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绪论20世纪21世纪初的历史八大方面1.刻骨铭心的两大灾难——热战与冷战核武器——悬挂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石破天惊的两大震撼——十月革命与苏东剧变3.方兴未艾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的威胁: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武器扩散4.锐不可挡的两大潮流——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大国力量兴衰消长,世界多极化格局日渐明朗经济发展,市场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锐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基本特征是商品、技术、信息特别是资本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5.反差悬殊的两大方阵——南北贫富差距6.天怒人怨的两大祸源——全球霸权主义与“三股势力”即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7.意图迥异的两大口号——美国提出由它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8.难以逾越的两大选择——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和本国特点的资本主义本课是社会科学,要把事件放在时空(条件)中,才能理解。
分析国际问题要抓住利益这条主线。
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研究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外交的主线,对所有主权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利益是变化的主线。
国际规则(背后是利益)都是大国在主导,规则变建立在实力变的基础上。
国际格局既有动态性,又有静态性。
第一章当代世界总格局二战以来宏观的发展变化过程1.政治格局的演变2.经济格局的演变体现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3.军事格局的演变随着苏联解体,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在过去,海上武装力量强大,意味着能走多远,经济实力能扩大多少。
现在主要看核力量。
影响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世界政治美国的外交战略非常成熟。
得益于智库。
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出谋划策,包括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
美国的民间智库研究更为客观,脱离了政治色彩。
◆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
论当代美国逆全球化与孤立主义以及中国的应对
环球智库023论当代美国逆全球化与孤立主义以及中国的应对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各国和区域经济开始步入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快了商品的流通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至今全球化虽受到过冲击,但依旧没有改变其运行轨道。
美国逆全球化和孤立主义的表现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逆全球化的趋势开始逐步加速。
尤其是自2017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正式宣誓就职,并在就职演讲中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并宣称美国的国家治理政策都遵循“美国优先“原则。
之后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疑是与全球化相悖,与时代潮流相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美国的经济遭到重创,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并缓解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加设了贸易壁垒、技术壁垒与交流壁垒。
在政治领域美国反多边主义的行为主要是“退群“并建立美式“小多边主义”体系。
其先是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代之以“更加公平的双边贸易协定”;否决了原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要求重新谈判,2018年11月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为了维护自身战略成本,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限收缩,尤其是近几十年多个盟友依靠美国获益,在美国实力衰减下,对他国“搭便车”的行为极为不满,不愿继续耗费巨资以兑现其在全球范围内对盟友在安全上、经济上的各种承诺。
在文化社会方面,美国一直以自由民主的“民族大熔炉”著称,但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发生了逆转,其对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移民政策进行改革。
如2017初美国签署了移民禁令。
2017年以来,曾经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并且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的美国,开始减少于国外科教文和经贸的交流,同时其国内出现一股质疑和抹黑中美人文交流的强劲逆流。
除此之外2020年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逆全球化”及孤立主义起了催化的作用。
美国逆全球化与孤立主义的形成原因美国极力追求美国霸权,一直认为自身具有领导世界的使命,在对外关系中一直寻求霸权与强权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是“一超多强”。
首先,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主导权,甚至经常无视国际政治规则,越过联合国执行其政治意志,其政治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力量依然十分强大。
尤其是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因此依然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前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欧盟作为欧洲各强国的联合体,在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亦占据的一强的地位。
欧盟三大强国英法德本身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其原殖民地国家和传统势力范围(如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依然保持着政治影响力上的优势。
而随着欧盟的日渐扩张和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个成员国普遍具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国家联合体必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相形见绌。
但相对而言,借助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可以列为一强之列。
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愈发想要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现状,其政治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
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力也在飞速增长。
而且印度人从来都没有满足于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形象。
在巩固南亚次大陆霸权的同时,印度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强国。
而印度拥有核武器的现实也给印度的影响力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一些二流强国,诸如巴西,澳大利亚等,也在国力增长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当中,但是限于其国力的现状,这些国家顶多是地区性的强国,和上述位列“一超多强”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当代美国概况知识点总结
当代美国概况知识点总结当代美国是一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以其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下是对当代美国概况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状况1.1 政治体制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政治体制为总统制,由行政、立法、司法三大分支相互制衡。
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行使大部分行政权力,而国会负责立法工作,最高法院则负责司法审判。
此外,各州政府也具有相当的自治权。
1.2 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总统制、联邦制、三权分立以及宪政等要素。
总统制是美国政治的主要特点,其政治权力和政治责任分散化的特点使得美国政治既有灵活性,又有稳定性。
1.3 政党体系美国的政党体系主要由两大党派统治,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民主党主张进步、社会福利和多元文化,而共和党则主张保守、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
其他一些小党派在选举中也有一定的份额。
1.4 外交政策美国一直以来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秩序为核心,主要以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来进行外交斡旋。
与此同时,美国也主张维护人权和和平发展,参与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
1.5 政治问题当代美国政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国内政治分裂、选举制度不公平、民主制度危机等。
特别是在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严重,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加剧,也使得政治治理难度加大。
二、经济形势2.1 经济体制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制主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调私有制和自由市场。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主要扮演监管和调节的角色。
