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都市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是中原儿女的共同梦想,是历届省委、省政府的不懈追求,也是中央对河南的殷切期望。十六大以来的8年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5次、温家宝总理先后8次、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累计有200余次到河南考察指导工作,明确要求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今年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调研时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河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够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焕发青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随之,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论坛、座谈会、研讨会,中原经济区迅速引进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热议,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认可。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是国家第一次将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和中部地区核心增长区域,国家已经给予中原经济区一个明确的肯定和功能定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由此步入大规划、大战略、大效率、大成就的时代。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用四个―载体和平台‖概括中原经济区的作用:
―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纲要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
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分重视郑州的地位与作用。《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增强对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和对中原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我们提出建设郑州都市区,就是为了呼应中原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和提升辐射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郑州都市区是以中心城区、郑州新区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以一体化的规划为指导,以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为发展路径,吸引带动其他区域快速发展,促进各功能区间相互联系与协作,构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大都市。郑州都市区的范围不局限于现有的城市规划区,而是将郑州周边的县(市)、镇统一纳入市区的规划和建设,面积涉及全市范围,规划建设‚九城十组团‛。
郑州都市区是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中心城市对其腹地发挥龙头作用,是指中心城市为其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其腹地的区域经济更快发展。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带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是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我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有:
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东北地区的沈阳,华中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的广州,西南地区成都、重庆,西北地区西安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在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还是在发展潜力、发展活力,郑州市完全具有带动一个经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构建郑州都市区,就是要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效集聚,从而达到最大辐射效应,努力做到辐射中原经济区、延伸我国中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桥的态势,从而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郑州都市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引领作用。郑州都市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范畴,其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现有区域经济学理论来看,把郑州都市区打造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主要依据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的高速增长点能够通过乘
数效应扩展或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并产生―虹吸‖和―墨渍‖双重效应。通过―墨渍‖效应,生产要素将向外围渗透转移,从而带动和促进外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虹吸‖效应,极点会将周围竞争力不强地区的要素吸引过去。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等发达经济区域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中原地区较难接收到经济能量的扩散和辐射,而周边的经济区如黄河三角洲和江苏沿海经济区、南边的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西南部的成渝和关中—天水等区域经济体,多数处于成长期,辐射能力不强,还不具备辐射和带动中原地区发展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原地区必须立足自身,加快培育自己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身的―虹吸‖和―墨渍‖双重效应,才能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构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认识做出的合理论断。
根据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经验和相关经济理论,一般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左右,才能实现投资的有序集中和投入的有效产出,达到城市集约型经济形成的临界点,才能对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城市发展到25万人以上城区人口规模,才具备发展现代商贸业的基础。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人以上,才可能形成都市经济圈的核心,产生城市吸附力和经济影响力。一个都市区人口规模达到500万–1000万人以上,必将会对城市群甚至大都市区的发展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从现实来看,增长极理论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法国8个大城市即―中型发展极‖的定位、美国对落后的田纳西流域地区的开发以及英国英格兰和苏格兰增长区的规划及其实施,都是增长极理论在发达国家成功应用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城市发展,郑州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建设中心城市的思路不断清晰,目标日益明确。
2003年7月,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大郑州,把郑州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龙头‖,做大做强郑州,构筑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06年郑州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2008年郑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经过10–15年时间,把郑州建设成为―三化两型‖城市,用10–20年时间使郑州跨入全国先进城市和世界重要城市行列。去年郑州市委九届二十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