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程俊英简体版
程俊英_蒋见元著_诗经注析_通假字注考议_吴玉芝
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已有了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期中,由于时间和地域 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多个字来代表它,这是很自然的,因而形 成了一大批形体结构相差很大的异体字。 裘锡圭先生认为:“异体字就是彼此 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 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 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 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 ”[2]异体字的实质就是同一个字的 不同写法,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三、滥用通假
在这些通假注释错误中, 也有一些是没有注 意到字的本义即可通释文意, 或是忽视了词义与 本义之间的引申关系, 把词义的引申当做通假字 来解释,牵强附会。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襢”通“膻”?
“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郑风·大叔于田》) 程俊英、蒋见元依据齐诗、韩诗“襢”作“膻”释“襢” 是膻的假借字,襢裼即脱衣露体,赤膊。 传:“襢裼, 肉袒也。 ”《说文》:“膻,肉膻也。 ”陆德明《经典释 文》:“襢,本又作袒。 ”襢、袒为变换声符的异体字。 《玉篇·衣部》:“袒,肉袒也。 或作襢。 ”《说文》:“襢, 裼也。 ”据《汉语大字典》可知,襢、裼、膻皆表示脱 掉衣服露出上身[5]。 襢字本义即可通释文义,文从 字顺,不必将其牵强释作通假。
四、本字与借字相混
“俨”通“ ”?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陈风·泽陂》)《太平 御览》引韩诗作“硕大且 ”。 据此程俊英、蒋见元 将“俨”字释为“ ”的假借字,并引薛君《韩诗章 句》“ ,重颐也。 ”且不论先秦之时是否以重颐为 美,这里韩诗“ ”与毛诗“俨”究竟何为本字尚有 待讨论。 与程、蒋的解释不同,《汉语大字典》引韩 诗作例,释“ ”通“俨”,庄重[5]。 《说文》:“ ,《诗》 曰:硕大且。 ”高翔麟《引经例辨》:“此韩诗也。 毛诗 作俨。 ……韩诗作‘ ’,为假借字。 ” 《说文》:“ ,含怒也,一曰难知也。 ”参照该诗 第二节“硕大且卷”(“卷”通“婘”,好貌),可知“俨” (或“ ”)意思应与“卷”相近,释作美人含怒或美 人难知均不合文意。 而“ ”表“重颐”之意,也仅有 《韩诗章句》引“硕大且 ”一例,未免牵强。 《说 文》:“俨,昂头也。 ”昂首之姿展现端庄、持重,继而 引申出“庄重,恭敬”之意。 《玉篇·人部》:“俨,矜庄 貌。 ”《集韵·俨韵》:“俨然,恭也。 ”《礼记·曲礼上》: “毋不敬,俨若思。 ”郑玄注:“俨,矜庄貌。 ”“硕大且 俨”,传:“俨,矜庄貌。 ”诗人伤怀美人,这美人身材 高大且仪态端庄,于诗意通畅,且照应前句,更为 恰当。 综上,笔者认为毛诗中“ ”为借字,“俨”才 是其本字。
一寸相思一寸灰——读程俊英《诗经译注》
922017年5月下总第292期·阅读观察全民阅读VIEW ON PUBLISHING一寸相思一寸灰——读程俊英《诗经译注》文/叶茹雨《诗经》讲了什么?这个问题透着一丝古怪,一部诗集的内容怎可用三言两语简单概括?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如此,反而勾勒出了一幅从西周到春秋的巨型画卷。
两千多年过去了,即使社会面貌难以还原,然而情感这种东西,好似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即使境遇再不相同,那份喜怒哀乐我们都能感同身受。
论起情感来,亲情、爱情与友情缺一不可,然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爱情。
这或许是由于亲情总带着一份责任感,友情常常稳固而长久,这样一来,爱情的分分合合显得曲折离奇了许多。
女子向来是爱情中的高手,她们的情感充沛而细腻,更重要的是,当时女子的生活重心往往围绕着爱情与婚姻,这已然构成了她们大半个精神世界。
相比之下,《诗经》中的男子对爱情的态度则自信果断许多,在热恋之后,婚姻对于男子而言更多的是一份牵挂与责任。
可这爱情总是难以完美。
爱慕或有不得,相恋会有分手,嫁娶不得自由,婚姻又难以长久。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此时是如此真实,一个人付出的情感越多,到头来越受伤害,只得把这心中剪不断的情谊化作灰烬,空余一片惆怅。
一我们从不会对《诗经》中的爱恋之情感到陌生。
《秦风·蒹葭》的一份相思让多少人为之苦涩。
那女子似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一朵荷,亭亭玉立在那水中央。
男子的这份相思传颂千年,不知是点破了多少少年的心中事。
《陈风·东门之池》中的男子爱慕着东门城池的织布姑娘,想与她唱支歌、诉衷肠。
他常常站在城墙上,遥遥望着织布坊,却能一眼认出自己心爱的姑娘。
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是他的最佳写照了。
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的追求显得理所应当了些。
若把这追求者换为女子,这份感情就更显热烈而大胆了。
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总是难能可贵的。
《邶风·简兮》中的女子爱上了舞师,只是因为一场美轮美奂的舞蹈。
部编语文教材《诗经》中四首诗的理解与教学
部编语文教材《诗经》中四首诗的理解与教学程翔一部编本《语文》八下遴选了《诗经》中四首名篇,深受师生欢迎。
对这四首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
教材将《关雎》《蒹葭》《子衿》的主题定位于“爱情”,将《式微》的主题定位于“劳动者对君王的怨言”。
这是受了程俊英《诗经注析》观点的影响。
本文对此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纵观两千年《诗经》接受史,对这四首诗的解释存在很大争议。
近代学者,颠覆旧说,创出新意;当代新著,审视反思,尊重旧说。
可以说,对这四首诗的解释史,折射出两千年来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幻。
如今,四首小诗入选部编《语文》八下,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诗经》的机会,同时也将广大语文教师推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文化现象面前:“经学”与“文学”。
部编《语文》八下“预习”中这样表述:《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
这些诗,今天读来仍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
诵读这两首诗,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诵读时,要注意感受诗的韵律,初步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
课本依据程俊英《诗经注析》1991年中华书局版为底本,将《关雎》和《蒹葭》作为爱情诗来理解。
这当然可以,但不够完整。
《诗经》是儒家经典,排在“五经”之首,位列“十三经”第三,历来是学子必读之书。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儒家经典在古代属于政治书籍,代表国家意志。
孔颖达作《毛诗正义》是奉唐太宗之诏。
《毛诗正义序》指出:“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
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
”古人读儒家经,不止于科举,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近代,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儒家经学地位虽时有起伏,但作为主流文化的地位不曾撼动。
儒家经学,不限于学术,总与政治血肉融合。
到了近代,西学东渐,儒家文化受到强烈冲击。
