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和谐学校管理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讨小学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学校的管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教育和成长环境。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讨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上。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关怀和尊重学生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诉求和意见,提供适合其成长的教育环境。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关于学生权益保障的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开展关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等方式来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还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上。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他们与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校管理者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心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家校合作活动、提供家长教育培训等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也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进上。
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倾听教师的教学心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提供教学资源和条件保障等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以人为本和谐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爱护教 师 , 关心教师 . 在制度允许的范围 内, 竭 尽 全力为教师办实事 。 办好事 。当教 师的利益受到侵 害或教
最 有 效 手段 三、 强调 管 理者 的权 威 。 更 要 强 调 管理 者 的 自身修 养
视 。第一 . 教职工参 与学校管理 , 增加 了管理 的透明度和可信
度。 增强认可 , 使大家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 任感 和归属感 , 使
学 校和教职工形 成一个整体 .使 每个教 职工 明确 个人 的成
了矛盾也能够及时化解 。领导与教职工 能平 等沟通 、 求 同存 异必须做到 : ( 1 ) 积极真诚、 双向沟通 。要 以坦诚相见 、 推心置 腹, 赢得对方的理解 . 决不是做样子 、 搞形式 。( 2 ) 出于公心 , 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则是领导者与交流者 “ 平起平坐 ” , 切 不 可居高临下 。 ( 3 ) 要有礼在先。 孔子讲 “ 礼之用 , 和为贵。 的确 , 礼仪在人与人之 问交往 、 处理 人与人之 间的矛盾 和冲突及 个
作 为管理者要经常给予教职工最真诚 的认 可和肯定 , 要让 他
们 时时感受 到来 自不 同层面的重视 。第 三 , 教职工参 与学 校
长、 发展 与学校事业 的发展是 密切相 关的 , 提高教 职工 的 自 豪感 、 责任 感和使命感 : 第二 。 教职工参 与学校 管理 , 有利 于 营造一个互相尊重 的环境。学校管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 设法 满足教职工 的合 理需要 . 做 到关 心每一个 人 . 关注每 一 个人 的价值和奉献 要衷心 的让员工感受到重视 。 在工作 中 .
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管理也逐渐进化到以人为本的阶段。
作为切实可行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学校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营造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则是学校以人为本的体现。
学校管理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修缮和绿化建设工作,为学生创造宜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温馨舒适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2、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校管理应该以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
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例如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服务、体育和文化活动等,建立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交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
学校管理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让学生在感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加深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倡导尊重与包容的管理方式学校管理应该倡导尊重与包容,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和特点。
教育是一项人的事业,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个性、兴趣和能力出发,给予关爱、理解和支持。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推行学生关怀制度学校管理要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班主任辅导等,优先为困难学生提供关爱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2、打造师生和谐的团队学校管理应建立一个和谐、团结、互助的教育团队,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互相尊重与理解。
加强师生沟通、互动,通过教育类专业的培训和教师学科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保障学生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辛愿隋欣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特殊机构,承担着现代人们获取知识,满足精神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如何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与其内在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
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如果教育失败,那很可能是管理上的失败所导致的。
本文通过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到专业的管理人员方面进行探讨,对我国学校的构建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校园文化每个学校的组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两点,一是专业的教学人员,二是规范的管理模式。
在传播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这两点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思维逐渐渗透进学校管理中来,对于传统刻板的旧的学校管理模式来说,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带来的极大的启发。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严谨的规范制度,严格的组织计划,只是对人的行为起到控制的作用,不能积极地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人的尊重和爱护。
