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入跷脉理论初探

合集下载

跷脉的循行特点及主治规律

跷脉的循行特点及主治规律

跷脉的循行特点及主治规律[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跷脉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古代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为依据,分析了跷脉循行的特点,并从跷主肢体功能异常,跷主眼目开合,跷主神志异常三方面对阴阳跷脉的主治规律加以总结。

[主题词]阳跷脉;阴跷脉;阳跷阴跷病证/针灸疗法;经络循行阴阳跷脉属奇经系统,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之一,最早散载于《内经》,在《难经》中已有专篇论述,至明代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跷脉理论已趋完善。

无论从古代文献记载,还是从现代报道来看,阴阳跷脉由于其循行及主治各具特点,临床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必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以下简要论述跷脉的循行特点及主治规律。

1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灵枢·脉度》中记载:”(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难经·二十八难》曰:”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奇经八脉考》在此基础上又加以补充:”阴跷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会于睛明而上行”。

以上文献记载说明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之别出,起于然骨之后方,上内踝前方,沿下肢内侧上行至阴部,经腹部、胸部,至缺盆、咽喉、面颊,而达目内眦睛明穴[1]。

关于阳跷脉的分布,《内经》中未见记载,《难经·二十八难》也只是简约述之:”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奇经八脉考》中详述其循行曰:”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于太阳、阳维于 俞,上行于肩膊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 ,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 ,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

《黄帝内经》经络养生法之阳跷脉

《黄帝内经》经络养生法之阳跷脉

《黄帝内经》经络养生法之阳跷脉“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阳跷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

他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主司肢节运动。

跷,有跷捷轻健之义。

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肌肉运动的功能,主要能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二是主管眼睑开合。

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跷脉具有濡养眼目和主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很多用电脑的人,眼睛痛,其实和阴阳跷脉不通有关。

阳跷脉循行路线: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

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

阳跷脉主要疾病:阳蹻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神志病等。

如筋肉屈伸运动障碍(伸肌紧张)、眼睑开合失常、失眠、惊痫、腰背疼痛、身体强直等,失眠,目痛从内眦始等。

阳跷脉特效穴1.申脉穴本穴物质中既有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性同跷脉之性,具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的作用。

取穴方法: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肿痛,失眠。

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养生按摩:按摩申脉穴,对头痛、晕眩、腰腿酸痛等症状,都具有良好的治疗、调理作用。

按摩时以拇指指腹揉按申脉穴,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

2.跗阳穴阳跷脉郄穴。

郄,孔隙也。

本穴物质为足三阳经上行的阳气构成,气血之性同于阳跷脉。

但由于膀胱经上行至此的阳气较为寒湿,即使有足少阳、足阳明的阳气带动足太阳的阳气上行,由本穴上输的阳气量亦较少,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阳跷脉郄穴。

部位:跗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主治疾病: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养生按摩:每天按摩两到三分钟,常用于治疗脚气、头痛、外踝肿痛。

“湿入跷脉”理论初探

“湿入跷脉”理论初探

“湿入跷脉”理论初探“湿入跷脉”理论初探作者单位: 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阴阳跷脉是奇经八脉中的两条经脉,调节一身之阴阳,对其针灸临床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少有论述跷脉病症的证候及辨证论治特点,笔者从湿入跷脉的角度分析了跷脉的病候特点,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1 跷脉的循行路线及生理功能1. 1 跷脉的循行路线《灵枢· 脉度》篇有曰:“(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 跷脉左右成对。

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可以看出,阴阳跷脉的循行,多为一在身体之阳,一在身体之阴。

据《甲乙经》记载,申脉穴为阳跷脉起始穴,照海穴为阴跷脉的起始穴,一在踝关节外侧,一在踝关节内侧,几乎内外对称的位置上。

《灵枢· 寒热病》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目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于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内眦。

”说明阴阳跷脉与脑关系密切,与其他经络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足少阴肾经,阴跷脉下别足少阴,上贯冲脉,在目内眦与四阳经相会。

阳跷脉与手太阳、阳维会于臑俞,与手阳明会于巨骨,与手阳明,少阳会于肩髃,与手足阳明,任脉会于地仓,与足阳明会于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五脉会于睛明穴。

1. 2 跷脉的生理功能跷者,轻健跷捷也,可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与睡眠及肢体运动有关。

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奇经八脉考》曰:“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

道教内丹学视野下的“奇经八脉”初探

道教内丹学视野下的“奇经八脉”初探

道教内丹学视野下的“奇经八脉”初探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道教内丹学对传统中医脉学的影响尤其值得研究。

内丹炼养以人体为鼎炉,人体中的经络系统是精气循环烹炼的路径。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脉学是针灸、内丹修炼的理论基础,所以许多道教内丹家都重视脉理研究,在内炼实践中对经络学说有许多发微和创获。

其中北宋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所著脉学专著《八脉经》影响较大。

该书对奇经八脉的分布、循行路径提出了新见解,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一书中曾引述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道教内丹学中,奇经八脉蕴涵着使人体体质变弱为强和延年益寿的秘密,在内丹修炼实践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任、督二脉因为是真气逆转升降的通道而得到特别关注。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内丹家对奇经八脉的独特认识一直局限在少数人之间密行口口相授。

唐代以后的丹经著述中对奇经八脉的运用,渐次有了相关的论述,至明清时期,才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关键性的理论说明文献。

究其原因,就在于清代内丹家张若虚《丹经指南》就所谓秘窍难得的问题所指出的,阴跷之穴隐藏着使人体的肾阳由弱转强的秘密。

历代内丹家对此秘守若宝,并且以为如果轻易泄漏这一秘密,就会招徕天谴。

因为内丹大道本来是用来帮助世人延年益寿,如果授受不当反而会成为不肖之徒惑乱行淫的手段,贻害于世。

所以,古往今来,此道的传授都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传人。

明清以来,医家吸收了丹经中关于奇经八脉的理论观点,极其重视奇经八脉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就是一个成功运用的典范。

