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鉴赏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https://img.taocdn.com/s3/m/f02d3560a98271fe910ef935.png)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任淦庭(1889--1968)紫砂装饰艺人。
裴石民(1892--1979)为供春的树瘿壶配制了壶盖。
吴云根(1892--1969)作品以竹子题材为主,实用美观。
王寅春(1897-1977)喜制各类方器及筋纹器茶壶。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开长、凯长。
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梅桩壶"报春"等十几种新品,以花卉见长.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
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
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
”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
18岁时,因战事家这中落,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凭著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犊,才华显露,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
20岁左右,曾应上海古玩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
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甘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
曾一度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矿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
1945年后,与沪上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
1948年,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饯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诺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壶名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0c58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5.png)
紫砂壶名家大全1. 董其昌。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也是紫砂壶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至柔。
周至柔是清代著名紫砂壶名家,他擅长利用紫砂壶的特点,将文学、绘画融入紫砂壶制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陈延年。
陈延年是20世纪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大奖。
4. 范村。
范村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风格清新,被誉为“范派”,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范曾。
范曾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别致而著称,被誉为“范派”代表人物之一。
6. 俞明伟。
俞明伟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7. 郑义。
郑义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深受人们喜爱。
8. 朱泽。
朱泽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9. 郑大成。
郑大成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备受人们喜爱。
10. 张玉良。
张玉良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以上就是紫砂壶名家大全,每一位名家都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让我们一起珍惜紫砂壶这一传统工艺,让这些名家的作品继续发扬光大。
四位大师带你领略巅峰,方器中最难做的壶!
![四位大师带你领略巅峰,方器中最难做的壶!](https://img.taocdn.com/s3/m/732e59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1.png)
四位大师带你领略巅峰,方器中最难做的壶!在陶瓷行业有句话“ 一方抵三圆”,实际上求圆容易,求方很难。
方器的制作难度非常大,紫砂方器传世较少,而圆角方器则更少。
方器中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钝角、大圆角的处理,非经验老到者不能为。
大师圆角方器可谓凤毛麟角,今天我们来看看,与大师一起感受极致方圆之道。
1.顾景舟玉露诗文茶具▲顾景舟雨露诗文茶具顾景舟玉露诗文茶具,该壶是方器大圆角处理的典范,很多制壶人至今都不能为之。
这套茶具入眼雍容大度、刚中寓柔。
器仿簋型,或正或倒置,整体协调,极具动感。
虽然是方器,但仍然给人以珠圆玉润的感觉,触感棉润的享受。
壶身正面镌“玉露”,下署“阳羡荆南樵子书并镌于蜀麓陶斋”。
背面刻“花气接云烟,煮茗草堂前。
阶下独行鹤,避烟飞上天”,落款“景洲”,活脱一副煮茶图。
壶上陶刻见字不见画,颇有曼生“画不入壶”遗风。
此套茶具是顾景舟先生自制、自书、自创的早期作品,顾景舟先生常年练书法,直至1995年10月卧床才搁笔。
他说练书法既能提高修养,又对做壶有好处,因练书法能使心平气顺手不抖。
2.俞国良四方传炉▲俞国良朱泥传炉壶四方传炉为清末创新品种,俞国良为传炉制作个中高手,1933年俞国良的四方传炉壶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优奖。
▲俞国良制溥心畬书画传炉壶就制作难度来看,成型难度相当高,甚至可谓是紫砂陶器中,最具挑战性的几个器形之一。
一般多采镶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将上下左右逐一拍圆,器身圆角的处理,最是考验陶手的制壶功力。
