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19-04-24T10:35:18.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马奇豪1 赵伟2 华舒愉3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而工程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程实践就工程地质勘查问题以及相关内容进行浅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问题;措施引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使工程建筑行业也有了快速发展,而在工程施工之前,开展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非常的重要。

就目前我国工程地质勘查的现状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为提高工程地质勘查水平,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加强地质科技创新,多项地质改革措施并举,从而保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准确、高效的顺利进行。

1工程地质勘查概述1.1地质勘查含义地质勘查是指在施工之前,运用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层构造、地层岩性、矿产、水文地质及地形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勘查活动。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是首要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有效保证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实践依据和技术支撑。

1.2地质勘查的目的与内容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是以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建筑选址是否适合项目的建设,并为工程设计和后续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场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类型等。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第60卷 第1期2024年1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 60 No. 1January ,2024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郭 林1,2,唐 辉1,3,郭晓静1,3,刘沙沙1,2,何欣琳1,2,马晓宇1,2(1.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1;2.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3.河南省城市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摘 要]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

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

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

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关键词]地质环境适宜性 地下空间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基坑工程 郑州[中图分类号]P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24)01-0052-11Guo Lin, Tang Hui, Guo Xiaojing, Liu Shasha, He Xinlin, Ma Xiaoyu. Geo-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foundation pit in the middle layer of Zhengzhou City[J].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24, 60(1): 0052-0062.0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地面空间日显拥挤,城市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空间和资源。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概述本报告对郑州市地质地貌进行了调查研究。

郑州市地处中原地区,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肥沃。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实验数据,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郑州地质地貌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貌景观。

地质特征郑州市地质构造主要为第四纪黄土和第三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壳稳定,地震活动较小。

在地质时代上,郑州属于平原型地区,其地质年代相对较新,主要分布有黄土、河流冲积物等地质层。

郑州市地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平原和河流地貌。

平原地貌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

河流地貌则主要体现为黄河的冲积平原,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其水负荷巨大,经过漫长的冲刷沉积作用形成了广袤的冲积平原地貌。

地貌景观郑州市地貌景观丰富多样,既有自然形成的地貌景观,也有人为修饰或开发的人工景观。

以下是郑州市的几个典型地貌景观。

黄河滩区黄河滩区是郑州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景观之一。

这里是黄河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郑州市重要的农田集中地区。

黄河滩区的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景色壮美。

城市高楼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郑州市中心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这些高楼大厦在城市的地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给郑州市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经济开发区郑州市的经济开发区是人为修饰或开发的人工景观之一。

这些开发区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是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些开发区地貌多样,包括厂房、道路、绿化景观等。

通过对郑州市地质地貌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郑州市具有平原地貌和河流地貌特点。

郑州市的平原地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而河流地貌则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在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保护和利用郑州市的地质地貌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地貌景观,让郑州市的地貌景观更加多样化和独特化。