胡适说:“儒家经典中,除《论》《孟》及《礼记》之一部分外,皆古史料而已……其他《诗》则以文学眼光读之……”(见《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的来源》)胡适把《诗经》当成文学作品,不再作为经典看待。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1[先秦]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诗经》全文及注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
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
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
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
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
“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
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
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
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
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
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人交流,或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科学态度进行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绝不能以己之见为终结性的。
对于《诗经》,是不会有终结性的理解的。
做这个注释,旨在为喜欢读《诗经》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的一次再学习。
由于编辑、打字等工作量很大,故只能隔一天续一次(有时候或许会耽搁几日),每次四篇(偶尔三篇)。
但是不论怎样,一定会全部完成,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间,难免会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不吝赐教,予以指正,以便及时更正,以免缪传误人。
研究诗经的书
.研究诗经的书
《诗经》上下册 - 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出版,适合初学者。
《诗经译注》 - 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出版,详略得宜,观点适中。
《诗经注析》上下册 - 程俊英、蒋见元著,中华书局出版,资料丰富,观点稳妥。
《诗经原始》上下册 - 方玉润著,李先耕注,中华书局出版,重视文学的阐发,是古代诗经注释的佳作。
《诗经》讲义 - 傅斯年著,中华书局出版,有新观点。
《诗经选》 - 余冠英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翻译有意思。
《诗经别裁》 - 骆宾基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重视文学的阐发,是古代诗经注释的佳作。
《诗经新解与古史新论》 - 骆宾基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诗经选译》 - 余冠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诗疏平议》 - 黄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诗经》全集译注与赏析
《诗经》全集8《诗经·周南·关雎》译注赏析23 《诗经·周南·葛覃》译注赏析30 《诗经·周南·卷耳》译注赏析16 《诗经·周南·樛木》译注赏析18 《诗经·周南·螽斯》译注赏析19 《诗经·周南·桃夭》译注赏析21 《诗经·周南·兔罝》译注赏析24 《诗经·周南·芣苢》译注赏析26 《诗经·周南·汉广》译注赏析28 《诗经·周南·汝坟》译注赏析29 《诗经·周南·麟之趾》译注赏析31 《诗经·召南·鹊巢》译注赏析32 《诗经·召南·采蘩》译注赏析34 《诗经·召南·草虫》译注赏析35 《诗经·召南·采苹》译注赏析37 《诗经·召南·甘棠》译注赏析38 《诗经·召南·行露》译注赏析39 《诗经·召南·羔羊》译注赏析40 《诗经·召南·殷其雷》译注赏析41 《诗经·召南·摽有梅》译注赏析43 《诗经·召南·小星》译注赏析44 《诗经·召南·江有汜》译注赏析46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译注赏析47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译注赏析49 《诗经·召南·驺虞》译注赏析50 《诗经·邶风·柏舟》译注赏析51 《诗经·邶风·燕燕》译注赏析53 《诗经·邶风·绿衣》译注赏析55《诗经·邶风·终风》译注赏析58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赏析59 《诗经·邶风·凯风》译注赏析61 《诗经·邶风·雄雉》译注赏析62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译注赏析64 《诗经·邶风·谷风》译注赏析65 《诗经·邶风·式微》译注赏析68 《诗经·邶风·旄丘》译注赏析69 《诗经·邶风·简兮》译注赏析71 《诗经·邶风·泉水》译注赏析72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赏析73 《诗经·邶风·北风》译注赏析75 《诗经·邶风·静女》译注赏析76 《诗经·邶风·新台》译注赏析77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译注赏析79 《诗经·鄘风·柏舟》译注赏析80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赏析81 《诗经·鄘风·墙有茨》译注赏析86 《诗经·鄘风·桑中》译注赏析87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译注赏析89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译注赏析90 《诗经·鄘风·蝃蝀》译注赏析92 《诗经·鄘风·相鼠》译注赏析93 《诗经·鄘风·干旄》译注赏析94 《诗经·卫风·淇奥》译注赏析95 《诗经·卫风·考盘》译注赏析97 《诗经·卫风·硕人》译注赏析98 《诗经·卫风·氓》译注赏析100《诗经·卫风·芄兰》译注赏析107 《诗经·卫风·河广》译注赏析108 《诗经·卫风·伯兮》译注赏析111 《诗经·卫风·有狐》译注赏析113 《诗经·卫风·木瓜》译注赏析115 《诗经·王风·黍离》译注赏析116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译注赏析118 《诗经·王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20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译注赏析121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译注赏析122 《诗经·王风·兔爰》译注赏析123 《诗经·王风·葛藟》译注赏析125 《诗经·王风·采葛》译注赏析126 《诗经·王风·大车》译注赏析127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译注赏析128 《诗经·郑风·缁衣》译注赏析129 《诗经·郑风·将仲子》译注赏析130 《诗经·郑风·叔于田》译注赏析132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译注赏析134 《诗经·郑风·清人》译注赏析136 《诗经·郑风·羔裘》译注赏析138 《诗经·郑风·遵大路》译注赏析139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译注赏析140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译注赏析141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译注赏析143 《诗经·郑风·萚兮》译注赏析144 《诗经·郑风·狡童》译注赏析145 《诗经·郑风·蹇裳》译注赏析146《诗经·郑风·丰》译注赏析14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译注赏析149 