亭、邵基祖、杨怀仁、陈文居、陈文柏、葛子厚、潘虔荣、于廷、潘大和、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陈殷尚、邵裕亭、范章恩、邵旭茂、邵友兰、邵友廷、潘缄雄、陈曼生、杨彭年、杨葆年、杨风年、邵二泉、邵恒昌、钱弘文、徐温庭、蒋良玉、杨履曾、陈绶馥、薛怀、邵景南、陈寿福、蒋德休、吴月亭、陈觐候、朱石梅、陈荫千、瞿应绍、邓奎、申锡、邵大亨、邵形龙、何心舟、梅调鼎、华祯祥、华君德、许升候、潘沂宝、邵正来、潘仕成、史维高、魏孟民、王元美、吴芷来、陈用乡、胡耀庭、邵柏原、路衮补、陈文叙、蕉雪子、吴阿昆、周永福、于子良、冯彩霞、黄玉麟、余生、赵松亭、金士恒、吴阿根、蒋裕泰、陈光明、程寿珍、陈懋生、潘志茂、王东石、王胜长、邵俊根、邵赦大、邵友廷、邵湘甫、邵云甫、沈瑞田、陈伯亭、陈研卿、卢兰芳、邵维新、俞国良、邵云如、韩泰、江案清、蒋万丰、王玉林、范鼎甫。

(三) 民国时期的壶艺家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程金寿、光裕、冯桂林、汪宝根、陈少亭、王玉仙、吴纯耿、沈孝鹿、邵陆大、范勤芬、刘福兆、江祖臣、金阿寿、汪生义、范臣甫、裴石民、顾景舟。

(四) 当代著名壶艺家王寅春、顾景舟、王石耕、丁洪顺、王福君、王振国、王生娣、王秀芝、毛国强、叶惠毓、许燕春、刘惠大、刘风英、刘建平、吕尧臣、朱复、任淦庭、朱可心、汪寅仙、沈遽华、沈汉生、李昌鸿、李碧芳、李美金、李正华、李慧芳、束风英、吴云根、吴亚亦、吴群祥、吴鸣、陈珍庆、陈福渊、陈钢、陈国良、陈进海、陆巧英、陆文霞、何道洪、何挺初、韩小虎、邵新和、张红华、张锁坤、张守智、房玉兰、范永良、范若君、范其华、范早大、周桂珍、周尊严、周定芳、季益顺、施福生、施小马、施秀春、吕君、赵洪生、胡永成、咸仲英、陆伯勤、高海庚、高洪英、高建芳、高振宇、凌锡苟、夏俊伟、顾绍培、顾惠君、徐汉棠、徐达明、徐建国、徐维明、徐元明、徐雪娟、徐瑞平、曹婉芬、曹亚麟、谢曼伦、蒋蓉、蒋小彦、储立文、潭泉海、潘持平、潘春芳、鲍志强、鲍仲梅。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金沙僧:开基元祖金沙僧;正德年间人,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

他为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遂筑为胎规而圆之,再刳使中空,并出口、柄、盖的,然后拿去陶穴烧成,为人使用。

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

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款,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

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察考。

龚供春: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随侍主人到金沙寺读书,因仿得老僧手艺,也习得一套本领,仍采筑方法,指纹也隐现其上,作品款式不一,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据传用来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无不索寻供春壶见图,传世作品有失盖的树瘿壶等。

时朋(时鹏)继龚供春后即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元畅合称四大名家,仍沿供春作壶之法。

董翰之作着重纤巧新奇,其它三家则崇尚古雅拙朴。

有水仙花六瓣方壶传世。

李茂林名养心善制小圆式及菊花八瓣壶,作品朴雅细致,壶艺属上乘。

时大彬(号少山)时朋之子,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

茗壶制作技艺传至时大彬已较为成熟,大彬对茗壶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所制之壶初仿供春,落款为“大彬仿供春式”,敦朴妍雅,喜制大(高)壶,明清以来被推为壶艺正宗,后闻陈眉公品茶试茶之论,才改制小型壶,作品仍可发人逸远之思,有提梁、僧帽、龙带、莲瓣、印包、玉兰花瓣及开光、鼎足等款。

李仲芳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高足,凡仲芳之作被大彬赏识时,也会署题彬款,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大瓶、时大名」。

