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手册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1083b1be23482fb5da4cb6.png)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生态养猪生态养猪就是给在养猪过程中给猪一个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在现代养猪过程中包括的有发酵床、发酵饲料以及饮水三个方面,在猪的居住及喂养过程中都是给予一个自然生态的环境一、猪舍的建造原则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1、每栏面积以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时操作便利;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7、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二、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cm,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缺点:造价稍高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AB图2-4 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成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AB图2-5 半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三、垫料什么是垫料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主要成分是稻壳锯末树皮木屑碎片豆腐渣,酒糟,粉碎桔杆干生牛粪等占90%锯末占大部分,其他的占少部分其他 10%是土%少量的粗盐猪舍填垫总厚度约40-90厘米左右土的用量为总材料重量的 10%左右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盐用量为总材料的 %;1立方米的垫料用菌液2公斤垫40-60厘米,基本上能垫2平米的用量垫料的基本类型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为确保垫料制作过程生物发酵的进程及效果,常选择其它一些原料作为辅助原料垫料原料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按使用量划分,可以分为主料和辅料:1、主料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垫料的主要原料,通常这类原料占到物料比例的60%以上,由一种或几种原料构成,常用的主料有木屑、草炭、秸秆粉、花生壳、蘑菇渣2、辅料主要是用来调节物料水分、pH、通透性的一些原料,由一种或几种原料组成,通常这类原料占整个物料的比例不超过40%常用的辅料有稻壳粉、麦麸、饼粕、玉米面如按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碳素原料、氮素原料和调理剂类原料:1、碳素原料是指那些有机碳含量高的原料,这类原料多用作垫料的主料,如木屑、谷壳、秸秆粉、草炭、蘑菇渣、糠醛渣等2、氮素原料通常是指那些有机物含量高以下的原料,并多作为垫料的辅料,如养猪场的新鲜猪粪、南方糖厂的甘蔗滤泥、啤酒厂的滤泥等,这类原料通常用来调节C/N3、调理剂类原料主要指用来调节pH值的原料,如生石灰、石膏以及稀酸等;有时也将调节C/P的原料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归为调理剂;此外还包括一些能量调理剂,如红糖或糖蜜等,这类有机物加入后可提高垫料混合物的能量,使有益微生物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增到一个庞大的种群数量,所以又俗称“起爆剂”垫料选用的一般原则垫料制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无论何种原料,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1、原料来源广泛、供应稳定;2、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3、主料水分不宜过高、应便于临时储存;4、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5、成本或价格低20平米的猪舍配料以及费用垫料的厚度锯木屑稻壳深层土食盐菌液水麸皮花生壳60厘米9m³6m³公斤5公斤24公斤公斤价格-元元 10元元60厘米15m³ 公斤5公斤24公斤公斤公斤价格-元 10元元元60厘米9m³ 5公斤24公斤公斤50公斤6m³价格-元 10元元元元备注:配方设计的原则是,以惰性原料为主,有适量的营养如能量在内,各种原料的惰性大小排序为:锯木屑>花生壳>稻糠>稻草粉>其他秸秆粗粉,惰性越大的原料,越是要加点营养饲料如米糠或麦麸,不然,全部用惰性原料如锯木屑,则发酵不起来,没有营养在内,无法发酵起来,无法发酵产热,从稻糠开始的其他原料,也至少要加米糠或麦麸等至少50公斤说明:1、水分的控制要根据垫料的干湿决定加水的多少,要先把菌液加到水中稀释,然后在往垫料里混合,这样能够使菌液垫料要混合均匀,垫料混合之后水分达不到50%左右,还可以再加清水2、垫料混合之后要堆积3-5天发酵,之后可以铺开,没有场地的朋友可以直接垫进去,表面要用塑料布盖着,3-5天后就可以上猪3、由于本垫料操作简单,材料容易选购,但是垫料里面的有机物存在过少,刚开始猪床内部温度不高,这样随着猪粪便的增多,有机物的增多,猪床里面的温度就会上升4、本猪床是根据60厘米的厚度配比,如果你增加厚度,其他的量要随之更加5、菌液的价格可以根据使用量的大小恒定猪舍大的朋友可以采用我们的菌种,1瓶菌种35元,可以制作10公斤的菌液,能够做5-10平米的垫床四、铺垫过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充分搅拌,让它充分发酵就可1、确定垫料厚度A、育肥猪舍垫料层高度夏天为40-60cm,冬季为60-80cmB、保育猪舍垫料层高度为60cm,夏天为40cm2、计算材料用量根据不同夏冬季节、猪舍面积大小,以及与所需的垫料厚度计算出所需要的谷壳、锯末、米糠以及益生菌液的使用数量3、物料堆积发酵将未发酵的谷壳、锯未各取10%备用,第一步,首先按每平方2公斤米糠或麸皮加入1-2公斤益生菌均匀搅拌,水分掌握在30左右第二步,将搅拌好的原料打堆,四周用塑料布盖严厌氧发酵室温尽量保持20-25度左右,夏天2-3天,冬季5-7天,发酵好的原料发出酸甜的酒曲香味发酵成功第三步,将发酵好的米糠或麸皮和其余的谷壳和锯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使垫料水份保持在50-60%,,再均匀铺在圈舍内,用塑料薄膜盖严,3天即可使用第四步,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再用预留的谷壳、锯未各10%混合后,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10cm左右,然后等待24小时后方可进猪如猪在圈中跑动时,表层垫料太干,灰尘出现说明垫料干燥,水分不够,应根据情况喷洒些水分,便于猪正常生长因为整个发酵床中的垫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发酵床面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20度左右的温度,为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了一个优良环境五、发酵床日常维护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猪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1、垫料通透性管理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为15-20cm、育成猪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2、水分调节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3、疏粪管理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猪可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4、补菌定期补充EM益生菌液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补充EM益生菌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猪床20厘米一边喷洒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5、垫料补充与更新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养护措施到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反之则会缩短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按照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做好陈化处理,并进行养分、有机质调节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出售垫料是否需要更新,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1、高温段上移通常发酵床垫料的最高温度段应该位于床体的中部偏下段,保育猪发酵床为向下20-30cm处、育成猪发酵床为向下40-60cm处,如果日常按操作规程养护,高温段还是向发酵床表面位移,就说明需更新发酵床垫料了可以在加大有机物含量小的垫料加以混合,比如锯末2、发酵床持水能力减弱,垫料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当垫料达到使用寿命,供碳能力减弱,粪尿分解速度减慢,水分不能通过发酵产生的高热挥发,会向下渗透,并且速度逐渐加快,该批猪出栏后应及时更新垫料3、猪舍出现臭味,并逐渐加重六、发酵床注意事项1、锯末用量:面积20㎡、垫料厚度不低于50厘米的标准圈,锯末总用量约6-10立方米太薄导致不发酵,太厚则可能导致内部升温太高太快益生菌液可一次性均匀撒入全部垫料中,也可分3-4层局部性集中撒入尽量用干燥老锯末新鲜锯末最好晾晒干后再撒入2、菌剂用量:20㎡猪圈用EM益生菌24公斤猪圈面积不能小于10㎡,养猪密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粪尿积累超负荷而停止发酵3、节奏控制:猪圈发酵节奏与温度可人为控制,要特