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迷宫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5efb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d.png)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空间》,详细内容为“趣味迷宫”。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迷宫游戏,认识空间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掌握走迷宫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能力。
3. 提高幼儿对空间概念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迷宫,找出正确的路径。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合作解决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片、教学课件、磁性教具等。
2. 学具:迷宫游戏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迷宫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迷宫经验,引导幼儿关注空间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迷宫图片,讲解迷宫的基本结构。
教师示范如何从起点走到终点,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路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迷宫游戏,尝试找出正确的路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4. 群体讨论(10分钟)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走迷宫的方法和经验。
5. 创意设计(10分钟)幼儿用学具制作自己的迷宫,发挥创意,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指导并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迷宫的基本结构:入口、出口、路径、障碍。
2. 走迷宫的方法:观察、思考、合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并邀请其他小朋友来挑战。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充分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幼儿在观察、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家庭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迷宫游戏,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8f6db5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探索与发现》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趣味迷宫”。
详细内容包括迷宫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原则以及迷宫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迷宫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迷宫,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 学会设计简单的迷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掌握迷宫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迷宫的设计原则和解题技巧。
2. 教学重点:了解迷宫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迷宫,学会设计简单的迷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图例、迷宫设计模板、彩色笔、剪刀、胶水。
2. 学具:迷宫练习册、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迷宫,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迷宫,激发学生对迷宫的兴趣。
2. 讲解迷宫的基本概念(5分钟)介绍迷宫的定义、分类和设计原则,让学生对迷宫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迷宫为例,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迷宫。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迷宫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迷宫设计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6. 动手设计迷宫(10分钟)学生利用迷宫设计模板和彩色笔,设计一个简单的迷宫。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趣味迷宫2. 内容:(1)迷宫基本概念(2)迷宫分类(3)迷宫设计原则(4)迷宫解题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并附上解题步骤。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迷宫元素,提高观察力。
(2)鼓励学生尝试设计不同难度的迷宫,提升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cb3d6c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a.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空间》,详细内容为“趣味迷宫”。
通过让学生探索迷宫游戏,理解空间概念,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掌握走迷宫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走迷宫的策略。
2. 教学重点:迷宫的基本结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图、教学PPT、磁性小白板、彩色笔等。
2. 学具:迷宫游戏卡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迷宫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走迷宫的经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走迷宫的经验,讨论走迷宫的技巧。
2. 探索迷宫(10分钟)教师发放迷宫游戏卡片,让幼儿自行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鼓励和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迷宫图,讲解走迷宫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磁性小白板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迷宫的行走路径。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迷宫行走。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趣味迷宫》2. 内容:迷宫的基本结构走迷宫的方法和策略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亮点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张迷宫行走练习。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设计自己的迷宫。
组织幼儿开展迷宫比赛,提高幼儿的空间智能和竞技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直观演示4. 随堂练习的个别辅导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和走迷宫的策略,难点在于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a6901a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c.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参与迷宫游戏,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1.迷宫图纸若干份(每组一张)2.彩色笔或蜡笔3.纸牌(用来表示障碍物)4.蜡笔或水粉颜料5.玩具小车或小动物模型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名字叫《趣味迷宫》。
你们听说过迷宫吗?迷宫是什么样的呢?幼:迷宫是有很多通道的地方,我们要找到出口。
师:对了!迷宫就像一座大房子,里面有很多房间和通道,我们要找到从入口到出口的路线。
那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迷宫游戏,好不好?2.分组讨论师:现在请大家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一起合作,完成一个迷宫的设计。