有觚棱壶传世。

徐友泉徐友泉原非陶艺中人,但因他的父亲好大彬壶,遂特延致家塾。

吴梅县茗壶赋谓友泉「综古今、极变化、技进乎道,集斯艺之大成」,对他推许备至。

徐友泉所制壶式仿古尊诸器,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等传世壶有三瓣三足式、三羊环耳梅花形、虎金亨式及异兽印包盒。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赵松亭兢业创业成大业赵松亭先传文/宜兴鲍建南赵松亭(1853-1934),曾用名支泉,艺名东溪。

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实业家。

早年从师邵夫迁,勤奋好学。

艺成后擅长「仿古」类作品,其《竹鼓》、《汉韵》、《掇球》、《仿古》等壶端庄圆润,浑厚古朴,圆中带韵,韵中带秀。

曾受聘于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澄处,所制《书画仿鼓》、《羊盖扁鼓》、《折身圆壶》、《紫砂瓦形枕》等细腻简练,舒展大方,自制.自画、自镌、自刻,自成一格。

清末至民国初年开始参与经营,以出口外销壶为主要特色。

民国十四年(1925年),战乱之后,赵松亭自筹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开厂设坊,烧制《贡壶》系列,供应茶坊氿肆,并独步沪上二十个国家租界,销往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宜兴著名实业家。

赵松亭一生勤奋踏实,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兢兢业业,艰苦创业,鞠躬尽瘁。

从年初一忙到大年夜(从春节至除夕),从无休息空闲之时,为紫砂事业默默奉献一生,为紫砂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既是一位技艺出众的制壶高手,又是一位艰苦创业的紫砂实业家。

笔者就所采、所访、所知、所录,介绍其成艺历程和艰辛一生,浅析其壶艺特点及镌铭风格,如有疏漏错误,请方家指正一二。

勤奋不已一学双技赵松亭,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一户饱学之士,清贫秀才家庭。

赵松亭出生时,赵家家道中落。

赵父曾为私塾先生,以办私塾教学度生计。

赵松亭一出世,赵父亲自负责对其教育培养。

赵松亭自幼从父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经》、《治家格言》等,自幼随父学诗文,学绘画,学练书法,至少年时,赵松亭又在蜀山「东坡书院」授读《四书》、《五经》,以及《古文观止》等。