别快速升温与发酵,可采取如下一种或几种综合措施:增加益生菌液用量、预先加红糖水活化发酵菌剂、多添加新鲜米糠或尿素水等营养物、增加锯末层厚度、增加翻倒次数并打孔通气、适当调高锯末混和物含水量,等等调低温度可采用相反措施内部温度一般不要超过50℃,核心发酵层不超过60℃,表面温度25-30℃以下4、替代垫料:尽量用锯末,锯末不易得到可部分用稻壳、秸秆等替代,表面二、三十公分仍用锯末应注意稻壳要破碎,秸秆应切短或粉碎,但不宜太细5、湿度面积:发酵床应控制好湿度,垫料一般干撒即可,如垫料太干燥且易引起扬尘,影响猪的呼吸,则只在表层喷点水以即可拉尿后垫料的最大湿度也不能超过65%注意雨水或地下水均不能渗入床内标准猪圈面积应在20㎡以上,禁止10㎡以下做猪圈发酵床6、发酵状态:正常运行后的发酵床下层物料颜色逐渐变深变黑,无臭味而有淡淡酒香味,温度基本稳定,有时能见到白色菌丝此时,如需用肥或作粗饲料,可部分清运出舍,不用也可长年不清生态养猪发酵饲料使用益生菌液发酵饲料的应用是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消除排泄物臭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益生菌液发酵饲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用机理:利用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提前能把饲料的中的营养及早分离,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就把饲料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前分解,在猪进食之后很容易的吸收,提高饲料的吸收率,同时发酵饲料中有大量的益生菌存在,抑制饲料中的有害菌,猪在进食之后加快吸收,减少猪的消化道的疾病发生同时在发酵饲料中可以大量加植物纤维,能把植物纤维转化成容易吸收的植物蛋白,也能分解出来一部分营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制作方法:1、用3公斤的菌液加入到公斤的水中进行稀释,制作成稀释液2、把公斤的水加入到1吨的麸皮,豆柏、玉米粒中混合均匀,这样的湿度能达到30%左右3、在发酵饲料过程中可以加30-40%的粗料,来降低饲料成本3、然后堆积发酵,根据外界温度适当调节发酵时间的长短,夏季温度在30度左右2-3天,室温在10度左右发酵10天,闻到有一种发酵味道及酸味就证明成功4、发酵完之后用编织袋进行分装5、喂养的时候在添加20%的预混料发酵饲料时候注意事项:1、在堆积发酵的时候要注意密封,混合均匀之后用大缸进行发酵比较好,或者堆积起来用塑料布盖紧2、里面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达到40度以上就可以进行小袋分装,分装之后还要密封好3、湿度不亦过大,湿度过大发酵时间长容易发酸4、在发酵饲料的过程中精料不要低于60%粗料不高于40%这样能够保证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饮水一、饮水系统猪只能随时饮用足够量的清洁饮水,是保证猪正常生理和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发挥生长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自然养猪法法中需要在饮水中添加益生菌液或其他益生制剂物质,所以可以在猪舍一头做一水箱,每隔半月在水箱中添加益生菌液,用于猪只的保健提高猪只对日益增多而复杂的疾病的抵抗力在刚开始初期饮水益生菌添加上1:倍的稀释饮用,随后可以扩大到1:倍左右,如果有猪拉稀,可以扩大倍数单独饮用治疗二、饮水设备猪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乳头式、杯式等1.鸭嘴式自动饮水器目前国内外现在花猪场使用最多的是鸭嘴式猪用饮水器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盖、滤网等组成其中阀体、阀芯选用黄铜和不锈钢材料,弹簧、滤网为不锈钢材料,塞盖用工程塑料制造,整体结构简单,耐腐蚀,工作可靠,不漏水,寿命长,猪饮水时,嘴含饮水器,咬压下阀杆,水从阀芯和密封圈的间隙流出,进入猪的口腔,当猪嘴松开后,靠回位弹簧张力,阀杆复位,出水间隙被封闭水停止流出鸭嘴式饮水器密封性好,水流出时压力降低,流速较低,符合猪只饮水要求安装这种饮水器的角度有水平的和45°角两种,离地高度随猪体重变化而不同2.乳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乳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由壳体、顶杆和钢球三大件构成,猪饮水时顶起顶杆,水从钢球、顶杆与壳体的间隙流出至猪的口腔中,猪松嘴后,靠水压及钢球、顶杆的重力,钢球、顶杆落下与壳体密接,水停止流出这种饮水器对泥沙等杂质有较强的通过能力,但密封性差,并要减压使用,否则,流水过急,不仅猪喝水困难,而且流水飞溅,浪费用水3.杯式猪自动饮水器杯式饮水器是一种以盛水容器的单体式自动饮水器,常见的有浮子式、弹簧式和水压阀杆式等型式浮子式饮水器多为双杯式,浮子室和控制机构放在两水杯中间通常一个双杯浮式饮水器固定安装在两猪栏间的栅栏间壁处,供两栏猪共用浮子式饮水器由壳体、浮子阀门机构、浮子室盖、连接管等组成当猪饮水时,推动浮子使阀芯偏斜,水即流入杯中供猪饮用,当猪嘴离开时,阀杆靠回位弹簧弹力复位,停止供水,浮子有限制水位的作用,它随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上升到一定高度,猪嘴就碰不到浮子了,阀门复位后停止供水,避免水过多流出弹簧阀门式饮水器,水杯壳体一般为铸造件或由钢板冲压而成杯式,杯上销连有水杯盖当猪饮水时,用嘴顶动压板,使弹簧阀打开,水便流入饮水杯内,当嘴离开压板,阀杆复位停止供水水压阀杆式饮水器,杯式饮水器是靠水阀自重和水压作用控制出水的杯式饮水器,当猪只饮水时用嘴顶压压板,使阀杆偏斜,水即沿阀杆与阀座之间隙流进饮水杯内,饮水完毕,阀板自然下垂,阀杆恢复正常状态发酵床养猪法法猪舍中不管用那种饮水器,都要防备饮水器的水流入到发酵床中导致垫料湿度过大,需要在饮水器下面设一排水沟,以便把猪饮水时流下的水导流到猪舍外面,防止流到发酵床中增加发酵床中垫料的湿度这样也能防止夏季炎热猪戏水为自己降温而将大量水流进发酵床而导致发酵床中垫料湿度过大问题答疑1、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适合哪些猪群?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对猪群没有选择,适用于公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产房、保育猪、育成猪等各阶段猪群2、采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是否还需要正常免疫?抗生素等药品能否减少?应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减少量一般可达到50%以上,规模化猪场全部采用该项技术,正常运行半年以后,药品使用量还会锐减3、猪栏中为什么要留硬地平台?可以不留吗?硬地平台主要作为猪只采食和活动场所,盛夏季节还能供猪只栖息,特别是公猪和育成猪栏必须留用,建有饮水台的保育猪栏可视情况少留或不留硬地平台4、饮水装置如何安装设置?饮水装置的安装设置,必须满足滴漏跑冒和饮水外溅时以不浸湿发酵床垫料为原则,通常保育猪栏设置饮水台,饮水台下设导水管,能将滴水及时排出;育成猪水嘴可设置在栏舍外侧,滴水直接排入外面排水沟5、如何配置发酵场?垫料制作与有机肥生产能否共用一个发酵场?规模化猪场应配备专门的垫料发酵场,考虑到后期有机肥生产的需要,发酵场设计应避免重复建设,两者共用一个发酵场,但发酵面积应适当增加,通常万头规模猪场垫料和有机肥生产两用的发酵场面积应达到-m2,设备共用6、常用垫料原料有哪些?木屑是不可替代的吗?垫料原料除了前面提到的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几种常见原料外,不同地方因资源情况不同,常用原料是存在差异的,并非千遍一律如华南地区的蔗渣、长江中下游棉花产区的棉秆、北方玉米产区的玉米秸、水稻产区的稻秸和谷壳,都可以用来加工作为垫料原料木屑由于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良好,通常被各地当作首选原料,但随着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的广泛应用,木屑来源会受到限制,所以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用一些性能好、来源广、价格低廉的原料来代替木屑7、垫料发酵时间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垫料必须要经过发酵处理吗?垫料发酵时间的长短是由原料特性及配方决定的,通常C/N越高,发酵时间越长,指征参数为料堆温度,料堆维持一段时间高温后温度开始下降时,表明发酵过程基本结束一般情况下,垫料都需经过发酵处理后才能用作发酵床,特别是保育栏发酵床垫料无论何时都需先经发酵处理,但在下面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垫料可以不经发酵处理,接种后直接作发酵床垫料原料新鲜、水分适宜、无腐烂和霉变;作后备母猪发酵床垫料,或作入冬前育成猪垫料8、垫料发酵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垫料发酵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不升温原因:水分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益生菌的含量不够处理方法:调整物料水分;调整物料pH,加大菌液的含量升温后温度随即快速下降原因:原料中有机氮含量太低处理方法:应适当添加含氮量丰富的有机物料如猪粪发酵过程中,异味、臭味浓原因:C/N过低,或原料粒度过大,水分调节不匀处理方法:通过补充碳素原料,调整C/N,或者降低物料细度,调匀水分发酵后期氨味渐浓原因:物料水分偏大,pH偏高,发酵时间偏长处理方法:立即将发酵物料散开,让水分快速挥发9、发酵床温度过高或过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如何处理?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和通透性,有时表现为单因素影响,有时表现为双因素同时产生影响如果水分偏高和垫料过于疏松时,发酵强度会加大,温度就会过高,常用的处。
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86fb6425c52cc58ad6be0c.png)
