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鼓和小鼓 》2

合集下载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能够正确饶口唱唱《大鼓和小鼓》。

•能够简单正确地击打已学习的打击乐器。

•认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唱歌,击打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正确唱饶口唱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材《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要预习相关内容。

•准备好打击乐器:木鱼或手鼓、鼓槌、大鼓、小鼓。

•准备好指示板。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问学生是否喜欢唱歌和听音乐,有哪些欢快的歌曲。

2.教师播放欢快的歌曲,让学生跟着唱,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说唱的感受。

2. 学习唐诗(5分钟)1.教师给学生介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流,也是唐朝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居易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2.教师朗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和同学一起分享文化背景和体验。

3.让学生跟着老师念诗。

3. 学习歌曲和打击乐器(30分钟)3.1 学习《大鼓和小鼓》的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来自《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可在教学时先进行演示听)。

2.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注意声音、节奏和韵律。

3.2 学习打击乐器1.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手鼓等打击乐器,并向学生展示如何击打。

2.让学生轮流尝试击打鼓。

老师可以在击鼓时给出指令,如“大力一点”、“小力一点”、“慢一点”、“快一点”,让学生在击鼓时也能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3.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击打小鼓,一组击打大鼓,学生根据唱歌和击鼓指令协作演奏乐器。

4. 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再自由选择某一乐器进行练习,并加入自己的感性体验。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提供指导或者鼓励,促进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

5. 结束环节(5分钟)1.教师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简单回顾。

2.教师询问学生对今天课堂的感受和建议,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

3.教师给予学生奖励和鼓励,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2012)一年级上册音乐

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2012)一年级上册音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歌曲分析《大鼓和小鼓》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二拍子的节奏为基础,旋律简洁明快,全曲共八小节,分为四乐句。

歌曲内容主要围绕大鼓和小鼓的不同声音特点展开,通过一强一弱的敲击声,生动地展现了音乐中力度的对比,使得歌曲既富有教育意义,又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词内容直接明了,以“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了小鼓,嗵嗵嗵”等简单的词句,生动地描绘了大鼓和小鼓的敲击声。

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内容,并在演唱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力度的对比。

同时,歌词也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声音,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2、在歌曲学习中,认识大鼓和小鼓。

3、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唱: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正确演唱歌曲,并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认识大鼓和小鼓:了解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你认识这两种乐器吗?(课件出示大鼓、小鼓图片)生:鼓师:这两个鼓有什么区别吗?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2、大鼓和小鼓有什么区别?(听老师敲两个鼓)师:听这两个鼓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生: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结:大鼓是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声音低沉有力;小鼓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声音清脆响亮。

3、导入课题:你们知道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是如何表现的吗?它们的声音在歌曲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让我们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一起来了解。

三、歌曲学习1、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分别是怎样的?师:歌曲中出现了什么声音?生: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2、再次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中速3、跟着老师学唱歌谱:注意音准。

1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鼓和小鼓 》

1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鼓和小鼓 》

《大鼓和小鼓》教案一、导入: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奇妙的手势》律动,让学生为上课做好准备;2教师在钢琴上弹几个简单的音,让学生听一听,并唱一唱,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教师用强和弱不同的力度弹奏1、3、5三个音,并用不同的力度演唱,让学生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唱的?有什么不同?3教师分别敲大鼓和小鼓,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力度的不同。

4音乐小知识:告诉学生音乐中强弱不同的音叫做力度,强用f表示,弱用表示;学生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强和弱不同的声音?并起来说一说。

二、节奏练习:1教师在鼓上敲节奏,学生拍手模仿XXXX|XXXXXX|XXX2 请同学们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敲上边的节奏,并模仿大鼓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 f嗵嗵嗵嗵|嗵嗵嗵三、新歌教学:(一)聆听:1请学生们初次聆听歌曲。

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些强和弱不同的声音?生: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2复听歌曲,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生:欢快地、高兴地……3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大鼓和小鼓声音的地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拍手。

(二)唱歌谱:1和老师一起边做柯达伊音乐手势边唱歌谱;2教师弹钢琴,学生跟琴声演唱歌谱。

(三)读歌词: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按节奏朗读歌词;2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按节奏朗读歌词。

