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下)

合集下载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伴随着17年以来的首次分红预告,2012年3月,苹果公司的股价一举突破600美元,市值超过5000 亿美元,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

在苹果获得的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最令人瞩目且毫无争议的是苹果无处不在的创新。

尽管苹果教主已泯然西去,苹果公司不断创新的灵魂仍是永远的乔布斯。

为此世人或许会慨叹: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还是苹果吗!这样说不无道理,却又未必见得。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天才者,或数十年或百年而一出,旷世而不一遇也”。

企业需要乔布斯般的天才统帅,但企业的成功是件系统工程,既需要统帅又不能仅依靠一两个人。

我相信乔布斯式的企业家不大可能在宁波或世界上任何地方批量制造,这不是政府主导、加大投资所能实现的目标。

并且,在我们努力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本身亦在改变,靠企业家单枪匹马就能开拓一片蓝海的概率已经微乎其微。

21 世纪以来世界加速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共享导致了知识大爆炸,个人力量在其中太过渺小。

知识社会另外一个变化是知识的流体特性①推动了创新民主化浪潮,此乃迅猛且前所未有的,个人英雄主义似乎正在让位于群策群力。

这种变化不但演变为即成事实,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解释可以从新旧两代创新理论交锋中获得。

传统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创新,这甚至被看作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前进、不断变革的“灵魂”。

在熊彼得②看来,以成本为导向的简单的生产规模扩大只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进则必须依靠创新。

通过创新企业家为商品创造出额外的价值,使企业跨越充分竞争环境内的收支均衡,实现超额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创新不同于发明。

发明是技术层面上的突破,创新则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对企业形成桎梏的往往并非技术革新,而是如何将新技术用诸于商业领域。

企业灵魂人物恰恰作用于此,他们勇于挑战承担风险,把新技术、新思维转换为应用技术并收获丰美的果实。

如同乔布斯并不是发明家,苹果也未曾发明任何一款智能移动终端,但却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绩效。

最新 苹果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分析-精品

最新 苹果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分析-精品

苹果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分析1苹果公司简介苹果公司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等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2007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苹果公司自1980年公开招股上市以来,一路发展迅猛,到2014年,品牌超越Google,成为世界上最具有价值的品牌。

苹果公司的硬件产品主要是Mac电脑系列、iPod媒体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那么它与电脑连接的在线服务包括:iCloud、iTunesStore和AppStore;其次消费软件即软件下载系统包括OSX和iOS操作系统、iTunes多媒体浏览器、Safari网络浏览器等等一些创意和生产力套件。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以创新在高科技企业中闻名。

2苹果公司的企业战略管理特点2.1苹果公司差异化的组合竞争(1)产品的差异化。

以手机可触摸大屏取代传统手机键盘,当然在外观传统手机有差异化的同时,也便利了软件开发者可以自由设定最符合软件需要的手机可触摸按键位置。

苹果的这一推翻传统的创新,不仅提供了一个软件平台,还附带了一个可以变化的硬件平台。

(2)性能的差异化。

苹果iPhone手机的配置远远高于竞争对手,跟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国产手机,例如:小米、华为等等,苹果的智能配置,例如:siri语音系统,这些更像一个超小型的智能电脑。

并且,苹果手机的性能、流畅程度都比目前市面上的要好一些。

(3)操作系统的差异化。

一般的智能手机都会存在着速度较慢、容易闪退、卡机、系统不稳定等缺点。

但是苹果手机直接采用了经过界面优化的桌面电脑操作系统,使苹果iPhone手机的界面更加华丽好看,同时运转迅速,操作更加简便,不同于其他的智能手机,iPhone手机还具有完整的网络浏览器。

(4)服务的差异化。

从到实体店购买iPhone手机的那一刻起,苹果公司的服务就与其他手机不一样。

苹果手机的实体店都是以相同的色系装修店面,给人以干净有条理的感觉。

世界著名企业公司文化剖析苹果的设计与创新

世界著名企业公司文化剖析苹果的设计与创新

世界著名企业公司文化剖析苹果的设计与创新世界著名企业公司文化剖析:苹果的设计与创新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竞争中,企业文化成为各大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苹果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科技巨头,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精神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通过对苹果公司的公司文化进行剖析,探究其设计与创新的秘诀。

