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化进程,二战后 世界城市化进程
考点24 城市化
人口与城市读图8: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1-2题。
1.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A.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读表1“城市发展过程表”,完成3~4题。
-:人口减少--:大幅度人口减少3.表中Ⅰ、Ⅱ、Ⅲ、Ⅳ、Ⅴ依次分别表示A.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B.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C.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城市化D.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4.城市郊区化是一个A.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B .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C .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D .城区人口逐渐增加,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读某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示意图(图7)及表格资料(表1),据此回答5~6题。
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表1)5.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6.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该市主要住宅区的是A .市中心区和外圈B .市中心区和内圈C .内圈和中圈D .中圈和外圈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7~8题。
②图77.图①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②可代表的国家类型分别是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8.图②1910年后该城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长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变大,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土地质量下降;城市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与风速风向(二)产生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绿地减少、社会不安等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窦金波来源:经济研究导刊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动力主要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所以城市的进度进一步加快并带有后现代的特征。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347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发达国家1950年城市水平已达53.8%,1980年上升到70.2%,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47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7.0%,1980年为29.2%,上升了12.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407个百分点。
从50年代至8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增长最快。
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6.4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2.2个百分点都超过世界城市化上升的10.4个百分点?其实在1975年左右,发展中国家城市总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城市增长率。
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为734百万,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仅为287百万;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698百万,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已攀升到673百万,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持平。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如此迅速,为什么城市化率水平上升低于发达国家,且城市化年平均增长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上升快于发达国家,而城市化率上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从1980~2002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由70.2%上升到74.4%,仅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2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仅攀升了152百万;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98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39.3%,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0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则由966百万上升到1904百万,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之比为2:1,2020年时将为3.5: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99年世界60亿,05年中国13亿 1.决定自然增长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时间和空间均不平衡;时间:不断增加总趋势,不同时期特点不同,20C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空间: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 3.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异增长数量低到高: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 增长速度低到高: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2002人口前10名:中、印、美、印尼、巴西、巴~坦、俄、孟、尼日~ 人口逐渐减少者:俄、德、日、匈4.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生产力及经济水平、科教文卫/政策、宗教、人口基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类型: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注意:高于3%则认为出生/死亡率高,低于1%则认为自然增长率低; 模式转变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 2.地区差异二战后更明显 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 世界整体:过渡时期我国:现代型中/韩/古/乌是发展中国家里的现代型3.影响增长模式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 宗教信仰、生育观念、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等;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标准:跨越行政区,一年以上,居住地发生改变;2.分类及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2国内人口迁移——按是否3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按迁移方向划分3.人口迁移的意义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农田荒废;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环境/住房等问题;意义:调整人口分布及余缺,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发展/缩小差距;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文化教育;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争个人需求变化往往起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永嘉之乱”后第一次北方居民南迁高潮;“安史之乱”后第二次,南方人口首次多于北方,重心在长江流域;“靖康之难”后第三次;美国:第一次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城市化,第三次农业危机南→北/西,第四次老工业区衰落东北→西南“阳光地带”,第五次老区改善;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种资源与人口的关系;2.环境人口容量:某地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及其他条件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一地区整体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科技水平: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负相关4.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悲观者,乐观者,中间论100~110亿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条件下,某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区域的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有重大意义;3.当前全球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老龄化→环境与资源问题;全人类实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任务艰巨;措施:尽可能控制人口,保障发展的平等权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受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影响团块状:成都、合肥、华盛顿——平原地区组团状:重庆——山区或丘陵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河谷地带污染几率大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住市政工,服务仓储通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工业/交通/政府机关/住宅用地/休憩/绿化及园林/农业用地等;2.城市功能分区由集聚效应形成住宅区:城市土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工业革命后出现;现多分化为高级区城市外缘和低级区内城及工业区;商业区:市中心、交通线两侧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小;CBD:昼夜人数相差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商业/服务中心二合一工业区:靠近交通便捷地带,有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2.,工业最弱;工资水平、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原始设计、其他;3.城市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等级和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我国标准: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2.分类: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10,10-20,20-50,50-100,100+单位:万人3.