2.2 主要产业美国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医疗、科技和娱乐等。
其次是制造业和农业,前者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后者则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渐减少。
2.3 经济发展水平美国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靠前。
其人均收入、科技创新、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思政《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习题库
2010思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库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一、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北美自由贸易区二、简答题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论述题1.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建立起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经济霸权的?2.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一、名词解释1.杜鲁门主义2.马歇尔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华沙条约组织5.东南亚联盟(亚细安)6.北约战略新概念二、简答题1.根据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对其进行评价。
2.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原因。
3.苏联解体的原因。
4.当今世界政治发展基本趋势三、论试题论述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第三章当代美国经济政治与全球战略一、名词解释1.尼克松主义2. “参与与扩展”战略二、简答题1.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治制度2.尼克松时期美国战略调整的原因、内容及实质3.美国霸权的特点。
三、论试题1.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2.论述美俄关系历程及当前两国关系特点。
第四章欧洲的一体化一、名词解释1.戴高乐主义2.新东方政策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4.洛美协定二、简答题1.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内容。
2.欧盟的性质与国际地位第五章走向大国的日本一、名词解释“55年体制”二、简答题1.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快速恢复的原因。
2.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演三、论试题1.论述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论述冷战后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目标采取的措施。
你认为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前景如何?3.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第六章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一、名词解释“休克疗法”二、简答题1.如如何看待叶利钦时代的经济转轨2..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政治的变化。
三、论述题1.论述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治体制调整的内容2.论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点及前景。
第七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简答题1.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发展中国家可以划分为哪几种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困境?出路何在?第八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简答题1..19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
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解读
第五章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是全球性的。
2、对于中国来说,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第一节当代美国经济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美国为什么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历史短,没有封建的包袱,因此思想不受束缚,创新能力强。
200多年的历史中就发生过两场战争,不打内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能源多,地大物博。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霸主,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实力基础。
冷战时期美国始终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但其经济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战后初期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局面。
经济危机、美元危机、能源危机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增长。
里根经济学●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福利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企业大幅减税老布什时期,美国经济开始疲软,美国经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调整与改革。
二、美国经济的调整与改革克林顿时期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
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1.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干预。
2.压缩政府津贴,削弱国防开支,增加税收3.加速发展信息产业4.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
一高三低:低赤字、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小布什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小布什采取的措施:对内经济政策:通过减税和降息,力图扩大就业和投资,推动经济恢复和增长。
对外经济政策:美国政府放弃了强势美元政策,连续贬值,促进了出口,缩小了贸易逆差。
三、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第一,美国经济始终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循环往复。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和股市两个泡沫相继破灭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第二,财政和金融政策摇摆不定。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以财政赤字加大投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上升,刺激经济增长。
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三大战略
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三大战略----不同时期全球战略的特点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业班级:机械五班学号:120108367 姓名:季小虎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在许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切研究美国全球战略,有助于总体上把握美国的军事策略和安全,判断其国际行为的基本趋势。
作为二战中最大的战胜国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及财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基于此,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经济战略文化战略不同时期特点作为二战中最大的战胜国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下大量的资源及财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基于此,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美国在争霸过程中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战略,及军事战略、经济战略和文化战略。
一、军事战略(一)、部署重要海路的军事基地、其军事能力是控制海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攻击。
(二)、部署军力在各个路地上的战略位置、其目的是防范或打击不老实的对手。
(三)、部署重兵防范潜在战略对手、其最终的目的是消灭。
(四)、太空、海洋、路基、网络形成的海陆空全方位监控世界。
二、经济战略(一)、金融、美国的金融产业非常完整。
控制全球经济贸易、目的是吸收世界资金。
(二)、科技、不仅军事科技世界首屈一指,而且民用科技也是全球最发达之一。
不过就是限制很多,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能获得高科技产品、卖给其他国家的都是美国淘汰的产品。
这是他的实体经济。
(三)、货币、控制他国的经济和打压他国经济的战略武器。
美国政治与经济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与劳工权益保护的挑战与争议
挑战
社会福利支出庞大,财政压力增加;福利制度存在滥用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需要加强监管。
争议
社会福利政策与劳工权益保护在实践中存在争议,如最低工 资标准是否合理、工时限制是否影响就业等。
06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政策目标与手段
目标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系统 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策协调的实践
美国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 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恢复信心。
