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痔疮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方法
痔疮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方法
痔疮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常用于痔疮手术操作。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1. 患者体位:患者取侧卧位,臀部稍微抬高。
2. 麻醉准备:消毒患者臀部皮肤,并使用无菌巾包裹。
3. 麻醉液准备: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或2%纳洛卡因作为局麻液,需要准备一支注射器。
4. 神经定位:用无创刺激仪或生理针找到痔疮神经,一般在肛门附近皮下2cm 处。
5. 麻醉注射:采用微量皮内注射技术,将麻醉液注射到痔疮神经周围组织中,使其麻醉。
6. 麻醉效果确认:约数分钟后,患者应该无痛感,可进行手术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痔疮神经阻滞麻醉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需保持合作。
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具体操作会因医生的经验和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
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最合适麻醉方案。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相关疼痛的方法。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工具,包括麻醉药、注射器、消毒剂、手套等。
2. 定位患者的痛点,一般在腰部或胸部,这是由于这些部位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的常见部位。
3. 给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不适和疼痛感觉。
4. 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
5. 用注射器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周围,以遮蔽疼痛信号。
6. 操作完毕后将注射器和相关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并妥善处置医疗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时,应选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如果操作不当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如果您感到不适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麻醒前准备1.交脚术病人确认择期脚术病人已止术前访视,慢诊病人须正在交病人后相识病情,是可有药物过敏史,末尾的进食、进饮时间,是可存留麻醒禁忌症.是可已挨术前针,何种术前针.决定是可已签佳麻醒共意书籍.2.进室后修坐通畅的静脉通讲,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鼓战度、心电图.决定死命体征稳固后启初麻醒;对于死命体征没有服稳的先做处理.(二)麻醒支配1.用物准备:硬膜中脱刺包.2.体位:锁骨上战肌间沟的病人俯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偏对于侧,肩下垂.支配者位于病人头前.腋路法病人俯卧,头偏偏背对于侧,被阻滞的上肢中展90度,肘伸直,前臂中旋,脚背揭床且靠拢头部做止军礼状.3.定位:1)锁骨上:与锁骨中面上1~2cm处为脱刺面,紧邻此面内侧可扪及锁骨下动脉搏动.2)肌间沟: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3)腋路法:正在腋窝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背,上摸至胸大肌下缘腋动脉搏动消得处.4.脱刺:1)惯例消毒:脱刺前需用2%碘酒及酒粗庄重消毒皮肤,消毒后脱刺面处需铺孔巾或者无菌单.2)庄重按照无菌支配,惯例脱刺,脱刺历程可觅找同感,同感没有明隐时没有克没有及反复脱刺觅找同感.3)推药程必须反复回抽无血液战脑脊液圆可继承推药.5.颈神经丛阻滞局麻药用量:2%利多卡果 10ml0.5%布比卡果 5ml 共20ml0.9%NS 5ml(肾上腺素4-5滴)(三) 术中管造1.周到瞅察,连绝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鼓战度、心电图,干佳记录处事,5~10分钟记录一次.2.根据麻醒、脚术需要适合静脉应用镇定药、镇痛药,加强麻醒.3.麻醒中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并即时处理.1)血压下落战心率缓缓:予赶快补液300~500ml晶体液或者胶体液,慢需提高血压可用麻黄碱10~15mg i.v.;心率缓缓可思量阿托品0.25~0.5mg i.v..2)呼吸压造:举止灵验吸氧,辅帮呼吸,直至肋间肌弛力回复为止,如果爆收齐脊麻而引起呼吸停止,按齐脊麻抢救处理.3)恶心、呕吐:预防矮血压,久停脚术,镇吐药物应用.4)局麻药中毒或者过敏:按相闭的抢救过程抢救处理.(四)脚术中断再测一次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鼓战度,病人死命体征稳固予收脱脚术室.(五)庄重掌握符合症与禁忌症[符合症]上肢、锁骨等部位的脚术及痛痛治疗.[禁忌症]脱刺部位有结核、炎症者属禁忌症.。
神经阻滞麻醉流程
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流程(内部资料)1、术前评估评估内容重点关注饱胃、困难气道、局麻、神经阻滞、全麻的选择,择期手术应该在术前一天进行评估。
饱胃患者重点评估其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有可能引起意识障碍、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困难气道是神经阻滞的适应症之一,但有必要提前准备好气道开放设备;不能因为饱胃和困难气道就使用局麻,而放弃有相对优势的神经阻滞;全麻和神经阻滞的合理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种良好搭配。
为了评估神经阻滞能否满足手术区域的镇痛和肌松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在术前一天用记号笔在患者皮肤上明确的标示出手术切口部位和切口长度,麻醉医师也应该在术前一天用记号笔在患者皮肤上明确的标示出麻醉穿刺点的位置。
对于有以下情况的应该选择除外神经阻滞的其它麻醉方式:①对于麻醉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皮疹、红肿、感染、溃烂等异常情况的;②对于患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相关疾病,存在相关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脊髓灰质炎、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外伤引起的运动及感觉神经断裂急诊修复等;③对于术中或术后早期需要观察相关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患者;如:神经探查、修复术、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2、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风险、麻醉方式的优点和一般副作用的详细描述,有可能需要辅助使用镇痛或镇静药,有可能神经阻滞失败而不能进行手术。