赵松亭聪敏好学,宜兴知县每月考核生员的优劣,赵松亭总是名列前茅。

在其父严格督导下,赵松亭每天学时归来,先练毛笔,后画人物。

其父见他颇有绘画天赋,书法亦不差,期盼赵松亭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画师,或承家业。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金沙寺僧明弘治、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供春又作龚春明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董翰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朋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赵梁又作赵良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元畅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大彬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大师李茂林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李仲芳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徐友泉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蒋时英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欧正春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金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银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盖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二孙明万历年间壶艺家周后溪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仲美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信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用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光甫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沈君用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俊卿明代壶艺家陈正明明代制壶艺人陈辰明代壶艺家葭轩明代壶艺家承云从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徐令音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挺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和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周季山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君盛明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子澈明崇祯年间壶艺家项真明代壶艺家陈务之明代制壶艺人闵贤规明代制壶艺人惠孟臣明末壶艺家陈六如明末壶艺家徐次京明末清初壶艺家邵亨裕明末清初壶艺家陈子畦明末清初壶艺家项圣思明末清初壶艺家陈鸣远清初著名壶艺大师陈文居清初壶艺家陈文柏清初壶艺家陈汉文清初壶艺家邵友廷清初壶艺家惠逸公清代壶艺家郑宁侯清初壶艺家周候祥清初壶艺家杨友兰清初壶艺家王南林清初壶艺家史万全清初制壶艺人许晋候清初壶艺家陈隐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元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初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怀仁清雍正年间壶艺家于廷清雍正、乾隆年间壶艺家陈殷尚清乾隆年间制壶艺人陈鸿寿清嘉庆年间著名文人,“曼生壶”的主要设计者杨彭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宝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凤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女壶艺家吴月亭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友兰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二泉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朱石梅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茗壶设计的著名文人邓奎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制壶的文人陈寿福清道光年间壶艺家何心舟清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大亨清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壶艺家冯彩霞清道光、咸丰年间女壶艺家于子良清咸丰年间壶艺家周永福清咸丰年间壶艺家杨履曾清代制壶艺人杨莲生清代制壶艺人吴阿昆清代壶艺家吴芷来清代制壶艺人陈荫千清代壶艺家陈绶馥清代壶艺家陈懋生清代制壶艺人陈用乡清代制壶艺人陈砚卿清代制壶艺人陈觐侯清代制壶艺人陈滋伟清代制壶艺人陈少亭清代制壶艺人陈柏亭清代制壶艺人余生清代制壶艺人邵德馨清代壶艺家邵元祥清代制壶艺人邵玉亭清代壶艺家邵景南清代壶艺家邵恒昌清代制壶艺人邵裕亭清代制壶艺人邵湘甫清代制壶艺人邵权衡清代制壶艺人邵德泌清代制壶艺人邵形龙清代制壶艺人邵云如清代制壶艺人邵云亭清代制壶艺人邵兰孙清代制壶艺人徐温庭清代制壶艺人徐飞龙清代壶艺家钱弘文清代制壶艺人彭君实清代壶艺家蒋良玉清代制壶艺人王元美清代制壶艺人王东石清代制壶艺人王胜长清代制壶艺人申锡清代壶艺家史继长清代制壶艺人史维高清代壶艺家许龙文清代壶艺家许升候清代壶艺家华凤翔清代壶艺家华君德清代壶艺家华祯祥清代壶艺家应华清代制壶艺人潘大和清代壶艺家潘虔荣清代壶艺家潘缄雄清代壶艺家潘志茂清代壶艺家潘沂宝清代制壶艺人潘仕成清代制壶艺人胡耀庭清代壶艺家俞国良清代壶艺家郭通清代制壶艺人蒋德林清代制壶艺人蒋裕泰清代制壶艺人蒋志雯清代制壶艺人蒋祯祥清代制壶艺人蒋万丰清代制壶艺人邵俊根清代制壶艺人薛怀清代壶艺家锦春清代壶艺家蔡乾元清代壶艺家邵正来清代制壶艺人张君德清代制壶艺人张怀仁清代壶艺家范章恩清代壶艺家范占清代壶艺家赵松亭清代制壶艺人瞿应绍清末书画家、壶艺家梅调鼎清末学者、“赧翁壶”的设计者程寿珍清末著名壶艺家韵石清末壶艺家江案卿清末壶艺家陈光明清末壶艺家金士恒清光绪年间壶艺家吴阿根清光绪年间壶艺家黄玉麟清光绪年间壶艺家沈瑞田清末制壶艺人吴虎根清末壶艺家光裕清末、民初壶艺家卢兰芳清末、民初紫砂艺人江祖臣清末、民初壶艺家韩泰民国时期刻陶艺人王玉林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王玉仙民国时期壶艺家冯桂林民国时期壶艺家刘福兆民国时期紫砂名家汪宝洲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宝根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生义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沈孝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金阿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蒋燕亭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金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盘根民国时期壶艺家邵六大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邵全章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张春芳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味全民国时期壶艺家范大生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鼎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勤芬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臣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吴纯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储铭民国时期壶艺家李宝珍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裴石民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吴云根现、当代著名壶艺家王寅春现、当代著名壶艺家任淦庭现、当代紫砂艺术大师朱可心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顾景舟当代著名壶艺大师蒋蓉当代著名壶艺大师王友兰----清顺治-康熙年间紫砂壶制壶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家第一代: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汪藩周子善俞子明吴少萍江永源罗允夔任焕章余焕文万子铭蒋玉卿第二代: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汪章许品衡方家珍周筱松汪照藜方少溪张云徐善琴高心田汪友棠黄铭光许达生。

第三代:王子卿松石戴裕成梅春高恒生安少山胡献瑞仙槎。

第四代为进入民国时期的画浅绛瓷的作者,如:段生茂胡仲贞吴飞麟王琦潘匋宇徐仲南。

(六)画师们一些个人资料亦具史料价值。

光绪15年(1889年)以后,未出现过程门的作品,是否在光绪中期程门便去世了(有待证实)。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绪16年(1890年);王少维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1年(1895年);王凤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2年(1896年);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7年(1901年);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34年(1908年三画广国华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万泰光绪年间万兴光绪年间万云岩约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长人物万子铭光绪年间万辅廷光绪年间子云光绪年间子珍光绪年间子环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晚期,以画花鸟瓷画见长。

子良民国年间义茂光绪年间义隆光绪年间义兴光绪年间义太和光绪年间马庆云生卒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一起咸丰-同治年间。