也需要加强地质监测和灾害防范工作,保护地质环境和确保城市安全。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旨在增加对该地区地质地貌特征的了解,为地质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12 ] 。 潜水与承压水, 潜水水位埋深一般为 1 ~ 5 m
该区 PHC400 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900 层。目前, ~ 1 600 kN, 多为 1 200 kN。PHC500 型单桩承载力 特征值 1 000 ~ 2 000 kN, 多为 1 450 kN。 如中州大 道商鼎 路 某 住 宅 采 用 PHC 桩, 桩 长 11 m、 400 m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1 400 kN。 上述 2 种桩型为该区目前较为常用, 水泥土搅 高压旋喷桩、 钻孔灌注桩等桩型也有一定范围 拌桩、 的使用。 2. 2 基坑支护与降水措施 Ⅰ2 山前冲洪积平原、 Ⅰ3 冲洪积缓倾斜平原、 Ⅱ1 古黄河冲积沙丘沙地这几个区土层强度高, 直 地下水位埋深大, 基坑开挖一般不需要采用 立性好, 降水措施。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 5 m 时, 可进行适 当放坡, 不需要采用基坑支护措施。 当基坑开挖深 度大于 5. 0 m 时, 应进行适当放坡, 可采用喷浆土钉 墙基坑支护方案。 Ⅱ2 冲积平缓平原区分布有厚度较大的较弱土 层, 且地下水埋藏浅。根据该区工程实践, 该区基坑 开挖的最大直立高度为 2 m 左右, 当基坑开挖超过 2 m 时, 必须进行放坡或采取基坑支护措施。 基坑 支护可采取水泥土墙、 排桩和土钉墙等方案。 在基 坑降水方面, 该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一般埋深 2 ~ 4 m( 因该区正在进行大范围工程建设, 基坑降水也 在大范围进行, 造成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在 5 ~ 10 m 的假象, 应引起注意 ) , 深基坑开挖时必须进行降 [34 ] 。含水层渗透系数在 0. 2 ~ 0. 6 m / d, 水 水量较 小, 降水方案多采用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 因该 区上部普遍存在粉质黏土隔水层, 有时降水效果不 “密布浅降” 。 好, 此时建议降水井采用 近 10 年来, 郑州市区尤其是郑东新区, 高层、 超 高层建筑鳞次栉比, 这些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一般 5 ~ 9 m, 少数在 12 ~ 17 m, 由于东区地层的工程地 质条件较差( 软土、 水位高、 粉土液化等 ) , 再加上建 , , 筑物大多位于闹市区 周围环境条件复杂 基坑的支 护、 降水问题尤其重要。 根据郑州多年支护施工经 验, 对 5 ~ 7 m 浅基坑多采用土钉墙、 复合土钉墙; 对 大于 7 m 的基坑多采用水泥土墙、 高压旋喷桩、 微型 桩、 钻孔灌注桩等 + 锚杆 + 土钉墙等支护方案。

郑州市地质条件概况

郑州市地质条件概况

郑州市地质条件概况
简介
本文档旨在概述郑州市的地质条件。

郑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交通枢纽。

了解郑州市的地质条件对于该
地区的发展和规划至关重要。

地质特征
郑州市地质条件多样,包括以下主要特征:
1. 地质构造:郑州市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主要构造类型包括隆起、断裂和褶皱带等。

2. 地质年代:郑州市地质年代较古老,包括古元古代、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四至新生代等。

3. 地质类型:郑州市地质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沉积、湖泊沉积、河湖交互演化沉积等。

主要岩石类型有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4. 地形地貌:郑州市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包括平原、丘陵、河
谷和山地等。

地貌类型多样且地貌起伏较大。

影响及应用
郑州市的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各项活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并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1. 作为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依据。

2. 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3. 对资源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4. 对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论
郑州市的地质条件多样,对该地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研究地质条件,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指导基础设
施建设,优化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对郑州市地质条件的概况,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

郑州市工程地质条件

郑州市工程地质条件

郑州市工程地质条件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郑州市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简要概述,并提供相关信息供工程建设参考。

2. 地理背景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

地理位置使得郑州市的工程地质条件受到一定影响。

3. 地下水位
郑州市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在黄河附近地区。

这对工程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选择和水利工程的设计都提出了一定要求。

4. 土壤类型
郑州市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黄土、粉土和河道沉积物等。

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土壤类型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措施。

5. 地震活动
郑州市位于中国地震活动带,地震频发。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考
虑地震对建筑结构和地基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地震防护措施。

6. 地质灾害风险
郑州市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7. 工程建设建议
基于以上地质条件特点,建议在郑州市的工程建设中:
- 选择合适的基础处理方法,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 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应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 结合地震设计规范,设计抗震设施;
- 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

以上为郑州市工程地质条件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对工程建设提
供一定的参考。

找准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地质安全风险点——郑州“7·20”特大暴雨后的思考与建议

找准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地质安全风险点——郑州“7·20”特大暴雨后的思考与建议

18研究探索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后,城市内涝灾害如何防范,海绵城市如何发挥减灾作用广受关注。

