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反师德师风处理意见
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师德行为对学生成长和社会风气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教师师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学生权益,本文就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师德失范行为的界定首先,要明确界定师德失范行为。
师德失范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损害学生、学校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具体包括:1. 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侮辱、歧视学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2. 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如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塞责,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3. 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如传播有害信息,引导学生参与违法活动,泄露学生隐私等;4. 违反社会公德,如言语粗俗,行为不端,赌博、酗酒等;5. 其他损害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行为。
二、建立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机制1. 建立健全举报制度。
学校要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举报。
对举报内容要认真核实,及时处理。
2. 加强日常监管。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建立师德考核制度。
将师德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约谈、警示,严重失范的予以处分。
4. 完善处分制度。
对师德失范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处分措施要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 加强处分后的教育帮扶。
对受处分的教师要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其认识错误,改进教育教学行为,重返教师岗位。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 树立师德典型。
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
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一、背景及意义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师德失范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质量和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队伍。
三、基本原则1. 严格依法依规。
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客观公正、程序透明、责任明确,确保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合法合规。
2. 分级负责。
落实高校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3. 教育与惩处并重。
坚持教育为主、惩处为辅,既要严肃处理失范行为,也要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
4. 公开公正。
处理师德失范行为要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处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处理措施1. 师德失范行为的认定。
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失范行为受理与调查处理机制,指定或设立专门组织负责。
师德失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2)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为;(3)违反学术规范,损害学术声誉的行为;(4)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侮辱学生、性骚扰等损害学生权益的行为;(5)其他违反职业道德、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的行为。
2. 处理程序。
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程序分为受理、调查、处理和反馈四个阶段。
(1)受理。
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师德失范行为受理渠道,及时接收学生、家长、同事和有关部门的举报和投诉。
(2)调查。
高校应当组成调查组,对涉嫌师德失范行为进行调查,查明事实真相,收集相关证据。
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
第三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应当坚持客观公正、依法依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第二章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第五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包括以下几种:一、违反政治纪律,传播反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散布不良信息,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
二、违反职业道德,歧视、侮辱、虐待、伤害学生,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违反教学纪律,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塞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
四、违反学术道德,剽窃、抄袭他人作品,弄虚作假,损害他人学术成果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参与赌博、吸毒、嫖娼等违法活动的。
六、违反生活纪律,严重违反社会公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六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程序如下:一、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收到师德失范行为线索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
二、调查组应当全面收集证据,听取有关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三、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当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调查报告,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认定,并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决定。
五、处理决定应当送达被处理的教师,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申诉权利。
第四章处理措施第七条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一、批评教育:对情节较轻的师德失范行为,给予批评教育。
二、诫勉谈话:对情节较重的师德失范行为,给予诫勉谈话。
三、停课整顿:对情节严重的师德失范行为,可以给予停课整顿的处理。
四、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对情节特别严重的师德失范行为,可以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队伍,现就教师违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定,发生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
党委书记和校长抓师德同责,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
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院(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二、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高校教师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
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
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应采取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当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

2.通过激励措施,如师德师风奖金、荣誉称号等,鼓励教师追求卓越的师德表现。
3.对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十八、常态化培训与专业发展
1.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教师常态化培训体系,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定期接受师德师风教育和培训。
3.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交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十五、制度建设与法律法规完善
1.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与时俱进,科学合理。
2.推动师德师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3.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思维。
十六、心理健康与压力疏导
1.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压力疏导。
2.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教师心理需求,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3.通过多种形式,如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帮助教师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十七、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
2.教师在非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损害教师形象、影响社会风气的行为,同样视为违反师德师风。
三、处理措施
1.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理:
(1)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2)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3)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
(4)吊销教师资格证;
(5)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6)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家校合作
1.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来,共同监督和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提升。
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高校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发生的师德失范行为。
第三条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依法依规、教育引导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第二章师德失范行为及处理措施第五条师德失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政治立场问题。
包括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散布不良信息,参与非法活动等。
(二)教育教学问题。
包括违反教学纪律,敷衍塞责,歧视、侮辱学生,学术不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
(三)学术研究问题。
包括伪造、篡改、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著作,买卖、代写论文等。
(四)社会服务问题。
包括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参与不正当竞争,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
(五)管理服务问题。
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收受贿赂等。
第六条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一)批评教育。
对轻微师德失范行为,给予批评教育,督促教师改正。
(二)通报批评。
对情节较重的师德失范行为,给予通报批评,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
(三)组织处理。
对情节严重的师德失范行为,给予停课、停职、降职、撤职等组织处理。
(四)纪律处分。
对构成违纪的师德失范行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五)解聘或者开除。
对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师德失范行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开除公职。
(六)其他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限制评优评先、限制职称评定、限制招生名额等处理措施。
第七条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当根据行为性质、情节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调查核实。
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

