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全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导学案:17.1磁是什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导学案:17.1磁是什么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铁钉、磁铁等。
2. 磁极的性质: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能影响力的空间区域。
4.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单位是特斯拉(T)。
5. 磁通量的概念:磁通量是磁场穿过某一面积的总量,单位是韦伯(Wb)。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磁体,并了解磁极的性质。
2.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基本含义。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极的性质、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小磁针、直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磁体,如磁铁、铁钉等,并引导学生思考磁体的特点。
2. 讲解磁体的概念:讲解磁体的定义,介绍磁体的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
3. 讲解磁极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4. 讲解磁场的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场的存在,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定义。
5. 讲解磁感应强度:介绍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
6. 讲解磁通量的概念:介绍磁通量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磁通量是磁场穿过某一面积的总量。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体的概念2. 磁极的性质3. 磁场的概念4. 磁感应强度5. 磁通量的概念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磁体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内燃机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内燃机导学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内燃机。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一些工业设备中。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是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及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四个冲程。
3.能够运用内燃机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内燃机模型、PPT、黑板。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一)导入我会先用一段视频引入,视频内容是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让学生初步了解内燃机,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我会用PPT展示内燃机的构造图,并讲解内燃机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接着,我会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即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讲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四个冲程1.我会用PPT展示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图,并讲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四个冲程。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四个冲程的顺序和作用。
(四)实践环节1.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内燃机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四个冲程。
2.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内燃机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的理解。
2.我会提出一些与内燃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活动难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及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课前准备:演示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蓄电池、手电筒、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请你探究:1.连一连: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学生动手尝试)2.说一说:完整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你认为各部分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答:(1)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
(2)电路中各部分元件的作用:①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它工作时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②用电器: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等。
③开关:它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的作用,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
④导线: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3.想一想:你知道的电源还有哪些?你知道的用电器还有哪些?你知道的开关还有哪些?你知道的导线还有哪些?答:电源:蓄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用电器:电视、洗衣机、电饭锅、热水器。
开关:按钮开关、光电开关、触发开关、遥控开关。
导线:铜导线、铝导线、银导线。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2631.把、、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其中提供电能的是,输送电能的是,消耗电能的是,控制电路中电流有无的是。
2.电荷的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跟实际移动方向相反.3.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极。
阅读课本P641.什么是通路、开路和短路?2.小组展示:利用线路板展示通路、开路和短路的情况。
3.图所示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处于断路状态的是,处于短路状态的是。
4. 想一想: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什么会很大?短路有哪些危害?阅读课本P65画出下列用电器的电路元件符号。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能够形成电流的闭合路径。
2.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路中是否形成持续电流,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3. 电路的元件:电路中的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元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4. 电路的基本参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能够识别电路的基本元件,并了解各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类型,能够区分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3. 让学生熟悉电路的基本参数,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类型、电路的元件和电路的基本参数。
难点: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以及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路图示、实物电路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类型、电路的元件和电路的基本参数。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给定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绘制电路图并计算电路参数的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板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2. 电路的类型3. 电路的元件及其功能4. 电路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电路图: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答案:电流:I = 2A电压:U = 12V电阻:R = 6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电路模型的展示和电路图的绘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在讲解电路的类型和元件时,通过举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
但在课堂中,对于电路图的绘制和计算题目的难度设置较低,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电路实际应用的理解不够深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3.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学习目标】1.知道内能的概念及单位,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知道做功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
【学习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搓手时手变热了),从滑梯上滑下),钻木取火) 观察上面插图思考:冬天手冷时为什么搓手能取暖?为什么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钻木为什么可以取火?认真学习本节内容,我们自然可以找到答案。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物体的内能自主阅读教材P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3.对于下图中两只企鹅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答:左边企鹅说得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知识模块二做功可改变内能自主阅读教材P3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甲),乙)4.(1)图甲中棉花为什么会燃烧起来?答: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2)图乙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D)A.打气的过程B.打气的过程中瓶中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变化知识模块三热传递可改变内能热量自主阅读教材P35~36,独立思考并完成。
5.什么是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答:使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或者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样的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6.什么是热量?其单位是什么?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
7.举一些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文档: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3. 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特点;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条件;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特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热风机、冰块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夏天饮料瓶外壁出现的水珠,引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汽化和液化的实验,如热水蒸发实验、冰块融化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4. 特点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等。