郑州是全国首批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示范城市之一。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郑州市政府构建联动机制,在“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统筹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为该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

调查发现,郑州具有建设海绵城市的较优越的地质环境条件。

一是水系连通性相对较好,具有天然雨水行泄通道和滞蓄空间。

二是浅层地质结构有较强的渗水能力和较充足的地下蓄水空间,适宜低影响开发。

三是200米以浅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大,为海绵城市深层储排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

但突发的特大暴雨是灾害触发的直接因素。

根据郑州市气象局统计,郑州市7月17日20时~7月20日20时,降雨量达617.1毫米,而郑州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内涝防治的日降雨量仅在14~34.3毫米。

同时,城镇化区域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循环特征发生变化,造成地表植被和坑塘湖泊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大,地表持水、滞水及入渗能力减弱。

此外,城市扩张使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市内排水渠沟,也导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所下降。

全面分析特大城市治理风险,健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

如何从地质角度支撑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一是海绵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

总体上,郑州市东部、东南部等地区地质条件比较适宜海绵城市建设。

建议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优势,利用天然的水文地质条件空间地带,如包气带、地下水含水层、地表沟渠及河流、湖泊坑塘等有利天然海绵体,修建具“渗、滞、蓄、净、用、排”作用的海绵功能设施,促使更多的雨洪就地消纳,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二是善用地下空间建设“人工海绵体”。

面对极端暴雨事件,仅依靠透水铺装及常规城市地下管网消纳雨洪的能力有限,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深层储排水系统具有重要减灾意义。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关闭作业地点上下 5 架闭帮板截止阀; ④ 指派专人 操作支架手把, 以防误动作; ⑤回煤墙侧单体柱及时 上网, 采煤机、 输送机必须停电闭锁; ⑥ 帮顶必须用 荆笆串杆穿严闭实, 防止漏顶、 冒顶。 4. 2. 5 及时移架推移输送机 采煤机割煤后, 在移液压支架时, 及时升起护帮 采用带压快速移架, 少降快移, 超 板进行临时支护, 前移架, 缩短空顶时间, 移架后及时护帮, 保证煤体 完整, 做到及时支护, 侧护板及时伸开, 严禁顶帮片 冒漏。加强现场管理, 缩短循环作业时间, 提高循环 率。 4. 3 防止支架倒架 工作面合理调整伪斜, 支架侧护千斤顶要完好, 移完支架后, 及时用侧护千斤顶配合调架千斤顶对 支架进行调整, 支架垂直顶底板, 防止支架歪倒。 4. 4 两巷动压区管理 增加采面超前支 护 段 长 度 至 50 m, 采用铰接 梁、 单体柱打设双排或 3 排超前支护, 单体柱全部穿 柱鞋, 增加抗压强度。对巷道侧压大、 上下帮出现的 煤体鼓出现象及时进行人工松帮让压, 在支护安全 的条件下, 用手镐剔除鼓出的煤岩体, 并做好联网背 帮工作, 保证支架与顶板围岩稳固接触。 对局部变 形严重地点, 进行重新扩修或二次支护。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郑州地区各种建筑事业 蓬勃发展, 高层、 超高层建筑正在大量建设中, 地铁、 高铁等也正在建设。建设单位因成本、 工期等原因, 对勘察设计单位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虽然前人也 对该区岩土工程做了很多基础性总结, 但过去工程 。 , 规模相对较小 为此 笔者结合前人的经验, 对当前 建设形势进行了总结。
2012 年第 12 期
中州煤炭
总第 204 期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胡继承, 朱会强, 陈景河
( 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7 ) 摘要: 为了研究郑州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对该区工程地质进行分区, 对其建筑物主要采用的基础型式和基坑 支护、 降水方法等进行总结, 从而得出结论: 该区大致分为 5 个工程地质分区, 有 2 种常用桩型, 基坑支护与 降水大致按 2 个工程分区; 该区工程地质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性, 但规律性也很强。 关键词: 工程地质分区; 基础选型; 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 TU44 ; P64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0506 ( 2012 ) 12 - 0079 - 02

