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概况

合集下载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是典型的荒漠化地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1. 历史演变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毛乌素沙地的土地逐渐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风蚀作用加剧,导致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荒漠化问题更加严重。

2. 空间分布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沙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湖泊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也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三、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预测分析1. 影响因素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对荒漠化具有重要影响。

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预测模型构建为了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需要构建合适的预测模型。

可以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结合历史数据和影响因素,建立荒漠化预测模型。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

3. 预测结果分析根据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预测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面积和程度将继续扩大和加剧。

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问题。

四、防治措施建议针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问题,提出以下防治措施建议:1.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生产力。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赵永复内蒙鄂尔多斯东南及陕西神木至定边以北的长城沿线,有一大片沙漠,现称为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蒙语意为“不好的水J原来仅指内蒙鄂托克旗城川寨以南及陕西靖边和定边北部一带的流沙,近十几二十年来,才把整个内蒙鄂尔多斯东南及陕北长城沿线的大片沙漠,都总称为毛乌素沙地。

①毛乌素沙地以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为主,中间夹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流沙,其中沙地的南部长城沿线是一片大流沙带。

在这一片茫世沙海之中,有不少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分布其间,著名的如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建造的统万城即北魏至西夏的夏州(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和唐元和十五年(820年〉以后的宥州城(今鄂托克旗南城川古城)故址就在这一沙地的南缘。

②这些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存在,自然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情况是怎样的?对于毛乌素沙地沙漠的起源和流沙的移动,过去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在三、四百年前这里是被灌木、草年植物固定的,十八世纪初叶以后,由于不合血的开垦和过度放牧,才形成榆林城北深厚的新月形沙丘地,③流沙的发生不过是近二.三百年间的事情。

④这儿年来,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毛乌素沙地本来处于卓原带环境中,沙地的活化是在五世纪以后发生的9⑤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毛乌素沙地是唐宋以来一千多年内的肆人造沙漠駕解放以前的二百五十年中,沙漠①②雷明德等沁陕北长城沿线、内蒙伊克昭盟南部沙漠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综合改造利用初步规划厂载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老治沙研究京第3号(19&2年),第"4页。

峯旧唐书・地理志津宥州:元和丝十五年,移治长泽县‘为吐蕃所破。

长庆四年,夏州节度使李祐复置』<元和志*夏州长泽县:中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J嫌续资洽通鉴长编,卷326元丰五年五月劇延路经略沈培、副使种谱言:謳古乌延城正据山界北垠,旧依山作垒,可屯士马,东望夏川(按唱宋会要辑稿*第190册方域8/34作白州”)且八十里,西望宥州不过四十里J<元手九域志举卷3保安军:V匕至宥州二百八里气邯东北至宥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宥州二百七十里。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6 ~ 4 0 0 6 :2 6
I n rMo g l rc l rlS in e An c n lg n e n oi Agiut a ce c dTe h oo y a u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 因分析
刘 勇 ’ 王 庆 江 , 刘 军 孙 国强 彭 彬 , , ,
多 , 沙丘 上 普 遍 生 长 油 蒿 、 叶 锦 鸡 儿 等 ; 丘 间低 地 和 滩 地 在 小 在
和世 界 近 l 0亿 的人 / . 漠化 土 地 还 以每 年 5万 ~ 2荒 1 7万 k 2 m 的速 度 扩展 。 中 国是世 界 上受 荒漠 化影 响最 严 重 的 国家 之一 . 乌 素 毛
高 、 实性 强。 11 现 在 : 0万 的 比例 尺 下 进 行 解译 。 译 的 最 小 斑 块 解 为 2 0个 象 元. 1 × O m 左 右 即 . l4 8
质荒 漠化 和土地 盐 碱 化 。荒漠 化 过程 影 响 着全 球 陆地 面 积 的 1 / 4
雨 年 可 为少 雨 年 的 2 3倍 。 其 西 部 的 沙漠 而 言 . 区不 但 降 水 — 较 该 较多, 而且 地 表 水 和 地 下 水 也较 丰 富, 若 干 主要 的河 流 f 窟 野 有 如 河 、 尾 河 和 无 定河 等1 贯 本 沙 地 的东 南 部 流 人 黄河 , 有 众 多 秃 纵 还 的湖 泊 分 布 。在 有 利 的水 热 条 件 下 。 自然植 被 生 长 良好, 类 较 种
1 研 究 区概 况
土地 覆 被 和 土 地利 用 的 监 测 是 目前 遥 感技 术 应 用 的重 要 方 面 , 文 在 地 面 调 查 和 广 泛 收 集 区 内 已有 资 料 f 括 图 件 及 统计 本 包 资 料1 的基 础 上 . 运用 遥 感 和 G S技 术, 卫 星影 像 进 行 地 类 区 划 I 用 和 目视解 译 , 地 进 行 全 面核 实 。 用 的地 形 图 比例 尺为 1 0万 现 所 : 5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
降水变化
区域内的降水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的趋 势,干旱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 不利影响。
风沙活动增强
由于植被覆盖率下降和地表裸露面积增加,风沙活动明显 增强,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国家及全球的影响
国家战略调整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制 定了多项政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政策。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01
历史上,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进而引发了沙漠
化的进程。
农业活动
02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如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破坏了地表植
被,使得土地失去了保护层,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缺乏环保意识
03
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缺乏规划和管理,进一
步加剧了沙漠化的形成。
社会经济因素
生态移民出现
为应对沙化严重的影响,当地出现了生态移民,一些居民被迫离开 家园,到异地寻找生存之路。
抗沙治沙活动
面对沙化严重的威胁,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抗沙治沙的行动中,开展 植树造林、草原修复等活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气温变化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变化对区域气候产生了影响,使得气温 出现波动,冬季往往更加严寒,夏季则相对温暖。
经济发展
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进一步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政策引导
政策对资源利用的引导作用也是影响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政策不合理 ,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04
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 对人类的影响
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生产生活受影响

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毛乌素沙地

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毛乌素沙地

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毛乌素沙地秦为胜毛乌素沙漠亦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与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并称为中国四大沙地,它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万里长城从东北到西南穿过毛乌素沙漠南缘,为古代农牧业交错地带。

它在中国的十二大沙漠中名列第五位,也是中国纬度最低的沙漠,中国降水量最多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

与我国其它沙漠相比,这里降水量多达250∼440毫米之间,由于降水较多,有利草类植物生长,过去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由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降水较多,对我国沙漠治理比较有利。

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

这里地形较平坦,起伏不大,海拔多在1100-1300米,地势西北部稍高、东南略低,西北部海拔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