在设计迷宫之前,我想请大家先讨论一下,你们觉得迷宫里会有哪些元素?幼1:迷宫里会有很多弯弯绕绕的路。
幼2:迷宫里会有墙壁,防止我们走错路。
幼3:迷宫里会有一些障碍物,让我们不能直接通过。
师:很好,你们说得都对。
在迷宫里,除了弯弯绕绕的路,还会有墙壁、障碍物等元素。
请大家开始讨论,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
3.设计迷宫师:现在请大家开始设计迷宫。
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张迷宫图纸,你们可以用蜡笔或水粉颜料在图纸上画出你们设计的迷宫。
记得,迷宫要有入口和出口,还要有一些弯弯绕绕的路和障碍物。
(幼儿开始设计迷宫,教师巡回指导)4.完成迷宫设计师:请大家停下来,看看你们的迷宫设计得怎么样了。
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迷宫设计思路和特点。
幼1:我们设计了一个有很多弯弯绕绕的路的迷宫,还有墙壁和障碍物。
幼2:我们的迷宫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区域,里面有很多小路,还有很多障碍物。
师:很好,你们都设计得很棒!现在请大家用纸牌表示障碍物,把你们设计的迷宫完整地呈现出来。
(幼儿用纸牌表示障碍物,完成迷宫设计)5.游戏环节师:现在我们开始游戏环节。
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个小车或小动物模型,你们需要找到从入口到出口的路线,让小车或小动物成功走出迷宫。
大班科学趣味迷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趣味迷宫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334b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8.png)
大班科学趣味迷宫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趣味迷宫教案反思设计背景走迷宫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力,帮助孩子学会整体观察和全方位思考,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冷静和敢于挑战。
我班幼儿对走迷宫有一定经验,但能力参差不齐。
有的幼儿能迅速判断并选择通畅的路径走出迷宫;有的幼儿很容易迷失方向,多次"碰壁"后才能走出迷宫;有的幼儿急于求成,缺乏一定的耐心,等等。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将科学学习融入走迷宫游戏中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提升经验,形成策略,巩固走迷宫的方法。
活动目标:1.感知迷宫,知道迷宫中蕴含的基本秘密。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
4.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中语言的重复特征。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1.自制迷宫图3副。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1.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吗?2.迷宫图上会有哪些标志呢?二、分析迷宫图:(1)展示迷宫图1,初步感知迷宫。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代表什么? ×代表什么?2.谁愿意上来走一走?(2)展示迷宫图2,分析迷宫图的秘密。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知道了什么?2.这两张迷宫图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都有什么?3.谁愿意大胆尝试帮小猪来搭桥?(三)出示自制迷宫半成品图,学习摆迷宫阵。
1.走迷宫看来难不到你们,那你们玩过摆迷宫阵的游戏吗?2.今天我们来一起布迷宫阵,怎么摆放才能使迷宫阵觉得有难度、更好玩?3.师生共同摆迷宫阵:第一步:放石头第二步:鳄鱼第三步……三、幼儿操作1.幼儿第一次布迷宫阵,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下幼儿摆的迷宫阵。
2.教师有针对性的多媒体展用示幼儿摆的迷宫阵,请幼儿说一说这幅迷宫图摆的好吗?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3.孩子们会把迷宫再铺一遍,让旁边的孩子走迷宫。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8f4f5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6.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迷宫》,详细内容包括迷宫的构造、特点、走迷宫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迷宫游戏的设计和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走迷宫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迷宫的构造和走迷宫的技巧。
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掌握走迷宫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彩纸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迷宫图、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趣味迷宫,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迷宫知识(10分钟)介绍迷宫的构造、特点,讲解走迷宫的技巧和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迷宫为例,现场演示走迷宫的过程,讲解技巧和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迷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迷宫游戏设计(10分钟)分组让幼儿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迷宫,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趣味迷宫2. 迷宫构造、特点、走迷宫技巧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彩笔和迷宫图,设计一个自己的迷宫。
(2)与家人分享走迷宫的技巧,并教他们一起走迷宫。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反复讲解和指导,确保幼儿掌握迷宫知识。
2. 拓展延伸:(1)开展迷宫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幼儿尝试设计不同难度的迷宫,提高创新能力。
(3)组织迷宫比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16fc49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趣味迷宫》一章。
该章节主要通过各种迷宫游戏的设置,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迷宫,了解迷宫的起源和发展;学习迷宫的解题技巧,如观察、推理、试错等;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各种难度的迷宫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迷宫的基本知识,知道迷宫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迷宫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解决迷宫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迷宫游戏道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每人一份迷宫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迷宫游戏,引发学生对迷宫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迷宫的起源和发展,讲解迷宫的解题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迷宫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迷宫,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迷宫的起源和发展、迷宫的解题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并画出来。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并画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迷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游戏,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解题技巧的引导上,还需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迷宫设计比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迷宫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迷宫式公园、迷宫游戏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实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趣味迷宫》这一章节通过迷宫游戏的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迷宫的构成要素,如入口、出口、路径等,以及迷宫的分类,如直线型、曲线型、分支型等。
