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
1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选择题1.关于总支出曲线的描述,以下那种描述是正确的?()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C.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D.截距为正,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2.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B. 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B.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5.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A.1.6;B.2.5;C.5;D.4。
6.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B.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C.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8.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计划储蓄等于240亿元,计划投资等于200亿元,则()。
A.将导致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从而收入下降;B.收入必须上升以使条件I=S成立;C.节俭悖论预示着人们越节俭将会导致储蓄曲线越向下移动;D.为使经济达到均衡,投资将会上升至240亿元。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何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讨论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也就是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是怎样决定的,即Y是怎样决定的。
(这里注意一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到Y,既表示总产出也表示总收入)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
家庭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消费+储蓄。
企业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生产+投资。
而且假定企业的投资是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的变动而改变。
(2)假设需求量不论为多少,经济社会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那么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是怎么得出来这个结论的呢,是因为凯恩斯所生活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但是凯恩斯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短期分析,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短期时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粘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总需求(支出):y=c+i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假定生产部门由于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1200亿美元产品,但市场实际需要的只是1000亿美元产品,于是就有200亿美元产品成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称非计划存货投资,那么在这个例子当中,实际产出就是1200亿美元,1000亿美元就是计划需求,200亿美元就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产出:企业生产出来的计划需求(支出):实际卖出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最终的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没想到能剩下的那部分均衡产出:计划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
·
收
入
产 出
o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 y
()
100 IU<0
·B IU>0 AE
o
y 支出决定收入
三、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c + i = c + s i = s
y = c + s
意义: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 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 的损失,比第一次世 界大战还要大。
至1933年,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 达到了3000多万。
1929~1939年世界经 济衰退使人们财富损 失约2500亿美元。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 资始终等于储蓄。
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在二者相 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
(一)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 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
APC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c<y
自发消费
o
y
o
y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函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场入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为有应1 万对亿国是际中金央融政危府机投带 来资的,不其利余影3 响万,亿国用务政院府 常投务资会来议带确 动定 社当 会前 投进 资一 , 步通扩过大基内础需 设、 施促 建进 设经 的济 高 增回长报的和十提项 升措 消施 费。 需求。
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S
60
E
i
0
-100
500
800
y
图12-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收入
乘数原理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经济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需求的重要性。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乘数的定义: 乘数的定义: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 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比率。 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理解乘数理论应注意: 理解乘数理论应注意: 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前 提: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双重性:若自发总需求减少时, 双重性:若自发总需求减少时,由于乘数作用所引 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Hypothesis]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Hypothesis]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Hypothesis] [Life Cycle Hypothesis]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Hypothesis]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c
CL
0
y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
YL×WL=C×NL=C×WL+C×(NL-WL) × × × × -
收入-支出模型习题一
13章收入-支出模型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
A. 收入B. 价格C. 边际消费倾向D. 偏好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储蓄增加4.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5B. -0.25C. -4D. 2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
A.Kg<KtrB.Kg=KtrC.Kg>KtrD. 不确定6.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
A.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C.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D. 与边际储蓄倾向没关系7. 当消费函数为C=α+βy时,则APC( )。
A. 大于MPCB. 小于MPC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9.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
A. 不变B. 增加2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D. 减少100万元10.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1.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12. 下列()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收入支出模型ppt课件
E 支出(需求)
E=y
E
A
100
·
收
入
产
出
o
y
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
()
·B IU>0
100
IU<0
AE
o
y
支出决定收入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 投资等于储蓄
❖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 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由于古典经济学所处时代是物品匮乏的情况,
在物物交换的角度上反映这种情况的“萨伊定律”被 看作是普遍有效的“规律”。
于是,在古典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就
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
6 6
(2)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原理上完全接
受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更着眼 于经济的长期活动及其趋势。新古典经济学 家仍然坚持供给在长期内对均衡国民收入的
述。 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是对一定时期 内宏观经济活动结果的表达,而宏观经济运 行的均衡公式则是为达到事后均衡结果所要
求的实现条件。
4 4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
的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
的全部理论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场和国际市场(,物而) 仅包括产品(市钱)场的国民收入
与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10 10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凯恩斯建立了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