毛乌素沙地距海较远,位于季风区边缘,夏季风不稳定性,导致这里降水较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气候大陆性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1月均温-9.5至-12℃,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在250-440毫米之间,且集中于夏季7-9月,夏雨率达60-75%,尤以8月最多。

降水年际差异大,多雨年为少雨年2-4倍,常发生旱灾和涝灾,且旱多于涝。

夏季常降暴雨,又多雹灾,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

沙地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年降水量多达400-440毫米,西北部降水量为250-300毫米。

毛乌素沙漠在世界沙漠中的降雨量名列前茅。

科学家通过对毛乌素沙漠区内20个气象台(站)30多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毛乌素沙漠区多年来的暴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月最大降水量以及年平均降水量,均高于中国其他沙漠。

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沙漠中,毛乌素沙漠是降雨最多的。

《2024年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文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是典型的荒漠化地区。

近年来,随着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毛乌素沙地的人工灌木林得到了广泛种植。

这些人工灌木林不仅对改善沙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还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服务。

本文旨在研究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毛乌素沙地内具有代表性的几处人工灌木林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调查、样方调查、遥感数据等方法,收集了人工灌木林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位特征等数据。

同时,结合生态学、植物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人工灌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估。

三、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一)物种组成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主要由沙棘、梭梭、花棒等树种组成。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适合在沙地环境中生长。

此外,还有一些草本植物和地被层植物与灌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

(二)群落结构人工灌木林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乔木层主要以沙棘和梭梭为主,灌木层则以花棒等小乔木为主。

草本层和地被层则主要由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和地被层植物组成。

各层次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维持了群落的稳定性。

(三)生态位特征人工灌木林中的各物种在群落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这些物种在空间、营养、生态位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了群落的稳定性。

各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在群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环境变化。

四、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一)固沙防风作用人工灌木林通过其茂密的枝叶和根系,有效减少了地表风速,减缓了风蚀作用。

同时,其根系能够固定沙土,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因此,人工灌木林在固沙防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工灌木林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灌木林下的草本层和地被层也为一些珍稀植物提供了生长空间。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现状分析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现状分析

目录摘要 (1)1 研究背景 (3)1. 1 沙漠化的特点 (3)1. 2沙漠化的危害 (4)2.国内外沙漠化研究进展 (4)2.1国外沙漠化研究 (4)2.2国内沙漠化研究 (5)3.研究区的概况 (5)4.毛乌素沙漠沙漠化的现状 (6)4.1沙漠化的原因 (8)4.1.1自然因素 (8)4.1.2人为因素 (9)4.2沙漠化的程度 (10)4.3沙漠化带来的影响 (13)5研究区治理沙漠化措施 (14)5.1种树种草与提高农田产量同步进行 (14)5.2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粮草间作 (14)5.3推进农业产业,引导农民致富 (14)5.4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合理利用水资源 (15)5.5充分发挥政府在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 (15)总结 (15)参考文献: (17)谢辞 (18)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现状分析--以榆林为例杜倩指导老师:乃吉木丁摘要: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

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所以,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治理的问题必须提到日程上,毛乌素沙漠是我国著名的内陆大沙漠,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显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为土地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

本文针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现状,分析了毛乌素沙漠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土地利用;沙漠化;成因;治理Maowusu sandy desertification areas presentsituation analysisDu Qian Tutor:NaiJimudingAbstract:Land desertifi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s also a not faced by our country.Often the grim problem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of about 160.7 square kilometers, accounting for 16.7% of the land area. The current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in China is expanding at an annual rate of 2460 square kilometers, and the trend of accelerated expansion. So, the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our country land desertification problem must be mentioned on the agenda, maowusu desert is famous in our country inland desert,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not only i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facing the display of the problem, and is related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provided certain conditions for the beginning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owusu sandy desertification areas, the causes of the maowusu deser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Land use; Desertification; Genesis; Management毛乌素沙漠是我国著名的内陆大沙漠,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显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代化进程。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湿地植被,这些植被不仅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的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二、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1. 植被类型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主要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沿岸等湿地类型,这些湿地区域分布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

这些植物类型多样,包括芦苇、香蒲、灯芯草等,其中又以耐旱耐寒的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

2. 生长特点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耐寒性等特点。

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适应土壤贫瘠、水分缺乏等恶劣环境,通过根系发达、地下茎繁衍等方式,保持了湿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分布规律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植被在河流沿岸、湖泊周边等水分较为充足的地方分布较为密集,而在沙丘等干旱区域则分布较少。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部分区域的植被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三、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的生态功能1. 维持生物多样性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维持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食物链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等。

2. 调节气候湿地植被通过吸收和储存水分,对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干旱季节,湿地植被能够减缓地表水分的蒸发,提高空气湿度;在雨季,则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雨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

此外,湿地植被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3. 保护土壤和水源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通过其发达的根系和地下茎等结构,有效地固定了沙土,防止了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湿地植被还能够吸收和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保护了地下水源的清洁。

此外,湿地植被还能够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1、地理位置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高原过渡地带, 纬度为37°30′~39°20′N、经度为107°20′~111°30′E,沙地面积约4万km2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南部(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全部、鄂托克旗东南部、鄂托克前旗东部、杭锦旗东南部、准格尔旗的西南部),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北部(神木县、榆林市、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佳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东北部等13 个县(市、旗)。

其中内蒙古大约占有其面积的80%,陕西大约占有其面积的15%,宁夏大约占5%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属于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

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示意图2、地貌特征毛乌素沙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部包括从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向东南延伸出来的一些梁地, 这些梁地梁面平坦, 由于遭受割切, 梁间形成若干谷地, 自西北向东南为倾斜的平行湖积冲积平原, 当地称为滩地, 这样构成了“梁”、“滩”平行排列的相间地貌。

其梁地主要由白垩纪紫红色和侏罗纪灰绿色砂岩层所构成, 这些砂岩固结程度很差, 极易风化, 风化物再经搬运, 使得本区各种第四纪沉积物含沙量较大, 成为沙地形成的沙物质来源。

毛乌素沙地区域地形地貌示意图3、气候特征毛乌素沙区是一个草原气候条件下的沙地,处于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就气候地带而言, 毛乌素沙地大部属温带, 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陲, 年平均温度6.10~8.15℃,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沙区东南部为400~ 440mm , 向西逐渐递减, 仍达250mm 左右, 7~ 9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60%~ 70% , 降水强度较大, 常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变率大, 一般多雨年可为少雨年的2~ 3 倍。