3、术前用药消除患者焦虑,保持情绪稳定而合作,预防局麻药中毒。
常用咪达唑仑1-2mg入室后静脉注射。
4、麻醉前准备①给予面罩吸氧,连接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末二氧化碳监测;②手术安全核查表逐个认真核查(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穿刺点部位与标示);③抢救药:阿托品0.1mg/mL、麻黄碱6mg/mL、肾上腺素0.1mg/mL、司可林10mg/mL;④物品准备:20mL、10mL注射器、穿刺针(22G-25mm等)、消毒棉签、皮肤消毒液、无菌包装一次性治疗巾、纱布;紧急气道开放设备(开口器、牙垫、吸引器、直接喉镜、气管导管、喉罩等)建议常规准备。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准备工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rachiaIp1exusb1ockanesthesia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臂丛神经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主要的分支有:胸背神经、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楼神经、尺神经。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临床医师通过超声显像观察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并在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精准地实施神经阻滞,避免了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阻滞效率。
3适应症主要适用于主要适用于肩部及上肢手术的麻醉,也可用于临床疼痛治疗。
4禁忌症4.1 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
4.2 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者。
4.3 穿刺局部或全身感染者。
4.4 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4.5 局麻药过敏者。
4.6 凝血功能障碍。
5准备工作5.1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签署知情同意书。
5.2 操作前了解病史,亚阅气管镜报告(特别是封堵右肺时注意右肺上叶开口与隆突位置关系,肺癌是否累及左、右主支气管)。
5.3 检查喉镜、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路是否堵塞,套囊是否易脱落)等器械。
5.4 牙垫、胶布、听诊器、吸引器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准备纤维支气管镜备用。
5.5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6操作方法6.1 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术者面向病人。
嘱咐病人不能任意转动头部。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适应证】 用于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症。 【禁忌证】 同上。
【操作方法】
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阻滞术有3种入 路,即腰椎后外侧入路;关节突关节内侧 缘入路;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
1.腰椎后外侧入路
透视下确定注射间隙,常规消毒、铺巾。 取病变间隙旁开6~8cm,腰穿9号针 与矢状中线呈45º,经横突下缘进入椎间 孔,直达椎体缘,即腰硬膜外前间隙。
3.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
患者体位同上,根据X线正位片测量 腰椎关节突关节间隙宽度,确定进针点。 常规消毒后,用l0cm长、7号腰麻针垂直 刺达关节突,标记穿刺深度。
稍退针对准上、下关节突之间向内 倾斜5º~10º进针稍有韧感,即刺进关节 间隙,继续进针遇到较大阻力时为黄韧带, 边加压边进针,一旦阻力消失即突破黄韧 带进入硬膜外前侧间隙。
这是本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局麻药 可阻滞全部脊神经,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药物 从枕大孔进入颅内使患者意识消失。血管扩张引起血 压骤降,甚至心脏停搏。因此本操作必须在手术室或 具有同等条件的处置室内进行,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 升压药物,麻醉机及气管插管用品。
(3)药物误入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 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 性反应,导致惊厥和心脏停搏。
图6水平面观腰部硬膜外隙阻滞旁正中入路 法示意图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全脊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该项操作必 须在手术室内进行,注药后可能出现低血 压,应准备好急救药品。
可能因麻醉平面过高出现呼吸抑制或 窒息,室内必须备有麻 醉机或呼吸器。 硬膜外置管连续注药法比单次硬膜外注药 法更安全。
腰椎管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
内支骨纤维管体表定位:
28~38°
确定穿点后,将穿刺针垂直刺入乳副 突韧带,再进遇骨质,稍提插穿刺针,当 出现麻木、疼痛放散与主诉疼痛的部位一 致时,证明此处为后内侧支,回吸无异常 即可注射药物。
硬膜外神经阻滞V
腰部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操作规程一.适应证(1)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麻醉,手术后连续镇痛(2)外伤后疼痛治疗。
(3)中晚期癌性疼痛的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4)急、慢性根性神经痛的治疗,下肢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泌尿系等痛症的治疗。
(5)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的治疗。
二.禁忌证(1)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全身脓毒血症。
(3)凝血功能异常。
(4)颅内压增加。
三.操作方法(1)硬膜外穿刺用具准备:选用16-l8G硬膜外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1根、5m1玻璃注射器1支、局麻药及其他消毒用具。
(2)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屈背弓腰,双膝关节屈曲并尽量向胸部靠拢。
(3)穿刺间隙和体表定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取L2-3、L3-4、L4-5椎间隙进针,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交叉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或腰3—4椎间隙。