04
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关系
贸易政策目标与手段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 就业率。
保护国内产业
采取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 市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冲击。
维护国家利益
确保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争取有利 的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组织与多边贸易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WTO)
01
通过多边贸易协定,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解决贸易
争端。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02
涵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促进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三权分立
美国政治体系中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相互独 立、相互制衡,确保政治权力的均衡和制约。
3
制衡机制
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制衡机制包括分权、联邦和司 法审查等,以确保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选举制度与政治党派
选举制度
美国选举制度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 举相结合的方式,选民直接选举众议 员和部分参议员,其余参议员由各州 选出的选举人选举产生。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三章奉行全球战略的美国
四、当代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政治信任危机加深 经济危机和巨额赤字 社会危机和“社会病”
美国经济进入 不可逆转的
“债务黑洞”
2011年7月以来,美国国 债升至14.29万亿美元,达到 美国GDP的90%,占到了全球 债务余额的24%左右。
第三节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演变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与演变 二、后冷战时代美国谋求单极霸权的 全球战略 三、美国“和平演变”战略及其实质
战略扩张阶段: 1、杜鲁门的遏制战略(1945-1953)
美国的对外战略发生质的变化:
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杜鲁门主义”为 核心的冷战政策(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对西欧、日本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 对亚非拉地区推行“第四点计划” 建立“美洲国家组织”加以拉拢和控制 在军事上实行一系列共同安全计划
三、当代美国政治的新变化
利益集团:是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 价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它集 中代表、表达某种特殊利益群体人们的利益、 要求,通过影响政府政策来维护自己的集团 利益。
利益集团日益成为政府和议会背后左右决策 活动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各种方式:游说、捐款、抗议、示威游行、 罢工、暴动、大规模舆论宣传
战略推进阶段: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1989-1992年)
推出“新大西洋主义”重塑欧洲格局,保持和加强 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超越遏制:在不放弃对苏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 东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经、 文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 促使苏削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国内政治“多元化”, 使苏东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两党的全国组织松散很不固定
美国选举制度 的金钱本质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经济发展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日趋一体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多极化意味着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有几个主要大国相对平衡的格局。
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并在一些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正在向世界贡献许多新兴技术和新型产业,例如人工智能、5G、电动汽车等。
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印度、巴西、南非等正在逐渐崛起,这也让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全球化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显著增强了贸易流通、技术传输和信息交流,使世界上的人们更加相互依存和联系紧密。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破除了时空限制,人们的行动、信息交流和生产过程都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了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国际制度和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变得更加迅速和复杂。
多元化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了许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社会和国家,世界上各个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和差异。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各国家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促进经济发展。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的经济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技术创新的加速,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在被颠覆。
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全球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贫富分化、社会失衡和文化分裂等问题。
另一方面,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及其原因(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经历1、恢复阶段(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2、高速发展时期(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3、“滞胀”阶段(1973-1982年)4、调整阶段(1983-冷战结束)5、结构性转变时期(冷战结束至今)(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和发展特点1、在世界经济的许多方面占居主导地位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3、发展的波动性越来越小4、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三)、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1、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2、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3、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和经济协调的加强。
4、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5、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6、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推动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一)、调整了产权关系(二)、调整了劳资关系(三)、调整了分配关系(四)、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计划化(五)、在各种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联系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一)、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三)、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四)、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一)、现实困难 