一、追求卓越的理念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坚持着追求卓越的理念。

从诞生伊始,乔布斯就将"Think Different"作为苹果品牌的核心口号,倡导员工们不断挑战传统,勇于创新。

该理念成为苹果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员工们不断超越自我,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二、人性化的产品设计苹果公司以其简洁、直观、人性化的产品设计而著称。

它将用户体验放在产品设计的核心位置,注重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感受。

无论是Mac电脑、iPhone手机还是iPad平板电脑,苹果始终追求简单易用的设计理念,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操作体验。

这种图形化、无障碍的设计风格,使得用户能够轻松上手,享受到便捷的科技生活。

三、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苹果公司成功的基石。

苹果公司不仅仅是改善现有产品,更是通过不断突破传统的方式来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iPhone的诞生,使得智能手机的概念被重新定义;iPad的推出,则颠覆了传统的电脑使用方式。

这些产品的开发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准确判断。

四、鼓励员工创新苹果公司的创新并不仅仅源于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更离不开公司对员工创新的鼓励和培养。

苹果公司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提出新的点子和观点。

同时,苹果公司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确保创新思维在不同层面得到充分发挥。

五、以价值观主导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对于塑造企业文化非常重要,苹果公司也是如此。

苹果公司以挑战者的姿态,勇于打破传统行业规则,持续创新。

斯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新和领导力

斯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新和领导力

斯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新和领导力斯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新和领导力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现代科技行业的传奇人物,他以其在苹果公司的创新和卓越领导力而闻名于世。

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推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产品,如iPod、iPhone和iPad,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斯蒂夫·乔布斯的创新思维和领导风格,解析其在苹果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创新思维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核心贡献之一。

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中脱颖而出。

乔布斯注重用户体验,在设计产品时注重细节,力求带给用户极致的体验。

他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产品。

乔布斯的创新理念在苹果公司的产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设计简洁、操作便捷的特点赢得了广泛赞誉。

领导风格是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以强烈的个人魅力和高度的自信而著称。

乔布斯常常对团队提出很高的要求,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并推动项目的进展。

他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创造性的冲突和合理的争论,相信这能够激发出最好的想法。

然而,乔布斯也有时候表现出苛刻和严厉的一面,要求员工做到极致。

他的这种强势领导风格激发了团队的热情和效率,推动了苹果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成功也离不开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

他总是能够提前洞察到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苹果的战略方向。

例如,在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他意识到数字音乐市场的潜力,推出了iPod和iTunes的组合,迅速占领了这一市场。

同样,他也准确预测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并推出了iPhone和iPad,成为市场上的领先者。

乔布斯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使得苹果公司能够紧跟市场的脉搏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乔布斯的领导风格也有其争议性。

有人认为他过于独断独行,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同时,他的高要求也可能给员工带来压力。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09级工商管理一班李晓晨200910410042公司简介: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

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

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公司名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Apple,Inc总部地点: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成立时间:1976年4月1日公司口号:Switch(改变)年营业额:652.25亿美元(2010年季报)员工数量:49400(2010年)公司LOGO:一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传言为纪念伟大的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爱兰图灵)公司市值:3372亿美元(2011年)公司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公司CEO:Timothy D. Cook 蒂姆·库克(首席执行官CEO)产品历史: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2年,推出Apple Lisa电脑。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1997年,推出彩色的iMac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码音乐随身听。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苹果的企业文化

苹果的企业文化
设计创新
苹果注重产品设计的创新,从硬件设计到软件界面设计,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创新和完善。例如,苹果的iPhone手机在外观和功能设计上都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创新基因的传承
苹果始终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苹果对每一款产品都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品质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苹果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文化交流
苹果将更加注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和用户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苹果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应对新时代挑战与机遇
数字化转型
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与展望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标准和期望
苹果对员工和产品都有高标准和高期望,努力实现卓越的业绩和成果。
追求卓越
突破性思维
苹果鼓励员工具备颠覆性思维,勇于挑战传统,寻求突破和创新。
技术引领
苹果注重技术研发,通过技术引领市场,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的产品和服务。
颠覆创新
苹果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关注用户需求和反馈,致力于提供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苹果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创新业务模式
苹果将积极与其他领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技术和应用,抓住未来的机遇。
跨领域合作
结论与启示
06
创新性
苹果始终坚持创新,从产品设计、功能开发到用户体验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还贯穿于整个企业文化中。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启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至关重要。