3.陈鸣远无垢方壶、饮读方壶▲陈鸣远无垢方壶此壶造型源于方斗,四周以圆角处理,方形圆角。
此壶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工艺精湛。
唇边厚实,壶盖穹起嵌于其中。
壶身镌刻铭文:“是名无垢,置诸座右,为斐老道兄。
鸣远”▲陈鸣远饮读方壶上海博物馆饮读方壶,方鼓形,方中寓圆,短颈方口、盖面鼓起,四钉足。
整款壶刚柔相济,古朴、儒雅,气韵不俗。
壶身镌刻铭文:“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
【转载】清中期紫砂四大家
![【转载】清中期紫砂四大家](https://img.taocdn.com/s3/m/62b7a6d989eb172ded63b7b9.png)
【转载】清中期紫砂四大家一、惠逸公(约1766-1831,乾隆-道光)逸公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
孟臣制品浑朴精巧俱备,逸公则长於工巧,而浑朴不远。
逸公书法楷行草书俱备,楷书尤有唐人遗意,而竹刀钢刀俱备,刻镌或飞舞或沈著。
其壶泥色最奇,小壶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壶之古朴可爱也。
1,惠逸公制梨形壶壶底刻款:“风光不与四时同,逸公制”。
-此壶为矮梨形,泥色朱黄,胎质尤佳,壶体鼓腹饱满,三弯流与圆弧执把浑厚粗壮,壶口与盖缘及壶身,明针讲究,整体周正,足见此壶泥、工俱佳。
造型典雅丰润,秀逸韵致,诚为功夫茶首选佳器。
2,惠逸公款君德式朱泥壶-底诗句款“品入西方美,逸公”。
RMB 33,600 -壶为朱泥君德式,“君德式”乃因明朝壶工张君德而得名。
壶呈鼓腹矮梨形,三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圆珠钮,捺底。
此壶以朱泥掺砂,骨胎均匀,制作精巧,刻款流畅,窑烧火候得宜,呈细致梨皮状,十分讨人喜爱。
朱泥小壶盛行于闽粤,亦以惠孟臣与惠逸公“二惠”者多见,使得“孟臣壶”、“逸公壶”也成了朱泥壶的代名词。
嘉庆道光年间出品的朱泥壶多见诗句款,一般文词隽永,耐人寻味。
潮汕之功夫茶,尤讲究小壶冲泡,以求发挥茶性而味不涣散,因此,一直受到广泛欢迎。
3,惠逸公款梨型壺4,惠逸公制扁腹壶底款刻字:“伴客谈清夜,逸公制”。
-朱泥精炼,窑烧成熟呈梨皮状,胎薄工精。
壶体呈鼓腹式,一弯短流胥出,环形把,弧盖,扁圆钮,壶底圈足内收,修饰讲究。
线条浑朴饱满,气度大方。
5,惠逸公款朱泥小宫灯壶宽9.2cm RMB 336006,惠逸公玉柱壶-底款“逸公”。
此壶用朱红泥制作,胎质通红,铿锵悦耳,可容水八杯。
壶身圆润似玉,直口直底,压盖圆润与口部相吻。
直嘴挺立,长圈把使之平衡,高柱顶圆,颇有创意,神韵俊秀,玉柱可亲。
7,惠逸公-六方壶-高6.2厘米宽11.6厘米,底铭“片心闲对花逸公”七字刻款清惠逸公《阳羡砂壶考》云:惠逸公雍、乾时人,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
浅谈紫砂壶中的名人名作
![浅谈紫砂壶中的名人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0a4e0dac1c708a1284a44ca.png)
2 紫砂 中 的名 人 名作
术一样 , 先是模仿后 才有Βιβλιοθήκη 舍 的改进 。 传 统仿真花器是 在
众 所周 知 . 把任何 一样 的事物复 杂化容 易 , 把 复杂 的 圆、 方、 柱壶 身上粘贴仿 真形象 , 诸如 : 梅、 荷、 竹 或小 动物 事物 简单化难 。只要有一 点绘画常识 的人都知道 去描 写 的装饰 。这些装饰件 , 不会妨碍 壶的正 常使用 的功能 , 也 复 杂 图案 易去表现 简单 的图案难 。把复 杂深奥 的语言 提 就是把这一使 用功能放 在第一位 ,而后 才是去 考虑 到装 炼成 简单易 懂 的语 言难 。由简单 的几 何形 态去 表现复 杂 的文化思想 只用技 术语 言是 远远不 够 的。需要 有广博 的 陈 鸣远 《 束 柴 三 友壶 》 、 朱 可心 《 报 春壶 》 、 和 蒋 容 的 文化 知识作 为基奠 和博大 的胸襟 、 个 人情操 的 良好修行 , 《 百果 壶》 、 《 青蛙连子壶 》 。笔者把它称谓 传统花器 的紫砂 鉴于此 我把素器才 称之谓 “ 壶 艺” 。 饰上的美观性 。诸 如 : 青蛙莲子壶 、 梅 桩壶 、 竹节壶等 。
由于对紫砂历 史 的了解 ,使从业者 越来越 领悟 紫砂壶 艺 壶 的文人化 地位来说 是更加 明显 。由原来 制作人 的无 意
渗透 着 中国传 统文化 的精 深和博 大 ,而花 器则演 变为现 识 . 上 升为有意识追 求的更 高境 界。 代 陶艺一样去 表现和 陈述命题 。而称之谓 素器 的壶艺 就 这些参 与者不知 其数 ,有文字 记载 的对文人 化进 程
关键词 : 紫砂 壶 ; 文人 文 化 : 名 人名 作
1 前 言
明清紫砂名家简介
![明清紫砂名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fb068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明清紫砂名家简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明清紫砂名家简介明清紫砂名家简介明代紫砂名家--董翰董翰(约1567—1619)明代万历年间人,字后溪,所制茗壶,一改诗僧、供春以来古拙的风格,作品以文巧著称,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紫砂壶的名手。
宜兴紫砂工艺师作品欣赏(一)30
![宜兴紫砂工艺师作品欣赏(一)30](https://img.taocdn.com/s3/m/7805b1290b4c2e3f5727633c.png)
宜兴紫砂工艺师作品欣赏(一)30吴东元悠然壶类别:青铜器具| 断代:| 成交价:RMB 72800.00 | 规格:/印鉴:东元赏析:清晰的脉络、扁圆的壶身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命名“悠然壶”,使人想到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彰显了一种怡然自得、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
作者简介:吴东元,生于蜀山,字半丁,助理工艺美术师。
容量:450ml点击查看原图黄云芸美人肩类别:| 断代:| 成交价:RMB 61600.00 | 规格:/印鉴:东元印鉴:云芸、手作赏析:美人肩,因其壶肩形似美人圆润的肩膀而得名。
窈窕秀美的壶身,饱满匀称的壶肩,骨肉亭匀。
风姿绰约的流、把与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舒展,流畅优雅,清扬婉兮,美目盼兮。
作者简介:黄云芸,生于江苏宜兴,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同年进入紫砂一厂随其母葛明仙(吴云根之徒,高级工艺美术师)学艺,92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陶瓷设计。