郑州东区灰色地层的工程性状及对策措施

郑州东区灰色地层的工程性状及对策措施

1 郑州 东区灰色地层 的分布特 点
郑州市区大致以京广铁路线为界分为两个大的
地貌单元 , 向东大致以江山路一丰庆路一东三街一 商城路一郑汴路 为界 , 以北 、 其 以东广大地区 , 占 约
厚度的浅地层松软 , 地下水 位高 ( 一般水位埋深在 地表下 2— m) 物 理、 5 , 力学指标 较低 , 属软 土。在 勘探深度 3 m以内为第 四系全新 统地层及 上更新 0
… …
OR D L
… …
V L. No, ! O 9 1
… … … . .
地, 1 表 中的①层及上覆 的稍密饱和粉土多为液化土 搅拌速度, 复搅 、 复喷后可提高该段水泥土强度 , 可达
8~2 2 a . MP 。 层, 一般液化层深度不超过 1 1m。但局部地段属 1. 0— 2 中等液化场地 。 () 2 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 时, 因高压旋喷桩

谓的“ 灰色地层” 该套地层 以“ 、 为其工程 特 为第 Ⅲ段 中密 一 , 灰 软” 密实粉细砂。该段岩性 由灰色稍密
新区的建设 , 郑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每年约 20 , 0 亿 正 确认识该套地层的工程特点并采取合适 的工程措施 可为建设方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 因此 , 意义重大。
该套地层所在场地地形平坦 , 表层约 1 2 m 5— 0 性质指标及工程地质特征。
表 1 郑州东区灰色地层物理 、 力学性质指标及工程地质特征一览表
在 3 m勘探深度 内有 2个含水层组 , 0 即上部溉 消耗于人工开采及向下游迳流排泄 , 其动态类型为人 水含水层组和下部微承压水含水层组 。潜水含水层 渗 、 越流 一 开采型。上部潜水与下部微承压水之间有
护并采取水泥土搅拌 桩作止水帷幕。根据郑 州东区 提钻速度等措施以避免上述问题发生。 多年的支护 、 止水经验 , 当采用单 排水泥土搅拌 桩作 3 2 3 问题 3 . . 止水帷幕时 , 一般在 7 以下常出现“ m 开衩” 现象 , 在 内外水头差作用下 , 上述粉土极易流沙 , 轻则造成地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郑州地质地貌调查报告1.简介本报告旨在对郑州市的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提供有关地质地貌特征、地质灾害风险和资源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该调查对郑州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域2.1 郑州市概况2.2 研究区域划定3.地质概况3.1 地质历史3.2 地层组成3.3 地质构造特征3.4 地质资源潜力4.地貌特征4.1 地貌类型4.2 地貌发育过程4.3 地貌特征分析5.地质灾害风险评估5.1 地质灾害发生情况5.2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5.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及建议6.地质环境保护方案6.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6.2 土地利用规划6.3 地质环境监测与治理7.结论与建议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了郑州市的地质地貌特征、地质灾害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保障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________本报告附上了详细的地质地貌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土地利用规划图等相关附件,以供参考和进一步研究。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地质调查:________指对地球物质和地球体系进行系统观测和研究的科学方法。

2.地质灾害:________指因自然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现象或事件。

3.地质资源潜力:________指某一地区地质资源的存在、分布和开发利用潜力。

4.地层:________指地球表面下具有一定厚度、某种程度上具有地层特征的岩石或岩石组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如果还有其他需要,欢迎提问。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吴艺楠郑州市概况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

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

邙山位于郑州市西北隅,邙山的地貌主要为黄土台地和黄土丘陵,由于黄河的侧蚀和众多沟谷侵蚀作用,使得黄土丘陵形态显得异常陡峻。

地形地貌郑州地区位于丘陵岗地与泛滥平原相交接地带,为华北的平原一部分。

地形比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为46编至3编。

郑州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按其形态区内地貌依次分为:丘陵岗地,波状平原,倾斜平原及泛滥平原。