发酵床养猪技术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发酵床养猪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微生物垫料(锯末、木屑、秸秆粉等含粗纤维高的物质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再加上复合微生物菌种)来养猪,猪生活在厚达80厘米厚的微生物发酵垫料上,吃喝拉撒都在垫料上面,靠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作用和垫料本身的吸附作用,把猪排泄出来的粪和尿进行分解同化和利用,转变为无臭无害的物质和菌体蛋白质,部分可供给猪食用,与此同时,猪生活在厚垫料上,提供了猪拱料、戏耍、啃料、类似吃泥土等心理上的需要,满足了猪的福利,从而减少了心理应激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猪的各种常规应激。
发酵床猪舍其垫料由于有益菌占绝对优势,这样有益微生物菌群形成了一个防御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屏障,提高了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了猪的抗病能力;由于猪粪料都被微生物垫料吸收转化,不会从发酵床养殖栏舍排放出一点粪尿来对环境的影响,且发酵床养猪几乎没有臭味,没有任何的粪水排出养殖栏舍之外,是完全的零排放、零污染环保的养殖技术。
加上猪不断拱吃在发酵床中产生的菌体蛋白,适当的运动等,使得猪的肉质得以改善,从而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猪肉产品,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猪粪尿的零排放理想。
并显著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酵床养猪法又叫懒汉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厚垫料养猪法等。
它是集养猪学、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土壤肥料学、体现对动物福利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
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上有机垫料,再将猪关入猪舍。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于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只需三天左右时间,粪便就被微生物分解。
同时,粪便又给菌类提供营养,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这些高蛋白物质又成了猪的美食,猪吃了不但帮助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
整个发酵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小“生物圈”,不再需要对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因而它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发酵床养猪法
![发酵床养猪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059d9b5ef7ba0d4b733b0f.png)
发酵床养猪法目录第一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点”法 (1)1.1 发酵床养猪法的基点 (1)1.2 发酵床养猪法的特点 (1)1.3 发酵床养猪法的缺点 (2)1.4 发酵床养猪法的优点 (4)第二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线”法 (5)2.1 春季发酵床养猪管理维护方法 (6)2.2 夏季发酵床养猪法的生产实践经验 (7)2.3 秋季发酵床养猪的实践管理原则 (9)2.4 冬季发酵床养猪法的技术管理 (10)第三部分发酵床养猪的“面”法 (13)5.1 EM原露发酵床的配料 (13)5.2 EM原露发酵床养猪栏舍的建造与管理 (14)5.3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造方案 (16)5.4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学习指导及应用 (25)5.5 发酵床养猪法的生态养殖 (28)第一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点”法1.1 发酵床养猪法的基点众所周知,发酵床养猪法,又称自然养猪法、垫料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等,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它依据EM技术,采用EM原露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特性,结合多年来运用于养猪上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养殖技术。
基本原理是利用EM原露微生物制剂进行物质能量循环、发挥能量转换的“中枢”作用,通过用特定有益微生物菌群按照一定配比与锯末、稻壳、秸秆等辅助材料等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垫料中的微生物以猪粪为食饵繁殖,对粪尿快速处理,解决臭味,同时繁殖生长大量微生物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
从而相辅相成将垫料发酵床变成微生态饲料加工厂,源源不断地为生猪提供优质养料。
1.2 发酵床养猪法的特点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c55ad5240c844769eaeea2.png)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养猪技术,实现了养猪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问题,彻底解决了规模养猪场以及农村养殖户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在我省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1.什么是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采集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落,经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土著微生物原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土著微生物原种、锯屑、秸秆等农副产品以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盐等加到一起,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
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制成发酵床。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发酵床上面,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被土著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人工清理。
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臭味也就没有了,而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优质的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2.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一是猪舍的地上部分,包括猪舍的类型、屋顶、墙、窗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猪舍内部结构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二是发酵床的设计与建造;三是发酵床、猪舍各部设施以及猪的饲养管理。
㈠猪舍地上部分的设计与建造北方地区发酵床养猪猪舍的类型宜采用半钟楼型屋顶、四面墙体或三面墙体加一面塑料大棚式设计。
半钟楼式屋顶设计,即在猪舍的顶端纵轴南向设计一排立式通风窗。
由于阳光的照射以及发酵床的温度,猪舍内部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小,从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底部南北两侧低开的通风口吹进凉爽的风上移。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舍内良好的空气对流现象,舍内空气得以有效交换。
良好的通风使得发酵床内的水分蒸发,圈底则保持疏松柔软状态。
发酵床面的上升气流带走了猪床表面的水分,使得与猪体接触的床面湿度降低,给猪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新技术Word 文档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新技术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42c0ac54028915f804dc21b.png)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新技术微生态发酵床是新兴的环保养猪技术,以生物除臭和物料快速腐熟为技术核心,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发酵,使猪废弃物中的硫化氢、吲哚、胺等迅速分解,迅速降解植物中难以利用的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尿酸盐转化为菌体蛋白、腐殖酸、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可直接吸收的有益物质。
一、发酵床制作1、圈舍场地选择:猪舍地下水位低,坐北朝南,通风良好,东西走向,南北可敞开,1.8米的红砖后墙,每1.5米需1.2米×1.5米窗户,离地面约0.1米;顶部1/3为石棉瓦,2/3为无滴膜;每5米加1个天窗,夏季备遮阳网,冬季备足量草帘子。
圈舍长度不限,宽度不超过8.2米,靠后墙内留1.2米过道,每4米加80厘米高铁丝网间隔加固,地面向下挖90-100厘米,坑周围砌单砖。
圈舍南面中部设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1/3猪床,要求每天能照射到猪床每个角落。
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设自动饮水器。