擅长人物瓷画,设色浅淡,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

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脸颊的润泽。

马复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至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于家爵民国年间大吉生做四画少山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花鸟画见长。

少山的花鸟瓷画,花朵硕大,枝条细如线条。

王少维(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

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

多以浅绛彩技法描写人物、山水,又以画猴见称。

清末供职御厂,浅绛派王恩怀王步第三子王声怀王声怀(1930-1992)王步长子,长青花。

王希怀王希怀(1932-1982)王步次子,长青花。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家第一代: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汪藩周子善俞子明吴少萍江永源罗允夔任焕章余焕文万子铭蒋玉卿第二代: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汪章许品衡方家珍周筱松汪照藜方少溪张云徐善琴高心田汪友棠黄铭光许达生。

第三代:王子卿松石戴裕成梅春高恒生安少山胡献瑞仙槎。

第四代为进入民国时期的画浅绛瓷的作者,如:段生茂胡仲贞吴飞麟王琦潘匋宇徐仲南。

(六)画师们一些个人资料亦具史料价值。

光绪15年(1889年)以后,未出现过程门的作品,是否在光绪中期程门便去世了(有待证实)。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绪16年(1890年);王少维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1年(1895年);王凤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2年(1896年);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7年(1901年);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34年(1908年三画广国华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万泰光绪年间万兴光绪年间万云岩约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长人物万子铭光绪年间万辅廷光绪年间子云光绪年间子珍光绪年间子环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晚期,以画花鸟瓷画见长。

子良民国年间义茂光绪年间义隆光绪年间义兴光绪年间义太和光绪年间马庆云生卒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一起咸丰-同治年间。

擅长人物瓷画,设色浅淡,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

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脸颊的润泽。

马复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至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于家爵民国年间大吉生做四画少山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花鸟画见长。

少山的花鸟瓷画,花朵硕大,枝条细如线条。

王少维(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

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

多以浅绛彩技法描写人物、山水,又以画猴见称。

清末供职御厂,浅绛派王恩怀王步第三子王声怀王声怀(1930-1992)王步长子,长青花。

王希怀王希怀(1932-1982)王步次子,长青花。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歷代紫砂制壺名家王友蘭----清順治-康熙年間紫砂壺制壺名家。

鄭寧候----清康熙年間紫砂壺制壺名家。

華鳳翔----清康熙至雍正時期制壺名家人,善仿古,所制壺精雅而不失古樸風味,兼長紫砂爐均,所制仿漢方壺精美絕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纖,工而能樸,款識以方章[荊溪華鳳翔制]落之。

陳鳴遠----號鶴峰、鶴屯、壺隱、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間制陶名師,生卒不詳。

是時大彬之後的一代名師,長於雕塑裝飾,善翻新樣,技藝精湛,且作品款識書法雅健,有晉唐之風,所作之品,為文人學士、名臣公卿爭相覓取,名孚中外。

當時北京有“海外競求鳴遠碟”的讚語,他設計製作的作品有壺、杯、瓶、盆、文房雅玩數十種,有《天雞壺》、《海棠壺》、《誥寶壺》、《花樽》、《菊盆》、《香盤》、《什錦杯》等,傳世作品《南瓜壺》、《竹筍水盂》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金士恒----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許龍文----清雍正時制陶名藝人。

陳漢文----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范章恩----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惠逸公----清乾隆時制陶名藝人,所制壺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與惠孟臣相伯仲,世稱“二惠”。

膺品亦多。

潘大和----清乾隆-嘉慶年間制陶名藝人。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錢塘。

擅長砂壺設計,書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

嘉慶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

詩、文、書、畫、皆以資勝。

為溧陽知縣時,公餘時辨別砂質,創制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製造,然後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書畫裝飾,世稱“曼生壺”。

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鬥等式。

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

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

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現有《瓦當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楊彭年----字式泉,號大鵬。

民国15位名壶陶刻大家

民国15位名壶陶刻大家

民国15位名壶陶刻大家紫砂壶是文人墨客熏陶情操、怡情雅玩的绝妙佳品,但好的紫砂刻绘,离不开陶刻大师的手。

一些陶刻的名家高手们在紫砂茗壶上或书法或绘画,书画高雅刀法遒劲,山水人物法度严谨,茗壶名刻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特的民国紫砂艺术,增强了紫砂茗壶的艺术魅力,深得民国上层人士的青睐。

下边请欣赏当时最为出名的十五位陶刻大家的作品:1.民国十五大陶刻名家----韩泰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

