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范本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一)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进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1、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
2、重病人抢救应由该科急诊主治医师和急诊护士长组织抢救。
3、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务部(处),由院组织专科医师共同抢救。
(三)急诊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主班护士和值班医师,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四)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
(五)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六)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
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并及时记录于病历上,并提醒补开医嘱和处方。
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一切抢救工作均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执行时间。
(八)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留,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
(九)一切急救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
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用后归放原处,清理补充。
(十)病人经抢救病情稳定或需转入病房或手术室治疗者,急诊科(室)应派人护送,病情不允许搬动者,需专人看护或经常巡视,对已住院的急症病人应定期追踪随访,以利提高救治水平。
(H^一)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总结。
内容包括:1、病员到院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2、组织是否得力;医护配合如何;3、抢救中有何经验教训;。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一、卫生部门要求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要求医疗机构至少应有一名具有急救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医生、护士值班,24小时全天候救治。
同时,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设备和药品,以便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病人。
二、工作流程1.提前准备2.到达现场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迅速评估病情,确定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同时,要询问病人或其家属有关病情的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
3.快速实施抢救措施在评估病情的基础上,抢救人员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注射药物等。
在抢救过程中,抢救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4.抢救过程记录抢救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评估病情的信息、抢救措施的时间和效果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交接班和后续处理当危重病人的病情得到稳定后,抢救人员要与后续的医护人员交接班,并将病情和抢救过程进行详细汇报。
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确保病情的稳定。
三、人员配置1.医生团队中应有一名主治医生或副主任医师负责指导整个抢救工作,包括评估病情、制定抢救方案等。
另外,团队中还应有一名或多名具有急救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医生,负责实施抢救措施。
2.护士团队中应有一名或多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协助医生实施抢救措施,并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3.技术人员团队中还需要有一名或多名具备相关技术的人员,如呼吸治疗师、药师等,负责操作相关设备和药品。
4.后勤支持人员团队中还需要有一名或多名后勤支持人员,负责准备相关设备、药品和抢救记录的整理等工作。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抢救团队的人员配置,具体的配置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资源和需求来决定。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可以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效果,最大限度地为患者争取生命的宝贵时间。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1
XX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一、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 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并应在病程记录中表达。
二、根据病情需要, 及时下达重病或病危通知, 认真填写重病或病危通知书, 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抢救过程中及抢救后可能产生影响生命的严重后果, 取得患方理解, 并签字。
三、重病或病危通知书一式三份: 病历中保存一份, 患方一份, 医务部备案一份。
病危抢救者应向卫生局报告备案。
四、当班人员应该坚守岗位, 认真按科学态度、医疗法规与措施,积极抢救病人的生命, 在病人的生命体征尚未消失前, 决不能停顿抢救;过程中, 严格交接班制度, 在紧急情况下, 门诊与病房的相关科室应团结协作, 互相支持照应, 必要时可以全院大会诊。
五、坚持首诊负责制原那么。
首次接诊的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 由现场最高年资的专家统一指挥, 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 决不允许互相推委, 会诊者应固定在会诊地点进展, 绝对防止病人自行辗转科室之间。
受邀科室, 在接到会诊通知后, 应立即赶到会诊地点。
六、抢救工作中发生医患争议时, 现场人员应及时报告, 并应由门诊部、医务科、平安部门〔包括公安部门〕负责协调解决。
XX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一、对危重患者, 应详细询问病史, 尽可能了解其身份, 准确掌握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报告其家人、亲属或领导的同时, 及时认真按科学态度、医疗法规与标准医疗措施进展抢救。
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 有现场最高年资的专家统一指挥, 并将病情及时将病情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
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 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总值班、医务科、分管院长。
在抢救过程中, 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 边抢救边记录, 来不及记录的局部, 必须在抢救完毕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 抢救车及抢救器械应有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 随时检查, 随时补充。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2.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抢救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3.定期组织国际抢救医学研讨会,提升我国抢救医学的国际影响力。
二十四、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1.加强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学习,确保抢救工作在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进行。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伦理素养。
2.抢救结束后,及时整理抢救记录,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医院定期对抢救病例进行质控,分析抢救成功率和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抢救工作。
七、信息沟通与协调
1.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2.抢救小组与医院抢救领导小组之间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抢救资源的合理调配。
3.演练结束后,组织总结会议,分析演练中的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二十二、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建立抢救信息平台,实现抢救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便于信息共享和远程会诊。
