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

合集下载

明清至建国初期紫砂界主要师承关系

明清至建国初期紫砂界主要师承关系

明清至建国初期紫砂界主要师承关系明清时期供春是公认的紫砂壶的鼻祖。

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紫砂壶的创作之路的。

他的老师自然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

时大彬是明代划时代的巨匠,他的徒弟众多,如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沈君用等,都是时大彬的高足。

??清代名手黄玉麟师从上袁人邵湘甫。

程寿珍则学艺于邵友廷。

民国时期1921年“利用陶业公司”成立“陶工传习所”。

俞国良、邵云儒担任老师。

学员中杰出者有:冯桂林、储良、陈汉西等。

1931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

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学习工场。

首任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

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场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

汪森义传汪宝根、吴云根、朱可心;江左臣传裴石民;金阿寿传王寅春。

建国初期1954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成立,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艺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人。

1955年: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

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蘧华、单淑芳、鲍秀云、周桂珍。

吴云根收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

王寅春收徒:许承权、王小龙、李天行、李元如。

1956年: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

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听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

郁洪庚收徒;徐茂棠、鲍启君。

任淦庭收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

1958-1959年:朱可心收徒: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

紫砂名家师徒关系谱

紫砂名家师徒关系谱

紫砂名家师徒关系谱创始鼻祖:金沙寺僧供春时大彬--(师徒)→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沈君用、沈君盛、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蒋时英、陈光甫、周后溪邵云甫--(师徒/父子)→邵全军邵友廷--(师徒)→程寿珍邵湘甫--(师徒)→黄玉麟范鼎甫--(师徒)→范大生汪春荣--(师徒)→汪宝根、朱可心、吴云根芦兰芳--(师徒)学陶艺→任淦庭金阿寿--(师徒)→王寅春王寅春--(师徒/父子)→王石耕、王三大、王小龙(王平)王寅春--(师徒)→许承权、李天行、李元如、高洪英、陈钢(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何道洪、高红英、邵盘洪、潘春芳、鲍春兔、曹婉芬、蒋淦勤、周桂珍、钱丽媛、张红华、王桂芬、蒋小彦朱可心--(师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顾道荣、高丽君、王小龙、吴震、许成权、葛岳彬、刘惠大、施秀春顾景舟--(师徒)→李昌鸿、高海庚、沈巨华、单淑芳、鲍秀云、高海庚、李昌鸿、沈蘧华、周桂珍、徐海棠、顾盘洪、顾道荣、吴亚平、束凤英、曹婉芬、谢曼伦、钱丽媛、储立之、张红华、程辉、顾绍培、施秀春、高振宇吴云根--(师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汪寅仙、谢乐仙、吴欣南、吕尧臣、葛明仙、吴震、葛岳彬、储立之、程辉任淦庭--(师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谭泉海、束旦生、鲍仲梅、毛国强、夏俊伟、李美金裴石民--(师徒)→何挺初、束凤英、曹婉芬、葛岳彬、何道洪、施秀春蒋蓉-(师徒)→范乃芝、谢曼伦、汪寅仙、范永良、钱丽媛、程辉、朱丹吴顺根--(师徒)→董开生范正根--(师徒)→谢曼伦郁洪庚--(师徒)→徐茂棠、鲍启君施福生--(师徒)→刘惠大郑可--(师徒)→张培元王加宾--(师徒)→张培元俞国良--(师徒)→倪顺生潘春芳--(师徒)→周尊严陈福渊--(师徒)→潘持平、周尊严、顾绍培、王国祥、徐新妹、周定华、施小马吕尧臣--(师徒)→鲍正兰、吴群祥、蒋小彦、刘建平、魏志云、史银芝、何强顾绍培--(师徒)→魏志云、史银芝、许艳春、顾美群谈尧坤--(师徒)→束旦生、鲍志强、张锁坤、吴贞裕谭泉梅--(师徒)→吴贞裕谢曼伦--(师徒)→刘凤英、高湘君李碧芳--(师徒)→刘凤英、鲍正兰、蒋小彦、吴鸣、胡永成、李慧芳、高湘君、葛陶中顾道荣--(师徒/父子)→顾斌武刘惠大--(师徒)→沈龙娣、范其华王振国--(师徒)→刘凤英、徐元明、姚玲香、范亚琴、沈龙娣、范其华、徐建国、万根法高丽君--(师徒)→吴亚亦、周定华、朱秋平、张德俊、魏志云、鲍利安、谈跃伟、季益顺汪寅仙--(师徒)→吴亚亦、丁洪顺、江建祥徐秀棠--(师徒)→陈文南、李正华、赵洪生、吴亚克、张德俊、叶惠毓、徐瑞平、顾美群、勇跃骏、郭超刚徐汉棠--(师徒)→尹祥明、周定芳、徐建国、万根法、范早大何道洪--(师徒)→恽益萍、高建华、张志强、张毅高洪英--(师徒)→丁洪顺束凤英--(师徒)→丁洪顺、张毅、李园林沈汉生--(师徒)→曹亚麟吴纯耿--(师徒)→高申生曹婉芬--(师徒)→黄自英、鲍利安、房玉兰、陆伯勤许成权--(师徒)→江建祥、邹玉芳储立之--(师徒)→吴亚克沈遽华--(师徒)→葛陶中季益顺--(师徒)→陈珍华鲍志强--(师徒)→范建军葛陶中--(师徒)→葛韬邵新和--(师徒/父子)→邵泽平邵新和--(师徒)→尹祥明蒋建明--(师徒)→夏淑君紫砂壶大师名单:1,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

