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2)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2)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篇二《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办学理念的反思》摘要: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建了柏拉图学园,其当时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等与同时期的春秋战国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思想作比较,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对现当代高等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柏拉图;反思一、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欧洲大学最早的发源地应从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开始,至此之后,欧洲大学似乎延续了学园的根脉,其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一些最著名的大学。
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学园存在年限之久(接近900年),更在于它创建之初的大学理念。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于唐宋,瓦解于明清。
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
虽然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但那时的大学于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相去甚远。
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只能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
真正能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应从汉代的太学开始,而太学又受着儒学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源头的追踪的结果是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着断裂。
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便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也就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关子大学办学理念的对比(一)柏拉图学园完善的大学理念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生活之后,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外纪念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Aeademus)的墓地建立了其讲学授徒的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此处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篇一《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摘要: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中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通过对比,进一步反思。
既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精髓,也洞察到美国教育的领先,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比较教育教育根据其发生场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在原始社会,学校和家庭未出现之前,教育与生产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原始意义上的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凸显,尽管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然而由于受阶级和特权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可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仍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需要大量的生产力,大量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现代学校才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后来的很长时期内,学校教育几乎成了教育的同义语。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邓小平曾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教育,在保持中国教育精髓的同时,挖掘不足之处,针对性改善,使我国教育能够越来越好。
1中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比较美国幼儿教育阶段是在玩耍中度过的。
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阶段也注意到这一点,一改往日“知识为王”的观点,做了一些改变,比如不允许教10以内的加减法。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一种事实性存在。
造成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原初性定义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篇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
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观念和培养方式造成了中美两国的儿童在成人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东西方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众多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记录,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王晓红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社会中,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
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分数。
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
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
中美教育差异探析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探析论文对于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所区别,还包括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招生录取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等也存在差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教育差异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教育差异探析论文篇一《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摘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性以及原因进行陈述和分析,结合中美文化差异、招生录取以及教学安排的不同,重点陈述了美国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为我国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2-03一、引言随着网络的逐步拓展和全球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对国外的高校教育情况逐步有所了解,也逐步显露出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差距。
美国作为高程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已作为我国学生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同时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析解剖并借鉴其教学优势的国家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作者所在的学科背景为依托,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在美国实验室中的应用和管理。
二、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对于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所区别,还包括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招生录取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等也存在差异。
美国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在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中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挖掘并发挥其作用。
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使其教育更注重于结果他们认为生活是根据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人们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
因此,美国学校传统的课程内容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宗旨则在于引导学生适应人际关系的总计划。
在这种总计划中,集体意识完全主宰着个人的意愿,且等级关系利益得到充分的强调[1]。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浅析论文(2)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浅析论文(2)中美教育差异浅析论文篇三:《浅谈中美基础教育差异》从某个角度上讲,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代表了两个典型。