2、制作方法:原料包括锯末子、黄土、盐、原菌,每立方米据末子7袋、黄土30公斤、盐0.45公斤、原菌1公斤,垫料可使用5-7年。
制作过程:倒入锯末子加水,以手用力攥能看见水但不滴水为好,含水量约60%,加入盐和黄土,原菌用水稀释喷到混合好的锯末子上,拌均匀添到坑内,最后表面喷原菌。
圈底做好后,夏天2-3天、冬天1周可使用。
饲养2-3个月后,猪床底层原菌自然繁殖,中部形成白色菌体,温度达40-50℃,神农网生猪价格行情/news/jiage/pig/猪粪发酵后成为猪饲料。
饮用菌前3天按1:100比例对水,1周后1:300,此后每间隔1周比例上升300,直到1:2000为固定饮用量。
二、发酵床养猪的优势⑴粪便利用:由于微生物在圈底充分分解和发酵粪便,整个圈底没有臭味,并借助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将粪便转化成微生物食饵,进而成为可备猪利用的菌体蛋白,解决了现代化养猪粪便处理的难题。
⑵节省饲料,降低成本:由于圈底富含有益微生物,在猪胃肠内可协助消化剩余饲料。
实用发酵床养猪技术
![实用发酵床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55ac00852ea551810a6874e.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5000 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刘素梅
1 发病原因 1.1 秋末冬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多发季节。在白菜、 萝卜、菜花、圆头菜、芥菜叶及甘薯藤和玉米秆等茎叶 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特别是施用化 肥的作物中含量更多。若遇霜冻,霉烂变质、枯萎及小 火闷煮时,可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被绵羊采食 可发生中毒。 1.2 亚硝酸盐还可以在绵羊消化道中形成。由于消化 机能紊乱,可能出现胃酸过少而利于硝酸盐还原菌大量 增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被吸收后引起中毒。另 外,在瘤胃中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成氨的中间产物, 若羊大量采食含硝酸盐多的饲料或化肥均可引起中毒。 2 临床症状
3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的日常管理技术 3.1 微生态圈舍养殖和水泥圈舍养殖基本相同,饲料上没 有特殊区别,在饲养过程当中,由于微生态圈舍,配合饮用 微生物原菌,可大大提高饲料转化率,如每日喂 3 次可 90  ̄ 100 天出栏,如每天喂 2 次,120 天出栏,可节粮 1/3。 3.2 微生态圈舍到处弥漫着有益菌,大大减少了肠道疾病 的发生率,微生态圈舍对猪疾病治疗上都起到了辅助治疗的 作用,不会对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如发现猪有疾病可以正 常进行治疗,病猪用药对发酵床不会产生影响,发酵床不可 以直接喷洒消毒剂、抗生素等一切药物。 3.3 发酵床可以连续使用 5  ̄ 7 年,不用清理,每批猪出栏 时,菌床要缺少 10 厘米左右,需把缺少的部分补齐,猪粪 只需每天添埋 1 次,把猪粪集中部分每日按不同位置进行添 埋,不要把猪粪裸露表面,夏季开前后窗进行通风,冬季中 午开天窗排放气体。如发现菌床表面干燥,可以把原菌稀释 液进行表面喷洒。但应注意:①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猪 占地 1.2  ̄ 1.5 平方米。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 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发生粪尿。②注 意床面不能过于干燥,如过于干燥会导致猪的肺炎,可定期 在床面喷洒活性剂。③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 虫。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需加活性剂 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地进行。
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f88ca96bec0975f465e2f2.png)
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第一节发酵床圈舍基本构成及作用通常采用发酵床养猪的圈舍与普通养猪圈舍差异不大,猪栏可以是单列式,也可以是双列式。
除了通常必备的围栏、食槽、饮水装置、加湿装置、操作通道等外,还新增了垫料槽、垫料、垫料进出口、垫料渗液及通气口等(见图2-1)。
图2-1 发酵床圈舍基本构成1、垫料槽是将圈栏中超过2/3的面积建设(或改造)成低于硬地平台50-80cm的潜槽,即垫料槽,用于存放养猪垫料。
2、垫料是将木屑、秸秆粉、米糠、猪粪等有机物进行发酵处理,达到无害化指标后填满垫料槽,作为养猪垫圈材料,一方面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吸收、消化分解粪尿等排泄物,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发酵床”。
3、垫料进出口一般位于猪舍的外侧,便于垫料的进出和清理。
4、垫料渗液及通气口位于垫料槽外侧底部,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调节不当导致水分过大,或圈舍发生跑冒滴漏等事故时,作为渗水通道。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饮水设置一般要置于圈舍外侧或设置水槽,并将滴漏的水引入排水沟,以避免生猪嬉水或者设施损坏时,造成垫料水分过大。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见图2-2。
AB图2-2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A 单列式B 双列式第二节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如前所述,我国生猪养殖业地域分布广,气候类型复杂,猪场规模差异性大,养殖模式千差万别,在推广应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过程中,切不可墨守成规、照搬照抄现有的经验模式,只有选择性吸收现有技术成果,并因地制宜的加以合理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节将概述一些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
1、每栏面积以25-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70%左右,其余做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7、采用发酵床养殖的猪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区,均无需再考虑冬季采暖或供暖设施,发酵床产生的热量足以保证生猪正常生长的温度;8、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浅述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浅述](https://img.taocdn.com/s3/m/2de867de240c844769eaee9e.png)
物 菌种 。 垫料 的谷 壳 、 秸 秆 主 要 起蓬 松 作 用 ,使 得 垫 料 中有 充 足 的 氧 气 . 锯
外 购 猪 在 进 发 酵 床 舍前 ,必 须 进
行 严格 的隔 离 和 消 毒并 要 打好 疫 苗 和 做 好 驱虫 工 作 , 控 制 疾 病 的 发生 。
4 效 益 分 析
目前 我 国的 养 殖形 式逐 渐 向规 模
化发展, 现 代规 模 的养 猪 , 提 高 了生 产 率, 但 同时 产生 的粪 便 却 难 以处 理 。 我
国 每 年 畜 禽 粪 便 产 生 量 已达 1 9 亿t 。 超 过 了 工业 固体 废 弃 物 排 放量 的2 倍多 . 采 用 发 酵床 养 猪 技 术 后 ,所 产 生 的粪 尿在猪棚 内经微生物 完全被发 酵 . 迅
发酵 的稻 壳 ( 米壳) , 待2 4 h 后进猪 。
中图分 类 号 : ¥ 8 2 8 . 4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4 1 4 ( 2 0 1 3 ) 0 7 一 O O 4 4 — 0 2
3
发 酵 床 的 管 理
3 . 1 垫 料 管 理
发 酵床 垫 料 的 比例 按 稻壳 ( 米壳 )
2. 1 发 酵床 圈舍 的修 建 或 秸秆 7 0 %, 锯 末用 2 5 %, 麸 皮3 %, 土 和
养殖 场 的选 址 要 远 离 村 庄 、水 源 及公路1 k m左 右 。修 建 猪 舍 一 般 东 西
走 向, 坐北朝南 , 采光 、 通 风 良好 。 猪 舍
。
艇 . 生产指导
L | V E s T O C KA N D P OU L T RY l N o U S T RY N o2 9 1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564486d27d3240c8447ef1f.png)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1年 01
2卷 7
第2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物发酵床养猪 技术
王进 海
( 甘肃省临夏县畜牧 中心 ,临夏 7 10 ) 3 10
1 发酵床养猪技术机理
生物 发酵床养 猪技术 就是采集 土壤 中的土著微生 物菌落
季 的遮光和冬季 的保温 。
猪舍设计成单列式猪床 ,每间猪栏东西宽度在35 .~4m之 并对 这些微 生物进 行培养 、扩繁 ,形成 有相 当活力 的土著微 间 ,每间猪栏面积约 为2 2 5 8m ,每栏猪群 数量不超过2 头 5 生物 原种 ,再按一 定 比例将土著 微生物 原种 、锯 屑 、秸 秆等 为宜 。猪栏 高度在5 0—8 m 间。位 于发酵池 中间的南北 向 0c 之 农 副 产 品以及一定 量 的泥土 、天 然盐等 加到一起 ,以此 作为 隔栏应深入床下一定深度 ,防止猪拱 洞钻过混 圈。 猪 圈的垫料 ,填入 特殊设计 的猪 舍里形成 发酵床 。猪从 小到 将食槽 和水槽分设 于猪栏 的两端 ,采 食与饮水 分开 ,创
西走 向的水沟 内 ,以防止猪饮 水时漏 下的水弄 湿床 面 ,流进
发酵池 ;水沟有 一定 的斜度 ,由东西 两侧流 向猪舍 中间 ,在 此处 向墙外 引出一个排水管 ,使水排 向舍外 的渗水井 。
2 发酵床养猪技 术简介
2 1 猪舍地上部分的设计与建造 .