1920年以后,韩泰受聘于宜兴吴德盛公司,担任陶刻技师,他的作品笔力雄健,刀法老辣,令观者百读不厌。

民国韩泰双兽耳六方诗文紫砂瓶韩泰(南林)制并刻菊花双铺兽瓶韩泰作朱泥诗文壶2.民国十五大陶刻名家---邵云如邵云如(1888-1937年),号北岩、北研、筠如,又号北茗、严如、逸然轩主、半山房主,清末民初陶刻专业的开山宗师,宜兴上袁人。

远。

民国初年,邵云如曾任宜兴阳羡紫砂陶业公司的经理,为宜兴紫砂业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

1937年,辛劳一生的邵云如病逝,享年49岁。

其传器有觚菱提梁壶、大柿壶、笔筒等。

紫砂北岩邵云如款花瓶(一对)邵云如制段泥兰花纹壶邵云如三足周盘壶3.民国陶刻名家---陈少亭陈少亭(1885-1960年),字颖川,号羽林逸人、於陵子,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西乡人,近现代陶刻大师任淦庭的师兄。

陈少亭出身陶艺世家,其父陈伯亭为清末紫砂陶刻名家,善制壶,精陶刻,并首创陈氏独门陶刻凿砂、镂砂、透雕工艺。

陈少亭刻顾景舟制赏瓶俞国良制陈少亭刻紫泥线圆壶李宝珍制陈少亭刻紫泥上合桃壶4.民国陶刻名家----任淦庭任淦庭(1889-1968年),字缶硕、号石溪、缶石、一孤、聋人,又号左民、左道人,近现代陶刻宗师,宜兴陆平人。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陶刻,他上承清末宜兴书画名师卢兰芳、韩泰、邵云如,下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谭泉海(号石泉)、鲍志强(号乐人)及高级工艺师沈汉生(号石羽)、毛国强(号一栗)、咸仲英(号冰心)、邵新和(号邵业),实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

民国风云录——紫砂史上9大传奇人物

民国风云录——紫砂史上9大传奇人物

民国风云录——紫砂史上9大传奇人物清末民初,虽然有社会动荡以及战祸,但宜兴陶业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又向商业资本方面发展,陶业中手工业工场的兴旺及内部社会分工的细化,紫砂出口日趋蓬勃,整个紫砂业仍有缓慢的发展。

一些自营小作坊的艺人在扩大销路,提倡实业的同时,也在坚持工艺制作。

在这段时间里,程寿珍、俞国良、李宝珍、范鼎甫、范大生、陈光明、蒋燕亭、冯桂林、汪宝根等几位紫砂艺人有着独创的贡献。

#1程寿珍1857—1939别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名艺人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擅长制作掇球壶等仿古壶式程寿珍掇球壶程寿珍汉扁程寿珍一生勤劳多产,其作品流传民间甚多。

中晚年仅制掇球、仿鼓、汉扁三种壶式,钤印有“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

程寿珍所制掇球最负盛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优秀奖。

此后所制掇球壶底钤有“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款识,盖印篆书“寿珍”印,把有“真记”楷书小印。

程寿珍牛盖莲子#2俞国良1874—1939又名“祖琳”原籍无锡其作品精工和技巧兼备,善制仿古品俞国良制溥心畬题字画传炉壶他曾受聘至金石家、书法家吴大澂苏州家中制壶,用印“愙斋”,所制壶式有汉君、乳鼎、白泥大壶等。

1900年为两广总督端方造壶,用印“陶斋”、“宝华庵”。

民国四年起,俞国良为葛德和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制壶,他制作的四方传炉壶作为中国送展的紫砂壶之一,于1933年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俞国良晚年定居蜀山木石村,与邵氏寡妇结婚,传艺于邵氏后人邵陆大、邵宝琴。

俞国良朱泥线圆壶俞国良制企陶铭刻春夜宴桃李园图象铺首衔环巧色四方瓶#3李宝珍1888—1941蜀山南街人,家贫制壶名师俞国良的徒弟李宝珍葵仿古1915年由宜兴利永陶器公司应山西省长之邀,推荐李宝珍、杨阿时、吴云根到山西省平定县创办平民陶器厂任技师三年。

193年在苏州某兴办的陶器厂任技师,历时两年、带徒弟五十余人。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1、【俞国良】(1874-1939)清末民初宜兴制壶高手。

