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

合集下载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分享(3篇)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能够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园定期组织区角活动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分享总结。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开展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区角设置不合理、活动内容单一、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指导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区角活动的质量,我园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区角设置与规划教研活动首先对区角设置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共同分析了各个区角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以下建议:- 区角数量与分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合理设置区角数量,确保每个区角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 区角布局:区角布局要考虑幼儿的行走路线,避免交叉干扰,同时也要考虑到光线、通风等因素。

- 区角材料:区角材料要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既能激发幼儿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发展。

2. 活动内容与指导针对活动内容与指导,教师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个体活动、小组合作、集体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 教师指导:教师要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幼儿参与度与评价提高幼儿参与度是区角活动的重要目标。

教师们分享了以下经验:-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培养合作: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老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一、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作用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着名的High/Scope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包括了分享交流环节回忆环节;“通过回忆他们做过的事,幼儿能开始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意识;”“回忆时间给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幼儿通过分享交流,进一步地学习与提高;一在分享交流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地展示自我,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激起幼儿再次探索活动的欲望;区域活动时,很多孩子用报纸折小船,但没多久,小船便沉入水底;亮亮尝试用卡纸折,可是好景不长,亮亮的小船也慢慢地沉入了水底;下午,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蜡光纸,亮亮又用蜡光纸折了一艘小船,发现小船真的不会沉了,其他孩子也围了过去,看个究竟;最后大家就“为什么蜡光纸做的小船不会沉”展开了区域的分享交流讨论,由此孩子知道了腊光纸可以防水,所以沉不下去,并开始搜索哪些纸也可以防水;区域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幼儿不明确活动目的的状况,区域的分享交流就可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如在“小动物住几楼”的区域活动中,每种小动物的背面都有黑色圆点,需要点数以后记录下来;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只记录了数字,当老师问:“请问小鸡住在几楼”时,孩子们只能拿起小鸡的图片,重新数起来;老师说:“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别人看得清楚呢”这时,记录的几个孩子都讨论了起来,有的说“我在记好后,旁边就画上这个小动物”,有的说“我在小鸡旁边涂上红色,记录纸上也涂上红色”;记录好以后,相互比一比谁的又简单又容易看得懂;二通过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将学习经验迁移应用;分享交流中,幼儿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并将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去,孩子迁移应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一次,孩子们在探索如何让蛋宝宝站起来,前提是不能把蛋宝宝打破,但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材料;不一会,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你看你看,我用饮料瓶的盖子让蛋宝宝站起来了;”其他孩子看到后纷纷效仿;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瓶盖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呢”,孩子们想到了瓶盖是可以在地上放稳的,而鸡蛋又可以在瓶盖上放稳,两个条件满足的话,就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了;带着这两个条件,孩子们找到了很多的办法,有的用积木、有的用杯子,有的用瓶盖口等等;三展现幼儿个性,展示自我,提供教师为幼儿指导的依据;通过分享交流,幼儿可以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才能,而教9币可以了解幼儿在动作、思维、语言表达、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更好地指导;例如在孩子们利用雪花片练习排序时,很多孩子练习的是ABAB的排序,这时甜甜练习出一个ABBABB的排序,其他孩子见了,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老师就让甜甜再排一次给小朋友们看,并让她说说有什么规律在里面,甜甜告诉小朋友:“我排的一直是红芝绿芝红绿;”这时,老师说道:“甜甜的这若方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找找更多酶规律,然后告诉别的小朋友;”教师在这个分享交流中就可以看到:甜甜的发散生思维要比其他孩子好一些,可以指导