3.推广应用移动医疗技术,提高医护人员在救现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二十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一、抢救原则
1.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全体医护人员应迅速、准确、高效地开展危重病人抢救工作。
2.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以赴救治,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3.严格遵守抢救规程,确保抢救措施科学、合理、有序。
二、抢救组织架构
1.医院成立危重病人抢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危重病人抢救工作。
2.建立资质认证制度,对达到一定水平的医护人员进行认证,保证抢救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保障危重病人得到恰当、及时和有效的抢救服务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危重病人是指临床上危及病人生命的病情或伤情,通常表现为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常见的病情,如心肺骤停、重度创伤、严重中毒等。
以下是一份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的示例。
一、抢救团队建设1.1建立专门的抢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
1.2抢救团队成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保证其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1.3在各个科室中设立抢救队,有统一的抢救制度和操作规范。
二、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2.1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氧气吸入装置等。
2.2确保抢救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在抢救中能正常使用。
2.3准备与危重病人抢救相关的药品,并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抢救流程和指标3.1制定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包括急诊处理、诊断评估、急救措施等环节。
3.2根据不同病情,确定抢救的优先级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抢救方案。
3.3设定抢救的时间指标,包括到达时间、对危重病人进行初步评估的时间、开始抢救的时间等,以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性。
四、抢救记录和评估4.1在抢救过程中进行详细的抢救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用药剂量等。
4.2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病情变化的趋势等。
4.3根据抢救记录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和药物治疗方案。
五、抢救后的处理和随访5.1抢救成功后,及时将病人转入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
5.2对抢救失败的病人,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安慰。
5.3对抢救后的病人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关注其身体和心理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六、制度的宣教和培训6.1定期开展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的宣教和培训,使所有医护人员都熟悉制度和操作流程。
6.2加强与其他科室、抢救队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配合和协作能力。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本(2篇)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并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和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制定本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第二条危重病人抢救应当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注重生命尊严,依法严格保护患者的医疗权益。
第三条危重病人抢救应当坚持及时、全面、科学、有序、协作的原则,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危重病人抢救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指定具有抢救能力的专业人员参与抢救工作。
第五条医护人员参与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要求,且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保持抢救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危重病人抢救准备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对危重病人进行基本救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类危重病人抢救指南和流程,明确抢救流程和步骤,规范抢救操作。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患者的病历、抢救过程和抢救结果,保护患者隐私。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危重病人抢救所需的医护人员数量和质量,确保抢救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危重病人抢救病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支持抢救工作的展开。
第三章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第十一条在发现危重病人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向院内急救中心或抢救组报告,并保持与急救中心或抢救组的通讯畅通。
第十二条急救中心或抢救组收到报告后,按照抢救等级和急救标准,立即出动抢救人员和设备前往现场。
第十三条抢救人员在抵达现场后,应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救治和稳定抢救。
第十四条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抢救指南,有序进行急诊检查、实施急诊治疗和手术等必要的措施。
第十五条抢救过程中,应当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意外伤害。
第十六条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抢救情况说明和告知。
第四章危重病人抢救授权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危重病人抢救的授权程序和范围,规定抢救适用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2篇)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抢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危重病员的抢救行为,保障病员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抢救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和救援组织。
二、定义和原则1. 危重病员:指体循环、呼吸或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生命垂危并需立即抢救的病患。
2. 本抢救制度的原则:(1)生命至上:确保危重病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2)迅速而有序:抢救行动应迅速展开,但同时也要保持有序;(3)合理使用资源:确保抢救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4)尊重病员意愿:尊重病员及其家属的选择和决定。
三、组织与指挥1. 抢救小组成员:(1)组长:医院或急救中心的急诊科主任或急救中心主任;(2)副组长:急诊科主治医师或急救中心副主任;(3)核心组员:急诊科抢救专家及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等。
2. 指挥系统:(1)单指挥系统:由组长一人统一指挥抢救行动;(2)双指挥系统:组长与副组长共同指挥,确保抢救行动的连续性。
四、危重病员抢救程序1. 病情评估:(1)迅速评估病员的意识水平、呼吸、循环、体温和其他重要生命体征;(2)判断是否属于危重病员,并进行分级,以确定抢救的紧迫性。
2. 负责抢救的医生:(1)组长或副组长亲自负责指导抢救行动;(2)医生应根据危重病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抢救措施:(1)急救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辅助呼吸、辅助循环等;(2)药物治疗:根据危重病员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合理使用药物;(3)器械治疗:如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进行治疗。
4. 抢救联络:(1)及时通知病患家属,并保持沟通;(2)与相关科室、专家进行联络,征求意见和专业指导。
五、抢救结束与记录1. 抢救结束:(1)当危重病员的生命体征稳定后,病情得到控制,可宣布抢救结束;(2)如病员无法挽回生命,应立即停止抢救行动。