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少,范围小;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多,范围大;4.影响城市等级高低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以上海为例:海岸线中点、长江口、国际港口、铁路发达、人口、三角洲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等级较高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较远;反之数量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六边形理论;第三节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a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b的过程;以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2.衡量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成因推力:使人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抗灾差/收入低拉力:吸引人至城市易就业/社会保障好/交通便捷/文化设施全4.意义: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进程: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剧烈的地区,城市的四大圈层均发生改变;土壤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水循环受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城市常见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矿废气;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噪声污染:交通出行、工业生产施工、社会活动50dB+;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及生活垃圾;其他:电磁污染、光污染、光化学烟雾C、H化合物等;四、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建设生态城市可减少污染并使城市与自然保持协调;2.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严控大城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着重发展小城镇;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绝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对区位实质:对农业土地和合理利用2.农业基本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降水、水源——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和科技水平——变化较快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农业地域的形成——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概念:一定地域/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基本相同;二、混合农业——例: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1.混合农业多为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分布于西欧、北美、南非、澳、新;2.澳洲混合农业主要模式:麦→草→休→麦3.优点:良性生态系统羊/麦/草互养、有效利用时间、灵活应对市场风险小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性质:种植业、自给农业极少市场、劳动密集农业1.分布: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亚洲热带雨林气候区2.地位:所产稻米占世界总产量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稻米生产国;3.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土社会因素:劳动力丰富廉价,种植史长,人均耕地少/单产高,饮食习惯4.特点:小农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附: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鸭稻混合模式二、商品谷物农业1.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2.分布:美、加、阿根廷、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我国东北华北;3.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大农场经营,我国国营;4.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科技水平高5.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1区位条件:上述所有条件;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与季风水田农业的最大区别,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实现了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3示意图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性质:畜牧业、市场农业、密集农业1.分布:美国、阿根廷——牧牛业,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业牛和羊的适应能力不同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区位因素: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1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湿润气候,草场茂盛;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地租便宜;交通便利,距海港近;2阿根廷人对该产业的改良改善交通,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养良种牛;3该产业由粗放农业向密集农业转变,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附:我国内蒙古、新疆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需要改善交通,加大科技投入;二、乳畜业——性质:畜牧业、商品农业、密集农业1.生产对象:奶牛2.产品:牛奶及其制品3.分布:城市郊区运输不便、不耐储藏,需靠近市场4.典型地域:北美五大湖周边,西欧、中欧,澳/新另:荷兰/丹麦;5.区位因素——以西欧为例饲料因素: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多雾短日照,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势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种植;市场因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6.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7.比较:大牧场放牧业Vs乳畜业第四章工业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分类:按生产部门分为采掘/加工业,按产品用途分为重工业/轻工业;2.生产过程:投入原料,产出产品和“三废”;3.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动力燃料、原料社会因素:政策、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4.主要导向型工业——区别于各密集型工业前者针对区位,后者针对投入1原料导向型:制糖、水产品加工、罐头加工、采掘业2动力导向型:冶炼业、化学工业3市场导向型:饮料、家具制造、印刷、面粉、石油加工4技术导向型: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5劳动力导向型:电子装配、玩具加工、服装加工二、区位因素的变化1.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原料和燃料↓劳动力数量↓信息畅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素质↑交通仍有吸引力在发展中国家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动力原料市场近煤近铁临海鲁/伯包/鞍宝/福/塔2.新增区位因素1环境因素较严重污染工业分类见右图;无污染或轻污染城内,轻度污染城郊,严重污染远离城市工厂应在盛行风下方向/垂直于季风方向/最小风频上风向布局污水处理厂应在河流最下游,自来水厂应在河流最上游2政策因素、乡土情感因素侨乡、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等;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一定发展传统工业1.发展基础:煤、铁资源2.核心:大型工业企业3.分布:鲁尔区、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中国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日本太平洋沿岸不以煤铁资源为基础;4.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电力;5.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二、传统工业区的繁荣—衰落—振兴: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区位优势:本地煤炭丰富,距铁矿近,水陆交通便捷,市场广阔,水源足;辽中南: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2.发展障碍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开采成本升高露天矿→地下矿;老工业区饱和,不适宜新技术革命,生产结构单一; 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替代品发展/生产国过多;3.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三、新工业区不一定发展新兴工业1.特点:时间新20-50后,地区新无传统工业基础的农村,规模小;2.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第三意大利,德国南部,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印度班加罗尔,中国中关村;3.以传统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以“第三意大利”的工业小区为例 1形成条件本区区位:劳动力丰富,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便利;国内环境:政府支持,发达的经济信贷体系,高度开放的经济; 国际环境:20-70s 原料和能源的大幅涨价;2特点:中小型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集中同类和相关产品,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分散,生产过程分散;4.以高新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例 1部门:微电子、宇航、生物工程、核能、激光;2特点:产品研发费用比例大,更新周期短并面向世界市场;人员知识水平高,产值增长速度快;3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人才充足,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4发展历程:先积聚,再分散美国内地→墨西哥、东南亚附:钢铁生产:铁矿烧结厂+焦煤焦化厂→炼铁→炼钢→铸钢→轧钢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方式1.特点公路: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成本高;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灵活连续性差,影响因素多; 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具/线路二合一,运量大,损耗小;投资多,灵活性差;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 二、布局:点线交织而成运输网,其布局主要受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影响; 例:河/海港口和航空港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影响聚落1.影响分布河流:京杭运河沿线城市;铁路:郑州、株洲、兰州、徐州、蚌埠京沪线过淮河;2.影响形态:交通线成为聚落发展轴株洲、筑波, 其变化会引起聚落形态的变化嘉兴;3.