5. 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雨雾、蒸发冷却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随堂练习:设置有关汽化和液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3 汽化和液化概念: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条件: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过程和特点:汽化:吸热、体积膨胀液化:放热、体积收缩生活实例:1. 雨雾:水蒸气的液化2. 蒸发冷却: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说明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答案: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2.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答案:生活中的汽化现象如雨雾、蒸发冷却等;液化现象如饮料瓶外壁的水珠、空调制冷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探究电路复习导学案 (新版)沪
第十五章【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并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知道变阻器的原理、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变阻器。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5.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6.能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7.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完成探究实验,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完成学生用书的“重难点知识精讲”部分的填写。
1.如图,当开关闭合后,两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如图位置,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C )A.1.2V 6V B.4.8V 1.2V C.1.2V 4.8V D.6V 1.2V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3.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图1) ,图2)(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A(选填“A”或“B”);理由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控制电阻一定(或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
(2)用笔画线完成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导线连线不能交叉),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乔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中的数据,请读出图2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方案二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品同步导学案汇总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品同步导学案汇总12.1 温度与温度计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
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过程与方法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程度的物理量.2.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名称是,符号是,国际单位制中采用温标,单位名称是符号是。
3. 温度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4.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液泡要在液体中(填‘碰”,或.“不碰”)容器壁和容器底。
5.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要_在液体中,读数的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6.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原理进行工作。
三、预习检测1、一位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中,分别如图1中A、B、C、D所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46℃B.初中生的身高一般为1.6m左右C.一个鸡蛋的质量1kgD.人跑步的速度20m/s3、用温度测量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示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是_______(也就是 ),然后看清它的______(也就是 ) 还要特注意2.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至,最小分度值是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
二、随堂检测1、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 B.18.1℃ C.19℃ D.20℃2、某体温计的示数是如图所示,某粗心的护士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它直接去测甲、乙两病人的体温,体温计先后的示数是39℃和39.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C.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D.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参考答案预习案1、C2、B3、C探究案1、D2、C3、D12.2熔化与凝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引入、游戏互动、操作实践等方法,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掌握电路连接的方法,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图、电路元件(如灯泡、开关、电池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电路图、电路元件、实验操作工具。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电路小故事,引导幼儿对电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知识讲解(10分钟)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向幼儿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掌握电路连接的方法,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动手实践环节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电路连接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电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设计意图我希望通过创设情景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电路,并在操作实践中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我希望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文档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9.2 让信息“飞”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9.2节,主要讲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原理,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磁波。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电磁波的应用:探讨电磁波在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手机通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a. 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电磁波。
b. 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传播的规律。
c. 探讨电磁波在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与电磁波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3. 电磁波的应用领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b. 解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c. 举例说明电磁波在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2. 答案:a.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周围会产生电磁波。
b.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会受到介质性质的影响。
c. 电磁波的应用:手机通信、电视广播、雷达探测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重难点: 摄氏温度的规定。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自主学习】(一)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P47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的(填“冷”或“热”)。
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二)温度计: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
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三)温度计的刻度原理:阅读P48“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
(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注意:体会一下摄氏温度规定的含义: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支没有画刻度线的温度计,需要你用摄氏温度将刻度线画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面稳定后,在液面位置记下0,然后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沸水中,因为液体受热膨胀,液面会上升,待液面温度后,在液面位置记下100,然后把从0到100的长度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代表1℃,记0的位置代表0℃,记100的位置代表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2.3汽化与液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12.3 汽化与液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活动的详细内容。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引入、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旨在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冰块、玻璃棒、放大镜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杯、一支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2. 观察实验:将热水和冷水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让幼儿观察热水蒸发和冷水凝结的现象。
3. 实践操作: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塑料杯装满水,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4. 讨论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5. 实践活动: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让幼儿亲手体验液化的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2.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描述现象时,部分幼儿还缺乏准确的词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同时,我也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情景引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来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3. 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4. 电路的功率:电功率、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5. 电路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