近30年来毛乌素沙地平均降水量为348. 9 mm ,降水平均递减率为0. 305 mm/ 年 ,具有干旱化趋势;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最大降水量(1985 年465 mm) 是最小降水量(2000 年227 mm) 的2 倍以上,且集中在夏季。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这是毛乌素沙漠的一角,树木林立、水草丰茂、碧波荡漾,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60多年前,它却是一个不毛之地,黄沙肆虐、荒无人烟。

据历史记载,公元5世纪时,这里并不是一个天然沙漠,反而绿草如茵、水源充足、群羊塞道,大量匈奴人在此定居,堪称游牧民族的天堂。

那么,毛乌素为什么会从“塞外明珠”演化成无人问津的沙漠?为何如今又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呢?毛乌素沙漠的演化过程我国的沙漠和沙地共有12处,若严格以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为界,毛乌素沙漠实际上属于沙地。

它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的交界处,占地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多约1.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毛乌素从绿洲变成沙漠,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根源在于人心的贪婪。

•秦汉时期:毛乌素是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水草丰茂的牧场和广袤无垠的草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必然会引起争夺资源的现象。

战乱之下,人们疯狂掠夺资源,毫无节制开垦草地、砍伐树木,造成地表植被越来越稀疏,水土流失日渐严重,流沙面积逐渐扩大;彼时恰逢气候变迁,降雨量骤减,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循环往复,风沙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唐宋时期:据《新唐书》记载:“长庆二年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成堞”。

唐穆宗时期陕西地区的风沙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只要起大风就会出现漫天风沙并堆积成薄型矮墙,出现沙漠化现象;隋唐末年战乱频发,环境进一步被破坏。

两宋时沙漠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以不可逆的势头逐渐向无定河南面延伸扩散,面积越来越大。

•明清时期:明朝中后期时,沙漠化直逼延绥长城一带,给长城去沙成了朝廷官员们议事的大事之一,一旦风沙堆积,外敌很有可能借势翻越入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了清末,榆林、神木等地区也沙丘密布,这里彻底成为一片沙地,黄沙滚滚,死气沉沉,并且不断向南扩散。

有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榆林的地表植被覆盖率仅有0.9%,水土流失严重,遭受流沙吞噬的良田牧场为120多万亩, 400多个村庄被风沙掩埋,黄河每年流入的泥沙量远超5亿吨。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是我国最大的沙地之一。

沙地内存在许多湿地资源,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类型及其生态功能对于维持地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分析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二、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一)植被类型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草原、湖泊、沼泽、草甸等。

其中,湖泊和沼泽地带常见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是毛乌素沙地湿地的主体。

此外,沙丘间平坦地带则分布着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和灌木。

(二)植被结构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沼泽地带,形成了湿地植被的主体。

随着水分的减少,逐渐过渡到草本植物和灌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被结构。

(三)物种多样性毛乌素沙地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既有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也有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梭梭、沙棘等。

这些物种的共存为毛乌素沙地湿地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三、毛乌素沙地湿地的生态功能(一)维持生物多样性毛乌素沙地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湿地内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草本植物和灌木等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二)调节气候毛乌素沙地湿地在调节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通过吸收太阳能并蒸发水分,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降低周围地区的温度。

此外,湿地还可以通过土壤和植物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缓风蚀和沙化过程。

同时,湿地还可以作为农田的屏障,保护农田免受风蚀和沙化的侵害。

(四)提供生态旅游资源毛乌素沙地湿地的自然风光独特,为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湖泊、沼泽、草原等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

名称由来
毛乌素沙漠地图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或Maowusu Shamo)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 Desert)。 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 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
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 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漠风景图册(2)(11张)沙区土地利用类型较复杂,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错分布在一起。农林牧用地 的交错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明显地域差异,东南部自然条件较优越,人为破坏严重,流沙比重大;西北部除有流 沙分布外,还有成片的半固定、固定沙地分布。
东部和南部地区农田高度集中于河谷阶地和滩地,向西北则农地减少,草场分布增多。现有农、牧、林用地 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
比如榆林定边的石光银,他用20多年时间,在63公里长的沙漠边缘种下6公里宽的一个绿带——这个“人进 沙退”的速度,相当于清末同治年间流沙侵蚀榆林城墙速度的两倍多。
感谢观看
到17世纪中期,终于不用扒沙了,因为明朝已经灭亡了。清朝不再使用长城。
毛乌素沙漠图册(3张)到1949年时沿长城的靖边、榆林、神木一带流动沙丘密集成片,但西北部仍以固定和 半固定沙丘居。
在整个毛乌素沙漠形成过程中,神木—榆林—乌审旗之间的几千平方公里沙地应该是“玄孙”级。
治理
治理成果
植树英雄
1959年以来,已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当代的毛乌素治理,有官民两种力量。民间自发治沙,企业投入治沙的事例比比皆是;政府方面则由宁夏、 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各自规划,国家林业部三北局审批并作指导。从上世代60年代开始至2013年,半个世纪的治 沙努力,在剥除玄虚、损耗之外,实实在在做在地面的成绩依然非常可观。

毛乌素沙地药用资源植物研究

毛乌素沙地药用资源植物研究
理论 研 究
教 学研 究
21 0 0年 7月
毛乌 素沙地药用资源糖 物研究
梁 彩 霞
( 陕西省榆 林农业学校 , 陕西 榆 林 79 0 ) 10 0
部位 , 如中药材 构祀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构祀的干燥果实 。
毛 乌 素沙 地位 于 北 纬 3。 75~ 92 . 东 经 172 7 2 . 3 。 25 0 。 0~ 113 括内蒙古 自治区的南部 、 1o0包 陕西榆林地区 的北部风沙 区和宁夏回族 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 , 总面积为 39 . 8万平方公 里 。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 乡毛乌素村 。自定边孟家
行 调查研 究 . 了解 市场 信息 的基础 上 , 据本地 区的资 源 在 根 植物 状况 ,选 择国内外市场 上紧俏 的优势产品或质好 价优 ,
起。 农林牧用地 的交错分布 自东南向西北呈明显地域差异 .
东南部 自然条件较 优越 , 人为破坏严重 , 流沙比重大 : 西北部 除有流沙分布外 , 还有成 片的半 固定 、 固定沙地分布 。东部和 南部地区农 田高度集中于河谷阶地和滩地 ,向西北则农地减
篙、 王不留行等 。 种植 的药材种 类有红花 、 构祀子 、 板蓝根 、 白 芷、 紫苏 、 荆芥 、 黄蔑和牛膝等 。
3毛 鸟素沙地 药用资源植物开发 利用 、 毛乌 素沙地药用植物 资源较 丰富 。 目前已开发利用 的药
目前毛乌 素沙地植物资源 的开发利 用仍比较落后 , 经 在 济利 益的驱使 下 , 些传统野 生药材种类被 非法 采用竭泽而 一 渔 的方法进行 开发和掠夺式 的采收 , 造成资源 的过渡利用 及 对其 生态环境 的破坏有些种类则 由于资金、技术等原 因 , 未 能有效 开发 利用 , 任其 自生 自灭。沙地植物 资源 优势 尚未被 人们 完全认 识 , 潜在 的资源潜力尚未被充分发掘 利用相关 产 业基 础薄 弱 , 综合利 用程度低 , )】 深 J工开发滞后 , f 市场没有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生态脆弱区 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生态脆弱区 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2)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土地退化的表现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
土地退化:
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思考3:1.图片所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诱发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3.以下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特点
总结—思维导图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定义
主要环境问题
土地退化的表现
生态脆弱区
定义 特点
土壤肥力下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特点
举例
主要分布区
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成 的
自然原因 =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 多大风