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总之,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幼儿能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积极表达情感、共同享受快乐,享受经验,最终取得经验,利用经验;二、生态式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策略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区域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更多是个引导者,教师在活动中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行为,关注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展示新发明或者发现;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会组织一个幼儿交流的平台;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新发明;例如,集体区域活动后,老师请乐乐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一个用管子接成的多维的水管形状;平时,其他孩子玩的最多的就是用管子搭手枪,比较简单,是个平面的东西;而乐乐搭的却不一样,他利用转弯的管子,向各个方向散开,是个立体的作品,孩子们在这个作品中能很好地感受到空间感;针对幼儿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于是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或者指出幼儿在活动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如,嘟嘟在生活区里练习摁扣,刚开始练习的孩子只要摁进一个扣子,就完成了作业;难度随着扣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嘟嘟练习了一会后,教师发现他利用作业纸的形状把摁扣拼接成了兔子形,便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玩,老师都不知道呢过会你可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嘟嘟欣然接受;虽然嘟嘟给小朋友们介绍玩法的时候,语言不是很流畅,但看得出绝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让幼儿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商量下一步如何解决,为下次摄作提供具体的步骤;一次区域活动时,理发店只有理发师,没有客人来理发,有个孩子就跑来告诉老师:“老师,没有人理发我们都没事做了”老师请他们自己想办法;这时,有个孩子马上吆喝起来:“理发啦,快来理发呀,搞活动啦”这时,楼下玩娃娃家的孩子听到了,有个“哥哥”摸摸自己的头发说:;我的头发长了,去理发了”于是,教师就马上接口:“好啊,你去吧,好像理发店正在搞活动呢”“哥哥”听了高高兴兴地去理头发了;因此,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积极讨论、思考,激发幼儿进一步的主动探索;师幼共同评价规则;在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交流时,教师可以从区域活动的规则上与幼儿进行交流,教师抛出问题:“今天哪些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区域活动里的玩具有没有放错”让幼儿自主地的进行交流,并向他们学习;与个别幼儿谈话;当个别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认识问题,提高规则意识,以免犯类似的错误,并善于发现他的点滴进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争取进步;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孩子能从同伴的交流讲述中获得许多信息,又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理解并进行判断,产生新的想法;但孩子们的经验和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可能并不一定正确、合理、有效;在共同交流情景中,他们得到共享、互补、促进的机会,同时,同伴间的质疑,会不断地对孩子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幼儿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同伴之间的活动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及时地进行改进,左分享交流中得到共同进步,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意识;三、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形式小组型;一个小组的幼儿聚集在一个地方,寻找使用相同材料的方法;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因人数少,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讨论的气氛比较热烈、融洽,讨论的问题更深入细致;孩子们通常用语言和作品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理解和想法;并相互询问了解彼此的活动,提出困惑和问题;孩子间的充分交流,能吸纳别人的经验,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共享经验的同时,情感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验;作为教师,在倾听孩子们的分享交流时,要抓住有用的东西,并适时地归纳经验鼓励孩子努力地寻找答案,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参与感;集体型;当区域活动中遇到问题或结束时,教师组织全班的孩子一起进行分享交流;因人数较多,孩子的想法也多,组织起来群策群力,能广收思源;孩子之间的能力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当把经验共享时,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集体分享时,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还可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全园型;所有的班级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进行走动,即“全园联动”;参观、观摩其他班级的所展示的、所讲的、所表演的东西;这种分享交流因为牵连的事物较多,一般进行得比较少;另外,在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时;可以分享选择的材料,交流操作计划,这种交流讨论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小范围的;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遇到了问题,可以让幼儿做即时的讨论,范围也可大可小,总之,分享交流是贯穿整个区域活动的;。