影响发展:交通线的兴衰引起聚落的兴衰扬州、济宁;二、影响商业网点1.影响密度:平原地区密度大而且固定,山区密度小而且流动;2.影响位置: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原则;3.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例:北京商业中心的变化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类索取资源速度超过资源更新速度 ——导致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人类排放废物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导致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分布1全球共同性: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 2地区差异性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工业和交通过密 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资源利用不当 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三、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包括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发展须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责任,需要整体协调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根源:数量大、净增长多、素质低;2.严重的资源短缺:人均少、利用率低、需求量大;3.深刻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城市→农村蔓延,生态破坏更广更深;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1.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国务院2.重点:促使经济集约型发展,控制人口并提高质量,加大环保力度;3.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化;。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第1课时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自主探究】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地域转化为,农业活动转化为的过程。
具体反映在:(1)人口的集中过程----包括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规模。
(2)地域转化过程----包括扩展,城市用地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3)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向转变。
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2.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的建立和集聚。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发达国家已进入阶段,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水平,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现象;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多数国家城市化先于,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二战结束后,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惊人,并且出现了巨大的。
『思考』世界著名的城市带有几个?分布有什么有利条件?[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城市化的内涵〖探究活动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中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 ___等生产。
(5)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 __污染、____ _____污染、______ _污染、____ ____污染等。
知识点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探究活动2〗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1)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和表2-2-1,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并从中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和规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和规律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城镇化是国家崛起的必然趋势。
目前,城镇化在许多国家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水平上,正轰轰烈烈地推进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吸取和借鉴这些国家成功的城镇化经验,不仅可以从社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轨迹,而且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一)全球城镇化总体情况。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达55-60%,而我国仅为32%。
全球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
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世界后半期出现的。
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
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
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及模式。
●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综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它不仅仅是人口的简单聚集,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更高一级城市型社会的转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它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其进程一般沿着起步快速发展—高位趋缓的轨迹来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的形态特征与内在机制都发生着较明显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该阶段第一产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所以城镇化的速度比较缓慢。
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一70%之间,该阶段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
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镇化水平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 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
城市
人口(万)
1.纽约(美国)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城镇化)
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 还有哪些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 移到第二、三产业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 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
一、同步城市化
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 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 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 现得相当明显。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 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 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 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 象,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
城市人口 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 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 重迅速上升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特点和变化,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1.经济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贸易壁垒的降低、通信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等活动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相互关联,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2.工业化和城市化:战后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加速了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改变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
同时,城市化现象迅速发展,人们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中心。
3.科技革命:二战后,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催生了数字化经济的崛起。
科技的推动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4.跨国公司的兴起: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跨国公司利用市场开放和全球资源配置,跨越国界进行生产、销售和投资,形成了跨国经济网络。
跨国公司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发展。
5.经济不平等与发展差距:尽管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不平等和发展差距的问题。
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增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地区面临着经济困境和发展挑战。
这导致了全球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和发展差距的扩大。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经历了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科技革命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兴起,以及经济不平等与发展差距的存在。
这些特点深刻地塑造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并对全球经济的繁荣和不平等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现代文明的探索拓展——二战后的当今世界(1945年至今)
1945年至今,是两种现代化模式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政治上:政治格局——冷战对峙与多极化趋势;国际局势——和平发展与中国方案。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
