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解析__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解析__](https://img.taocdn.com/s3/m/98633ce031126edb6e1a1038.png)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解析花朵的红色是热情......。
(①怎样理解红..,令人精神振奋..的色彩,它强烈..,奔放色能“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②开头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段析】第一部分:以抒情的笔调赞叹花朵的红色所起的作用,提出说明的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品味】“热情”“强烈”“奔放”点明“花朵的红色”的特点,“令人精神振奋”强调“花朵的红色”的作用。
“寻求科学的解释”一句总领全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段析】本自然段从物质基础——花青素这一首要因素说明花朵呈现不同色彩的原因。
作者由花的红色延伸到其他色彩,主次分明。
结尾一句总说,强调花青素这一物质基础对花朵呈现红、蓝、紫色所起的决定作用。
【品味】“如黑菊、黑牡丹等便是”,举例说明更直观,令人信服。
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
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段析】本自然段以黄色、橙色的花只含胡萝卜素为例,说明它们不呈红色是由于没有红花的物质基础一花青素。
【品味】用作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印象深刻,突出胡萝卜的特殊地位,巧妙地给“胡萝卜素”下了定义。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诫子书(2)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诫子书(2)](https://img.taocdn.com/s3/m/250396be9e314332396893be.png)
读出“情”味
读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殷切期待
❖ 诸葛瞻,字思远。 ❖ 诸葛亮给儿子取这个名,希望他能高瞻远瞩。
“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 器耳。”
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 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读出“情”味
这封信劝勉儿子修身养德,勤学励 志。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 惰险躁。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淡泊 dàn bó
淫慢 yín
险躁 zào
穷庐 l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一、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自译与质疑想结合。
2、补充注释:
以:用来;
广:使……扩展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年与时驰:年华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
❖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 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问题设置与探究: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 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 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 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 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八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97fa7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朗读和背诵《陋室铭》;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迁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陋室铭”,提问:“陋室”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以“铭”来命名这篇文章?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解决字词障碍;(3)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示例分析。
4. 欣赏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培养审美情趣;(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陋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存在?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陋室铭》;2.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其中的句子进行一次作文练笔;3. 收集其他有关刘禹锡的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其创作风格。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6a7c2c2f360cba1aa911da0d.png)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李白,字,号,是我国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的诗文风格。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全册,共840张PPT)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全册,共8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819e16f12d2af90242e692.png)
渊 深 yuān ______ 苍 máng 茫 ____ 掩 cánɡ藏 ______
蠢 熄 chǔn笨 ______ xī 灭 _____
3、解释词语 • 高傲: 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
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 呻吟: • 翡翠: • 掠起: • 震怒: • 困乏: • 蜿蜒:
2、在文中划出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为 什么描写这三种海鸟? 描写其他海鸟的词语: 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作用: 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侧面描写)
3、身处这样险恶的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 怎样的?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海燕形象 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
这是新出现的形象 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 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 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说说描写环境又是为了什么?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 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 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 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 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 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在暴风雨 7 — 8 节,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逼近之时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 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 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 叫,跟狂风争鸣。 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
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
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
•
2、读读写写
shēn yín 高傲 ______ 呻吟 _________ 翡翠 ________ à o fěi cuì
2024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孔乙己3篇
![2024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孔乙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6c4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5.png)
2024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孔乙己3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孔乙己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质疑探究法3.比较阅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我们讲述哪些有关孔乙己的故事呢?请看课文。
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1、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明确:地点:鲁镇咸亨酒店;时间:"这是20多年前的事"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启发答问)3、〔提问〕:"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明确:反映了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补充说明:"踱"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要酒要菜,慢慢坐喝"写出他们有钱有势还有闲。
(二)学生朗读第2、3段。
1、提问: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明确: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白杨礼赞》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白杨礼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5968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f.png)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浑”,也 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 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情不自禁的喷涌而 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泛”,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 的生命力。
小结
全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 索,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 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具体形象地揭 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 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 名,著名作家、社会活动 家。担负《小说月报》主 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 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著有长篇小说《子夜》,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春蚕》,散文《白杨礼 赞》。
• 1、阅读; • 2、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比较,目的
何在?(补充:茅盾曾说过,贵族化的楠 木整整国民党反动派,写此散文就是这样 想的)
•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 白杨树对照,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与固执派的观点形成对照,表明作者鲜明 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开头。
作者为什么礼赞白杨树?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 2、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 ”,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 形象做铺垫。
研读第三部分
• 1、朗读; • 2、思考问题: •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
的形象特征? •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情特征是什么?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总的形象
总结
2、表现手法: 象征、对照、衬托、欲扬先抑
(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
![(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e0b3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9.png)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写作故事讲究波澜起伏、叠峰层出,切忌水静如镜,山平如砥。
文章不曲折那么不妙,故事无波澜那么无趣。