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旨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有计划的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区域活动的创设弥补了以往集体活动中存在的弊端,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

区域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选择自由,备受幼儿喜欢。

在区域活动结束时,老师通常会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进行分享交流。

这个过程被称为“分享交流”环节,体现出交流分享的广阔性和交流内容的全面性。

借助这一环节,教师应依据自己有效的观察和记录,为幼儿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幼儿建构认知,促使其生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识。

区域活动结束后,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在集体面前展现自我,同时在分享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激起幼儿下次区域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教师应该注重分享活动过程,尽可能关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作出的努力,即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幼儿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为下次的活动奠定基础。

为了使区域活动始终具有吸引力,除了创设多样的区域、投放丰富的材料外,重视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也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分享交流环节的细节,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努力,为幼儿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幼儿建构认知,促使其生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In the process of n and sharing。

the teacher's role should be that of a guide。

supporter。

XXX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among children。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整合总结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整合总结

一、区域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置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设计。

比如,小班的幼儿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区、拼图区等,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中班的幼儿可以增加一些益智类游戏,如积木、拼图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大班的幼儿则可以设置一些科学探索区、阅读区等,满足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

区域活动的设置要与时俱进,紧跟幼儿的发展步伐。

二、区域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样为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展,活动内容一定要丰富多样。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类型的多样化,如手工制作、绘画、音乐、舞蹈等;二是活动主题的多样化,如节日庆典、季节变化、动植物观察等。

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到各种知识。

三、区域活动的组织要有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明确每个区域的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参与;教师要确保活动秩序井然,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或者产生纠纷;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有序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区域活动的评价要科学五、区域活动要注重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区域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区域活动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复杂的制作活动;对于一些善于表达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参与角色扮演等;对于一些内向的幼儿,则可以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安静的活动,如阅读、拼图等。

关注个体差异,有助于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发展。

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3篇)

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分享交流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区域活动的特点和实施策略,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教师之间需要进行分享交流,共同提升专业素养。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和具体措施。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1. 自主性: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操作为特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 互动性: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与同伴、教师、环境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3. 实践性:区域活动强调幼儿在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灵活性:区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等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实施策略1. 建立区域活动交流平台: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经验分享、观摩学习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2. 强化区域活动研究:鼓励教师针对区域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关注区域活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确保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4. 激发教师参与热情:通过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积极性。

四、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教研的具体措施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区域活动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2. 经验分享: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促进相互学习。

3.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借鉴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区域活动实施能力。

4. 案例研讨: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案例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对幼儿园游戏后分享和评价环节的思考

对幼儿园游戏后分享和评价环节的思考

对幼儿园游戏后分享和评价环节的思考“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游戏结束以后的分享与讨论则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相互启发的社会学习过程。

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很重要,不仅能够真正反映活动的实际水平,而且能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的质量怎样才能使这一活动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但幼儿往往游戏过后大家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对孩子来说就不如游戏那么有吸引力了。

大部分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体验之中,不想听和自己无关的事件,所以游戏评价时幼儿容易注意力分散,教师很难引导,常常流于形式,交流分享也等于无效。

因此在游戏讲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尝试从日常的游戏讲评案例来进行初步探讨。

区域活动评价实录:今天教师围绕主题“交通工具博览会”开展游戏,主要开设了洗车房、加油站、建筑区、交通工具加工厂、交警、商店等。

区域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和评价: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游戏中都玩了什么?幼1:我在交通工具加工厂加工了汽车。

师:你真能干,不过我发现其他小朋友加工了汽车,还有船都送到了商店了,你下次要快一点哦。

幼2:我在建筑区搭了漂亮的立交桥、停车场。

师:你真棒!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作品,漂不漂亮?(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的看了几眼,没有谁研究立交桥是怎么盖起来的,幼儿的创意没有被大家发现。

)师:你扮演的是谁?马路上的情况怎么样?你是怎么处理的?幼3:今天有人闯红灯,我给他开了罚单。

师:乐乐你在听吗?宏宏我找不到你的眼睛。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在自己喜欢的区里玩了,而且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老师希望下次游戏的时候你们能玩得更好!表面上看,教师在今天的评价活动中似乎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分别讲讲自己所扮演的活动,教师加以肯定。

但是仔细分析,却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导向仍然停留在表面,做得好不好?而没有围绕预设的目标,对幼儿的游戏过程缺少有效地观察。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