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空前高涨,众多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经济上:发展趋势——制度化与体系化;两种制度——宏观调控与放权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一度增长较快。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变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苏联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都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上:现代科技——信息时代与人工智能;文学艺术——现代主义与多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四、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国际法的发展(1)《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及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二战后,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2.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1)美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3.现代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1)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2)社会保障①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百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
本文是通过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上的数据,对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主要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比较。
一、城市化的基本内容1、定义:城市化也称作是城镇化、都市化。
从地理学角度来说,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从生态学领域来说,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演进过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背景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
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得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这期间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1950年左右,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发达国家: 1、起步早。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有不同说法,但城市一旦形成、产生,即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城市产生和早期发展阶段;②中世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时期);③工业化时期(近代时期);④当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先后出现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建都提尼斯,后又建新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开始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乌尔、巴比伦、亚速等以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城市国家,在此影响下,小亚细亚和东地中海的克利特岛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城市文明。
在此同时,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城、摩亨卓达罗城)和我国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
欧洲、美洲、非洲的城市建立较晚,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城市首先在希腊出现,因铁矿开采导致的生产力大发展和地中海沿岸贸易往来的发展,希腊随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如雅典、斯巴达等),其中雅典由于良好的地理条件发展成40万人口的当时最大城市;通过移民,希腊的城市文明还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和黑海地区。
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罗马开始强大,公元100年前后,罗马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各地建立行政中心、军事基地、市场,伦敦、巴黎等欧洲著名城市开始兴起。
美洲最早的城市建立在公元前300年以前,非洲也在公元100年前就有城市的存在。
总之,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
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特点:1.城市大多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2.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城市间没有严格的劳动地域分工,城市需要从各自的自然环境中生产自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内有不少农田,呈现田园景象。
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含答案解析)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理解衡量城市化的指标,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4.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1)概念: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①____________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衡量指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a.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与城市经济发展③__________。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④______,发展水平⑤______,与经济发展程度⑥____________。
(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a.发达国家城市化阶段相对完整城市化→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形成了低质量的城市化。
c.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城市环境要素a.自然要素:大气、土地、生物、园林绿地及水体等。
b.⑩____________: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工业设施、文化设施、城市垃圾等。
2.城市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问题a.城市环境⑪________:⑫________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⑬______污染、电磁波污染、⑭______________污染。
b.生态失衡。
(2)社会环境问题a.城市交通⑮________。
b.居住条件差。
c.⑯________困难。
d.社会秩序混乱。
3.成因:⑰__________、⑱__________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含义: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2、开启: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开启。
3、表现: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4、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5.发展概况(1)英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2)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近代中国①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出现,吸引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4)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的改善(1)背景:①城市的发展。
②建筑技术的革新。
(2)表现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普及。
2.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1)二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功能日益广泛。
(2)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纷纷出现,多种功能整合。
(3)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4)各种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发展历程(1)世界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必必修二人教版 高一下暑假作业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
第2章第3节城市化看一看【学问回顾】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图所示:(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进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早(自产业革命开头)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头)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进展趋势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消灭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快速膨胀合理性问题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进展水平不相适应,消灭很多社会问题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简洁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气候猛烈转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四周地区的局部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简洁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
残留河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格外紊乱道也简洁因富养分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转变最深刻的地方3.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削减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工交建设节省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省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削减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自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进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接受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把握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进展,增加就业岗位想一想1.发达国家为什么会消灭逆城市化?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分和联系是什么?3.爱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实行哪些主要措施?练一练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进化示意图(含猜测)”,读图回答1-2题。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 崭新的时代。 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一 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煤田和沿海地区)形 成城市密集区域。 如英国的兰开夏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 大西洋沿岸地区和五大湖地区都形成城市密集 区域。