将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学少悟多”。
究竟是“学”好还是“悟”好?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决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
”每个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的成长情况,其不单单是由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所决定,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四者共同起着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着部分学生的发展情况,来断言整个教育体系的合理性,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
侧重打基础还是侧重创新能力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
在打牢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中美教育互补的最佳形式。
所以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我们有必要挖掘美国基础教育中可以为我所用的他山之石。
一、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创新和独立思维的培养缺失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像一粒先天发育不良的种子,即使移植到多么肥沃的土壤里,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
也许,这就是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的根本原因。
1.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专家Howar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中国考察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后认为,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相对而言,中国的基础教育更重视技能的训练,认为某些技能如算数、书写、绘画必须尽早训练,否则以后就很难掌握,而创造力则可以慢慢提高。
如虎妈、狼爸的故事。
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更重视创新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认为必须尽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这种能力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而一些技能可以慢慢提高。
这两种理念反映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是:美国教育者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而中国教育者往往采用手把手教的办法,让学生尽早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
中美教育的差异作文
中美教育的差异作文前阵子,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国际教育交流活动,这让我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有了一次特别直观且深入的观察和体验。
活动中,我认识了两个小伙伴,一个是来自美国的杰克,另一个是咱们中国的小李。
从和他们的相处以及交流中,我发现中美教育在好多方面都大不相同。
先说课程设置吧。
咱们中国的课程,那叫一个安排得满满当当,从语文、数学、英语,到物理、化学、生物,再到政治、历史、地理,每一门都有严格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
小李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在各个学科之间穿梭,作业多得有时候得写到深夜。
而杰克呢,他们的课程选择就丰富多了,除了基础的学科,还有各种有趣的选修课程,像戏剧、烹饪、手工制作等等。
杰克跟我说,他特别喜欢戏剧课,能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欲。
再看看课堂氛围。
咱们中国的课堂,大多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做笔记。
要是有谁开小差或者说话,那可少不了老师的一顿批评。
小李说他们上课的时候都不敢随便乱动,得时刻保持专注。
而在美国的课堂上,那可就热闹多了。
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朋友,大家可以随时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杰克说他们的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有时候争论得面红耳赤,但都特别开心,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能得到尊重。
还有考试和评价方式。
咱们中国,那考试可是一件大事,期中期末考、月考、周考,各种大考小考不断。
成绩那可是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家长老师都盯着呢。
小李每次考试前都紧张得不行,生怕考不好被批评。
而在美国,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等。
杰克说他们就算考试没考好,老师也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到提高的方法。
就说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一个小组活动。
任务是做一个关于环保的项目展示。
小李马上就开始规划,按照他在学校里学到的方法,先确定主题,然后分工收集资料,整理成详细的报告。
他的思路特别清晰,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在中美两国这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反映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反映在学生生活、健康心理等情况上。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并探讨如何从不同的方式中获益。
一、教学方式在中美教育中,教学方式是两国的一个明显差异。
在中国,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管理者,教师主要传授的是学科知识。
而在美国,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教师往往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
因此,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方式。
中国学生通常在课堂上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解,后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记忆来完成课外作业和考试。
而在美国,则会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寻求答案,包括与同学讨论、阅读课外材料等,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科设置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科设置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除了主要学科外,还有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是中国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而在美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学科则更加广泛,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种差异也表现在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上。
在中国,学生会按照课程表和机器码制度生活,在校外活动和社团文化方面的支持则较为有限。
而在美国,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是学生社交和各种技能的发展重点,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和便利性。
三、学生心理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教育系统普遍存在过重课业的问题,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限于考试成绩和未来职业前途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责任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则更加强调平衡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美国,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进行体育、艺术、社交等活动,这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
同时,在美国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这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平衡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范文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范文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途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下面将就中美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比较。
首先,中美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有所不同。
在中国,高考是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方式,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考成绩进行选拔。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更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SAT、ACT等标准化考试,或者通过申请的方式进入大学。
美国的招生方式更加灵活,兼顾了学生的学术成绩、个人特长、领导能力等多个因素。