二、分享交流的内容——讲什么
这么多活动内容讲哪一个? 一个活动这么多点讲哪个?
1、题点与要点
题点:哪一个游戏 要点:一个游戏的哪一个点 每个游戏都能拿来交流吗?
捕捉当下关键经验 起始阶段:名称、玩法、结果 展开阶段:问题、过程、不同点
捕捉幼儿兴趣点
2、来自幼儿的信息
3、来自教师的信息
投放新材料后,只有部分幼儿发现; 全体幼儿都已操作过,即将更换材料; 幼儿操作时出现观点不同、结果不同; 幼儿操作达到某一层次,而材料本身多个层次; 合作活动结束,有显性结果; 合作时发生纠纷,已解决或未解决; 操作过程出现多途径、多方法,或未出现多样性; 不怕困难耐心坚持、反复实践的个案; 超出原有目标、发现新秘密或作品有创造性的个案; 操作中个体遇到困难不能解决; 活动规则与操作发生矛盾需要修改; 较长时间未出现在讲评中的活动内容和幼儿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 交流分享
区域活动是什么?
幼儿个别化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教师两大任务:环境创设、观察指导 观察指导--过程中的观察指导、交流分享
意义:利用同伴资源共同建构
教师作用的显性表达 实现环境价值的最大化 但挑战巨大(即时性、概括性、生动性)
思考:
交流分享究竟有什么作用? 分享交流的有效性与什么相关? 这么多游戏讲哪一个、哪一点? 由谁来选择交流的内容呢? 怎么组织得更生动?
区域活动,给我们带来创造的 灵感,也给我们带来创造的快乐!
祝您成功!
思考:
与材料有关 与观察有关 与交流的组织方式有关
问题的产生: 与教师的有效观察、价值判断有关
问题的产生: 与教师组织交流的方式有关
“今天你玩了什么?”—一个问题用三年 “下次再给大家看好吗?”—讲不如不讲 “好的!太棒了!真了不起!”—讲与不讲一个样 “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个别对话,与他人无关

区域活动教研经验交流(3篇)

区域活动教研经验交流(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方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区域活动教研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

一、区域活动的设计与规划1. 明确活动目标:在设计区域活动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即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应达到哪些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目标。

2. 合理划分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科学探索区等。

3. 丰富活动材料:为每个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以满足幼儿在不同领域的探索需求。

材料应具有安全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4. 创设环境氛围: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充满童趣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活动。

二、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尊重幼儿意愿:在区域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活动区域。

2. 适时介入指导: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适时介入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关注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 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结果性评价: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如作品、实验报告等,以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收获。

3. 反思与改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区域活动教研经验分享1.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区域活动教研,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2.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大班区域活动总结及小结

大班区域活动总结及小结

大班区域活动总结及小结一、大班区域活动总结1.1 活动背景近期,我们针对大班区域活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班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组讨论,第二阶段是实际操作,第三阶段是总结反思。

在分组讨论阶段,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将他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需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为每个小组分配了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在总结反思阶段,我们邀请了部分家长和老师参加,共同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1.3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团队协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倾听和沟通。

在实际操作阶段,孩子们能够迅速地投入到任务中,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

虽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孩子们都能够积极面对,寻求解决办法。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二、小结2.1 成功之处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使得活动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我们还邀请了家长和老师参与活动,共同对孩子们的成长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得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不足之处尽管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活动组织和管理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在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 精品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 精品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枸杞幼儿园韩维二等奖摘要:所谓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分享交流的现状分析、作用、形式及组织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重要环节。

关键词:浅谈区域活动分享交流区域活动有着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是一种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它成了孩子自由探索、自我完善、个性发展的乐园,那么如何使区域活动始终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除了创设多样的区域、投放丰富的材料外,分享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现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在组织这一环节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泛泛而谈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分享交流,问“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你玩过了几个地方?”,这种形式就好比是走过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2.喋喋不休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认为自己讲的是最有价值的,于是在分享交流环节中,一味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活动现象。

如:“xxx小朋友今天表现很好,能坐在小椅子上玩。

”“xxx小朋友搭的房子真漂亮。

”3.一味肯定也有些教师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就对孩子进行无原则的盲目肯定。

如:孩子们正在专心的做着手中的工作,教师一会儿对美工区的孩子们说:“真不错,继续吧!”一会儿对建构区的孩子说:“房子搭得真漂亮,表扬你。

”这样的肯定虽然有时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成功,但能对孩子起实质性的帮助吗?二、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作用《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幼儿区域活动后集体分享环节的组织方法