(四)唱歌曲:1学生跟范唱录音小声跟唱歌曲;2学生跟范唱录音稍微放开声音跟唱歌曲;3教师提要求:注意大鼓和小鼓声音的地方要唱出强和弱的不同;4教师弹琴,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5边唱歌曲,边加入声势动作;6歌曲接龙小游戏;7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强弱,自己设计表演形式上台表演,教师及时评价并鼓励。

(五)复习歌曲《大雨和小雨》,注意歌曲中大雨和小雨声音的强弱不同。

(六)小结并在《大鼓和小鼓》歌声中结束本节音乐课。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篇1教学内容: 会唱歌曲;认识鼓。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

2 、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教学重点: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教学难点:创编简单的节奏鼓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鼓种类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听民乐合奏《丰收锣鼓》音乐片断。

二、话说鼓:( 1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学生猜—乐器)(鼓)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鼓的世界。

( 2 )趣说“鼓”字。

(图片)●同学们,你见过“鼓”字吗?它是我国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离现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

●传说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脚、鼓上还插着羽毛呢?●“鼓”是象形文字,左半边的“士”,中间“日”是鼓身,下面“一”是鼓脚,上面“ 八”是插着的羽毛。

●右半边的“及”就像一个人的执槌去鼓。

●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 鼓”字多像一个人在敲鼓呀!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

( 3 )鼓的种类名称:图片生:铃鼓、手鼓、腰鼓、长鼓、堂鼓、花鼓、战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 )击鼓方法:设问:在一个鼓上,你们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三、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 )听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绪。

并随音乐律动。

( 2 )学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 3 )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强弱力度特点。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

采用了五声音阶,风格与中国歌曲非常相似。

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

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在“咚咚”和“嗵嗵”下面,分别添加了跺脚与拍手的声势,学生可以借助简单的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强弱”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鼓、小军鼓、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着《大鼓和小鼓》的伴奏音乐拍手进教室,拍手的力度随教师的示范强弱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通过模仿力度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本课的知识点做铺垫)二、知识“声音的强弱”1、导入:同学们在刚刚进教室的时候,你拍手的声音有变化吗?2、现在同学们听一听下面老师要播放的这组声音有什么不同?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强弱不同的声音,你能试着说一说吗?4、这样强弱不同的声音,在音乐中有它自己的名字和符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个新朋友。

5、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出力度记号“f”强“p”弱,让学生认识了解。

6、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设置情景,表现声音的强弱。

比一比哪个组设置的情景多且声音强弱表现恰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聆听、模仿、创编中充分感受表现声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为学习歌曲做铺垫)三、歌曲《大鼓和小鼓》(一)感受体验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乐器朋友,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教师出示大鼓和小军鼓并按节奏敲击,大鼓:你好!小鼓:你们好!)2、教师再次演奏大鼓和小鼓,学生聆听,说一说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声音有什么不同?3、请学生边模仿敲击边按照节奏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4、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日本儿歌《大鼓和小鼓》,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5、现在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用声势表现歌曲吧,当你听到“咚咚”的时候,请跺脚,当你听到“嗵嗵嗵”的时候,请拍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音乐教室、音响设备、歌曲《大鼓和小鼓》乐谱、大鼓和小鼓乐器。
2. 课程平台:无特定课程平台,使用音乐教室内的设施和乐器进行教学。
3. 信息化资源:无特定信息化资源,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视频。
4. 教学手段:采用歌曲教学、分组实践、制作打击乐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 课后自主学习与探究:
-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学习拓展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自己的打击乐器,如拍手鼓、沙锤等,并尝试演奏歌曲《大鼓和小鼓》。
- 学生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 学生可以尝试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音乐活动,与他人合作演奏音乐,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大鼓和小鼓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上册音乐课程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基本节奏和韵律,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音乐课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区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

2.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1.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2.课题:《大鼓和小鼓》3.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听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让学生听辨并区分两种鼓的声音。

3.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通过演奏表现出各自的声音特点。

4.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2.教学乐器:大鼓、小鼓3.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七、教学建议1.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乐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审美鉴赏素养: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和辨别音乐的美丑。