具体分布见图2。

各地貌单元的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1.丘陵岗地:分部于本区西南部,占面积较小。

地面标高130.0一210.0m。

地面起伏,纵坡度变化大,坡降10一46编。

冲沟发育,无定向,大多相互连通,粗短且深,切割密度O一61%,切割深度6.0一48.Om,呈“V”向“U”型过渡。

发育程度由丘陵向岗地逐渐减弱、消失。

地表为晚更新世黄褐色风积黄土覆盖,沟底可见中更新世棕色亚粘土(离石黄土)2.波状平原:位于五龙口,华山路,闰炯,黄岗寺,荆湖一线以西,占全区面积的1/4一1/3,大多为未建成区,地面标高120.0一170.Om。

地面波状起伏,波降3一21%0。

冲沟发育一般,呈南北向或北东向展布,平面呈树枝状或平行状排列,廷伸长,彼此间隔均匀,切割密度8一25%,切割深度过1.5一20.Om,多呈“U”形,沟中沟发育。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吴艺楠郑州市概况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

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

邙山位于郑州市西北隅,邙山的地貌主要为黄土台地和黄土丘陵,由于黄河的侧蚀和众多沟谷侵蚀作用,使得黄土丘陵形态显得异常陡峻。

地形地貌郑州地区位于丘陵岗地与泛滥平原相交接地带,为华北的平原一部分。

地形比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为46编至3编。

郑州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按其形态区内地貌依次分为:丘陵岗地,波状平原,倾斜平原及泛滥平原。

具体分布见图2。

各地貌单元的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1.丘陵岗地:分部于本区西南部,占面积较小。

地面标高130.0一210.0m。

地面起伏,纵坡度变化大,坡降10一46编。

冲沟发育,无定向,大多相互连通,粗短且深,切割密度O一61%,切割深度6.0一48.Om,呈“V”向“U”型过渡。

发育程度由丘陵向岗地逐渐减弱、消失。

地表为晚更新世黄褐色风积黄土覆盖,沟底可见中更新世棕色亚粘土(离石黄土)2.波状平原:位于五龙口,华山路,闰炯,黄岗寺,荆湖一线以西,占全区面积的1/4一1/3,大多为未建成区,地面标高120.0一170.Om。

地面波状起伏,波降3一21%0。

冲沟发育一般,呈南北向或北东向展布,平面呈树枝状或平行状排列,廷伸长,彼此间隔均匀,切割密度8一25%,切割深度过1.5一20.Om,多呈“U”形,沟中沟发育。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

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郑州市地质地貌调查报告一、引言⒈背景介绍⒉目的和范围⒊方法和数据来源二、区域概况⒈地理位置和边界⒉自然地貌特征⒊气候特点⒋水文地质状况三、地质构造与地层特征⒈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构造●构造运动及其特征⒉地层特征●地层划分与对比●各地层的岩性与岩石特征四、水文地质状况调查⒈地下水资源概况●地下水类型与分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⒉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地下水流动模式●地下水补给与排泄⒊地下水质量●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分布●潜在的地下水污染源及影响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⒈地质灾害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⒉影响因素分析●地质条件●气候条件⒊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风险等级划分与评价结果六、环境地质评价⒈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规划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壤质量评估七、可行性研究⒈开发利用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土地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⒉灾害防治可行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投资与效益分析八、总结与建议⒈调查结果总结⒉可行性评价结果总结⒊建议与措施提出附件:⒈地质地貌调查数据表格⒉风险评估模型计算表格⒊可行性评价报告附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地质学:科学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构造、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⒉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各种构造形态和结构体系,如断层、褶皱等。

⒊地层:自然界中岩石和沉积物组成的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的地层学特征。

⒋地下水:埋藏在地下岩石中的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和自然地下水库。

⒌地震:地球内部因岩石断裂或移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

⒍滑坡:由于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地表岩土松动或滑动而引起的地质灾害。

⒎泥石流: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由于暴雨等原因,大量土石流混合物迅速流动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郑州地理调研报告