但学校作为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如何平衡和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单单靠制度和控制来解决,学校应该建立起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从思想上去调动和激励从事教育活动的员工。
让其能够自觉地去遵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完善。
文化管理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或是学校中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将个人的发展和企业或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
在过去的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下,我国的学校管理是在严格的规范和制度下进行的,过分的强调了组织的权威性,忽视了师生员工自身的价值目标和情感等因素。
一味的强调管理和控制员工的行为,工作中缺少沟通和协调。
而文化管理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共鸣的软管理。
它建立的统一的价值观,可以让人们自觉地去遵守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减轻了硬性管理中的强迫性和控制性,并能对传统管理模式起到促进和调节补充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意义1.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一般来说一所学校的建立通常具备有三个重要的要素,一是物质要素,包括校园环境,校舍和教学设备等。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
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
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容人之短,发挥教师长处每位学校管理者都想用人所长,但人又必有短处,有些人甚至因有其短才更显其长。
在很多情况下,“扬长”很容易做到,“避短”就很难做到。
既然难以“避短”,那就必须学会“客人之短”。
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
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有效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机会,唯有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产生效果。
身为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不是重新塑造教师,而是在于运用每一位教师的才干。
学校中每个人的才能各有不同。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激励的方法,激发每个人的才能与潜力,以此激发组织的动能。
这样,学校在面对不间断的挑战时,才能保持最佳的团队力量。
学校管理者要懂得整合团队成员的能力,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来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绩效。
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丰富教师的生命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优点。
用缩小镜来看他们的缺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掘每一位教职工的创造能力,善于发现乃至挖掘教师工作的“闪光点”,放手让其实践,并及时肯定有价值的劳动,促使其不断自觉完善。
要充分地信任教师。
学校管理者用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了教师的长处,而不在于弥补了教师的短处。
要懂得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每个教师都是人才。
要注意满足和发展教师要求尊重的需要。
每个教师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尊重,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精神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并非是出于对物质贫乏的不满,而恰恰是由于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实现和展示,当教师有了缺点或者错误,做领导的必须给予指出,批评、教育甚至处理。
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二中学校王进军[摘要]学校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关于人的管理。
管理者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营造和谐的环境,实现学校管理目标1学校管理中应注重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1[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积极性一所学校办得富有生气,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突破和不断创新,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艺术。
学校管理就是组织、控制、协调教育教学、后勤、体卫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
教师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是一所学校办学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一所学校管理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学校管理的现状当前学校管理的制、性的管理,在各种制的境中工作的教职工言,无形有压抑感和紧感。
教师的个不,调教师的,重,,教师的个和,了教师个体的“生要与个性在,教师的体,不的教师情,,当制制,是学校在的,、学校、、学生教师的高,教师的体心理一种高压状态,紧,和,上之间、之间、师生之间、校之间生一和,是者到压和,人的到制,正当的权益被损害。
这种受压、损的心情腐蚀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甚至辐射到学生H有的教师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让去理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以上现象表现岀的是学校管理文的落,人的价值得不到肯,的在竞争变革的冲撞挫阻。
此以往,这现象的负作用很,这不能不弓I起学校管理者的深思和警觉。
何有效消除和防,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校管理注重以H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学校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关的管理。
作有鲜活生命、有、有理性、有个性差异、有生活目的、有创造力的言,在学校管理,管理者更多还是要从性的角岀,关心、尊重、爱护,满的,现人的价值,进激励其在共益和共同目标奋斗竭尽全力,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价值高统一的最佳境界。
那么,何在学校管理体现以的、的和观念的,注重人的教育的目的,这量教育和量的根本标。
教育“除了递人类已有文化的命外,还要承担构未的文命。
以德为先,加强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以德为先强化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皋兰县石洞镇初级中学以德为先强化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学校管理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以德为先,强化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下面就我校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管理、安全教育等四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向各位同仁做一介绍,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点击)学校简介篇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石洞初中的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市级标准化独立初中,学校占地18354平方米、建筑面积2676平方米。