(4)行大面积皮肤消毒。
(5)穿刺方法:腰部硬膜外穿刺可采用正中人路法和旁正中入路法。
(6)连续硬膜外阻滞的置管方法:当确定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将针的斜面朝向头侧或尾侧,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标有刻度的20G导管。
导管应超过穿刺针头端并进入硬膜外间隙3—4cm。
用无菌敷料固定好导管。
放置导管可多次或连续注入药物。
(7)药物及用量:首先注入试验量的局麻药。
一般使用1.6%一2%利多卡因3m1。
注药前必须回吸确认无血及脑脊液。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约占硬膜外穿刺的1%。
(2)全脊麻:将大量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导致全脊麻。
(3)药物误人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导致惊服和心脏停搏。
(4)脊髓直接损伤;在腰2以上行硬膜外穿刺,因动作粗暴或操作不熟练,在穿破硬脊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针可导致脊髓直接损伤。
(5)其他:用17G硬膜外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后,年轻人发生头痛的几率超过75%。
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发生硬膜外血肿。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 目的:对局部神经阻滞实施规范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2 适应证:
2.1上肢手术麻醉;
2.2关节复位;
2.3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3 禁忌证:
3.1 凝血障碍;
3.2 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3.3 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
3.4 患者不同意或不配合。
4 使用人员:
为麻醉专业医师,使用前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科主任考核认可。
5 肌间沟入路法操作步骤:
5.1 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上肢垂直放松紧贴体旁;
5.2 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5.3 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示指下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5.4 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5 以安尔碘消毒二次,注意足够的消毒范围;
5.6 以1% 利多卡因注射局麻皮丘;
5.7 术者右手持3cm长的7号针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入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5.8 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
镇痛目前一般应用0.125%~0.25%布比卡因20ml,或更低浓度;
5.9 注药时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尽量使药液向下扩散。
6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6.1 局麻药中毒;。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腰椎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的详解:
1. 预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坐位或仰卧位,肩部向前下方倾斜20度,使肩甲下缘与腰棘骨接触。
术区消毒麻醉,然后覆盖无菌巾。
2. 定位:用适当方法辨认骨性和软组织的表面标志物,如腰棘骨、髋嵴、耻骨、骶骨等。
通过肌肉的触觉、声音和电刺激,定位椎间隙和神经阻滞点。
3. 皮肤麻醉:扎入麻醉药物,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进入上述椎间隙。
4. 针头进入:将神经阻滞针与指导针连接在一起,通过皮下组织、突子肌、棘下韧带和黄韧带,将针头推进到椎间隙。
5. 确定针头位置:进针过程中,通过监测进针时的电生理反应和液体反应,判断针头是否准确进入椎间隙,并避免进入神经或血管。
6. 注入药物:当针头正确进入椎间隙后,可以注入适量的药物,如麻醉药物、类固醇等。
7. 检查疗效:注入药物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神经阻滞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麻醉解剖-神经阻滞定位
头部1.三叉神经节阻滞麻醉从颧弓后1/3下方,口角外侧2.5cm稍上,正对第2磨牙处进针。
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进针至翼突基底部,到卵圆孔的前方,用X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刺入卵圆孔,到三叉神经节内,注射麻药。
2.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开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前上,经翼突外侧板前缘刺入翼腭窝,上颌神经经过此处(深度约4.5cm),注入麻药。
第第第药。
8.耳颞神经阻滞麻醉在外耳道与颞下颌关节之间或近耳部的颧弓上缘约1cm的发际处,也可在颧弓中点下1cm 处,触到颞浅动脉的搏动。
在颞浅动脉搏动点的同一水平处进针,刺入深度约0.5cm.9.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重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进针点;进针方向应朝外上,稍偏后,穿刺针与面部中线夹角平均约为30度。
10.颏神经阻滞麻醉经瞳孔中心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的交点为穿刺点,进针方向应向前内下,稍偏后,与该处皮肤表面的角度约45度。
颏孔的开口方向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临床实施阻滞定位时应予考虑。
颈部神经阻滞途径:1.颈丛浅支阻滞途径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即神经点)处穿刺进针。
2.颈丛深支阻滞途径ⅱ. C 2、C 2横。
处进 5. 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临床上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常用气管旁入路,即在胸锁关节上2.5cm 与前正中线外侧1.5cm 相交处向第7颈椎横突基部穿刺,用手指将颈总动脉推向外侧,针尖遇骨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
常可出现Horner 综合征,并要注意防止气胸、全脊麻和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