2. 抢救记录:(1)详细记录病员的抢救过程、使用药物和器械等情况;(2)抢救结束后,将抢救记录整理并归档。
危重病患抢救管理制度
危重病患抢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危重病患得到及时、科学、规范的抢救,提升医院的救治效果和抢救本领,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规章以及本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临床科室对危重病患的抢救工作。
第三条定义1.危重病患:指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患者。
2.抢救:指对危重病患进行紧急救治的行为和过程。
第四条基本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贯彻生命至上、抢救优先的原则。
2.严格依照医疗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抢救。
3.实行全员参加、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
4.加强细节管理,确保医疗操作规范、流程顺畅和沟通顺畅。
5.重视抢救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
第二章抢救准备第五条抢救团队的组建和培训1.各临床科室应设立专业的抢救团队,包含主治医生、护士、技师等,并确保团队成员配备到位。
2.抢救团队成员需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危重病患抢救技术和规范。
3.抢救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急救技能,包含心肺复苏、呼吸道管理、静脉通路建立等。
第六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1.各临床科室应充分配备抢救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正常工作。
2.抢救设备应包含但不限于: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
3.抢救药品应依照相关规定配备,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抢救室的设置1.医院应设立特地的抢救室,布局合理,设备齐全,通风良好。
2.抢救室内应配备必需的设备、药品和器械,以满足不同危重病患的抢救需求。
3.抢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环境乾净和无菌。
第八条抢救流程的订立1.各临床科室应订立危重病患抢救的流程和工作指南,明确抢救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步骤。
2.抢救流程包含:病情评估、抢救团队召集、设备准备、药品使用、协调沟通等环节。
3.抢救流程应简洁明白,便于抢救人员操作和搭配。
第三章抢救实施第九条病情评估和监测1.抢救团队在抵达现场后应立刻对危重病患进行病情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抢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危重病员的抢救行为,保障病员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抢救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和救援组织。
二、定义和原则1. 危重病员:指体循环、呼吸或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生命垂危并需立即抢救的病患。
2. 本抢救制度的原则:(1)生命至上:确保危重病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2)迅速而有序:抢救行动应迅速展开,但同时也要保持有序;(3)合理使用资源:确保抢救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4)尊重病员意愿:尊重病员及其家属的选择和决定。
三、组织与指挥1. 抢救小组成员:(1)组长:医院或急救中心的急诊科主任或急救中心主任;(2)副组长:急诊科主治医师或急救中心副主任;(3)核心组员:急诊科抢救专家及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等。
2. 指挥系统:(1)单指挥系统:由组长一人统一指挥抢救行动;(2)双指挥系统:组长与副组长共同指挥,确保抢救行动的连续性。
四、危重病员抢救程序1. 病情评估:(1)迅速评估病员的意识水平、呼吸、循环、体温和其他重要生命体征;(2)判断是否属于危重病员,并进行分级,以确定抢救的紧迫性。
2. 负责抢救的医生:(1)组长或副组长亲自负责指导抢救行动;(2)医生应根据危重病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抢救措施:(1)急救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辅助呼吸、辅助循环等;(2)药物治疗:根据危重病员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合理使用药物;(3)器械治疗:如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进行治疗。
4. 抢救联络:(1)及时通知病患家属,并保持沟通;(2)与相关科室、专家进行联络,征求意见和专业指导。
五、抢救结束与记录1. 抢救结束:(1)当危重病员的生命体征稳定后,病情得到控制,可宣布抢救结束;(2)如病员无法挽回生命,应立即停止抢救行动。
2. 抢救记录:(1)详细记录病员的抢救过程、使用药物和器械等情况;(2)抢救结束后,将抢救记录整理并归档。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本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危重病人的抢救行为,提高抢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危重病人抢救活动。
第三条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应遵循人道、科学、优质、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组织。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抢救预案和工作指南,指导医务人员开展抢救工作。
第六条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应及时通知患者的家属,并尽量提供抢救过程的情况通报。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第八条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第二章抢救活动第九条危重病人抢救应及时进行,不得拖延。
第十条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的抢救预案和工作指南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抢救环境应保持整洁、温暖、安静,以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保持冷静、专注,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房间。
第十三条对于病情恶化、无法治愈的危重病人,医务人员应终止无效的抢救,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晚年生活。
第三章督导和责任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认识自身职责和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抢救规定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依法采取相应纪律和法律措施,追求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档案和记录,便于查阅和统计。
第四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医疗机构制定,经医疗机构领导批准后施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如有需要,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为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本,供参考。
具体制度内容可能因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模版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我院制定了以下的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二、抢救流程1. 情况判断(1)根据呼叫情况,及时响应,进入现场。
(2)快速评估病人病情,判断是否为危重病人。
(3)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抢救。
2. 保障病人安全(1)迅速提供稳定呼吸和循环支持。
(2)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尊严。
3. 病情监测与评估(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心率、呼吸、血压等。
(2)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4. 协调与指导(1)协调医护人员,确保协同作战。
(2)指导医护人员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
5. 抢救措施(1)按照ABC原则进行抢救,即首先确保气道通畅,然后进行呼吸支持,最后实施循环支持。
(2)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及时采取特殊技术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
6. 紧急转运与接收(1)在抢救过程中,及时安排紧急转运。
(2)通知接受科室做好病人接收准备。
7. 抢救记录与报告(1)做好抢救记录,详细记录所有抢救过程和医疗措施。
(2)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抢救情况。