6. 电路的安全知识:触电、短路、过载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能够正确识别各种电路元件。
2. 掌握电路的欧姆定律,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
3. 了解电路的功率概念,能够计算电路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4. 熟悉电路的测量工具,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
5. 增强电路安全意识,能够避免常见电路故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安全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电路图示板、实物电路。
2.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示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
3. 电路组成讲解: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4. 欧姆定律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进行例题讲解。
5. 电路功率讲解:讲解电功率、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概念,并进行例题讲解。
6. 测量工具使用讲解:讲解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 安全知识讲解:讲解触电、短路、过载等电路安全知识。
8.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电路计算题目,让学生现场计算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3. 欧姆定律:电流I = 电压U / 电阻R。
4. 电路功率:电功率P = 电流I 电压U,实际功率P实 = I实U实,额定功率P额 = I额 U额。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6.1电流做功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6.1 电流做功我设计的这节物理课,主题是“电流做功”。
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和观察现象,让他们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流做功的原理,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能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导学案、实验器材和多媒体教具。
导学案中包含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实验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等,多媒体教具有电流做功的动画和实验视频。
在活动重难点上,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流做功的原理,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实验和观察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供了电流做功的原理和相关概念,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对电流做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流做功的原理,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实验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做功的现象,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电流做功的原理。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另外,多媒体教具的运用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将以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为主题,制定一份详细的导学案。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这一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改变: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3. 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热机工作的过程包括吸热、做功和排气三个步骤。
4. 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2. 学生能够理解热机的原理,并计算热机的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内能和热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内能概念的建立。
2. 热机效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重点:1. 内能改变方式的实验观察和理解。
2. 热机工作原理的图示解析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温度计、热量计算器。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温度变化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2. 内能概念复习(10分钟):回顾内能的定义,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
3. 内能改变方式讲解(10分钟):讲解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内能改变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 热机原理复习(10分钟):通过热机模型演示,讲解热机的吸热、做功和排气过程。
5. 热机效率计算(10分钟):复习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几个实际应用题进行计算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几道有关内能和热机的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几道有关内能和热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定义及其改变方式。
2. 热机的原理图示及效率公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2.3第2课时 液化
第2课时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液化和液化放热。
2.会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学习重点】液化概念和液化放热。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液化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19~20内容,完成1~4题。
1.什么叫做液化?答: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BD)A.露水的形成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夏天湿衣服晾干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E.铸铁厂铸钢模3.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早晨空气中的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4.居民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液化石油气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易错点:“白气”不是气体,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知识模块二液化放热自主阅读教材P19~20内容,完成5~6题。
5.液化需要吸热还是放热?答:液化需要放热。
6.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答:虽然水蒸气的温度与开水差不多,但因为水蒸气液化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比开水烫伤严重得多。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今年4月,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_较低_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较高__,极易发生__液化_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解析】地面、墙壁等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会放出热量,液化为小水滴,使地面、墙壁变湿。
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课前预习学案】(一)、自主预习请根据以下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预习自测题:1、什么是温度?2、合作探究:“想想做做”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冰箱冷冻室温度,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通过图4-1.1实验一下,感受只凭感觉来判断温度可靠吗?3、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是什么?4、生活中有哪些种类的温度计?5、记住摄氏温度中8摄氏度和188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6、会读表“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7、使用测量工具需先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8、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9、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和使用上有何区别?【预习自测题】1、____________叫作温度。
2、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所以要做到准确地判断温度,就要使用____。
3、实验室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制成的。
生活中的温度计有____、__、____。
还有测量人体温度的____。
4、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的____和____。
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分度值为____,实验室中温度计的量程为____分度值为____。
5、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6、查表说明:太阳表面的温度为____,白炽灯灯丝的温度为____,水的沸点为____7、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____。
其作用是____所以体温计在使用之前应____。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精品同步导学案 (全书完整版)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品同步导学案汇总12.1 温度与温度计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 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过程与方法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程度的物理量.2.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名称是,符号是,国际单位制中采用温标,单位名称是符号是.3. 温度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4.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液泡要在液体中(填‘碰”,或.“不碰”)容器壁和容器底.5.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要_在液体中,读数的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6.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原理进行工作.三、预习检测1、一位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中,分别如图1中A、B、C、D所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46℃B.初中生的身高一般为1.6m左右C.一个鸡蛋的质量1kgD.人跑步的速度20m/s3、用温度测量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示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是_______(也就是 ),然后看清它的______(也就是 ) 还要特注意2.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至,最小分度值是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二、随堂检测1、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 B.18.1℃ C.19℃ D.20℃2、某体温计的示数是如图所示,某粗心的护士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它直接去测甲、乙两病人的体温,体温计先后的示数是39℃和39.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C.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D.