现代中医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奇经八脉的广泛运用是多层次的,除针灸学外,奇经八脉一直被视为诊治内、妇科病的理论基础。

同样,在现代丹道养生和道教医学的研究中,对奇经八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具体表现为,近二十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丹道研究和养生著述,都对奇经八脉及其运用作了具体的阐述。

如李少波医师的《真气运行法》就专论通任、督二脉而疗疾养生;王庆余、旷文楠先生在《道医窥秘》中介绍了任、督二脉在点穴按摩疗法中的指导作用;王卜雄、周世荣先生在《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中,论述了历代经络导引术的发展及以任、督二脉为中心的经络导引法的具体运用;梅自强先生在《颠倒之术》中,也介绍了三关九窍,任、督二脉在修真中的具体用法,等等。

中医经络之阳跷脉、阴跷脉

中医经络之阳跷脉、阴跷脉

天髎 tianliao (SJ 15)
【配穴】: 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
征、上肢 不遂。
地仓 Dìcāng(ST 4)
【定位】
在面部, 口角外侧, 上直
瞳孔。
【取法】
正坐或仰卧, 眼向前平视,
于瞳孔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之交
点处取穴。
【特异性】
跷脉、手、足阳明之交 会穴
【功用】
祛风止痛, 舒筋活络。
“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也,故曰跷脉
焉。”
阳跷脉
一、循行部位: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
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
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
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
的风池穴。
阳跷脉
阳跷脉
阳跷脉
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 痹。
臑腧 Naoshu
【定位】
在肩部, 当腋后纹头直上,
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取法】
正坐垂肩位, 上臂内收
时, 当肩贞直上, 肩胛冈下缘取
穴。
【特异性】
手、足太阳, 阳维脉与
阳跷脉交会穴。
臑腧 Naoshu
【功用】
舒筋活络,化痰消肿。
【主治病症】:
肩周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附】《奇经八脉考》
阳蹻者, 足太阳之别脉, 其脉起于跟中, 出于外
踝下足太阳申脉穴, 当踝后绕跟, 以仆参为本, 上外踝
上三寸, 以跗阳为郄, 直上循股外廉, 循胁后髀, 上会
手太阳、阳维于臑俞, 上行肩外廉, 会手阳明于巨骨,
会手阳明, 少阳于肩髃, 上人迎, 挟口吻, 会于手足阳

《内经》论“湿”述要

《内经》论“湿”述要

《内经》论“湿”述要《内经》论“湿”述要湿虽为重浊有形之邪,然其形无定体,积而为水,聚而成饮,凝则为痰,化生百病,四肢百骸,脏腑经络,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加之又常与风、寒、暑、燥、火相兼为患,六淫之中,其伤人最广。

故而湿邪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湿邪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把湿邪对人体的影响有机地贯穿到了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的各个方面,较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湿邪致病学说,从而为湿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鉴于此,本文对《内经》论湿内容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以冀加深对中医学有关湿的理论认识,有助于今后指导临床。

1 湿邪的形成———外感与内生《内经》从湿邪的形成来源划分,将湿邪分为外感和内生两大类。

1.1 外感《内经》认为外感湿邪的产生或因久居低下卑湿之地;或长期水上作业;或雾露浸渍;或天阴多雨,空气潮湿;或突遭雨水浇淋,湿衣贴肤,导致周围环境的湿气太多,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内而造成湿病。

(1)地之湿气。

《灵枢·九宫八风》曰:“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

《素问·痿论》亦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备,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故下经曰:肉痿,得之湿地也。

”由生活环境太过潮湿所致。

(2)天之湿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敦阜(土运太过,是谓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

”由气候变化,雨湿盛行所致。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外感湿邪的产生,多从上述之论。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在湿邪侵袭人体的同时,由湿邪而滋生的微生物也对人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就当时情况而言,《内经》对湿邪的阐述基本上涵盖了外感湿邪可能发生的范围,因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广泛的临床指导作用。

经络讲记丨阴阳二跷脉

经络讲记丨阴阳二跷脉

经络讲记丨阴阳二跷脉阴阳跷脉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奇经八脉,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支脉,上会于目内眦。

《内经》中有关跷脉的内容散见于《灵枢·脉度》、《灵枢·寒热病》等篇中。

阴阳跷脉循行及主治各具特点 , 与头面部联系密切 , 简要探讨如下。

跷脉的循行与生理特点关于阴阳跷脉的分布,《灵枢·寒热病》中记载:“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 正属目本 , 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 , 入脑乃别。

阴跷、阳跷,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交于目锐眦。

”足太阳经脉于项部两筋间当风府穴处入脑 , 由此分为阳跷、阴跷 , 两脉交会于目内眦 (睛明穴)。

《灵枢·脉度》中记载:“(阴)跷脉者 , 少阴之别 , 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 , 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 , 入缺盆上, 出人迎之前, 入鼽 , 属目内眦 , 合于太阳, 阳跷而上行。

”是说阴跷脉起于然骨之后 , 以内踝下的照海为主穴 , 交信为郄穴, 沿内踝的上方、大腿内侧上行入阴部, 经胸部、缺盆 , 于颈部人迎的前面左右交贯冲脉, 上鼻旁, 与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跷脉交会于眼内角的睛明穴 , 会合阳跷通过目系属于脑。

总之,阳跷、阴跷两脉的循行,上部均与头面相联系,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支脉, 起于足跟 , 上达头面部 , 同会于目 , 并联系于脑, 与头面部联系密切。

跷脉的生理功能阳跷脉交通左右两侧阳经的脉气, 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脉交通左右两侧阴经的脉气,主一身左右之阴,所以阴阳跷脉有协调一身左右阴阳经气的功能。