因 人为原因 = 过度开垦 + 过度放牧 + 不合理的开矿和道路建设
课 程 结 束!
气温回升 地表解冻
降水稀 少
植被 覆盖率低
Hale Waihona Puke 表土裸露、疏松土壤易受风 蚀
(二)鄂尔多斯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思考6:人口数量和密度与草场载畜量、土地退化之间的关系。
a.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载畜量、土地退化加剧
c.过度放牧
材料一:鄂尔多斯属于大陆性气候,适宜 草类生长。但近年来出现过度放牧,牲畜 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产量越 来越低,致使草原退化面积达68%以上。
明至今
不同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界移动情况
移动方向和最大距离 北移,约150km 南移,约100km
最大移动区域 内蒙古库伦旗 内蒙古库伦旗
南移,约290km
内蒙古赤峰市至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

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特征分析及生态空间治理有效途径

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特征分析及生态空间治理有效途径

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4-01-16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2年度陕西生态空间治理重点课题:«榆林沙区乡土树种 沙地柏保护及生态修复应用»(2022HZ1784)ꎻ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荒漠化防治创新团队»ꎬ团队编号(SXLK2020-0308)ꎮ第一作者:李江宁(1969-)ꎬ男ꎬ陕西佳县人ꎬ林业工程师ꎬ主要从事沙区林业技术推广和育苗工作ꎮ通信作者::郜超(1972-)ꎬ男ꎬ陕西榆林人ꎬ本科ꎬ林业正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ꎮ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特征分析及生态空间治理有效途径李江宁㊀郜㊀超㊀赵㊀斐㊀乔一娜(陕西省林业科学院ꎬ西安710082)[摘㊀要]㊀榆林毛乌素沙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ꎬ通过对该区域植被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动态分析ꎬ提出榆林毛乌素沙地林业发展方向ꎬ进一步提高榆林沙区植被覆盖率ꎬ实现沙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ꎮ[关键词]㊀榆林ꎻ毛乌素沙地ꎻ植被类型ꎻ分析ꎻ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S15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013-03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andEffectiveWaysofEcologicalSpaceGovernanceofMuUsSandyLandVegetationTypesinYulinLijiangning㊀GaoChao㊀ZhaoFei㊀QiaoYina(ShaanxiAcademyofForestryꎬXi'an710082ꎬChina)Abstract:TheMuUsSandyLandofYulinisatemperatesemi-aridcontinentalclimate.Basedontheanalysisofthebasiccharacteris ̄ticsanddynamicsofvegetationtypesinthisregionꎬ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MuUsSandyLandForestryinYulinisproposedꎬfur ̄therimprovethevegetationcoveragerateinYulinSandyareaꎬandrealizethebenigncycle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sandyarea.Keywords:YulinꎻMuUsSandyLandꎻvegetationtypesꎻanalysisꎻeffectiveways榆林毛乌素沙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ꎬ沙区年降水量316~390mmꎮ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在1959年根据谢良尼诺夫水热系数法对全国气候进行了区划ꎬ榆林毛乌素沙地干燥度(K)为2.0~3.0ꎬ湿演状况为半干旱ꎬ植被为荒漠草原[1]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采用桑斯威特经验公式得出的湿润指数作为依据划分气候区ꎬ榆林毛乌素沙地湿润指数(H)0.35~0.19ꎬ名称(H)为半干燥ꎬ分类(K)荒漠草原和干草原ꎬ属半干旱气候分类系统中的二级指标标准ꎬ榆林毛乌素沙地春季降水较少ꎮ1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的基本特征1.1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属于温带草原植被景观地带性植被为草原ꎬ是整个欧亚草原区的一部分ꎮ随干燥度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ꎬ湿润指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ꎬ植被也从典型草原地带向荒草原地带过渡ꎬ水平地带性明显[2]ꎮ从植被类型来看ꎬ长城以北由东南向西北到靖边县柠条梁镇为典型草原ꎬ再以西为荒漠草原ꎻ长城以南覆沙黄土区有草甸草原㊁典型草原和灌丛草原ꎬ植被类型有明显的过渡性质ꎮ1.2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地带性植被不明显隐域性的植被发达ꎬ特别是长城以北尤为显著ꎮ长城以北为榆林毛乌素沙地的腹地ꎬ由流动沙丘㊁平缓沙地㊁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地组成ꎬ沙丘间分布着面积大小不等的湿滩地和干滩地ꎬ也夹杂着裸