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多名,在岗教师34人,学历达标率100%。
2010年中考参考97人,高中上线67人,升学率69.07%,名列全县第一,有3名学生中考总分进入全县前十名,10名教师获中考质量奖。
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高中升学率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参考102人,高中上线84人,高中升学率高达82.4%,应届生升学率78.5%,连续两年名列全县第一,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街两行的人们都在议论,石洞初中这个小小的山村学校怎么就能有这样优异的成绩呢?我作为石洞初中的校长,作为这个成绩取得的见证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我们学校有六个和谐。
(点击)有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有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有和谐竞争的学习风气,有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有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有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在这六个和谐的促进下,我校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点击观看幻灯片:领导班子教师宣誓学生宣誓教师辅导学校解说员《国学励人》剧照家长与班主任交流《温馨家园,共同营造》宿舍一角:《烛光耀天》社会贤达送给学校的牌匾《幸福的班集体》运动会上团体第一名的班级合影点击(最近几年的成绩):2008年学校荣获皋兰县教育系统精细化管理一等奖;2009学年荣获皋兰县中考教育质量进步奖。
2010年9月,荣获皋兰县中考教育质量先进集体。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发表题为“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
我想,大家肯定都很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文化早已印证过的真理,它源于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性向导理念,要求管理者从人性和人的本质出发,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决策。
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在实践中,我们要务实创新,关注全体学生。
既要追求教学的高效稳定,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潜力开发。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育人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我想,我们学生都是校园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将来成为社会人才的必要条件和标配。
共建和谐校园学校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组织体,关系着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一切。
我想,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一个美好而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因此,共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需要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合作和努力。
共建和谐校园是以理念为基础、以制度为支撑、以行动为手段、以文化为引领的长期过程。
具体来说,共建和谐校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倡导文明礼仪道德品质是评价一个人行为标准的重要指标,校园内以及社会上都应该倡导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和谦虚谨慎的行为习惯。
这可以促进校园和谐,增强学生的自我感受以及社会责任感。
2.加强团结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行动力,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还能够培育我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加强团结,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进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3.弘扬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础。
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校园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让我们具有更加崇高的文化自信,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的和谐快速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的和谐快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我校近几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条件彻底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职工团结和睦,凝聚力强,各项管理规范有序、扎实。
学校之所以能和谐、快速地发展,主要是始终坚持施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发扬民主,增强教师的凝聚力作为教育管理者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长远发展办学规划来指导办学。
我校始终坚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把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三风一训”转化为教职工的统一思想,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被自觉践行。
在学校管理中注重民主性和实效性,创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
学校是大家的学校,我们在工作中通过各种活动、学习,时时帮助教师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
在学校重大活动和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办事原则,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有机会评议。
所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没有失误过,原因就是不搞“一言堂”,大家都是主人,群策群力,扬长避短(举例)。
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既利于学校的管理,又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了一个共同事业,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愿望,团结到一起,励精图治,拼搏进取,也就是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教师的凝聚力。
能否产生这种凝聚力,要看校长的自身建设。
作为校长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知人善用,以德服人,以规正人,廉洁自律(举例);作为校长要与教师平等相处。
几年来,我始终坚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围着教师转,替着教师想,用真诚和友善去感染教师。
多一些沟通、理解和激励,实现关怀暖人、情感动人、事业励人的大好局面。
我永远相信这样两句话:“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马,教师偏要做人;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教师甘愿做牛马”、“大海之所以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把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举例)。
