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语文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卷
![语文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3a0de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9.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恣意(zì)情绪(xù)恍惚(huǎng)B. 混沌(dùn)沉淀(diàn)营养(yíng)脱缰(jiāng)C. 赋予(yǔ)混乱(hùn)贪婪(lán)意蕴(yùn)D. 悠闲(xián)残酷(kù)融洽(qià)气氛(fēn)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B. 恣意妄为C. 情不自禁D. 意气风发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刻苦。
C.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弹钢琴、拉小提琴。
B. 他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刻苦。
D. 你看,那边的景色多么美丽啊!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暖花开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我拉开窗帘,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窗外的樱花树已经盛开了,粉嫩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去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走在公园的小径上,我看到了许多晨练的人们。
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的在练习瑜伽。
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远处,湖水波光粼粼,几只小鸟在湖面上嬉戏。
近处,草坪上开满了各种野花,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春天的阳光特别温暖,晒在身上让人感到舒坦。
文学常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文学常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ffc74af111f18583d05ac1.png)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文学常识
1、对应有误一项()
A《祝福》鲁迅中国小说B《茶馆》老舍中国剧本
C.《蝉》法布尔法国说明文D.《<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英国议论文
2、对应有误一项() A《小树林中的泉水》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俄国散文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散文
C《茶馆》老舍中国小说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德国悼词
3、对应有误一项()
A《蝉》法布尔法国说明文B《警察与赞美诗》契诃夫俄罗斯短篇小说C《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中国散文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德国悼词
4、对应有误一项()
A《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中国散文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巴尔蒙特俄国诗歌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欧•亨利德国散文D《春末闲谈》鲁迅中国散文5、对应有误一项()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散文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德国悼词C《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巴尔蒙特英国诗歌D《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美国小说6、对应有误一项()
A《长江三峡》散文刘白羽B《我的母亲》散文胡适
C《林黛玉进贾府》长篇章回体小说曹雪芹D《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小说汪曾祺。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237c8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6.png)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国教育部规定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学业水平。
本文档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些复习的指导,帮助考生在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 复习内容2.1 语言文字知识•词汇积累:考生应重点复习常用词汇,并注意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常见句式、动词时态、语态等方面的知识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生应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
2.2 阅读理解•考生应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注意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
•练习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准确理解文章意图的能力。
2.3 写作能力•学会写好一篇好的作文是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
•复习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用词准确、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等。
•高分作文的关键在于观点独到、内容充实、论据有力等。
3. 复习方法3.1 制定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考试的内容来制定。
可以将复习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并制定每天的复习任务。
3.2 理解重点知识点重点复习语言文字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做题训练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3 做模拟试题做一些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
3.4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既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复习,又要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的休息能够保持复习的效果和积极性。
4. 复习注意事项•不要临时抱佛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每个知识点。
•不要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和运用知识。
•阅读理解要注重整体把握,不要陷入细节。
5.通过有计划的复习,认真学习和适当的实践,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07de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3.png)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喧宾夺主C. 涣然冰释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4.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边城》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A. 《诗经》B. 《尚书》C. 《易经》D. 《春秋》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赠汪伦》D. 《将进酒》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勃C. 杜甫D. 李白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杜甫《登高》B. 王安石《泊船瓜洲》C.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陆游《游山西村》1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诸葛亮B. 岳飞C. 范仲淹D. 王阳明答案:1. A2. C3. C4. D5. C6. A7. B8. D9. D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1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忧虑。
1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体现了______。
1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学业水平考试卷子语文
![学业水平考试卷子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5f4e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e.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恍若隔世B. 欣喜若狂C. 滔滔不绝D. 畏首畏尾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B. 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