露的黄土硬地[3]ꎮ沙地因基质松散ꎬ影响地带性植被的发育ꎬ形成沙生植被景观ꎬ滩地发育着草甸㊁盐生草甸㊁沼泽草甸及沼泽化灌丛植被类型ꎮ1.3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植物区系及特征榆林毛乌素沙地植物地理属泛北极植物区ꎬ在欧亚草原植物亚区中的东内蒙古亚地区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准噶尔亚地区的交界处ꎬ所以榆林毛乌素沙地的植物区系成分具有过渡性[4]ꎬ其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主要包括:地中海-西亚-东亚成分㊁中亚成分㊁蒙古草原成分㊁华北成分㊁黄土高原成分㊁温带亚洲成分㊁欧亚温带成分㊁北温带成分㊁东亚成分和世界性分布等ꎬ其中以亚洲中部成分和蒙古草原成分为主[5]ꎮ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有骆驼蓬㊁沙米㊁木地肤等ꎻ亚洲中部成分有白刺㊁尖叶盐爪爪㊁沙竹㊁油蒿㊁沙芥㊁柠条㊁花棒㊁踏郞㊁猫头刺等ꎻ中亚成分有红砂㊁盐爪爪等ꎻ蒙古草原成分中除沙生针茅㊁长茅草㊁大针茅等旱生禾草外ꎬ还有中生类群的旱化类型小叶锦鸡儿㊁刺锦鸡儿㊁蒙古莸㊁蒙古葱等ꎻ华北成分有文冠果㊁油松等ꎻ黄土高原成分有侧柏㊁黄蔷薇等ꎻ温带亚洲成分有甘草等ꎻ欧亚温3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带成分有沙棘等ꎻ北温带成分有冷蒿㊁草地早熟禾等ꎻ东亚成分有茵陈蒿㊁白羊草等ꎮ1.4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群落榆林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南部ꎬ又以长城为界ꎬ长城以北由东北部的府谷县大昌汗镇到西南部的靖边县柠条梁镇ꎬ植被类型为典型的干草原ꎬ靖边县柠条梁镇以西至定边县盐场堡镇为荒漠草原[6]ꎮ植被类型也可分为沙生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ꎮ植物群落分为流动沙丘以沙米㊁沙竹为主的植物群落区ꎬ主要群丛有沙竹群丛㊁沙米群丛ꎻ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以油蒿(黑沙嵩)㊁白沙蒿㊁沙柳等为主的植物群落区ꎬ主要群丛有油蒿(黑沙蒿)群丛㊁白沙嵩群丛㊁沙柳群从㊁沙棘群丛㊁踏郞群丛㊁花棒群丛ꎻ湖盆盐碱滩地以白刺㊁寸草㊁沙柳等为主的植物群落区ꎬ主要植物群丛有芦苇群丛㊁寸草群丛㊁白刺群丛[7]ꎮ长城以南覆沙黄土区有草甸草原㊁典型草原㊁灌丛草原ꎬ植被类型有明显的过渡性质ꎬ以沙嵩㊁柠条㊁白草为主的植物群落区ꎬ从植物种子的组成和局部土壤形成分为以下群从㊁柠条+白沙蒿群丛㊁柠条+白草群丛㊁苜蓿群丛㊁甘草群丛ꎮ各植物群落区按它的植物组成ꎬ性状可分为沙生㊁野生㊁黄土旱生三个类型ꎬ约有高等植物568种ꎬ294属ꎬ87科ꎮ人工植被以灌木为主ꎬ有灌木柳属㊁锦鸡儿属㊁岩黄芪属等ꎮ注:1亩ʈ666.7m21.5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植被旱生化明显榆林毛乌素沙地生境干旱ꎬ许多植物形态与结构及植被特征的旱生明显ꎬ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变小变厚ꎬ高生长减弱ꎬ荒漠植物花棒㊁樟子松㊁彰武松㊁班克松等引种到本区后ꎬ与本地乡土树种沙柳㊁杨柴㊁紫穗槐㊁柠条等成为沙区主要的固沙造林植物种ꎮ2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分析2.1㊀地质时期植被变化在地质史上ꎬ榆林毛乌素沙地经历了森林-稀树草原-草原的变化过程ꎬ这一变化过程与地壳运动㊁气候变化直接相关ꎮ在上白垩纪ꎬ本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占优势ꎬ晚白垩纪-古新世时ꎬ多数地段有森林ꎬ亚洲各大山系逐渐隆起ꎬ巨大的造山运动一直继续到上更新世纪末及晚更新ꎬ引起亚洲中部大气环流和降水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8]ꎬ到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毛乌素沙地出现大面积稀树草原ꎬ当时的景观与现代热带稀树草原相似ꎬ这样的稀树草原景观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末期的上新世(距今200万年)和第四纪初期ꎬ到了第四纪ꎬ全球发生四次大冰川运动ꎬ在间冰期气候温而偏寒ꎬ干燥少雨ꎬ由稀树草原变成现今干草原和荒漠草原[9]ꎮ2.2㊀历史时期榆林沙区植被变化2.2.1㊀秦㊁汉㊁隋生态环境平衡时期(公元前21年~公元618年)公元前214年秦大将蒙恬和扶苏统兵30万驻守上郡ꎬ给养主要取至当地ꎮ据史诗资料记载: 垒石为城ꎬ榆树为寨 ꎮ按«史记.货直列传»说: 上郡与关中同俗ꎬ畜牧为天下ꎮ 生态环境良好ꎬ乔木㊁灌丛和草原破坏轻微ꎬ系游牧区ꎬ草原景观为主ꎬ表明在此历史时期ꎬ榆林已失去生长森林的环境[10]ꎮ2.2.2㊀唐宋时期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破坏期(公元618-1278年)唐朝为充实国库ꎬ提倡垦荒ꎬ规定新垦荒地五年之内不收税ꎬ荒民蜂拥而来ꎬ到北宋时期ꎬ连年征战ꎬ军粮马草来自当地ꎬ使草原遭到严重破坏ꎮ2.2.3㊀元明清至民国时期ꎬ植被持续破坏时期(1279-1949年)从公元14世纪开始ꎬ我国己进入近600年第四次寒冷时期ꎬ由于气候干旱ꎬ木本植物减少ꎬ杨㊁柳树分布在低湿地ꎬ灌丛植被多分布于平坦沙地ꎮ万历35年编成的«延绥镇志»中对长城积沙的记述是: 边旧墙沙壑ꎬ督军师2000名及各州县饥民ꎬ东自常乐堡ꎬ西至保宁㊁波罗各堡止ꎬ尽力扒除内外积沙 ꎬ在这种情况下ꎬ榆林毛乌素沙地残留植物多菊科蒿属㊁莎草科等草本和少量沙柳㊁旱柳㊁沙地柏等木本植物ꎬ有林地面积仅60万亩ꎬ植被覆盖率不足1%ꎮ2.2.4㊀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植被建设时期经过60多年的治理ꎬ榆林毛乌素沙地出现了人进沙退的植被建设成效ꎬ林草覆盖率41.9%ꎬ原有的860万亩流沙得到全面治理ꎬ沙区形成了基干林带南北控制ꎬ固沙林㊁护牧林ꎬ农防林等防护林纵横交错ꎬ带㊁片㊁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ꎬ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ꎮ榆林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出现区域性逆转ꎬ逆转速率为1.62%ꎬ其中人工植被建设贡献很大ꎬ榆林荒漠化治理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kmꎮ3㊀现阶段榆林毛乌素沙地生态空间治理主要途径3