其次,中美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高校注重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美国,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采用讨论、实践、团队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此外,美国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还可以跨学科学习。
再次,中美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主要由教育部门进行,通过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
而在美国,质量评估主要由独立的认证机构和学术协会进行,评估的指标包括教学质量、研究水平、学校治理等多个方面。
美国的质量评估机制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术水平。
最后,中美高等教育的学费和资助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公立高校的学费相对较低,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资助。
而在美国,高校的学费较高,学生一般需要通过自费、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支付学费。
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经济独立性。
总体而言,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存在较大差异。
中美教育体制的不同反映了双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中美教育体制的比较既有互补之处,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中方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多样化招生方式和灵活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方也可以借鉴中国高校在质量评估和资助方面的经验,更好地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教育体制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并且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美国拥有许多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独立管理,并且享有相对的自主权。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有丰富多样的学术课程和专业选择,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灌输。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开展独立思考。
此外,美国高校还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尤其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以国家主导为特点,鼓励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术自由,更加重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化探究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化探究中国和美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也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异,包括高等教育观念、效果反馈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从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我国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有益的启示,逐渐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从而促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引言高等教育跟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关系都非常紧密,高等教育水平代表国家的实力水平。
美国拥有许多高水平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体制比较完善,高等教育观念比较先进,为世界培育出许多高水平的人才。
中国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在教育方面获得了不少成果,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仍然不是很高。
美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高等教育自然也有所差异。
从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异来说,美国还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1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我国跟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我国主要是灌输知识的教育观念,这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很好,不利的一面是中国学生不会创新。
不管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期末考试还是实践报告,都注重标准答案,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而美国高等院校注重学生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跟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差别。
中国学生具有较好的背诵能力和知识基础,这也是他们经历多年的应试教育而磨练和积累出来的。
但是美国高等院校要求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多动手操作,很多课程都把大量时间花在案例教学和讨论学习中,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
2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效果反馈上的差异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的效果反馈上存在差异,美国高等院校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即使是一些简单幼稚的问题,老师也会耐心回答。
而有时学生会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提出质疑,老师都会跟学生展开讨论。
试论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
育发放 毕业证书方 面 , 到两年制 的社 一
区学 院给学生发放结 业证书 ,两年制或
三 年制 的学院 ,给 学生发放 准学 士 ( 或 称 大专 ) 学位 ,普通 大学发放 学士学 位
行业机构 负责制定职业标准并进行 职业
等级考试 的报名 、改卷及其他 工作 。可 以说 ,我 国在吸取 了美 国成人 教育的优 势之后更加有效 。
证券 、 行等专业性的课程 , 银 也有 园艺 、
摄影 、服装搭配 、厨师等提高生活情趣 和质量 的课程 ,深受工作人员 的喜 爱 ,
也取得很好的成果 。 2 中 国 的教 育 制 度 . 中 国 的 中 小 学 ,一 般 只有 一 种 学 制
养高新技 术领域的人才 。 “ 以致用 ” 学
才 的需 要 。 2 不 同 的 教 学 模式 . 美 国 的 高 校 和 中学 都 推 行 学 分 制 、
的教育模式 而建立 的,是 以提 高成 人尤 其是工作 的人职业技能为 目的的教育 。
但是进行成人 教育的权 限局 限于大学 ,
技术学 院 ,三年制 ;最 多的是提供综合
虽 然 科 举 制 度 有 助 于 国 家选 拔 优 秀 的 人
学习的知识 面非 常广泛。尤其在我 国高
考 的 压 力 下 ,高 中 生 成 为 学 习压 力 最 大
在美 国 ,中、小学校有 不同的学制
形 式 ,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① 小 学 4年 +
的一个群体。
我 国 的 大 学 教 育 中 ,学 生 数 量 和 大
中学 4年 +高 中 4年 ;②小学 6年 +初
学数量均 已居世界之首 。 随着改革开放 ,
中美教育差异研究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研究论⽂ 教育是⽴国之本,强国之策。
中美两国由于⽂化背景、教育传统等的不同,在教育质量和⼈才培养⽅⾯存在差异。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中美教育差异研究论⽂,希望⼤家喜欢! 中美教育差异研究论⽂篇⼀ 《中美教育的差异及思考》 摘要:教育是⽴国之本,强国之策。
中美两国由于⽂化背景、教育传统等的不同,在教育质量和⼈才培养⽅⾯存在差异。
本⽂就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进⾏了初步的分析和⽐较,以为中国的教育改⾰提供⼀些启⽰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美国教育差异思考 教育是⽴国之本,强国之策,是⼈⼒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质量和⼈才培养等⽅⾯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
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的教育,“学少悟多”。
换⾔之: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重视“⼴”和“博”。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
我们分析了⼤量的事实和资料,并结合对美国教育的实地考察,进⾏了初步的探讨: ⼀、中美两国的⽂化背景、教育传统及教育观的不同 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励读书⼈“学⽽优则仕”。
⼏千年的教育传统,造就了中国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以考试论英雄。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巧;学⽣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是会考试的机器。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类固有知识的传承和掌握。
教师在课堂中的所有教学⼿段都是向孩⼦们灌输⼤量的知识,然后⽤作业、考试强化学⽣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所有考试题⽬的设计都是考查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探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有助于加深教育模式的改革。
美国的教育代表着典型的西方教育模式,而中国的教育则代表东方传统教育模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篇一《探析中美两国学校教育的差异》[摘要] 探讨了中美教育观、知识观、教育规划的差异,分析其教育效果。