三、抢救人员的职责和要求1. 医生(1)负责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2)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士(1)提供优质的危重病人护理服务。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并记录。
3. 技术人员(1)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手术、麻醉等方面。
4. 行政人员(1)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抢救工作的进行。
(2)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设备与药品准备要求1. 设备要求(1)呼吸机、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等必备设备。
(2)设备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2. 药品准备(1)常用抢救药品必须随时备货,确保充足供应。
(2)设有专门的药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五、抢救后的处理与评估1. 病人处理(1)抢救结束后,及时转回原科室或有条件的转入适当的科室。
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67339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Community Health Center Critical Patient Rescue System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依照《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序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
(1) 一般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
(2)危重病人抢救应由该科室急诊主治医师和急诊护士长组织抢救。
(3)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由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专科医师共同抢救。
2、急诊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护士长,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3、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即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
4、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5、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执行时间。
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6、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即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
7、各种急救药品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管,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
8、一切急救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
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用后归放原处,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清理补充等工作。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为及时有效抢救急危重病员、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2、抢救工作应由主治医师资格或以上人员主持。
接诊住院医师发现病员病情危重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将情况报告上级医师。
各级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急救处置。
3、抢救过程中需请他科会诊或者协助抢救、应及时邀请相关科室参加、紧急情况可以口头或者电话通知。
4、各科室接到抢救急会诊通知、应由主治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工作、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如因其他医疗工作需要无法及时会诊、应由值班医师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同时将情况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在其他医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到达现场、指导抢救工作。
5、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严防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6、因紧急抢救实施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医师应及时补开医嘱。
7、抢救过程应由责任医师及时、详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中来不及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8、对于不宜搬动的急危重病员应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相应病房进一步处理、对立即需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经治医师应向病房医师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需转院治疗的按转院制度执行。
9、遇重大抢救、突发公共事件应按照相关预案的规定及时报告、组织抢救。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10、各科室应做到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品种数量、定期检修保养、及时消毒灭菌、整理补充、班班清点交接、确保齐全完备、随时可用。
11、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病例组织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水平。
五、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为总结死亡病例的诊疗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制定本制度。
2、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由科主任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应及时组织讨论。
危重患者的抢救管理制度范文
危重患者的抢救管理制度范文危重患者的抢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疗事故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抢救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危重患者:指生命体征异常、生命体征监护不稳定、生命体征衰竭或潜在衰竭的患者。
2. 生命体征:指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常规生理指标。
3. 生命体征监护:指通过监测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4. 生命体征衰竭:指生命体征出现危急变化,已经失去相应功能。
5.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器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血液循环等进行监测。
第二章抢救前准备第四条医疗机构的责任1.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抢救设备和医护人员,确保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抢救队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五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1.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常规抢救设备和药品,如除颤器、呼吸机、注射药等,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抢救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六条抢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抢救培训,提高抢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检验抢救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抢救流程第七条急诊科的责任1. 急诊科负责接收危重患者,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
2. 急诊科应当采用规范的评估工具,如GCS评分、APACHEII评分等,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级。
第八条抢救小组的成立1. 急诊科确定危重患者后,应当立即成立抢救小组。
2. 抢救小组应当由医生、护士、技师等组成,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
第九条抢救协作与沟通1. 抢救小组要互相协作,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抢救小组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措施。