.1㊀沙区灌木林依然是榆林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的主体榆林毛乌素沙地立地条件相对复杂ꎬ根据毛乌素沙地的地理地带位置ꎬ沙地的优势覆盖度与水分特点ꎬ确定了该区域植被优势生活型是耐风沙与干旱的灌木林ꎬ因此在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与植被建设时ꎬ应采用适宜该区域的各种灌木类型ꎮ纵观榆41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林毛乌素沙地近数千年来植被演替ꎬ环境条件日渐严酷ꎬ众多的木本㊁草本有的适应ꎬ有的退化ꎬ有的淘汰ꎬ唯灌木林较多的保存下来ꎬ揭示出发展灌本林是自然选择的结果ꎮ因此榆林毛乌素沙地适宜营造大面积灌木林ꎬ成片的灌木生长旺盛ꎬ其原因是灌木根系庞大ꎬ以沙柳和柠条为例ꎬ7年生柠条主根长449cmꎬ10年生沙柳主根长300cmꎬ水平根系可达10m范围ꎮ3.2㊀继续加大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推广面积樟子松系60年代初引进榆林沙区的常绿针叶树种ꎬ经过六十年的试验示范推广ꎬ已长成小径材ꎬ截至目前已推广到全沙区ꎬ面积达120多万亩ꎮ榆林沙区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树ꎬ使沙区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ꎮ樟子松造林采用株高80~100cm的营养钵(26ˑ26cm)壮苗ꎬ造林时间春季或雨季(8月中旬~9月上旬)ꎬ造林密度5ˑ6m或5ˑ8mꎬ采用因地选树㊁壮苗保湿㊁合理稀植㊁适当深栽㊁套笼等配套技术ꎬ造林保存率在85%以上ꎮ3.3㊀坚持乔灌草综合治理原则根据适地适树㊁因地制宜的原则ꎬ背风坡脚和丘间地营造乔木树种ꎬ沙丘迎风坡营造灌木树种ꎬ平缓背风坡和付梁种植小灌木树种或草本植物ꎬ使沙丘达到全面治理ꎮ3.4㊀因地制宜发展多树种㊁多林种的林业生产榆林毛乌素沙地为半干旱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景观ꎬ就小的地理单元而论ꎬ河川地遍布本区域ꎬ沙区有大小不等㊁水质各异的滩地ꎬ沙丘类型多样ꎬ沙地有裸露的黄土地ꎮ不同的地理单元ꎬ根据立地类型ꎬ为栽植不同的树种㊁发展不同的林种创造了条件ꎮ4㊀问题与讨论4.1㊀对榆林毛乌素沙地潜在沙漠化风险要有足够认识榆林毛乌素沙地通过60多年的治理ꎬ榆林沙区流沙得到全面治理ꎬ植被覆盖度达到41.9%ꎬ实现沙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ꎮ随着沙区经济社会的发展ꎬ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部分沙地变成了绿洲㊁农田㊁牧场和村镇居民区ꎮ另一方面人们对沙地逆转估计得比较充分ꎬ对沙漠化的发展强调甚少ꎬ随着沙区经济社会的发展ꎬ榆林毛乌素沙地尤其是要防止二次沙化发生ꎮ4.2㊀榆林毛乌素沙地推广应用 片㊁圈㊁面 综合治理模式片㊁圈㊁面 沙地综合治理模式是国家 九㊁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ꎮ 片㊁圈㊁面 模式是根据榆林毛乌素沙地沙丘与滩地环状分布的结构景观和生产现状而提出ꎮ 片 为沙区滩地ꎬ传统意义上的作物种植区ꎬ通过良种引进ꎬ耕作制度改变ꎬ新技术应用ꎬ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ꎮ 圈 为滩地与荒沙的结合部ꎬ人们社会㊁居住和社会经济发展场所ꎮ通过建设日光温室大棚ꎬ发展以蔬菜㊁经济林为主的种植业ꎬ同时发展温棚舍饲圈养猪㊁羊㊁鸡为主的养殖业ꎬ伴随这加工业的发展ꎬ经济效益显著ꎮ面 滩地以外大面积荒漠化治理区ꎬ应用先进技术措施综合治理ꎬ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度ꎬ有效改善沙区生态环境ꎮ由于 片㊁圈 经济效益的提高ꎬ人们的发展集中在 片 与 圈 的经营上ꎬ减缓或停止垦荒扩大耕地㊁过渡放牧和采伐薪材ꎬ扩大荒沙造林种草面积ꎬ使 面 上的沙漠化植被得以恢复ꎬ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ꎮ5㊀结语榆林治沙经历了试验摸索阶段㊁集体大规模治理阶段㊁改革开放转型阶段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阶段ꎮ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沙造林经验ꎬ曲折前行ꎮ科技支撑㊁改革创新㊁产业带动在防沙治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ꎬ流沙南移的势头得到了遏止ꎬ昔日的 沙进人退 变成了 人进沙退 ꎮ在准确把握榆林毛乌素沙地林业发展现状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ꎬ科学谋划ꎬ精确定位ꎬ以 扩绿㊁增效㊁减霾㊁碳汇 为基本要求ꎬ创新驱动林业科技ꎬ促进科技支撑智力大提升ꎬ构筑生态安全屏障ꎬ逐步建立现代沙区林业体系ꎮ参考文献[1]耿宽宏.中国沙区的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1986. [2]董光荣.由萨拉乌苏河地层看晚更新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中国沙漠[J].中国沙漠ꎬ1983(2):105-112. [3]王北辰.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J].中国沙漠ꎬ1983(4):105-112.[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ꎬ1972.[5]刘瑛心.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1985.[6]李滨生.治沙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ꎬ1989. [7]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ꎬ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队.陕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ꎬ1992.[8]李建树.中国三北草木繁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ꎬ1998.[9]丁晓纲.毛乌素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ꎬ2005.[10]赵鸿雁等.用生态经济学观点看陕北风沙区土地利用问题[J].经济改革杂志ꎬ1986(10):18.51。