大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趣味迷宫》
![大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86e3966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5.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空间与图形”,详细内容为“趣味迷宫”一节。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概念,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迷宫游戏的规则,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概念,独立解决迷宫问题。
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游戏图、教学PPT、磁性小白板、指偶等。
2. 学具:迷宫图、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迷宫图,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尝试解迷宫。
引导幼儿观察迷宫的特点,讨论如何找到出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迷宫图,讲解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
引导幼儿关注空间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迷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邀请几组幼儿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趣味迷宫2. 内容:迷宫的特点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空间感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自己的迷宫,并找到解决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迷宫设计。
组织迷宫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带领幼儿参观迷宫景点,让他们在实际场景中体验空间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指导。
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
6. 作业设计的挑战性和开放性。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趣味迷宫(简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趣味迷宫(简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7e7bd5eefdc8d377ee323e.png)
中班数学活动《趣味迷宫》长兴县回龙山幼儿园陈敏活动目标:1.在走迷宫的情境中感知并尝试表征A、AB、AAB模式的规律;2.感受走规律迷宫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玩迷宫游戏经验;物质准备:泡沫垫(18块3组);障碍物(14个)、箭头(2个3组)、ppt、积木、玩具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体验游戏,感受模式1.出示迷宫,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张迷宫图,看看迷宫图上有什么?2.整理规则:原来我们发现了玩迷宫游戏的规则:看清入口和出口,要走在格子里,有障碍物的地方不能走,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次只能走一格,只能横着走或者竖着走,不能斜着走。
3.幼儿记着规则,第一次尝试走迷宫。
二、发现模式,理解模式1.集中讨论,发现模式: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路线图,刚刚你走出迷宫了吗?你走的这条迷宫小路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2.出示规律路线图理解三种模式。
3.第二次走迷宫,边走边说出规律。
4.小结:我们通过走一走找到了有规律的迷宫出路,第一组的规律是一个一样的一直重复排列下去,第二组的规律是两个不一样的,在一起变成一组好朋友重复排列下去,第三组的规律是两个一样的,一个不一样的,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一直重复的排列下去,原来迷宫图里藏着这么多的规律。
三、搭建小路,表征模式1.介绍玩法:刚刚我们发现了三条有规律的小路,接下来请你们来搭建跟我们发现的规律一样的迷宫小路。
2.介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3.提出要求:每个人选一种材料找一个空地方去用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来搭迷宫小路,成功的小朋友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走一走,说一说你的规律。
4.幼儿自由进行做迷宫,教师观察记录。
5.集中:进行检验,请别的小朋友来走一走,有规律吗?是哪一种规律?成功了吗?4.调整有规律的迷宫路。
5.小结:原来每一种规律可以用不同的东西来表现。
四、小结:今天我们玩了走迷宫的游戏,原来找到了出路我们也找到了规律,还可以用不同的东西来表现我们发现的模式,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规律,下次你发现了也可以把规律带到不同的游戏中去。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fc1b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f.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与发现》第四章第二节《迷宫游戏》。
详细内容包括迷宫的构造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走迷宫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迷宫的构造原理,理解迷宫游戏的基本规则。
2.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迷宫,并与同伴合作解决迷宫问题。
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迷宫的设计方法及走迷宫的技巧。
教学重点:迷宫的构造原理,独立设计简单迷宫,合作解决迷宫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彩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迷宫图、彩笔、剪刀、胶水、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迷宫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玩过类似的迷宫游戏吗?”2. 教学活动(20分钟)(1)教师讲解迷宫的构造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迷宫的基本组成部分。
(2)学生独立设计简单迷宫,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每组合作解决一个迷宫问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迷宫题目,进行步骤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迷宫。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迷宫题目。
5. 小组讨论(5分钟)组内讨论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迷宫的构造原理2. 迷宫设计方法3. 走迷宫技巧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迷宫,并标注入口和出口。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迷宫的构造原理、设计方法和走迷宫的技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设计迷宫和解决迷宫问题时的表现,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尝试设计不同难度的迷宫,并与同伴分享,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c468d2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c.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空间》,详细内容为“趣味迷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掌握走迷宫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迷宫的构造及走迷宫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颜色笔。