幼儿区域活动后集体分享环节的组织方法

幼儿区域活动后集体分享环节的组织方法在组织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应在对幼儿区域活动行为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可通过“引”“品”“捋”“议”“展”这几种组织方法,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讨论和评价,帮助幼儿感受成功,提升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引一引区域活动中当个别幼儿对材料较敏感,发现并主动参与新游戏时,教师可适时组织交流分享,导入信息引一引,一则引出新游戏,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二则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激发同伴也想试一试的愿望。

师:今天的区域活动,有几位小朋友做的事情很有趣,是什么呢?请他们来告诉大家吧!友宁:我做了2个沙锤,我在纸盒里装了回形针,摇起来就会响了。

师:咦,上面还有小动物图案,这图片从哪来的呀?友宁:小动物图片是我从自制小书区域里的废旧图书上剪下来的。

丞迪:我做的是铃鼓。

将铁夹子用绳子绑在牛奶纸框上,这样又漂亮又牢固。

师:丞迪,你的这些洞洞是怎么变出来的?丞迪:我先是用钉子刺在上面,再把绳子绕在钉子上,可铁夹子一夹上去钉子就掉了,后来我就用剪刀在上面挖洞,把绳子穿进洞里,将夹子绑在上面。

师:原来用废旧物品能做出这么好玩的乐器。

在这一段分享中,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成功经验,大大激发了其他幼儿的创作欲望。

应该说,教师在分享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同伴资源的作用,使同伴成为激励儿童学习的“催化剂”。

二、品一品当幼儿出现新创作时,都非常渴望向同伴展示和表述,获得教师与同伴的赞赏和鼓励,享受成功的满足。

教师在给予幼儿展示作品机会的同时,应组织幼儿分享赏析创作,“品一品”一则让创作者获得成功体验,二则提高孩子审美或认知体验。

师: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做了相框,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你说一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星晨:我喜欢欣妍的相框,颜色特别好看。

师:哦,欣妍用了黄色和蓝色的吸管,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真的很漂亮。

晓靓:我喜欢伊藤的相框,她的相框是圆形的,我觉得特别好看。

师:对呀,其他小朋友的是方形的相框,伊藤选择了光盘做相框,圆圆的,很特别,有创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精品课件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精品课件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与分享,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幼儿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区域活动的定义、类型、组织原则以及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有效交流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区域活动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特点。

2. 学会设计具有交流与分享功能的区域活动,并能有效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有效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区域活动的概念、类型、组织原则以及交流与分享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案例、教学挂图、白板、白板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积木、玩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图片,引导学员观察、思考并讨论:这些区域活动有哪些特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2. 理论讲解(15分钟)(1)区域活动的定义与类型(2)区域活动的组织原则(3)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创意美术区”为例,讲解如何设计具有交流与分享功能的活动,并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有效交流与分享。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区域活动,并思考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

5. 小组分享与点评(5分钟)各小组分享设计的区域活动,大家共同点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区域活动的定义与类型2. 区域活动的组织原则3. 交流与分享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交流与分享功能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并详细说明活动过程。

2. 答案:(1)活动名称:爱心分享屋(2)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心,提高幼儿的交流与分享能力。

(3)活动过程:a. 准备阶段:教师准备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设置分享屋。

b. 实施阶段:幼儿在分享屋内自由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等。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流程与组织心得体会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流程与组织心得体会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流程与组织心得体会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流程与组织:一次深刻的实践体验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活动方案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活动方案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活动

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培养他们的艺术、观察、思维和表现能力,也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共享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相互借鉴、交流经验,提高活动的质量。

二、幼儿园活动的意义1.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比如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体能素质。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比如益智游戏、科学探索活动等,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逻辑能力。

3.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比如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和表现能力。

4.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团队合作游戏、互助活动等,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的设计1.活动目的和意义在设计活动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比如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还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活动的目的,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比如选择合适的游戏、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