《诗经·郑风·风雨》译注赏析150 《诗经·郑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53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译注赏析155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译注赏析156 《诗经·郑风·溱洧》译注赏析158 《诗经·齐风·鸡鸣》译注赏析160 《诗经·齐风·还》译注赏析161《诗经·齐风·著》译注赏析162《诗经·齐风·东方之日》译注赏析164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译注赏析165 《诗经·齐风·南山》译注赏析168 《诗经·齐风·甫田》译注赏析170 《诗经·齐风·卢令》译注赏析171 《诗经·齐风·敝笱》译注赏析172 《诗经·齐风·载驱》译注赏析174 《诗经·齐风·猗嗟》译注赏析175 《诗经·魏风·陟岵》译注赏析178 《诗经·魏风·园有桃》译注赏析179 《诗经·魏风·硕鼠》译注赏析181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译注赏析183 《诗经·魏风·葛屦》译注赏析184 《诗经·魏风·汾沮洳》译注赏析185 《诗经·魏风·伐檀》译注赏析186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赏析188 《诗经·唐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90 《诗经·唐风·蟋蟀》译注赏析191 《诗经·唐风·山有枢》译注赏析193《诗经·唐风·绸缪》译注赏析196 《诗经·唐风·羔裘》译注赏析197 《诗经·唐风·鸨羽》译注赏析199 《诗经·唐风·无衣》译注赏析200 《诗经·唐风·有杕之杜》译注赏析202 《诗经·唐风·葛生》译注译注赏析204 《诗经·唐风·采苓》译注赏析207 《诗经·秦风·车邻》译注赏析209 《诗经·秦风·驷驖》译注赏析210 《诗经·秦风·小戎》译注赏析212 《诗经·秦风·蒹葭》译注赏析214 《诗经·秦风·终南》译注赏析216 《诗经·秦风·黄鸟》译注赏析218 《诗经·秦风·晨风》译注赏析219 《诗经·秦风·无衣》译注赏析221 《诗经·秦风·渭阳》译注赏析223 《诗经·秦风·权舆》译注赏析224 《诗经·陈风·宛丘》译注赏析225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译注赏析226 《诗经·陈风·衡门》译注赏析228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译注赏析229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译注赏析230 《诗经·陈风·墓门》译注赏析232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译注赏析234 《诗经·陈风·月出》译注赏析235 《诗经·陈风·株林》译注赏析237 《诗经·陈风·泽陂》译注赏析238 《诗经·桧风·羔裘》译注赏析239《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译注赏析242 《诗经·桧风·匪风》译注赏析243 《诗经·曹风·蜉蝣》译注赏析244 《诗经·曹风·候人》译注赏析246 《诗经·曹风·鳲鸠》译注赏析248 《诗经·曹风·下泉》译注赏析250 《诗经·豳风·七月》译。
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目两种
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一、唐前20种:001.《诗经注析》[上下]程俊英、蒋见元撰[1991]002.《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校点[1983]003.《古诗源》[清]沈德潜选[2006]004.《乐府诗集》[全四册][宋]郭茂倩撰[1979]005.《玉台新咏笺注》[全二册][陈]除陵编[清]吴兆宜注[1985]006.《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007.《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2009]008.《世说新语校笺》[全二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1984]009.《屈原集校注》[全二册]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校注[1996]010.《王粲集》[汉]王粲撰,俞绍初校点[1980]011.《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1989]012.《阮籍集校注》[三国魏]阮籍撰,陈伯君校注[1987]013.《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江淹撰,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1984]014.《庾子山集注》[上中下][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2006]015.《陆机集》[晋]陆机撰,金涛声点校[1982]016.《陆云集》[晋]陆云撰,黄葵点校[1988]017.《何逊集》[梁]何逊撰[1980]018.《何逊集校注》(修订本)[梁]何逊撰,李伯齐校注019.《陶渊明集》[晋]陶渊明撰,逯钦立校注[1979]020.《徐陵集校笺》[全四册[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2008]二、唐22种:021.《李太白全集》[上中下][唐]李白撰[清]王琦注[1977]022.《杜诗详注》[全五册][唐]杜甫撰[清]仇兆鼇注[1979]023.《白居易诗集校注》[全六册][唐]白居易撰,谢思炜校注[2006]024.《白居易集》[全四册][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1979]025.《柳宗元集》[全四册][唐]柳宗元撰[1979]026.《卢照邻集校注》[唐]卢照邻撰,李云逸校注[1998]027.《杨炯集》[唐]杨炯撰,徐明霞点校[1980]028.《卢照邻集》[唐]卢照邻撰,徐明霞点校[1980]029.《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上下][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2006] 030.《张九龄集校注》[全三册][唐]张九龄撰,熊飞校注[2008]031.《王维集校注》[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032.《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1981]033.《岑嘉州诗笺注》[全二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2004]034.《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上下][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笺注[1996]035.《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孙望校笺[2002]036.《刘禹锡集[上下][唐]刘禹锡[1990]037.《元稹集》[上下][唐]元稹撰,冀勤点校038.《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第二版] [唐]李商隐撰,刘学锴、馀恕诚[2004] 039.《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馀恕诚[2002]040.《杜牧集系年校注》[唐]杜牧撰,吴在庆校注[2008]041.《罗隐集》[唐]罗隐撰,雍文华辑校[1983]042.《温庭筠全集校注》[上中下册][唐]温庭筠撰,刘学锴校注[2007]三、宋(含五代十国)20种043.《南唐二主词校订》[南唐]李璟、李煜撰[宋]无名氏辑,王仲闻校订[2007]044.《欧阳修全集》[全六册][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2001]045.《苏轼诗集》五十卷[全八册][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046.《苏轼文集》[全六册][宋]苏轼撰[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047.