[关键词] 教育模式基础与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适应社会并成长为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方法以传承不同的社会文化。
探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有助于加深教育模式的改革。
美国的教育代表着典型的西方教育模式,而中国的教育则代表东方传统教育模式。
本文比较了中美教育观、知识观和教育规划方面的差异,对其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1.教育观、知识观的不同引起的教育效果的差异中美两国学校教育中最明显的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
譬如,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界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阶段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
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普遍使用。
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
中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工作的领域. 开发那些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
因此,在闭卷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考不过中国学生,而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远远比逊于美国学生。
显然,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精神。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在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异方面,本文对比了两国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同。
在师生交流与合作模式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模式。
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中美的评估标准和机制也有所差异。
中美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也有各自特点。
文章提出了加强师生国际交流合作、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本土高校国际化水平等结论,以借鉴中美经验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师生国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美经验借鉴、国际化水平、师生交流与合作模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化办学模式。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不同的体制和文化传统,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
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分析其中的利弊并提出一些借鉴经验和建议。
通过比较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师生交流与合作模式、质量管理体系和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差异,可以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国高校更好地理解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更好地借鉴和应用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借鉴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师生交流与合作模式、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差异,探讨如何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国际化办学策略和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高校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区别
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区别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在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还是在国际影响力上,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两个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一、教育体系和结构上的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大学和学院构成,主要分为本科学位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这些学校通常由政府牵头,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知识的专业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基础知识的培养。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除了大学和学院之外,美国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例如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
美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十分灵活,学生可以选择从研究型大学、文科学院到职业培训学校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此外,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招生制度和选拔模式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比较统一和集中。
学生通过高考成绩来申请大学入学,高考的成绩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考分数决定了学生可以申请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
在中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非常高,竞争激烈。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制度来申请各种不同的学校和项目。
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除了学术成绩,还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领导能力、志愿活动等因素。
此外,美国的大学录取过程还包括面试和推荐信等评估方式,这更加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三、学习氛围和教学方法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考试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循教材内容,另一方面也注重背诵和记忆。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中美教育发展水平及差异也是相当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而带来的结果。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教育反映出的是不同社会文化内涵。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篇一《中美教育观的差异》摘要: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是脆弱的、需要经常鼓励和赞美,他们遵循孩子的天性,主张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关注生活经验,引导多元发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中国的家长认为孩子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或用训斥的方式就可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中国的课堂教学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老师在教学上严谨性强,课堂知识容量大且深,但是灵活性不够强,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之势。
这种教育思想的最终体现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上。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观以及学校教育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方教育的区别,从中西方的教育方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对我国教育方法上的改进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教育观差异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正稳步向前,国际上的竞争也越演越烈。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要培养优秀少年,教育是关键。
教育从很大方面有得益于文化的传承。
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国家教育理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如美国拥有着并不长久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业绩却是每个人所看到的,追根溯源还是在教育问题上,美国教育倡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自信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发明自己的方法。
相反的,在中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典型的好学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先人思想精髓,同时也使人们被许多传统和习俗所约束着。
古人有“学而优则仕”,以至于出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中美教育差异比较论文(2)