以人为本,实现学校的和谐管理

彻 执行 党 的教 育方 针 、政 策
和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的 指 示 精
地 ,校长最 大 的贡献 就 是带 出一 支好 的教 师队伍 。三年 来我 们对 校长这 个工 作 有 了两条 感悟 。一是 校长 应是 一 名优 秀 的服务 者 。服务 于学 生 、服务 于老 师 、服 务 于家 长 、服务 于社会 。一个学 校是 一个 小社 会 ,这个 小社会 里 面千 头万 绪 的 工作 链 中 .需要 一 个 枢纽 、一 个 中端 . 只有 这个位 置把 各个 环 节疏 通好 、服务 好 ,一切 美好 才 皆有 可能 。二是 校长 要 做一个 心理 驿站 的站 长 。从事 教 育 工 作把 我 们 这 些 素不 相识 的人 聚 集 在 一起 .一 起 工 作 、一 起生 活 。其中你 我 之间 的人 际交 往是 支撑 我们共 同推 动事业 的基 础 。因此 工作 中我 们非 常注 重和 大家 交 流 ,当然 这 其 中有 笑 声 ,有 友 谊 ;但 也 有哭 诉 、有 眼
的具 体情 况 ,因地制 宜 地突 出 自己的优 势 .避 开 自身 的弱 势 .办 出有 自己特色 的学 校 .而 不是 盲 目地 把别 人 的先进 管理 经验 生搬 硬套 地搬
至 本 校 加 以 实 施 。 针 对 我 校 师 资 少 、新 教 师 多 、教 学 水
荣辱 观和 崇教厚 德 、为人 师表 教育 。二 是要 大力 加强 教 师培 训工 作 ,包 括学 历提 高培 训 和各类 专业 培训 ,使 校 长 和教师 的教育 观念 不 断更新 ,校 长 的治校 能力 和教 师 的教 育教 学教研 水 平不 断提 高 。三是 实施 “ 名师 工程 ” ,
泪 。这 些 都 是 真 心 的 交 流 、 真 诚 的 互 动 。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学校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科学管理,打造品牌学校——合阳县第三小学迎接县政协视察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欢迎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筹备三年之久的合阳县第三小学顺利开学已一月有余。
现将开学一月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
走进合阳县第三小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奔涌清澈的喷泉,宽敞干净的马路,恢宏大气的综合楼,崭新靓丽的教学楼,使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合阳县第三小学。
合阳县第三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平方米。
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
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共13幢。
整体规划分为三个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
该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了缓解城区各小学教学压力、解决乡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而建立的,是合阳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可以同时容纳4500名学生就读,餐厅可容纳3500名学生同时用餐,是全市乃至全省面积最大,基础设施配置最高的寄宿制小学。
二、开学前准备工作1.制定各种制度。
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立即召开了第一次行政会。
会上,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商议、讨论和研究,制定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
其中包括《师生员工管理制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后勤管理制度》《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岗位职责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职工请假管理办法》《保育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的制定,为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供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学校更加规范有序地运转。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为了扩大招生宣传的力度,我校印制了《合阳县第三小学招生简章》《合阳县第三小学概况》《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共余份。
从月日至月日,我校安排宣传车辆在县城各主要街道宣传招生政策,并选派专门人员名在各繁华路段设立招生点,散发招生传单,宣传招生政策。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 构筑新型教学平台
教师是教学 的主体 , 打造一支高素质 的教 师队伍 , 对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 , 对确保学校管理正常运行 , 对建立 和谐 校 园, 都是不 可或缺 的重要元素。 3 . 1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环境 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 不是和谐 ,对学校 管理 能否取得 满意效果至关重要 。特别是教师对待工作 的态度 , 直接影响 教育教学效果。每一处学校都会建立相应 的制约制度 , 对教 师教学行为进行有效 管理 。但制度不是万能的 , 生硬执行制 度 而忽视人 文关 怀 ,效果 肯定是不佳 的。教 师是教学的主 体, 也是教育 的主要执行者 , 要 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 一靠人 , 二靠制 度。这个“ 人” 就是人文关怀 。 3 . 2规范管理追求教学高效 教学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要提升教学质量 , 不仅要 建立科 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 还要强调人的主观能 动性 。教 师 乐教 , 学 生愿学 , 教学效果才会体现 出来 。教学常规管理 是 实施教学行为的具体表现 , 建立 常规教学科学管理体 系 , 用 规范化标准要求教学行为 , 用优 良教学模式优 化课 堂教学 , 用教学创新意识引导教科研开展 ,这些都是提高教学管 理 的重要措施 。 课堂教学是教学 常规管理 的重 中之重。向课堂要质量 , 向课 堂要效率 , 不仅需 要改进教学 方式 , 还要 在教学设 备 、 教学理念 、 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作为。现代 教学 和传统教学 相比, 已经发生天 翻地覆 的变 化 , 如何尽快适 应新 形势 , 尽 快提升 自 身素质 , 满足现代教学之需要 。这不只是学校管理 的问题 , 也是 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
行 解 读 并 提 出建 议 。
关 键 词 以人 为 本构 建 管 理 和 谐 校 园
学校五常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五常管理,是指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五个方面的规范,即: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安全、常教育。
第三条学校五常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五常管理,使学校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安全有序,师生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条学校五常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二)依法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管理效率;(四)注重实效,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第二章常整理第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整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整理职责。