2. 学具:迷宫游戏卡片、颜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迷宫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尝试走迷宫,观察他们走迷宫的方法。
2. 迷宫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
(2)教师介绍走迷宫的基本方法,如沿墙壁走、记住转弯处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迷宫图,讲解解题思路。
(2)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完成迷宫游戏卡片上的题目。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解题方法,互相交流心得。
(2)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迷宫的基本结构2. 走迷宫的方法3. 迷宫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迷宫游戏卡片上的三道题目。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迷宫,与同伴分享。
(2)组织迷宫比赛,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类型的迷宫,如数字迷宫、文字迷宫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迷宫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5. 小组讨论与分享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迷宫模型,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趣味迷宫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趣味迷宫2](https://img.taocdn.com/s3/m/6de9a8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5.png)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单元“空间与图形”章节,详细内容为“趣味迷宫”。
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掌握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培养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识别并描述迷宫的基本结构,理解迷宫的规律。
2. 培养孩子们解决迷宫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迷宫的基本结构及其规律,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卡、磁性贴纸、教学PPT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迷宫模型,创设一个趣味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们关注迷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探索迷宫结构(10分钟)(1)让孩子们观察迷宫模型,讨论并描述迷宫的特点。
(2)教师讲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及其规律,引导孩子们发现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迷宫图卡,示范解题过程。
(2)让孩子们跟随教师,共同解决迷宫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迷宫图卡,让孩子们独立完成解题。
(2)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难题。
(2)教师点评,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趣味迷宫2. 内容:(1)迷宫的基本结构(2)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3)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有趣的迷宫,并解决它。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孩子们在解决迷宫问题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尝试设计更复杂的迷宫,并与同伴分享,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探索迷宫结构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6. 作业设计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孩子们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提高他们的代入感。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706ff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e.png)
(1)展示示例图,讲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及走法。
(2)引导幼儿观察示例图中的线路,分析如何找到出口。
3.随堂练习(10分钟)
(1)发放迷宫图,让幼儿独立尝试完成迷宫挑战。
(2)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总结经验。
4.小组合作(10分钟)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迷宫挑战。
2.分析原因,针对未达成目标的部分,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引导
1.反思课堂上的组织与引导是否到位,如小组合作、提问环节等。
2.针对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幼儿参与度与互动情况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调整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3.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活动,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语调富有变化,保持热情和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紧凑、有序。
2.在实践环节适当增加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
1.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迷宫,并与同伴分享。
(2)组织迷宫比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
(3)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类型的空间与图形游戏,培养其空间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9b3f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d.png)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具体内容为“趣味迷宫”。
通过趣味迷宫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图形的特点,掌握图形的组合与拆分,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组合与拆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图形的组合与拆分,以及空间想象力。
2.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图形,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趣味迷宫图、图形卡片、磁性教具、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有趣的迷宫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迷宫的形状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简单的迷宫图形,引导幼儿认识基本图形,并讲解如何利用基本图形组合成复杂的迷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利用图形卡片进行组合,拼成不同的迷宫。
4. 知识拓展(10分钟)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拆分复杂的图形,并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方式拆分。