第十条治疗方案的制定1. 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和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模版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危重病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危重病员的抢救工作,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危重病员抢救工作。
第二条危重病员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病人,包括心肺脑复苏、大出血、休克等病情严重的患者。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重病员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抢救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残疾率。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危重病员抢救体系,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组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工作。
第五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危重病员抢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危重病员抢救预案第六条本单位应制定危重病员抢救预案,明确抢救流程、责任分工和沟通协调机制。
第七条抢救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重病员抢救的级别划分和标准;(二)急救中心的联系方式和抢救设备的清单;(三)患者转运和转院的规定;(四)医护人员应急培训的计划和安排;(五)日常抢救工作的记录和统计要求。
第三章抢救设备和药品第八条本单位应购置和维护必要的危重病员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设备完好可用、药品有效。
第九条抢救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一)心肺复苏设备和药物;(二)大出血止血设备和药物;(三)休克抢救设备和药物;(四)呼吸机和氧气供应设备;(五)监护仪和输液泵等。
第十条抢救药品应根据危重病员的不同病情需求合理配置,保证药品种类齐全、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第四章抢救人员第十一条抢救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过相关的抢救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书。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危重病员抢救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抢救人员应按照抢救预案的要求,做好责任分工和协同合作,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抢救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饮酒、吸烟和抽大麻等影响工作的行为。
第十五条抢救人员应保密危重病员的个人隐私和相关医疗信息,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和病情。
第五章抢救流程第十六条危重病员抢救的流程应按照急救中心的指导和抢救预案的要求进行。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本为了提高医院对危重病员的抢救能力和效率,确保危重病员得到及时救治,特制定本危重病员抢救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和病房。
一、抢救团队的组织与要求1.1抢救团队的组成:抢救团队由医护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主治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药师、放射科医师等。
1.2抢救团队的培训与演练:全体抢救团队成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危重病员抢救培训和演练,以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抢救能力。
1.3抢救团队的值班与备勤:医院将根据科室和病房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抢救团队的值班和备勤人员,确保能随时响应危重病员的抢救需求。
二、危重病员的识别与呼叫2.1危重病员的识别:医院应建立一套危重病员的识别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等,以确保对危重病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3抢救团队的响应时间:抢救团队接到呼叫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到达现场。
具体的响应时间要根据医院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三、危重病员的抢救流程3.1到达现场后的处理:抢救团队到达现场后,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意识状态,并迅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氧气给予、建立静脉通道等。
3.2危重病员的临时床旁医疗单:抢救团队在抢救过程中应填写危重病员的临时床旁医疗单,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给予的治疗和用药等信息。
3.3危重病员的监测与治疗:抢救团队在抢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等。
四、危重病员的转运与传送4.1危重病员的转运准备:抢救团队在确定危重病员需要转运时,应尽快准备好相关的装备和材料,确保能够安全、快速地将患者转运到相应的医疗设施。
4.2危重病员的传送:抢救团队在危重病员转运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传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五、抢救后的处理与回顾5.1抢救后的处理:抢救团队在完成抢救任务后,应及时处理抢救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和废弃物,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文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范文1. 引言危重病人抢救是医院急救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的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为了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抢救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抢救准备、抢救流程和抢救评估等方面,详细介绍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的内容。
2. 抢救准备2.1 抢救设备准备抢救设备是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医院应根据不同病种和抢救需要,配备专业的抢救设备,如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
同时,设备的使用需做好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2.2 人员准备危重病人抢救需要具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医院应建立专业抢救团队,包括急诊医生、重症医生、护士等。
同时,抢救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
2.3 抢救药物准备抢救药物是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医院应及时准备各类急救药物,包括抗生素、抗感染药物、抗凝药物等。
同时,药物的储存和管理需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抢救流程3.1 事前评估在抢救过程开始前,抢救团队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病史了解等。
同时,了解患者家属的意愿和要求,为后续的抢救工作提供参考。
3.2 快速反应和初步处理一旦发现有危重病人,抢救团队需要迅速反应,进行初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初步处理包括静脉通路建立、给氧、心电监测等。
3.3 激怒宝PRO做抢救-求生行动对于危重病人,抢救团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紧急治疗,包括心肺复苏、除颤、抢救药物使用等。
同时,团队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3.4 传达和协调在抢救过程中,团队需要及时将抢救情况传达给医院相关部门,协调资源和人力支援。
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4. 抢救评估4.1 抢救效果评估在抢救过程中,抢救团队需要对抢救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改善情况等。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样本(3篇)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样本一、目的及时、迅速、有效地抢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二、适用范围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三、工作要求1、各科室建立健全的急、危、重抢救组织、技术操作常规和抢救程序。