欧洲“自由城市”的形成
欧洲新城市发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称“自 由城市”、“帝国城市”。实际上以城市为中 心、管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与古希腊城 邦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封建制度下的共和政体。 12—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 那亚、德意志的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克隆 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国家。 至今,汉堡、不来梅仍拥有庞大的自由港区。
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20世纪上半叶,城市化仅出现在先进的工业国 家,并未在世界范围内铺开。1900年时,城镇人 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只有英、澳、德三国。 1940年增加到十几个,大部分为发达的工业国。 二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从50年代到 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 这一切都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中世纪欧洲城市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1、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如汉萨同盟。 最多时参加城市达160多个。 2、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家、自由城市、帝国 城市等政治客体,说明城市在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 位,也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3、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现代国家出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那个时候,工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开始迅速发展。
在 19 世纪,一些欧洲和北美国家率先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
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工业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推进。
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经历快速的城市化。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像中国的上海、印度的孟买、巴西的圣保罗等,都成为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大都市。
城市化的进程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接着是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到了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城市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
人们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城市还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水电供应等。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也更加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土地利用方面,城市的扩张导致大量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被占用。
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建成了高楼大厦、工厂和道路,这不仅减少了耕地面积,影响了粮食生产,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的建设和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这可能导致资源的短缺和过度开采,给生态平衡带来压力。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
城市化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的堆积,都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世界的城市化和城市问题
世界的城市化和城市问题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背景、城市问题的表现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世界城市化的背景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社会活动等从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和用地城市化两个方面。
人口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用地城市化是指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区逐渐变为城市用地的过程。
1.2 世界城市化的历程世界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城市化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以英国为代表,城市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问题主要集中在住房、卫生、就业等方面。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后):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这一阶段城市问题更加复杂,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民窟等方面。
3.成熟阶段(二战后至21世纪初):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放缓。
这一阶段城市问题开始向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1.3 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目前,全球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城市问题的表现城市问题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
城市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 人口问题1.人口规模过大:城市人口过多可能导致资源紧张、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2.人口结构失衡:年轻人口比重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老龄化等问题。
3.移民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可能导致城市贫民窟、社会融合困难等问题。
2.2 住房问题1.住房供应不足: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需求不断增加,但供应不足,导致房价上涨、住房困难等问题。
二战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二战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自1939年至1945年,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这场战争,其影响深远,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人权意识带来了重大的冲击。
首先,二战导致了全球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作为战争的核心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轴心国在战后遭受了严重的惩罚和限制。
同时,盟军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苏联,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开始主导全球事务。
这种新的国际秩序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世界分为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东西方阵营,这种对立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其次,二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期间,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军事生产的力度,大量资源被用于战争物资的生产。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世界各地的工厂和基础设施的破坏,使得战后的重建工作变得艰巨。
然而,正是这种重建工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战后,各国纷纷实施了经济改革和重建计划,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二战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为战后的国际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
除了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二战还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这种种族灭绝的罪行震惊了世界,引发了人们对人权和种族平等的深思。
战后,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确立了保护人权的国际标准。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
例如,女性在战争期间积极参与了工作和战争努力,这使得妇女权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战后,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妇女解放运动也迅速兴起。
最后,二战对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期间,大量的士兵和平民丧生,无数家庭被摧毁,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
战争还导致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和难民潮,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寻找安全和稳定的生活。
这种人口流动使得全球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城市化进程,二战后世界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9.06亿,其中大约2.17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里。
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
在1900年-1950 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
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1995年,伦敦大约有700万人口,在1998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