(199)紫砂名人录:这六位古人决定了中国紫砂的发展进程

(199)紫砂名人录:这六位古人决定了中国紫砂的发展进程

(199)紫砂名人录:这六位古人决定了中国紫砂的发展进程原创·我叫潘富贵纵观紫砂壶从明正德年间数百年的历史,能工巧匠辈出,紫砂大师层出不穷。

其中有这么几位古人,他们每个人的出现都是紫砂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或开宗立派,或承上启下,深刻地影响了紫砂壶的发展进程。

01 供春:传为紫砂鼻祖供春,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是制作紫砂壶的鼻祖。

据《阳羡茗壶系》所载,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

吴颐山是宜兴人正德九年进士,早年,吴颐山曾在金沙寺读书,供春随侍左右。

供春雕塑当时在宜兴金沙寺中,有一位爱好品茶的僧人,很会做紫砂壶。

空暇之余,供春就偷偷地学寺中老和尚做壶。

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的瘤节)形状做了一把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供春壶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龚春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捧着新制的茶壶,恭恭敬敬地去请教老和尚。

老和尚见了,双目一亮,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当即取名为“供春壶”。

02 时大彬:改进制壶工艺时大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乃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壶艺精湛,时人争求,有“宫中艳说大彬壶”一说。

时大彬画像时大彬对紫砂壶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成型方式,即“打身筒”的技法。

“打身筒”以泥片成型法制成身筒,抛弃模具,全靠手工拍打,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工艺与技术。

大彬的这一创举是紫砂壶成型工艺中的最大变革。

时大彬调砂笠帽壶这种独特的成型技艺,奠定了宜兴紫砂发展的根基,直至今天仍然沿用,是紫砂工艺史上的里程碑,使紫砂技艺能够在众多技艺中独树一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陈鸣远:开创壶体刻铭之风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

陈鸣远画像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

紫砂徐门:守旧也是创新

紫砂徐门:守旧也是创新

紫砂徐门:守旧也是创新——古往今来国茶公认的现代“紫砂泰斗”顾景舟1996年去世后,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头衔的宜兴制壶名家目前大约能排出10位,多半是顾氏授过艺的徒弟。

鉴赏者各有喜好,10家都有秘籍,谁能技压众人难找一个统一说法。

但若说家族传承,排在前面的徐门兄弟有他们不可复制的代表性:制壶跨5代,其中两代和顾景舟有师承,因联姻,和丁蜀镇其他制壶名家又有交错,形成的传承谱系可以说浓缩了宜兴丁蜀镇紫砂工艺自民国以来的传承史。

徐记福康去宜兴丁蜀镇前,听人说到徐门兄弟汉棠和秀棠,现在紫砂行情好,两位老先生做的壶重金难求,预订一把壶要等3年。

到徐秀棠的长乐弘陶庄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向他的外甥、徒弟葛烜求证传言的真假,答没那么夸张,老爷子70多岁了,放不下手中的紫砂雕塑,做壶又喜欢反复琢磨,订壶的人等上一年倒是有过。

等见到徐秀棠,听他说:“我们徐家民国时期就是标准的小手工作坊,后来兄弟7个,又有4个在做壶。

”祖父徐锦森入行制壶,父亲徐祖纯1915年在蜀山开设福康紫砂店号,印款“徐记福康”,所做的寿星壶在当时颇有点名气,生意到抗战期间才衰落下来。

外曾祖父邵云甫擅做紫砂烟具,在南洋有盛名,舅舅邵茂章、邵全章和母亲邵赛宝也都是当地紫砂好手。

到他这一辈,三兄徐汉棠随顾景舟学艺,是顾氏门下大弟子,“他拜师在1957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前,比较正式,和后来工厂里安排的拜师学艺不相同”。

徐秀棠是老四,1954年初中毕业后拜宜兴著名的陶刻艺人任淦庭为师,现在为紫砂雕塑开门立派。

徐秀棠说,陶刻本是紫砂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手工艺,可以由制坯工匠自己操刀,也可以请人代作。