1、经济周期停滞和经济危机的痼疾2、失业率居高不下3、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扩大(二)、深层矛盾1、个别企业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第二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1、议会制度2、行政制度3、司法制度4、政党制度5、选举制度(二)、政体的主要类型1、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一)、政治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二)、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三)、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四)、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五)、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六)、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作用加强(七)、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行政权力膨胀(八)、主流政治思潮和非主流政治思潮出现了新的特点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及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一)、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二)、政治冷淡主义突出(三)、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四)、两极分化(五)、种族问题突出(六)、精神和信仰危机(七)、社会犯罪(八)、极右翼势力抬头第三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实质(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中一致和协调是主要的(二)、其它发达国家对美国的霸道行径也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斗争(三)、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和变化(一)、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1、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2、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年)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年)(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年)2、卡特时期(1977—1981年)(三)、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1、里根时期(1981—1989年)2、布什时期(1989—1992年)3、克林顿时期(1993—2000年)4、小布什时期(2001年—)三、西欧的对外政策(一)、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二)、60年代联合与自主的倾向增强(三)、70年代到80年代末期,西欧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增强(四)、冷战结束后,欧洲联盟力争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四、日本的对外政策(一)、战后初期的“追随外交”(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的“经济外交”(三)、70年代的“多边自主外交”(四)、80年代后,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加快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1、联盟关系2、合作关系3、竞争关系(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五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及其意义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及其标志(一)、第三世界的含义(二)、“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1952年法国学者索维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2、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3、1974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四)、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1、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2、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促使世界格局演变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二)、维护世界和平的支柱和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力军(三)、第三世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市场(四)、第三世界的兴起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一)、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1、发展的准备阶段(1945—1955年)2、起飞阶段(1956—1965年)3、高速增长阶段(1966—1973年)4、开展石油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阶段(1973—1980年)5、停滞阶段(1981—1989年)6、持续增长阶段(1990—1997年)7、调整阶段(1998年-现在)(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的成就1、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获得高速增长2、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进出口结构有所变化,对外贸易额有较大的增长4、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5、民族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二)、进口替代战略(三)、出口导向战略(四)、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调整与改革(一)、战略调整(二)、结构调整(三)、体制改革(四)、对外开放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债务问题(二)、粮食问题(三)、人口问题(四)、环境问题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一)、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二)、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三)、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四)、必须把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五)、必须把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稳定相统一(六)、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改革相适应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1、共和制政体(1)、议会共和制(2)、总统共和制2、君主制政体(1)、议会君主制(2)、绝对君主制(3)、二元君主制3、军人政权4、政教合一神权政体5、部落酋长制政体6、党政合一制(二)、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1、一党制2、一党优势制3、两党制4、多党制5、无党制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思潮(一)、民族主义(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四、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定及其因素(一)、民族问题(二)、宗教问题(三)、政治派别和政治权力的问题(四)、专制独裁统治(五)、外国的干涉及国际的影响问题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外关系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南北关系(一)、南北关系的由来与发展(二)、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特点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南合作(一)、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1、建立了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2、贸易合作3、货币金融合作4、劳务和技术合作(二)、南南合作的意义1、发展民族经济2、实现经济独立3、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四、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一)、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二)、发展中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反帝、反霸的主要和基本的依靠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三)、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巨大贡献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突出发展1、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发展速度比较快(2)、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在政治上,各国废除了旧的剥削制度,建立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无产阶级政权,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3、社会主义国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二)、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进步与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力量2、对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世界民主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4、促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5、社会主义是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动因与实质(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动因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苏联模式阻碍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动因2、东欧国家想摆脱苏联的控制也是一条重要动因3、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和在苏联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4、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及其领导人洞察到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促使其改革的动因(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经历的阶段1、尝试阶段(50年代初期-60年代初)2、深入发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中)3、全面改革并遭受挫折阶段(70年代中-80年代末)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调整(