为方便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我们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出发,从 而做出几个假定: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均衡收入及其基本决定因素一、均衡收入所谓均衡是指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的变量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收入就是指国民收入处于一种既不增加也不再减少的暂时静止状态,即国民收入呈现出没有变化的趋势。
二、均衡收入的决定因素供、求和价格。
三、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在GDP核算中:总供给=总需求(实际)在GDP的决定中:总供给<>=总需求(计划)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中,我们说总供给和总需求是恒等的。
但在现实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可能总是相等的。
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区分实际总需求(Actual aggregate demand)和计划的总需求(Planned demand)。
实际的总需求是实际上购买的量。
计划的总需求又称合意的总需求(Desired aggregate demand),是指计划的,或想要进行的购买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总需求是实际的总需求,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说的总需求是计划的总需求。
实际总需求与总供给是相等的,而计划的总需求并不总是等于总供给。
实际总需求与计划的总需求的差别主要在于非合意的存货(undesired inventory)。
所谓非合意的存货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卖不出去而不得不堆在仓库里那一部分,它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包括在实际总需中。
而计划的总需求中不包括非合意的存货。
正由于计划的总需求并不总是等于总供给,所以才有必要研究均衡收入的决定问题。
Y= C + I + G +X—M国民收入决定的I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 不同,它不包括非合意的存货投资,严格地说,这里的I应该是(I—非合意存货投资)。
但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仍使用I这一符号。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首先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只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所以,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以写成:Y = C + I=C+SI (计划)= S(计划)从这两该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储蓄。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开放经济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空前大危机,凯 恩斯因此建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二是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 济制度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供给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 量和收入变动而使供求相等,但不会引起价 格变动,这一原理适用于短期分析。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c,s
▪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APA CP 1S ;MP M CP 1So
c = c(y)
A·
s = s(y)
·y0
y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四、社会消费函数
c+i
E·
c
cyciyy1i
o
y
第三节 两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二、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及乘数
第三节 两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二、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方法求均衡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
于储蓄,生产供不应求 s,i
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
s
就会扩大生产;只有在
均衡时,生产稳定下来。
y=16000 y
s+t
E·′
i+g
y’=14800
y
第四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二、各种乘数
第四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二、各种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 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 变动的比率;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的影响, 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13)
0.97
0.64
E 13000 F 14000
12240 12830
0.94 0.59
0.92
0.53
G 15000
13360
0.89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曲线
普通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 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
❖ 此处I=S,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 划储蓄。
❖ 如果I≠S,即计划的投资不等于计划的储蓄,经济将处 于非均衡状态:当: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本章的一些重要假定前提
1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相应的供给量。(为什么这样假定?)
2 政府税收政策
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消费之谜”(pozzles of consumption)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
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3.1 复习笔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社会产出水平究竟由社会总需求还是由社会总供给能力决定,这实际上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的分水岭。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编者注:建议读者结合大萧条的背景来理解凯恩斯学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在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和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理论。
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1)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生产能力的闲置包括两层含义:①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失业;②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开工率不足。
(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机制,即存在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在劳动力市场,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②在产品市场,即使存在生产过剩,物价也不会下降。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反映在图表上,体现为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其经济含义为:由于存在资源闲置,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总需求分析)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这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产量由总需求决定,是就非充分就业状态而言的,而非充分就业是一种通常的状态。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在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暂时不考虑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在后面的章节会引入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
c、i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 用公式表示就是: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B
C = a + bY (2.1.1) a
C=a+bY E
450 A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中国民众消费的特点
1.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民 众的消费总体上比较谨慎.人们的储蓄愿望较强烈.
期消费函数,C = Y
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 450
长期消费函数。
C=Y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C
阿瑟·斯密塞斯认为,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 Cc 本来是不成比例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消 Cb
费与收入呈现出同比
例变动的特征,即
C
消费曲线
h C=a+bY
与储蓄曲线是 相互对应的。
45o S
Y S=-a+gY
h
o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收入差距扩大
• 世界银行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测 算, 1981 年 ~1995 年,我国城市的吉尼系数从 0.176 提高到 0.275 ;农村的吉尼系数从 0.242 提 高到0.333。国内学者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 为从 1988 年 ~1995 年,我国城镇的吉尼系数从 0.233上升到0.286,上升了22.8%;农村的吉尼 系数则从0.338上升到0.429,上升了26.9%。
ki ki
n 1
= 1 /(1- b)
14
=△y / △i=500÷100=5
1、投资乘数
•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 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 k i =y/ i •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 •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 向越小,则乘数越大。
21
• 推导:g = T,假设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 增加10万,则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y= kT . T+ kg . g = (kT. + kg ) g=[ 1/(1-b)+(-b)/(1-b)] g=10
y/ g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y/ g= (kT. + kg ) = 1/(1-b)+(-b)/(1-b) = 1
c=a+by
a>0
0 < b <1
其中: a— 自主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
分的比率。 b=c/ y,也记为MPC。
4
国民(或总收入)是由总需求决 定的.