容量:500ml点击查看原图黄云芸平盖莲子壶类别:| 断代:| 成交价:RMB 67200.00 | 规格:/印鉴:云芸赏析:平盖莲子,饱满挺立的壶身,三弯长流从壶身胥出,搭配秀气的壶把与朴素的壶盖,展现出优雅从容的气度。
作者简介:黄云芸,生于江苏宜兴,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同年进入紫砂一厂随其母高级工艺美术师葛明仙(吴云根之徒)学艺,92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陶瓷设计。
容量:420ml点击查看原图邵惠雄大供春提梁壶类别:| 断代:| 成交价:RMB 56000.00 | 规格:/印鉴:惠作者简介:邵全章(邵大亨后人,近代著名紫砂艺人)之孙,祖籍宜兴,出生于浙江省长兴县,师从徐维明。
容量:1200ml点击查看原图贾李君鼓泉壶类别:| 断代:| 成交价:RMB 24640.00 | 规格:/印鉴:贾、李君、天地方圆赏析:精致中透着老味,刻绘助兴,锦上添花。
作者简介:贾李君,当代实力派陶手。
现受聘于天地方圆工作室。
宜兴紫砂壶艺术大师——张菊仙
![宜兴紫砂壶艺术大师——张菊仙](https://img.taocdn.com/s3/m/9a7b18d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2.png)
宜兴紫砂壶艺术大师——张菊仙(瓷库中国网)宜兴紫砂壶作为名副其实的茶具之王,在茶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近几年宜兴紫砂壶市场的进一步崛起,如何把关一把紫砂壶的品质成为紫砂壶藏家关注的问题。
近日,笔者拜访了实力派制壶名家张菊仙老师,张菊仙张菊仙老师的紫砂壶被很多老壶友持续关注。
60年代出生的张菊仙老师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实力派紫砂壶制壶名家之一,出生于陶都宜兴,深谙前辈制壶的要诀,精通古今名家紫砂壶的款型设计和制作精髓。
张菊仙老师的紫砂壶泥料讲究、款型古拙典雅、做工精炼老辣、神形气韵俱佳,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她是不可多得的宜兴紫砂壶优秀传承人之一。
张菊仙老师对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有着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一把紫砂壶无论是由名家大师制作还是出自普通工匠之手,原矿砂料都是一把好作品的最基本前提。
张菊仙大师紫砂壶作品随着宜兴紫砂壶市场近几年的崛起,部分利欲熏心者以劣质甚至化料泥巴充当上好的原矿紫砂,鲜艳的色泽和丰厚的利润迷惑了工艺师的眼球,也为宜兴紫砂壶市场蒙上了一层暗纱。
选用上好的原矿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老玩家是一眼能识的。
陈腐久远的原矿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在没有泡养之前其色泽是亚光粼粼,给人沉稳内敛不张扬的古拙美,泡养之后给人紫玉金砂、容光焕发的自然美。
张菊仙老师的紫砂壶皆选用家藏紫砂一厂九零年的老料制作,陈腐非常好、透气性更佳、可塑性更强,制作的紫砂壶件件都是精品,把把都富古雅之美。
多年来张菊仙老师坚持采用原矿紫砂手工制作,坚持自身近30余年来对宜兴紫砂的认知和感悟,使得作品包含着自己独到的艺术感悟和谦逊之态,有效传承紫砂先人的制壶精髓,推进了紫砂壶艺术的发展。
纵观当今宜兴紫砂壶行业,紫砂壶制作高手不乏,然兼顾娴熟制作技艺和良好口碑,仅埋头于作品第一、信誉第一、名气第二者乏之。
张菊仙老师一直认为壶品就是人品,要低调做人,用心做壶,对得起壶友和藏家对自己作品的喜爱。
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自身特色,体现自我艺术。
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大全〔典藏〕款识年代表
![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大全〔典藏〕款识年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1a94d48ffd0a79563c1e728e.png)
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大全〔典藏〕款识年代表款识年代表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大全制壶人在壶上镌刻或钤印的文字、符号、图案,我们称之为紫砂壶的印鉴款识,它便于鉴赏识别名人名作。
整理了一些历代款识(比较全),含姓名款、字号款、堂名款、商号款、闲文款等五大类,仅供壶友们参考明中期01.龚春又作供春。
为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家僮。
02.供春又作龚春。
为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家僮。
03.金沙寺僧名逸。
明晚期01.时朋一作“时鹏”,大彬之父。
02.时鹏即时朋,大彬之父。
晚明紫砂“四大家”(董翰、赵梁、袁锡、时朋)之一。
03.董翰字后溪。
04.赵梁亦作赵良。
05.赵良亦作赵梁。
06.元畅又作元锡、袁锡。
07.元锡即元畅。
08.袁锡即元畅。
09.陈信卿善仿时大彬、李茂林之传器,有优孟叔敖之肖。
10.邵盖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祥章相类,世有“邵家壶”之称。
11.李茂林字养心,号茂林。
12.周后溪13.邵二孙工治壶,为明代名手。
14.天香阁南京博物馆藏明代大彬款梨皮提梁壶印款(阴文篆书小古印)。
明末清初01.时大彬时朋之子,号少山。
壶艺传至大彬始蔚然大观。
明晚期“壶中三大妙手”(时大彬、李仲芳、徐有泉)之一。
02.李仲芳茂林子,行大。
今世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大彬署款者。
时大彬七大弟子(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之一。
明晚期“壶中三大妙手”(时大彬、李仲芳、徐有泉)之一。
03.邵亨祥即邵文金。
时大彬七大弟子(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之一。
04.邵文金又名亨祥。
05.邵亨裕即邵文银。
06.邵文银又名亨裕。
07.陈俊卿 08.蒋伯荂初名伯敷,又名时英,字伯荂。
伯荂制壶,眉公(陈继儒)书铭,世称“双绝壶”。
时大彬七大弟子(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之一。
09.蒋时英即蒋伯荂。
10.欧正春 11.徐友泉名士衡。
时大彬七大弟子(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之一。
王平《宜兴壶》赏析
![王平《宜兴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bd1e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7.png)