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1、朝鲜2、越南3、老挝4、古巴第三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一)、东欧剧变的原因1、照搬苏联模式,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2、各国执政党建设存在严重问题,经济、政治政策失误,是东欧剧变的内在原因3、长期以来苏联东欧关系的不正常和戈尔巴乔夫调整东欧政策对东欧剧变产生了深远与直接的影响4、西方多年来对东欧进行和平渗透,以及在1989年东欧剧变中的推波助澜是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二)、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1、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2、苏联党长期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苏联长期实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庞大的军费开支与援外开支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也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4、新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强了“和平演变”攻势,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外部因素(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集中全力发展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必须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3、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监督4、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5、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颠覆活动高度警惕二、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一)、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曲折,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局部失败,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三)、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四)、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只要我们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必将使社会主义更加成熟和充满活力,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课题(一)、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和机遇(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二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三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四)、苏联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第四个重大挑战和机遇(五)、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自身改革带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第七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一、东欧国家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前景(一)、经济转轨的方式1、激进的休克疗法2、渐进的经济转轨(二)、经济转型付出巨大代价的原因1、认识上的失误2、各国政策失误造成的管理混乱和失控3、长期积存下来的结构性障碍4、政治制度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时并进,政局动荡多变1、西方承诺迟迟不兑现(三)、经济转轨仍面临许多问题1、各国制度建设滞后2、市场机制不健全3、基础设施薄弱4、经济增长缺乏后劲2、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二、东欧国家政治转轨与社会政治发展趋势(一)、政治转轨的几个阶段1、多党制建立阶段(1989~1992年)2、多党议会民主框架形成阶段(1993~1995年)3、多党议会民主制巩固和完善阶段(1996年至今)(二)、存在的政治社会问题1、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加剧2、贪污腐化、社会犯罪问题严重3、人民的政治热情趋于冷淡,政府威信降低三、东欧国家外交政策调整与外交关系走向(一)、战略目标西移,东欧国家普遍把“回归欧洲”作为首要的政治和外交目标(二)、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保持正常国家关系,中东欧国家之间加强区域合作(三)、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四、独联体与独联体国家政治经济概况(一)、独联体与独联体国家政治经济概况(二)、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1、成立之初,各成员国存在着强烈的“独”的倾向2、自1993年以来,独联体内部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联”的趋势(三)、独联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虽签订了大量的协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2、如何实行一体化,各国存在很大分歧3、在俄罗斯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中矛盾多,且俄罗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独联体其它成员国对俄罗斯存在着戒备心理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一、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一)、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轨1、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2、通过经济自由化,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3、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造(二)、经济一波三折,逐步走向恢复(三)、普京政府振兴经济的基本构想和政策二、俄罗斯的政治转轨与社会政治状况(一)、确立以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二)、进入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政治1、采取措施进一步改革和加强联邦制2、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3、重点惩治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的非法行为,使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4、重拳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三、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对外关系(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1、“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破产2、“双头鹰”外交政策的出台3、普京外交政策的特点(二)、俄罗斯的对外关系1、俄罗斯不断巩固与独联体的关系2、外交重点在欧洲3、重视改善俄与美国的关系4、俄罗斯不断发展与亚太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一、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对外关系(一)、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联苏反美,结成反帝统一战线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二)、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两个拳头打人”(三)、从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一条线”战略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一)、中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1、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2、中国调整了“一条线”战略,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内容,即真正不结盟的方针3、中国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二)、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最稳定的时期2、中美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3、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后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第二节中国对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一)、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四、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出发点是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五、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战略问题的思想(二)、关于中国永远不称霸,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三)、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想(四)、关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想(五)、关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思想(六)、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领土争端的思想(七)、关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思想(八)、关于新旧格局转换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六、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一)