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法律同行》优质课教学设计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
(一)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二)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三)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五)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彩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鸟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一天,小宇放学回到家,爸爸又喝得酩酊大醉,对小宇的妈码破口大骂,小宇很害怕……。
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法律的分类和特点;2.了解和学习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3.学习和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4.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入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2.法律的分类和特点:介绍法律的分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法律特点和适用范围;3.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公正、公平等,以及法律条文的解读和运用;4.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5.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法律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介绍法律的分类和特点(20分钟)介绍不同领域的法律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四、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20分钟)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解读和运用法律条文。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六、角色扮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总结(10分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
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发言和思考问题;2.记忆度评价:通过布置相关的习题或作业,检查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应用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反思度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难点: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相关知识点。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诈骗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维护权益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较浅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接着讲解法律的作用,如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自己寻找实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与法律同行》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树立法治意识”。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并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法律。
本目主要讲述了三层意思。
其一,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其二,法治意识的内涵。
其三,青少年要学会依法办事。
第二目“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并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其二,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其三,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其四,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3.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4.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D )①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②学会依法办事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做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这说明( C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4.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欺凌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从而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实例。
2.制作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律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合法,阐述理由。
小组成员共同归纳出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的作用、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遵纪守法。
我们与法律同行-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保障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2.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作用;3.知道自己应当遵守法律,了解面对违法状况时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通过提供一系列明确规定,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是人民群众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和修改的,是对社会公正、正义等要求的反映。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遵守是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
2. 法律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参与过程原则3. 法律的作用•维护正义•约束行为•保护权益•解决纠纷•改革进步4.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依法行事是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
•依法行事符合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规律。
•依法行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依法行事是公民的基本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法律”这个主题的兴趣,并分享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例如,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 讲授环节1.授课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和原则。
2.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依法行事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并掌握的重要性。
3.对于法律作用的介绍,应用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怎样依法行事,并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4.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的不同种类,如:刑法、民法、商法等。
让学生受益更多,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立法。
3. 复习与巩固环节1.制定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事的守则和活动,如在交通中行人不走马路等等。
2.回顾在相应的环境下,如何做出正确的法律决策,并总结法律实践经验和体会。
3.学生应当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创立自己的警觉性,避免法律风险。
四、教学评价掌握法律基本概念、原则以及作用等的能力,了解相应的法律模式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法律知识,能够正确解决法律问题,有比较好的法律素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权益。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法治观念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角色扮演场景。
3.制作好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抢劫等,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武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结合案例和自身经历,谈谈对法律的认识。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总结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未必能明确认识到这些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既是法律的受益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法律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法律知识问答道具,用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案例内容可以是:某学生因为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给予处分。
让学生思考:这个处分是否合法?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法律?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是约束自己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法律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题《法律为我们护航》强调了法律对我们的关爱,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强调在法治时代我们要怎样去做,第二框是第一框的落脚点,也是全书的落脚点,同时,为以后学生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措施,但是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成年人需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树立法治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 学会依法办事,努力做到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知识目标:懂得要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以及怎样树立法治意识;知道为什么要依法办事,以及怎样依法办事。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五、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讲解: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法律,请同学们说出一些法律名称。
国家制定了这么多法律,生活中还有违法现象吗?还有侵权现象吗?生活在法治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与法律同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法律为我们护航,以旧引新,来引出这节课的新知识,由法律引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讲解依法办事做好理论铺垫。
(二)新课过程:活动一:短剧分析——晓程的烦恼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
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
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4.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抗疫情》谈一谈:从中得出什么感悟?教师总结: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肃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活动一:名言举例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思考: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知识点: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活动二:抗疫中的中国民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公安民警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铸就警魂:在抗疫一线,他们与医护工作者并肩战斗;在社区村组,他们昼夜坚守;在国门口岸,他们严防风险输入……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守岗位、英勇奋战,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停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购物时要保留发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法律规定的作用。
2.提出问题(10分钟)提问:“你们觉得法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法律是社会规范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3.探究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0分钟)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政权制定和保障的一切社会规范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所公布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等。
4.学习法律常识(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分类: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2)违法行为:盗窃、抢劫、诈骗等。
(3)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4)法律的适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要遵守法律。
5.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累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法律的定义、作用和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同时,向学生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我与法律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们在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并思考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中学思政课“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设计
中学思政课“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设计第一章:法律的含义与作用1.1 导入:通过讲解法律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含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的特点、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法律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法律的作用。
第二章:宪法与国家法律体系2.1 导入:通过讲解宪法的地位,使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法律体系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的关系。
2.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2.4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一部自己感兴趣的法律法规,了解其内容并简要介绍给他人。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3.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四章:法律与道德的关系4.1 导入:通过讲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使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补充。
4.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知道法律与道德在社会中的共同作用。
4.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法律与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5.1 导入:通过讲解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5.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六章:法律遵守与法律保护6.1 导入:通过讲解法律遵守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遵守法律的意义。
6.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益,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6.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和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我们与法律同行》包括“学会依法办事” 和“树立法律信仰”两部分。
而“我们与法律同行"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七年级“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点和升华点。
引导学生从学会依法办事和树立法律信仰等方面,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后面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设计立足于《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依据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法治意识m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二)教学目标♦悄感、态度与价值观U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U标: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U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于人格成长关键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其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三.教学理念基于学情的调査,以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
“一例到底”层层设问和深挖追问,学生在不断质疑.探短思辨过程中,在有效“习得”的基础上,掌握依法办事的要求以及感悟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坚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选取学生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共学单车J M绕“共学单车”贯穿整课, 以“一例到底”为探究方式,以有思维禽量和思维价值的问题为载体,本课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并有争议点的主题之中,鼓励学生在质疑、探究、思辨、感悟中明白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树立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优质
课题
我们与法律同行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
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
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狮子吼”为什么要赔偿2000元?
引导总结: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3.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出示PPT(13—14):有关“小宇家庭矛盾”的一组图片。
问题: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探讨分析:学生续写结果可能是多样的,但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宇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了自己和妈妈的合法权益;一类是小宇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如离家出走等。
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从名家名言中领会“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
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树立法律信仰就要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依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和法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导总结: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法律,运用法律思维、法律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守和捍卫法律。
6.树立法律信仰的具体要求
出示PPT(36—37)“树立法律信仰的具体要求”的图片。
总结: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点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是法治国家,必须做到依法办事。仅靠说服教育不能从根本上纠正人们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惩戒作用,给人们以警醒作用,让人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5.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
探究四: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小云被迫辍学”,探讨:
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小云的父亲不应让小云辍学售票,而应立即送小云返校读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交流点拨:还表现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具体事例略。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法律的作用
教学
难点
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教学
方法
导
学
流
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如何而来的。
生:如庄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秩序、自由安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等。
师:同学们,从大家对法律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法律的威严,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4.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体社会成员
道德自发形式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遵守全体社会成员
校纪校规学校制定批评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师生
小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探究二: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败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探究三:
法律制裁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我国《旅游法》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处罚规定,探讨:
《我们与法律同行》人
***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七年级
课题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型
展示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
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见学生用书
备 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点拨:本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对我们的行为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课后
反思
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的课堂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