《苏轼词编年校注》[上中下]王宗堂,邹同庆撰048.《苏辙集》[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1990]049.《曾巩集》[上下册][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1984]050.《黄庭坚诗集注》[共五册][宋]黄庭坚撰[宋]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2003]051.《杨万里集笺校》[全十册][宋]杨万裏撰,辛更儒笺校[2007]052.《後山诗注补笺》[上下][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冒怀辛整理[1995] 053.《张耒集》[上下册][宋]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1990]054.《陈与义集》[修订本] 吴书荫、金德厚点校[1982]055.《乐章集校注》[宋]柳永撰,薛瑞生校注[1994]056.《姜白石词笺注》[宋]姜夔撰,陈书良笺注[2009]057.《清真集校注》[上下][宋]周邦彦撰,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2002]058.《朱淑真集注》[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辑[宋]郑元佐注[2008]059.《重辑李清照集》[宋]李清照撰,黄墨谷辑校[2009]060.《山中白云词》[宋]张炎撰073.《蒋捷词校注》[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074.《张孝祥词校笺》[宋]张孝祥撰,宛敏灏校注四、元明清12种061.《汇校详注关汉卿集》[全三册][元]关汉卿撰,蓝立蓂校注[2006]062.《徐渭集》[全四册][明]徐渭撰[2003]063.《顾亭林诗笺释》[上下册][清]顾炎武撰,王冀民笺释[1998]064.《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1983]065.《王船山诗文集》[全二册][清]王夫之撰[1962]066.《魏叔子文集》[上中下][清]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等校点[2003]067.《戴名世集》[清]戴名世撰[1986]068.《戴名世遗文集》[清]戴名世撰,韩明祥、王树民等编校[2002]069.《船山诗草》[上下][清]张问陶撰[1986]070.《洪亮吉集》[全五册][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2001]071.《饮水词笺校》[修订本][清]纳兰性德撰,赵秀亭、冯统一笺校[2009]072.《龚自珍己亥杂诗注》[清]龚自珍撰,刘逸生注[1990]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书目一、唐前13种001.《诗经今注》高亨注[1980]002.《楚辞今注》[战国]屈原撰,汤炳正等注[1996]003.《司马相如集校注》[西汉]司马相如撰,金国永校注[1993]004.《扬雄集校注》[西汉]扬雄撰,张震泽校注[1993]005.《张衡诗文集校注》[东汉]张衡撰,张震泽校注[2009]006.《阮籍集》[三国魏]阮籍撰,李志钧等校点[1978]007.《陶渊明集校笺》[东晋]陶潜撰,龚斌校笺[1996]008.《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馀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1993]009.《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撰,钱仲联校[1980]010.《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谢脁撰,曹融南校注集说[1991]011.《诗品集注》[南朝梁]锺嵘撰,曹旭集注[1994]012.《文选》[南朝梁]萧统撰[唐]李善注[1986]013.《文心雕龙义证》[南朝梁]刘勰撰,詹锳义证[1989]二、唐29种014.《骆临海集笺注》[唐]骆宾王撰[清]陈熙晋笺注[1985]015.《王子安集注》[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1995]016.《卢照邻集笺注》[唐]卢照邻撰,祝尚书笺注[1994]017.《韦应物集校注》[唐]韦应物撰,陶敏、王友胜校注[1998]018.《李白集校注》[唐]李白撰,瞿蜕园等校注[1980]019.《杜诗镜铨》[唐]杜甫撰[清]杨伦笺注[1998]020.《钱注杜诗》[唐]杜甫撰[清]钱谦益注[1979]021.《孟浩然诗集笺注》[唐]孟浩然撰,佟培基笺注[2000]022.《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1961]023.《柳河东集》[唐]柳宗元撰,[唐]刘禹锡辑[ 2008]024.《柳宗元诗笺释》[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1993]025.《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1984]026.《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1986]027.《高适集校注》[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1984]028.《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1981]029.《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唐]李贺撰[清]王琦等评注[1959]030.《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清]王琦等注[1977]031.《樊南文集》[唐]李商隐撰[清]冯浩译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1988]032.《玉溪生诗集笺注》[唐]李商隐撰[清]冯浩笺注[1979]033.《樊川诗集注》[唐]杜牧撰[清]冯集梧注[1978]034.《樊川文集》[唐]杜牧撰,陈允吉校点[1978]035.《白居易集笺校》[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1988]036.《刘禹锡集笺证》[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1989]037.《长江集新校》[唐]贾岛撰,李嘉言校点[1983] 《戴叔伦诗集校注》[唐]戴叔伦撰,蒋寅校注[2010]038.《权德舆诗文集》[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 2008]039.《温飞卿诗集笺注》[唐]温庭筠撰[清]曾益等笺注[1980]040.《皮子文薮》[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庆笃整理[1981]041.《郑谷诗集笺注》[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 2009]042.《韦庄集笺注》[五代]韦庄撰,聂安福笺注[2002]三、宋20种043.《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宋]欧阳修撰,洪本健校笺[2009]044.《嘉祐集笺注》[宋]苏洵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1993]045.《苏轼诗集合注》[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2001]046.《东坡乐府笺》[宋]苏轼撰,朱孝臧编年校注,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2009]047.《欒城集》[宋]苏辙撰,曾枣庄、马德富校点[1987]048.《二晏词笺注》[宋]晏殊、晏几道撰,张草纫笺注[2008]049.《淮海集笺注》[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2000]050.《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宋]秦观撰,夏承焘笺注[2008]051.《苏舜钦集》[宋]苏舜钦撰,沈文倬校点[1981]052.《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撰,朱东润校注[1980]053.《於湖居士文集》[宋]张孝祥撰,徐鹏校点[2009]054.