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趣味迷宫2. 内容: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组合与拆分方法迷宫设计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趣味迷宫,并运用所学的图形进行组合。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绘制迷宫,并使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将图形组合成迷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迷宫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基本图形及其组合与拆分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在图形拆分环节遇到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设计更多有趣的迷宫,增加难度,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活动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642b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4.png)
大班科学教案趣味迷宫活动反思一、活动概述在大班科学教学中,趣味迷宫活动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通过构建迷宫,培养幼儿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一次大班科学教案中的趣味迷宫活动进行反思。
二、活动设计本次趣味迷宫活动的主题为“物体的运动”。
在活动开始前,我事先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小球、平板、竖板和木块等,以及一块大的卡纸。
我将卡纸剪成不同形状的迷宫,然后将道具放在迷宫的起点,安排幼儿按照指示规则操作,引导他们解决迷宫中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我首先给幼儿讲解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重物下滑的速度会比轻物快、有些物体会受到阻力等。
通过这些引导,我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实施我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
我详细解释了迷宫的规则和任务,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份迷宫图纸和相关道具。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 学习成果在活动结束后,我集中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幼儿们在活动中提高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仅仅是按照指示走迷宫,还能够根据物体的特性和规律,选择正确的道具并合理利用。
这一点让我非常欣慰。
四、活动反思1. 活动亮点趣味迷宫活动具有很多亮点。
首先,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并乐于探索。
其次,活动中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最重要的是,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和互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活动改进虽然本次趣味迷宫活动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活动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提问的方式,使问题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激发幼儿的思考。
其次,我应该在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元素和变化,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使活动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活动延伸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我计划将趣味迷宫活动与其他科学主题相结合。
比如,可以将物体的运动与地球吸引力、重力等知识相结合,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有关物体运动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2dca1c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c.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探索》,详细内容为“迷宫游戏”。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迷宫,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宫的特点,掌握简单的迷宫解题方法。
2. 培养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迷宫的基本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游戏图、磁性小白板、彩色笔、剪刀、胶水。
2. 学具:迷宫游戏图、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兔子误入迷宫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迷宫,激发幼儿对迷宫的兴趣。
2. 探索迷宫(10分钟)1)让幼儿观察迷宫游戏图,引导幼儿发现迷宫的特点。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兔子走出迷宫,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解题方法。
3)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迷宫游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迷宫题目,通过磁性小白板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磁性小白板上的迷宫题目,独立完成解题。
2)教师巡回指导,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1. 迷宫游戏图:展示迷宫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2. 小兔子走出迷宫的路径:展示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个家庭版迷宫游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探索迷宫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类似迷宫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例如:走迷宫、找宝藏等游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探索迷宫环节中的分组合作与交流。
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程度。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亲子互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趣味迷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445ce3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a.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趣味迷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和空间》,内容为趣味迷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迷宫,探索迷宫的解决方法,以及通过走迷宫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培养他们的空间感。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迷宫模型、迷宫图卡、彩色笔、剪刀、胶水、磁性小白板。
2. 学具:迷宫图卡、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迷宫模型,引发幼儿兴趣,邀请他们尝试走迷宫。
2. 讲解迷宫知识(10分钟)介绍迷宫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观察迷宫的特点,讨论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迷宫图卡,讲解解决方法,引导幼儿跟随步骤一起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张迷宫图卡,让他们尝试独立解决迷宫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解决迷宫的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更有效。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迷宫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迷宫的基本结构2. 解决迷宫问题的方法3. 迷宫图卡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迷宫图卡,并找出解决方法。