C.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D.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他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很晚。
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眼疾手快B. 一心一意C. 一举两得D. 一心同体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
B.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不断提高。
C. 秋天的果园,果实累累。
D. 那座高楼拔地而起。
5.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色的是()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6. 下列作者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陆游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多音字的是()A. 难B. 意C. 换D. 传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B.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C. 学习是人生的阶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D.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非常厚,厚得可以压垮一座房子。
B. 这本书非常有用,看了就能成为专家。
C.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看了就不想放下。
D. 这本书非常有哲理,看了就能改变人生。
10.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欢乐B. 快乐C. 欣喜D. 欣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和《》。
2. 下列诗句出自《离骚》的是:_______。
3.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
2022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8ba3d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7.png)
2022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树立的劳动观念。
B.语音处理设备堪称神舟飞船的“顺风耳”,是航天员天地通话不可或缺的设备,在发射、在轨等环节为航天员提供实时语音通信保障。
C.居家锻炼热,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乐此不疲运动的习惯。
D.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不仅是蒙古族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推广、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使得我国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B.屈原起源说只是端午文化的源头之一,但千年以来,他的故事愈发家喻户晓,他的篇章愈加脍炙人口,他的精神愈显崇高伟大。
C.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目前,随着我国夏粮主要作物小麦自南向北渐次成熟,丰收的图景也越来越清晰。
D.据介绍,推行电子居住证是一项进一步便民、利民的举措,能够优化服务流程和申领使用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句是(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________,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新功能。
A.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B.依赖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C.图书出版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D.图书出版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可以依赖互联网的优势4、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57fb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9.png)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第一部分: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古代文学的分类和发展阶段。
2. 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诗经》的内容和主题;•《楚辞》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观点;•《史记》的体裁和历史意义;•《红楼梦》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分析;•《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3. 古代文学的评论•古代文学作品的评析方法;•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兴起和特点•现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现代小说和散文的解读•《家》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分析;•《围城》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和批判意义;•《在细雨中呼喊》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
3. 现代诗歌和戏剧的解析•严肃诗歌和咏史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话剧和现代舞台剧的演出形式和创作背景。
第三部分: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1. 古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用途;•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古代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古代文言文的常见词语和典故。
3. 古代文言文的欣赏与鉴赏•古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古代文言文的名句和名篇。
第四部分: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1. 现代文的基础知识•现代文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现代文的阅读与理解•现代散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风格;•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
3. 现代文的欣赏与鉴赏•现代文的主题和思想观点;•现代文的名句和佳作赏析。
第五部分:写作指导1. 作文的写作技巧•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作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逻辑思路。
2.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引用;•实例和观点的丰富和扩展。
3. 作文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作文评分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d240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6.png)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编纂(zuǎn)B.恪守(kè)(答案)C.青睐(lài)错读为qīngD.毗邻(bǐn)错读为pí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B.他总是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C.这场比赛扣人心弦,观众们都屏息凝神地观看。
D.他对待工作敷衍塞责,从不兢兢业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热爱阅读了。
B.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答案)C.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顿时全场寂静无声。
D.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彩,值得一读再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答案)B.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山东的、浙江的、黑龙江的……等等。
C.他说的“没关系”是真心话吗?还是只是敷衍呢?D.“这道题太难了,”他抱怨道:“我根本做不出来。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仅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了。
(答案)B.“及笄”指的是女子十五岁,这时要把头发编成辫子,盘到头顶上,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许嫁。
C.“花甲”指的是七十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十岁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节点,称为“古稀之年”。
D.“耄耋”指的是九十岁以上,这时的人已经非常衰老了。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很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独到:与众不同的)(答案,但实际上A项解释是正确的,此处为题目设置需要,实际出题时应避免此类情况)B.他这个人很仗义,总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积累练习及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积累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3a0d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9.png)