江苏无锡人。

造壶精工,气格浑成,善制“传炉壶”,匀挺有力,仿佛天成。

曾获1915年美国三藩市「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奖状和1936、1937年「江苏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

」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俞国良,原籍无锡,1939年卒,享寿65岁。

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精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但总的表现,又逊于黄玉麟一筹。

」2、【吴汉文】清末民初宜兴紫砂陶刻高手。

生卒不详。

善陶刻书画,常为宜兴县城的「吴德盛陶器行刻陶,吴德盛陶器行为「金鼎商标」,当时曾请俞国良、胡耀庭、冯桂林等为其做胚,由吴汉文等进行书画陶刻,为此吴德盛出品紫砂器颇负盛名。

汉文陶刻,都署款「歧陶」,书法学赵松雪,与行、楷间,书刻流畅、迥劲、老辣。

汉文常为吴德盛刻陶外,亦常与「范庄农家」合作,由「范庄农家」作器,汉文书刻。

」3、【蒋祥元】(1868~1941年),世居宜兴川埠潜洛村,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间紫砂艺人。

4、【冯桂林】(1902—1946年),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

紫砂着名艺人。

擅长松竹梅题材及仿真自然塑器。

其制品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规则或不规则,皆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给人以“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

冯桂林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以手法新颖、风格独特、构思奇妙着称于世,为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5、【蒋贤明】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

善制砂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蒋贤明直壁扁壶”一具,壶身扁圆筒形,直流、圆弧扳、嵌盖、桥钮。

制作周正。

鼻烟色泥。

高、宽公分。

石如镌刻书铭。

铃有「阳羡蒋记」、「贤明」二方印,皆篆体。

6、【史莲生】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

工治砂壶。

《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着录二器:1.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史莲生青环壶”一具,高、宽公分。

紫砂民国七大老艺人

紫砂民国七大老艺人

民国七大老艺人“民国七艺人”-任淦庭性别: 男职称: 著名紫砂艺人出生年月: 1888年08月代表作:人物介绍: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

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专工花鸟人物。

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奇才。

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卢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

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与陶器厂。

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

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

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

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

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

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

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

任淦庭的陶刻艺术,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与许多美术家结为挚友。

他如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

近八旬时,还每日习字作画,对每个艺徒按各人特长,分赠画稿,供学生参考练习,后虽腕力不济,仍以钢笔作画稿。

其孜孜不倦的精神,为世人铭记。

作品有陶器壶、盒、瓶上雕刻《和平幸福》、《母女种菜》、《八仙上寿》、《春到农村》、《田间归来》、《溪水罱泥》、《月月红》、《婆媳养猪》等。

晚清紫砂八大家拍品锦集

晚清紫砂八大家拍品锦集

晚清紫砂八大家拍品锦集晚清时期的紫砂八大家他们分别是:俞国良、邵大亨、邵景南、邵友廷、何心舟、邵大赦(邵赦大)、申锡、黄玉麟一、俞国良俞国良(1874-1939)原籍无锡,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

生于1874年,制壶技艺精湛。

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澄(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祖父,历任广东巡抚、湖南巡抚)制壶,后为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名重一时。

俞国良制《线圆壶》估价:RMB 60000-70000俞国良制《云方抽角壶》估价:RMB 15000-30000俞国良制《段泥扁墩壶》估价:RMB 80000-100000二、邵大亨邵大亨(1796-1850),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宜兴上袁村人,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制壶大家,其制壶以气韵见长,所作多简洁庄重,气度不凡。

邵大亨制《鱼化龙壶》成交价:RMB 3920000邵大亨制《掇球》成交价:RMB 460000邵大亨制紫泥《大德钟》成交价:RMB 4816000三、邵景南邵景南(1796-1874),号留佩主人。

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清末宜兴上袁村“邵家壶”传人,善仿明代名壶,传器底有“姑苏留佩”款水平壶,所制壶器均由邵二泉铭刻,工于制壶,制作精细,品类较多,壶底常用“邵景南制”线框阳文楷书印,口内常用“景南”坚定椭圆楷书章。

邵景南制紫泥《留佩莲子壶》成交价:RMB 58240邵景南制朱泥梨式《潘壶》成交价:RMB 28000邵景南制紫泥《太极八卦六方捆竹壶》成交价:RMB 87360四、邵友廷邵友廷,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