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针对违反师德行为的处理办法如下:
一、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处理办法:
1. 倾听和调解:对于一般性的师德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倾听和调解双方的意见,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
2. 谈话函询:对于涉及轻微违规行为的教师,可以采取谈话函询的方式,要求其进行深刻反思,避免再次违规。
3. 警告记过:对于故意或重复违规行为的教师,可以给予警告或记过的处理,作为惩戒和警示措施。
4. 降低职务:对于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采取降低职务的处理,包括降职、撤职等。
二、学校内部管理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处理办法:
1. 教育教学改进:对于一般性的师德违规行为,学校可以开展教育教学改进活动,促使教师改正错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内部批评教育:对于较为严重的师德违规行为,学校可以组织内部批评教育,让教师意识到错误与后果。
3. 民主评议:对于涉及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学校可以组织民主评议,听取师生、家长等相关人员的意见,进行严肃处理。
4. 停职评估:对于特别严重的师德违规行为,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停职评估,进行专业素养的重新评估和教育。
三、法律追究:
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师德违反行为,学校可以报警、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法律追究。
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办法

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办法为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制定了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中小学教师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机构、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此外,民办学校教师也包括在内。
本办法所涉及的处理包括处分和其他处理。
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
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
若教师是,则同时给予党纪处分。
其他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的资格。
取消相关资格的处理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如果教师涉嫌违法犯罪,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本办法规定了应该受到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歧视、侮辱学生,虐待、伤害学生。
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七)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有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八)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队伍,现就教师违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定,发生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一、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
党委书记和校长抓师德同责,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
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院(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三、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高校教师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
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
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应采取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 个月。
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当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处理办法

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处理办法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是一种不符合教育实践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为了维护学校师德纪律的严肃性及规范性,需要对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的行为进行处理。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的教师,学校将依照以下处理办法进行处罚。
首先,对于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的轻微行为,学校将采取提醒、批评、警告等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处理办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轻微的违纪行为,比如擅自调整课程安排、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态度恶劣等情况。
学校在严肃批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培训和辅导,帮助教师认识错误,及时纠正,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其次,对于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的一般性行为,学校将依据实际情况,采取较为严厉的处理措施。
这类行为一般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育观念问题、处理学生问题不当、言行失当等情况。
学校会对此类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采取停职检查、扣减绩效工资、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处理,以示惩戒和警示。
最后,对于涉及违法违纪或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违反中小学师德纪律行为,学校将果断采取严肃处理措施,严肃追究责任。
这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教师涉嫌课题抄袭、违法收受礼金、学术不端行为等行为。
学校将立即停职检查,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确认涉嫌违法违纪的教师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学校会及时通报批评,以警醒其他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总之,在中小学校师德纪律管理方面,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于违反师德纪律的行为,学校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规范教师队伍的行为,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希望广大中小学教师时刻谨记师德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11.08•【文号】教师〔2018〕17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队伍,现就教师违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定,发生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
党委书记和校长抓师德同责,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
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院(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二、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高校教师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
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
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应采取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处理决定

十五、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参与面
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我校将推动以下工作:
1.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来,通过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2.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共同举办教育活动,推广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提升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尊重和支持。
2.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信息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资料,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防范,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平稳推进。
4.鼓励教师参与管理,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意见,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富有成效。
十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
3.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影响力,树立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
4.组织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如支教、志愿服务等,让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业价值,增强师德师风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十六、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为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始终与时俱进,我校将实施以下动态管理机制:
1.定期对师德师风建设政策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强化激励机制,对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4.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十三、深化师德师风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我校将深化以下师德师风文化建设工作: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细则