3.活动时间和场地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地进行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活动人员和工具安排好活动的参与人员和所需的工具,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幼儿园活动方案的共享与交流1.共享活动方案的途径可以通过幼儿园内部的教研活动、教研组会议等途径共享活动方案,也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公开课、家长会等途径向外部共享活动方案。

2.共享活动方案的方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瓶等方式共享活动方案,让其他人能够全面了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3.交流活动方案的经验通过共享活动方案,可以与其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其他人的活动方案,借鉴其经验,提高自己的活动质量。

五、结语幼儿园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共享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能够重视幼儿园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共享,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六、幼儿园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 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活动方案时,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 精品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 精品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枸杞幼儿园韩维二等奖摘要:所谓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分享交流的现状分析、作用、形式及组织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重要环节。

关键词:浅谈区域活动分享交流区域活动有着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是一种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它成了孩子自由探索、自我完善、个性发展的乐园,那么如何使区域活动始终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除了创设多样的区域、投放丰富的材料外,分享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现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在组织这一环节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泛泛而谈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分享交流,问“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你玩过了几个地方?”,这种形式就好比是走过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2.喋喋不休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认为自己讲的是最有价值的,于是在分享交流环节中,一味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活动现象。

如:“xxx小朋友今天表现很好,能坐在小椅子上玩。

”“xxx小朋友搭的房子真漂亮。

”3.一味肯定也有些教师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就对孩子进行无原则的盲目肯定。

如:孩子们正在专心的做着手中的工作,教师一会儿对美工区的孩子们说:“真不错,继续吧!”一会儿对建构区的孩子说:“房子搭得真漂亮,表扬你。

”这样的肯定虽然有时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成功,但能对孩子起实质性的帮助吗?二、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作用《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幼教论文:浅谈对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思考

幼教论文:浅谈对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思考

幼儿园学科类论文让区域活动绽放生命力——浅谈对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思考【摘要】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最后一环节,它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享受交流体验、分享发现,从而促进幼儿以更大的兴趣去期待和投入到下一次活动中。

本文通过观察到的一个区域案例,从而对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存在的问题、形式的多样化、分享交流的作用及其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与探索。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受幼儿喜欢的区域活动,其活动形式具有灵活性且学习氛围相对宽松,是孩子们自主探索、个性发展的乐园。

而个性的发展需要同伴与环境的支持,并不是单一的。

那么怎样使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兴趣,我们除了在重视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指导等方面做好工作外,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这能让孩子们绽放精彩的重要环节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它虽看似平凡,但具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成为孩子们合作分享、情感体验、解决困难的中心舞台。

在这样的舞台效应下,个体与群体不断地交流和互动,区域活动就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最终它将释放出无限的精彩!文中指出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的经验。

以下是我观察到的一个“区域分享交流”环节。

T——教师 C——幼儿时间:15:40—15:48 班级:中班当孩子们听到音乐声响起,那代表着本次区域活动的结束,他们快速地整理各自的材料,然后搬起椅子围着老师坐成半圆形,最后音乐停止,教师开始了谈话:T:“孩子们,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玩了什么,在哪里玩的?”说完,一下子十来个孩子举起了手,一副很急切的表情。

老师请C1回答,C1:“今天我在益智天地玩了拼图!”T:“哦,那你把拼图拿给我们大家看看吧!”C1兴致勃勃地拿着拼图展示给大家看,T:“孩子们,你们看C1拼得怎么样?”C:“很好!”T:“嗯,确实挺不错的!”C1很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方案与实践分享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方案与实践分享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方案与实践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我整理了以下一些方案和实践共享,希望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建立多样化的游戏区域1. 拼图区:为幼儿们提供各种形状和难度的拼图,让他们在游戏中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

2. 玩具角:在这个区域内,摆放各种益智玩具、积木和玩偶,让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游戏。

3. 图画区:提供彩笔、颜料、画纸等绘画材料,让幼儿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4. 角色扮演区:搭建小房子或者模拟商店,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服饰和道具,让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 大型玩具区:放置滑梯、秋千、攀爬架等大型玩具,让幼儿们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培养运动能力。