王平《宜兴壶》赏析摘要:1.介绍王平的《宜兴壶》2.分析《宜兴壶》的艺术特点3.探讨《宜兴壶》的文化内涵4.总结《宜兴壶》的价值和影响正文:王平是一位著名的紫砂壶艺术家,他的作品《宜兴壶》堪称紫砂壶艺术中的瑰宝。
宜兴壶作为中国紫砂壶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王平的《宜兴壶》进行赏析,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并探讨其在紫砂壶艺术中的价值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王平的《宜兴壶》。
这把壶以宜兴紫砂泥为原料,经过精心的制作和雕琢,成为了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紫砂壶。
王平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紫砂泥的特性,使其在色泽、纹理和造型上都达到了极致。
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线条、弧度和比例,使这把壶在视觉上具有极强的美感。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宜兴壶》的艺术特点。
首先,这把壶的造型非常独特,它采用了传统的壶型,但在细节上做了很多创新。
例如,壶嘴和壶把的线条流畅自然,与壶身的弧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其次,王平在雕刻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
他运用了浅雕、镂空和浮雕等多种技法,使壶身上的图案和纹饰栩栩如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宜兴壶》在色泽上的表现。
紫砂泥在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了一种古朴典雅的色泽,使这把壶在视觉上更具魅力。
在探讨《宜兴壶》的文化内涵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王平的《宜兴壶》以宜兴紫砂泥为原料,展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其次,这把壶在造型和纹饰上,融入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如龙、凤、祥云等,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宜兴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总结一下,《宜兴壶》作为王平的代表作,无论从艺术特点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为中国紫砂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a253822acfc789eb172dc856.png)
歷代紫砂制壺名家王友蘭----清順治-康熙年間紫砂壺制壺名家。
鄭寧候----清康熙年間紫砂壺制壺名家。
華鳳翔----清康熙至雍正時期制壺名家人,善仿古,所制壺精雅而不失古樸風味,兼長紫砂爐均,所制仿漢方壺精美絕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纖,工而能樸,款識以方章[荊溪華鳳翔制]落之。
陳鳴遠----號鶴峰、鶴屯、壺隱、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間制陶名師,生卒不詳。
是時大彬之後的一代名師,長於雕塑裝飾,善翻新樣,技藝精湛,且作品款識書法雅健,有晉唐之風,所作之品,為文人學士、名臣公卿爭相覓取,名孚中外。
當時北京有“海外競求鳴遠碟”的讚語,他設計製作的作品有壺、杯、瓶、盆、文房雅玩數十種,有《天雞壺》、《海棠壺》、《誥寶壺》、《花樽》、《菊盆》、《香盤》、《什錦杯》等,傳世作品《南瓜壺》、《竹筍水盂》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金士恒----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許龍文----清雍正時制陶名藝人。
陳漢文----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范章恩----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惠逸公----清乾隆時制陶名藝人,所制壺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與惠孟臣相伯仲,世稱“二惠”。
膺品亦多。
潘大和----清乾隆-嘉慶年間制陶名藝人。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錢塘。
擅長砂壺設計,書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
嘉慶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
詩、文、書、畫、皆以資勝。
為溧陽知縣時,公餘時辨別砂質,創制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製造,然後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書畫裝飾,世稱“曼生壺”。
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鬥等式。
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
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
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現有《瓦當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楊彭年----字式泉,號大鵬。
清德堂款紫砂壶赏析
![清德堂款紫砂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0408e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7.png)
清德堂款紫砂壶赏析清德堂款紫砂壶赏析 历来所见“清德堂”印款有数枚,精粗不⼀,虽因“仿其堂号制壶者甚夥”,但依其做⼯,泥胎推断,⼤抵以清中期前后所制为多。
惜未见“清德堂”紫砂壶标准器出⼟,尚⽆法论断个中真赝。
瓷库中国讯 “清德堂”为清初著名⽂物鉴赏家宋荦(1634~1713)堂号。
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号津⼭⼈,晚号西陂⽼⼈。
河南商丘⼈。
宋权⼦,以荫仕官⾄吏部尚书。
博学嗜古,⼯诗词古⽂,与王⼠祯齐名。
善⽔墨兰⽵,超妙⼯致。
精鉴赏,收藏名迹甚富,爱好壶艺。