《灵枢·脉度》曰:“ 气之不得无行也, 如水之流 , 如日月之行不休, 故阴脉荣其脏 , 阳脉荣其腑 , 如环之无端 , 莫知其纪 , 终而复始 , 气流溢之气 , 内溉脏腑 , 外濡腠理。

”“ 男子数其阳 , 女子数其阴 , 当数者为经 , 不当数者为络也。

” 意指男子多动 , 以阳跷为主;女子多静 , 以阴跷为主。

湿入脑络探析

湿入脑络探析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年 1 月第 23 卷第 1 期
·85·
狂走,目不 眛。”洁 古 云: 里 和 表 病,为 阴 不 病 而 阳 病,阳病则寒,其治风池、风府。若在阳表,当汗,桂 枝汤、麻黄汤; 若在阴里,当下,承气汤。阴跷病,阳 缓而阴急,阴急则阴厥,足胫直,五络不通。……表 和里病,为 阳 不 病 而 阴 病,阴 病 则 热,甘 草 干 姜 汤。 二跷之病异,治二跷之法亦异也。”
通讯作者: 呼永河,E - mail: huyonghe@ vip. 126. com
上可出现意识、思维、记忆、情感、运动等脑络疾病。 本文探讨了湿邪入脑络的病理机制及辩证论治,以 期提高对脑络疾病的认识,更好地为驻西南地区高 湿环境部队官兵的健康服务。
1 脑络的理论依据
中医学理论认为,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
湿入跷脉病证是以湿邪入于跷脉,导致跷脉阴 阳失调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下 肢运动不利,睡眠失常,脑病等,临床表现复杂,治疗 以调和阴阳为主〔4〕,实则祛湿安跷,虚则补跷。 3. 1 寒湿阻跷证 临床可见肢体沉重,痉挛麻木, 伴有头昏、头重,眠多,眼睑沉重无力,神倦乏力,小 便清长,舌胖有齿痕,苔腻,脉滑或濡缓或沉迟。治 以除湿散寒,温跷通络,方用桂附四逆汤。常用药物 有干姜、附子、肉桂、菖蒲、木瓜、配以半夏、陈皮、茯 苓、薏苡仁等淡渗利湿之品。针刺以温针取照海、申 脉、阳陵泉、曲池、绝骨等穴位。 3. 2 湿热扰跷证 临床可见四肢痉挛抽搐,肢体困 重,狂躁 不 安,甚 或 发 狂,痉 厥,伴 发 热,头 痛,头 昏 重,面赤,目赤眵多,流泪畏光,胸脘痞闷,小便短赤, 大便干结,甚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濡数或滑数。治 以清热除湿,泻火通络,方用羚角钩藤汤合二妙散加 减。常用药物有羚羊角、钩藤、牛黄配以茯苓、黄连、 泽泻、猪苓、黄芩、山栀、玄参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 针刺以泻法取绝骨、申脉、阳池、照海、昆仑等穴位。 3. 3 痰瘀阻跷证 临床可见手足挛急,下肢麻木疼 痛,屈伸困难,甚或痿废不用,瘫痪,肌肤甲错,舌暗 淡,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治以除湿化痰,活血通 络,方用补 阳 还 五 汤 合 导 痰 汤 加 减,常 用 药 物 有 蜈 蚣、穿山甲、地龙、当归、川芎、木瓜活血化瘀通络,半 夏、石菖蒲、陈皮、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豁痰化浊之

阴阳跷脉的临床应用

阴阳跷脉的临床应用
阳实 而 阴虚 。
1 治疗顽 固性 失眠 失眠的主要病机是 阴阳失调 , 气血失调 及脏腑功能失调 , 得神明 使 被扰 , 神不守舍 。 失眠的产生 与五脏 之功能 , 体气血充足与否 , 人 以及髓 海 之功能 密切相关 。 同时又与卫 气在体 内的运 行有关 。 灵枢 ・ 《 惑论 》 中指出 :卫气不得入 于阴 , 留于阳 。 “ 常 留于阳则 阳气满 , 阳气满则 阳跷 盛, 不得入于 阴则 阴气虚 , 目不暝也 。人体卫 气根据 昼夜节律变化 出 故 ”
入于 阴阳跷脉 , 白昼卫气行于阳则阳跷满盛 , 目张而不寐 ; 夜晚阴气盛则
阴跷满盛 , 目闭而欲寐 。 因此跷脉 的阴 阳平衡直接影 响着人 体的睡 眠 , 若 失调则会 引起 失眠 , 睡等 睡眠障碍 。 嗜 人体 阴阳之 气随 着昼夜 变化而 盛衰 消长 , 白昼 阳盛阴衰 , 阴 阳长 消 , 间阴盛 阳衰 , 夜 阴长 阳消 。正 常人 体阴 阳昼夜 睡眠 与觉醒 的节律 当为 : 于 阴则寐 , 出于 阴则寤 。若 阴 阳昼夜 节律 失调 , 阳失 阳入 阳 阴 和, 则会 出现 “ 不精 , 不瞑 ” 的睡眠 紊乱 状况 。因此 可取 照海 , 昼 夜
泛 应用于 临床 。
l 文章编 号 】1 7 — 7 2 2 0 ) 2a一0 8 一O 6 4 0 4 (0 81 () 0 1 l 记 载 :( 跷脉 者 … …气 并相 还 则 为濡 目 , 不荣 则 目不 合 。 这 “ 阴) 气 ” 说 明阴跷 和 阳跷的 经气并 行 回还 , 同濡润 眼 目。 阴气 不足 、 共 若 阳气 偏 盛时 , 会使 眼 目不能 闭合 。 就 反之 则眼 目不能 张开 。 同时跷 脉与 眼 目有2 次联 系 , 先 阴跷 脉下 接 足少 阴肾经 , 手足 太 阳、 首 上与 足阳 明 、 阳跷会干 睛明 ; 阳跷脉则下 连足太阳经 , 上行至 睛明与阴跷及其 余三经