脊柱区(3阻滞麻醉)1.硬膜外隙阻滞麻醉(1)后正中穿刺法①部位:椎骨棘突之间进针,与棘突方向一致②层次:皮肤 → 浅筋膜 → 深筋膜 → 棘上韧带 → 棘间韧带 → 黄韧带 → 硬膜外隙(2)旁正中穿刺法①部位:正中线旁1.5~2.0cm②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硬膜外隙(再进针→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2.蛛网膜下隙穿刺和腰麻(基本同硬膜外隙阻滞)①穿刺部位:L2、3,L3、4或L4、5腰椎之间②层次: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腰椎区域)3.骶管阻滞麻醉俯卧位,将示指和中指的掌面放在两个骶骨角上,以45°角在两个骶骨角之间刺入,当穿刺针碰到骶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几乎与皮肤平行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向前进针(T1~4)﹣3=Moore深度,即达四边孔附近,回抽无血,即可注药4.正中神经阻滞(1)肘部阻滞: 肘关节伸直,平肱骨内、外上髁之间切取肱动脉搏动,在其稍内侧垂直刺入3~5cm,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
神经阻滞记录1
神经阻滞记录1简介神经阻滞可以用来减轻或消除疼痛和炎症,对于手术前后和慢性疼痛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记录了一位患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
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性别:女•年龄:45岁•疾病: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症状:腰痛、下肢放射痛•其他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神经阻滞治疗方案神经阻滞治疗方案包括麻醉医生的推荐和患者的个人选择。
本次治疗采用了立体定向下神经根阻滞。
治疗前,患者进行了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如下:1.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下肢伸直。
2.麻醉医生将患者皮肤消毒,麻醉局部皮肤。
3.使用X线或CT图像引导下,通过特定的器械将空气或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特定的神经根处。
4.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症状是否有所缓解或减轻。
整个治疗步骤约为30分钟左右。
治疗效果在治疗后,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下肢的放射痛减轻。
持续观察显示,治疗效果大约持续了两周,疼痛和放射痛缓解了70%左右。
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复诊,确认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和血压。
3.确保注射的药物量和注射的位置准确无误,避免误伤其他神经。
4.患者需要在治疗后安排好休息和恢复计划。
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体系,可作为患者治疗长期或慢性疼痛或进行手术前后的常用方法。
患者李女士治疗后疼痛缓解,无并发症,显示出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一、神经阻滞术是的直接去末梢的神经干、神经丛、脑肾神经根、交感神经等神经组织或附近注入药物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达到消炎、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人体各部分各种疼痛症状。
二、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程序:1、术前心理准备:对患者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2、术前定位:让患者置于适宜体位,质拟阻滞部位容易观察和操作,确定穿刺点后,去皮肤上要标记。
并对附近的骨骼、神经、血管予以标记。
3、严格消毒。
洗净皮肤、广泛充分消毒术,戴无菌手套。
4、以正确的持针方法先用局麻药穿刺点作皮穿并浸润皮下。
四吸无血继续进针。
以达预定部位后,应再次四吸无血注入剩余药物,需改变穿刺方向必将针尖拨回皮下,再行上述步骤。
5、注射完毕按压穿刺点,观察病人,防范不良反应与合并症的出现。
并矛以TOP射,助进药物的吸收。
三、注意事项:1、医生操作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精神,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水平进行手术。
做好抢救准备和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意外事故与并发症。
2、操作过程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摆放理想的体位与适宜的心理准备。
3、反复确认穿刺点。
4、严格无菌操作,完全彻底消毒术前与术后无菌棉球覆压穿刺点,压迫时间充足。
5、下列情况不宜施术:(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进行抗疑治疗中。
(4)对局麻药过敏者。
(5)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孕娠初期患者。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诊疗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诊疗规范【适应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
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禁忌双侧同时阻滞。
【操作准备】同颈神经丛阻滞麻醉;局麻药用量为20~35ml;有条件时最好使用神经刺激器和神经刺激针进行定位。
【操作规程】1、肌间沟阻滞法(1)体位:病人去枕仰卧,必要时肩下可垫薄枕,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操作者站在阻滞侧的头端。
(2)穿刺点定位:先让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可触及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缘还可触及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间隙即肌间沟;以下3点可作为穿刺点参考:肌间沟平环状软骨下缘或相当于第六颈椎水平;沿此沟向下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取搏动点上1cm 处作为穿刺点(在成人距锁骨中点上约2.5~3cm);头偏向对侧后仰位时肌间沟与颈外静脉走向基本一致,可于静脉前缘进针。
(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一长3~4cm的22G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脚端推进,直到出现异感或触到横突止,出现异感为较可靠的标志。
可反复试探2~3次,以找到异感为好。
若无异感,只要穿刺部位,进针方向及深度正确,也可取得良好阻滞作用。