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师德师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一章处理的种类和适用第一条本《细则》所称处理包括诫勉谈话、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第二章违反师德行为及其适用的处理第二条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学校进行诫勉谈话;疏于履行教师职责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消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二)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三)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或违反社会公德,损害教师形象的.(四)抵制或变相抵制学校、教育局及上级党政组织出台的政策、措施、决定,不予落实的.(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六)未尽到教育、管理、保护职责,致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环孕检对象(含家属)拒不参加一年两次环孕检的或请人冒名顶替参加环孕检的.(八)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或利用教育教学岗位之便强迫、动员、诱导学生接受各种形式有偿辅导的;(九)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擅自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或者强制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报刊或其它商品等谋取利益,或巧立名目乱收费的;(十)擅自缺课、调课或离开教育教学岗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管理秩序的;(十一)无正当理由,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或不服从工作安排,造成不良影响的;(十二)在上班期间饮酒、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看影视、淘宝的;(十三)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十四)故意散布有损学生及家长、同事、领导以及学校名誉言论并造成影响的;(十五)侮辱、谩骂、挑衅和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挑起事端,造成恶劣影响的;(十六)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第三条参与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记过处分;参与邪教组织活动,对社会危害很大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第四条参与赌博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在工作时间赌博的,给予记过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第五条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给予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第六条招生工作中,违反招生政策,向考生及家长虚假宣传、私自承诺,误导考生及家长,或者强迫考生填报志愿,扰乱招生工作秩序,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收受各类招生学校钱物,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第七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歧视、侮辱学生,经教育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第八条利用管理、教育便利,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钱物,或者要求学生及家长为其谋取利益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第九条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第十条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理的违反师德行为的,应当分别处理.应当给予的处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理.应当给予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理的,执行该处理,并在一个处理期以上、多个处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理期.第十一条两人以上共同违反师德行为,需要给予处理的,根据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处理.第十二条违反师德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理;对主动承认错误、停止违反师德行为并退出违规所得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对屡教不改的,拒绝或者干扰调查,以及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应当从重处理.第十三条受到警告处分的教师,在当年的年度考核中,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晋职晋级;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当年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所在学校及主要负责人一年内不得评先评优.第十四条学校及区教育局发现教师可能存在第二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第十五条给予教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第十六条给予教师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区教育局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区教育局备案.(二)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区教育局决定并报区人社局备案.(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区教育局决定并报区人社局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区教育局备案.第三章处理程序及申诉第十七条诫勉谈话的,由所在学校或教育局做出处理决定;给予警告、记过及其以上处分的,由教育局做出处理决定,其中给予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的,要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第十八条处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教师本人并载明认定违反师德行为的事实、理由、处理依据、期限及救济途径等内容,其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第十九条教师不服处分决定的,可以在接到书面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区教育局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区教育局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或申请仲裁.受处理教师不因提出申诉或申请仲裁而被加重处理.第二十条教师受开除以外处分的,在受处理期间未再发生违规行为且有悔改表现的,处分期满后,由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解除处分.第二十一条教师有第二条列举行为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区教育局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教师受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处分期间不能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受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处分期间不能重新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第二十二条对本学校或系统发生的违反师德行为不及时处理,或推诿隐瞒,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按组织人事管理权限对学校或单位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第二十三条中小学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或撤消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第四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担任行政职务的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应撤销行政职务的,由任命机关按照本《细则》处理.。
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办法

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处理办法一、背景及意义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近年来,一些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处理原则1.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原则。
对教师的违规行为,必须经过认真调查核实,确有证据证明,才能作出处理决定。
2.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在处理教师违规行为时,既要严肃惩处,又要注重教育,引导教师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处理教师违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证处理结果的公平公正,同时要将处理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4.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给予适当的处理,帮助其认识错误,重返教育岗位。
三、违规行为及处理措施1. 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团结、教育形象等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处分、行政处罚、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直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 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学生利益的,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开除等处理。
如: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的;歧视、侮辱学生的;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接受家长礼品、礼金、有偿家教的等。
3. 违反教学纪律,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开除等处理。
如:不按照规定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的;擅自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教学评价不公正、不公平的等。
4. 违反科研纪律,损害科研诚信的,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开除等处理。
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的;虚构、篡改实验数据的;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的等。
5. 违反廉洁纪律,损害教师形象的,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开除等处理。
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的意见

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的意见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我在此代表学校对一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教师进行处理意见的陈述。
近日,我们接到群众举报,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经过调查核实,该教师确实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权益,学校决定对该教师进行严肃处理。
一、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具体情况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1. 教学态度不端正,对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
在课堂上,该教师教学态度消极,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
对学生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甚至出现对学生提问置之不理的情况。
2. 教学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经调查发现,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混乱、逻辑不清,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对该教师的评价极低。
3. 师德缺失,对学生进行言语侮辱和体罚。
在课堂上,该教师经常使用侮辱性的言语对待学生,动辄对学生进行批评、训斥,甚至出现体罚学生的行为。
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身心健康。
二、处理意见针对该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情况,学校决定采取以下处理意见:1. 暂停该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反省和培训。
要求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
2. 降低该教师的职务职称,对其进行警示。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对该教师的职务职称进行降低,以示警示。
同时,要求该教师在降低职务职称期间,不得享受相应的职务职称待遇。
3. 给予该教师相应的纪律处分,纳入师德考核档案。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该教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将该教师的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纳入师德考核档案,作为其今后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4. 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学校决定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教师能够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师德 处理 意见