湿入心包络之刍议

湿入心包络之刍议
水, 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 。 均说 明瘀能生水 , ” 水可酿瘀。
【 参考文献】
[] 1 呼永河 , 田卫卫 , 钟梁. 久湿人络 ” “ 理论初探[ ] 西南 国防医 J. 药 ,0 l2 ( )7 7 . 2 1 ,1 1 :5・ 6
[ ] 呼永 河 , 2 钟梁 , 静 , 高 湿 与蛋 白尿 关 系 中医证 治探 讨 李 等. [ ] 西南国防医药 , 1 ,1 1 ) 15 15 . J. 0 2 1 2 (2 :37- 39 [ ] 鹿小燕 , 3 曹洪欣 . 冠心病从 “ 痰瘀相关 ” 论治探讨 [ ] 中 医杂 J.
[] 刘宗莲 , 洁, 4 路 王秋 风 , 国医大师路 志正从 湿辨治 冠心病 等.
学术 思想初探 [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1 , ( ) 39- 8 . J. 2 02 3 : 0 5 7 31
( 收稿 日期 : 1 0 2 ) 0 2 2- 2— 0
湿 入 心 包 络 之 刍 议
湿邪粘滞 , 致病缠绵 , 生难 祛 , 邪致 病则久 羁三 焦 , 易 湿
导致其水液代谢 紊 乱和 五脏六 腑 之气 化功 能失 常 , 内生湿 浊, 痰饮及瘀 血等 病理产物 。痰的产 生 , 与肺 、 、 脾 肾三脏功
能失调密切相关 。肺为水之上源 , 居上焦 , 肺 主治节 , 敷布津
西 南 国防 医药 2 1 0 2年 5月第 2 第 5期 2卷
肢体浮肿 , 腰膝酸软 ; 湿热之 邪弥漫 于下 焦 , 浊下 注 , 湿 泌别 失司, 滞在膀胱 , 响膀 胱气 化 , 影 则发为癃 闭、 淋证 ; 热壅滞 湿
・6 59・
理反应 】 。痰 、 瘀之共 同源头 为湿 , 即当湿邪 为患时可 引起

湿入小肠络理论初探

湿入小肠络理论初探

肘 内侧两筋之 间, 上循 外 后廉 。出肩解 , 绕肩 胛 , 交肩上 , 入缺盆 , 络心, 循咽 , 下膈 , 抵 胃, 属小肠 ; 其支者 , 以缺 盆循颈 上颊 , 至 目脱 眦 , 却 入 耳 中; 其支 者 , 别颊 , 上( 出页 ) , 抵鼻,
至 目内眦 , 斜 络于颧 。 ” 小 肠与心有 经脉相 互络属 , 故 心与小
侵犯小肠 , 如《 脾 胃论》 所说 : “ 肠 胃为市 , 无物 不受 , 无物 不 入, 若风、 寒、 暑、 湿、 燥一 气偏胜 。 ” 而因饮食不 节 、 情志抑 郁 或外邪入里等导致 的宿食 、 虫积 、 内热 、 湿浊、 痰饮 、 瘀 血等病
理产物 , 也可阻塞肠 道气 机 , 出现腹胀 、 腹痛、 肠鸣 、 便溏 、 便
目前对湿邪与小肠关 系 的研究 较少 。本 文从小 肠络 病
溉皮 毛 , 充实腠理 。 ” 张介宾亦说 : “ 小 肠居 胃之 下 , 受盛 胃中 水谷 而分 清浊 , 水液 由此渗入前 , 糟粕 由此 而归 于后 , 脾气 化 而上 升 , 小肠化而下降 , 故 日化 物出焉 。 ” 小 肠泌别 清浊 的功
小肠具有受盛 、 化物和泌别清浊的作用 。受盛化物主要 表 现在 两个方 面 : 一是小肠盛 装 胃初 步消化 之食物 ; 二是 将 胃初 步消化之饮食 物进一 步消化 吸收 , 将水谷 化为精 微 。 所以, 《 素问 ・ 灵 兰 秘 典》说 : “ 小肠者, 受盛之官, 化物 出
焉。 ” 泌 别清 浊 的功 能主 要是将 消化后 的饮食 物 , 分 为水谷 精微 和食 物残渣 两个部分 , 将水 谷精微 吸收 , 食 物残 渣 向大 肠输送 , 最后在吸收水谷精微 的同时 , 吸收大量 的水 分 , 因此

“湿入督脉”理论初探

“湿入督脉”理论初探

3 1 4・
西南 国防医药 2 0 1 3 年3 月第 2 3 卷第探
呼永河 , 钟 梁, 李 静, 孙 薏 , 匡 红, 田卫卫 , 李 硕 , 周龙 甫, 钟 国成 , 刘爱琴, 沈 毅 , 谢春光, 高永翔 ,
黄 秀深 , 由凤 鸣 , 张丰 华
肾, 故 与脑 、 脊髓 和 肾密切 相关 。
和脊髓的部位和功能相当吻合 , 所 以循行于脊髓和 脑的督脉反映并代表着脊髓的绝大部分功能。
1 督 脉的功 能
古代医家认为 , 督脉位于脊骨空内 , 上端在风府
穴入脑 , 下端 在第 十 三椎 节 下 间旁 络 入 肾。《 难
经・ 二十八难》 日: “ 督脉者 , 起 于下极之俞 , 并于脊 里, 上至风府 , 入属于脑。上巅, 循额 , 至鼻柱。 ” 督 脉有 三分支 , 第一分支 “ 其络循阴器 , 合篡 间, 绕篡
于脑 , 与脑有密切关系, 起着输精充脑和总督诸 阳气
基金项 目: 全军 医学科 研 “ 十 二 五” 第一 批计 划课 题重 点 项 目
转输 阴精, 养脑益髓 , 参与生化 , 运行营气 , 调理人体 气血运营 , 具有均衡人体阴阳的重要作用, 为五脏六
腑 气血 所 注 的 部 位 。 十二 经 脉 通 过 督 脉 脉 气 的 调
节, 协调 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 让人体适应各种环境 的变化。阳气 足则髓 充骨健 筋柔 , 络 脉畅通。《 素 问・ 骨空论》 云: “ 督脉者 , 起于少腹 , 以下骨中央” ,
通, 带脉从督脉 ( 第二腰椎 ) 分出, 说明督脉的脉气
与全 身各 阳 经 相 通 , 故 督 脉 为 阳脉 之 海 , 阳 脉 之 总 纲, 具 有 调节全 身 阳经 , 维 护 阳气 , 调节经 气 , 卫 外御 邪, 敷 布命 门之火 , 温煦 脏 腑 的 作用 。同 时 , 督脉 还