专门从事陶刻的艺人,过去在宜兴称为刻字先生,因识文断字,地位相当于穿长衫的教书人。

徐秀棠小时候常见他父亲请任淦庭去到家中刻字,待为上宾,“过去的宜兴人家请人上门做壶,制坯的称师傅,吃饭可以不必上桌。

刻字的就必须称先生,吃饭和主人同桌”。

任淦庭书法和金石功夫都了得,可以左右手同时操刀,据徐秀棠回忆,当时合作社里共有7个知名老艺人,他师傅是行内所称的“名牌手”,地位很高。

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

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

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2015-04-06 09:47紫砂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创始鼻祖:金沙寺僧供春时大彬--(师徒)→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沈君用、沈君盛、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蒋时英、陈光甫、周后溪邵云甫--(师徒/父子)→邵全军邵友廷--(师徒)→程寿珍邵湘甫--(师徒)→黄玉麟范鼎甫--(师徒)→范大生汪春荣--(师徒)→汪宝根、朱可心、吴云根芦兰芳--(师徒)学陶艺→任淦庭金阿寿--(师徒)→王寅春王寅春--(师徒/父子)→王石耕、王三大、王小龙(王平)王寅春--(师徒)→许承权、李天行、李元如、高洪英、陈钢(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何道洪、高红英、邵盘洪、潘春芳、鲍春兔、曹婉芬、蒋淦勤、周桂珍、钱丽媛、张红华、王桂芬、蒋小彦朱可心--(师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顾道荣、高丽君、王小龙、吴震、许成权、葛岳彬、刘惠大、施秀春顾景舟--(师徒)→李昌鸿、高海庚、沈巨华、单淑芳、鲍秀云、高海庚、李昌鸿、沈蘧华、周桂珍、徐海棠、顾盘洪、顾道荣、吴亚平、束凤英、曹婉芬、谢曼伦、钱丽媛、储立之、张红华、程辉、顾绍培、施秀春、高振宇吴云根--(师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汪寅仙、谢乐仙、吴欣南、吕尧臣、葛明仙、吴震、葛岳彬、储立之、程辉任淦庭--(师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谭泉海、束旦生、鲍仲梅、毛国强、夏俊伟、李美金裴石民--(师徒)→何挺初、束凤英、曹婉芬、葛岳彬、何道洪、施秀春蒋蓉-(师徒)→范乃芝、谢曼伦、汪寅仙、范永良、钱丽媛、程辉、朱丹吴顺根--(师徒)→董开生范正根--(师徒)→谢曼伦郁洪庚--(师徒)→徐茂棠、鲍启君施福生--(师徒)→刘惠大郑可--(师徒)→张培元王加宾--(师徒)→张培元俞国良--(师徒)→倪顺生潘春芳--(师徒)→周尊严陈福渊--(师徒)→潘持平、周尊严、顾绍培、王国祥、徐新妹、周定华、施小马吕尧臣--(师徒)→鲍正兰、吴群祥、蒋小彦、刘建平、魏志云、史银芝、何强顾绍培--(师徒)→魏志云、史银芝、许艳春、顾美群谈尧坤--(师徒)→束旦生、鲍志强、张锁坤、吴贞裕谭泉梅--(师徒)→吴贞裕谢曼伦--(师徒)→刘凤英、高湘君李碧芳--(师徒)→刘凤英、鲍正兰、蒋小彦、吴鸣、胡永成、李慧芳、高湘君、葛陶中顾道荣--(师徒/父子)→顾斌武刘惠大--(师徒)→沈龙娣、范其华王振国--(师徒)→刘凤英、徐元明、姚玲香、范亚琴、沈龙娣、范其华、徐建国、万根法高丽君--(师徒)→吴亚亦、周定华、朱秋平、张德俊、魏志云、鲍利安、谈跃伟、季益顺汪寅仙--(师徒)→吴亚亦、丁洪顺、江建祥徐秀棠--(师徒)→陈文南、李正华、赵洪生、吴亚克、张德俊、叶惠毓、徐瑞平、顾美群、勇跃骏、郭超刚徐汉棠--(师徒)→尹祥明、周定芳、徐建国、万根法、范早大何道洪--(师徒)→恽益萍、高建华、张志强、张毅高洪英--(师徒)→丁洪顺束凤英--(师徒)→丁洪顺、张毅、李园林沈汉生--(师徒)→曹亚麟吴纯耿--(师徒)→高申生曹婉芬--(师徒)→黄自英、鲍利安、房玉兰、陆伯勤许成权--(师徒)→江建祥、邹玉芳储立之--(师徒)→吴亚克沈遽华--(师徒)→葛陶中季益顺--(师徒)→陈珍华鲍志强--(师徒)→范建军葛陶中--(师徒)→葛韬邵新和--(师徒/父子)→邵泽平邵新和--(师徒)→尹祥明蒋建明--(师徒)→夏淑君。

茗仁壶里话紫砂 -- 顾氏传承

茗仁壶里话紫砂 -- 顾氏传承

发表于 2009-2-16 18:32顾景舟先生被世人尊为“一代宗师、紫砂泰斗”,而在业内,人们一直称他“顾辅导”。

亲切而贴切地说明其紫砂授徒桃李满天下。

顾老传人公认的有三家:一徐汉棠,二李昌鸿、沈蘧华,三高海庚、周桂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是顾老大弟子,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工艺美术名人沈蘧华同年拜师,是第一批紫砂艺徒。

夫妇合作作品古朴雅致,汲取传统而有创新。

高海庚、周桂珍均为顾老得意门生,高海庚才华横溢,管理有方,生前是一厂厂长。

虽英年早逝,但其紫砂贡献有口皆碑。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周桂珍工艺精湛,儒雅大度,秉承乃师风貌。

两家风雨同舟,情感重于技艺。

顾老破例将隔代的高振宇徐徐收为关门弟子,后二人留日归国,现任职中国艺术研究院。

随顾老拜师学艺的还有:紫砂名人吴震,作品浑厚古朴。

高工吴群祥,功力深厚,标准谨严。

方圆公司高工葛陶中,技艺全面,制作优良。

老工艺师束凤英,制作工艺精、趣味足。

没经拜师而得顾老教泽的有:省大师顾绍培,作品新颖端庄。

紫砂名人潘持平,壶艺精严儒雅。

紫砂名人张红华,制陶融合出新。

高工曹婉芬,风格秀丽飘逸。

高工周尊严,制器厚重高古。

有幸得顾老教诲的中青年人难以数计,如指点毛文杰改进的磉碥壶文雅端丽、指导赵江华制作的提璧壶细致精微。

顾老再传弟子中,随徐汉棠习艺者:徐达明、刘凤英、徐元明、房玉兰、徐维明、范早大、王秀芳、范其华、徐雪娟、范志忠、徐秀文、徐颐、徐跃;随李昌鸿或沈蘧华习艺者:葛陶中、李慧芳、李群、李霓、李铭、沈琳、李霞、徐萍、褚婷圆;随周桂珍习艺者:鲍正兰、邓亚亚、高俊、刘建芳、徐立;随吴群祥习艺者:毛文杰、吴东元、吴曙峰、吴奇敏、陆君、吴东瑾、周勤媞、薛卫平、吴界明;随葛陶中习艺者:葛韬、蒋丽雯、鲍骧;随束凤英习艺者:丁洪顺、高建芳、李园林、高建华、万亚钧、束群。

顾老第三代弟子中已具个人面貌的有:鲁浩、张菊芳、沈龙娣、庄永忠、姜新伟、曹宏宇、范永艳等。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