2. 创造性思维素养: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创意地表现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团队协作素养: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开始学习《大鼓和小鼓》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等。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能够跟随简单的旋律进行演唱。此外,学生可能还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能够通过动作和声音表达音乐的情感。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曲和节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并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听觉感知音乐,有的喜欢通过动作体验音乐,还有的喜欢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音乐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大鼓和小鼓》的音乐知识问卷,包括节奏、音调、乐器等方面的题目。
2. 音乐技能练习:请学生录制一段演唱《大鼓和小鼓》的视频,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音乐创作实践:请学生尝试创作一段与《大鼓和小鼓》风格相似的音乐作品,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七、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练习
题目:请根据《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用拍手或敲击乐器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答案:学生将根据《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用拍手或敲击乐器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巩固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2. 例题二:《大鼓和小鼓》的音调练习
题目:请根据《大鼓和小鼓》的音调,用口哨或哼唱的方式进行音调练习。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音乐,这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然而,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候学生的纪律不够好,我需要更好地掌控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大鼓和小鼓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大鼓和小鼓

讲课时间 一、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二、学会运用声音的强弱并背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三、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背唱歌曲。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同力度的声音。

重点: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
背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难点: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大鼓、小鼓、强弱对比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学预案
补充修改 一、组织教学
(一)师生唱问好歌
【设计意图:示意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二)唱音阶歌
老师领唱音阶中的“doremi”并做柯尔文手势,电子琴伴奏。

【设计意图:唱音阶的同时用柯尔文手势辅助音高,同时练声
二、新授
(一)导入
1 .模仿图片中强弱不同的声音进行导入。

【设计意图:分组聆听,是学生感受不同声音的强弱】
2 .对声音进行总结并引出声音强弱的音乐记号“p.f”
3 .连线巩固声音的强弱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力度记号的记忆】
4 .听大鼓和小鼓声音辨别强弱,并引出课题《大鼓和小鼓》
(二)新授
1 .初听歌曲
让学生听大鼓和小鼓在歌词中是什么声音。

并用强弱读节奏。

2 .按节奏型读歌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节奏感,并认识歌词】
3 .师生接唱。

4 .老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

课题《大鼓小鼓》讲课人 高子媛 教学
目标
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大鼓和小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大鼓和小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大鼓和小鼓》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鼓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鼓的声音并不熟悉,导致他们无法积极参与讨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鼓声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鼓的音色。
1.教学重点
(1)认识大鼓和小鼓:学生能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外观、演奏方式及其音色特点。
举例:讲解大鼓和小鼓的形状、大小、材质等,演示如何正确击打大鼓和小鼓,让学生感受和区分它们的音色。
(2)学习基本的强弱节奏:学生掌握音乐中的强、弱拍概念,并能够运用大鼓和小鼓进行演奏。
举例: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理解强弱节奏的概念,引导学生用大鼓和小鼓分别表示强拍和弱拍。
解决方法: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大鼓和小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鼓和小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听到过鼓的声音?”(如街头表演、电视节目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鼓的音色和节奏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节奏。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鼓和小鼓的基本概念、音色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强弱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 -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鼓乐器大鼓和小鼓,并通过唱歌和模拟演奏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鼓和小鼓乐器的基础知识。

2.学会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

3.学会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步骤1. 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1.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大鼓和小鼓》,让他们了解歌曲的调式和节奏。

2.让学生一边跟随歌曲节奏摆动身体,一边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

2. 学习大鼓和小鼓乐器1.分别介绍大鼓和小鼓乐器的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

2.让学生一起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让他们体验不同乐器的节奏和音效。

3.在活动中,鼓手需注意协调性和配合性,如保持一定节奏、协调鼓点等。

3. 集体表演《大鼓和小鼓》1.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担任大鼓手,一组担任小鼓手。

2.老师带领大鼓手和小鼓手一起表演歌曲《大鼓和小鼓》。

在表演中,学生需要注意听音乐,做出正确的鼓点和节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并通过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协调性和配合性,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协调。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跟随歌曲节奏唱响《大鼓和小鼓》来检查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节奏感。

2.在模拟鼓乐演奏中,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模拟鼓点和节奏来检查学生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六、教学拓展1.可以进一步介绍其他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兴趣。

2.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角色,让小鼓手担任大鼓手,大鼓手担任小鼓手,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表演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民间鼓乐器大鼓和小鼓,唱响了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拟演奏了乐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2022年1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小鼓响咚咚》2