师德处理意见
关于师德处理的意见
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度。
因此,对于违反师德的行为,我们必须给予严肃处理,以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和纯洁性。
首先,对于违反师德的行为,我们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这包括但不限于体罚学生、收受礼品礼金、滥用职权等行为。
一旦发现这些行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对涉事教师进行严肃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以儆效尤。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通过制定明确的师德规范和评价标准,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养。
同时,建立师德举报和投诉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师德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师德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师德教育。
最后,我们要落实师德处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在师德处理过程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形成师德处理的威慑力,确保师德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处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师德的纯洁性和崇高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十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1.学校应积极与国际教育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和经验。
2.鼓励教师参与国际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十四、预防与预警
1.学校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预防机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自我防范意识。
三、处理措施
1.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处理,应根据失范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影响,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措施:
(1)批评教育:对轻微的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给予口头或书面批评教育;
(2)诫勉谈话: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较为严重的,进行诫勉谈话,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停职检查:对情节较重,影响较大的失范行为,给予停职检查处理;
2.建立师德师风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失范行为进行早期识别和预警,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十五、心理健康支持
1.学校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帮助教师应对职业压力,预防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师德师风失范行为。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十六、权益保障
3.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九、考核与评价
1.学校应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2.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暂停其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应影响其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
3.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十一、档案管理
1.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档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记录和归档。
关于违反师德师风处理意见

关于违反《会昌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的处理办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教职员工能够立足岗位,辛勤工作,为我县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适应,师德师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教师的行为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赣州市教师职业道德“七项严禁”》等的规定不相符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树立教师的良好师德形象,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育,整顿作风,提高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工作,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奉献社会的观念,全面提升学校的新形象、教师的新形象、教育的新形象,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中层正副职、各年级主任三、十条禁令1.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谩骂、侮辱学生。
2.严禁教师调戏、猥亵女生。
3.严禁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或利用教育教学岗位之便强迫、动员、诱导学生接受各种形式有偿辅导。
4.严禁教师擅自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或巧立名目乱收费。
5.严禁在任何时间段参与任何赌博活动。
6.严禁教师违背学生意愿填报、篡改报考志愿或有偿招揽、推介生源。
7.严禁教师在课堂上吸烟、接打手机和酒后进入课堂教学8.严禁教师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介编造、传播谣言中伤他人。
9.严禁教师参与、组织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和其他不正当男女关系活动。
教师如何处理师德师风问题

教师如何处理师德师风问题导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师德和师风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教师在师德和师风方面出现问题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处理师德师风问题,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第一部分:认识师德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师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师德不仅影响教师个人形象,更关系到整个教育行业的声誉和发展。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承担起教育育人的责任。
第二部分:常见的师德师风问题1. 违反教学纪律:教师没有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教学负责精神。
2. 对学生不尊重:教师在言行举止中对学生不礼貌,不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性。
3. 缺乏职业道德: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甚至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4. 对待家长态度不当:教师对家长不友好,缺乏沟通合作的精神。
第三部分:处理师德师风问题的方法1. 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2. 加强监督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监督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3. 加强师生沟通: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合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5.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师德师风表彰奖励,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并引导其积极向上的教育态度。
第四部分:教师个体如何自我提升师德师风1. 加强自我反思:教师应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认真审视是否存在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2. 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3. 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业务能力,做到有备无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违反《龙街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
的查处方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教职员工能够立足岗位,辛勤工作,为我县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适应,师德师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教师的行为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毕节市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威宁自治县“十不准、十不要”》龙街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规定等的规定不相符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树立教师的良好师德形象,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育,整顿作风,提高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工作,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奉献社会的观念,全面提升学校的新形象、教师的新形象、教育的新形象,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安宪
副组长:殷宪平禄应平余才彬
成员:各中层正副职、各年级主任
三、十条禁令
1.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谩骂、侮辱学生。
2.严禁教师调戏、猥亵女生。
3.严禁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或利用教育教学岗位之便强迫、动员、诱导学生接受各种形式有偿辅导。
4.严禁教师擅自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或巧立名目乱收费。
5.严禁在任何时间段参与任何赌博活动。
6.严禁教师违背学生意愿填报、篡改报考志愿或有偿招揽、推介生源。
7.严禁教师在课堂上吸烟、接打手机和酒后进入课堂教学
8.严禁教师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介编造、传播谣言中伤他人。
9.严禁教师参与、组织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和其他不正当男女关系活动。
10.严禁教师在上班时间打麻将、扑克、桌球,玩电脑游戏,上网炒股票。
四、处理办法
请各位教职工认真遵照执行以上“十条禁令”。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查处力度,对各类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对违反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的教职员工,一经查实,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以下相应处理:
1.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全校通报批评,扣发一个月绩效工资。
2.对有偿补课、办班,有偿招揽、推介生源等违规所得,由当事人负责如数退还给学生及家长,同时还必须接受其他相关处罚。
3.当年年度考核确定为不合格,三年内不得参与评优、晋级、表模等。
4.在上级下达整改通知书期限内,对整改不到位的教职工,先停岗、停职,再停薪,直至辞退或解聘。
5.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各位教职工在本办法出台实施之日起,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尽早行动起来,积极主动自查自纠、互议互摆,寻找、反思和发现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师德师风教育建设与教师自身、学生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真查实改,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及我校教学管理水平。
龙街小学
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