“湿入维脉”理论探讨

“湿入维脉”理论探讨

会足厥阴於期 门。上胸膈 , 挟咽, 与任脉会於天突 、 廉泉, 上 至顶 前 而终 。凡 一 十 四穴 。 ” “ 阳维 起 于 诸
阳之会 , 其脉 发於足 太 阳金 门穴 , 在 足外踝 下一 寸 五
分 。上外 踝七 寸 , 会 足少 阳于 阳交 , 为 阳维之郄 。循
系, 调节 了气血的盛衰。
点 。王叔和 在 《 脉 经 》中补充 了 阳维 脉 病 的 脉 象 特 点, “ 诊得 阳维脉浮 者, 暂 起 目眩 , 阳盛 实 者 , 苦 肩 息, 洒洒 如 寒” 。阴维 脉发 病 , 出现 心 痛 、 胃痛 、 胸腹
维 脉 的功 能是 维系全 身经 脉 。阳维 脉能维 系联 络 全身 之 阳经 ; 阴维 脉 则 维 系联 络 全 身 之 阴经 。正 常情 况下 , 阴 阳维 脉互 相维 系 , 对气 血盛 衰起 调节 溢
蓄的作用 , 而不参与环流 , 如果功能失常则出现相关 的病证 。阳维脉联络各 阳经归于督脉 , 阴维联络各
痛等里症 , 三阴皆属于里 , 故可出现三阴经的证候表 现。其脉象特点《 脉经》 有 日: “ 诊得 阴维脉沉大而 实者 , 苦胸中痛 , 肋下支满 , 1 5 、 ' 痛。 ”张元素进一步指 出: “ 卫为 阳, 主表 , 阳维受邪为病在表 , 故苦 寒热 ;
3 湿 入维脉 的病 理机 制
膝 外廉 , 上髀 厌 , 抵 少腹 侧 , 会 足 少 阳於 居髂 。循 胁
肋, 斜上肘上 , 会手阳明、 手足太 阳於臂膈 , 过肩前 , 与手少阳会於膈会、 天髂 , 却会手足少 阳、 足 阳明於 肩井 。人肩 後 , 会 手太 阳、 阳蹁 于牖腧 , 上循 耳後 , 会
手足 少 阳於 风 池 , 上脑 空 、 承灵、 正 营、 目窗 、 临泣。

经络辨证系列之十一:跷脉辨证

经络辨证系列之十一:跷脉辨证

经络辨证系列之十一:跷脉辨证一、跷脉概述(一)阳跷、阴跷脉循行路线(图19-1,图19-2)足太阳经脉有通过项部入于脑内的,正属于眼睛根部名叫目系……在后项正中两筋之间入脑,分为阴、阳跷二脉,阴跷、阳跷相互交会,交会于目内眦。

1. 阳跷脉阳跷脉起于足跟部,沿着足外踝向大腿外侧上行,进入项部的风池穴。

2. 阴跷脉阴跷脉是足少阴经的支脉,起于然谷穴之后的照海穴,上行于内踝上方,向上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着腹部上入胸内,入于缺盆,向上出人迎的前面,到达鼻旁,连属目内眦,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阴跷脉也起于足后跟中,沿着足内踝向大腿内侧上行,到达咽喉部,交会贯通于冲脉。

(二)跷脉病证《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就是说阴跷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外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阳跷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拘急的病症。

这说明跷脉与下肢运动功能有密切关系。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申脉通于阳跷,其主治证有腰背强直,癫痫,腿肿,恶风,自汗,头痛,雷头风,目赤痛,眉棱骨痛,手足麻木,拘挛厥逆,吹乳,耳聋,骨节疼痛,遍身肿,满头出汗等;照海通于阴跷,其主治证有咽喉气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梅核气等。

(三)归经选药严西亭《得配本草》谓,“防己入阳跷”“肉桂入阴跷”“穿山甲、虎骨入阴阳二跷。

”《灵枢经》用半夏秫米汤治阳跷病不寐,则半夏、秫米也入阳跷,《续名医类案》记载黄锦芳说:“古入论虚痫之证,昼发责之阳跷虚损,用十补汤加益智仁。

夜发责之阴跷虚损,用六味丸加鹿角胶,或用紫河车、当归、人参。

”癫痫“若阳跷而兼阳维虚损,则于补中益气汤加桂枝、益智”,“阴跷而兼阴维虚损,则于六味丸加鹿胶、鹿茸、人参、故纸、当归、河车、紫石英。

”二、跷脉辨证病案评析跷脉的“跷”字有足跟和跷捷的含意。

因跷脉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故能使下肢灵活跷捷。

中医脉诊——平脉初识

中医脉诊——平脉初识

中医脉诊——平脉初识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

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号脉方法:::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

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

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

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

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

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

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

试论“湿入肺络”