中美教育差异比较论文(2)中美教育差异比较论文篇二《中美教育差异比较》摘要:杨振宁教授在比较美中教育时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
”那么,在教学方面中美之间到底有哪些具体差别?这些差异又有那些利弊?本文会从中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美差异一、基础教育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美国中小学生的课时非常少,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
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中国初中二年级数理化课本的知识程度与美国一般同类学校的初中三年级持平,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抓好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比如在语言教育方面,美国学校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及语言能力,老师经常会出一些讨论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写作业,比如: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要求根据该行业的特点,询问从事过该行业的成人,写出一篇真实可行的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讲述。
所以大多数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在演讲及与人交往上更胜一筹。
我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是将中美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相融合,使我们的孩子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
在中美教育差异中,最明显的还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
譬如,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相关论文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相关论文中美两国做为当今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其中,在教育模式上,尤其是高等教育模式方面,两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相关论文篇一《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中的校园因素》[摘要]中美两国做为当今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其中,在教育模式上,尤其是高等教育模式方面,两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而这种差别正是由两国当前的国情所决定的。
本文尝试着从中美教学观念的对比以及产生的原因、美国高等教育中校园因素的具体表现和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改革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层次地探讨两国在教育模式上校园因素异同背后的秘密。
[关键词]教学模式文化背景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58-0221世纪的到来,让世界各国都逐渐明白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依靠人才培养这一条道路。
国家竞争力不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归根结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要依靠教育的能力。
作为教育领域的领头羊,注重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
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也就决定了高等教育模式的差异性,中美两国作为集经济、军事和政治为一体的大国,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也尤为突出。
一、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在校园因素上的差异及其背后原因人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人的言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
美国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所以在整个社会中形成的是一种“平等、包容和开放”的气氛。
这也就决定了在美国大学中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就是公开、平等灵活的基调。
这种包容的态度让美国的大学抛开了因循守旧的思想,强调自主、创新和拼搏的精神。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大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文化原因。
相比较美国大学包容的治学态度,中国的大学表现出的是内敛含蓄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篇一《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及其借鉴意义》【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分析对比了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高校结构、教育体制、办学经费、课程设置、毕业生能力与素质以及改革方向等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几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与能力;教育体制;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密切相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
国际间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赛,其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
从长远和人为因素来看,又可以归结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
因此,各国政府无不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但教育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同步,而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高校又有几所进入了世界百强?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发达,吸引了大批留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吸引了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比较还是存在较多的差异。
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在美国一年的访问和教学经历,总结对比了中美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快速发展中国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中美高等教育比较1.1 教育观念美国的高等教育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最好的,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很多人并不赞同,究其原因是中国缺少培养创造力教育,“学多悟少”,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首先中美两国的教育传统有诸多不同。
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学生有问题会及时提问,老师也不会在意授课思路被打断,课后作业很多,学士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完成,绝不允许出现抄袭现象;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继承和体系的构建,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主动思维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种教育方式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了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则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反映了两国对待教育的不同的知识观。
1.2 高校结构和层次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卡内基分类法》(2000版),将美国3941所高校分为5大类:(1)副学士学院(主要以提高就业和专业技能为主的社区学院)1669所,占42.3%;(2)主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授予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各级专业学位,所授学位的50%以上在单一学科领域,如医学院、法学院、工程和技术学院等,766所,占19.4%;(3)培养学士的学士学院606所,占15.4%;(4)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611所,占15.3%;(5)主要培养博士的大学(一般为研究型大学)261所,占6.6%。
由此可见,美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技能的高校和社区大学占高校的数量四成多,而培养博士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培养本科和专业性高校居中。
结构合理,定位和分工明确。
我国高校数量虽然很多,但到目前还没有类似于卡内基的分类方法,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省市等学位委员会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我国现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457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45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其他高校只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或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专科院校。
1.3 办学机构办学机构或称之为办学主体。