二、实施游戏活动1. 细化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老师要清晰地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让他们明白如何玩,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2. 指导引导: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要适时地给予幼儿们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及时鼓励他们。

3. 创设游戏情境: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和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们在充满情境感的游戏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4. 观察记录:老师要在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习惯、爱好和特长,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

三、实践共享通过上述的区域游戏活动方案,我们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拼图区域,我们在拼图方案中逐步增加了难度,引导幼儿挑战更复杂的拼图,从而提升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角色扮演区域,我们组织了一次“假装购物”活动,让幼儿们扮演买家和卖家,学习生活中的基本交易与沟通技能。

在大型玩具区,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运动竞赛活动,激发了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区域活动经验分享和总结

区域活动经验分享和总结

区域活动经验分享和总结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我园根据教学需要,在十一月份组织了区域活动观摩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班级在活动中的情况,结合专家的讲座进行了有效的分享与探讨。

借此机会对各班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

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

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

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

比如瓶子、种子、绒线、卫生纸筒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

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

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

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分享
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进行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老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

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

一、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作用
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著名的High/Scope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包括了分享交流环节(回忆环节)。

“通过回忆他们做过的事,幼儿能开始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意识。

”“回忆时间给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

”幼儿通过分享交流,进一步地学习与提高。

(一)在分享交流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地展示自我,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激起幼儿再次探索活动的欲望。

区域活动时,很多孩子用报纸折小船,但没多久,小船便沉入水底。

亮亮尝试用卡纸折,可是好景不长,亮亮的小船也慢慢地沉入了水底。

下午,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蜡光纸,亮亮又用蜡光纸折了一艘小船,发现小船真的不会沉了,其他孩子也围了过去,看个究竟。

最后大家就“为什么蜡光纸做的小船不会沉”展开了区域的分享交
流讨论,由此孩子知道了腊光纸可以防水,所以沉不下去,并开始搜索哪些纸也可以防水。

区域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幼儿不明确活动目的的状况,区域的分享交流就可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

如在“小动物住几楼”的区域活动中,每种小动物的背面都有黑色圆点,需要点数以后记录下来。

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只记录了数字,当老师问:“请问小鸡住在几楼”时,孩子们只能拿起小鸡的图片,重新数起来。

老师说:“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别人看得清楚呢?”这时,记录的几个孩子都讨论了起来,有的说“我在记好后,旁边就画上这个小动物”,有的说“我在小鸡旁边涂上红色,记录纸上也涂上红色”。

记录好以后,相互比一比谁的又简单又容易看得懂。

(二)通过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将学习经验迁移应用。

分享交流中,幼儿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并将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去,孩子迁移应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一次,孩子们在探索如何让蛋宝宝站起来,前提是不能把蛋宝宝打破,但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材料。

不一会,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你看你看,我用饮料瓶的盖子让蛋宝宝站起来了。

”其他孩子看到后纷纷效仿。

于是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瓶盖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呢”,孩子们想到了瓶盖是可以在地上放稳的,而鸡蛋又可以在瓶盖上放稳,两个条件满足的话,就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了。

带着这两个条件,孩子们找到了很多的办法,有的用积木、有的用杯子,有的用瓶盖口等等。

(三)展现幼儿个性,展示自我,提供教师为幼儿指导的依据。

通过分享交流,幼儿可以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才能,而教9币可以了解幼儿在动作、思维、语言表达、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更好地指导。

例如在孩子们利用雪花片练习排序时,很多孩子练习的是ABAB的排序,这时甜甜练习出一个ABBABB的排序,其他孩子见了,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老师就让甜甜再排一次给小朋友们看,并让她说说有什么规律在里面,甜甜告诉小朋友:“我排的一直是红芝绿芝红绿。

”这时,老师说道:“甜甜的这若方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找找更多酶规律,然后告诉别的小朋友。