2022年1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小鼓响咚咚》2
3指导学生分析歌词。我们也要像小鼓一样,做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4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体会这首歌曲的情感是怎样的?
5轻声哼唱。
6教师范唱。
7.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用自然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并参加小乐器伴奏。
1安静聆听歌曲。
2听准每个字的读音。寻找不认识的字。
3学生指名读歌词,分析小鼓的特点,第一段:聪明听话的小鼓。第二段:懂得关心他人的小鼓。
学情分析:通过对?小蜻蜓??法国号??星光圆舞曲?等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模打歌曲中的节奏。
2能用自然活泼的歌声,整齐准确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3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体会三拍子歌曲特有的韵律感。
1观察鼓的外观。
2桌子跟随教师一起做节奏游戏。
3练习老师出示的节奏。
4认真聆听歌曲,拍手为歌曲伴奏
5每句第二小节的节奏是相同的。
6练习铝板琴。
学生初步了解鼓的构造。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三、新课教学
理解音乐
1小鼓的不仅节奏打得好,歌还唱得特别好听。
2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老师为大家读一读歌词,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模打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小鼓串铃沙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创设
感受音乐
1师生问好。
2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
3孩子们,今天来自音乐王国的一个神秘小嘉宾也想跟我们一起来上音乐课,让我们来根据声音来判断一下它是谁?敲鼓
1师生问好歌。
2课前律动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大鼓和小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听觉辨识、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大鼓和小鼓的音色特点,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培养音乐基本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基本概念。大鼓和小鼓是两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它们有着不同的音色和用途。在音乐中,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来感受这两种乐器的应用,看看它们如何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鼓和小鼓的基本概念、音色特点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两种乐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音乐活动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唱歌大鼓和小鼓》为主题,引导一年级学生认识大鼓和小鼓这两种乐器,学习歌曲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改进。
1.乐器认知: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外形、音色特点,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听觉辨识两种乐器。
2.歌曲学习:《大鼓和小鼓》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适合一年级学生学唱。
3.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和练习简单的节奏。
4.音高练习:结合歌团队协作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5.0_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5.0_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并辨认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掌握基本的音高观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鼓和小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音乐表演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大鼓和小鼓的图片或模型,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械,如鼓棒,供学生练习应用。

3. 制作一个在线教学资源包,包括音乐素材、视频和习题等。

4. 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鼓和小鼓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猜谜语,引出课题。

2. 歌唱教学:(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简单介绍歌曲情绪和内容。

(2)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唱出歌词,教师纠正歌唱姿势和节奏。

(3)学生分句练唱,重点解决大鼓和小鼓的歌词和节奏。

(4)学生完备演唱歌曲,教师评判总结。

3. 创造表现: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进行小组表演比赛。

4. 拓展延伸:请学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第二段歌词,并尝试自己编曲。

5. 教室小结:通过评选“小小音乐家”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大鼓和小鼓》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歌曲表演展示学生的个性。

3. 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演,表现大鼓和小鼓的形象,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寓意。

2. 难点:学生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表现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图片。

2022年1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雨和小雨 》1

2022年1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雨和小雨 》1

?大雨和小雨?教案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音调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二〕通过演唱、表演感受歌曲?大雨和小雨?轻快、活泼的情绪,并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一〕引导学生清晰准确以及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二〕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声音,并加以模仿〔三〕为歌曲?大雨和小雨?创编动作。

教材分析歌曲?大雨和小雨?由两个4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对第一句的变化开展。

旋律流畅,节奏简单,符合儿童心理开展特点。

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特点,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神奇的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声音,它们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清脆悠扬,有的震耳欲聋。

请同学们听听这些都是哪些自然现象的声音?欣赏声音,请学生答复教师:有许多歌曲就是受了好听声音的启发创作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首这样的歌曲。

请学生模仿出大雨、小雨的声音。

二、学唱歌曲〔一〕初步感受1 初次聆听?大雨和小雨?,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聆听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聆听后学生答复,教师总结评价。

2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师范唱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学生听后答复歌词内容,教师评价并完整说出歌词。