一起看看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欢送查阅!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能够选择有曲折的典型材料;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根底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3、通过讲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拟精彩的故事。
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方法】赏析故事,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练笔掌握创写故事的根底知识,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写作方法指导一、导入1、听故事狼蒲松龄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找出故事情节及悬念或曲折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悬念1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悬念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悬念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悬念4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简介故事(备课材料)(一)什么是故事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个人,转几个弯。
就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故事,就是传递″人″的行为。
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
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核进行的。
文章所运用的各种手法目的都是先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水浒传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水浒传](https://img.taocdn.com/s3/m/8126e16b0722192e4536f67b.png)
说时迟, 那时快;武 松见大虫扑 来,只一闪, 闪在大虫背 后。
武松把左手紧 紧地揪住顶花皮, 偷出右手来,提起 铁锤般大小拳头, 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 大虫眼里,口里, 鼻子里,耳朵里, 都迸出鲜血来,更 动弹不得,只剩口 里兀自气喘。
武松放了手来, 松树边寻那打折的 哨棒,拿在手里; 只怕大虫不死,把 棒橛又打了一回。 眼见气都没了,方 才丢了棒……
水浒知识小问答
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
。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十字坡遇张青。
猜猜他是谁? 1.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郑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 2.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先自软了。 3.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 颠做粉碎。 4.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 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潜然泪下。
《武松打虎》 阅读欣赏
酒家那里肯 将酒来筛。武松 焦躁,道:“我 又不白吃你的! 休要饮老爷性发, 通教你屋里粉碎! 把你这鸟店子倒 翻转来!”
武松听了, 笑道:“我是清 河县人氏,这条 景阳冈上少也走 过了一二十遭, 几时见说有大虫, 你休说这般鸟话 来吓我!——便 有大虫,我也不 怕!”
(3)武松读了印信榜 文,方知端的有虎; 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 来,寻思道:“我回 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 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 “怕甚麽鸟!且只顾 上去看怎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词解及翻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词解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b76f51fa216147917112853.png)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1、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余:我。
即:就。
嗜:特别爱好。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假借: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以①:连词,相当于“来”。
以②:相当于“而”,不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即“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每:常常。
于:向。
笔:名作状,用笔。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
之:指“笔录”,抄写。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走:跑。
之:指所借之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大都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以是:因此。
以:把。
“假余”即“假于余”,借给我。
因:于是,就。
得:能够。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已经成年,(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既:已经。
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
益:更。
7、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患:担心,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尝:曾经。
趋:奔向。
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叩问:同义复词。
叩,询问。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色:脸色,表情。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6865a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3.png)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词在艺术造诣方面可谓登峰造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古诗,希望你们喜欢。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闻雁】(韦应物·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白居易·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雁】(葛天民·宋)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渔家傲】(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金)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题红叶】(宣宗宫人·唐)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通用16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eb70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0.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通用16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篇1我主要根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
”这一点来设计本课。
本课用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自读自学为主,先读课文初步感知,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了解背景,为深入学习课文,准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再反复读课文,自己解决简单问题,提出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基本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选出同学们最认可的答案作为最后答案。
这样,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从哪几方面描写紫藤萝花?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顺序怎样?哪些写景的语句精妙?在随后的质疑问难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面对小弟的绝症而有“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有些不合情理,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题目: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有个女生说:“我会非常沉痛。
”另一女生说:“赏花时可能轻松,过后又会非常难过。
”这时有个同学说:“你们的境界太低了。
”于是有了一番“高谈阔论”,是关于生和死的,于是有了一番热烈的讨论。
至此,学生明确了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含蓄的,并不是感情不深不真。
在自然明确了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之后,又有一番对无止境的质疑。
为了化解难度,我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生命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
有个同学想起了他的哥哥的一篇作文《假如我还有十天生命》,也有的同学自然地想到了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的发言很有创意。
对这篇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主要是靠了学生的智慧,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不为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提供可能”的话,那课堂上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就无从体现了。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c7de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6.png)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白杨礼赞知识点,包括原文、走近作者、重点字词、课文结构、课后练习五个部分,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活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活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1b11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e.png)
学习者特征分析
01
02
03
学生年龄特征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 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能 够自主阅读和理解简单的 文本。
学生学习风格
学生喜欢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演讲等,同时也需要 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 助,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操作。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知识点
总结本节课内容
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活板印刷的重要性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回顾知识点
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复述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思考。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总结本次教学经验教训
教学内容安排
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需要更加细致,确保每 个知识点都得到了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学生参与度
通过本次教学,我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运用
我发现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活板的定义、发展历程、 基本特点、制作方法和应 用领域等方面。
重点
活板的定义、基本特点、 制作方法。
难点
活板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 域。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教学方法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散步(蔡成德)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散步(蔡成德)](https://img.taocdn.com/s3/m/74323ec2d4d8d15abe234e76.png)
“我本不愿意去的。马上又要考试了,有很多作 业没做,还有一篇随笔要写。爸爸说,学生最要 知书达礼,更何况去医院也许你提供作文素材。 我信服地点点头,就跟着他们去了。我现在很听 爸爸的话,就像爸爸小时候很听爷爷的话。”
它具有画面感,就像一幅画定格我们的脑 海里,让我们难以忘怀。它景中含情,情中有 理。它很含蓄,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 觉得余位一体的,体现于 我们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以“在病房里”为题,写一个小练笔,写出你 对“亲情”“生命” “责任”的理解。别忘了, 注意事件中“分歧”,要写几个对称句来强调自 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哦!
