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上海地铁车厢禁外放—“独乐乐”是照见文明的修养【热点】2021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及作文导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上海地铁车厢禁外放

——“独乐乐”是照见文明的修养

(一)作文模拟题

12月1号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宣布执行。本次修定增加了对于手机上等电子产品响声外向放的严禁条文。地铁站在线客服接纳访谈时表明,现阶段都还没有关惩罚措施,假如见到不文明的状况,能够向服务电话体现,另一方将联络事后网站工作员进入车内开展劝说。据悉,《乘客守则》正式实施的首日上午,整个上午,所有的运营线路中,各执法单位发现并劝阻了19名类似的乘客。有人对“禁止外放”的条令表示认可和支持,有人对以劝导为主的柔性执法的效果表示担心;有人思考“一刀切”的条令是否有些不近人情,也有人呼吁“把公交车和高铁都安排上”吧......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结合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

(二)写作指导

本则材料是一则典型的时评类作文材料,即针对某一社会热点事件或者热门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面对这类作文材料时,一定要先理清楚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搞清楚需要进行议论的事件或者现象究竟是什么,然后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及其隐含的情感倾向。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上海地铁车厢禁止外放”,材料从官方政策、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大众反馈等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介绍和呈现,立意时也可以考虑从这些角度着手。

1、从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并进行执法的角度,可以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角度,谈一谈制度对于构建文明乘车风气以及构建文明城市或社会的意义。

参考立意:

文明需规则护航;

制度让文明落地生根;

有规矩,更文明;

2、从《乘客守则》首日具体实施情况的角度,可以扣“文明建设”这一角度,论述“地铁车厢禁外放”这一举措的意义。

参考立意:

更安静的地铁,更文明的中国;

约束你我,共筑和谐;

读懂“禁放”里的尊重;

携手聚力,共建文明;

禁放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自觉守法,最有腔调;

3、从“对柔性执法表示担心”和“思考‘一刀切’的条令是否有些不近人情”的思考中立意,论述怎么真正让好的制度落实落地,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立意:

刚柔相济,共享文明;

地铁禁放,要人性,更要规矩;

地铁禁放,要敢管更要善管;

人性执法,给文明一点时间;

在审题立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时评类的材料,在写作时,要做到“就事论事”,不能脱离材料进行发挥。

(三)素材积累

(1)道理论据

上海地铁12月1日起禁止手机外放声音,很多网友都说好,因为这不光让大家有了安静的乘车环境,同时也是在细化、完善公共空间里的行为规范。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权利。公民公民,在公共空间更文明了,才是好公民。

——央视新闻主持人康辉

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奉献。

——爱因斯坦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罗斯金(英)

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

——幸田露伴(日本小说家)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美)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礼记》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产生和谐。

——雨果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颜元(明末清初思想家)

(2)事实论据

①2019 年 10 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规定乘客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

2020年10月1日,武汉新修订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禁止乘客在车站、列车、出入口、通道内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违规最高处200 元罚款。“新修订的条例规定得很明确,包括在列车上进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等行为,如果乘客违反这一规定,执法人员要先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武汉地铁执法人员高梦秋说,武汉地铁执法人员将严格按照条例执法。罚款不是目的,下个月新条例正式实施后,前几天仍将以宣传劝导为主,给乘客一个适应的过程,不会贸然罚款。

②2020年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躺卧或踩踏坐席”“推销产品或乞讨卖艺”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可以说,此举给乘坐地铁“日用而不觉”的乘客提了个醒,也给长期以来广为诟病的不文明现象敲响了警钟。

③2019年1月20日19时许,王某扬在从霍营开往东直门方向的北京地铁13号线的列车上随意将食物残渣掉落在座位和地板上,其间有乘客要求其收拾干净,王某扬不但不听劝阻,还把食品外包装袋抛弃在车厢内扬长而去。1月29日,王某扬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北京公交警方行政拘留。

(四)范文分析

文明需规则护航

——网络评论

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上海地铁方面呼吁,共创安全文明乘车环境。

置身公共场所,切勿大声喧哗,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养。这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也不会

打扰别人生活,更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公共秩序。同理,在较为封闭的地铁车厢里,乘客说话不宜“大嗓门”,更不该用电子设备的“大喇叭”。然而,还是有个别不自觉的人,旁若无人地扰邻,被劝阻反而叫嚣“管不着”,甚至由此引起纠纷,实在令人摇头。上海地铁出台规定,是从制度上对有关行径说“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需要自我养成,也有赖于外部约束。外部约束的作用是,如果某些人管不住自己、一意孤行,要接受相应处理。一旦劝阻无效,“不文明记录”很可能派上用场,“上榜者”会面临在一段时间内行为受限。这固然是一种惩处,但更重要的是,向当事人和社会传递正确导向,减少类似行为发生。文明需要规则“保驾护航”,自律与约束相辅相成。

这之中也有“度”。比如,多地已实行地铁车厢内禁食,但并不指向婴儿和病人。当婴儿需要喝奶、低血糖者亟需摄入糖分,管理者和其他乘客是可以理解的。一些地铁站还专门设置“母婴室”,为妈妈们提供方便。至于电子设备声音外放,倘若是不小心打开,赶紧关上,说声抱歉,也不是什么大事。在界限和体谅之间,人们心中有杆秤,要人性化,不能“教条”,已成为社会共识。

还有人把上海地铁“禁外放”与京沪高铁将推“静音车厢”联系起来。不得不说,这未必是一回事。一方面,京沪高铁“静音车厢”尚无更多细则;另一方面,“静音车厢”只是乘客购票时的一个可选项。根据国外经验,选择“静音车厢”的乘客,手机需被调成静音,说话须离开“静音车厢”,甚至连广播报站都被取消,乘客要根据车内显示屏自行获取有关信息。换言之,“静音车厢”已不是文明乘车的问题,而是乘客需求与运营服务多元化的体现。

地铁车厢“禁外放”并不干涉人们的“自由”。喜欢听歌、刷视频的人完全可以戴上耳机“独乐乐”,这也是尊重他人的做法。实现个人权利,不影响他人权利,这样的权利诉求才是被规则以及法律所保护的。健全完善制度法规,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努力做文明的建构者,从身边小事做起,也将从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受益。

【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评论型议论文,有着完整规范的“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开篇结合材料中的事件,指出地铁禁放外音的目的,是共创安全文明乘车环境。紧接着,则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