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的一位制壶名家,形制尚朴,技艺腴丽。

并传继子程寿珍,为其造就紫砂艺品的坚实基础,成为屡摘国际金奖的名手,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

邵友廷制《汉扁壶》估价:RMB 30000-50000邵友廷制《矮蛋包壶》成交价:RMB 40250五、何心舟何心舟,字子陶,号韵石、石林、石林居士,斋名曼陀华馆,浙江绍兴人。

近代紫砂壶名家

近代紫砂壶名家

近代紫砂壶名家黄玉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2年)-民国3年(1914)。

原籍苏州,曾被苏州吴大澄聘请在家制壶。

黄在吴家鉴赏到许多古代青铜器和陶器,受到启发,便将这些艺术特色融化于制壶技艺之中,使之技艺精进。

所制茗壶,多圆式。

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

并创紫砂工艺假山石景,奇峰巍峨,层峦叠嶂,瀑布小桥,亭台房舍,使人清心悦目。

家极贫,晚年贫病交迫而亡。

所作《鱼化龙壶》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

汪宝根清光绪-民国年间制陶艺人。

鲍明亮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25年(1936),均陶名艺人,善捏制人物,动物陶塑,善配各色彩釉,以均青釉为最。

沈孝鹿民国年间制陶名艺人,有《八角茶具》问世。

胡耀庭暂无资料谈尧坤当代紫砂陶刻名工。

与任淦庭同时代人。

能书画,善陶刻,刀法纯熟,曾在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陶刻。

范林源在民国期间出品的紫砂器具中,在紫砂杯这类品种上,总可以寻到各种形态、材质不一,做工较为讲究的紫砂杯,杯底镌铭「林源」印款。

这个林源何许人也?据笔者考证,「林源」原来是以制作紫砂杯为重点,并一生擅制紫砂杯的紫砂艺人范林源。

范林源(1887~1947年),宜兴蜀山东邻西望圩村人。

范林源世居西望圩,和紫砂名艺人范承甫(大生)家紧邻,自幼就在范承甫的怀抱中长大,从小就趴在范承甫的泥凳头玩。

范林源的父亲世代务农为生,也较看不起做手艺的人。

范林源15岁时曾向父亲提出要跟范承甫学紫砂,范父始终不答应,故范林源只能看范承甫做紫砂,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

范林源成家立业後,看到范承甫茶壶越做越好,心底跃跃欲试。

後范承甫被聘至蜀山「阳羡紫砂陶业公司」作技师,渐渐出名,范林源再也忍不住,提出要跟范承甫拜师学艺。

范承甫见他已成家立业,做徒弟要养家活口很难,就劝他做些小件,范承甫教了他一手做紫砂杯的技术要领。

范林源记住技术要领,回家学学做做,做做再问问,问问再做做,凭自小就看熟了的制壶工序,终於以手工做成了紫砂杯。

范承甫及其弟范锦甫对范林源十分关心,经常接一些配套茶具中的杯盏生意给范林源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任淦庭(1889--1968)紫砂装饰艺人。

裴石民(1892--1979)为供春的树瘿壶配制了壶盖。

吴云根(1892--1969)作品以竹子题材为主,实用美观。

王寅春(1897-1977)喜制各类方器及筋纹器茶壶。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开长、凯长。

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梅桩壶"报春"等十几种新品,以花卉见长.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

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

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

”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

18岁时,因战事家这中落,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凭著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犊,才华显露,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

20岁左右,曾应上海古玩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

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甘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

曾一度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矿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

1945年后,与沪上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

1948年,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饯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诺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

1954年10月,和紫砂从业人员一起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兴建筹建工作。

1955年1月,担负紫砂工艺的招生和技术辅导的育才重任,并完成了国家礼品展品的制作。

1956年,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同年与来厂实习带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结为知友,共同完成《提壁茶具》的创作,积极参与紫砂成型汪浆,辘轳车的技术革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担任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时,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餐具及高档花盆。

1960年后,为提高紫砂技术,专事指导打样设计改进紫砂专用工具,练兵习艺,从而使整个紫砂生产工艺水平向精益求精迈进,又访遍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并与中国许多著名教授如高庄、冯先铭、孙文林、刘汝醴;画家傅抱石、陈之怫、亚明;陶瓮科学家刘秉诚、李国祯等进行广泛的交友联谊结为至交,为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

1975年起,为揭开紫砂文化之谴,多次配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教授,跑遍宜兴地区古窖址,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对野羊角山宋代紫砂窑址进行认真考证。