郑州地理调研报告

郑州地理调研报告郑州地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郑州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地理位置郑州位于中国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6′22″,东经113°42′42″。

东临安徽省,南界湖北省,西至山西省,北连河南省的新乡市。

由此可见,郑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地貌地势郑州地势平坦,地势东高西低,郑州市区地势为北高南低,境内主要地势特点为平原和低山相间。

郑州市境内最高峰为荥阳市的龙潭山,海拔860米;最低处为登封市的西流湖,海拔65米。

郑州地处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市区周边有丰富的土壤资源。

3. 气候郑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温暖宜人。

年降水量约为605毫米,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4. 水系郑州市内有经过的主要河流是黄河的支流——滏阳河和小清河。

滏阳河全长418公里,流经郑州市区,是郑州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小清河全长265公里,流经河南省多个市县,是郑州市南部的主要河流之一。

5. 经济发展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目前,郑州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

郑州还是中国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拥有建于1904年的郑州站,是中国四大火车站之一。

6. 人口分布郑州市人口众多,2019年常住人口约为1200万人。

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

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南部地区人口较少,而东北部地区人口密集。

郑州市区人口密度较高,而郑州郊区和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三、调研结果通过对郑州的地理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郑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业。

2. 郑州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探讨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探讨

细砂 互层 组成 , 1m 左 右 , 下 水 为 潜水 , 位 埋 厚 5 地 水
深一 般 7~l m。本 区 以黄色 为 主色调 , O 粉土 与粉 砂 互 层为其 工 程地质 特 点 , 布于 市 区东南部 。 分
( 收稿 日 期 ] 2 0 0 0 6— 8—3 1
71
维普资讯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童 堡 . ! 苎‘ …………………………………………………………………………… 主壬 墨. 置.‘ 兰 l 2 -
郑 州 市 区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及 问题 探 讨
王荣 彦
( 南省地勘局水文二 队) 河 摘 要 根 据 郑 州 市 区地 形 地 貌 、 土 组 合 关 系 及 地 下 水 条件 等 将 郑 州市 区 分 为 3个 大 的 工 程 地 质 分 区 , 岩 并 综 述 其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及 其差 异 , 后 提 出三 个 分 区存 在 的 主要 岩 土 工 程 问 题 。 最 关键词 郑州市 区 工 程 地 质
需对 基础 和上部 结 构进行 处 理或采 取 更高要 求 的措 施 , 结 合基础 可能 采用 的 基础形 式并结 合工 期 、 可 经 济 因素综 合考 虑 。 2 3 基 坑 支护 降水 问题 及对 策措施 . 近2 0年来 , 州 市 区尤 其 是 郑 州 东 区 小 高层 、 郑 高层 建筑 邻次 栉 比 , 些 建 筑 物 一 般设 有 12层 地 这 、
图 1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示意图
表 1 I区工 程 地 质 特 征 一 览 表
备注 : I区 约 3 m 以上 工 程 地 质 分 层 较 多 , 0 司达 9层 左右 , 述 为 概 括 后 较 粗 的 分 层 。 上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区划研究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特征区划研究
Application to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evaluated ZhengZhou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Combining with qualitative variables, the mathematical evaluation of the quantity theory Ⅱ model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crininant sores. ZhengZhou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foundation were evaluated and divided.
通过对郑州市区地基土层工程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按照地形地貌、地基土 层承载力及运用数量化模型,对郑州市区地基土层工程特征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区 划,将郑州市区划分为两个工程区,冲洪积平原区和泛滥平原区。并进一步划分 出工程地质亚区。
根据城市工程建筑地质特点,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及深基坑开挖揭露资料,对 分区内地基土的使用能力与适宜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依据地基承载力对郑州市区的天然土层进行分区,将郑州市区建筑场地划分 为良好场地、较好场地、中等场地及较差场地四类。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出郑州市区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对工程地质特 征影响最大的因子,结合相应的定性变量,建立了数量化理论Ⅱ数学评价模型, 由数量化理论模型的工程地质特征判别得分,对郑州市区岩土地基工程地质特征 进行了分区与评价。