历代紫砂名家传(六)赵松亭兢业创业成大业赵松亭先传文/宜兴鲍建南赵松亭(1853-1934),曾用名支泉,艺名东溪。

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实业家。

早年从师邵夫迁,勤奋好学。

艺成后擅长「仿古」类作品,其《竹鼓》、《汉韵》、《掇球》、《仿古》等壶端庄圆润,浑厚古朴,圆中带韵,韵中带秀。

曾受聘于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澄处,所制《书画仿鼓》、《羊盖扁鼓》、《折身圆壶》、《紫砂瓦形枕》等细腻简练,舒展大方,自制.自画、自镌、自刻,自成一格。

清末至民国初年开始参与经营,以出口外销壶为主要特色。

民国十四年(1925年),战乱之后,赵松亭自筹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开厂设坊,烧制《贡壶》系列,供应茶坊氿肆,并独步沪上二十个国家租界,销往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宜兴著名实业家。

赵松亭一生勤奋踏实,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兢兢业业,艰苦创业,鞠躬尽瘁。

从年初一忙到大年夜(从春节至除夕),从无休息空闲之时,为紫砂事业默默奉献一生,为紫砂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既是一位技艺出众的制壶高手,又是一位艰苦创业的紫砂实业家。

笔者就所采、所访、所知、所录,介绍其成艺历程和艰辛一生,浅析其壶艺特点及镌铭风格,如有疏漏错误,请方家指正一二。

勤奋不已一学双技赵松亭,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一户饱学之士,清贫秀才家庭。

赵松亭出生时,赵家家道中落。

赵父曾为私塾先生,以办私塾教学度生计。

赵松亭一出世,赵父亲自负责对其教育培养。

赵松亭自幼从父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经》、《治家格言》等,自幼随父学诗文,学绘画,学练书法,至少年时,赵松亭又在蜀山「东坡书院」授读《四书》、《五经》,以及《古文观止》等。

赵松亭聪敏好学,宜兴知县每月考核生员的优劣,赵松亭总是名列前茅。

在其父严格督导下,赵松亭每天学时归来,先练毛笔,后画人物。

其父见他颇有绘画天赋,书法亦不差,期盼赵松亭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画师,或承家业。

顾勤,顾绍培大师嫡系传人

顾勤,顾绍培大师嫡系传人

顾勤,顾绍培大师嫡系传人个人简介中国紫砂名家----顾勤,1970年生于陶艺世家。

1986年至今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现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父亲顾绍培先生是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父辈紫砂艺术的精深造诣,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女儿。

后又拜壶坛名宿王石耕为师,颇得王氏精髓。

机缘与天分使顾勤博采众家之长,颖悟紫砂之魂,集多门绝技为己用。

为顾绍培大师嫡系传人。

个人经历顾勤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院学习,1995年接受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的造型、装饰设计的专业学习。

她的作品严谨规整,洗练精巧,凝重朴实,神韵俱足,传统与创新并重。

原创紫砂作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颇具大家之气和风范。

顾勤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其获奖作品不胜枚举。

其代表作《汉璧壶》获2005年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金奖,汉璧壶选用黑料,以玄色的稳重为基调,将汉璧的神秘、高贵烘托出来,扁圆的壶身、灵动的壶流和纤巧的飞把过渡自然,表现出横向的稳重,钉足和桥钮却将稳重的壶身向上升腾,使壶身体现轩昂典雅的气质。

汉璧壶更像是对一个远逝的朝代的追忆,有汉家天下气吞四海之气魄,从而展现出历史沉淀的风采。

作品多次刊登于《中国紫砂图典》、《壶中天地》、《砂壶集》、《壶锦》、《茶与壶》等著名刊物。

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和国家、地方博物馆收藏,广为收藏家和壶艺爱好者所青睐追求。

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讲学及交流,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是继承和弘扬中国紫砂艺术的中坚力量。

个人成就2002年作品《紫砂梨形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2003年作品《紫砂雅韵茶具一套五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2004年作品《风韵提梁壶》荣获2004全国礼品、工艺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2005年作品《汉壁壶》荣获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紫砂艺术大展'太湖杯''金奖';2006年作品《汉壁壶》被;2007年捐赠作品《扁如意壶》至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2011年作品《包容壶》在第十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11年作品《宝儿》在中国宜兴紫砂工艺厂韩国展中获得'金奖';2011年作品《古井提梁壶》荣获大连春茶暨紫砂艺术品博览会'星海杯'优秀作品'金奖';2011年作品《汉壁》在中国宜兴陶艺五朵金花北京汇报展中获得中艺杯'金奖';2011年作品《小韵美》被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珍藏;2011年作品《韵美壶》被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收藏; 作品展示。

紫砂壶历代名家

紫砂壶历代名家

历代名家明清时期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邵亨裕惠孟臣陈子畦陈鸣远惠逸公陈鸿寿邵友兰葛子厚潘仕成邵大亨黄玉麟清末民初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吴云根王寅春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新中国时期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鲍志强徐汉棠李昌鸿沈遽华顾道荣凌锡苟邵新和葛明仙谭泉海周桂珍王石耕顾绍培曹婉芬鲍仲梅谢曼伦潘持平程辉崔国琴樊剑平高振宇新中国时期江苏助理工艺师季益顺鲍利安鲍正兰高健华葛陶中江建祥吴群祥陈国良施小马周定华丁洪顺刘建平李慧芳恽益萍魏紫云陈岩姚志源姚志泉鲍庭博董彩芬董逸明董跃明顾顺源北宋。

早期紫砂时期。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

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

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

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

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明朝时期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

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

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

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

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七老紫砂壶徒名家大师徒关系谱(图解)

中国七老紫砂壶徒名家大师徒关系谱(图解)

