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简介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书籍介绍

全球视野的历史观
多元文化的交融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02
研究重点
人类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
01 全球历史发展脉络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 展脉络,强调了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影响。
02 历史事件间的关联
作者深入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它们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共同推动作用。
斯塔夫理阿诺斯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与社会 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以全面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规 律。
全球角度的研究特色
斯塔夫理阿诺斯强调全球整体的历 史发展,突破了传统地域历史的局 限。
著作中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 碰撞,揭示了全球历史中的多元文 化特色。
作者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全面深入地 分析了全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探讨
宗教的影响
01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深入探讨了宗
教对世界各地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科学技术的革新
02
书中还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全球
历史的演变,以及科技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应
用。
跨领域的互动
03
斯塔夫理阿诺斯还强调了宗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
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全球历史的面
03 跨文明比较的视角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作者揭示了人类历史事 件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在全球历史中的位置。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与相互作用
01
02
03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理阿 诺斯强调了局部地区与全球整体 之间的对抗关系,揭示了不同文
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全球通史

读书笔记三《全球通史》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用全球历史观研究世界历史,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
《全球通史》是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主线,而不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
本书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1500年的世界以前和1500以后的世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全球通史》中用三章的篇幅介绍了了中国文明和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和东方倭寇欺辱的历史。
在最后一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中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同世界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
读后受益匪浅,使我对儒家思想和当代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一体化有了探索性的认知。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强盛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笔者的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学校不开设历史课,所以笔者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无所知。
读高二时,正值神州大地开展史无前例的“批林批孔”运动,伟人毛泽东把孔子从“大成至圣先师”的尊位上揪下来,让全国人民进行“大批判”。
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个“孔老二仲尼丘”。
他一生主张“克己复礼”,刚当上鲁国大司寇,就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
这是我对儒家思想的启蒙认识。
我读完司马迁的《史记》之后,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到处是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全球通史简介

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
自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
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着作前后一贯。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作者:[美]斯塔夫理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1999-05出版)的全球通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目录如下:1500年前的世界第一编文明之前的人类第一章引言:世界史的性质第二章人类——食物采集者第三章人类——食物生产者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第四章古代文明的起源第五章古代文明诸类型第六章古代文明的结束第三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第七章最初的欧亚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公元500年)第八章希腊和罗马的文明第九章印度文明第十章中国文明第十一章古典文明的终结第四编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500-1500年第十二章欧亚大陆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1500年第十三章伊斯兰教的兴起第十四章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第十五章传统的拜占庭第十六章传统的儒家文明第十七章革命的西方文明第五编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第十八章非洲第十九章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第二十章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后记1500年以后的世界序言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一章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第二章西欧扩张的根源第三章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第四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第五章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六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1763年第七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第八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第九章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十章科学革命-1914年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第十三章俄国第十四章中东第十五章印度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第十七章非洲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第十九章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第四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第二十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第二十一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第二十二章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第二十三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第二十四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第二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第二十六章从大同盟到冷战第二十七章诸帝国的终止第二十八章两极分化的结束第二十九章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第三十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附章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的影响译后记重要意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作,对于中国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全球通史》介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著名哲学家 汤一介
评论
• 《全球通史》的成功之处,首先就在于它强烈而深刻的现 实感。二《全球通史》不同凡响,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 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西 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但 后来“由于好战的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国家历史的编 纂获得强有力的推动,而先前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则消失了。 一战或二战后,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又在西方学术界重新燃 起,代表性作品包括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 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多卷本《历史研究》、麦克尼 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和《世界历 史》,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
英国著名史学家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3.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 奠基性的杰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 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对我国高校世界史教材编写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
4.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 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谢谢
Thanks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
作者简介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 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 一系列学术荣誉。
全球通史十个史实

全球通史十个史实如下:
1.最早的人类出现:约600万年前,人类从灵长类动物中分化出
来,开始使用天然工具,向初级人阶段过渡。
2.农业革命:约公元前10000年,人类从狩猎采集阶段转向农业
社会,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从而实现了粮食的生产和储藏。
3.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进入统一王国时期,建立
了世界最早的国家。
4.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对
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法律、建筑和文学。
5.欧洲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
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6.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初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其性质是一场
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神权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
7.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终于19世纪40年代,
其性质是一场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
8.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4月19日至1783年9月3日,美国13
个殖民地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最终导致美国独立。
9.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至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
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10.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规律时,既批判了那种企图凭借法律来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也抛弃了那种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历史书介绍全球通史

