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现状及对策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部荒漠区,面积约占灵武市的1/4。治沙防沙发展模式主要是运用草方格沙障、人工模拟飞播、营养袋育苗等方法,建设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笔者结合实际,并且提出了相应对策。
标签: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沙治沙;对策
1绪论
1.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保护区属于我国西部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一部分,北部主要是山地荒漠,南部则主要是沙地丘陵,百分之七十的面积为荒漠化土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保护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雨量少并且集中,蒸发量很大。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在七八九月降水最多,平均降水量二百五十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二千八百毫米,为年降水量的十倍。该区域水资源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地下水主要是埋藏在其中的潜水,该区域的地表水很少,是严重缺水区。社会经济条件:保护区周边和三十个自然村相接,大约有一万多户三万多人,耕地有一千一百平方米,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有少量工副业,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小麦、玉米以及枸杞等,尤其是沿黄河东岸林果业发展迅速。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保护区的沙冬青是我国荒漠植被类型中唯一的常绿灌木,属二级保护植物,有很高的价值;保护区内典型性的是分布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柠条灌木林地一万六千万公顷、猫头刺近两万公顷以及沙冬青群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治沙面积有二十五万亩,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五十六万亩,为发展旅游业的提供了便利。目前国家林业局已把宁夏灵武市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规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的综合示范区。
1.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防风固沙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国有事业单位,下设有六个职能科室、六个管理站、以及四个企业和一个公安分局,员工有四百七十六人,经营管理的面积有一百四十八万亩。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类型多样,分布有二十七万亩天然柠条林和三十万亩猫头刺植物群落。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发菜和沙芦苇,沙冬青等三百零六种旱生沙生植物,一百一十种动物。保护区在保护黄河和河东机场的安全,防止铁路、公路不被沙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并且对宁夏平原几十万公顷良田和首府银川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2防护林建设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2.1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技术
首先是草方格固沙技术。在沙区建立简单的林道,插有1m见方麦草方格,在增加流沙粗糙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速,这样就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治沙的第一步骤就在于此。其次是营养袋造林技术。这种方法是什么时候下雨,就随时栽苗,利用每次的降雨,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再次是雨季撒播造林。主要是一些高大流动沙丘的最顶部、一些不适合灌木生长的部分,在扎草方格后下雨时,采用人工播撒草籽的效果还是较好的。
2.2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治沙造林费用缺少。国家对于治沙造林的补助只有66.67元/hm2这些只够春季苗木的费用。一般情况下,植苗造林由于会受到沙埋、干旱等条件的影响,大都是不成功的,造林而却没有结果。要想确保造林的成活率,要采取三季造林措施、工程措施,但有一点是需要很大的投入。林业建设进程的快慢,与经费紧张、及林地的管护经费的短缺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治沙技术比较薄弱。防护林研究的工作条件差和研究周期长,并且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大,大部分是一面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再加上科研经费的不足,科研工作的十分滞后,这些都导致了推广工作力度不能很好的进行。经济效益不好,生态效益的补偿和估测都不能确定,简易的仪器装备,比较薄弱的研究力量。
第三、治沙后看护无保障。治沙造林后期即幼林阶段管护没有资金的保障,从而影响了对造林的成效。林业工程项目仅仅有建设资金,而没后期的管理保护的资金,幼林阶段树木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加以管护,就会造成成活率较低,造的树木越多,相应的后期需要的资金越多负担也越重,这将会延迟治沙造林工作的进程。
3解决造林治沙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3.1提供资金支持
防护林建设工程投资大,并且周期长,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统一规划而且重要的是要提供专项经费,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有一定的保障和林业建设有很好的规划,使之造福人类做出一定贡献。在国家提高治沙专项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各部门要重点治理一些严重沙地,把资金集中起来,采用良好的技术,从一块一块的治理着手,不放弃任何一块沙地。避免在造林中的资金的无目的的乱用,造林不精细,治沙进程不快,成活率不高以及成效低的各种问题。
3.2提高治沙的科技能力
根据当地的条件,选育和推广优良树种和乡土树种,使之抗逆性强、生态效益稳定、经济价值较高。组织有关部门的林业科技发展能力,提高资金投入量,针对当地的环境和经济条件进行一些科技活动如抚育管理与防护林营造等,研究
适用于大泉防护林建设的科研成果,加强科技的培训和技术服务的有关工作,推广有关防护林建设中的有效技术,推动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以此为防护林的建设提供的技术上的支撑,解决治沙中科技薄弱问题。
3.3加强造林后期的抚育看护
林分经营必须与造林并重,造林后期幼龄的抚育管护阶段一定要有专项资金做支撑,成林后把它加入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内。要实行对林分经营实行签约、建制、验收三位一体的管理办法。签约即是县乡林业部门与林主签订林分经营的管理协议,主要包括有经营类型、经营措施、面积、经营年限、达到的指标、双方的职责权利等;建制是乡镇林业站关于本乡镇的林分经营面积进行登记形成册子,竖牌和建立管护在经营区;验收是在乡镇林业站进行的。应该注意的是,上级组织在对林分经营质量进行的检查验收时,应采取随机抽样或全面验收的方法,这样在反映实际情况时更全面更真实。
3.4以人为本,创新思路
在分析中国土地沙化原因的问题上一些专家表明只有百分之五是由于干旱的气候,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是人为造成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是“五滥”,即滥垦、滥采、滥牧、滥用水、滥挖。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最关键的问题是环境以及人口容量,人口的不断增加多,导致生存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多,而去过渡的使用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的政策法规要为广大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着想,以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在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基础上,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语
在调研中,眼前一望无际的荒漠变为绿洲,充分体会到了奋战在防沙治沙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他们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顽强抗争,治沙造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的很大贡献。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感受到有王有德这样的劳模精神,十八大精神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够落实好,建设魅力中国、生态文明的路子将会更好。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治沙精神,大家共同奋斗,建设更加美丽中国,建设更加美丽银川!
参考文献
[1]高志义.我国防护林建设与防护林学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增刊1):6773.
[2]赵廷宁,丁国栋,王秀茹,等.中国防沙治沙主要模式[J].水土保持通报,2002,9(3):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