《2024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是典型的沙漠化严重区域之一。

该沙地的生态环境脆弱,受气候变迁和人为活动双重影响,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

因此,对该地区进行荒漠化时空演变的研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沙治沙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1. 历史演变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历史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迁、地质地貌等,而人为因素则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现象逐渐加剧,形成了如今沙丘遍布、植被稀疏的荒漠化景观。

2. 空间分布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沙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及湖泊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地逐渐荒漠化。

此外,沙漠化区域还与一些自然地理单元(如山麓、河流)相接,形成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预测分析1. 影响因素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如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风力增强等都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其次,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土地利用方式、生态保护政策等也会对荒漠化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2. 预测模型构建为了准确预测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预测模型。

该模型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人为活动数据等信息,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3. 预测结果分析根据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

毛乌素沙地,澳洲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概况

毛乌素沙地,澳洲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概况
• 其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
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 ,总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气候
• 毛乌素沙漠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 ,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 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
沙漠美景沙漠景观
骆驼刺
沙漠植物
沙柳
沙漠绿洲
沙漠驼队
榆林地区的美景
• 白云山 • 香炉寺 • 红碱淖 • 李自成行宫 • 红石峡 • 镇北台
西部圣山-白云山
香炉寺
香炉寺雪景
红碱淖
李自成行宫
红石峡
镇北台
• 窑洞 • 剪纸 • 秧歌 • 腰鼓
陕北文化
陕北窑洞
陕北剪纸
陕北秧歌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
水文状况:
巴丹吉林沙漠的水资源主要是来自于湖泊水 。 据统计,在沙漠之中、沙丘之间,分布有面 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下的沙漠湖泊140多个,多以 咸水湖为主,这些湖泊最深的可达水深6米以上, 在沙漠的西部和北部。
还有两个较大的湖盆,西部南北走向的古鲁 乃湖约180公里长,10公里宽,北部的拐子湖东西 走向,约100公里长,6公里宽,湖滨地带水分涵 养较好。此外,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水 质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饮用。
• 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 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 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 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
• 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 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 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一上更 新统湖积冲积层。

毛乌素沙地生物情况

毛乌素沙地生物情况

毛乌素沙地生物情况毛乌素沙地面积为3.9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较大的沙地之一,生物种类却很少。

因为毛乌素沙地干旱、昼夜温差大,所以生物种类很少,而且在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方面,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能够忍受酷热和久旱。

沙漠植物稀疏、矮小;因食物来源缺乏,动物种类较少。

这些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或鳞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且尿量很少。

鸟类、昆虫和念齿类动物能排出固体的尿酸或浓尿,以减少对水分的需求;蜥蜴和蛇白天埋在沙中或躲在洞穴内,以避免干旱和高温。

骆驼在沙漠中往返,顶著炙热的太阳,运载人们和商品。

他们的身体机能非常独特,可以连续好几天不喝水。

为了保留水分,骆驼开始流汗前,体温会提高很多,以减少汗量。

骆驼以粗糙坚韧的沙漠植物为食,靠著储存在驼峰里的脂肪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

沙漠的降雨量少,绝大多数植物无法在此生长,不过在沙漠四周的半沙漠地带,仙人掌类的植物则可生沙漠生物类群长,并栖息著以这些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及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沙漠地区可以说是草原的另一种特殊形态。

毛乌素沙地地区非常干燥,日夜温差相当大;因此,生活在此间的动物,必须具有长时间不喝水亦可继续活动的耐旱或者是栖居于凉爽的洞穴中夜间再出来活动,亦即必须各自具备适应此特殊环境的生存能力。

由于沙漠地区水量不足,动物通常需从植物中摄取水分,或藉著所摄取的食物,在体内制造所需的水分,如夹袋小鼠(Dipodomys deserti)等,有些动物体内甚至有储存水分的再造,沙漠中的骆驼即是。

在沙漠地区,大多数动物的体毛颜色与沙土相同。

沙土般的颜色不易吸热,能更增加在沙地中的活动力,同时也有保护色的作用,不易被天敌发现、易于觅食。

此外,在毛乌素沙地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大耳朵的动物。

大耳朵除了帮助体温快速发散之外,还具有探察声音动向的功能。

在缺乏食物和水分的沙漠中,动物为了生存,往往必须长途跋涉到远方寻求补给品。

因此,他们大多具有发大的四肢,这也是沙漠动物的特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乌素沙地概况1、地理位置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高原过渡地带, 纬度为37°30′~39°20′N、经度为107°20′~111°30′E,沙地面积约4万km2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南部(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全部、鄂托克旗东南部、鄂托克前旗东部、杭锦旗东南部、准格尔旗的西南部),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北部(神木县、榆林市、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佳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东北部等13 个县(市、旗)。

其中内蒙古大约占有其面积的80%,陕西大约占有其面积的15%,宁夏大约占5%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属于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

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示意图2、地貌特征毛乌素沙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部包括从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向东南延伸出来的一些梁地, 这些梁地梁面平坦, 由于遭受割切, 梁间形成若干谷地, 自西北向东南为倾斜的平行湖积冲积平原, 当地称为滩地, 这样构成了“梁”、“滩”平行排列的相间地貌。

其梁地主要由白垩纪紫红色和侏罗纪灰绿色砂岩层所构成, 这些砂岩固结程度很差, 极易风化, 风化物再经搬运, 使得本区各种第四纪沉积物含沙量较大, 成为沙地形成的沙物质来源。

毛乌素沙地区域地形地貌示意图3、气候特征毛乌素沙区是一个草原气候条件下的沙地,处于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就气候地带而言, 毛乌素沙地大部属温带, 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陲, 年平均温度6.10~8.15℃,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沙区东南部为400~ 440mm , 向西逐渐递减, 仍达250mm 左右, 7~ 9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60%~ 70% , 降水强度较大, 常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变率大, 一般多雨年可为少雨年的2~ 3 倍。

近30年来毛乌素沙地平均降水量为348. 9 mm ,降水平均递减率为0. 305 mm/ 年 ,具有干旱化趋势;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最大降水量(1985 年465 mm) 是最小降水量(2000 年227 mm) 的2 倍以上,且集中在夏季。

近30年来该区的平均气温为8. 62 ℃,平均升温率为0. 04 ℃/ a ,具有变暖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较大,最高气温(1999 年10. 1 ℃) 与最低气温(1976 年7. 63 ℃) 相差2. 47 ℃。

年平均风速2.1~ 3.3 m/s, 年平均大风日数10~ 40天, 最多达95 天。

(出处)4、水文特征毛乌素沙地地下水位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较大,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

沙地的水分供应来自大气降水、河川与湖泊、地下水。

毛乌素有较为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仅鄂尔多斯就有大小河流近100条、湖泊820余个,其中外流河流域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内流河流域8千平方公里,这些河流多属于间歇河或为河道比降大、洪峰高与含沙量大,较难用于灌溉。

湖泊则多为含盐、碱的内陆湖,多不宜灌溉。

本地区的地下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预计仅在额尔多斯的浅层地下水开采深度就有70 m上下,补给量约为22亿m3,可开采储量为13.45亿m3,主要为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与三叠系的含水层,局部有第四系冲积、洪积层的承压水。

其中白垩系水层厚度一般为200-600m,为良好的供水水源。

在滩地的浅层地下水位约在0.5-1.5m,但多属矿化度教高的咸水,局部可供沙地灌溉。

5、植被、土壤类型沙地的天然植被经过上千年的人为活动开垦、破坏与过度放牧利用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仅在极少数地段还能见其残存的片段或个别的植物代表,现有的植被多为次生后人工的。