试论“湿入肺络”
调, 变化而赤为血 , 血和则孙脉先满溢 , 注于络 脉 , 乃 皆盈 , 乃 注于经脉 ” 。从病理 角度 来看 , 经络是 外邪从皮 毛腠理 内传 脏腑 的途径 , 而脏腑通过 经络沟通联 系 , 以经络 亦是 脏腑 所

内伤七惰 、 饮食 、 劳倦 等导致 肺络功 能失调 , 气失 宣 , 肺
去, 故湿浊之邪袭肺 常常缠 绵难愈 。湿 为有 形 阴邪 , 易阻碍
在全球变 暖的今天 , 湿病 的发病率愈来愈高 。西南地 区
由于 自身 的 地 理 条 件 , 致 气 候 潮 湿 , 平 均 湿 度 高 达 导 年
7% , 7 加之现代人恣食生冷 、 贪凉 乐逸 的生活 方式 易致脾 胃

致性 。肺络包括气络 、 血络 , 络与血络相伴 而行 , 同 气 共
成为气血运行 的载体 。血 络 以行 营血为 主 , 养脏 腑组织 , 濡 化生神气 ; 气络 以行 气津 为 主, 温养 机体 , 感受信 息 ] 灵 。《 枢・ 痈疽》 : 中焦 出气如雾 , 注溪谷 , 说 “ 上 而渗孙 脉 , 津液 和
2 湿 入 肺 络 的病 理机 制
发肃降 , 通调失 司, 津液凝集 成痰 、 成饮而为肺络病。本文从
湿病学和络病学 的角 度探 讨 了“ 湿入 肺络 ” 的理论 , 化 了 深
络病学和湿病 学的相关 内容 , 希望能为临床诊治肺络疾病提 供新 的理论依据。
1 肺络多气多血 易受邪而络滞
虚不能化气 行水 , 津 液凝 集 为 痰 , 《 问 ・水热 穴 论》 则 故 素
日: 其本在肾 , “ 其末 在肺 , 制在 脾 , 其 皆积 水也 。 肺通 调水 ” 道, 为水 之上源 , 肺 主行水 ” 对 水液 的输 布 、 “ , 运行 、 泄起 排

“湿入肾络”的理论探讨

“湿入肾络”的理论探讨

络脉 与络脉 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效应 的信使 , 保证津液渗灌 和 神机运转 , 协调 机体 的整体 平衡 , 维持体 内环境 的稳定 ] 。 络脉虽从属 于经 脉 , 其生理 功能 的发挥 与经脉 密切 相关 、 但 息息相通 。络脉加强 了十 二经脉 中表里 两经之 间 以及血 络
主干与 主干之间 、 干与分支 之间 、 主 分支与分支之 间的联 系,
则轻劲多力 , 自过其度 ; 髓海不 足 , 则脑转耳鸣 , 酸眩 冒, 胫 目 无所见 , 懈怠安卧。 ”肾主水 , 水液 的代谢主要依 靠 肾气 的推 动, 以三焦 为通 道。若肾病气化失常 , 阖失调 , 开 水液输布排 泄就会紊乱 , 出现水 肿 、 小便不利等症状 , 进而也会影响脾 的
人 体经 络理论是 中医理论重要 的组成 部分。经络 , 是经
脉 和络 脉的总称 , 是运行 全身气血 , 联络脏腑肢 节 , 沟通 上下 内外 的通道 。经脉有一定 的循 行径路 , 络脉则 纵横 交错 , 而 网络全 身 , 将五脏六 腑 、 四肢百 骸、 肉筋 骨 、 皮 五官九 窍连 接
近年来 , 湿病 及 络病 的研究 日益深 入 , 文从 “ 人 对 本 湿 肾络” 的角度探讨 肾脏 络病病理 机制 和治法 用药 , 希望 能拓 2 肾络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宽湿病 及络病 的研 究范 围 , 防治 肾病 提供新 的思 路及 手 为
段, 更好地服务 于临床。
1 络 脉 的 功 能 及 传 变
肾居腰部 , 于脊 柱之 两侧 , 主骨 生髓 充脑 , 命之 位 肾 生 源, 藏先天之精 , 为脏 腑阴 阳之本 , 含元 阴 、 阳。张景岳说 元 “ 五脏之 阴非 此不 能滋 , 五脏 之 阳非此 不 能发 ” 。肾 为作强

跷脉

跷脉

“ 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 少阴然谷穴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一吋陷 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在内踝 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吋,以交信为郄 (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 间),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 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 入頄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 足阳明、阳蹻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一)阴蹻、阳蹻皆起于足跟,相交于目内眦。 《灵枢· 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 骨之后,……属目内眦,合于太阳,而上 行。”《太素》杨上善注:“则知阴阳二喬 俱起于跟,皆至目内眦。又注曰:“皆起跟 中上行,是同入目内眦,……然骨之后,即 跟中也。”《难经· 二十八难》:“阳蹻脉者, 起于跟中。”“阴蹻脉者,亦起于跟中。” 阴蹻、阳蹻皆起于足跟,沿不同循行路线上 行,至目内眦相交会合。
蹻脉对肌肉运动的调节也包括了面部肌肉、 眼睑肌肉及维持眼球运动的肌肉。阳蹻脉 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等面部穴相交 会,阴蹻脉亦与承泣、睛明等面部穴相交 会,表明二蹻脉皆循行于面部,蹻脉又在 额角与足少阳经筋相交,故面部肌肉的正 常运动和蹻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阴阳蹻脉在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经 五脉交会,又与足太阳并行于目内眦,
(二)阴蹻、阳蹻循行路线描述由简略到具体 阴蹻、阳蹻二脉的循行路线描述首见于《内 经》,但简略而不具体,根据其文字表达很 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难经》对此的描述 也很粗略。隋·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蹻 脉的循行作了部分补充,对蹻脉循行过程中 与一些腧穴的联系作了说明,但由于内容不 完整,也难以据此画出蹻脉具体的循行路线 图。宋 · 《圣济总录 · 针灸门》首次对于蹻脉 循行过程中交会的穴位作了交代,将这些穴 位连结起来就成为了清晰具体的循行路线, 并可由此作出清楚明瞭的循行路线图。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之探讨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之探讨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之探讨闫雪柔;纪越;尚懿纯【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外湿从足下上行侵袭人体,其中脾为中土,喜燥恶湿,脾为外湿所困则失于运化,内湿泛溢,土为金之母,脾虚及肺,肺主气属卫,卫气去,皮肤不收;脾主血属营,营血涩,四肢痿废不用,筋肉缓纵不收.故脾为水湿转运之枢机,避外湿的同时健脾燥脾则皮肉筋脉之病俱去.古今医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依据这一理论,从脾土出发基于培土制水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分析其治则治法及方药配伍的特点,为后世治疗外湿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经验.【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6【总页数】2页(P758-759)【关键词】潮湿环境;皮肤病;肉痿;脾土【作者】闫雪柔;纪越;尚懿纯【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地,下也,为土。