第六条整理工作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要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二)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的桌椅、电器等设施设备要保持完好,及时维修;(三)校园道路、绿化带、公共场所要保持干净,无垃圾、杂物;(四)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要保持安静、整洁,书籍、资料摆放整齐;(五)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要保持卫生,无异味、无安全隐患。
第七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整理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整理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整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为整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三章常清洁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清洁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清洁职责。
第十条清洁工作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校园道路、绿化带、公共场所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垃圾、杂物;(二)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擦拭门窗、桌椅等;(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除味;(四)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洁书籍、资料;(五)校园环境要保持美观,定期修剪花草树木,保持绿化带整洁。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内容摘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念正风靡整个管理界。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最大限度地关注人的问题,激发人的潜能,求得超越式发展。
必须用人文精神去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德服人。
必须做到以人为核心,做到“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关键字: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其组织开展的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学校活动中涉及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教师与学生。
其余因素只有通过这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效用。
因此,人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和核心。
学校管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者。
本文就从“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意义、内涵、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校管理现状及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校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分为三个层面:学校领导层面,为学校管理的高层;教师层面,为学校管理的中层;学生层面,为学校管理的下层。
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权利的高度集中。
同时,国家为明确学校的责任,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使学校权力基本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近十几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指标分解下达,学校再把指标下达给教师,为确保指标的完成,学校大都推行一定的奖惩制度。
在利益面前,教师轻重取舍就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
所以,教师自主权被遏制,学生个性被抹杀,成了现行教育的主要弊病。
这些弊病当然有学校外部的原因,但学校本身也难辞其咎。
现行学校管理仍不尽人意,机制有待健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尤其需要花大力气来转变观念,否则,就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就会拖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民族素质的提高、国家的振兴就很难落到实处。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是指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为目标。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呢?首先,学校管理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例如,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的培养计划。
这样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校管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管理者要摒弃以往的权威管理方式,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管理方式。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应该有权力参与学校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管理者应建立学生代表制度,定期与学生代表开展座谈会,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将其纳入管理决策的范畴。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学校管理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管理者要营造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后,学校管理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与社会资源对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通过个性化教育、营造师生和谐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等方面来实现。
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当代素质教育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能实现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
下面就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谈谈几点做法: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就是指学校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在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作为主角,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彰显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一切学生,要求正确认识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小学生是社会人群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就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体验到成功,感受到快乐。
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小学生的生活与成长的每一方面。