通过对成功企业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启示,为自身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苹果公司:创新驱动的典范苹果公司无疑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产品,如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等。

苹果公司注重用户体验,追求极致的设计和工艺,同时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

首先,苹果公司的创新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它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

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次,苹果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做得极为出色。

其品牌形象简洁、高端,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通过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和广告宣传,苹果成功地将其品牌理念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再者,苹果公司构建了一个封闭而又强大的生态系统。

包括 App Store、iCloud 等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体验。

这使得用户一旦选择了苹果的产品,就很难轻易转向其他品牌。

对于企业来说,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阿里巴巴:数字经济的巨头阿里巴巴是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

其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阿里巴巴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就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并果断投入资源进行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战略规划,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其次,阿里巴巴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不断投入研发资金,提升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

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

2012年06月(第26卷第06期)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Jun.,2012(Vol.26,No.06)[收稿日期]2011—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012)[作者简介]张英华(1950—),男,天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创新与服务运营;李奕(1980—),女,天津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创新与服务运营。

●管理论坛【DOI 】10.3969/j.issn.1007-5097.2012.06.022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张英华,李奕(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摘要]价值创新战略是新的竞争环境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战略逻辑。

实行价值创新的企业另辟蹊径,开创蓝海,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然而,单纯的价值创新逻辑导向并不意味着其必然成功。

价值创新能否成功,需要高超的执行能力加以支持,需要整合的、和谐的企业运营过程给予保证。

本研究以苹果公司创新绩效和过程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战略与执行相结合的基于价值创新战略的企业过程管理能力的构建方向,以期在推动相关理论深化、繁衍的同时,为我国企业基于顾客价值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价值创新;执行力;过程管理能力;创新[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2)06—0096—05Apple ’s Value Innovation and Execution CapabilitiesZHANG Ying-hua ,LI Yi(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China)Abstract :Value innovation is a new strategic logic in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firms which make value innova ⁃tion try to find some new way and create blue ocean .They get generous profit from that strategy .However ,the simple value innovation orientation does not mean inevitable successes .A successful value innovation needs excellent execution ,an inte ⁃grated and harmonious operation process as well .This paper takes App .Inc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nnovation perfor ⁃mances and process .Then the paper gives some future direction on firms ’process management capability which combines strategy with execution and base on the value innov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contribute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and have some implication on Chinese firms ’practice of innovation which is based on customer value .Key words :value innovation ;execution ;process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novation一、引言当今时代,市场需求日趋复杂多变,各个产业、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各种原有的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不断被颠覆。

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创新管理》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iPod为例专业班级工商管理6班学生姓名赖剑城学号201230090109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4年12月18日成绩管理学院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iPod产品为例摘要: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多的市场份额,也可以帮助企业走得更远。

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公司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

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体现了一家拥有独到的创新能力的企业能给顾客带来巨大的价值就能被顾客所追捧。

苹果公司所拥有的创新能力源于乔布斯带领的创新团队以及团队创新执行力度。

简洁美观的iPod最能体现出苹果公司颠覆传统改变音乐行业现状的非连续性创新能力。

苹果公司创新管理的方式是值得我国企业值得思考并且借鉴的,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拥有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乔布斯iPod 创新支持价值非连续性创新目录第1章: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介绍1.1 分析苹果创新管理案例的目的1.2 苹果公司简介1.3 从iTunes到iPod的音乐革命————让音乐无处不在第2章: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iPod产品为例2.1苹果公司的创新情境2.1.1苹果公司的创新资源2.1.2苹果公司的创新战略选择2.2 苹果公司的创新过程分析2.2.1苹果创意之源2.2.2 挑战不确定性2.2.3 iPod风靡全球2.2.4 不断创新的iPod第3章:苹果之道的借鉴与启示参考文献第1章:苹果公司创新管理案例介绍1.1 分析苹果创新管理案例的目的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创新无疑是保持企业发展势头,提高市场份额重要的竞争手段。