《阳羡砂壶图考》载:“牧仲曾游宜兴东坡书院,前有⽯坊,题⽇‘东坡先⽣买⽥处’,牧仲中丞⼿笔也。
”并⽇:“砂壶传器,有‘清德堂’篆印者,想必为宋荦游宜时所定制。
以牧仲名⾼,故后世仿其堂号制壶者甚夥。
”图:清德堂款紫砂壶历来所见“清德堂”印款有数枚,精粗不⼀,虽因“仿其堂号制壶者甚夥”,但依其做⼯,泥胎推断,⼤抵以清中期前后所制为多。
惜未见“清德堂”紫砂壶标准器出⼟,尚⽆法论断个中真赝。
此器形制雍容⼤度,⽓度不俗。
⼯艺较为朴拙,转折线⾯皆未以⼯具进⼀步精修。
壶纽座以切削法成型,纽⾯以⽓孔为中⼼,刻饰⽶字纹,是全器唯⼀的装饰。
盖内的⽓孔仅略加刮饰,且⽓孔内部余泥并未以⼯具进⼀步加⼯。
壶⼝开出后,亦未以“⽊鸡⼦” (⼀种规整壶⼝的⽊制校正⼯具,形似鸡蛋)整修,仅以铁⼑削切,⼑痕历历。
整体式度浑朴,但⼯艺粗放,不若雍乾时期的严谨。
胎⾝以紫砂泥料掺揉细砂抟制,烧成⽕候甚⾜,器表⾃焕神采。
《阳羡砂壶图考》:“明代以迄清初,配⼟与窑⽕克谐,砂质溶化,故能出窑之后,微现透明,⾊泽可爱。
”诚不虚也。
(编辑:杨哲)。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9ac1eb3f5f0e7cd1842536fd.png)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金沙僧:开基元祖金沙僧;正德年间人,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
他为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遂筑为胎规而圆之,再刳使中空,并出口、柄、盖的,然后拿去陶穴烧成,为人使用。
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
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款,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
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察考。
龚供春: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随侍主人到金沙寺读书,因仿得老僧手艺,也习得一套本领,仍采筑方法,指纹也隐现其上,作品款式不一,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据传用来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无不索寻供春壶见图,传世作品有失盖的树瘿壶等。
时朋(时鹏)继龚供春后即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元畅合称四大名家,仍沿供春作壶之法。
董翰之作着重纤巧新奇,其它三家则崇尚古雅拙朴。
有水仙花六瓣方壶传世。
李茂林名养心善制小圆式及菊花八瓣壶,作品朴雅细致,壶艺属上乘。
时大彬(号少山)时朋之子,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
茗壶制作技艺传至时大彬已较为成熟,大彬对茗壶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所制之壶初仿供春,落款为“大彬仿供春式”,敦朴妍雅,喜制大(高)壶,明清以来被推为壶艺正宗,后闻陈眉公品茶试茶之论,才改制小型壶,作品仍可发人逸远之思,有提梁、僧帽、龙带、莲瓣、印包、玉兰花瓣及开光、鼎足等款。
李仲芳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高足,凡仲芳之作被大彬赏识时,也会署题彬款,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大瓶、时大名」。
有觚棱壶传世。
徐友泉徐友泉原非陶艺中人,但因他的父亲好大彬壶,遂特延致家塾。
吴梅县茗壶赋谓友泉「综古今、极变化、技进乎道,集斯艺之大成」,对他推许备至。
徐友泉所制壶式仿古尊诸器,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等传世壶有三瓣三足式、三羊环耳梅花形、虎金亨式及异兽印包盒。
陈鸣远紫砂壶鉴定方法
![陈鸣远紫砂壶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4d26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2.png)
陈鸣远是中国紫砂壶制作的著名陶艺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紫砂壶鉴定方法,可用于鉴定陈鸣远的紫砂壶作品:
造型和设计:陈鸣远的紫砂壶作品通常具有独特而精美的造型和设计。
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形式各异,富有创意。
通过对比研究陈鸣远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可以判断是否为其作品。
制作工艺:陈鸣远的紫砂壶以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他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处理,壶身线条流畅,手工雕刻精细。
鉴定时可以观察壶身、壶盖、壶嘴等部位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
壶款和印记:陈鸣远的作品通常会在底部刻有他的名字或款识。
检查壶底的印记和款识,并与已知的陈鸣远作品进行对比,可以帮助鉴定。
壶身材质和质感:紫砂壶的材质和质感也是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鸣远的作品多采用高质量的紫砂泥料,表面光滑细腻,手感舒适。
触摸壶身,感受其材质和质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文献和专家意见: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家的意见也是鉴定陈鸣远作品的重要参考。
专家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对作品进行准确的鉴定。
精美绝伦的象生紫砂器——陈鸣远“松段壶”之感赏
![精美绝伦的象生紫砂器——陈鸣远“松段壶”之感赏](https://img.taocdn.com/s3/m/ad7010a21a37f111f1855b32.png)
了紫 砂作 品深厚 的 文化 内涵 .使其 从 实用 品蜕 变成 为 了艺术 品 、 收藏 品 。陈鸣 远手 制 的紫 砂 被夸 赞 “ 无
- l 重 蓖 蟊 蚕 噩 蠹 薹
‘
1 o 月第 5 o 卷第 5 期
7 7
不 精雅 绝 伦 ” . “ 堪 与三 代 古器 并 列 ” , “ 宫 中艳 说 大彬 壶. 海外 争 求 呜 远 碟 ” . 这 些 都 反 映 了 当时 人 们 对 陈
其父 陈子 畦 . 也 是 明代 颇有 名 的制 壶名 匠 , 宜 兴 上袁
( 上元)村人 , 出身于 紫砂 世家 。 陈 鸣远 是清 代初 期宜
合 文人 审 美标 准 的紫 砂 壶 而最 能 反 映其 文 化 内涵