历史书介绍全球通史全球通史是一部涵盖全球各个历史时期、地区的历史书籍。
它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世界被分割成不同的文明圈。
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对全球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文明的兴起和衰落,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中世纪。
这个时期的全球通史主要关注欧洲的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崛起和中国宋朝的繁荣等重要事件。
同时,中世纪还见证了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扩张,以及印度教和佛教在亚洲的发展。
接下来,全球通史进入了现代时期。
这个时期的全球通史主要关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和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
同时,美洲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化,以及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
进入20世纪,全球通史亦步亦趋地展开。
这个时期的全球通史主要关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冷战、殖民主义的终结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等重要事件。
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全球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全球通史在当代继续延续。
这个时期的全球通史主要关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崛起、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等重要事件。
同时,全球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碰撞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全球通史是一部涵盖全球各个历史时期、地区的历史书籍。
它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进行梳理和解读,呈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
无论是古代的文明兴衰,还是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宗教发展,亦或是现代的科技革命和全球化进程,全球通史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人类历史的视角。
通过阅读全球通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全球通史

• 2、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意 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 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又归于一个结局……因此,要对 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 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 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 • 3书中每一编的最后,都有一个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对 于学思结合,特别是历史学习中强调的史论结合相一致。 这方面的启示有的可以更正我们流行多年却是错误的观点, 也有的可以提供观察历史的独特视角。
• 《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是作者近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 《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共有7个版本。 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 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 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 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本书一经问世,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该 书原文厚达一千余页,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本世纪70年代多极世界相 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本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 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 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本书吸收了近二十年来世界 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并以较大篇幅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的世界历史,故全书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 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 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 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更便于读者进一步研究。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其实他的作品还远不止这一部,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可惜的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于 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拉荷尼亚去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后的版本。
二.内容概要《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述1500年前的历史,下册是1500年以后的历史,。
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作者从文明之前的原始人讲到欧亚大陆的古文明,再到欧亚大陆中世纪文明和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这漫长的几千年,历史车轮的滚动给人感觉是缓缓的,各地区的文明各自像流水般缓缓流淌,无论是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是较独立、稳定地发展的,尽管各帝国间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比如技术交流,商业联结,文化联结等,但是各帝国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
而1500年后的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翻天覆地,变化迅速,像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改革,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就那么短短几百年间,世界格局不断变迁,世界逐步走向一个整体。
第一编主要讲述史前人类,从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食物的采集再到种族的出现以及农业的出现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大致勾画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指出了当今种族分布的根源。
作者尤其高度评价了农业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1](P23)由于史前离当今时间相去甚远,众多问题皆无定论,作者对众多问题并未妄下结论,而是尽量顾及多种观点,让读者自己裁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通史(World History)是一门涵盖全球历史的学科,不仅仅关注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从全球视角来探讨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对各种文化、国家和地区之间互动的理解,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历史过程和趋势。
全球通史的研究领域包括:大迁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全球化、宗教的传播、科技和思想的交流、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等。
这些主题都体现了全球通史的一个重要观念,即全球历史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而不是由一系列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历史组成。
全球通史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历史、地理、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全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全球通史的教育在许多学校和大学中也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全球通史作为一个学科,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 **大尺度视角**:全球通史关注的不仅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将各个地区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这种大尺度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全局性和连续性,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交互性。
2. **跨文化比较**:全球通史强调跨文化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和社会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享的历史趋势和模式,也可以理解他们的差异和特殊性。
3. **历史联系和交流**:全球通史关注历史的联系和交流,包括贸易、移民、战争、宗教传播、科技和思想的交流等。
这些联系和交流构成了全球历史的网络,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4. **全球问题和挑战**:全球通史也关注全球的问题和挑战,如气候变化、疾病传播、贫富差距、冲突和战争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从全球和历史的视角来理解和解决。
5. **跨学科研究**:全球通史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它借用历史、地理、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复杂的全球历史现象。
6. **多元视角和批判性思维**:全球通史的教育强调多元视角和批判性思维,它鼓励学生从多种视角理解和分析历史,批判和反思历史的传统叙述和解释。
全球通史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新框架,它对于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增强跨文化理解、解决全球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进一步研究全球通史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和议题:
1. **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研究全球化和帝国主义如何影响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探索帝国扩张和殖民主义的动力、后果和反应。
2. **文化交流与转化**: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影响和文化转化过程。
探讨跨文化
的交流途径,如贸易、移民、宗教传播和学术交流等,以及它们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3. **全球经济体系**:研究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世界贸易网络、货币体系、经济垄断和不平等等。
探索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4. **革命与社会变革**:研究各种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对全球历史的影响,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等。
探讨这些运动如何改变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问题在全球历史中的重要性,如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破坏。
探索不同时期的环境观念和环境保护行动。
6. **全球性问题与挑战**:研究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如战争和冲突、人权和社会正义、流行病和全球健康等。
探讨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全球社会和人类历史。
这些议题提供了在研究全球通史时的一些切入点和深入探讨的方向。
研究全球通史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视角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学科和方法来理解全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