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客户群体有多少,如果不创新就可能会落到曾经的手机行业巨头——诺基亚一样的下场。

企业欲培育和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必先培育和建立其创新与创新管理的能力。

企业的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能力因其应对复杂的、高度不确定的情境而变得极为重要,而且,这些能力也很难获得和保持。

苹果核心竞争力

苹果核心竞争力

苹果核心竞争力苹果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在于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

创新能力:第一、重回苹果后的乔布斯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削减苹果的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 种产品缩减到4 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

之后,苹果远离那些用低端产品满足市场份额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据领导地位的临近市场扩张。

第二、发扬苹果的特色。

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乔布斯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

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

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

而如果摆脱掉外形设计的魅力,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的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如出一辙。

第三、开拓销售渠道,让美国领先的技术产品与服务零售商和经销商之一的CompUSA 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

第四、调整结盟力量。

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

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

总之,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

第五、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严峻形势,乔布斯毅然决定将苹果从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

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经销售出去2200万枚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

在iPod推出后不到一年半,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也于2003年4月开张,通过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

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

与此同时,苹果也推出适合Windows 个人电脑的iTunes版本,将iPod和iTunes音乐店的潜在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

苹果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

苹果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

苹果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作为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以其卓越和创新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然而,这种卓越和创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苹果公司秉承的企业文化的体现。

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革新,这是得益于苹果公司建立的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苹果公司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并分析其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一、追求卓越的价值观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中,追求卓越被视为核心价值观。

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追求卓越,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好的结果。

这种价值观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深入人心,激励着员工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标准和质量。

正因如此,苹果公司的产品总能给用户带来出色的使用体验,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

二、创新的推动力除了追求卓越,创新也是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是苹果公司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从苹果公司诞生至今,其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和改进各类产品,创造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新技术和产品。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产品上,苹果公司在软件和服务方面也始终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激励着公司内部的研发人员,也对整个科技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鼓励团队合作和多元化苹果公司注重团队合作和多元化是其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公司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和合作的工作环境。

这种团队合作的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释放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此外,苹果公司还鼓励多元化,积极吸纳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

这种多元化让公司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创新可能性。

四、追求简洁和美学的设计哲学作为一家以设计而著称的公司,苹果秉承了追求简洁和美学的设计哲学。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苹果公司都注重简洁明了的设计,以及流畅、直观的用户体验。

这种设计理念的秉持,让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了用户青睐的首选。

从苹果的产品中可以看出,设计对于形塑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改革与创新之苹果篇

企业的改革与创新之苹果篇

创新
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 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名字的创新
苹果在1976年之前使用的标 志乔布斯和沃兹两人决定成立 公司,他们想了好几名字,乔 布斯有次旅行回来后向沃兹建 议把公司命名为苹果电脑。从 苹果的第一个标志可以看出, 这个苹果就是近400年前落在 牛顿头顶上的那一个。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苹果的创建 人-乔布斯
乔布斯不断强调,创新不 是生产时髦产品,而是超 前一步生产概念性产品。 在预见未来产品方面,他 对自己的眼光自信到狂妄 自大的地步。这在众多管 理者中不多见。
危机
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 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 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 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 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 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 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 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2005年9月,推出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 器,采用彩色显示器。 2006年,斯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 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 MacBook Pro。 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称为 "iPod classic"。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 数码音乐播放器, 采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铝壳设计。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shuffle数码音乐播放 器,其外型变为类似一个夹子,体积更加小巧。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数码音乐播 放器,外型由细长转为宽扁。 2007年,斯蒂夫·乔布斯发布了iPhone与iPod touch。