《山谷诗集注》[宋]黄庭坚撰,黄宝华点校[2003]055.《清真集笺注》[宋]周邦彦撰,罗忼烈笺注[2008]056.《陈与义集校笺》[宋]陈与义撰,白敦仁校笺[1990]057.《范石湖集》[宋]范成大撰,富寿荪标校[1981]058.《放翁词编年笺注》[宋]陆游撰,夏承焘、吴熊和笺注[1981]059.《剑南诗稿校注》[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1985]060.《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宋]姜夔撰,夏承焘笺校[1981]061.《李清照集笺注》[宋]李清照撰,徐培均笺注[2002]062.《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1962]四、元明清43种063.《雁门集》[元]萨都剌撰,殷孟伦、朱广祁整理[1982]064.《揭傒斯全集》[元]揭傒斯撰,李梦生点校[1985]065.《海浮山堂词稿》[明]冯惟敏撰,淩景埏、谢伯阳整理[1981]066.《汤显祖诗文集》[明]汤显祖撰,徐朔方笺校[1982]067.《汤显祖戏曲集》[明]汤显祖撰,钱南扬校点[1982]068.《高青丘集》[明]高启撰[清]金檀辑注,徐澄宇、沈北宗校点[1985]069.《沈璟集》[明]沈璟撰,徐朔方辑校[1991]070.《沧溟先生集》[明]李攀龙撰,包敬第标校[1992]071.《袁宏道集笺校》[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1981]072.《白苏斋类集》[明]袁宗道撰,钱伯城标点[1989]073.《珂雪斋集》[明]袁中道撰,钱伯城点校[1989]074.《震川先生集》[明]归有光撰,周本淳校点[1981]075.《陈子龙诗集》[明]陈子龙撰,施蛰存、马祖熙标校[1983]076.《隐秀轩集》[明]锺惺撰,李先耕、崔重庆标校[1992]077.《谭元春集》[明]谭元春撰,陈杏珍标校[1998]078.《聊斋志异[汇校汇注汇评本][清]蒲松龄撰,张友鹤辑校[1978] 079.《纳兰词笺注》[清]纳兰性德撰,张草纫笺注[2000]080.《吴嘉纪诗笺校》[清]吴嘉纪撰,杨积庆笺校[1980]081.《方苞集》[清]方苞撰,刘季高校点[1983]082.《顾亭林诗集汇注》[清]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1983] 083.《安雅堂全集》[清]宋琬撰,马祖熙标校[2008]084.《两当轩集》[清]黄景仁撰,李国章标点[1983]085.《茗柯文编》[清]张惠言撰,黄立新校点[1984]086.《敬业堂诗集》[清]查慎行撰,周劭标点[1986]087.《小仓山房诗文集》[清]袁枚撰,周本淳标校[1988]088.《刘大櫆集》[清]刘大櫆撰,吴孟复标点[1990]089.《吴梅村全集》[清]吴伟业撰,李学颖集评标校[1990]090.《樊榭山房集》[清]厉鹗撰[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1992]091.《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撰,刘季高标校[1992]092.《忠雅堂集校笺》[清]蒋士铨撰,邵海清校、李梦生笺[1993] 093.《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1985] 094.《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1985] 095.《牧斋杂撰》[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点[2007]096.《李玉戏曲集》[清]李玉撰,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2004] 097.《渔洋精华录集释》[清]王士禛撰,李毓芙等整理[1999]098.《秋笳集》[清]吴兆骞撰,麻守中校点[2009]099.《人境庐诗草笺注》[清]黄遵宪撰,钱仲联笺注[1981]100.《岭云海日楼诗钞》[清]丘逢甲撰,丘铸昌整理[1982]101.《瓯北集》[清]赵翼撰,李学颖等校点[2007]102.《瓶水斋诗集》[清]舒位撰,曹光甫点校[2009]103.《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撰,王佩诤校[1975]104.《归庄集》[清]归庄撰[2010]105.《梁辰鱼集》[明]梁辰鱼撰,吴书荫编集校点[2010]。
诗经全文(带注释和译文)一
诗经全⽂(带注释和译⽂)⼀《诗经》春秋·孔丘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加以了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五国风,⼤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鄘:后来并⼊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带。
齐:今⼭东省⼤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西省芮城县东北。
唐:晋的前⾝,在今⼭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
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国领⼟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带。
曹:在今⼭东省曹县、荷泽、定陶⼀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县⼀带。
) “雅”包括⼤雅和⼩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
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 31 篇;鲁颂为公元前 7 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 4 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 篇。
《诗经》作为⼀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化的产⽣和发展有着极其⼴泛⽽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化财富。
由于《诗经》的年代离我们太过久远了,很多当时的⽤字措词,我们今天未必能准确理解。
因此所有诗歌均有详细注解(个别还配有译⽂),这些注解除了参照⼀些⽐较流⾏的版本以外,也加⼊了⼀些个⼈观点,希望对各位阅读带来⼀些帮助。
诗经注解读大全
I
❖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后 也;淫,为其乱 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 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盛也;口 多言,为其离 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礼记》)
'比较:中西方弃妇文化的异同
思考题
阅读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之一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美狄亚%。理 试度的从来原中分因西析。方产伦生这文种化差角异
<
弃夫一《诗经》中难得的现象
•《小雅•我行其野》
I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chu .婚姻之故,言就I 尔居。尔不我畜,
复我邦家。
I
我行其野,言采其莲zhli。婚姻之故,言就 I 尔宿。尔不我
畜,言归斯复。
I
我行其野,言采其富[fO]。不多旧姻,求尔
新特。成不以富,亦祗
姻,婿家也;婚,妇家 也。”( <说文》) “婿之父为姻,妇之父 为 婚。”(《尔雅》)
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 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 之 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穗穗。麻麦蠓蠓,瓜
_一
•那最初诞生周人祖先的就是姜嫄。如何生下后稷的呢?祈祷 神灵祭上苍,乞求生子后嗣昌。姜媽踩着上帝的脚指印,心 中突感欢欣而怀了孕,真是神灵保祐又降福。她十月怀胎、 品行端庄,一旦生子又辛勤抚养。这儿子就是周人祖先后 稷。
偶然
紙空丄 客投影在你的波f
° 讶异,更毋今
转瞬消灭了踪' V
I你你我我相相逢逢在在、黑夜的海。