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
而到1921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当西欧城市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
在1860 年-1920年间,美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实现了其高度城市化。
1860年,其城市人口不到20%,到1920年其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美国的东部地区,包括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工业化较早,是美国最早实现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美国1790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当时5%的城市人口聚集在美国的东海岸。
二战期间,国防工业的快速增长,使西部城市迅速得以发展。
80年代城市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南部的弗罗里达、得克萨斯和亚利桑大几个州。
东北地区城市化则减慢。
近十年的城市人口增长,90%发生在南部和西部,表明了其人口向美国南部,西部边陲地区流动的趋势。
现在美国十大城市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区。
加拿大的城市化发展与美国相类似,当美国的城市人口大规模集聚在东海岸和西海岸时,加拿大的城市人口则集聚在南部的边境地带。
目前,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是77%。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比一些西方国家晚百余年,由于其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已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1920 年,日本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8%,但是,到二战后的1955年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为58%。
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目前其城市人口比重为79%。
根据联合国社经资料与政策分析部人口司资料显示,1994年东京总人口为2650万,在世界超大城市中保持领先的位置。
从1970年以来,东京一直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15年。
在大洋洲国家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总人口最多,它们基本反映了该地区的城市化状况。
1994年两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0%。
2000年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城市人口比重为85%。
大洋洲地区的特点是没有一座城市总人口超过500万,总人口在100万-500万的城市由1950年的2座增加到2000年的6座。
在近几十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又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郊区化或反城市化。
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
很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
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开始于北欧和西欧,随后在七八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如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其中在西欧和美国表现较为突出。
在60年代,美国全国6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了140万,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0个减至16个。
这16个大城市人口总数也减少220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2.2%降到9.7%。
纽约市的人口减少了36.6%。
在70年代和80年代间,许多城市包括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新奥尔良、匹兹堡和圣路易丝等,总人口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有些城市在这期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
在60年代,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
在1970年-1985年间,伯明翰、利兹、伦敦和曼彻斯特人口增长率为负,在1985年-1995年期间,其总人口也基本没有增加。
从1970年-1985年期间伦敦人口负增长率超过1%,共减少了125.9万人,从而失去其大都市的称号。
在其他一些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其现有资料表明,这一现象仍在进行当中。
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通讯业及交通业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
另外,由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大量向城市聚集,造成城市的拥挤和环境的恶化。
于是大城市中的富人首先开始离开城区,搬到生活和条件好的郊区。
随后中产阶级和大城市中心区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也搬到郊区。
最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也是城市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
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曾为殖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
二战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
有资料表明,从1800年到19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由3000 万人增加到1.35亿,而农村人口却由6.7亿增加到11.67亿。
自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有关资料表明,1950年-1985 年3年间,城市人口比重也由17.3%增加到31.7%。
而且仍以相当高的加速度发展。
在亚洲,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显出很大的地区差异。
以中国为例,建国后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进程一直非常缓慢。
1978 年,中国结束了其计划经济时代,才开始了一条类似美国、德国和英国在18、19世纪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城市化步伐随之加快。
1978年,还只有不到1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1995年上升到29%。
而今,城市人口比重已上升为31%。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后十年间,中国将迅速发展为一个工业社会,中国的城市人口在未来也将成倍增长。
由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1999年中国城市已经达到了666个,比1980年增长了三倍,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399个。
中小城市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城市将会达到800个左右。
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其他国家如印度的城市人口大约是28%、越南是20%、菲律宾是5了%、马来西亚是56%、土耳其是61%、中亚地区是66%。
韩国由于其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就达到了80%的城市化水平。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一样,近二、三十年来都保持了相当高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目前资料显示,在玻利维亚,大约只有61%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而阿根廷是89%,乌拉圭和委内瑞拉达到91%。
中美洲国家的城市人口处在45%-60%之间,其城市化程度明显低于南美洲国家。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和世界上其他区域相比,非洲的城市化进程要慢了许多。
1856 年,非洲有2万人口以上的城市9个,6万人口以上的城市3个。
大多分布在近海的地方。
1990年,非洲城市人口只占25%。
而且非洲内部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十分明显。
以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例,东非城市人口比重占21%,中非占33.2%,北非45.9%,南非48.1%,西非占36.6%。
非洲较大的城市有开罗,其人口为1100万,其次是阿尔及尔270万、开普敦240万。
非洲国家共同的特点是都只拥有一个以出口为主的、面向国际市场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与亚洲、南美洲相比,其城市人口增长率具有更高的水平。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特别快。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超过4%。
1950年,世界上只有纽约和伦敦两座城市的总人口达到800万以上,到1970年,达到这一规模的城市增加到11座,其中就有5座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1994年中期,全球共有22座总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城市,其中16座在发展中国家。
2000年世界上20个最大城市中,发达国家仅占9个,而发展中国家的已升至16个。
联合国估计,到2015年,全球该规模的大城市将会达到33座,而仅亚洲就会占22座。
目前世界15座最大城市中分别有11座在亚洲地区,两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一座在非洲地区,只有一座在北美洲。
例如,在1960年-19130年的20年间,曼谷人口从213万增至515 万。
在这20年中,伊朗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1个增至6个,印度由11个增至36个。
在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的24个增至1985年的147个,而发达国家仅由51个增至126个,前者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后者。
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人口的20%,集中在世界各国的78个,人口超过400万以上的大城市,而这78个大城市中有一多半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1950年到203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4.46亿增加到10.15亿,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3.04亿增加到40.2亿,二者分别增加2.28倍和13.49倍。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
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有3%,发展到1900年。
也只有14%。
而经过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达到了5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情况。
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个,1970年增至844个。
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年-1970年间由71个增至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发展牛地区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而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持续而迅猛,而发达国家大都已达到高度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