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
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
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3、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4、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并留有医院领导、主管医生、家属的签字,交家属和医务部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
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____小时内补记。
5、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和主管院长。
6、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
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最好有第二个人复核后,再行注射。
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抢救结束后,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
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____%。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文
危重病员抢救制度范文一、前言二、目的1.确保危重病员能够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抢救。
2.最大限度提高危重病员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3.提高医务人员抢救危重病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
三、制度内容1.危重病员抢救组织(1)设置专门的危重病员抢救组,由医院领导任命相关负责人,包括抢救组组长、副组长和抢救专家。
(2)抢救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需要每年定期参加培训,并定期进行抢救演练。
(3)抢救组携带必要的急救器械、药品以及抢救设备以备抢救时出现突发情况。
2.危重病员抢救程序(1)发现危重病员后,立即报告抢救组,并同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工作。
(2)抢救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4)危重病员的抢救应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确保符合医学伦理规范并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风险。
(5)对危重病员的护理需及时跟踪记录,保证抢救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危重病员家属沟通(1)在危重病员抢救过程中,及时沟通家属,告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抢救措施。
(2)根据家属的要求,安排家属与患者进行探望,但需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对于抢救无效的危重病员,应向家属如实告知,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4.危重病员抢救后续管理(1)危重病员抢救结束后,按照相关流程将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2)对于危重病员的护理和康复需进行长期管理和跟踪,确保患者尽早康复。
(3)及时总结危重病员抢救的教训和经验,不断完善抢救工作流程和技术。
四、监督与评估(1)医院领导定期对危重病员抢救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2)建立危重病员抢救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措施进行评估分析,以便于不断优化和提高抢救工作的质量。
五、结语危重病员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至关重要。
制定本危重病员抢救制度,旨在规范抢救程序和保证抢救质量,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最大限度保障危重病员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
救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7339社区卫生中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Community Health Center Critical Patient Rescu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依照《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序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
(1)一般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
(2)危重病人抢救应由该科室急诊主治医师和急诊护士长组织抢救。
(3)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由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专科医师共同抢救。
2、急诊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护士长,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
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3、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即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
4、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5、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执行时间。
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6、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即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
7、各种急救药品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管,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
8、一切急救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
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用后归放原处,定期做好清洁、消
毒、清理补充等工作。
9、病人经抢救病情稳定或需转入病房或手术室治疗者,急诊科应派人护送;病情不允许搬动者,需专人看护或经常巡视;对已住院的急诊病人应定期追踪随访,以利提高救治水平。
10、各科室建立抢救登记本,记录抢救病人的病情、抢救经过与经验教训以及参加抢救工作人员名单。
11、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总结。
附件:
危重病人抢救范围
凡病情紧急危及生命立即进行抢救及监护者,均应列为危重抢救病例,包括:
1、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
2、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
3、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包括麻醉意外);
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全心衰、急性心肌梗塞、阿斯综合征、重症心绞痛等);
6、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7、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压危象;
8、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堵塞;
9、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度急、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气管异物、肺梗塞、羊水栓塞、高血压气胸、急性大量胸腔积液、呼吸肌麻痹等);
10、急性大咯血(支气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肺结核等);
11、各种原因所致的喉梗阻(急性喉炎、白喉等);
12、急性肝、肾功能衰竭(重肝、尿毒症、肝肾综合症等);
13、严重颅脑损伤,脑疝;
14、海绵窦血栓形成,重型脑出血;
15、大面积烧伤;
16、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各种腹腔脏器穿孔);
17、重度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8、重症急性溶血危象(输血反应、血型不合、蚕豆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19、急性粒细胞缺乏,急性再障;
20、各种药物、食物或毒物急性中毒;
21、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等;
22、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病情严重者;
23、重症剥脱性皮炎;
24、自缢、刎殒、电击伤、溺水、坠楼、严重利器伤、扼伤、爆炸伤、车祸伤等;
25、器官移植术后及体外循环术后需抢救者;
26、严重多发性或复合性创伤;
27、上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或四肢瘫痪;
28、急性青光眼。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