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d79d172cc58bd63086bd94.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中,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开展机械系统运行与维护、集成与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1、以中国制造2025为人才导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以智能制造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为特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2、引进实力企业,加强合作,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学以够用为主,用以工程实际为度。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进行项目化、案例式课程体系教学,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点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应用系统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一般问题的推演、分析、计算和设计;(4)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机电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前沿,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般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价、比较和综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655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2.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础。
学
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
程则包括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能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实践环节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
例如,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自操作
和设计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如
机械制造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实习实训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必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实习实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生产实习、工艺实习、设备维修实习等,学生可
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
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等因素。
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和
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可以全面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20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c87c4ca48e9951e79b8927e4.png)
20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在最新公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中,最好的学校是排名第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二。
下面是具体排名:
注:以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行榜信息来源于中国科教评价网,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CAD/CAM、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设计等。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569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9.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需求。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理论水平: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CAD/CAM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4.工程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目,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2.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实验室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硬件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专业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湖南)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湖南)](https://img.taocdn.com/s3/m/d9c171c8192e45361166f5d4.png)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来源:职教集团时间:2021-2-28 11:47:41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规格,全面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学生的动手才能和职业技能训练。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小组,就如何突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标准课程内容与构造,如何进步毕业生的就业率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才能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建立,促进专业改革,我们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进展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全面理解本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趋势、岗位指向、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针对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究专业建立的方向,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调研组织与施行此次调研是在机械工程系两位系指导的带着下,以近两年来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相对集中的长株潭以及沿海一带主要地区机电制造行业的国有、三资、民营、个私等企业为调研对象。
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局部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局部毕业生进展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另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和交流。
此次调研共发出调查表300份,回收252份,其中毕业生152份,用人单位100份,回收率为84%。
省内主要调研企业见表1。
表1 省内主要调研企业三、调研内容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内容如下:1、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与需求方案;2、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3、招聘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4、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个因素;5、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6、目前以及2~3年后岗位最需要的才能和知识。
对用人单位主要调查了以下问题。
1、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2、单位工艺人员现状;3、单位近年对机制专业的需求程度;4、目前最需要的岗位,2~3年后最需要的岗位;5、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毕业生主要通过网络和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信息。
重点调查以下问题:1、学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2、学生个人的工作状况,主要反映毕业生专业对口、工作适应程度和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等信息;3、毕业生近年的求职情况,通过求职中的困难和求职的次数等信息以此来反映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程度和就业难易程度;4、目前岗位最需要的才能和知识、2~3年后的岗位最需要的才能和知识;5、希望学校在教学中应加强的课程和理论性环节;6、本人的岗位选择。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5c2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2f6f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f.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管理工作;3.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3)掌握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机械系统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系统控制的实践能力;(2)具备使用常用设计和制造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3)具备熟练操作和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4)具备项目组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图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2.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工程实习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实际操作的能力,并深入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应用。
3.实习与实训本专业要求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实习和实训。
通过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e4fe85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7.png)
2018 年,浙江省开始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 “3+4”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项目,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是浙江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浙江科 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21 年 9 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进入浙江科技学院开始本科 阶段的学业。
INTERGRATION
|产教融合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 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文 / 胡骏 林丽
■ 摘 要: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是国家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设置的长 学制培养模式。浙江科技学院在开展 “3+4”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中,在政策、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现 了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人才培 养模式路径构建和个体培养模式路径 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稳步推进中本一 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 下简称“项目”)的思考及对策,为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
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项目学生的实践创新 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交流 在中职阶段,一是要求对四门公共基础课 进行期末统考;二是成立教学督导小组 , 对中职 学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通过进校巡查、 随堂听课、检查教学资料等,及时掌握合作院 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召开交流研讨会及 时进行反馈,加强督导结果的应用。 在本科阶段,一是比较分析中本专业与普 招专业期末成绩,并及时对培养计划和教学大 纲进行修订;二是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 深入了解各项教学工作落实情况和教师、学生 的实际诉求;三是进行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 四年来,学院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从培养 计划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到教学质量监控,一 直走在探索前行、持续改进的路上。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cbfed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8.png)
收稿日期:2020-09-29作者简介:杨乐(1986),男,辽宁沈阳人,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
此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光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8GJJG427)的研究成果。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杨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依据综合实践、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的特点,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体系。
在综合实践教学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性、综合性、操作性;在实验教学方面采取开放性与创新性实验教学和自主研制实验设备;在学生实习方面采取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方式;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通过监控不同时期毕业设计质量,达到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2-089-05一、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应用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教学理念上,应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将知识与能力教育协调展开。
因此,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是重点,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思维,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关的兴趣爱好,增设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增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更多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机会。
依据综合实践、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走向,图1的改革实践体系呈现出该专业教学的实践改革模式。
全部教学环节中,该改革体系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紧密联系,依据“实际、实干、实地、实效”四个方向体现实践改革教学体系优势[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e0a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5.png)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6dd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4.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装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备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力。
2.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能力,具备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3.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课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机会。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实践:开展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自动化控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条件。
六、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2.具备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74a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5.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中德合作办学的情况下,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教育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能力:1.具备深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理解并掌握该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
2.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术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模拟、分析和优化。
3.具备机械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工程项目。
4.具有工程师的素养和工程伦理规范,能够进行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行动。
5.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能。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
4.实践教学: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进行工程实践和实习。
5.实训项目:安排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毕业设计:学生需完成一定规模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项目的毕业设计并进行答辩,以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加强国际视野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本专业将开设中德合作办学项目。
具体措施包括:1.增设德语语言课程,提供德语语言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与德国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基本信息
1.专业代码:080301 招生时间: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MechanicalDesign, 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
2.学科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
专业分类:工程技术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3.相近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相近专业:资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总体设计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与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2)较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
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需要的实验、实际操纵、测试等基本技能等实践入手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标的目的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成长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立异精神、创业意识和较好的就业技巧。
3.专业特色
本专业突破了传统机械专业的界限,体现了今世科学技术成长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已经拓展成为机械、电子、控制、信息及管理等技术交叉偏重的学科,给专业付与了新的生命。
培养的学生具有专业面宽、基础牢固、适应性强的特点。
4.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知识结构要求,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立异、多规格、高品位”的指导原则,以学生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采取14学期夯实通识教育平台、36学期搭建专业教育平台、68学期按专业标的目的分流指导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更高条理的后续学习和拓宽就业规模奠定基础。
在重视学科基础、搭建专业平台的基础上,设置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标的目的供学生选择,加强工程应用的针对性。
5.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环节:教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把本课程的最新理论、最新功效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立异意识,为学生
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操纵能力,获得择业创业所必须的职业技术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自我成长和可继续成长的基天性力。
(3)创业教育环节:培养和培育学生的立异观念、使学生具有创业能力。
6.结业合格标准
三、课程设置
1.课程类别及学分比例
高等数学、年夜学物理、理论力学、资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资料与工艺学、互换性与丈量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数控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3.学习进程拓扑图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4.课程设置表表1:总表
表2:选修课程设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