1.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吝啬(nìng)蓬蒿(hāo)联袂(mèi) 一蹴而就(jiù)
B.翱翔(áo)舞榭(xiè) 造诣(yì) 封狼居胥(xū)
C.砥砺(dǐ) 红绡(xiāo)正月(zhēng)鼎铛玉石(chēng)
D.弥补(mí)笑靥(yè)言筌(quán)前倨后恭(j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崛起孝悌诡计炉火纯青
B.潦倒精髓慰藉踌躇满志
C.羁鸟寒喧部署沧海一栗
D.樯橹吮吸苍茫义愤填膺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因此又名《》。
这块顽石幻化为(人名),经历了“”和“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吝啬(nìng)”应为“吝啬(lìn)”,“一蹴而就(jiù)”应为“一蹴而就(cù)”。
2.答案:C
解析:“寒喧”应为“寒暄”,“沧海一栗”应为“沧海一粟”。
3.答案:石头记;贾宝玉;木石前盟。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7436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能力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
1.词语辨析
考生需要掌握常用词汇的基本含义,能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区分近义词和异义词。
例如,能够区分"吸引"和"诱惑"、"讽刺"和"挖苦"等。
1.句子结构分析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能够理解
和分析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1.阅读理解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并能够
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同时,还需要能够从文章中推理、归纳和总结出相关
信息。
1.作文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主题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
文写作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法正确性。
1.修辞手法和文学常识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理解文章的修辞
手法及其效果。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些文学常识,了解一些文学名著的背景、作者、
主题等。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翻译课件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翻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30ba07ce2f0066f4332214.png)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 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 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 属皆且为所虏。”
8、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庄不得击。
9、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0、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九、过秦论 贾谊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 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 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六、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五、赤壁赋 苏轼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师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师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a3afa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7.png)
一、理解性默写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 用(职能、职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3、《师说》中,韩愈认为有疑惑却不肯择师求教的话,其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 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学者不 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6、《师说》中,韩愈将讨论的焦点引到以“道”为师的态度上, 并且发出强烈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说》中,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 同的态度,对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文化常识
1、韩愈,字( ),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
家。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 ),后
世又称他为( )。韩愈和( )一起倡导了( )。这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
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
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
12. 韩 愈 的 《 师 说 》 是 写 给 少 年 李 蟠 的 。 文 末 所 说 的 “ ______________ ” , 点 出 李 蟠 的 文 章 爱 好 , 而 “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3. 《师说》是一篇赠序,文中点出“赠序”这一文体特点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学考复习】2024年湖南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
![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学考复习】2024年湖南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ed1f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f.png)
第一篇积累运用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文课标要求学业要求能力层次备注积累优秀古代诗文学业水平质量2知识点击教材要求背诵篇目(段落)目录0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02《短歌行》(曹操)0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04《登高》(杜甫)0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06《劝学》(《荀子》)07《师说》(韩愈)第一段08《赤壁赋》(苏轼)0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0《阿房宫赋》(杜牧)11《六国论》(苏洵)教材要求背诵篇目(段落)助记0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02曹操《短歌行》《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03《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4e632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9.png)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诗句中。 (或: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 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 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4.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天下归心”,那
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
,
④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
11、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云霞明灭或可睹”
12、“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与《夜宿山寺》中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相同的妙思,都运用夸张手法从 侧面烘托山之高峻。
13、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 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人生感慨“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人生感慨的句 子“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5、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 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