郑州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与防范对策

郑州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与防范对策

二、水文地质概况
极 端最低气温 一 1. C0。多年平均 降 雨量6 0 m左右 ,降雨 多集 中 流发 生于西部 、西南 部 中低 山 区 ,如登 封城关镇 玄天庙村泥 石流 、玉 7 9 4m 在 7、 8、 9 三个月 ,约 占全年 降阿量 的6— 7 %。 0 0 皇沟村泥石 流和窑村 泥石 流等 。北部 、巾东部 黄土丘陵和 赀土覆盖丘 郑 州市及 附 近范 围大 部分 地 区均 为第 四纪沉 积 物所 覆盖 。地 形 陵地 区 ,如 荥阳镇 崔茁卢庄 泥石 流 、新 郑大槐树 村泥石流 、郭老庄村 较平 坦 ,地而表层 为黄土状 亚粘土 、轻亚 粘土 、一 般厚度 为 1——4 泥石 流等 ,一般都 呈泥石 流形式 出现 。 5 O
P 导通前 的过 电压 不大 于所 保护对 象的耐压 等级。 建 筑物 内配 电系统若 采用 T S N— 系统 ,电 子系 统 的接地 可采用 共 S D 用接地系 统 ,直接等 电位联结 ,不设 S D。若 受设 备 、规 范 、实 际条 4结束 浯 P . 设置 了S D 不等 于绝 对安全 ,实 际上 S D P并 P 投入运行 后就有 泄漏 件 的限制 ,电子设备采用独 立接地 极 ,或 虽采用共 用接地 系统 , 要 但


郑州f概况 f 『
南麓 、北麓 和箕 山北麓地 区 ,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塌灾 害频繁严重 。二是 中部 、巾蚵部
郑 州 市 位 于 河 南 省 中部 ,地 理 坐标 :东 径 : 1 204 ,—— 人类 采石 、采矿强烈 活动地 区 和 公路 、铁路 、库 渠等骨干 工程地带 的 1 0
1 4 1 ,,北 纬3 0 6 02 1 4 1 ,一3 0 8 4 5 ,,面积7 4 . i2 4 62 n ,总的地势 为西 采石 场崩塌 、厂房 崩塌 。三是北 部 、巾东部黄 土丘陵 、斜地 地区 的崩 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探讨
王荣彦
摘要:根据郑州市区地形地貌、岩土组合关系及地下水条件等将郑州市区分为三个大的工程地质分区,并综述其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差异,最后提出三个分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关键词: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
1概述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按其地貌单元特点,以东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85-100m,以西为弱切割的黄土丘陵区,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150-110m之间,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2郑州市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郑州市区地形、地貌特点,岩土体组合关系及地下水条件可将郑州市区大致
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大致以西开发区瑞达路及南阳路、东西大街及郑汴路一线分界,东北部分属Ⅰ区;西南部分属Ⅱ和Ⅲ区,而Ⅱ和Ⅲ区大致以京广路为界,东南区属Ⅱ区,西南区属Ⅲ区(详见图1),各区工程地质特征详见表2.1、2.2、2.3。

图1 郑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示意图
Ⅰ区工程地质特征一览表表2.1
Ⅰ区: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以上细下粗为其特征,上部由黄色、灰色稍密粉土夹灰色软塑的粘性土组成,一般厚15-19m,下部为中密-密实的粉细砂,一般为市区小高层建筑、部分高层建筑较好的桩端持力层。

本区30m勘探深度内地下水可分为二层水,即潜水与承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1-5m。