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情况、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有关紫砂陶艺的论文。

1980年,挑选技术尖子,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的供样,指导复制历史名作。

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抓住技术要点,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示范。

理论上定期为他们上课,写成紫砂工艺二十一讲。

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钸上,大展紫砂雄风,为罗桂祥博士两百余件藏品作鉴定,并开展紫砂陶艺讲座,给许多国家的学者和鉴赏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1957年、1959年、1979年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他的名作受到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评价。

1982年被国家评为工艺美术师,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紫砂”被国家评为银质奖,“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为“金质奖”。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于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1991年捐资20多万人民币,设立宜兴丁蜀镇教育基金。

1992年在第三届陶艺节“紫砂国际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紫砂陶史概论》,为紫砂陶艺史家、鉴赏,收藏,提供理论依据。

亲自编著的《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3年11月应邀赴台湾,举办“宜兴紫砂陶精品展”。

顾景舟壶上用章,印款较多,章法讲究,有姓名章,闲章、有自刻其印,水准,风格摹前人遗意,留艺事间意明有,如“自怡轩”、“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啜墨看茶”、“墨缘斋意堂制”’、“景舟七十后作”’,有上海书画金石家来楚生所篆“景舟制壶,景舟手制”,有吴湖帆得意门生书篆刻“顾景舟”等印,也有金石家王少石刻“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

八十年代晚期与韩美林合作专用章“历下美林”成为艺缘的印证。

蒋蓉(女)(1919-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澳门工艺美术家联谊会名誉顾问。

1919年10月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澳门工艺美术家联谊会名誉顾问。

11岁跟父学艺,1940年又父携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任上海中国标准陶瓷公司技术指导。

1944年为上海虞家花园设计制作一批花盆。

1947年回家乡,1950年任潜洛乡妇联主任。

坚持创作,有《双鼠喜松壶》、《象真果品》等代表作品。

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社紫砂工场,创作了《荷花壶》、《牡丹壶》,并改革成型工艺。

《文化新闻》、《中国美术》等报刊曾专题介绍,《荷花壶》在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种工艺品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赶制20套《果品》。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提升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成为当时紫砂行业七大艺人之一。

1957年设计制作《佛手壶》尝试注浆生产方式制作茶壶,工效提高十余倍,从此各式各样新奇产品可满足出口订货需要。

随之当选为先进工作者,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1958年其辅导50余名青工,创作了《金瓜壶》、《菱形壶》、《莳花三脚盆》、《叶形烟缸》、《南瓜烟缸》、《大栗杯》、《竹跟笔筒》等数十个品种提供批量生产,又制作了一批精美作品如《莲蓬烟具》、《竹节烟具》、《小藕笔架》、《南瓜壶》、《荸荠壶》、《妇女耕牛》等作品提供各种展览会展出。

1973年后,开展创作设计活动,压抑的陶艺创作又获新生,才思如涌,创作了《白藕酒具》、《枇杷笔架》、《蛤蟆捕虫水盂》、《树段盆》等,以大自然的精灵造型,饱含生活气息的作品,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1978年《白藕酒具》、《荷花壶》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很高评价。

中国江苏省工艺美术品展示会(1981年)在日本展出之际,《白藕酒具》吸引许多日本高级议员争相购藏。

1979年后创作热情更高,又创作了《西瓜壶》、《芒果壶》、《绿荷叶壶》、《荷花瓣壶》等作品。

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进修班学习,创作了《百寿树情壶》、《玉兔拜月壶》、《菊芯花蝶》、《松果壶》、《荷叶壶》、《双龙紫砂砚》、《荸荠壶》等,先后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的宜兴陶器展、北京的“宜兴紫砂陶汇报展”、日本横滨举办的“宜兴陶瓷展览”。

《月色蛙莲壶》获香港锦峰最高荣誉奖,《芒果壶》、《西瓜壶》被香港茶具文化馆收藏,《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

1986年江苏省宜兴陶瓷艺术展在香港展出时,其作品尤引人瞩目,《荷叶壶》被人以重金购藏。

1987年其作品《枇杷笔架》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观众喜爱。

1990年后多次赴马来西亚、香港举办展览,并发表论文《师法造化、博采众长》。

1997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陈鸣远作品研讨会”,与世界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对藏品风格作鉴定。

多年来其为集体经济创造的效益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