中国七老紫砂壶徒名家大师徒关系谱(图解)紫砂壶制陶技艺与许多传统艺术、手工艺一样是靠师傅带徒弟代代相传的,虽然也有一些例外,也就是所谓的自学成才,但其中颇有造诣者终究会归于前辈门下,紫砂壶徒整理了一些紫砂壶名家师承关系,不很全面,另有值得商榷之处可下方留言。

紫砂七老下面来介绍下这七位老艺人,以及他们门下的众多弟子。

顾景舟制器,师古创新,风格严谨。

善制素面光器,线条流畅,制作精巧,形神兼备,气质高雅,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辅导老师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遽华、单淑芳、鲍秀云。

期间徐汉棠、鲍国勋,二人不在工艺班内。

朱可心擅长花器造型。

尤善以龙、云、松、竹、梅为题材创作,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神韵俱佳。

辅导老师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芹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

裴石民早年在上海专门研究和仿制紫砂古器,曾为“圣思桃杯”配托,为储南强所藏供春“树瘿”壶配盖,颇负盛名。

各类光货、花货茗壶均能制作,尤以仿真效果最佳,制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有“陈鸣远第二”之称。

任淦庭其工楷草隶篆各种书法,以篆隶见长。

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梅兰竹菊为常见题材。

装饰手法大多是兼工带写,设计画面以表现吉祥寓意居多。

刀法熟练,诗词图画随意刻画,自成章法。

辅导老师任淦庭收徒:1954 年 8 月:徐秀棠;1955 年 5 月:咸仲英;8 月:冯希雅。

1956 年 10 月:邵新和、王品荣、张郝棠、朱蓉娟。

1958 年 5 月:鲍仲梅、谭泉海、毛国强、任小松、以后又收鲍志强、沈汉生。

吴云根制壶风格敦厚稳重,擅长光器和筋囊器,尤其以竹入壶,自成一家。

既不失紫砂肌理,又撷取竹子的风骨和气节,清奇俊朗、灵动韶秀而无雕琢气。

辅导老师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

王寅春其制器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以创新品种占领市场,人称“寅春壶”。

王寅春制壶又快又好,善巧思而不墨守成规。

浅析紫砂与文人的关联

浅析紫砂与文人的关联
文人不但影响紫砂壶的创作袁 而且直接参加了陶工 的创作活动遥 清朝嘉庆年间袁金石家陈曼生与艺人杨彭年 合作袁陈曼生幕友江听香尧郭频迦尧高爽泉尧查梅史等也以 与壶铭袁书画撰刻袁自此称曼生壶袁自此后一度对砂壶的 评价置壶艺而不顾袁而发展到喧宾夺格袁加王南林尧邵友兰尧邵基祖尧陈汉之尧邵德馨尧 邵玉亭等都很著名袁作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遥
壶 身 镌 铭 袁 按 周 高 起 曰 院 野 大 彬 冶袁 前 面 提 及 的 野 且 吃 茶冶袁在壶身上刻几个字说不上文人意趣袁也算不上文学
要素袁但文人的诗画袁刻在壶上远远超过了装饰作用袁而 是反映了世界观遥
玉勺山藏陈鸣远壶袁底铭野汲甘泉袁渝芳铭袁孔颜之乐 在瓢饮冶袁叶阳羡陶说曳由于铭刻盛行袁书法在壶艺身上也 被带动起来遥 如院张示未得时大彬壶诗云院野削竹镌留十字 铭袁居然楷法本黄庭冶曰野蒸子畦书法袁有晋唐风格冶曰野项不 损字法晋唐冶曰野郑宁候书法也工冶曰野惠孟臣笔法袁 绝类诸 河南冶遥
2013 年第 8 期渊第 205 期冤 佛 山 陶 瓷 65
沈洪伟
渊宜兴 214221冤
作为特种工艺品袁以紫砂与文人的关联最为突出名流 名工会叙一起袁或讨论壶艺袁共创新作曰或以自己的书画诗文袁 装饰壶身曰更有甚者直接参加了陶土的创作活动遥
紫砂曰名流名工曰砂壶书画镌铭
. A1ll 前Ri言ghts Reserved.
3 总结
今天不惜笔墨经验袁重说旧话袁老生常谈袁为的是解 脱压抑着人的机械的赏壶观尧 谈艺观遥 而让人们返朴归 真袁不去机械地对待艺术品袁以历史作镜鉴袁让制壶者与 珍赏者多沟通袁多些共同语言遥
紫砂工以壶为身袁壶以精制者言袁历来作为特种工艺 品以紫砂与文人关联是最为突出袁 砂壶名工受到文士的 殷勤接待也是其他工匠所不能及的遥 名工时大彬与楼东 名士袁徐友泉与宜兴吴氏袁蒋伯与项子京尧陈眉公袁这些都 说得上交谊纯笃袁特别是清初的陈鸣远袁他的游踵所到之 处遥 文人墨客袁都延之如上宾袁如桐乡汪氏尧海盐张氏尧海 宁陈氏尧杨氏尧曹氏都曾设馆相待袁其中杨中允和陈鸣远 订交最契遥

细数古往今来,紫砂界著名的父子制壶高手!

细数古往今来,紫砂界著名的父子制壶高手!