的是 紫砂 艺人 与 文人 茶 客 的亲密 合 作 紫 砂 制壶 名
兴 的著名 紫 砂艺 人 . 不 仅有 一 手制 作 的好 功夫 . 而且
在 门类众 多 的茶 具 中最 具 特色 、最 富文 化 内涵 的莫 过 于宜兴 紫 砂茗 壶 。 它不 仅具 有 泡 茶 的功 能 . 更 重要 的还在 于 其有 一 定 的文 化 品味 .是 一种 耐 人 寻 味 的饮 茶工具 。 紫 砂茗 壶在 其制 作和 发展 过程 中 . 不
断受 到 同 时代 文人 茶客 的干预 .流露 出浓郁 的文 化
气息 , 并 以它独 特 的文 化 意蕴倍 受 历代 茶 人 、 文 人 艺
术家 、 收 藏家 的殊 爱 和青 睐 。 紫 砂 茗 壶不 轻 浮 、 不媚俗 、 不 眩耀 , 它 的 气 质 与
出文 化 艺 术 对 壶 艺 的 渗 透 与 融 合 所 产 生 的奇 异 光
彩。
陈鸣远 , 名远 , 号鹤峰 , 一 号 石 霞 山人 。 又 号 壶
近代紫砂壶名家
![近代紫砂壶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e2028948be1e650e52ea990c.png)
近代紫砂壶名家黄玉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2年)-民国3年(1914)。
原籍苏州,曾被苏州吴大澄聘请在家制壶。
黄在吴家鉴赏到许多古代青铜器和陶器,受到启发,便将这些艺术特色融化于制壶技艺之中,使之技艺精进。
所制茗壶,多圆式。
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
并创紫砂工艺假山石景,奇峰巍峨,层峦叠嶂,瀑布小桥,亭台房舍,使人清心悦目。
家极贫,晚年贫病交迫而亡。
所作《鱼化龙壶》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
汪宝根清光绪-民国年间制陶艺人。
鲍明亮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25年(1936),均陶名艺人,善捏制人物,动物陶塑,善配各色彩釉,以均青釉为最。
沈孝鹿民国年间制陶名艺人,有《八角茶具》问世。
胡耀庭暂无资料谈尧坤当代紫砂陶刻名工。
与任淦庭同时代人。
能书画,善陶刻,刀法纯熟,曾在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陶刻。
范林源在民国期间出品的紫砂器具中,在紫砂杯这类品种上,总可以寻到各种形态、材质不一,做工较为讲究的紫砂杯,杯底镌铭「林源」印款。
这个林源何许人也?据笔者考证,「林源」原来是以制作紫砂杯为重点,并一生擅制紫砂杯的紫砂艺人范林源。
范林源(1887~1947年),宜兴蜀山东邻西望圩村人。
范林源世居西望圩,和紫砂名艺人范承甫(大生)家紧邻,自幼就在范承甫的怀抱中长大,从小就趴在范承甫的泥凳头玩。
范林源的父亲世代务农为生,也较看不起做手艺的人。
范林源15岁时曾向父亲提出要跟范承甫学紫砂,范父始终不答应,故范林源只能看范承甫做紫砂,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
范林源成家立业後,看到范承甫茶壶越做越好,心底跃跃欲试。
後范承甫被聘至蜀山「阳羡紫砂陶业公司」作技师,渐渐出名,范林源再也忍不住,提出要跟范承甫拜师学艺。
范承甫见他已成家立业,做徒弟要养家活口很难,就劝他做些小件,范承甫教了他一手做紫砂杯的技术要领。
范林源记住技术要领,回家学学做做,做做再问问,问问再做做,凭自小就看熟了的制壶工序,终於以手工做成了紫砂杯。
范承甫及其弟范锦甫对范林源十分关心,经常接一些配套茶具中的杯盏生意给范林源做。
紫砂壶大师排名大全
![紫砂壶大师排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128f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3.png)
紫砂壶大师排名大全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珍品,而紫砂壶大师更是紫砂壶艺术中的佼佼者。
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了紫砂壶艺术领域的翘楚。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当今紫砂壶大师的排名,希望能为喜爱紫砂壶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了解。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紫砂壶大师中的佼佼者——朱泽。
朱泽先生是中国工艺
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擅长于利用紫砂壶的原料和工艺特点,创作出许多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享有盛誉。
其次,我们要介绍的是紫砂壶大师——王忠义。
王忠义先生是江苏省宜兴市紫
砂壶工艺大师,他潜心研究紫砂壶工艺多年,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有独特韵味的紫砂壶作品,备受市场青睐。
再次,我们要介绍的是紫砂壶大师——周志海。
周志海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展出,并受到了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高度评价。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紫砂壶大师——刘宗岳。
刘宗岳先生是宜兴紫砂壶大师,他擅长于通过刻画、雕琢等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妙与紫砂壶相融合,创作出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作品,备受青睐。
以上便是当今一些知名的紫砂壶大师,他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紫砂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紫砂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通过对这些大师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紫砂壶艺术,让这门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徐悲鸿紫砂壶-出神入化雅然间
![徐悲鸿紫砂壶-出神入化雅然间](https://img.taocdn.com/s3/m/fe32cee35ef7ba0d4a733ba8.png)
徐悲鸿紫砂壶-出神入化雅然间形如骨,神如魂徐悲鸿紫砂壶由两只壶、六只杯组成,造型曲美珠圆,雅然方正精彩呼应。
与中国文化的智圆行方寓意暗合,深厚的中国文化以形意方式融于紫砂之中,紫砂灵性在冲茗缭绕的雾气中,更鲜活神动。
徐悲鸿紫砂壶中的四方壶观其外形,俊朗挺拔,自然流露出壁立千仞的沉稳睿智。