iPhone核心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启示-定稿

iPhone核心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启示-定稿
二、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终端市场中,本没有苹果的身影,但是苹果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革命性的手机应用创新以及设计比技术更为重要的制造理念,在3G版iphone上市仅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2007年下半年至今,苹果公司3G版的iphone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取得了辉煌的销售业绩:上市74天销量就已经过百万;2008年1月iphone的销量已经超过400万台。iphone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抢占了北美智能手机19.5%的市场份额;到2009年2月,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51%。随iphone一起繁荣的,还有苹果公司的Appstore,截止到2009年1月16日,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下载突破5亿次,可供下载的应用程序增至1.57个,平均每天下载超过400万次。那么究竟iPhone的创新在哪里?我们分析有如下几点:
避免不必要的交互:iPhone并没有一味提醒用户如何操作,他在设计时更多的关注了如何有效地引导用户集中精力快速完成任务。
见过几个朋友的上网本,虽然轻薄,看上去很可爱,但是作为用户他们无一例外都有诸多抱怨,比如默认字体根本看不清楚,触摸板很难用,挂上鼠标则又丧失了移动性。我也自己尝试过几次,那么小的屏幕,你在标准笔记本上熟练的Windows变得陌生,所有熟悉的软件操作起来都那么的别扭。
App Store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C2C模式: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开发者。苹果对开发者并未有任何的资金或者资质的限制;为开发者提供方便。开发者在注册之后,App Store就会为其提供App SDK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开发者设计SDK工具箱。在App Store模式出现之前,运营商在手机中预装软件是推广手机软件的最佳途径。因为,一方面手机用户很少自己下载程序,另一方面,原来手机多采用封闭式平台,并不允许用户自己安装软件。而App Store模式出现后,手机软件的销售模式由此改变—从厂商预装到自由销售,这减少了手机厂商的软件成本,因为手机出厂时每增加一款预装软件都意味着软件成本相应增加。App Store模式使手机也能像个人电脑一样,在出厂时只装上基础软件,而其他个性化的软件由用户自己购买、安装。 再者,手机厂商对第三方软件的垄断限制着手机软件业发展,App Store模式降低了软件制作商的成本,使其可直接面对客户。 由此,对于App Store平台拥有者来说,得到了一个渠道以及行业的制高点;对于软件制作者来说,得到了自由发挥的舞台;对用户来说,则以更低的成本得到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

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

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苹果公司,算是智能手机的龙头老大,它的成功是许多人都在模仿的,你知道苹果公司是如何成功的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介绍苹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 Wayne)等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 2007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苹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开招股上市,2012年创下6235亿美元的市值记录,截至2014年6月,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

苹果公司在201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5名。

2013年9月30日,在宏盟集团的“全球最佳品牌”报告中,苹果公司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2014年,苹果品牌超越谷歌(Google),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

2014年12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苹果公司将在日本建立一个大型研发中心。

2015年1月28日,调研公司Canalys表示,苹果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首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大厂商。

2月24日,美股收盘苹果股价涨3.51美元、涨幅为2.71%,报收于133美元、创历史新高。

下面是全方位解析苹果的成功之道: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北部,介于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有一个长三十英里、宽十英里的狭长地带,这里集中了全美百分之九十六的半导体公司,并出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和产品,自1971年之后,出现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名字—硅谷。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两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创办了苹果公司,他们是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26岁的斯蒂芬·沃兹奈克。

苹果八大创新模式-最终版

苹果八大创新模式-最终版

苹果八大创新模式-最终版目录八大创新模式 (1)1. 商业模式 (2)2. 合作创新 (4)3. 强化过程 (5)4. 增强产品功能 (7)5.产品体系健全 (10)6. 渠道完备 (12)7. 品牌 (13)8. 客户体验 (15)扩展阅读 (17)苹果的背景及战略 (17)高端消费电子与服务 (18)iPod战役 (19)苹果的组织变革 (22)乔布斯的品牌观 (23)强大的个人品牌 (23)情感经济取代理性经济 (24)如何锻造“酷品牌” (25)结论 (31)1. 商业模式由单一公司掌控所有事物,以图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即是为了卖出尽可能多的产品。

苹果公司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决定了其商业模式,并与公司战略联系非常紧密,主要体现在:1.iTunes:与ipod等mp3/4紧密结合来执行安装、软件升级、备份、媒体同步、程序管理的工作,还有可供选择的云端同步服务MobileMe。

ipod+itunes模式是苹果公司辉煌的起点,并以此进入手机市场。

云端服务是是一种互联网上的资源利用新方式,可为大众用户依托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进行按需即取的计算,是与微软合作创新的一种方式。