答案:根据幼儿完成情况,教师批改并给出解答。
2. 作业要求:使用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材料,与家长共同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迷宫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迷宫,邀请其他小朋友来挑战,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方式3. 小组讨论与分享的引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乎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趣味迷宫教案中班反思
![趣味迷宫教案中班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74de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c.png)
趣味迷宫教案中班反思教案标题:趣味迷宫教案中班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通过趣味迷宫游戏的方式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2. 通过参与迷宫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迷宫游戏板(可以是纸板上绘制的迷宫图案,或者使用迷宫游戏软件)2. 足够数量的迷宫游戏道具(如小球、玩具车等)3. 一份迷宫游戏规则的简要说明4. 学生分组名单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迷宫游戏的概念,并解释游戏的目的是通过解决迷宫中的难题来找到出口。
2. 展示迷宫游戏板,并简要解释迷宫的结构和规则。
主体: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向学生解释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合作解决迷宫中的难题,找到通向出口的路径。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和讨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4. 分发迷宫游戏道具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开始游戏。
5. 观察学生的游戏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
6. 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1. 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策略。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否有效?为什么?- 有什么新的想法或策略可以改进游戏结果?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并提供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迷宫游戏板,让其他小组尝试解决。
2. 将迷宫游戏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如数学中的方向和空间概念,语言中的指令和描述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表现。
2. 通过学生的反思讨论,评估他们对游戏规则和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程度。
3. 考察学生在游戏中展示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指导:1. 在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社交发展。
中班社会趣味迷宫教案及反思
![中班社会趣味迷宫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d2ad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2.png)
中班社会趣味迷宫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中班社会趣味迷宫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迷宫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通过迷宫游戏,促进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迷宫游戏素材:在教室内设置一个简单的迷宫,使用纸箱、床单、家具等进行布置。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准备一些关于迷宫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向幼儿介绍迷宫的概念。
3. 问题卡片: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卡片,以便在迷宫中设置障碍,幼儿需要回答问题才能继续前进。
4. 奖励物品:准备一些小奖品或奖励贴纸,以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幼儿展示一些迷宫的图片或视频,引发他们对迷宫的兴趣。
2. 与幼儿一起讨论迷宫的特点和规则,解释迷宫中需要解决问题和找到正确路径的概念。
主体活动:1. 将幼儿分成小组,并向他们展示迷宫的布置。
2.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进入迷宫,寻找正确的路径,回答问题卡片上的问题,最后找到迷宫的出口。
3. 让幼儿依次进入迷宫,观察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在迷宫中设置一些问题卡片,要求幼儿回答问题才能继续前进。
问题可以与幼儿的学习内容相关,例如颜色、形状、数字等。
5.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分享答案,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6. 每个小组完成迷宫后,给予奖励和表扬,激励幼儿的积极参与。
结束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迷宫游戏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2. 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反思:1. 教案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教学活动是否足够有趣,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5. 教学结束后,幼儿是否能够对迷宫游戏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应用?通过对教案的反思和评估,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https://img.taocdn.com/s3/m/6cd9e62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2.png)
大班科学活动:《趣味迷宫》设计意图:迷宫游戏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及敢于挑战的品质等。
基于此设计了《趣味迷宫》这一活动,在迷宫闯关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迷宫,了解迷宫的基本组成部分,尝试设计迷宫、建构迷宫,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提升经验。
活动目标:1.能大胆想象与创造,设计迷宫,并尝试用积木建构迷宫。
2.尝试使用ipad操作机器人“小兔”探索走迷宫的正确方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迷宫闯关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在了解迷宫构成的基础上,设计迷宫,尝试用积木建构迷宫。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前期有玩迷宫、操作ipad等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一体机、课件、机器人“小兔”10台、ipad 20台、自制迷宫10个、白色底板4张、积木若干、障碍物8个。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
机器人“小兔”着陆在外太空星球寻找宝藏,它需要到木星、火星寻找打开宝藏的秘密武器。
星球大使为了保护它们的星球,对外来者设置了重重难关,我们一起去看看,机器人“小兔”是如何闯过难关,寻找宝藏的吧!二、了解迷宫构成及玩法。
1.第一关闯关:机器人“小兔”到达木星, 遇到第一个难关——迷宫。
2.出示迷宫图,请幼儿说一说迷宫有哪些构成。
师:谁知道迷宫图上的标志代表什么意思?总结迷宫的构造:迷宫有起点、终点、岔路、障碍物。
3.请幼儿说一说迷宫游戏的玩法师:谁知道迷宫游戏怎么玩?总结迷宫游戏玩法:从起点走向终点,遇到岔路选路线,遇到障碍物回到岔路重新选路线。
三、小组操作、闯关走迷宫。
1.介绍闯关规则。
2. 幼儿2人一组,1人尝试使用ipad操作机器人“小兔”探索迷宫的正确出口;1人记录机器人“小兔”走迷宫的路线。
3. 幼儿介绍如何走迷宫。
4.第一关闯关成功,机器人“小兔”获得第一件秘密武器——智慧。
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机器人小兔已经成功的到达木星,获得了第一件秘密武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