、全面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时代主题的判断,高举和平和发展两面旗帜(二)、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方位地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关系(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四)、把握科技革命发展的新趋势,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五)、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六)、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七)、致力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第三节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一、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一)、新中国的成立,是战后雅尔塔体制中唯一一个不是由美苏安排的大事件,粉碎了美苏控制中国的阴谋(二)、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三)、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并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四)、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二、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与作用的扩大(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二)、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三)、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经验;在政治上,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多边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积极而主要的作用三、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机遇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就是发展的最大机遇2、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提供了重要条件3、国内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内部保障4、高新技术革命和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二)、中国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不断发展,世界和平还面临着威胁2、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势必面临激烈的来自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实力方面的竞争压力3、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对立将会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面临一定的困难4、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仍然是基本国情5、至今,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1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各章选择题及答案
《各章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B )A. 战争与动荡B. 和平与发展C. 对话与合作D. 互利与共赢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主题是。
(A)A. 战争与革命B. 竞争与合作C. 和平与发展D. 对话与交流3、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C)A. 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 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加强国际干预4、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条件是。
(D)A. 生活条件的改善B. 经济总量的提高C. 资源有效地利用D. 信息技术的推动5、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B)A. 发达国家的发展B.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 东方国家的发展D. 西方国家的发展6、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的实质是什么?(B)A. 恢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B. 曲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争夺世界政治控制权C. 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D. 加强军事同盟,强化国际干预7、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B)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 推动南北对话C. 加强南南合作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什么?(D)A. 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B. 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C. 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2002年8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的宗旨是什么?(C)A. 为了人类的未来B. 贯彻《21世纪议程》C. 拯救地球,重在行动D.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10、中国的GDP居世界第( A )位。
A. 第三位B. 第四位C. 第七位D. 第九位11、中国是世界第( A )大新兴市场。
A. 第一大B. 第二大C. 第三大D. 第四大12、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 B )个。
A. 49个B. 53个C. 36个D. 21个13、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是谁首先提出来的?(B)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14、什么是当今各国的战略中心?( B )A. 和平问题B. 发展问题C. 国内稳定D. 民主政治问题15、世界上地理范围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 D )。
当代政治与经济习题答案
1、谈谈你是如何看下列问题的钓鱼岛之争为何越演越烈?钓鱼岛虽然只是一个面积总共不到七平方公里的荒岛,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战略意义,一直是中日两国敏感和热点问题。
(1)钓鱼岛的战略价值是重大的,它不仅在于岛屿本身七平方公里的主权标志,而且在于其潜在的经济与军事价值。
从经济意义上讲,钓鱼岛之争是巨大的海底资源的争夺。
就海底资源而言,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和中国大陆的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处在东北一百二十海里,介于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及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其潜在的军事价值不言而喻。
日本为扩大经济和战略空间,眼睛一直盯着外海岛屿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利益及潜在的军事安全价值。
因此,出于主权、经济、军事的重要战略意义,钓鱼岛一直是中日两国敏感和热点问题,争夺的焦点。
(2)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国右翼极端倾向得以不断发展,钓鱼岛问题成为日本右翼势力挑起事端、干扰中日关系、博取国民意的抓手。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重挑衅行为,激化了事件的发展。
2010年9月7日,日本出动海上保安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追逐拦截中国渔船,致使发生冲撞,并以此为由逮捕中国船长,扣留中国渔民和渔船,并妄图对中国公民罚款判刑,逼迫中国公民以道歉的形式承认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阁僚会议,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
而相对应地,中国民间的保钓行动兴起。
双方僵持不下,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在刺激着本来已经紧绷的神经。
(3)美国因素使得本已复杂的钓鱼岛问题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美国政府一方面声称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一方面又多次宣称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组前言关于本大纲的说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6级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学校的限选课开设。
由于教育部到目前还没有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因此本门课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均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方案编写的。
由于教学时数大幅减少,教师已无法按照原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讲授,本大纲就是适应这一情况的变化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作了一些删简,目的在于更好地给同学们展现出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以利于我们对这个紧张、动荡、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课程简介:本课主要通过介绍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美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的对外战略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等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并能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政治、经济、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全面认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最终终使学生确立“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的思想观念,培养和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