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大致划分为三个(亚)地带与三大类群。

从植被地带来说,其西部边缘属于向荒漠过度的荒漠草原亚地带,占90%以上的中部与东部则属于干草原亚地带。

在东南边缘,从气候上来说,开始向森林草原过渡,但由于沙基质的覆盖,在植被上的差异不显著、一般仍化为干草原亚地带。

本区的三大植被类群是梁地上的草原与灌丛植被,半固定、固定沙丘与沙地上的沙生灌丛,以及滩地上的草甸,盐生与沼泽植被。

与其想对应的土壤类型是梁地上的栗钙土,沙地上的各类风沙土,,以及滩地上的草甸土、盐碱土与沼泽潜育土。

毛乌素沙地大部分位于栗钙土干草原地带,向西北过渡为棕钙土半荒漠地带,向东南过渡为黄土高原温暖带黑垆土地带,恰处于几个自然地带的过渡地区。

因此土壤也表现出这种过渡特点。

分布上表现为由东北——西南向排列的水平地带性的变化,即淡栗钙土和棕钙土。

南部和东南部黑垆土的分布受局部地形和母质的影响未表现出这种排列的地带规律,而是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沙黄土母质上。

草原地带的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地势高处也有黄绵土分布。

毛乌素沙地梁地植被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有戈壁针茅、沙生针茅、冷蒿、藏锦鸡儿、蒙古矮黄花木或半灌木、红砂、驼绒藜、木盐蓬、猫头刺等。

毛乌素沙地沙生植被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有白沙蒿、黑沙蒿(又名油蒿)、杨柴、柠条、沙地柏、沙柳、乌柳,除以上集中沙生植物外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隅还有片段的灌木丛,如黑格兰、小叶鼠里李、丝绵木等,它们可能是毛乌素沙地中森林草原亚地带昔日原生植被的残遗指示者。

毛乌素沙地滩地植被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有寸草、马蔺、芨芨草、碱蓬、盐爪爪、白刺等。

6、社会经济状况毛乌素沙地各县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导致该区各县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处于明显波动状态,其变化与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农民对农业开发信心不足,从而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造成区域生态的较大破坏,使得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演变走上恶性循环。

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恶劣,区域优势较差,经济发展过于依赖种植业,导致经济发展的波动性较大。

例如在榆林县的工农也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一直占有较大比例,80年代中期以前均在70%以上。

在工业生产中,食品加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农产品加工创造的产值在轻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80年代以前均在60%以上,80-90年代达到了80%以上。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都与农业总产值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毛乌素沙地所涉及的这十三个县(市、旗)的生态压力和人口压力很大,若按行政区域计算,1999年11个县平均人口密度为28人/km2超出了联合国半干旱区20人/km2的允许界限。

该区总体经济落后,共有10个县被列为国家“八七”计划扶贫县。

近45年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沙漠化的关系气候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利用近45年(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4个典型旗县(鄂托克旗、乌审旗、榆阳区及盐池县)的气温、降水量、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年大风累计日数及蒸发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气候发生了重要变化,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大风日数逐渐减少,蒸发量下降,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该地区气候空间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西北部地区优越。

依据文献记载,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与本文研究所得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结论相似,说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沙漠化关系非常密切。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摘要】: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

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建立了适合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的定量模型,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利用沙地位于不同方位的6个气象台站多年气候记录资料,分别计算了各月气候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指数,分别对6个气象台站各月沙尘暴频率进行回归,并利用气候影响指数对沙尘暴频率进行了拟合,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内蒙古鄂尔多斯:禁牧之变作者:李永生( 2007年 04月 18日 )距内蒙古自治区区府呼和浩特只有240公里的鄂尔多斯市,不仅煤炭、天然气富集,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羊绒制品产量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一句“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词儿,体现了其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地位。

羊绒也好,羊肉也罢,离不开草原。

多年来牧民逐水草而居、满草原放养的习惯,不得不面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

正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牧民巴图所说,我们生活靠养畜,养畜靠牧草,没有一片好草场就生活不下去。

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沙地越来越多。

怎么恢复生态植被,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2000年,鄂尔多斯人经过深刻反思,明白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奋斗目标,按照“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靠养增收”的发展新思路,率先在全区推行禁牧休牧制度,大面积推广牲畜舍饲圈养。

自2002年以来国家在鄂尔多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带来了巨大变化:生产方式之变———从放牧到舍饲;生活质量之变———从温饱到富足;生态环境之变———从沙地到草原。

4月8日,记者见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折家梁村的魏二牛时,他正在喂圈里的羊。

魏二牛说,村里2000年禁牧,2004年退牧还草。

他家有300亩草场,一亩草场有4.95元的饲草料补贴,去年种了80亩苜蓿、10亩饲料玉米,两个窖的青贮玉米够羊吃三五个月。

他感叹以前放40只羊,一天在草原上呆十几个小时,羊吃不饱,个小,体瘦,人累,太不合算了。

现在种饲料玉米、优质牧草,一天两三个小时就把圈里的80只羊伺候了,省事多啦,还可以做点儿小生意。

以前忙活一年,羊也就卖两三千元;现在养羊多一倍,个大,肉肥,绒多,一年能卖上1.5万元。

魏二牛将记者带到他家的草场。

今年牧草刚发芽,去年的干草约有三四十厘米高。

他说,过去这里都是沙地,一刮风都睁不开眼。

几年禁牧后,基本上不起沙子了。

草长高了,最怕的就是冬春起火。

郭焕,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的牧民,禁牧后养了240只肉羊、60只羊羔,他与亲戚联合投资60万元盖了4个养羊大棚,照目前这规模一年能赚4万多元。

韩文兵,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的“敏盖”内蒙古白绒山羊科技示范园区的32户养羊专业户之一,投资5万元进驻这个养殖小区,养了40多只白绒山羊种羊。

他说,以前放养一个人年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改圈养年收入5万多元;在小区养羊有技术员防病,卖羊也很方便;收入多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局长白晓明告诉记者,实施禁休牧7年来,草原生态脆弱的状况大大改观,目前全市植被覆盖度由30%提高到近70%,草群高度由15厘米提高到40厘米,每亩产草量由19.7公斤提高到59.1公斤;天然草场上有毒有害植物比例明显下降,可食牧草比例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草原向良性轨道迈进;畜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牲畜总头数由614.8万头只增加到1498.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453元提高到5308元,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提高的发展之路,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