小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自由存在,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快乐成长的学生是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因此,小学阶段必须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二、坚持“以师为本”,尊重教师,使学校充满活力以师为本,就是要把教师利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师作为推动学校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教师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先进的办学思想、先进的育人理念、务实的教风、良好的教师团队形象打造教师团队凝聚力,从而使学校管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依法治校更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学校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学校管理第一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学校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学校管理——学习党的“十八大”心得体会永修县立新中学熊高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通过对“十八大” 的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改变乡镇学校的教育状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学校管理是关键所在。
当前,我县不少乡镇学校在教育管理上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一味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对部分成绩差的学生要么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要么是采取强硬的做法:一管代导,只要学生犯了错误,动不动就是训斥、惩罚或者是让家长带回管理,对老师的考评也只看重学生期末的成绩。
长此下来,那些所谓的差生因长期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和人情的温暖,更加恶性循环;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教书,也只能违背自己的心愿,背着沉重的包袱朝着指挥棒的方向前行。
所以我认为这种教育管理方式忽视了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
作为学校,应更多地从育人的思想上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团结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所学校要想做大做强做优,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核心,优化学校的管理。
一、在教育管理中什么是以人为本1、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解决为何而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就是以人为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倒觉得应该加一条:授人(调动)以“欲”。
当学生明确为何而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你就不必担心有什么学不好的了。
学校教育,就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能的因素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可持续的发展,达到能把握学习的规律、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去面对学习,这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
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
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容人之短,发挥教师长处每位学校管理者都想用人所长,但人又必有短处,有些人甚至因有其短才更显其长。
在很多情况下,“扬长”很容易做到,“避短"就很难做到.既然难以“避短”,那就必须学会“客人之短”。
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
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有效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机会,唯有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产生效果.身为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不是重新塑造教师,而是在于运用每一位教师的才干。
学校中每个人的才能各有不同。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激励的方法,激发每个人的才能与潜力,以此激发组织的动能。
这样,学校在面对不间断的挑战时,才能保持最佳的团队力量。
学校管理者要懂得整合团队成员的能力,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来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绩效.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丰富教师的生命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优点。
用缩小镜来看他们的缺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掘每一位教职工的创造能力,善于发现乃至挖掘教师工作的“闪光点",放手让其实践,并及时肯定有价值的劳动,促使其不断自觉完善。
要充分地信任教师。
学校管理者用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了教师的长处,而不在于弥补了教师的短处。
要懂得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每个教师都是人才。
要注意满足和发展教师要求尊重的需要。
每个教师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尊重,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精神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并非是出于对物质贫乏的不满,而恰恰是由于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实现和展示,当教师有了缺点或者错误,做领导的必须给予指出,批评、教育甚至处理。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人 格 、尊 重 教 师 的 劳 动 成 果 , 以 亲 情 换 友 情 . 以 真 心 换
真 情 。教 师 为 社 会 、为 学 校 、 为 学 生 服 务 的 同 时 ,也 有
各 种 物 质 的 、 精 神 的 、 心 理 的 、 家 庭 的 、社 会 的 需 要 。 这 些 都 是 人 之 常 情 。 所 以 ,作 为 学 校 和 领 导 就 要 深 入 了 解 他 们 的 需 求 ,在 力 所 能 及 的 范 围 内 尽 量 予 以 满 足 。 当
造 乐业 的 空 间 、发 展 的 空 间 、创 新 的 空 间 。 二 是 要 科 学 、合 理 、公 平 、 公 正 地 评 价 教 师 。 对 教 师 的 评 价 既 关 系 到 教 师 的 切 身 利 益 .又 关 系 到 群 体 的 和
理 解 、信 任 每 一 个 学 生 .根 据 其 不 同 特 点 和 差 异 ,让 他 们 获 得 平 等 、 和 谐 、 自 主 、充 分 的 发 展 ,从 而 为 他 们 的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e a r c h > > 1 6 6 I 素 质 大讲 堂
坚 持 人 为
◇湖北 省 荆 门市 东宝 区仙 居 中学
◇湖北 省 荆 门市 东宝 区教 育 局
创建和谐市 交 园
张 正 彪
张 先 元
◇湖北 省 荆 门 市 东宝 区仙 居 中学
“
一
实 践 证 明 , 和 谐 校 园 的 创 建 与 发 展 。教 师 是 关 键 。 我 们 要 千 方 百 计 调 动 教 师 的 积 极 性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个 关 心 。两 个 尊 重 ” 即 关 心 教 师 的 疾 苦 , 尊 重 教 师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校发展目标(前面的引导) 学校发展目标(前面的引导)
目标与人的发展 什么是好的目标? 如何设定目标?