程地质特点,分布于市区东北部。

Ⅱ区:由黄色稍密-中密粉土与稍密-中密粉细砂互层组成,厚15m左右,地下水为潜水,水位埋深一般7-10m。

本区以黄色为主色调,粉土与粉砂互层为其工程地质特点,分布于市区东南部。

Ⅲ区:上部为具轻微湿陷性的黄土状粉
土,厚3-5m,以下为中密粉土与硬塑粘性土组成,局部夹2-3层中密细砂。

地下水属潜水,水位埋深一般在15-30m。

本区以黄色为主色调,以上部为黄土状粉土,下部为中密粉土或硬塑粘性土为其工程地质特点。

3 郑州市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3.1基础选型问题
根据郑州市区多年勘察经验,郑州市区特别是郑州东区(Ⅰ区)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已比较成熟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以Ⅰ区所在的建筑工程场地为例,对多层建筑多采用条形基础、筏板或条基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对小高层建筑多采用CFG桩,高压旋喷桩、静压桩基础,对高层建筑以往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近年来多采用静压桩基础,少量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且近年来,静压方桩与静压预应力管桩以其工期短、造价低、施工质量保证程度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优势,有其应用愈来愈广泛的趋势。

关于这方面详细内容可参考文献6。

3.2场地液化问题及对策措施
场地液化问题主要分布于Ⅰ区。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Ⅰ区大部分地段为轻微液化场地,但在Ⅰ区东北如姚桥、祭城一带存在中等液化场地,液化土层多为10m以上的稍密粉土。

郑州市区遇到的多为丙类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6条规定,对建在轻微液化场地上的丙类建筑可不处理地基,这样对一般的高层建筑可不考虑该问题;对建在中等液化场地上的丙类建筑则需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或采取更高要求的措施,可结合基础可能采用的基础型式并结合工期、经济因素综合考虑。

3.4基坑支护降水问题及对策措施
近20年来,郑州市区尤其是郑州东区小高层、高层建筑邻次栉比,这些建筑物一般设有1-2层地下室,有的为3层地下室,其基坑开挖深度一般5-9m,少数在12-17m,由于东区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软土、水位高、粉土液化等)再加上建筑场地大多位于闹市区,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基坑的支护、降水问题尤其重要,稍有不甚,常常导致周边道路、房屋拉裂、基坑坍塌,引起较大的质量事故及民事纠纷。

根据郑州多年支护施工经验,对5-7m浅基坑并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多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其中的竖向微型桩可为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微型钢管桩或预应力锚杆)、放坡素喷等支护型式;对大于7m以上基坑多采用桩锚(锚杆(索)为一道锚、二道锚或三道锚)支护型式,而内支撑用的较少。

降水多采用水泥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的降水方法,效果较好。

3.3场地防空洞问题及对策措施
郑州西区(Ⅲ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低,在六十、七十年代修筑了大量的人防工程,一般埋藏深度在地表下5-7m,防空洞宽度一般干道宽度3-4m,支道宽度1.5-2.0m左右,一般为砖砌直墙半圆拱。

显然防空洞位于多层及小高层建筑的持力层或主要受力层内,当建筑物无法避开时必须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并采取处理措施。

根据多年处理经验,处理防空洞多采用以下方法:
1、封仓加固法:即在查明防空洞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沿防空洞每隔一定距离(一般5-10m)砌筑横隔墙,进行分仓加固。

然后回填并对防空洞内及洞顶与土层体间缝隙进行注浆加固。

2、人工挖孔穿越法
一般与结构可能采用的基础型式结合即将上部荷载通过竖向桩传递至防空洞以下较好的持力层上,而桩穿过防空洞侧的部分土层较少受力或不受力。

3、大开挖法
当防空洞埋藏较浅时采用大开挖法比较经济有效,且处理比较彻底。

3.4黄土状粉土湿陷性问题及对策措施
郑州市区的黄土状粉土一般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一般为Ⅰ级轻微湿陷,厚度3-5m,湿陷系数在0.015-0.036之间。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有关规定,对建在Ⅰ级轻微湿陷性黄土上的丙类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
力不应小于100KPa,并应采取结构和基本防水措施;对建在Ⅰ级轻微湿陷性黄土上的乙类建筑,必须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即对乙类建筑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不应小于100KPa,并应采取结构和检漏防水措施。

参考文献:
[1]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 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4]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5] 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6] 王荣彦:郑东新区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探讨《岩土工程界》(05.12 3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