单列式 猪舍北侧设计成过 道 ,宽约 1 . m,过道内侧与发 2 北 方地 区发酵床养 猪的猪舍 宜采用半钟 楼型屋 顶 、四面 酵池之 间留出12m水泥 硬床面 ,为猪创 造一个在夏 季炎热季 . 节里可 以卧倒散 热的休 息环境 。南侧发 酵池与 南墙之 间留 出
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540d1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e.png)
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新兴的环保养猪技术,可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生猪,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猪舍建设: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
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
通常每间猪舍净面积25平方米,可饲养肉猪15-20头。
猪舍墙高3米,屋脊高4.5米,屋面朝南面的中部设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要求在一天内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
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设自动饮水器。
发酵床准备: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
南方地下水位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北方地下水位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发酵床,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厘米,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
垫料制作: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主要成分是锯屑,占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粗盐。
猪舍填垫总厚度约90厘米,每平方米约需垫料150公斤,例如一间面积为25平方米的猪舍,约填垫料3750公斤。
条件好的可先铺30-40厘米深的木段,然后铺上锯屑,如果锯屑不足,可先铺50厘米深的玉米秸秆或30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铺上锯屑。
土的用量为总材料的10%左右,约415公斤,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盐用量为总材料的0.3%,约12公斤;微生物原种每平方米用2公斤,一间猪舍用50公斤;水1000公斤;活性剂(天惠绿汁、乳酸菌、动物氨基酸、米醋等的混合原料)8公斤。
将微生物原种、米糠、锯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数量的天惠绿汁和氨基酸液,使含水量达到60%,保证有益菌大量繁殖。
加入少量酒糟、谷壳焦炭、谷壳等发酵也很理想。
经过2-4天发酵就可制成供发酵床用的有机垫料。
发酵床垫料可使用10年以上。
把锯屑、土、微生物原种一层一层铺好后,喷上盐水和营养液,水分调节在65%,喷水宜在填材料50%后开始,按照这样的顺序把垫料填满即可。
发酵床养猪模式及技术要点
![发酵床养猪模式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5e4f7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b.png)
实用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2020.9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主要采用秸秆、稻壳等垫料和益生菌发酵形成软床,供猪群自由活动,使猪粪等排泄物被有益微生物快速降解,消除恶臭,抑制虫卵、病菌,最终成为有机肥,用于果树、农作物基肥,达到循环利用,获得养猪和造肥双重效益。
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猪舍不再需要人工清扫冲洗,是一项低成本、零排放的环保养猪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1.推广条件(1)猪舍建设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的地方,避免地下水和室外雨水浸湿垫料。
猪栏内养猪床面按1∶2设置硬床和软床,硬床为水泥板,软床由稻壳、食用菌渣、秸秆草捆等组成,床体厚度60厘米。
软床制作时表层20厘米应添加发酵菌剂,当料层升温达35℃以上即可进猪饲养。
(2)疫病防控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疫病防控重点是免疫预防和菌床自净屏蔽,不采用药物保健和化学消毒,一旦发生烈性疫病则将软床添加菌剂高温发酵后再使用。
为防止病菌积累,菌床每年更换1次,每次可饲养育肥猪3批。
(3)垫料维护发酵床生态养猪在养猪同时要维护垫料中发酵菌活性,始终保持垫料适宜水分和粪便承载量,防止形成粉尘化和泥样死床,需要一定技能培训,并配备旋翻机械等设施。
(4)高床饲养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如今在育肥猪生产应用中已较普遍,但在哺乳猪、保育猪生产中因采用高床饲养,设施投资较大,一般猪场应量力而行。
2.技术要点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关键是菌床维护管理,保持料层温度在40℃~50℃,垫料含水量在30%~60%;垫料表层无明显粪尿堆积、松软不起尘、略显潮湿不板结;空气中无氨臭等气味;舍内无蝇蛆滋生,屋顶和墙体无水滴凝结。
(1)菌床翻松根据粪尿堆积、湿度、板结等情况及时进行机械翻松,使发酵床能源源不断发酵分解猪群粪污等排泄物,避免发酵床的局部负荷变大而出现“水泡床”现象。
(2)通风管理发酵床的运行离不开良好的通风环境,应经常为猪舍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以保持猪舍空气清新。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要点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088001a8114431b90dd825.png)
山东畜牧兽医2017年第38卷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要点杨培培李培培江科(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12-0028-02近年来,青岛市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户逐年增加,猪肉产品供应能力显著提高,人民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大量的养殖废弃物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
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成熟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成为当前畜牧工作部门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不仅能破解养猪业粪污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而且能提高猪肉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绿色无污染养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 技术概述发酵床生态养猪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农林业生产的下脚料,如锯末、稻壳、秸秆等,混合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种,制成发酵床进行养猪。
将猪饲养在发酵床上面,利用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消化猪只排出的粪尿,从而达到免冲洗猪圈、粪污零排放,实现生态、环保、健康养猪的一项新技术。
2 增产增效情况(1)环保效益显著。
采用发酵床技术养猪,达到养猪粪污零排放,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2)改善猪舍环境。
发酵床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
猪粪尿在发酵床菌种作用下迅速分解,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孳生;(3)提高猪肉品质。
在垫料上饲养,猪只十分舒适,活动量增大,恢复其自然生活特性。
猪生长发育健康,几乎没有猪发病,几乎不用抗生素等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4)变废为宝。
垫料可使用3~5年,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5)节约人工成本。
发酵床不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清粪,平均一个工人可以负责2栋猪舍,大约管理600~700头猪,比普通养殖模式减少一半人工费用。
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2dfd66a26925c52cc5bfa8.png)