苹果在mp3/4的市场占有率具有绝对优势,这是ipod+itunes模式成功的体现。

APP STOR E:是苹果公司基于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向iPhone的用户提供第三方的应用软件服务,这是苹果开创的一个让网络与手机相融合的新型经营模式。

公司利用iPhone将手机厂商和网络运营商加了进来,延续并丰富了“iPod+iTunes”的商业模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运营商的选择:必须接受有关的易用协定。

例如,支持iTunes 而不能强推自家昂贵的铃声、音乐与软件下载服务。

iPhone 在不同地区有指定的网络运营商,比如AT&T、O2。

3.销售商的选择:严控iPhone 出售的地方,并将售后问题独揽身上。

若是面临硬件故障,在赔偿范围内,一律换一台新机使用。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分析

1955—2019
----史蒂夫 ·乔布斯 2019年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典 礼
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 1.If seeking knowledge is thirsty, wise often appear slow-witted (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 苹果企业的精髓所在--------好奇心,直觉,义无反顾。 ❖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 ❖ 2.Think Different!(思变) ❖ 注重产品的设计 设计理念:创新,富有活力,生命力
❖苹果并不热衷于技术创新,而是将精力放 在实用的应用创新上。(06-09研发费用: 微软310亿美元,苹果46亿美元)
❖苹果从来没有像微软或者施乐公司那样创 造一项全新的技术,但是它总能后来居上, 把一项现有的技术或者产品推广开来。
技术应用创新
Q:苹果公司的很多技术都是模仿的, 这与它的创新精神有没有违背?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
用“情感的经济”去 取代“理性的经济”
体验店
广告:明亮的背景、动感的剪影、全世界流行的摇滚,或鲜绿或魅紫的时尚色 彩,还有永远成为画面视觉中心无所不在的白色。2019年获得美国杂志出版 协会价值10万美元的凯利大奖的剪影广告。
旗舰店——著名城市著名区域 纽约
苹果创新的弊端
早期注重技术创新 而忽视消费者需求
闭环模式带来 的封闭性
个人英雄主义
1983 Lisa 售价高达1万美 元
1989 Macintos
h Portable
重达7公斤
只能存储8张照
1994 Quicktak
e
片,无屏幕和 变焦功能
书目推荐:
❖1、《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中信出版社 (2019-10出 版) (乔布斯唯一正式授权传记中文版预售 中,2019年10月24日全球同步发售)

世界最伟大的创新公司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读下

世界最伟大的创新公司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读下

二、苹果公司产业分析
过去的10年里,苹果公司借力这几款明星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 ,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水平。2004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保 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平均利润率近32%。同时期,索尼公司的增长 率最高为13%,最低为负增长,其平均利润率近23%。
二、苹果公司产业分析
今年来,苹果产品销量继续增加:
三、苹果的产品差异化战略
以苹果电脑和手机为例
在苹果帝国里,操作系统经历了起起伏伏。 在苹果PC时代,MAC OS操作系统一度成为这一系列电脑的发展桎梏;
在苹果从PC时代向消费电子巨头进军之时,苹果iPhone操作系统iOS 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生态系统又让其所向披靡。
三、苹果的产品差异化战略
IPad相关数据—图1
与对手相比,用户购买iPad的比例达到了82%,预示着iPad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苹果公司产业分析
1、产品的销售情况
在2009年金融风暴后业界一片惨淡,苹果公司稳居福布斯全球 高绩效公司榜单。回顾本世纪第一个10年,总裁乔布斯重返公司后, 苹果公司借力几款明星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终于走出了其90年代经 历的低谷,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水平。主要的明星产品有:
今,虽然不乏有实力的对手出现,但从系统、软件、芯片、品 牌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看,对手很难缩小与苹果iPhone
的优势差距。 在过去的2010年,苹果iPhone占据着智能手机市场16%的份额,位
居全球智能手机三甲之列,而在营收上,苹果凭借着这16%的份额获 得了29%的营收,排在第一位。 在以App Store为代表的软件应用上,HIS的统计显示,其收入达到 17.8亿美元,占据了四大程序商店总收入的82.7%,遥遥领先于同行 的对手。而ABI研究公司发布的有关应用下载的研究数据称,近79亿 个应用程序已被从移动应用商店中下载,这之中的56亿个来自于苹果 的App Store,占了70.9%。 总之,苹果iPhone不但在智能手机的整个生态系统,就是在生态系 统的各主要组成部分上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苹果公司的价值创新和执行力研究((下)
2013年04月27日
企业首先要做好的是顾客关系管理工作。