f' 你有你的;我看我的,方向的。, F — _4碑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会肚放的光亮。
f
(3)相思之苦-美人如花隔云端
•《秦风■蒹葭》
《诗经》字词考释三则
《诗经》字词考释三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多学者为《诗经》作注,但有些问题至今仍有争议。
本文选取其中富有争议的“蛾眉”“颉之颃之”“茹”三个词语进行阐释,认为“蛾眉”指的是细而长的眉毛,“颉之颃之”指的是鸟上下飞的样子,“茹”指的是“度量、揣测”之义。
标签:《诗经》蛾眉颉之颃之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千百年来,无数学者对它进行深入阐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清代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清代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以及当代程俊英的《诗经注析》等。
这些著作对《诗经》中的字、词以及句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诗经》中一些字词的意义至今仍存有很大的争议,本文选取其中的“娥眉”“颉之頏之”及“不可以茹”中的“茹”字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明确这些词语的意义。
一、《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中“蛾眉”考释《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对于此句中“蛾眉”的解释,历来有不同的意见。
笔者在这里举出主要的三种代表观点:(一)认为“蛾眉”是细而长曲、形若蚕蛾之眉的眉毛。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朱熹、方玉润、周振甫等人。
朱熹《诗集传》:“蛾,蚕蛾也。
其眉细而长曲。
”[1](P36)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采用了朱熹的说法。
周振甫《诗经译注》:“蛾眉,蚕蛾的触角,细长而曲。
”[2](P77)(二)认为“蛾”是“娥”的假借字,“娥眉”是“好貌”的意思。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段玉裁、马瑞辰等人。
段玉裁《诗经小学》:“蛾眉,毛、郑皆无说。
王逸注《离骚》云:‘娥眉,好貌。
’师古注《汉书》,始有‘形若蚕蛾’之说。
《离骚》及《招魂》注并云:‘娥,亦作蛾。
’今俗本倒易之。
‘娥’作‘蛾’字之假借,如《汉书·外戚传》:‘蛾而大幸’,借‘蛾’为‘俄’。
诗经_全文及注解(带注释和译文)
《蒹葭》的赋比兴的关系
• 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手法,虚实相间。 •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
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 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 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秋水蒹葭在 伊人凌波来
秋水蒹葭”已成中国诗歌的经典意象
蒹葭、秋水、白露、微霜、伊人,多是精美的物象和 存在,自有质地之美。同时,更具色彩之美。既有蒹葭的 青绿,又有秋水的湛蓝,既有白露的晶莹,又有微霜的洁 白,青蓝与洁白,双色交辉,意在渲染冷清、凄迷之气氛, 构成故事发生的底色——蒹葭秋水图。同时,年轻伊人的 色泽光鲜,自在其间。意象者,有意味的物象也,也就是 借以抒情之景物也。写景不是纯粹的写景,景从来都是为 情服务的,不过是缘情写景、缘情造景。古人讲究,认为 写景宜显,显者,意在彰显景物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景物 清新可人,历历目前,多是冷色调,给人凄美之感。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604:41: 3504:4 1Dec-20 16-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1:3 504:41: 3504:4 1W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620.12. 1604:4 1:3504: 41:35D ecembe r 16, 2020
琴瑟友之
• 《白虎通》云:“琴,禁也。瑟, 啬也。”禁,就是纯洁我们的思想, 不要让邪念进来。
• 瑟,亦作闲,即关闭的意思,就是 不要让那些邪知邪见进入我们的思 想。通过弹琴鼓瑟,把邪的思想堵 住,不让它侵入我们的心灵,保持 自己的纯善所以可理解为 帮助的意思。“琴瑟友之”, 意思是说夫妇相互帮助,各 尽其职,就像琴、瑟之声配 合得非常和谐。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摘要:诗经》是我国结集最早的歌诗总集,《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
研究《诗经》婚恋诗,不仅可以做文学的解读,还可以做历史的考证,追溯《诗经》时代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状况。
本文研究立足于对诗歌文本的解读。
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周的历史研究,通过对婚恋诗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进一步分析,认为《诗经》中的婚恋诗歌由于受礼乐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礼制制约下“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温婉含蓄的理性思维和不受礼制束缚的率性质朴、自由平等的二元婚恋观。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礼乐文化;婚恋观一、引言自先秦开始乃至今天,中外《诗经》研究学界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虽然为时已久,但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全面深入研究《诗经》婚恋诗的还比较少,《诗经》婚恋诗不仅向我们后人展示了远古先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婚恋生活,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学信息和深远的文化意蕴,承载着浓厚的宗教内涵和文化观念,这些需要我们后世学人深入探讨、揭而出之。
《诗经》中的婚恋诗数量众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它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充分体会具体的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交叉研究,立体透视,将微观考量与宏观剖析有机结合,从一些特定的侧面、特定的文明时空,揭示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大量的远古文化信息,去探求古朴的诗情背后所记录的人类的蒙昧时期和原生态。
以此来探究作为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源头的《诗经》究竟对国人性格的形成,对传统的中华民族情感基调的奠定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
二、《诗经》婚恋诗的界定《诗经》有着许多有关婚恋的诗篇,那么《诗经》中到底哪些诗篇属于婚恋诗?这一问题历来分歧较大,没有一个区别标准,从四五十首到上百首,尚无定论。
我们的标准是以诗篇的整体意境为出发点,以“礼”和诗篇所表现的感情为基础,以字词训话为依据,综合地界定诗篇的归属。
研究性学习: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研究性学习: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高一2班,李柏霖组组员:李柏霖柴月滢汪月晨王思琦商旭崔在峤撰稿人:崔在峤指导老师:王秀娟老师《诗经》的研究内容摘要《诗经》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四言体为主的句式,重章迭句复沓的章法,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特色,筑成了一座文字的丰碑。