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参考答案预习案1、C2、B3、C探究案1、D2、C3、D12.2熔化与凝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4熔化热,凝固热三、预习检测1、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 B.石蜡 C.铁块 D.沥青2、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B.10℃ C.40℃ D.100℃3、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⑴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⑵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两类. 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3、一同学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 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__体,这种物质是:________.4、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5、人们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有:_________________.6、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乙盆水的温度.二、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说明铁是非晶体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烧断之后可以用铁丝代替C.工业炼铁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在研究固体的熔化规律时,下列哪些仪器是需要的?()A.石棉网 B.滴管 C.烧瓶 D.酒精灯3、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图象,其中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C.甲、乙都是晶体D.甲、乙都是非晶体参考答案预习案4、C5、A6、C探究案4、D5、AD6、A12.3汽化与液化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水的沸腾特点;会分析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2).能说出蒸发的定义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能说出液化的定义及方法.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沸腾,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3、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蒸发,蒸发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三、预习检测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了霜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2、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3、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A.氧B.氮C.二氧化碳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2. 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3.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4. 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5. 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二、随堂检测1、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A.蒸发吸热B.热胀冷缩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D.液化放热2、如图是小勇做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D.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3、夏天出汗,用手抹一下就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A.手的温度比汗的温度低B.擦掉的汗水带走了热量C.手阻止了出汗,减轻了热感D.汗珠被展开,加快了蒸发参考答案预习案7、B8、A9、C探究案7、C8、C9、D12.4 升华与凝华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4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升华: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需要热.2. 凝华: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需要热.三、预习检测1.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1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 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3.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的物质钨发生的是 ( )A. 汽化与凝华B. 汽化与凝固C. 升华与凝华D. 升华与凝固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填写相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需要热.用铁水浇铸成工件、需要______热.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需要热.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需要热.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需要热.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需要热.二、随堂检测1.在舞台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雾,形成舞台上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 CO2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形成的雾D.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雾2. 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 “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 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3.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参考答案预习案10、 C11、 C12、 C探究案10、 D11、 D12、 B12.5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道温室效应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2)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3)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二章第4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____________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海面________的影响;②对________的影响;③对________的影响;④对________的影响.2.地球尽管的表面被水所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3.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应与 .4.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一条节水建议:.三、预习检测1. 全球变暖已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种现象.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B.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D.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传输到地球的热量逐年增多造成的2. 我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爱护水资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同时还要防止水体污染. 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涤剂B.禁止施用农药化肥C.生活污水经净化后再排放D.禁止在江河边倾倒垃圾3. 主要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A、河中鱼虾绝迹B、河流干涸C、城市地表下沉D、水土流失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探究点二: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那些不利的影响?探究点三:引起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有哪些?探究点四: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我们应怎样做到节约用水?二、随堂检测1.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A、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中B、占地球表面积的70%C、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不到总水量的1%2.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磁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A、大气B、河流、湖泊C、食品D、耕地3. 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预习案13、 D14、 B15、 A探究案13、 D14、 B15、 B13.1 物体的内能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预习范围教材第13章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叫物体的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 .3.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 . 热量的单位是 .三、预习检测1.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A. 质量B. 温度C. 比热容D. 能量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 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 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你是怎样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 你是通过保持不变,改变. 比较.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你是通过保持不变,改变. 比较.结论: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与、有关.二、随堂检测1.多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D.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参考答案预习案16、 D17、 D18、 A探究案16、 B17、 C18、 A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3)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2、预习范围教材第13章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三、预习检测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B. 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相同.C.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无关.D.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2. 现有酒精、煤油和水三种液体,用它们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时,冷却效果最好的是()A. 酒精B. 煤油C. 水D. 效果一样5、把质量相等的铁锅、铝锅、铜锅放在同样的炉子上,炒同样的菜,则最节省燃料的是(C铝>C铁>C铜)()A. 铁锅B. 铝锅C. 铜锅D. 三个锅都一样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活动1:思考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在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在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___;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有关,对于同一种物质,越大,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活动2: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可以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来获取(2)要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 ,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二、随堂检测1.