5
1、两部门经济
简单均衡模型的假定: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 固定的量。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名词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答: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C=∆C/∆Y。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MPS=ΔS/ΔY。
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2.引致需求答: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
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α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β和收入y的乘积。
3.潜在国民收入答:潜在国民收入又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力、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答: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 g =Δy/Δg,k g一般为正值,也与投资乘数相等。
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般为正值,表示收入随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增加。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乘数
500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
变化的比率。
k y
i
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 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 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1
1 边际消费倾向
或 :k 1 1 MPC
y ci
几点说明
小写字母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实际 值。
c和i是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实 际发生的。
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 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 正好相等,从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 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 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 税收之和,即: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 储蓄函数为:s=-α+(1-β)y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收入
y ai 1
图13-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 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 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又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 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 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
宏观经济学之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西方经济学 12.6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AD
GDP缺口
E
AD
GDP缺口 45º
O
Y Y*
Y
精品PPT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
12.6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
AD
E
AD
通货膨胀缺口
AD’
45º
O
Y* Y
Y
精品PPT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 12.6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C+I
通货紧缩缺口
I
G)
精品PPT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 12.4 国民收入的变动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C+I+G
E
C+I+G
C+I
C
45º O
YE
Y
精品PPT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
12.5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 投资乘数:
KI
1 1 c(1 t)
– 政府购买乘数:
KG
精品PPT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AE
AE = Y
Y*:均衡产出(AE=Y)
Y1:AE > Y
IU > 0 AE
非意愿存货↘ (Inventory Unexpected)
IU < 0
=> 增加产出
Y2:AE < Y
45º
O
Y1 Y* Y2 Y
非意愿存货↗ => 减少产出
精品PPT教学课件
1
1 c(1
t)
– 税收乘数: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 c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
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 X 的税收,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数,用公式表示为 s s y。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
数时,s y c y y 1 y 。
图13-3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
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MPS s 。当储蓄函数
y
为线性函数时,MPS 1 。
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同时增 加数量为 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
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
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
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 X 。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
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例13.1】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 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 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 量为X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南开大学2012研]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
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 数决定收入
将消费函数 c y 代入收入恒等式 y c i 可得均衡收入:y a i
十三收入-支出模型
消费曲线上某 一点与原点相 连而成射线的
斜率
• >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 蓄)。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 MPC = c / y(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当消费增量Δc 与收入增量Δy 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 / dy
➢ MPS 是储蓄函数的一
阶导数; ➢ 即:储蓄曲线上某一点 切线的斜率。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
为常数(1-β)。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 递增趋势。 MPS 和APS 都递增,但是 MPS>APS。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储蓄倾向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 c + s。
0.8y
45°
y
5000 8000 8500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乘数论
解释:
✓ 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 y1=100 ;如果边
际消费倾向是0.8,则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 消费品。
✓ 80 的购买形成新收入 y2= 80,其中80× 0.8=64, 再次购买形成新的收入 y3= 64。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c= 1000+ 0.8 y
均衡收入:
y =(1000+ i ) / (1-0.8 )
i=600 时,y=8000 i=700 时,y=8500 投资增100,收入增500,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 5 倍。
第五节 乘数论
c,c+i
c=y c+i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入场 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 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3)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
(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
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 动。
原因:大量闲置资源;
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 化,即具有黏性。
2020/7/29
12
(二)消费、消费函数及其消费倾向
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 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 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o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 y
()
·B IU>0
100
IU<0
AE
o
y 支出决定收入
三、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c + i = c + s i = s
y = c + s
意义: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 = S,是 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
大写字母:计划支出
450
y
y>AE,IU>0,
支出决定收入
2020/7/29
8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
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E 支出(需求)
E=y
E
A
1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收
入
产 出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 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
2020/7/29
13
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 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2020/7/29
10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 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 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 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 资始终等于储蓄。
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在二者相 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
(一)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 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
[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 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 的损失,比第一次世 界大战还要大。
至1933年,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 达到了3000多万。
1929~1939年世界经 济衰退使人们财富损 失约2500亿美元。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c=消费,y=收入: c = c(y) 满足dc / dy > 0
2020/7/29
c
c=y
A
c=c(y )
450 普通消费函数
y
14
线性消费函数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α + βy (1 > β> 0)
α-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β-常数,斜率,边际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
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主义的储蓄函数 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乘数模型
2020/7/29
4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APC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2020/7/29
16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
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
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
价格。
多少,经济制度目均前就能这以样不。变如500元一只的mp3 。只要你想买,
价格提供供给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
2020/7/29
7
二、均衡产出(收入)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 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 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
AE=总支出(需求) Aggregate expenditure
IU=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
E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E=y AE
IU>0
公式:y = c + i = E
消费倾向
βY-诱致性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
响的部分。
2020/7/29
c
α 45º
c=y
c= α + βy y
15
3.消费倾向 propensity
平消均费消费倾倾向向:AP消C 费av与era收ge入pr的op比ens率ity。to consume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