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南。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全文如下:一“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
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
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同志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
最近,胡锦涛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中。
从古代的帝国兴衰到现代的民族国家崛起,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到工业社会的全球贸易,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重新分配与组合。
进入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更是经历了深刻而复杂的演变。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曾经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列强实力大幅削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
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在政治方面,美苏各自组建了以自己为首的政治联盟。
美国通过建立北约组织,拉拢了一批西方国家;苏联则成立了华约组织,与北约相抗衡。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严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这种紧张的政治对峙,使得世界被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国际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机。
在军事领域,美苏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双方不断研发和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核武器、导弹等。
这种军备竞赛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也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古巴导弹危机就是美苏军事对抗的一个典型事件,当时世界一度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经济逐渐陷入困境,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20 世纪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此进入了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欧盟通过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在军事和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日本在科技和经济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实力。
在世界经济格局方面,二战后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
谈美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我的“美国梦”背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要求采访一位同学或老师,喜欢哪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喜欢这个国家?2012年12月15日,在学校的某地方,我采访了我的同班一位同学,以下是我把所采访的内容整理成以自述为主的的一篇文章。
他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
访谈时间:2012年12月15日地点:图书馆八楼研讨室访谈方式:面谈访谈时间:2个小时正文:我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就跟你所了解的一样,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
为什么这样说,从很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出来。
正如他们所追求的美国梦一样。
也是从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
首先我很喜欢看美剧,毫无疑问,美剧已经成为美国的代名词之一了。
美国人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深深的诠释一个道理,他们在追求着幸福,追求着自由,强调着自己心中所属的那一份安详,他们都是美国最精髓的文化。
正如《越狱》中所说的一句经典台词一样:“I'm getting you out of here.”他们不怕失败,即使面对困难时,想着不是逃避,他们想要是想法设法的是自己脱离困境,他们一直在坚信,也在做到,让自己活得有信念点,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迈克尔曾经对萨拉说过,我所有的只有信念,失去了它我一无所有。
正是有了坚强的信念,迈克尔改变了他所爱的人的人生。
正是这股坚强的信念,打动了所有喜欢越狱的我们。
越狱是精彩的,紧张的,也是深邃的,悠远的。
它的意味值得反复咀嚼。
它的生命力会历久弥新。
还如《阿甘正传》,他一直所给人的定位就是一部极具正能量的电影。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美国人就是这样,无论是从独立战争,还是到后来的南北战争,美国一直都在践行着他所说的,坚持不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是全球性的。
2、对于中国来说,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第一节当代美国经济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美国为什么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历史短,没有封建的包袱,因此思想不受束缚,创新能力强。
200多年的历史中就发生过两场战争,不打内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能源多,地大物博。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霸主,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实力基础。
冷战时期美国始终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但其经济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战后初期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局面。
经济危机、美元危机、能源危机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增长。
里根经济学●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福利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企业大幅减税老布什时期,美国经济开始疲软,美国经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调整与改革。
二、美国经济的调整与改革克林顿时期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
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1.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干预。
2.压缩政府津贴,削弱国防开支,增加税收3.加速发展信息产业4.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
一高三低:低赤字、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小布什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小布什采取的措施:对内经济政策:通过减税和降息,力图扩大就业和投资,推动经济恢复和增长。
对外经济政策:美国政府放弃了强势美元政策,连续贬值,促进了出口,缩小了贸易逆差。
三、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第一,美国经济始终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循环往复。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和股市两个泡沫相继破灭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第二,财政和金融政策摇摆不定。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以财政赤字加大投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上升,刺激经济增长。
金融政策: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控制或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
美国经济四大难以根除的经济疾患。
一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二是国债连年攀升。
三是个人储蓄增长有限。
四是贸易逆差。
第三,贫富两极分化难以消除,社会问题愈益严重。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007年3月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上述美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爆发。
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财政金融政策、经济结构和社会贫富悬殊等深层次矛盾,表明美国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只能部分地改进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却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
第二节当代美国政治一、美国政治制度及其实质《五月花号公约》的主要精神是建立一个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实行自治的共和政体,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享有平等、自由、选举等民主权利。
清教徒在新英格兰建立起来以城镇为基层的行政单位。
在城镇里实行《五月花号公约》式的直接的民主管理。