〔二〕学习歌词1 ?大雨和小雨?歌曲学习。

2 节奏朗读法教歌词。

例:教师分句带着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分句跟读。

学生完整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朗读。

学生带有力度变化读歌词。

教学要求:带学生分句朗读之后再完整读,注意纠正学生不认识的字的正确读法。

在读歌词时可以渗透“大雨〞和“小雨〞力度变化,带学生有力度比照地读歌词。

读歌词时可以让学生设计简单动作边表演边读,增加趣味性。

〔三〕分句教唱再次聆听?大雨和小雨?伴奏。

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领会“大鼓”、“小鼓”的含义。

2.能根据歌曲旋律,上下运用嗓音,并能正确掌握大鼓、小鼓的节拍韵律。

3.能够准确唱出歌曲《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
•歌曲《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重点
•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唱歌时分辨大鼓、小鼓的区别。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知
1.以唱歌为载体,引入新知。

2.询问学生:谁能说说自己唱过哪些歌曲?
3.教师放歌,让学生感受鼓点节奏。

活动2:练唱
1.让学生跟着音乐老师和节奏练唱,重点训练韵律和节奏。

2.学生们首先跟着老师模仿咿呀学语,打出慢慢加速的大鼓节拍。

活动3:巩固
1.老师播放歌曲时唱出鼓点节奏,让学生边听边拍大鼓。

2.老师模拟小鼓击打,让学生边听边打小鼓。

活动4:练习合唱
1.让学生两人一组,模仿老师的节奏练习唱歌,共同掌握大鼓小鼓的节拍。

2.教师带领全班同学齐唱歌曲《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后记
本节课以歌曲为载体,教授学生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掌握,并训练学生的嗓音,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力。

教师需选择适当的歌曲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鼓和小鼓 -市赛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唱歌 大鼓和小鼓 -市赛

集体备课教案《大鼓和小鼓》定稿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大鼓和小鼓》的伴奏音乐愉快进教室。

1、师生用音乐语言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全体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1)猜谜语。

(课件出示谜面,师边念谜面边做动作,生猜谜。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谜底(鼓)(2)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过鼓,听到过鼓声呢生回答后课件播放这几种场景动画。

(3)播放本学校鼓号队视频(4)鼓的种类名称出示课件:各种鼓的教具三、揭示板书课题《大鼓和小鼓》师:今天我把大鼓和小鼓请来了,想见它们就先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师边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四、探究大鼓和小鼓,解决教学重点。

(1)师把大鼓和小鼓推到讲台前。

(2)师: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节奏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3)全体学生模仿敲打。

(4)让学生说说大鼓和小鼓的音色、音的强弱、音的高低,师板书。

五、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学念歌词。

(再次感受大鼓和小鼓的音色、音高和强弱。

)A师生合作念歌词。

B分男女生念歌词。

C师生一起边跺脚、边拍手念歌词。

(4)学唱歌曲。

A学生跟琴用“啦”哼唱歌曲。

B师教唱歌曲。

C生跟琴齐唱,在有鼓声的地方并模仿敲鼓。

D 学生合音乐伴奏边跺脚边拍手唱歌曲。

(4)学生演唱教师用鼓伴奏后面的节奏六、知识扩展(1)体会鼓在舞蹈之中的作用。

欣赏朝族舞蹈《长鼓舞》片断。

(2)体会鼓在京剧中的作用。

欣赏京剧视频。

七、生活实践(1)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先宣布游戏规则后做游戏。

)(2)让学生说一说最想对鼓说的话。

八、课堂延伸师:小朋友们既然喜欢上了鼓,回家可以用圆形的饼干盒、水桶等模拟鼓敲击鼓点,看谁敲的最好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山小学姜颖课型:唱歌课
年级:一年级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简谱〕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材分析:
声音的强弱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大鼓和小鼓?本身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采用了五声音阶,风格与歌曲非常相似。

歌曲不仅有大鼓小鼓音色的模仿,还有力度的表现,同时在“咚咚〞和“嗵嗵嗵〞下面分别添加了跺脚与拍手的声势动作,学生可以借助声势律动表现力度的变化,以增加演唱时的情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一年级的学生属于低年龄段的儿童,他们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非常善于表现,因此在体验歌曲的过程中,除了运用课堂静态的常规教学方式外,还应采用动态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力度的变化,来进行声势律动的表演。

动静结合,以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2.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能运用声势律动表现歌曲。