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3:2 B:2:3 C:4:3 D:3:42. 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A.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B.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D.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3.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参考答案预习案19、 B20、 C21、 C探究案19、 B20、 B21、 B13.3内燃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汽油机的构造.(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3)内燃机的应用.(4)汽油机柴油机的异同.2、预习范围教材第13章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2.内燃机的特点是 .3.常见的内燃机有和 .三、预习检测1.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并制造出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下面这些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A.电动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2.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实际工作效率可达100%B.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同种燃料C.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D.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油的混合物C.吸气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1)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________________?(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________________(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2.汽油机(1)汽油机是利用作燃料来工作的.(2)构造: .(3)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______个冲程. 包括: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_______四个冲程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二、随堂检测1.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A.温度降低,内能增大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温度降低,内能减小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的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3.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参考答案预习案22、 A23、 C24、 A探究案22、 D23、 B24、 C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建立热值概念. 知道热值是燃料燃烧放热的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2)、了解热机效率. 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3)、了解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能简述热机的使用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不良影响,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2、预习范围教材第13章四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燃料的热值2.热值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3.热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三、预习检测1.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A.热值大 B.比热容大 C.密度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3.我国在航天工程中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多选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低的沸点 B.较大的热值 C.较大的比热容 D.较高的凝固点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燃料的热值(1)、常见的燃料有哪些,他们在燃烧时都会释放能量,但它们释放能量的能力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那又如何来比较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2)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是,利用热值计算热量的公式是(3)思考:给热值下定义时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a.气体燃料通常不用质量而用体积,因此计算气体燃料放热时,公式应该写成单位符号是 .b.观察常见燃料的热值表,说明热值是物质的之一,汽油的热值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热机的效率(1)认真阅读课本,掌握热机燃料燃烧能量的走向.(2)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定义热机效率?计算公式应该写成(3)提高热机的效率的途径是 .具体措施是二、随堂检测1.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意义是()。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带答案)温度与温度计I:温度的概念教学情境寒冷的冬天,在户外放两把椅子,一把木头制成,一把铁制成的现在都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早上分别用手感受一下两把椅子的冷热情况思考?1.你感觉哪一把椅子更凉。
2.它们的温度是否一样。
3.它们的冷热程度是否相同。
物理学上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温度的物理意义是。
温度用字母表示,越热的物体温度,越冷的物体温度。
温度的单位。
读作。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在这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常见物体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37℃。
让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23℃。
人洗澡时的水温40℃。
II:温度计有时我们需要精确的测量出某个物体的温度,需要的测量工具叫做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常见温度计有1. 实验室用温度计 2. 体温计3. 寒暑表。
3.温度计的构造4.不同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
分度值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煤油。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0.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
体温计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结果更加精确III: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先观察。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面,同时,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
3.待温度计液面稳定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面体温计的使用1.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
2.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不同点在哪?如果使用前没有甩,会出现什么现象?物态变化教学情境生活中我们接触做多的一种物质就是水,请思考,水可以有几种状态存在?常见物体的三种状态分别为,,。
三种不同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水可以结冰,兵可以熔化成水,水也可以变为水蒸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检测:
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对于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是相同的
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节日期间从龙岩到连城冠豸山旅游,为测乘车时间采用的测量工具较恰当的是( )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处减弱;(2)在过程中减弱;(3)在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等于。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反射角为。▲
2.(09·龙岩)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3.(06·龙岩)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
4.(06·龙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5.(05·龙岩)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
10.一位同学开始跑步,在第一秒内跑了2m,在第二秒内跑了3m,在第三秒内跑了4m,那么他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11.如图4是探究小汽车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任意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小汽车做怎样的运动?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
编写人:审核人:班 姓名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ﻩ
ﻩC.与地球自转同步D.与运动员同步
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
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像,像与物体的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3.乐音的三个特性:、、。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和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不同。声音的强弱以为单位。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和。▲
7.学习物理必需关注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根据生活经验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教室的宽度约为m。
8.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他记录的数据是18.35㎝,数据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9.小宇在体育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沪科九年级物理总复 Nhomakorabea导学案全套
———————————————————————————————— 作者:
———————————————————————————————— 日期:
ﻩ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编写人:审核人:兰 英班姓名
一、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声音是由物体的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A.摆钟 B.秒表 C.石英表 D.日晷仪
3.若以秒为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间隔时间约为( )
A.103B.102C.101D.100
4.下列四个速度中,最大的是( )
A.750m/minB.15m/sC.36㎞/hD.425㎝/s
5.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板的长度为㎝。
6.描述大海的“潮起潮落”这是以为参照物;“风儿像流水一样在花枝中穿行” 这是以为参照物;“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以为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