”教师在这个分享交流中就可以看到:甜甜的发散生思维要比其他孩子好一些,可以指导地尝试不同的方法。

总之,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幼儿能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积极表达情感、共同享受快乐,享受经验,最终取得经验,利用经验。

二、生态式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策略
(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
区域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更多是个引导者,教师在活动中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行为,关注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

展示新发明或者发现。

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会组织一个幼儿交流的平台。

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新发明。

例如,集体区域活动后,老师请乐乐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一个用管子接成的多维的水管形状。

平时,其他孩子玩的最多的就是用管子搭手枪,比
较简单,是个平面的东西。

而乐乐搭的却不一样,他利用转弯的管子,向各个方向散开,是个立体的作品,孩子们在这个作品中能很好地感受到空间感。

针对幼儿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

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于是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或者指出幼儿在活动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嘟嘟在生活区里练习摁扣,刚开始练习的孩子只要摁进一个扣子,就完成了作业。

难度随着扣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嘟嘟练习了一会后,教师发现他利用作业纸的形状把摁扣拼接成了兔子形,便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玩,老师都不知道呢!过会你可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嘟嘟欣然接受。

虽然嘟嘟给小朋友们介绍玩法的时候,语言不是很流畅,但看得出绝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让幼儿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商量下一步如何解决,为下次摄作提供具体的步骤。

一次区域活动时,理发店只有理发师,没有客人来理发,有个孩子就跑来告诉老师:“老师,没有人理发?我们都没事做了!”老师请他们自己想办法。

这时,有个孩子马上吆喝起来:“理发啦,快来理发呀,搞活动啦!”这时,楼下玩娃娃家的孩子听到了,有个“哥哥”摸摸自己的头发说:。

我的头发长了,去理发了!”于是,教师就马上接口:“好啊,你去吧,好像理发店正在搞活动呢!”“哥哥”听了高高兴兴地去理头发了。

因此,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积极讨论、思考,激发幼儿进一步的主动探索。

师幼共同评价规则。

在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交流时,教师可以从区域活动的规则上与幼儿进行交流,教师抛出问题:“今天哪些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区域活动里的玩具有没有放错?”让幼儿自主地的进行交流,并向他们学习。

与个别幼儿谈话。

当个别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认识问题,提高规则意识,以免犯类似的错误,并善于发现他的点滴进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争取进步。

(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
孩子能从同伴的交流讲述中获得许多信息,又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理解并进行判断,产生新的想法。

但孩子们的经验和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可能并不一定正确、合理、有效。

在共同交流情景中,他们得到共享、互补、促进的机会,同时,同伴间的质疑,会不断地对孩子提出新的挑战。

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幼儿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同伴之间的活动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及时地进行改进,左分享交流中得到共同进步,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意识。

三、区域活动分享交流的形式
小组型。

一个小组的幼儿聚集在一个地方,寻找使用相同材料的方法。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因人数少,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讨论的气氛比较热烈、融洽,讨论的问题更深
入细致。

孩子们通常用语言和作品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理解和想法。

并相互询问了解彼此的活动,提出困惑和问题。

孩子间的充分交流,能吸纳别人的经验,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共享经验的同时,情感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验。

作为教师,在倾听孩子们的分享交流时,要抓住有用的东西,并适时地归纳经验鼓励孩子努力地寻找答案,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参与感。

集体型。

当区域活动中遇到问题或结束时,教师组织全班的孩子一起进行分享交流。

因人数较多,孩子的想法也多,组织起来群策群力,能广收思源。

孩子之间的能力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当把经验共享时,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集体分享时,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还可以用语言进行描述。

全园型。

所有的班级在一个特定的日子。

进行走动,即“全园联动”。

参观、观摩其他班级的所展示的、所讲的、所表演的东西。

这种分享交流因为牵连的事物较多,一般进行得比较少。

另外,在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时。

可以分享选择的材料,交流操作计划,这种交流讨论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小范围的。

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遇到了问题,可以让幼儿做即时的讨论,范围也可大可小,总之,分享交流是贯穿整个区域活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