《五月花号公约》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有深远影响,被称为“北美民主制度的一块基石”美国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行共和制的国家,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府的所有权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民大众;由胜任官职的人执政,任期有一定限制。
否则,一小撮暴烈贵族,通过他们握有的权力,施展压迫,就可以挤进共和国的行列。
显然,共和以外的制度,不符合美国人的天性,不符合革命的基本原则。
”美国政治制度法律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和26条修正案原则: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表现形式:联邦制、代议制、总统制和两党制。
第一,三权分立第二,联邦制:联邦和各州纵向分权第三,总统制由于总统不是由国会而是由人民选出,美国总统直接对人民负责,自行组织只对总统负责的内阁,形成美国式的总统内阁制。
第四,两党制民主党代表着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着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共和党代表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保守主义是其基本信条。
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美国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政治利益集团的分权和制衡。
美国的两党制实际上是代表着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两大党派轮流执政。
美国的选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富人游戏和金钱政治。
二、战后美国政治的变化第一,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强化。
美国总统的权力有多大?联邦政府机构不断扩大联邦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总统的立法倡议权总统的外交权和军事权艾森豪威尔在1958年出兵黎巴嫩,肯尼迪在1961年出兵越南,约翰逊在1965年扩大越南战争,事先都没有得到国会批准。
第二,中产阶级迅速崛起。
“中产阶级”是指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为主体的白领工人阶层。
第三,利益集团影响日益扩大。
利益集团:持有共同利益诉求并向其他社会集团包括政府提出利益要求的集团。
决定因素:真正决定利益集团影响大小的,是其经济实力,它们利用金钱影响政府决策,导致金钱政治的产生。
奥巴马访华美国对台军售爱国者3导弹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个大规模军事工业相结合,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
它的全部影响──经济的、政治的,甚至精神的──在每个城市、每座州议会大楼、每一联邦政府机构内都能感觉到。
我们承认这种发展绝对必要,但我们不应忽视其重大的影响。
它涉及我们的人力、资源、生活,乃至我们社会的结构。
在政府各部门,我们必须警惕军事─工业复合体取得无法证明是正当的影响力,不论它这样追求与否。
极不适当的权力恶性增长的可能性目前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
我们决不能让这一联合体的势力危害我们的自由或民主进程。
我们不应心存侥幸。
只有警觉而明智的美国公民才能强迫庞大的工业和军事的国防机构与我们和平的手段和目标恰当配合,以使安全和自由并驾齐驱,同获成功。
——艾森豪威尔告别演说美国三大武器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声公司第四,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青年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冷战结束后,族群矛盾加深,多次爆发种族骚乱。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内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观点。
这些政治思潮和政治观点毫无例外都是为美国政治服务的。
三、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保守主义欧洲: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相对美国:保守主义就是维护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新保守主义思想首先发端于思想界新保守主义最基本的信条1、强调自由,反对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涉2、主张机会平等3、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和减税4、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主张1、推行美国式自由民主价值观念和扩展美国式自由民主制度2、奉行单边主义,反对多边主义3、强调武力,主张先发制人第三节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一、美国的世界影响力第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世界经济秩序。
战后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第二,通过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支配世界战略格局。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着世界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保持双边或多边军事同盟。
第三,运用先进的科技实力引领世界科技潮流。
战后以来,美国始终是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引领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第四,依靠文化软实力在全世界进行政治渗透。
美国的制度模式、价值观念、大众文化和生活方式构成其“软实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并影响其他国家政治观念及文化。
政治力:美国不遗余力地向全球各个地区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巩固其全球霸权的思想基础,使得不少国家的民众产生迷信与向往美国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的倾向。
文化力:美国式的商业文化、大众化的流行文化和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无孔不入,构成美国文化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力:美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断操纵或主导联合国事务。
美国还在其他国际政治组织中居于主要地位,对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些重大事务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世界政治中,美国虽拥有超强的实力和影响,但它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美国的实力地位总体上呈相对下降趋势。
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推行遏制战略,即以军事包围、政治颠覆、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以及和平演变等手段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1. 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声称当前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世界任何地方的革命都是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一部分,都威胁美国的安全,美国必须做出反击。
经济上,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马歇尔计划解救了西欧各国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革命的爆发。
美国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都要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
1948年2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
共有16个国家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援助,总额为131.5亿美元。
政治上,1948年正式分裂德国,1949年建立联邦德国。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宣布从6月21日起在西占区实行单方的货币改革。
规定西占区将发行一种新马克即“B”记马克。
1948年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的“D”记马克,并于6月24日封锁柏林,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
美国利用“柏林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加快分裂德国的步伐。
1949年5月8日,德国议会委员会通过《基本法》。
5月12日,西方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基本法》,同时公布了《占领法》。
标志着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
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
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9月21日,《占领法》生效,西德享有自治权,美英法保留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外贸、国防等权力。
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
军事上,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遏制战略扩大到军事领域。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2.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全球战略杜勒斯(国务卿)一是解放政策。
认为美国应该利用心理宣传战、政治外交压力、经济制裁与诱惑以及秘密的颠覆活动等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解放”东欧国家,使其脱离苏联的控制。
二是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非常重视核威慑,主张利用核武器威胁苏联,迫使其采取克制政策。
三是多米诺骨牌理论。
四是战争边缘政策。
美国在推行对外政策时要敢于冒险,不要害怕到达战争边缘,以吓住对方并逼其后退。
五是艾森豪威尔主义。
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甚至动用美国军队,保卫中东国家不受共产主义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