目标与人的发展
人生因目标而不同:哈佛大学的研究 目标决定境界和高度:白龙马和小毛驴的故事 目标指引成功:马拉松冠军的经验
什么是好的目标? 什么是好的目标? (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cceptable Realistic Timely 具体的 可测量的 可接受的 可实现的 有时限的
1. 学校发展规划由来、含义和意义 学校发展规划由来、
含义 变革世界中的学校发展
变革的世界:动态性复杂 学校发展的创新 创新与规划
意义:
学校发展规划是寻找确定学校发展之路的过程
学校发展规划的含义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及其 所在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战略规划,结 合自身综合情况,对学校未来一段时间 (一般三到五年)内的办学目标和达成目 标的措施、手段、策略和支持条件等的整 体规划过程。
个性/动机 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 知识/能力
(二)干预注意力分配
注意力分配与人的发展 注意力分配与价值判断、价值取向 引导和影响价值判断、价值取向 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
管理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习力 鼓励教师做教学研究
教师学习的特点
基于案例的情景学习(斯皮罗: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雷格·列文:行动学习 ) 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只有当它去研究和解释那 些最细微、最复杂的教育现象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的关系的时候,才会成为一门确定性的科学和真正 的科学。” 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山雀和红欧鸽故事) 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瓶子里的蜜蜂和苍蝇和故事) 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 (斯藤豪斯:教师即研究者)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南希·迪克:“再也没有思想家 和实践者之分,所有的实践者都是思想家。”
合法:法律法规依据;不违反法律法规 有效:能够体现制度的本质
考虑例外情况并在制度中体现 未执行制度的特例情况的处理程序 案例
教师打卡上下班对不对? 年轻教师出错该不该请家长?
如何确保制度的执行? 如何确保制度的执行?
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制度可行性
洛克忠告
执行的基础是分工和责任明确
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摊效应)
别去寻找“万灵妙方”
四种适合变革的领导才能
文化型领导才能(Cultural Leadership) 与人合作,共同承担建设学校文化基础的责任的能力 策略型领导才能 (Strategic Leadership) 掌管自己工作计划的能力,关注学校内外环境中的动 向、挑战与机遇,与学校所在社区分享知识,建立使 学校居于优先地位并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结构和过程。 教育型领导才能 (Educational Leadership) 培养学习化社区,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 社区成员之间建立尽可能密切的相互支持的关系。 回应型领导才能 (Responsive Leadership) 致力于解决绩效责任问题,对学生、社区和社会的需 要作出明确、恰当的回映。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程序
自上而下的模式 自下而上的模式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误区
眼睛朝上的学校发展规划 高高在上的学校发展规划 跟风追潮的学校发展规划 依葫芦画瓢的学校发展规划 任务书式的学度
每个阶段做什么? 不同阶段在整体规划中的定位和地位 工作进程表
内容维度
不同方面的工作具做哪些任务 不同任务之间的关系 任务
关注角度
硬件与软件 显性与隐性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四、和谐学校管理的几个关注点
(一)激发自主意识(内心的愿望) (二)干预注意力分配(外在的付出) (三)明确发展目标(前面的引导) (四)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平台(背后的支持) (五)学校发展规划(过程的设计) (六)学校管理制度(行为的规范) (七)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的引领)
制度与文化
高下之分? 相互关系
3. 制度建设中三个问题
如何体现制度的公正性? 如何平衡制度的严格规范与人文关怀? 如何确保制度的执行?
如何体现制度的公正性? 如何体现制度的公正性?