《诗经》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影响至为巨大而深远。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诗经》研究出路何在,已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之一。
关键字:诗经思想研究语言特色第一部分前言谈一谈“风骚”“风”是《诗经》的精华,“骚”是《楚辞》最高成就的体现,“风骚”并称,既显示了我国先秦文学在思想精神、艺术表现上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一种不同凡响的风神、情韵与才华。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先河,两者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巍然耸立的两座高峰。
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上古劳动诗歌→《诗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北朝民歌→盛唐杜甫→宋金王禹偁、元好问→元明清戏剧与小说:关汉卿、曹雪芹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上古神话→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汉代贾谊、曹植、阮籍→两晋左思、鲍照→南北朝《木兰诗》《神弦曲》→唐代李白、李贺、杜牧→宋代苏东波、辛弃疾→元明清《西游记》《聊斋志异》。
《诗经》的流传过程1、先秦时期——研究的萌芽期。
2、汉学时期——经学的形成与极盛时期3、宋学时期——研究的变革时期。
4、清代——研究的振兴鼎盛期。
5、“五四”以来时期——研究的新时期。
我们的研究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诗经》的情感内容,二是浅析《诗经》爱情诗的价值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三是古典诗歌中的现代因素——《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第二部分《诗经》的情感内容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们发现,《诗经》中反映徭役的诗很多,这些诗的内容纷繁复杂,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表现的感情却有共同性,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
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
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其他大多数属于周代,最晚的大约创作于春秋中叶,总共历时五六百年。
今本《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160篇,朱熹《诗集传序》中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可知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程俊英主编的《诗经注析》例举了《风》中的77篇婚恋诗,可以知道160篇《风》中有一半的诗歌都是婚恋诗。
这些婚恋诗展现了诗经时代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恋爱生活,里面有率真大胆的表白,也有对不合理的婚姻的批判,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的恋爱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描述了在婚恋生活里的忧喜得失,变化离合。
我从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的婚恋感情的角度,把《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从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作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以便欣赏。
一、男女约定婚姻之前的阶段。
(一)对于女子到了适当年龄尚无爱人,唯恐耽误了美好青春的心理。
《召南·摽有梅》里描述的非常真切: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在古代民间的仲春时节有“会男女”的风俗,《周礼·媒氏》中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華書局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華書局《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華書局《詩經注析》(上下二冊)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注析》(新排本上中下三冊)程俊英、蔣見元撰《詩集傳》〔宋〕朱熹注,趙長征點校《毛詩傳箋》毛亨傳,鄭玄箋,陸德明音義,孔祥軍點校2018《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校點《楚辭校釋》王泗原撰《屈原集校注》(上下二冊)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校注《荀卿赋定本校笺》席鲁思校笺,陶永跃整理2022《玉台新詠箋注》(上下二冊)〔陳〕除陵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補,穆克宏點校《樂府詩集》(全四冊)〔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新排本全五冊)〔宋〕郭茂倩編《古詩源》〔清〕沈德潛選,聞旭初標點2018《搜神記》〔晉〕幹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輯校搜神後記輯校》(上下二冊)〔晉〕干寶撰〔南朝宋〕陶潛撰,李劍國輯校2019《説苑校證》〔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2019《建安七子集》(修訂本)俞紹初輯校《曹操集》〔三國魏〕曹操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编2018《曹植集校注》(上下二冊)〔三國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王粲集》〔漢〕王粲著,俞紹初校點《阮籍集校注》〔三國魏〕阮籍撰,陳伯君校注《嵇康集校注》(上下二冊)〔三國魏〕嵇康撰,戴明揚校注《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集释2018《陶淵明集》〔晉〕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2018《陶淵明集箋注》(修订本)(上下二冊)袁行霈撰2022《陸機集》〔晉〕陸機撰,金濤聲點校《陸雲集》〔晉〕陸雲撰,黄葵點校《江文通集彙注》〔南朝〕江淹撰〔明〕胡之驥注,李長路、趙威點校《鮑照集校注》(上下二冊)〔南朝宋〕鮑照撰,丁福林、叢玲玲校注《何遜集》〔梁〕何遜著《何遜集校注》(修訂本)〔梁〕何遜撰,李伯齊校注《謝朓集校注》〔南朝齊〕謝朓撰,曹融南校注2019《文心雕龍校注》(全本上中下三冊)〔南朝梁〕劉勰著〔清〕黄叔琳注〔清〕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2021《徐陵集校箋》(全四冊)〔陳〕徐陵撰,許逸民校箋《庾子山集注》(上中下三冊)〔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王褒集校注》〔北周〕王褒著,牛贵琥校注2021《世説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説新語校箋》(上下二冊)〔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世説新語校箋》(修訂本全四冊)〔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2019《刘孝标集校注》〔萧梁〕刘峻著,罗国威校注2021《盧照鄰集楊炯集》〔唐〕盧照鄰撰〔唐〕楊炯撰,