壶身之上精致镌刻徐悲鸿大师的匠心之作神动奔马图,奔马纵横驰骋之势跃然壶身,矫健苍劲,俊逸飒爽与壶身造型的沉稳,静然,形成鲜明契合的呼应,神动形静,身未动,心已远。
在品茗之时,倒茶与小酌之间,神思更有天外飞仙的悠扬愉悦。
徐悲鸿紫砂壶中的旭日东升壶,珠圆玉润,饱满曲美,自有一派馥雅的宁静自然流露,与方形壶不同的是旭日东升壶的宁静、稳重,轻盈灵动,俏巧可人,壶身镌刻徐悲鸿大师的奔马图依然俊逸飘动,驰骋之势犹有可观。
与外形的结合,显现旭日东升壶独特的俊朗,圆美之内英姿勃发的向上气魄,冲茗之时,袅袅倾流紫砂杯中,雅美造型与神动内里的相容相合更妙从中生。
徐悲鸿紫砂壶中的六只紫砂杯,俏妙可爱,圆润华美,极致纯净不饰雕饰,极简风格,意蕴深厚,冲茗杯中,触手温和亲近,纯正紫砂的细沙触感犹如返璞归真的纯净,简雅。
六只紫砂杯的圆美造型与四方壶,旭日东升壶之间,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呼应,方圆自然,气韵共通。
紫砂之雅,拙朴真性情最简单的事物最具有契合心底的气质,紫砂受人追捧,除去独特气密结构能保全茶的淳香清冽,更由于它是自然之物的化身,从原矿中采集泥沙,用灵思妙想雕琢而成,亦不会掩盖它真实无饰的至朴至静,紫砂是极简纯净的雅,是返璞归真的至朴至雅,在赏阅紫砂时,才能体会生命归于至简的畅达悠然。
徐悲鸿紫砂壶-紫砂和茶,在品谁?紫砂,如何雅兴?古人以品茶怡情,由茶延伸到对茶皿的精心研究,对茶皿质地、色相、品质、形貌的水准都有精深的审美标准。
在紫砂被这些舞文弄墨的文人化于诗歌词赋之时,紫砂就已成为文化基因的承载者。
大美至简,简洁不加雕饰的外形,以纯净雅然的至朴传达独树一帜的至朴艺术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意: 陶吧最常用 请注意:手拉胚、灌浆壶不是手工壶。手拉胚是陶吧 陶吧 的制作方法,但不属于手工紫砂壶制作。
光货
吴建平《景舟石瓢》 吴建平《景舟石瓢》300cc 老段泥
周志良《四方石瓢》 周志良《四方石瓢》300cc 老紫泥
花货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建芳《荸荠壶》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建芳《荸荠壶》 350cc 一厂老红泥 薄胎制作
十一、收藏的原则和心态
收藏原则和心态
第一条,不要相信自己碰上的“捡漏”好运。 第一条,不要相信自己碰上的“捡漏”好运。 第二条,不要迷信价格。 第二条,不要迷信价格。 第三条,不要盲目相信拍卖。 第三条,不要盲目相信拍卖。 第四条,不要跟风。 第四条,不要跟风。 第五条,不要迷信职称。 第五条,不要迷信职称。
茗壶欣赏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路朔良《小蟠垆》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路朔良《小蟠垆》150cc 朱泥大红袍
谢谢!
泥料图片
紫 泥
段(团) 泥
红 泥
真正的紫砂泥
1、泥料的种类(3种):
(1)紫泥(分紫泥、清水泥、底槽青三种)
老清水
底槽青
真正的紫砂泥
(2)段(团)泥(包括本山绿泥)
老段泥
本山绿泥
真正的紫砂泥
(3)红泥(包括朱泥)
川埠小煤窑纯朱泥
红 泥
真正的紫砂
2、泥料的好坏:
同种泥料有好坏之分,不同泥料都有上等 的好料。
八、什么样的茶适合用紫砂壶来喝?
1、茶叶的种类: 茶叶的种类: 茶叶的种类 按茶的发酵程度可分为三类。
(1)全发酵 :红茶(如宜红、滇红)、普洱(熟) 如宜红、滇红) (2)半发酵:乌龙茶(如铁观音、岩茶、乌龙) 如铁观音、岩茶、乌龙) (3)不发酵: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白茶、翠竹) 如龙井、碧螺春、白茶、翠竹) 全发酵和半发酵的茶适合用紫砂壶 紫砂壶来喝。喝绿茶 紫砂壶 一般可用玻璃杯,也可以用壶口比较大的壶来喝。 紫砂壶有调和作用,用来喝品质差的绿茶可改善 口感(去除苦、涩之感)。 去除苦、涩之感)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形)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工)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款)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功)
五、传统器形与创新器形的区别
陶然《仿古》 陶然《仿古》280cc 老清水泥
吴培林高工《三生石缘》 吴培林高工《三生石缘》280cc 绞泥
六、大师、工艺师作品与一般商品壶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持平《青狮壶》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持平《青狮壶》250cc 老绿泥调砂 潘持平
大师、工艺师作品与一般商品壶
工艺师吴建平《小子冶石瓢》 工艺师吴建平《小子冶石瓢》180cc 木石刻通转梅花 全手工
大师、工艺师作品与一般商品壶
七、工艺师职称与称号的介绍
正式的国家级职称的评定如下:
(1)美术员、助理工艺师职称由宜兴市人事局 美术员、助理工艺师 美术员 宜兴市人事局 评定颁发。 (2)工艺师职称 工艺师职称由无锡市人事局评定颁发。 工艺师职称 (3)高级工艺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职称 高级工艺师、 高级工艺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职称由 江苏省人事厅评定颁发。 江苏省人事厅 (4)省名人、省大师、国家级大师 省名人、 称号, 省名人 省大师、国家级大师是一种称号 称号 不是职称。这些称号由国家指定的某些部门组织来 评定。比如国家级大师由国务院指定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来 国家发改委 评定颁发。
十、紫砂壶的日常养护
2、紫砂壶的日常保养
日常冲泡茶壶时请准备茶盘以方便冲泡, (1) 日常冲泡茶壶时请准备茶盘以方便冲泡,取盖后盖 要平放茶盘上,勿倾斜倒置以免损坏。 要平放茶盘上,勿倾斜倒置以免损坏。 为养壶的壶的水色均匀,每次冲泡需倒满壶身为宜。 (2)为养壶的壶的水色均匀,每次冲泡需倒满壶身为宜。 紫砂壶为卫生无污染器物,请勿对嘴直接饮用, (3)紫砂壶为卫生无污染器物,请勿对嘴直接饮用,易配 置公道杯和功夫杯配套使用。 置公道杯和功夫杯配套使用。 每次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马上冲洗干净,开盖透气, (3)每次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马上冲洗干净,开盖透气, 直到壶内彻底干燥。 直到壶内彻底干燥。平时不使用时请勿积存水和闷盖积存湿 气。 勿放近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4)勿放近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十、紫砂壶的养护
1、紫砂壶的开壶