细数古往今来,紫砂界著名的父子制壶高手!中国人有句古话,“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

紫砂作为传统手工艺,历来以师承关系传承,自然就有诸多“著名的父子制壶高手”。

但是他们究竟只是“子承父业”呢还是“青出于蓝”呢?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古往今来,紫砂界著名的父子制壶高手。

古拙二时父:时鹏时鹏,时大彬之父。

明代万历年间匠人,宜兴制作紫砂壶艺师,江苏宜兴人。

所制砂壶,以古朴见长。

与董翰,赵梁,元畅私人,被誉为“紫砂四名家”。

▲时鹏六方瓜形壶历史上关于时鹏的记载并不多,连生卒年也不详,我们对他除了其子时大彬外,几乎无所知。

▲时鹏狮钮瓜棱壶从目前发现的传器来看,时鹏的壶韵味十足而富有张力,充满了典型的明式风格。

▲时鹏三足圈钮壶比如上图中的三足圈钮壶,构思巧妙,身作苹果式,短颈压盖,秤砣滴钮上饰圈环。

子:时大彬古时坊间流传着“宫中艳说大彬壶”这一说法,在明朝时时大彬就已经大名鼎鼎了。

许多文人墨客也对他的壶多有记载和评价。

▲时大彬圈钮壶比如,明超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

”▲时大彬僧帽壶时大彬,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创制了许多壶式,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

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

李四李大父:李养心李养心善制小圆壶,因排行四,人称“小圆壶李四老倌”。

李养心之前,紫砂壶是“搭”在陶缸内入窑烧造的,陶缸的釉料常在壶体上留下“釉泪”。

李养心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时代,停止了紫砂壶的粘染釉泪,烧成品清新赏目。

子:李仲芳《阳羡茗壶系》载:“今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

”李仲芳,制壶名手李养心长子,为大彬第一高足,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

其父督以敦古,芳尝手一壶示其父曰:“老兄,者个何如?”俗因呼其所作为“老兄壶”。

父亲李养心主张复古,壶风朴素简洁;儿子李仲芳坚持出新,壶风巧妙多变。

父子常称兄道弟,争论激烈。

历代紫砂壶宗师泰斗

历代紫砂壶宗师泰斗

历代紫砂壶宗师泰斗紫砂壶鼻祖“供春”说供春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

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

供春壶供春(约1506—1566),又称供龚春、龚春。

明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

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

吴颐山,名仕,字克学,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

正德甲戌年(1514年)进士,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

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在今宜兴湖滏镇)。

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

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

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及壶身有篆书“供春”二字。

树罂壶供春主要作品:树罂壶、六瓣圆囊壶等。

在历史上,供春确有其人,他生于明正德年间,这在宜兴县志和有关陶瓷的史料里面都有记载。

民间也流传着关于供春壶的故事:传说明代正德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他的书童供春就在寺内向金沙寺僧学习用紫砂制壶,并且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壶制作得更有文化气息。

当时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

当时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由于身份原因,供春结交的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爱喝茶,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壶在文人中一下传播开了。

紫砂艺术一代宗匠“时大彬”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

茶壶制作历代名家

茶壶制作历代名家

紫砂历代师承情况紫砂陶艺作为民间手工艺的一种,在技艺的传授上,和其他门类的工艺一样,是师传徒承,手把手、面对面的古老的教习方法。

这种方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长则五年、六年,拜师时有一定的仪式,学徒要下跪,拜师的签订合同有中间介绍人担保,学徒期间师傅供饭不付工资等内容。

在这期间师傅的风格、工艺习惯、技艺水准都会一一影响弟子的技艺,乃至思想、道德品行。

即便是日后成才的工艺大家,在其风格形成过程中,都能觅见他早年的艺术痕迹和行为特征。

一、历史上师承情况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紫砂艺人,当推供春。

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他从艺之初,是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创作之路的。

他的老师当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

时大彬是明代划时代的巨匠,他的徒弟众多:李仲芳,为时大彬第一高足,世传时大彬壶,亦有仲芳之作而署大彬款的。

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沈君用。

其后因缺少文字记述,难作推断。

清代名手黄玉麟师从上袁人邵湘甫。

程寿珍则学艺于邵友廷。

二、民国时期1931年(民国二十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

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学习工场。

首任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

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场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

1921年“利用陶业公司”成立“陶工传习所”。

俞国良、邵云儒担任老师。

学员中杰出者有:冯桂林、储良、陈汉西等。

汪森义传汪宝根、朱可心、吴云根。

江左臣传裴石民、金阿寿传王寅春。

三、1949年以后1954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成立,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艺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人。

原来这7位名匠都是时大彬的弟子!

原来这7位名匠都是时大彬的弟子!

原来这7位名匠都是时大彬的弟子!时大彬,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明万历年间人,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

时大彬画像时大彬是继供春之后知名度最大和影响力最久的制壶高手。

他对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和铭刻,都有较高的造诣,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围身桶和镶接的凭空成型的技术体系。

“宜兴妙手数供春,后辈还推时大彬”、“陶家虽欲共春,能事终推时大彬”、“宫中艳说大彬壶”等诗词,无一不是对时大彬高超制壶技艺的称誉。

时大彬圈钮壶 2010年西冷印社秋季拍卖会13,440,000RMB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千载一时”时大彬,他带出来的徒弟自然也是能工巧匠,壶技不凡。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时大彬的7位紫砂高徒。

徐有泉徐友泉,明万历年间人(公元1573-1620年),名士衡。

据《阳羡茗壶系·名家》记载,其父是时大彬朋友。

徐友泉仿古盉形壶香港茶具文物馆徐友泉自小拜时大彬为师,他有着造型艺术方面的天赋,对紫砂工艺在泥色品种的丰富多彩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擅作仿古铜器壶,手工精细,壶盖与壶口能够密不透风。

他所制的长爪兽的形态,亦是仿青铜器的形制,特别有古拙味道,非同凡响。

徐友泉梨皮仿古虎金亨壶徐友泉善于配合色土,其作品总是别出心裁,变化多端,『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李仲芳李仲芳,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制壶名手李茂林长子,为时大彬第一高足。