美国高校可分为公立和私立,其中公立可分为州立和社区立,私立可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
美国的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都有质量很好、信誉很高的大学,如美国的261所研究型大学中公立167所,私立94所(占36%,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等)。
我国建国后对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一度取消了私立高等学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出现了私立高校。
但私立高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质量和规模、管理经验等都比不上公办高校,因此我国公办高校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我国公立高校的办学主体又可以分为中央(教育部)、地方(省、市、自治区)及教育部和地方联合办学三种。
教育部直属近80所,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后勤部及总装备部有几所,其中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全部属于上述机构。
1.4 办学经费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比较充足,2000年美国教育经费为6737亿美元占GDP(2000年美国GDP为96248亿美元)的7.0%,高等教育2599亿美元占2.7%。
其经费筹措渠道包括政府拨款(联邦、州及社区等)、学生学费、校友及社会捐赠、各种基金会以及企业资助、校办产业等自主创收。
政府拨款是美国公立高等院校的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平均占60%,是私立高等院校的第二大经费来源,平均占20%;学生学费占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的一半左右,占公立高校的20%左右;校友及社会捐款占到总办学经费的5%-6%(各年不等);各类资助和创收在93/93学年为398亿美元占23.3%(该部分收入不影响政府拨款)。
中国教育经费目前为GDP的3%强,来源也可以分为政府性拨款、学生学费、社会捐赠以及学校创收等。
和美国相同点是,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主要办学经费都来自以政府性拨款,即“好大学分享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安排制度”。
学生学费不是公办高校的主要收入但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目前我国国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学费不可能太高,造成了民办高校办学的一些困难。
1.5 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
美国将教育为经济建设的“服务”和“科研”与“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要。
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对专业并没有太多的见解和认识,即使进入大学的前两年也是以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主,进入到第三年才会逐渐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一点与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基本相同。
在美国高校入学率很高,高中生的学校压力比中国小得多(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2007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2%),但进入大学并不等于轻而易举的可以获得文凭离校,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6年毕业率仅为65%。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并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目,但与美国相比跨专业学习或更换专业是十分困难的。
1.6 考核方式美国高校的对学生的考核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和描述的能力,更注重平时作业的成绩。
而我国高校很多老师还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平时作业不多,期末学生突击复习考试,死记硬背,考完试什么也不记得,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考试。
1.7 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对比中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实具有很多相似点,都是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高道德修养和强合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但在实际的毕业生中,美国大学生更能较快的适应社会,他们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利用暑假打工(当然要得益于很多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
而中国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和企业活动较少,往往需要2-3年的过渡期以适应社会。
1.8 改革措施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和完善,但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率先在全球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使美国所有年满18岁的青年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改革思路为:建立适应21实际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因材施教,实行小班授课;强化双语教学,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提高教师素质等。
中国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进行了诸多改革,主要体现在: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拓宽基础知识领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高校间的融合以及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等。
培养具有强烈开拓精神、自信心、独创性、敢于挑战权威的开拓型或创新型人才。
新世纪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强调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即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创造能力等。
2.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通过以上中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不足,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在各国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能统一而论,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市场日趋国际化,改进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2.1 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教育市场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扩大和开放我国教育市场,吸引和引进更多国际留学生和具有国际教学经验的名师。
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归国或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加大和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从学生的联合培养到科研合作和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表明了我国高校走出国门、接受外来教育资源的信心和能力在不断增强。
但在引进外籍教师方面还比较欠缺,有能力有资金的高校可先行一步,进行教师的交流,对于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2.2 扩大教育投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较低,教育投资小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在教育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高校自身也要积极拓展融资途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改革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给高校带来了大量机会和科研方向,而高校具有高学历和技术层面的人才,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准和科研水平,科研经费相对较为充足。
社会融资、校办企业等也逐渐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一部分。
2.3 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美国高校众多,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世界公认的理科院校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以理工科为主,共培养出77位诺贝尔奖得主。
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虽然很小但在美国排名第76位,就是因为其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地质、石油、化工和新能源为基础,不断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优势专业。
要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生存下来,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扎实自己的基础、明确办学思路、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实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材和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更多的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