编辑 : 邓婿( d e n g j i n g—n j z f @l 3 9 c o m
料 粪污 充分 混合 , 通 过发 酵蔺 种 卡 : } 的定l l J j 翻l 丰 j { ’ 纠 , , 0 J } J 丰 : } , J 、 进 行 物 发酵 降解 , 发酵后 的垫 料 挖 传输 机 械 埘 熟 化 j _ } L 料 进 行清
的, { J : 功能。 2 .省 力化 管 理 技 术 选 川 小
暴雨后牛群喷雾消毒法
暴 雨淹过 的 牛场 、 牛舍 等 会 淤 积 泥土 、 砂石、 粪便、 垃 圾 及 各
种 污物 , 应按 照 由远 及近 、 从上 至
; 嘤水 。 添』 j 【 l f 水 、 控盐、 膨f 2 助 能 的 坫质 洲 剂 , 生, 专川 疏 戕 培 质。 二、 配 套技 术 I .不改 变耕 地 生 产功 能 的 经
济型设施建造技 术 猪舍为棚十 j ! 结 构, 内部十 勾 逃 分 为 地 上 式 和 地
卜 。 采墩 兀 动 力通 风 设 汁, 侧 卷 帘 可 根 气 泓 顺 犬 宵
州 丌合
, 以增 大 室 内窄气 刈
流。 经 济文 川 发酵 床 猪含 实J } j 功 能性 女 r , 成小 = 低( 8 0~ 1 0 0厄 /、 米) , 施 I l i 、 』 间 矩, 便 十 机 械 操 作, 构什 准 化 , 组 装 简 方便 , 适 合 ‘ 化 J , 粪 尿集 中排 放造 1 .环境 友 好 的 粪尿 原位 降解 毙 了环 境 污染 。 以稻 麦秸 秆 、 菌糠 、 技 术 针 对 江 苏 省 不 同 区域 农 副 舀 壳 等 农 作 物 原 料 为 主 的 畜 禽 发 产 品 资源特 点 , 以稻 麦秸 秆 、 菌糠 、 孝 床生态养殖技术较好地解决 了 稻 壳 等农作 物 原料 为垫 料 , 依 据猪 猪 生产 与环 境污 染 的矛盾 , 不仅 舍 建 设条件 , 对 猪粪尿 采 用原 位 发 i 丁 以获得 安全 的猪 肉产 品 , 同 时将 酵 方 式 进 行 降解 ,1 立 方 米 垫 料 中 植 业 的秸 秆 等 废 弃 物 和 养殖 业 可 消 纳 1头 猪 粪 尿 ,2平 方 米 发 % 尿 等 资源 肥 料化 利用 , 实现种 养 酵 床 可消纳 1 亩 地 的稻麦秸 秆 。 卣 业 高效 循环 利用 , 适 宜在 江苏 省 2 .生 猪 粪 污异 位发 酵 床 处 理 地 推广应 用 。 技 术 在 猪 舍 外 建 设 专 门用 于 生 该 技 术 针 对 不 同猪 舍 采 用 原 物 发 酵分解 粪 尿 的发酵 床 , 将 粪 污 立 发 酵和 异位 发酵 处 理方 法 , 拓 展 通 过 专 门机械 收集 储存 于储 粪池 , 稻麦 秸 秆 为主 的 区域 性 多 样 化 根据 发酵床 内粪污 消解 情况 , 将 适 垫 料来源、 研制高效发酵菌剂、 降 量 的 粪 污 从储 粪 池 泵 入 异 位 发 酵 了应 用 成 本 ; 开 发 异 位 发 酵 床 床 , 再用翻耙机将木屑、 稻 壳 等 垫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2cd27abe23482fb5da4c11.png)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发酵床养殖与消毒问题lindb发酵床圈舍到底能否消毒,一直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
在大部分发酵床技术资料中也都提到甚至强调发酵床垫料上不能消毒。
也就是说,在发酵床上,特别是在康信干撒式发酵床上,消毒完全可以做,不会影响发酵床的发酵功能。
之所以一般的消毒对发酵没有明显的影响,是因为消毒药的剂量相对于垫料数量太小,而且垫料本身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得消毒药不易扩散和渗透。
[科技苑]粪呢?粪哪儿去了?(20130315)XDH2118219粪哪儿去了?【解说】:七次搅拌是为了让菌种和油糠能够达到均匀,有利于更好的发酵。
搅拌好的菌种就可以掺入垫料里面进行搅拌发酵了,要想让菌种发酵的好,加多少水也是很重要的。
【解说】:垫料里面含有45%的水,除了对垫料里的菌种发酵有利,对猪也有利。
因为用发酵床养猪,垫料太干了,猪在上面跑,玩耍,会起粉尘,这样就影响到猪的呼吸道,会对猪带来伤害。
发酵床养殖标准(安徽地方标准)千岛花园本标准规定了发酵床养猪的场址选择、场区规划、猪舍建设、土著菌采集培育、垫料配制、发酵床。
猪在垫料上生活排放的粪尿,由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实现减排放的新型养。
保育猪40cm~50cm、育成猪60cm~80cm,夏季可降到40cm~60cm。
当发酵床面的有机垫料被猪踩踏变硬时,须以20cm~30cm深度翻松床面。
垫料中添加适量5cm以下。
当发酵床面与池面的高度差超过15cm~20cm,或垫料减少量达到10%,或在需用有机肥时,可。
二十平方的垫料的配方实例制作富硒帮富硒食...说明:1、水分的控制要根据垫料的干湿决定加水的多少,要先把菌液加到水中稀释,水的多少都可以,然后在往垫料里混合,这样能够使垫料要混合均匀,垫料混合之后水分达不到50%左右,还可以再加清水。
3、由于本垫料操作简单,材料容易选购,但是垫料里面的有机物存在过少,刚开始猪床内部温度不高,这样随着猪粪便的增多,有机物就增多,猪床里面的温度就会上升。
科学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要点
![科学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fa990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2.png)
科学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的技术要点生态发酵床技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牛肝菌作为物质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经济模式。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不仅能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的,还具有促进猪生长、节省劳动力等优点,同时在发酵床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从而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
科学养猪技术:发酵椅子养猪的技术要点一、土壤菌的采集在落叶且腐殖质多的地方(阔叶树林或竹林里),都可以采集到有益的土壤菌真菌。
土壤菌按好气性、独断气性分为好气菌、厌气菌,按菌种分有酵母、放线菌、乳酸菌等。
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收集到花粉不同的菌种。
摆在采集到的原始菌种应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二、活性剂的准备活性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液等,主要用于调节土壤菌的活性。
活性剂是从动植物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
三、有机垫料的制作将土壤菌的原种、米糠、锯木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较大数量的天惠绿汁和氨基酸液,保证含水量达到60%,如加入少量酒糟、谷壳熏炭、谷壳等发酵就更纯粹了。
经过2~4天发酵就可以制成供发酵七天床用的有机垫料。
四、猪舍的准备猪舍也是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好自动饮水器,从而降至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
五、发酵床的准备发酵床分防空洞地下式和窗台上式两种。
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房顶以下深挖90~100厘米,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子猪放入,猪就可以轻松愉快发芽地生长了。
在地下水位多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变质床。
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以填入已经虽然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
六、发酵床的日常管理总体来讲与常规养猪的日常管理相似,但应注意:(一)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速度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
生态发酵床养殖操作规程
![生态发酵床养殖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d7997c8e9951e79b8927ab.png)
垫料原料中含碳元素较高的以纤维素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少量低分子糖 类物质)为菌体提供能量,同时还是构成菌体本身所必须的碳源。垫料的选择一 般选择碳氮比不低于25:1的,只有高于这个比值,功能微生物才能够正常的发酵。 在所有的垫料中,锯末的碳氮比最高492:1。碳氮比越高,维持发酵的时间也就 越长。
T(温度)
适宜的温度:正常发酵床的发酵温度是在30-40摄氏度为宜。不同种类的功 能菌群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性都有差异。一般来说,发酵床的最适宜的温度是在 30-40℃,特别是在发酵床启动阶段更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不能形成有效 的发酵,长时间的低温还会是发酵功能菌群衰败。