地理环境潮湿则外湿从足下侵袭人体,并与内在脾虚相合。

《素问·五常政大论》载:“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太阴司天之年湿邪偏盛。

吴昆《素问吴注·第二卷》载:“皮属肺金,肉属脾土,筋属肝木,脉属心火,地气何以害之?盖土贯于四时通于五行,故皮肉筋脉皆为所害,非若他气,各从其类也。

”由于湿性趋下,在上为天,在下为地,脾与地气相合,同气相求,且脾为中土,居中央而贯四旁,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脉,则人易患皮肉筋脉层面的疾病,如皮肤病、皮下水肿、脚气病、痿证等,该理论对于后世对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作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雨时行,湿气乃用。

”居处环境潮湿、坐卧湿地、长期水中作业等皆易遭受湿邪侵袭。

外界湿邪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因此皮肤先受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组别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668281090.57①对照组10333383268.93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2.2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3讨论《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热、心火、脾湿中阻和肾阴不足而使热毒内攻,脏腑受损,湿热久停,薰蒸气血而致肉腐失养形成口腔溃疡〔2〕。

口腔角化层过度增厚、过度角化,造成粘膜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而成为溃疡。

其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因其灼痛剧烈伴有流涎,影响进餐、语言,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

本病多与细菌、病毒感染、消化系统疾患及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此病发病人群多为化疗及危重患者,中青年亦多见。

复合维生素B 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补充B 族维生素,其中的成分主要参与机体的能量和三大代谢,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牛黄解毒滴丸方中,人工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高热烦渴、痈肿疮毒等;生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诸药合用能清热解毒、泻火消痈、祛腐生肌,使溃疡得愈。

溃疡散为我院自行研制的复方中药散剂(处方尚在保密期),其外敷具有去腐生肌、解毒、活血、祛瘀、抗菌之作用。

治疗组含服牛黄解毒滴丸,使药物能够在口腔及咽部缓慢溶化且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及咽部,持续发挥药效。

再配合溃疡散外敷,根据方解分析及实践,认为两药联用起到了显著效果。

再配合复合维生素B 片,中西药物合用的方法对于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使用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秉琦.口腔粘膜病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2〕周文兰.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35-636.(收稿日期:2012-01-11)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第一批计划课题重点项目(BWS11J067)作者单位: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呼永河,周龙甫,沈毅);解放军452医院(钟梁,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钟国成,刘爱琴);成都中医药大学(沈涛,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通讯作者:呼永河,E -mail :huyonghe@vip.126.com.“湿入跷脉”理论初探呼永河,钟梁,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周龙甫,沈毅,钟国成,刘爱琴,沈涛,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关键词]湿邪;阴跷脉;阳跷脉;病候特点中图分类号R 2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188(2013)01-0083-03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3.01.033阴阳跷脉是奇经八脉中的两条经脉,调节一身之阴阳,对其针灸临床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少有论述跷脉病症的证候及辨证论治特点,笔者从湿入跷脉的角度分析了跷脉的病候特点,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1跷脉的循行路线及生理功能1.1跷脉的循行路线《灵枢·脉度》篇有曰:“(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跷脉左右成对。

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可以看出,阴阳跷脉的循行,多为一在身体之阳,一在身体之阴。

据《甲乙经》记载,申脉穴为阳跷脉起始穴,照海穴为阴跷脉的起始穴,一在踝关节外侧,一在踝关节内侧,几乎内外对称的位置上。

《灵枢·寒热病》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目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于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内眦。

”说明阴阳跷脉与脑关系密切,与其他经络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足少阴肾经,阴跷脉下别足少阴,上贯冲脉,在目内眦与四阳经相会。

阳跷脉与手太阳、阳维会于臑俞,与手阳明会于巨骨,与手阳明,少阳会于肩髃,与手足阳明,任脉会于地仓,与足阳明会于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五脉会于睛明穴。

1.2跷脉的生理功能跷者,轻健跷捷也,可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与睡眠及肢体运动有关。

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奇经八脉考》曰:“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

”身体感受外邪及气血盈亏,所致的疾病易致跷脉阴阳失衡。

跷脉的生理功能包括沟通阴阳,连接五脏六腑之阴阳,运行卫气,与睡眠及肢体运动密切相关。

跷脉可调节脑之阴阳,因阴跷脉下别足少阴肾经,通脑海,阳跷脉下连足太阳膀胱经,阴阳跷脉至目内眦相合,上头入络脑。

若阴平阳秘,脑有所主,神有所依,则元神清明;若跷脉脉气不调,阴阳失衡,则如《千金方》记载阴跷为病则“卧惊,视如见鬼”,阳跷为病则“百邪癫狂”,因此跷脉是脑保持阴阳平稳,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1〕。