李仲芳瓜棱壶美国弗里尔艺术馆制壶造诣很深,所制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

秉承家传与师授,融汇贯通,自成一家。

与时大彬、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

李仲芳觚棱壶香港茶具文物馆《阳羡茗壶系》载:“今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

”即世传“大彬壶”都由李仲芳所作,但由时大彬署款式。

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李仲芳圆壶晋江市博物馆欧正春欧正春,明万历年间人,时大彬弟子。

精花卉果物造型,善于制作花器。

欧正春鸳鸯摆件根据相关史料推测,欧正春可能与欧窑创始人欧子明系同一人。

紫砂历史名家和传承

紫砂历史名家和传承

紫砂历史名家和传承紫砂历史名家和传承建国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7名“技术辅导员”任淦庭、朱可心等,精心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艺徒,使紫砂陶艺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

现在紫砂艺术界尊称他们为“紫砂七老”。

吴云根:新中国紫砂教育重要奠基者吴云根(1892—1969),是民国时期宜兴陶业界首批被外省邀请的技师,对山西平定的陶业发展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后来,他受聘于专业陶瓷学校,编写紫砂技术教材,为当时的紫砂制作技艺教育做了大量工作。

他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在紫砂工艺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当今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如汪寅仙、吕尧臣、鲍志强等都曾经得到他的言传身教,显示出他对当今紫砂艺术界的深刻影响。

所谓壶如其人,吴云根的作品温厚稳重、朴雅润泽。

他在艺术上博采众长,成就卓越,蜚声壶界,并有“声名盖及师,来者有几人”的赞语。

吴云根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镇一个贫困家庭。

14岁时到蜀山拜著名紫砂艺人汪升义(生义)为师父。

旧时紫砂艺人拜师学艺和其他很多手工艺行业一样,学徒时要帮师父家打杂,师父也以此观察考验徒弟的天赋和耐性。

紫砂学徒通常给师父家先扫地、挑水、打杂做家务,一些时间后开始帮师父捶捶泥、洗洗泥桨布。

吴云根本来就出身贫寒,耐得了苦。

白天帮师父打杂帮工,晚上刻苦学艺,加上他手脚勤快,天资聪明,悟性较高,三年满师后就在业内小有名气。

然时逢清末光绪后期,内忧外患,百业萧条,紫砂艺人谋生艰难。

吴云根凭着自己年轻有体力,帮人家做粗活以维持生计,劳动间隙依然专心做壶,使自己的制壶技艺不断提升,并逐渐进入紫砂名手之列。

1915年,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到宜兴请名手到山西做技师发展当地的陶业。

吴云根和当时的紫砂名手杨阿时、李宝珍等成为民国时期宜兴陶业界首批被外省邀请的技师。

吴云根在山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熟练的成型技艺,同时聪明才智也得以展现。

他用山西当地的窑炉烧制成类似宜兴紫砂的山西陶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
鲍志强(1946──)别号乐人,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后兼习制壶,再后在任淦庭指导下专攻陶刻,艺业有成。

高丽君(1940──)别号敏,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蒋蓉学艺,作品以“花货”为主。

其夫王小龙,又名王平,是壶艺大师王寅春的儿子,也是壶艺中人。

高丽君的代表作有“蜂窠壶”等。

葛明仙(1939──)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学艺,作品以传统造型为主。

代表作有“竹节笋纽提梁壶”等。

曹婉芬(1940──)出身紫砂世家,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学艺,后又得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造型丰富,做工细腻。

何挺初(1940──)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裴石民学艺,后又得顾景舟指导,作品勇于创新,立意不凡。

其妻徐新妹(1947──)也是著名壶艺家,同样师承裴石民,七十年代起夫妻合作,其代表作有“蟹篓茶具(五头)”。

束凤英(1940──)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随同裴石民、顾景舟学艺,代表作有“葫芦壶”等。

咸仲英(1940──)别号冰心,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他与顾绍培合作的特大紫砂尊瓶被选作中南海紫光阁的陈列品。

其起妻陆巧英(1942──)别号玉洁,也是壶艺名家,1964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高洪英学艺,后又得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种类较多。

近年来夫妻合作,代表作有“济公壶”等。

范洪泉(1941──)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随吴云根学艺,后拜朱可心为师,学习制作“花货”,以制作大壶见长,代表作有“树桩松鼠大壶”等。

谢曼伦(1942──)别号毛毛,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范正根学艺,后又得到过顾景舟的指导,代表作有“迎客松壶”、“竹段提梁壶”等。

鲍仲梅(1944──)195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

其妻施秀春(1949──)生于紫砂世家,父施福生为壶艺名家,她得到过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夫妇合作镶嵌银丝的砂壶别开生面,代表作有“三羊喜壶”等。

张红华(1944──)先后师从王寅春、顾景舟,擅制筋纹形器,代表作有“环线壶”等。

顾绍培(1945──)他的作品涉猎广泛,茗壶、尊瓶、花盆无所不为,更擅制大壶,曾作现今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砂壶。

先后师从潘春芳、陈福渊、顾景舟等名家,代表作有“高风亮节壶”等。

周尊严(1945──)早年随潘春芳、许成权学艺,后又随陈福渊
学习制瓶,并受过裴石民的指导,其代表作有“船方壶”等。

毛国强(1945──)别号一粟,他出身紫砂世家,早年随任淦庭学习陶刻,许多名家之壶均由他刻铭。

夏俊伟(1946──)1964年进入宜兴紫砂工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兼学制壶,代表作有“三足壶”等。

高洪英(1940──)早年从裴石民、吴云根等名家学艺,擅制“光货”,作品有古风,其代表作有“卧方壶”等。

凌锡苟(1939──)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陶雕,后学制壶,作品雕塑、茗壶俱佳,茗壶的代表作有“凌鼓壶”等
刘惠大(1941──)早年拜朱可心、施福生为师,学习制壶,代表作有“扁圆敛足云顶壶”等。