总之,随着发酵过程的持续进行,发酵床垫料中的糖类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 物的含量逐渐下降。垫料的弹性和韧度持续下降,呈粉化趋势。一般情况下就需
要我们再次的添加垫料和补充菌种,一般是一年一次。
第五节 发酵床的原理
发酵床是有多种单一微生物混合在一起之间相互竞争抑制又会赖以生存。在 发酵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代谢产物比如酶、多糖、免疫因子等等。发酵床功能微 生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竞争性抑制
健康畜禽的肠道内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微生物群落,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构成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动态平衡。建立 一个正常且平衡良好的 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对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激、疾病因素 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破坏。垫料中的大量有 益微生物到达消化道后,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加上他们的 生长代谢造成厌氧环境,就大大抑制了哪些需氧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枯草芽孢杆菌促进有益菌形成肠粘膜微生物屏障,在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沙 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的同时,减少了有害菌产生的氨、生物胺、吲哚、硫化氢等 有害气体,不仅防止了这些物质对动物肠道粘膜的毒害作用,同时降低了养殖场 中有害气体含量,改善了养殖环境。
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手册
![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85271f0b4e767f5acfced4.png)
第一章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第一节发酵床养猪的概念一、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与酶的生命活动过程。
如酵母发面就是常见的发酵。
工业化的发酵如生产抗生素和酶制剂的发酵过程。
狭义的发酵是指没有氧气参与(厌氧条件下)情况下,微生物进行的氧化反应代谢过程。
如饲料青贮过程的发酵。
发酵床技术的发酵是指发酵床的功能菌生长繁殖,并完成粪尿降解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以有氧代谢反应为主导,但也有较弱的厌氧和兼性厌氧反应。
二、发酵床发酵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床”,而是一种全新的养猪和相配套的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又称生态养猪技术、生态发酵床养猪法、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等,但都离不开发酵这个核心。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靠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特种复合微生物群持续稳定地将猪的粪尿为气体、有用物质与能量,实现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一种环保养殖模式。
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改换成由添加了专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的具有发酵功能的地面。
垫料的原料最好是锯末,也可以用稻壳和农作物秸秆等。
发酵就是在锯末等垫料的帮助下,专用发酵菌群以猪的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粪尿分解生成气体、菌体物质和其他无机物,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
发酵过程不但能完全分解猪的粪尿,而且给猪提供了温暖的圈舍地面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及供猪拱食的菌体物质。
粪尿中的水分绝大部分被发酵热量蒸发掉了。
发酵床养猪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无粪尿排放,对环境无污染;二是满足了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猪群生病少、生长快。
发酵床养猪技术还具有节能、节粮、节水、省工、省药,提高猪肉品质等多方面的效果。
三、干撒式发酵床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式和干撒式两种。
湿式发酵床是将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分,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摊开散热后铺进猪圈,然后进猪饲养的方法。
目前推广的发酵床技术大多属于湿式技术,湿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较多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第一节发酵床养猪的概念一、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与酶的生命活动过程。
如酵母发面就是常见的发酵。
工业化的发酵如生产抗生素和酶制剂的发酵过程。
狭义的发酵是指没有氧气参与(厌氧条件下)情况下,微生物进行的氧化反应代谢过程。
如饲料青贮过程的发酵。
发酵床技术的发酵是指发酵床的功能菌生长繁殖,并完成粪尿降解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以有氧代谢反应为主导,但也有较弱的厌氧和兼性厌氧反应。
二、发酵床发酵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床”,而是一种全新的养猪和相配套的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又称生态养猪技术、生态发酵床养猪法、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等,但都离不开发酵这个核心。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靠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特种复合微生物群持续稳定地将猪的粪尿为气体、有用物质与能量,实现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一种环保养殖模式。
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改换成由添加了专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的具有发酵功能的地面。
垫料的原料最好是锯末,也可以用稻壳和农作物秸秆等。
发酵就是在锯末等垫料的帮助下,专用发酵菌群以猪的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粪尿分解生成气体、菌体物质和其他无机物,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
发酵过程不但能完全分解猪的粪尿,而且给猪提供了温暖的圈舍地面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及供猪拱食的菌体物质。
粪尿中的水分绝大部分被发酵热量蒸发掉了。
发酵床养猪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无粪尿排放,对环境无污染;二是满足了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猪群生病少、生长快。
发酵床养猪技术还具有节能、节粮、节水、省工、省药,提高猪肉品质等多方面的效果。
三、干撒式发酵床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式和干撒式两种。
湿式发酵床是将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分,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摊开散热后铺进猪圈,然后进猪饲养的方法。
目前推广的发酵床技术大多属于湿式技术,湿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较多缺陷。
干撒式发酵床是将干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掺匀后不加水分,也不提前发酵,直接铺进猪圈,铺好后即可进猪饲养的方法。
干撒式发酵床操作应用方便、养猪效率提升。
长远效果可靠,是发酵床技术的重大进步和完善。
第二节发酵床的发酵过程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从铺设垫料养猪法逐步演化而来的。
铺设垫料养猪法是花地而上铺垫柔软有吸附力的农作物秸秆等物料的养猪模式。
其目的是吸附粪尿和改善地面的坚硬、冰凉、湿滑等条件,与发酵床技术不同的是,垫料养猪中的粪尿在垫料中主要发生腐败反应,没有正常的发酵过程,只能使粪尿吸纳到垫料中,不能解决粪尿的叫路问题,这样就必须在短肘间内(一般到一个批次门栏前)清理更换垫料,否则粪尿过多会影晌猪生长。