散步
莫怀戚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不管是走在前面的,还是走在后 面的,都是妈妈和儿子。】
课中小讲座
对称句式,是指两两对举出现, 形式大致对称的两个句子。它能强 化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这种整齐 匀称的形式,与散句并用,使行 文更加和谐流畅,富于变化。
分歧与选择
走大路? 走小路? 听话? 不听话?
这一切都使人想到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切还会人想到很多其他东西——?
资料引入
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 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是人)必须对它的两 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 来。 动物只对一端负责,即幼子,而人类还对老 人负责。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对幼子负责, 属于遗传本能,而对老人负责,就是文化了,与 本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
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 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 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十四 河中石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十四 河中石兽](https://img.taocdn.com/s3/m/dde5428780eb6294dc886c4e.png)
七都中学 潘惠娟
纪jǐ 昀yún
纪昀,字晓岚, 清代著名学者,任《 四库全书》总纂官,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等。《阅微草堂笔记》 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 部文言笔记小说,题 材以妖怪鬼狐为主, 也有人事异闻、名物 典故等内容。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Gān pĭ mù zhào yè pá 干 圮 募 棹 曳 铁钯 Fèi yān niè kǎn xué zhì sù 杮 湮 啮 坎 穴 掷 溯流
Yì yú 臆断 欤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要求: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文章围绕河中石兽讲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
从文中找出三人寻找石兽的地点、理由、结果
人物 寻找地点
理由
结果
僧人 讲学家 老河兵
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无迹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 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 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 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 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定系统。后因黄河改 造,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 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去,铁牛和铁人排列整 齐,还在原址。
谢谢指导!
读一读,比一比,品一品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沿河求之,颠乎。
读一读,比一比,品一品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更颠。 求之地中,固颠;求之下流,不更颠乎?
把握中心,挖掘主旨
思考: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三 紫藤萝瀑布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三 紫藤萝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4ea0038810a6f524ccbf85df.png)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 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万籁有声(写一写)
我们身边有许多的“无声”存在:花、草、云、 月、泥土……,用心聆听,就能听懂他们的心声。
选择一个对象,与之作心灵的交流,获取精神的 正能量!
殊途同命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 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 月,“文革”的创伤尚未抚平,而此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 症, 作者非常悲痛。
谁说花开无声?
驻足பைடு நூலகம்藤萝花瀑之下,“我”仿佛听到它有千言万语
要对“我”说:“
”
请结合文本,发挥你的想象,将紫藤萝的话说出来 吧!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 李雪锋
听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谁说花开无声? 我们分明听见花儿绽放的声音……
跳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词句并从修辞、表达效果等 方面进行赏析。
谁说花开无声? 我还听到花儿在絮语,在低诉自己的际遇……
阅读课文8、9两小节,试着用第一人称说一说藤萝的际 遇与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1 海燕
2 白杨礼赞
3* 石榴
4 马说
5* 紫藤萝瀑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
杨柳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专题:鸟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6 纪念白求恩
7 敬业与乐业
8* 多一些宽容
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0 陋室铭
诵读欣赏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净沙·秋思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2*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13 短文两篇
活板
核舟记
14* 叫三声夸克
1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诵读欣赏
山市
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
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16 孔乙己
17 范进中举
18 口技
19* 变色龙
20* 窗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
一双明亮的眼睛
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21 错过
22* 散步
23 送东阳马生序
24*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25 有的人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专题“叶”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26 悼念玛丽·居里
27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28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29*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夜雨寄北
论诗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
附录三字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