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局部麻醉药。
注药时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肌间沟,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则使尺神经阻滞较完善。
2、锁骨上阻滞法:(1)体位:病人去枕仰卧,肩下垫薄枕,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操作者站在阻滞侧的头端。
(2)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1.5cm处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皮肤常规消毒,用22G穿刺针经穿刺点刺入皮肤,针尖向内、向后、向下推进针1~2cm后可刺中第1肋骨表面,在肋骨表面上寻找异感或用神经刺激定位器方法寻找臂丛神经当出现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液,无气体,注入局部麻醉药。
不必勉强寻找异感,禁止刺入过深,造成气胸。
3、腋路阻滞法:(1)体位: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肢外展90°,前臂外旋,屈肘上举,手背贴床,呈行军礼状。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疼痛科枕大神经阻滞术操作记录
操作名称:右侧枕大神经阻滞术
操作时间:2022年9月21日09:00-09:20
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位,取枕骨隆突下2c m,再向右侧2c 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穿刺针进针,到达右侧枕大神经处,回抽无血液等后,推入(0.5%利多卡因:1.5m l+地塞米松5m g+维生素B12 0.5m g)消炎镇痛液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敷贴固定。
操作中情况:操作顺利,过程中患者无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继续卧床休息观察1小时,患者仍无上述症状。
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回病房后继续卧床休息1小时,如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应尽快通知操作医师,1天内禁止洗澡,防止穿刺点感染,注意观察右下肢感觉及肌力情况。
操作医师:钟世奂。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流程一,病人入室后需再次查看病历,进行核查,对病人实施知情告知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与麻醉前评估。
二,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均应在ECG,BP,SPO2监护下进行。
三,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四,抢救药品和抢救器具的准备(如;麻醉机,插管用具等). 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及操作方法1,锁骨上入路:1)病人体位;病人仰卧,患肢自然平放于躯干旁,头稍后仰偏向对侧呈45度角。
2)穿刺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cm处。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G-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方向缓慢进针,寻找异感引出异感后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无气体则缓慢注入局麻药至所需量,边注药边回抽,注毕拔针头。
4)局麻药的配制及用量:2%利多卡因10ml,+0.75%罗派卡因10ml+0.9%生理盐水10ml共30ml混合液,按0.6ml/kg体重注射。
5)注意事项:避免刺破胸膜,肺尖引起气胸,避免刺破血管误入中毒,慎行双侧阻滞。
2肌间沟入路;1)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它同上。
2)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前斜角间肌,中斜角间肌。
前中斜角间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呈△的间隙通常称为---“肌间沟”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间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间筋膜时有突破感。
再进少许引出异感,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固定针头,缓慢注入局麻药,同样边推边抽,确认无血,无脑脊液,注毕拔针。
轻压局部皮肤使局麻药扩散。
4)局麻药的配制及用量:同锁骨上法。
5)常见并发症:霍纳氏征,膈神经阻滞(麻痹)喉返神经阻滞(声音嘶哑)及局麻药中毒,除局麻药中毒外其它无需处理。
宜同时行双侧阻滞。
3腋下入路;1)病人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90-100度,曲肘,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举手礼”状。
2)穿刺点定位;胸大肌下缘与臂内侧缘相接处摸到腋A搏动为进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
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
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
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
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
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
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
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
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5.一旦出现神经阻滞效果不佳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穿刺部位或更换其他阻滞方
法。
6.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遮挡,避免患者受凉或暴露隐私部位。
7.在操作完成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护理,如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
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总之,神经阻滞术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局部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器械,注意无菌原则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阻滞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