另外,垫料养猪方法不产生明显发酵反应和发酵热量,而发酵床持续产生较多热量和有用物质。
一、发酵的菌种和发酵从发酵床的发酵目的来看,发酵床功能菌群要具备自身活力强大、休眠性好、对粪尿的降解效率高、不产化明显的有害物质、发解成熟的垫料能成为猪的替代饲料等特点。
目前发酵床的功能菌的原种为来自森林浅层土壤中的土著菌。
良好商品菌剂巾多种功能菌组成,包括丝状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功能菌大多为好氧菌。
发酵床的发酵过程以有氧发酵过程占绝对优势。
发酵过程由多种功能菌组成的菌群系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是由多种物质参与化学转化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它需要不同温区活性的菌种相互配合,单一菌种无法达到目的,而人工简单掺和在一起的混合菌种可能存在相互对抗而无法发挥很高的效能,直接采集的野生天然复合菌群的活性功能对发酵床环境又不完全适合,这就需要对天然复合菌群进行培养驯化和加工。
构成发酵床的功能菌群,是由很多种以菌类为主的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的微生杰系统。
其中不但有人工添加的菌类,还包括垫料中原有的和猪的粪尿中带入的部分菌类。
组成发酵床的垫料不同,发酵床所处的周围环境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情况也不完全一致,发酵过程和生成的最终产物也有差异。
要弄清楚发酵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不论发酵反应过程如何,只要达到在不产生明显有害物质的前提下高效地降解粪尿的目标,发酵床的运行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二、发酵床的发酵条件发酵床良好运行的过程就是功能菌群正常生长繁殖的过程。
功能菌群的生长条件包括垫料中适合碳氮元素比例的营养源、相对充分的氧气供应及合适的温度、水分含量和pH值等。
(1)菌体生长的营养源:粪尿中能量物质包括未被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粗蛋白)等,是发酵菌群代谢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垫料原料中含碳元素较高酌以纤维素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少量低分子糖类物质)为菌体生长提供补充能源,同时还是构成菌体物质碳元素的主要来源。
猪粪尿中的氮素是构建菌体细胞的主要材料。
微生物合成的自身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索的含最比较稳定,大约为5:1。
而在吸收利用l份氮元素时需要消耗4-5份碳元素提供的能量支持,因此,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合碳氮元比例大致为25:1。
碳氮两种元素的比例简称为碳氮比。
在发酵床运行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控制垫料中的碳氮比,保障发酵菌群持续高效地生长繁殖,以完成发酵降解粪尿的目的。
猪粪尿中的碳氮比在7:1左右,是提供氮素的主要原料。
所以,发酵床的垫料原料必须选用碳氮比大于25:1的材料相配合·才能使发酵正常进行。
垫料原料中碳氮比越高,维持发酵的时间越长。
(2)垫料的透气性:发酵床功能菌群的生长活动以有氧发酵占绝对优势。
满足氧气供应是保证发酵的前提,同时需要及时排出发酵生成的废气和蒸腾的水汽,这就需要垫料有良好的透气性。
相反,如果垫料的透气性差,氧气供应不足,厌氧微生物活动增强,就不能正常降解粪尿,而是生成大量的腐殖质,使氮素积留垫料中·这样垫料会快速老化,最终发酵床功能失效。
(3)垫料的吸水性和水分分量:水分是发酵菌群正常生长的基本保证,也是保障垫料中养分和微生物移动的条件。
垫料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发酵床的运行效率和成败,水分过少会抑制发酵菌群生长。
水分过多不但使发酵产生的温度过快散失,中间发酵层不能积存较高温度,而且会减少垫料中空气的含量,阻碍空气在垫料中的流动和交换,影响发酵过程氧气供应和废气排出。
一般来说,发酵床垫料中水分含量在40%左右最有利于发酵。
垫料的吸水性是发酵床保持合适水分含量的重要条件。
干撒式发酵床中没有粪尿进人的地方不发酵,这些地方的垫料越干越好。
(4)适宜的酸碱度:所有微生物郁有自身特有的适宜酸碱度。
发酵床功能菌群的适宜渡碱度(Ph)一般在7.5左右,过高过低都会损害功能菌群的正常生长。
正常运行的发酵床垫料会向动凋节自身的酸碱度,不用人工特别干预。
虽然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类物,但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氨,氨是碱性,与酸类中和生成盐类,使垫料酸碱度接近中性。
垫料偏碱性时会加速氨气的挥发,使碱性物质减少;在偏酸性条件下则利于形成比较稳定的铵盐,减缓氮气的挥发。
垫料中的多数物质对酸碱度的变化产生强大的缓冲作朋,也使酸碱度趋于隐定。
(5)适宜的厚度:发酵床垫料必须保侍适宜的厚度。
这有两力面的需要:一是只有相当的厚度才能保证单位面积内的发酵空间和发酵功率,以满足最大限度地降解粪尿的目的;二是只有相当的厚度才能有足够的上下保温层保护中间发酵层的热度和正常运行。
但垫料太厚,则会导致发酵层温度过高,发酵层透气不良,影响发酵效果;同时垫料过厚,不仅使采购垫料的投资过大,还会增加以后翻动垫料的闲难。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适宜的垫料厚度为50-60厘米。
(6)适宜的温度:发酵床功能菌群的正常生长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每种功能菌群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差界。
一般来说,发酵床最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0-40℃,特别是在发酵床启动阶段更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低不能形成有效的发酵,长时间的低温还会使发酵功能菌群衰败。
三、各功能层的作用和温度根据发酵床垫料发挥的作用不同,人为地将其分为三层。
上层为保护层,5-10厘米厚,暴露在最外层,温度较低,发酵功能较弱,但起保温和保护作用,使中部发酵层保持稳定的、温度较高的发酵环境。
中间为发酵层,温度和环境比较稳定,是主要的发酵区,下部为缓冲层,发酵能力较弱,起保护中间发酵层温度和内部发酵环境稳定、承载过量的粪尿水分等作用。
由于热量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及水分蒸发吸热等途径的散失,垫料表面的温度始终接近猪舍空气温度。
发酵作用主要集中在中间层,越往下接近中间核心层,温度越高,一般达到40-50℃,局部在发酵活动旺盛时甚至达到80℃,再往下温度逐渐下降。
过高的温度会对功能菌群自身的活力产生抑制。
不过垫料不断翻动会给经过高温的垫料补充菌种。
没有粪尿的地方,干燥的垫料不发酵,当然就不产生热量,垫料可保持地面温度。
四、发酵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与运动氮在猪粪尿中含量相对较高,是造成环境富营养化和生成恶臭的主要元素,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
在发酵床垫料中碳元素的含量远比氮元素高得多。
粪尿和垫料中这两种物质混合后就形成了比较均衡的碳氮比例,适合发酵床功能菌群的生长。
发酵床上猪的粪尿有三个出路,即在发酵功能菌群的作用下生成气体、菌体物质和残留在垫料中的其他非蛋白质。
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氨气等含氮气体。
发酵产生的菌体物质部分与垫料一起被猪食用,成为猪的饲料。
粪尿中的水分被发酵过程产生的热蒸腾到空气中,与发酵产生的其他气体一起排出。
垫料原料中的碳元素主要存在于碳水化合物中。
这些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是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纤维质,还有少量低分子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蔗糖等单糖和双糖。
在发酵过程中,低分子糖类优先被发酵菌作为营养物质利用而分解,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如木质素等纤维质也被菌群缓慢分解,但相对于猪粪尿的分解速度慢得多,比较稳定,随着发酵过程的持续进行,垫料中活跃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低分子糖类逐步被分解消耗,发酵菌的碳水化合物供应减少,发酵能力会逐渐降低。
如不添加新鲜垫料,使用较长时间的垫料,发酵功能就会老化。
垫料中各主要化学元素的变化:A 碳元素粪尿中的碳元素大多参与了发酵过程,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和菌体蛋白物质,作为残留物质存留在垫料中的很少。
垫料原料中的碳元素多以木质素、纤维素等致密的高分子状态存在。
经过发酵过程,有部分生成低分子糖类、低分子脂肪酸等,部分与氮素结台生成蛋白质等菌体物质。
碳元素在垫料中逐步消耗减少。
B 氮元素猪吃迸饲料中的含氮物质部分未被消化吸收通过粪便排出。
吸收进人体内的含氮营养物质一半以上沉积在体内,其余部分生成代谢废物以尿素等形式排泄到体外。
在发酵床垫料中,粪尿中的氮元素大多转化为包括氨气在内的氮化合物气体、铵盐和菌体蛋白以及少量硝酸盐,还有一些复杂的非蛋白类含氮有机物质。
氨等气体持续不断地排出。
铵盐在垫料中不稳定,可变成氨气排出,也可转化为菌体蛋白、非蛋白类含氮有机物和硝酸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