沈汉生(1946──)早年随范泽林、任淦庭学习陶刻。

范盘冲(1940──)早年随吴云根、朱可心、王寅春学艺,,代表作有“四象壶”等。

吴同芬(1945──)出身壶艺世家,自幼随父亲吴纯耿学制壶,作品有大家之风,代表作有“六方壶”等。

朱复(1938──)早年曾到广东石湾美术陶瓷厂学习,主攻陶塑,其妻万若君(1942──)师从高丽君、沈遽华、史济华等,也受到过裴石民、蒋蓉的指导,近年来夫妻多次合作制壶。

江宏(1939──)曾先后随王寅春、施福生、范正根学艺。

谈碧云(1940──)曾从师于王寅春、裴石民。

徐玉芳(1943──)曾先后从师于曹婉芬、王寅春。

周志宣(1943──)别名陈小羊,壶艺世家出身。

许四海(1946──)字紫云,号拾荒人,又号门外汉,江苏盐城人,定居上海,他是现代唯一不出自宜兴的紫砂名家。

他三十而自学制陶,作品自成一家。

陈庚(1939──)又名陈钢、号小庚,早年从师王寅春,作品以几何形器见长。

程辉(1944──)号润年,曾随吴云根、蒋蓉学艺,也接受过顾景舟的指导。

潘持平(1945──)号阿平,著名壶艺家,先后随陈福渊、顾景舟学艺,以制作方壶见长。

吴群祥(1953──)曾随顾景舟学艺。

曹燕萍(1953──)她是何道洪的学生。

曹亚麟(1955──)1971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事陶刻。

范永良(1943──)早年随蒋蓉学艺,后又得到过吕尧臣和曹婉芬的指导,擅创新形。

王振国(1944──)号己国,早年随鲍秀云学艺。

倪顺生(1938──)朱可心弟子,擅制“花货”。

丁洪顺(1955──)先后师从高洪英、束凤英、汪寅仙,作品以“花货”见长。

高建芳(1956──)号小芳,先后随高洪英、束凤英学艺,后曾得到过蒋蓉的指导,作品多“花货”。

江健翔(1957──)早年师从许成权,后又随汪寅仙学习,作品
以“花货”见长。

杨敬芳(1950──)又名竞芳,曾随吕尧臣学艺,其妻王生娣(1951──)也是吕尧臣门生,近年来夫妻多合作制壶。

周定华(1953──)先后从师于陈福渊、高丽君、顾绍培、周正年等名家,曾做特大砂壶。

陈国良(1954──)曾随何道洪学艺,擅制方器。

施小马(1954──)壶艺名家施福生之子,曾随陈福渊学习制花盆,后随父学习制壶。

吴亚亦(1954──)先后师从高丽君、汪寅仙,作品有新意,代表作有“雅集壶”等。

吴亚克(1957──)吴亚亦胞弟,先后随徐秀棠、储立之学习紫砂雕塑,兼制茗壶,壶艺作品有“玉宇金鼎壶”等。

蒋彦(1955──)又名蒋小彦,先后随王寅春、吕尧臣、李碧芳等名家学艺,现主要从事设计工作。

他的代表作有“华珠壶”等。

储集泉(1954──)曾先后师从高丽君、范洪泉、周桂珍等名家,“花货”、“光货”都很出色。

刘建平(1957──)先后随高丽君、吕尧臣、顾绍培学艺,作品多自创新,代表作有“提梁圆扁壶”等。

葛陶中(1957──)先随李碧芳学艺,后得到顾景舟、沈遽华的指导,作品古雅端庄。

徐达明(1952──)自幼随其父徐汉棠学艺,其妻往秀芳(1954──)也是壶艺名手,夫妻合作的作品有“马蹬提梁壶”等。

徐维明(1957──)先随许成权学艺,后随其父徐汉棠学习,常自创新款,代表作有“竹节直身圆壶”等。

李惠芳(1957──)从师于李碧芳,后又得到沈遽华的指导,作品秀丽。

胡永成(1957──)早年随李碧芳学艺,作品种类很多,造型新奇,代表作有“六方提梁壶”等。

张静(1958──)号丁山人,师从许成权,作品新雅。

季益顺(1960──)早年随高丽君学艺,现在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作品多自创新,细巧华丽。

恽益萍(1954──)先后师从于何道洪、束凤英、范洪泉,擅制“花货”。

徐兰军(1959──)她是高丽君的学生,又得到过蒋蓉的指导,擅制“花货”。

李圆林(1959──)师承束凤英、丁洪顺,后又随何挺初学习,擅制筋纹形器。

徐雪娟(1961──)号雪卷,自幼随其父徐汉棠学习制壶,作品有古风。

房玉兰(1961──)从师于曹婉芬,又得到过吴同芬、徐汉棠的道指导,所作已有大家之风。

范建华(1964──)曹婉芬之女,曾随其母和吕尧臣学艺,现在主要从设计工作。

陈岩(1965──)李碧芳之子,曾随谈尧坤、谭泉海学习陶刻,
又从母及许成权学习制壶,作品多自铭刻。

何燕萍(1970──)自幼随其父何道洪学习制壶,虽然年纪尚青,但作品已臻成熟
当代紫砂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海内外掀起的这一股“紫砂热”,也刺激了紫砂生产的发展,一些当代著名书画大家,诸如朱屺瞻、林散之、吴作人、唐云、亚明等人的支持和参与,使得紫砂创作在质量上进一步升华了,紫砂艺坛也正在造就着一代新的壶艺家,相信一定会有光芒四射的巨星从他们中间升起,这是一个可能,也完全应该诞生巨星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