实体公正
做正确的事:制度指向的事情及其内容
制度的立意:解决什么问题? 价值取向:追求什么结果? 技术路线:从问题到结果的逻辑思路和途径
执行贵在坚持
联想的罚站制度 甩手好学生柏拉图
(七)学校文化建设
从教师工作特点看学校文化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 学校文化的表达方式
一所农村学校 一所香港学校
走进学校看文化
北京十一中 山东高密一中 广渠门中学 北京二中 北京八十中 发生在英国学校的故事
拣垃圾的故事 募捐的故事
校长与学校文化
以人为本的和谐学校管理
北京教育学院 李雯
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学校
学校组织的特点
广泛的社会联系 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情感密切相关
教育提供者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社会公众的认识:期望、不满、指责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
学校的自我认识:邀功与推辞
全面、客观认识自己
“教育家在数量上不得少于甚而应当比 医学家还要多,如果说我们把我们的健康 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把我们子女的 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我们子女 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 他们。”
案例:从最残忍的船主到最仁道的船主
程序公正
正确地做事:制度产生的方式和程序
参与人群 操作程序 科学方法
关注:学校重要制度的决策方式
如何综合两个方面?以某校一项管理制度为例
如何平衡制度的严格规范与人文关怀
确定尺度的标准
合情:国情;区情;校情;人情 合理:
抽象的理与具体的理 不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分析
4.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学校发展的环境和现状分析 学校发展的目标 学校发展的任务 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资源/内部管理/外部政策) 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价系统
学校发展的环境与现状分析
分析的内容 学校历史 学校现状 教育发展形式、政策和理论分析 学校发展环境 机遇与挑战 当前的核心问题 学校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特色和优势 分析的方法 SWOT分析法 六顶思考帽法 十字架分析法 头脑风暴法 魔鬼辩护术
发现问题的层次
耳朵听到的问题 眼睛看到的问题 亲身体验到的问题 心里想到的问题 头脑中思考的问题 写在纸上的问题
是什么?(问题本身;表现;影响) 为什么?(产生原因;对原因的分析:自身/外在) 怎么办? (措施;人员;进度;预期效果)
与问题有关的管理定律
吉德林法则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 吉德林:把 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难题的 一半。
学校与政府 学校与社会
旨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学校管理的核心
和谐与人
人的发展 人的参与
管理是什么?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人的管理的核心是人心的管理 人心的管理
和谐学校管理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管理
管理者 教师 学生 人的发展是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下实现的,和谐学校管理就是提 供促进人发展的“好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标分解
横向(不同方面的工作) 纵向(不同阶段的工作)
目标协调 目标结构图
(四)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平台
培训 资源 知识管理 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 教师管理机制 猎人和猎狗的故事
(五)学校发展规划(过程的设计) 学校发展规划(过程的设计)
1. 学校发展规划由来、含义和意义 2. 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 3.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 4.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5.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一些与人的管理有关的管理规则
黄金定律与白金定律 刺猬原理 苹果和橘子 电梯里的镜子 鱼缸法则 鲶鱼效应 南风法则 一些校长的规则
“发钱不如搞活动” “三不规则”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收揽人心十大原则
真心对人 透彻了解人的心理结构 发现下属的长处,并充分加以利用 无条件聆听对方,允许下属犯上 使下属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亲切地称呼下属的名字 尊重下属的自尊心 和下属一起流汗,一起尽情欢乐 通过教育培养下属 建立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
(六)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1. 制度的意义与本质 2. 制度类型 3. 制度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1. 制度的意义与本质
制度的意义:分汤面的故事
规范个人的行为 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 提高管理效率 教育人去恶向善,引导人追求卓越
制度的本质
管理的尺度 管理者的替身 组织的价值契约 管理者自己创造出来的重要的管理资源
鼓励教师做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意义
使自己更清楚 使自己更坚定 研究带来创新 创新
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 教学研究的重点:针对学生学习研究教学问题
方法:行动研究 原则: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要点:用心:心在那里,智慧就在那里。
迈克·富兰在其著作《变革的力量:透视 教育改革》中这样生动地说道:“当教师 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 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 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 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 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 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
主要内容
一、和谐学校管理的特点 二、和谐学校管理的核心 三、和谐学校管理的关键 四、和谐学校管理的产出 五、和谐学校管理过程的几个关注点 六、学校校长的和谐管理素质和能力建设
一、和谐学校管理的特点
符合时代特点的管理
社会需求 主流价值观
科学的管理
理念 目标 方法
系统化的管理
学校内部(相关因素) 学校内部与外部(相互关系)
(一)激发自主意识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 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 能替别人开门。” 林肯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自然界里喷泉的高度不会 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并不会超过他的 信念。 “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的动力。” “发展就是唤醒人的自主意识的过程.” 人的发展的洋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