“跷者,捷也”,跷脉与身体的下肢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跷脉功能正常,则下肢矫健灵活,行动敏捷。

阴阳跷脉均起于然骨之下,行于下肢的内外两侧以及身体的前后,运行卫气。

白天卫气行于阳跷脉,阳气渐盛,目张苏醒;入夜,卫气行于阴跷脉,则阴气渐盛,目闭欲眠。

《灵枢·寒热病》指出:“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

”金代医学家张元素曰:“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通,连贯六腑,主持诸表。

”“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连贯五脏,主持诸里。

”《标幽赋》也曰:“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跷阴维任冲脉,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阴跷脉可调节一身阴经的经气,与五脏之气相通,阳跷脉主一身阳经经气,行于后布于表,与六腑之气相连,与阴跷脉分主一身之表里。

2湿入跷脉的病理机制《难经·二十九难》记载:“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阴缓而阳急,是指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如某侧发生病变,则经脉拘急,另一侧则相对弛缓。

两跷为病,多见于癫痫、瘈疭等症。

故王叔和有“癫痫瘈疭,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的说法。

《脉经》总结了跷脉为病的脉象特点和临床表现,其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又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痹,身体强……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阳跷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关系密切,故其为病,常出现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病症,如腰背痛,身体强直。

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西南地区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关系,高湿环境已经成为常态,人们更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

湿属阴邪,性重浊而粘腻,湿邪致病广泛,全身器官组织无处不到,且具有趋下性的特点。

跷脉起于足下,往往首当其冲受其侵入。

《灵枢·热病》记载“跷者,捷疾也。

二脉起于足,使人跷捷也。

”〔2〕。

跷脉有调节肢体运动及一身阴阳之气的作用,使下肢运动跷健灵活。

湿入跷脉的病理机制是湿邪入侵,跷脉阴阳失和,双下肢沉重乏力,行动不便,甚至痿废不用,因跷脉入属目内眦,临床上常见风湿性脊柱病患者伴眼部的疾病,出现目赤、流泪、眼痛、畏光等炎症表现。

跷脉上行头目,循络脉入脑,湿入跷脉,阴阳失调,气血不济,则清空受扰,心失所养,可见睡眠失常,嗜睡或失眠,心神不安,神识昏蒙,癫狂等症。

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也会导致湿浊内生。

人们嗜食肥甘厚味,贪凉好逸,生活无规律,或情志内伤,气机不畅,湿邪内生,跷脉受累,导致跷脉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利,外则留滞于筋骨、关节,可见肢体偏瘫、下肢拘挛、转筋麻木、风湿痹痛、足内外翻、肩背腰腿病等病症,内则阴阳气血失调,卫气不畅,湿邪固着于脏腑经络,可见癫痫、失眠、多梦、健忘、癫狂等症。

脾主四肢肌肉,湿邪阻滞气机,影响到脾胃的运化水湿的功能,还会加重湿滞,跷脉功能失调,下肢运动失常,可见肢体肌肉酸痛沉重。

湿性粘滞,湿邪入侵,病证日久,湿邪久聚成饮成痰,痰湿结合,或化热,或成瘀,最终久湿入络〔3〕,跷脉受累,湿痰瘀纠结于跷脉脉络之中,脉气失畅,络脉瘀阻,形成跷脉瘀滞证,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3辨证论治跷脉的病症多以针刺为主,针刺跷脉可调节人体阴阳,使阴阳调和,临床常取跷脉的穴位,如照海穴、申脉穴配以补泻的手法治疗癫痫、中风、足内翻、失眠等病症。

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出了跷脉的辨证治疗:“阳跷则阴缓而阳急,阳急则狂走,目不眛。

”洁古云:里和表病,为阴不病而阳病,阳病则寒,其治风池、风府。

若在阳表,当汗,桂枝汤、麻黄汤;若在阴里,当下,承气汤。

阴跷病,阳缓而阴急,阴急则阴厥,足胫直,五络不通。

……表和里病,为阳不病而阴病,阴病则热,甘草干姜汤。

二跷之病异,治二跷之法亦异也。

”湿入跷脉病证是以湿邪入于跷脉,导致跷脉阴阳失调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运动不利,睡眠失常,脑病等,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以调和阴阳为主〔4〕,实则祛湿安跷,虚则补跷。

3.1寒湿阻跷证临床可见肢体沉重,痉挛麻木,伴有头昏、头重,眠多,眼睑沉重无力,神倦乏力,小便清长,舌胖有齿痕,苔腻,脉滑或濡缓或沉迟。

治以除湿散寒,温跷通络,方用桂附四逆汤。

常用药物有干姜、附子、肉桂、菖蒲、木瓜、配以半夏、陈皮、茯苓、薏苡仁等淡渗利湿之品。

针刺以温针取照海、申脉、阳陵泉、曲池、绝骨等穴位。

3.2湿热扰跷证临床可见四肢痉挛抽搐,肢体困重,狂躁不安,甚或发狂,痉厥,伴发热,头痛,头昏重,面赤,目赤眵多,流泪畏光,胸脘痞闷,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甚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濡数或滑数。

治以清热除湿,泻火通络,方用羚角钩藤汤合二妙散加减。

常用药物有羚羊角、钩藤、牛黄配以茯苓、黄连、泽泻、猪苓、黄芩、山栀、玄参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

针刺以泻法取绝骨、申脉、阳池、照海、昆仑等穴位。

3.3痰瘀阻跷证临床可见手足挛急,下肢麻木疼痛,屈伸困难,甚或痿废不用,瘫痪,肌肤甲错,舌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治以除湿化痰,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导痰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蜈蚣、穿山甲、地龙、当归、川芎、木瓜活血化瘀通络,半夏、石菖蒲、陈皮、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豁痰化浊之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