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 开壶。开壶也 开壶 有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茶水煮2 个小时。 第一种方法:用茶水煮2-3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 壶身分开,用纱布包好放入凉水锅中, 壶身分开,用纱布包好放入凉水锅中,水中放低档次茶叶 如红茶末1 ),将锅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 将锅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 (如红茶末1-2两),将锅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2-3小 时后关火。 时后关火。这样就可以通过热胀冷缩让壶身释放出所含的土 味及杂质。 味及杂质。 优点:异味消除非常彻底。缺点:容易造成壶的破损。 优点:异味消除非常彻底。缺点:容易造成壶的破损。
十、紫砂壶的养护
第二种方法:将低档次茶叶反复冲泡紫砂壶。 第二种方法:将低档次茶叶反复冲泡紫砂壶。将茶叶末加 入紫砂壶中约1/3 1/3处 加入沸水。放置一日或半日后倒掉, 入紫砂壶中约1/3处,加入沸水。放置一日或半日后倒掉, 重复以上动作三次或三次以上。 重复以上动作三次或三次以上。 优点:简单易操作。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异味去除有时会不是非常彻底。 缺点:异味去除有时会不是非常彻底。
(1)切忌心急。紫砂壶滋润的光泽的出现有一个过程, 切忌心急。紫砂壶滋润的光泽的出现有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对不能用细砂布、砂纸等擦拭紫砂壶, 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对不能用细砂布、砂纸等擦拭紫砂壶, 这样做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 这样做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从而破坏紫砂 壶表的质感。 壶表的质感。 切忌剩茶。有些养壶的人, (2)切忌剩茶。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 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 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 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 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这种异味会被紫砂壶 吸收。而且会有有害物质析出,对身体不利。 吸收。而且会有有害物质析出,对身体不利。
一、紫砂壶出产地
紫砂壶产地:
主要产自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 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少量产自丁 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 蜀周边的张渚、湖父等小范围的地区。故又 名宜兴紫砂壶。
二、什么是真正的紫砂
紫砂是一种粘土-石英-云母系矿料,经过 1180度高温烧制而成。 全世界只产于丁蜀镇及周边地区。 特点:1、烧成温度比陶器高,比瓷器低。 介于1000度到1200度之间,一般为1180度。 2、双气孔结构。透气性适当,耐热性 和隔热性强。 下面看几种泥料的图片:
筋囊货
骆耀明《矮天香》350cc 底槽清
范宜娟《金秋飘香》400cc 老紫泥
四、如何欣赏和鉴别一把紫砂壶
1、错误的鉴别方法:
如:敲击 敲击、火柴划、擦,倒扣等、做工、器形、款式、 泥料、做工、器形、款式、功能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方法(泥)
温润的质感,手摸豆沙的感觉温润的质感,手摸豆沙的感觉-细而不腻
十、紫砂壶的养护
一般而言,喝某种茶叶时只用某个壶以免窜味。 (5) 一般而言,喝某种茶叶时只用某个壶以免窜味。 每次清洗茶壶用清水即可。 (6) 每次清洗茶壶用清水即可。如果壶实在太脏可用洗洁精 浸洗紫砂壶,但这样在使用前需要重新开壶。 浸洗紫砂壶,但这样在使用前需要重新开壶。
十、紫砂壶的养护
3、常见误区
什么样的茶适合用紫砂壶来喝?
2、茶叶介绍:
(1)宜兴红茶(红茶) (2)铁观音(乌龙茶 ) (3)西湖龙井(绿茶)
什么样的茶适合用壶来喝?
(1)宜兴红茶(红茶)
什么样的茶适合用壶来喝?
(2)铁观音(乌龙茶 )
什么样的茶适合用壶来喝?
(3)西湖龙井(绿茶)
九、什么样的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用身筒较高的紫砂壶饮普洱茶、红茶的最佳。比如 汉铎、古井、井栏、 汉铎、古井、井栏、乳鼎等 身筒较矮紫砂壶最适合喝铁观音,因为茶壶可以在 瞬间达到高温,正好满足了铁观音的冲泡要求。比 如石瓢、仿古、汉扁等。此外小容量壶也很适合。如 石瓢、仿古、 小西施、小孟臣、 小西施、小孟臣、小子冶等。 广口紫砂壶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 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 。比 如扁墩、大仿古、竹段 扁墩、大仿古、竹段等。
紫砂鉴赏
紫砂鉴赏
一、紫砂壶出产地 二、什么是真正的紫砂 三、紫砂壶的种类 四、怎样欣赏和鉴别一把紫砂壶 五、传统器形与创新器形的区别 六、大师、工艺师作品与一般商品壶的区别
紫砂壶
七、紫砂工艺师职称与称号的介绍 八、什么样的茶适合用紫砂壶来喝 九、什么样的紫砂壶适合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十、紫砂壶的养护 十一、收藏的原则和心态
茗壶欣赏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持平《青狮壶》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持平《青狮壶》250cc 老绿泥调砂
茗壶欣赏
江苏省大师毛国强《大得福》 江苏省大师毛国强《大得福》580cc 老清水泥
茗壶欣赏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建芳《荸荠壶》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建芳《荸荠壶》 350cc 一厂老红泥 薄胎制作
3、怎样区别泥料的真假?
烧成的紫砂壶最大的特点(未养): 泥色比较淡,光泽比较暗。 下面看几个壶:
真正的紫砂
假壶(油、光、亮、摸上去像摸玻璃器物无质感)
假 杯
假 壶
真正的紫砂
没有养过的壶和养过的壶:
没有养过的壶
养过的壶
三、紫砂壶的种类与成型手法
紫砂壶的种类 :
光货、花货、 光货、花货、筋囊货
手工紫砂壶的成型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