现代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顾客分成两类,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

所谓内部顾客,是指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

要想使顾客满意,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激发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能动性,更好地为外部顾客创新和创造价值。

因此,价值创新中的过程管理,必然应该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顾客关系管理两部分。

理解顾客价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显然并不能保证价值创新的实现。

企业需要在价值链上最大程度上开发顾客价值,这必然要形成突破企业边界的价值网。

这又促使价值创新战略逻辑下执行力要高度重视供应链管理能力。

同时,价值创新,理解和掌控各种资源关系,重点在于创新价值,需要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包括服务)创新管理。

苹果公司基于价值创新战略的企业执行力,正是这样一种过程管理能力,包括四个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创新管理。

通过这四个方面,企业围绕顾客进行创新,实现顾客飞跃性的创新价值,并获得企业自身优越的价值(如图5所示)。

苹果公司成功的案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它的很多的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本研究认为,展望未来,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企业过程管理能力研究和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l)探寻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和执行力之间的相互影响,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关系和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创新管理在怎样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价值创新成绩?是否有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影响?单一的成功案例展示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深入的研究需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样本调查和分析。

(2)探寻价值创新战略逻辑下,企业执行力如何确保最大化收益的成功,同时保持自身的灵活性,促使自身可以不断的根据顾客价值进行创新,变革和发展,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进一步探寻价值创新战略逻辑、资源为资源的战略逻辑、波特的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为战略管理领域的几种战略思想寻找到统一的逻辑。

(3)探寻合作创新的网络关系,确定各内外部成员之间网络关系如何形成、稳定,且朝向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双向最大化发展。

网络成员之间特别是企业内外部网络成员之间,在
怎样的博弈之下打成一种稳定关系,又如何进行合作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突破B2B以及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范畴,现代的合作创新需要涵盖某些顾客成员。

突破网络关系的限制,价值创新的执行力网络又如何在动态下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l]Barkema H G,Baum J A C,Mannix E A.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 new tim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916-930.
[2]Leifer R,Mc Dermott C M,Colarelli-0' Connor G.et al.Radical innovation: How mature companies can outsmart upstairs[M].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3]Pettigrew A M,Woodman R W,Cameron K S.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4):697—713.
[4]Lewis M W,Welsh M A,Dehler G E,et al.Product development tensions:Exploring contrasting styles of proJect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3),546—564.
[5]Conner K A.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logic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firm[J].Journl of Management,199l,(17):12l—l54.
[6]Ireland R D,Hift M A,SinrIon D G.Strateeic entrepreneurship:The constmct and its dimensions[J].Journl of Management,2003,(29):963—989.
[7]Bamey J B.Fi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l of Management,1991,(17):99一l20.
[8]Barney J B,Arikan A,M.The resource-based view:Origins and
implications[M]//,M A Hict,R E Freeman,J S Harrison. Handbook of strategc management.Oxford,Blackwell,2001.
[9]Grant R 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f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
135,220.
[10]Simon D G,Hitt M A.Managing resources:Linking unique resources,management and wealth creation in family firm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7):339-358.
[11]Boston Consulting Gmup.Senior executive annual innovation
survey[R].Boston: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08.
[12]Dmcker P.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London:Heinemann.1985.
[13]McKinsey.Assessing innovation metrics:McKinsey global survey
results[J].Mckinsery Quarterly,2008,(4):1—100.
[14]McKinsey.McKinsey 2009 survev assessing innovation metrics[J].Mckinsey Quarterly,2009,(4):1-100.
[15]David G Simon,Michael A HifI,R Duane Ireland.Manageing firn resources in dVnamic envim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j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6.
[16]Alben L.Quality of Experience[J].Inferactions,1996,3(3):11—15.
[17]Matheson David.Matheson James E.Descdbing and Valuing Intenrentions That observe or Control Decision Situations[J].Decision Analysis,2005,2(3):165—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