3.了解大鼓和小鼓声音的特点,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大鼓和小鼓的音高,体验音
乐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
在歌曲中参加力度的变化,并通过声势律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t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
〔二〕组织教学
1出示大鼓和小鼓,分辨声音特点,模仿节奏
【设计意图:了解大鼓小鼓声音的特点,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1〕出示大鼓、小鼓,用大屏幕上节奏型来欢送 X X|XX X|
〔2〕学生根据大鼓小鼓对应的节奏型来演奏
听听大鼓、小鼓的声音特点〔大鼓厚重消沉、小鼓清脆明亮〕〔3〕老师随伴奏演示乐器,学生思考用哪些象声词来模仿它们的声音〔咚咚、嗵嗵嗵〕
〔4〕用自己喜欢的象声词,跟着老师模仿大鼓、小鼓的节奏 X X|XX X|〔5〕跟老师一起随伴奏来一次,模仿大鼓、小鼓的节奏
2感受力度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前感受大鼓、小鼓在歌曲中强弱力度的变化,为表现歌曲的环节做好准备】
〔1〕老师再随伴奏演示乐器,学生思考老师演奏大鼓、小鼓时的强弱力度有什么变化
〔2〕引出歌曲?大鼓和小鼓?
师:刚刚我们解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又体验了节奏和力度的变化,现在我们就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做?大鼓和小鼓?。

二、新授
〔一〕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听辨歌词、参加声势动作,充分熟悉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快乐、热烈〕
〔2〕认真听辨歌词,说一说在这首歌曲当中,大鼓小鼓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咚咚、嗵嗵嗵〕
〔3〕听歌曲,思考能用哪些身体律动方式来表现大鼓、小鼓的声音〔跺脚、拍手〕
〔4〕随音乐,用自己觉得比拟适宜的身体律动来表现大鼓、小鼓的声音〔5〕听歌曲,思考敲击大鼓和小鼓的姿势,上前展示。

〔6〕随音乐,模仿敲击大鼓和小鼓的姿势。

2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利用科尔文手势表示歌曲中大鼓和小鼓不同的音高,解决学生音准问题,
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2〕处理演唱时的音准
①观察乐谱,咚咚和嗵嗵嗵对应的是哪些音〔低音5、中音5、中音1〕
②钢琴伴奏,跟随老师唱乐谱,学生试着演唱小红圈里面的音符
③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小红圈里面的音符 5. 5.|5 5 5 |5. 5.|1 1 1|
④录音伴奏,跟随老师唱乐谱,并出示柯尔文手势表示小红圈里的音符。

⑤温馨提示:5.唱得低一些,1唱得平稳些,再次演唱乐谱。

⑥加上歌词,随录音伴奏完整演唱。

〔二〕表现歌曲
1强弱力度变化
【设计意图:结合声音强弱的知识,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增强学生对歌
曲的表现力】
〔1〕分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强弱〔大鼓声音强,小鼓声音弱〕
〔2〕钢琴伴奏,尝试参加强弱演唱
〔3〕录音伴奏,分成两个小组演唱〔2次〕
〔4〕录音伴奏,参加强弱表现歌曲
2声势与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肢体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1〕通过身体的声势律动,表现歌曲
①尝试参加跺脚、拍手,表现歌曲
②温馨提示:一只脚跺脚,强而不燥;半掌拍手,弱而有声。

再次表现歌曲。

〔2〕通过敲鼓姿势的动作
①参加敲鼓的动作,表现歌曲
②温馨提示:动作舒展大方,声音优美好听。

3分小组,进行声势、动作的表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
〔1〕分成声势组、动作组
〔2〕进行两次交换,表现歌曲
*〔3〕声势、动作相结合
4分组展示
三、小结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课后进行歌曲表现的练习。

2下课
教学反思:
如今的音乐课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探讨新知识过程中的合、促进者。

对于本课的完成效果,现做以下反思。

1 自由的课堂,不拘束孩子的思维,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本课在“看图做动作分辨声音的大小〞环节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现图片中的声音内容,以亲身的经历去感受声音的大小。

同时,在“参加声势动作,模仿大鼓小鼓发出的声音〞的环节中,让孩子展开思维去利用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声音,来代替大鼓和小鼓,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智慧的课堂,增加学生的讨论环节,减少教师的讲解。

本课在为歌曲设计强弱力度的环节中,增加了学生讨论的环节,让孩子们结合学过的知识,自主讨论研究并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讨论过程中,有表达者、有聆听者,形成民主化讨论气氛。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