6.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7、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 灵的句子是“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9ad57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情理之中:
问:小说的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前文有哪几处伏笔?
答;A、其他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了两天的狂风暴雨仍傲然挺立 仍旧有一片常青藤的叶子贴在墙上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
特殊手法的效果: 小说在结尾处才揭示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贝尔曼画常青藤叶这是小说重要的情节,却未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01
02
志当存高远
表的孔子对理想的认识。“十五有志于学”的他,虽四处游说,到处碰壁,仍矢志不渝。试想:若没有15岁时立下学习道德学问的远大志向,哪里会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儒家经典呢?苏轼有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高志。 其实,立高远之志不仅是古人成功之道,更是现代人所必需的。陶行知先生说:“立大志,做大事,探讨大学问。”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为实现理想外出求学,临行前留诗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万人景仰的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立下如此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大志,伟人们才会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黑暗中寻求光明、坚守真理,并最终实现其志,建立了新中国。 当代青年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发展经济,创新科技,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让中国重新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任重而道远,青年们必须要有远大志向,要具备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奉献终生的毅力。在如今这个科技为本的时代,获取知识、深化知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必将充满艰难险阻,然而志向会鼓励你勇敢面对挑战,会激发你的斗志,促你前行。 人生不可无志,立志则当高远。当你乘着理想的翅膀,翱翔于自由辽阔的天空时,你会发现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灿烂。
本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01
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第一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结合使用,使得本文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当存高远
• 志向是极可贵的精神力量。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目标,才 不会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远大的志向更有价值,它是成功的起点。 人生如黑夜行船,志向便是那最远最亮的航标灯,有了它,你才 会乘风破浪地前进,而不至于被狂风巨浪吞没;人生如攀登险峰, 志向则是险峰上的至高点,有了它在顶峰闪光,你才不会留恋半 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诚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雄壮当属志在四方的人,“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当属志在高处 的人。如同在荆棘丛生的野外跋涉的人生,每走一步都是那样的 艰难。胸无大志者会退缩,而心存大志者却义无反顾地大步向前, 明知前方荆棘遍地,明知前方野兽出没,他仍充满希望,勇敢地 划起生命之舟。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成功者的收获都源于他们的远大 志向。横扫欧洲、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虽无魁伟的身材,却拥有 远大的志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了心中最高 的理想,凭着不屈的意志,终于有一天,昔日被人耻笑的“矮子” 登上令全国甚至半个欧洲敬畏的宝座。试想:如果他当年没有当 “将军”的壮志,那欧洲历史的长卷上就会因缺少这精彩的一笔 而显得暗淡无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万 世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 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 表的孔子对理想的认识。“十五有志于学”的他,虽四处游说, 到处碰壁,仍矢志不渝。试想:若没有15岁时立下学习道德学问 的远大志向,哪里会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儒家经典呢?苏轼有语: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高志。
• 其实,立高远之志不仅是古人成功之道,更是现代人所必需的。 陶行知先生说:“立大志,做大事,探讨大学问。”一代伟人毛 泽东主席,为实现理想外出求学,临行前留诗云:“孩儿立志出 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人景仰的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 是立下如此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大志,伟人们才会在风雨飘摇、 动荡不安的黑暗中寻求光明、坚守真理,并最终实现其志,建立 了新中国。 当代青年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发展经济,创新科技,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让中国重新立于 世界强国之林。任重而道远,青年们必须要有远大志向,要具备 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奉献终生的毅力。在如今这个科技为本的时代, 获取知识、深化知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必将充满艰难险 阻志则当高远。当你乘着理想的翅膀,翱翔 于自由辽阔的天空时,你会发现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灿烂。
北平特征
感受
复杂而又边际 动中有静
安适
人为中显出自然 自由 布置匀调
花多菜多果子多 悠然 接近自然
手法
• 2、考:炼字:上片景中极富表现力的某字 • ——注意参考 定考神针p2
• 万、遍、争、翔、 击、 • 染: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浓;化静为动。 • 漫:江水满溢之状。 • 尽:表明程度之深。 • 3、考:下片中的革命青年形象 •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胸怀天下心系国
家、蔑视权贵、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 4、考:上片和下片的关系。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劝学 考试热度★ ★ ★ ★
1、掌握作者、年代、学派
2、掌握下列实词: 劝、已、中、假、就、日、知、疾、 彰、水、用 3、掌握:于、而、故、焉、乎等虚词
4、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证方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想北平 考试热度★ ★ ★ ★
• 1、考:想北平 • 想是思念、回忆。 • 因为当时老舍写此文时并不在北平;用想
字切合背景。 • 文中记叙的北平的一景一物都紧紧扣住我
最初的知识和印象。紧扣想字。 • 文中写的北平并不止于客观描写;而是强
调作者对北平的爱。文章是以爱北平想北 平为抒情线索的。蕴含着强烈的主观情感。
学业水平考试
沁园春 长沙 考试热度★ ★
• 考试要点: • 1、考:赏析上片的景。注意手法。 • 看和忆字是领字。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 • 一个看字;引领下面的7句;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
见到的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在这里有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有仰望:鹰击长空。有俯视:雨翔浅底。其中:山、 林则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诗人通过视角的不断变 化;运用对比;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地描绘了 这幅图景。最后一句则将眼前的山、林、水、舸、鹰、鱼 扩展到了世间万物;概括了严寒中万物表现出来的蓬勃活 跃的情状。 • 为下文的抒情准备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 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掌握要点:
本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第一二段)正反对比论 证(第三段)结合使用,使得本文所讲道理形 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 2、考:多次说不出的内涵和作用。 内涵: • A、客观上:知之甚少导致无法说。 • B、爱得深沉说不出。 • (运用类比手法;将对北平的爱和对母亲的
爱进行类比;表明对北平爱之深沉。) • C、言辞贫乏而说不出。 作用: 内容上多次出现强调了作者对北平情感的深沉。 结构上;前后照应;文气贯通。
3、考北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