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校注》〔唐〕盧照鄰撰,李雲逸校注《楊炯集箋注》(全四冊)〔唐〕楊炯撰,祝尚書箋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上下二冊)〔唐〕沈佺期、宋之問撰,陶敏、易淑瓊校注《張九齡集校注》(上中下三冊)〔唐〕張九齡撰,熊飛校注《王維集校注》(修訂本全四冊)〔唐〕王維撰,陳鐵民校注2018《李太白全集》(全五冊)〔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全四冊)〔唐〕李白撰,安旗、薛天緯、閻琦、房日晰箋注《杜詩詳注》(全八冊)〔唐〕杜甫撰〔清〕仇兆鼇注《讀杜心解》(上下二冊)〔清〕浦起龍撰《白居易集》(全四冊)〔唐〕白居易撰,顧學頡校點《白居易詩集校注》(全六冊)〔唐〕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全四冊)〔唐〕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柳宗元集》(百家注全四冊)〔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校注》(全十冊)〔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劉禹錫集》(上下二冊)〔唐〕劉禹錫撰,卞孝萱校订《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全六冊)〔唐劉禹錫撰,陶敏、陶紅雨校注2019《元稹集》(修訂本上下二冊)〔唐〕元稹撰,冀勤點校《李商隱詩歌集解》(增訂重排本第二版全五冊)〔唐〕李商隱撰,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全五冊)〔唐〕李商隱撰,劉學鍇、余恕誠校注《劉長卿詩編年箋注》(上下二冊)〔唐〕劉長卿撰,儲仲君箋注《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唐〕韋應物撰,孫望校箋《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唐〕高適撰,劉開揚箋注《岑嘉州詩箋注》(上下二冊)〔唐〕岑參撰,廖立箋注《岑參詩箋注》(上下二冊)〔唐〕岑參撰,廖立箋注2018《孟浩然诗集校注》〔唐〕孟浩然撰,李景白校注2018《賈島集校注》(上下二冊)〔唐〕賈島撰,齊文榜校注2020《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十二卷(上下二冊)〔唐〕韓愈撰〔清〕方世舉箋注,郝潤華、丁俊麗整理《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全七冊)〔唐〕韓愈撰,岳珍、劉真倫校注《五百家注韓昌黎集》(全四冊)〔唐韓愈撰,魏仲舉集注,郝潤華、王東峰整理2019《杜牧集繫年校注》(全四冊)〔唐〕杜牧撰,吴在慶校注《溫庭筠全集校注》(上中下三冊)〔唐〕溫庭筠撰,劉學鍇校注《韓偓集繫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唐〕韓偓撰,吴在慶校注《張説集校注》三十卷(全四冊)〔唐〕張説撰,熊飛校注《張籍集繫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唐〕張籍撰,余恕誠、徐禮節校注《李頎詩歌校注》(上下二冊)〔唐〕李頎撰,王錫九校注2017《常建詩歌校注》〔唐〕常建撰,王錫九校注《李長吉歌詩編年箋注》(上下二冊)〔唐〕李賀撰,吴企明箋注《李賀歌詩箋注》〔唐〕李賀撰〔宋〕吴正子箋注〔宋〕劉辰翁評點,劉朝飛點校2021《丁卯集箋證》(上下二冊)〔唐〕許渾撰,羅時進箋證《松陵集校注》(全五冊)〔唐〕皮日休、陸龜蒙等撰,王錫九校注2018《羅隱集》〔唐〕羅隱撰,雍文華輯校《貫休歌詩繫年箋注》(上中下三冊)〔唐〕貫休撰,胡大浚箋注《南唐二主詞校訂》〔南唐〕李璟、李煜撰〔宋〕無名氏輯,王仲聞校訂《南唐二主詞箋注》〔南唐〕李璟、李煜撰,王仲聞校訂,陳書良、劉娟箋注《花間集校注》(全四冊)〔後蜀〕趙崇祚編,楊景龍校注《西昆酬唱集注》〔宋〕楊億編,王仲犖注2018《徐铉集校注附徐锴集》(全四册)〔宋〕徐铉撰,李振中校注2018《樂章集校注》(增訂本)〔宋〕柳永撰,薛瑞生校注《歐陽修全集》(全六冊)〔宋〕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詩編年箋注》(全四冊)〔宋〕歐陽修撰,劉德清、顧寶林、歐陽明亮箋《歐陽修詞校箋》〔宋〕歐陽修撰,歐陽明亮校箋《曾鞏集》(上下二冊)〔宋〕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蘇詩補注》(全六冊)〔宋蘇軾撰,查慎行補注,范道濟點校2019《蘇軾詩集》五十卷(全八冊)〔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全六冊)〔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詞編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宋〕蘇軾撰,王宗堂、鄒同慶校注《蘇轍集》(第二版全四冊)〔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黄庭堅詩集注》(全五冊)〔宋〕黄庭堅撰〔宋〕任淵、史容、史季温注,劉尚榮校點《黄庭堅全集》(全八冊)〔宋〕黄庭堅撰,劉琳、李勇先、王蓉貴點校2021《秦觀詞箋注》〔宋〕秦觀撰,楊世明箋注2021《王安石文集》(全五冊)〔北宋〕王安石撰,劉成國點校2021《王安石诗笺注》(全五冊)〔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宋〕刘辰翁评点,董岑仕点校2021《後山詩注補箋》(上下二冊)〔宋〕陳師道撰〔宋〕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冒懷辛整理《張耒集》(上下二冊)〔宋〕張耒撰,李逸安、孫通海、傅信點校《重輯李清照集》〔宋〕李清照撰,黄墨穀輯校《李清照集校注》〔宋〕李清照撰,王仲聞校注2020《辛棄疾集編年箋注》(全六冊)〔南宋〕辛棄疾撰,辛更儒箋注《朱淑真集注》〔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輯〔宋〕鄭元佐注《清真集》〔宋〕周邦彥撰,吴則虞點校《清真集校注》(第二版上下二冊)〔宋〕周邦彥撰,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陳與義集》(修訂本上下二冊)吴書蔭、金德厚點校《蘇過詩文編年箋注》(上中下三冊)〔宋〕蘇過撰,舒星校補,蔣宗許、舒大剛等注《楊萬里集箋校》(全十冊)〔宋〕楊萬里撰,辛更儒箋校《范成大集》(上中下三冊)〔宋〕范成大撰,辛更儒點校2020《張孝祥詞校箋》〔宋〕張孝祥撰,宛敏灝校注《張孝祥集編年校注》(全五冊)〔宋〕張孝祥撰,辛更儒校注《姜白石詞箋注》〔宋〕姜夔撰,陳書良箋注《山中白雲詞》〔南宋〕張炎撰,吴則虞校輯《山中白雲詞箋證》〔宋〕張炎撰,孫虹、譚學純箋證2020《劉克莊集箋校》(全十六冊)〔宋〕劉克莊撰, 辛更儒校注《夢窗詞集校箋》(全六冊)〔宋〕吴文英撰,孫虹、譚學純校箋《蔣捷詞校注》(修訂本)〔宋〕蔣捷撰,楊景龍校注《吕本中詩集校注》(全五冊)〔宋〕吕本中撰,韓酉山校注《文天祥詩集校箋》(全四冊)〔宋〕文天祥撰,劉文源校箋2018《元好問文編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元〕元好問撰,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全四冊)〔元〕元好問撰,狄寶心校注《中州集校注》(全八冊)〔元〕元好問編,張靜校注2018《彙校詳注關漢卿集》(上中下三冊)〔元〕關漢卿撰,藍立蓂校注《關漢卿集校注》(全四冊)〔元〕關漢卿撰,藍立蓂校注2018《袁桷集校注》(全六冊)〔元〕袁桷撰,楊亮校注《王惲全集彙校》(全十冊)〔元〕王惲撰,楊亮、鐘彥飛校訂《徐渭集》(全四冊)〔明〕徐渭撰《唐伯虎集箋注》(上下二冊)〔明〕唐寅撰,陳書良、周柳燕箋注2021《李夢陽集校箋》(全五冊)〔明〕李夢陽撰,郝潤華校箋2020《顧亭林詩文集》〔清〕顧炎武撰,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箋釋》(上下二冊)〔清〕顧炎武撰,王冀民箋釋《王船山詩文集》(上下二冊)〔清〕王夫之撰《梁佩兰集校注》(全六册)〔清〕梁佩兰撰,董就雄校注2019《魏叔子文集》三十三卷(上中下三冊)〔清〕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等校點《吴梅村詩集箋注》(上下二冊)〔清〕吴偉業撰〔清〕程穆衡原箋〔清〕楊學沆補注,張耕點校2020《戴名世集》(上下二冊)〔清〕戴名世撰,王樹民編校2019《吕留良詩箋釋》(全四冊)俞國林撰2018《飲水詞校箋》〔清〕納蘭性德撰,趙秀亭、馮統一校箋《飲水詞箋校》(修訂本)〔清〕納蘭性德撰,趙秀亭、馮統一箋校《顧太清集校箋》(上下二冊)〔清〕顧太清撰,金啓孮、金適校箋《洪亮吉集》(全五冊)〔清〕洪亮吉撰,劉德權點校《船山詩草》(上下二冊)〔清〕張問陶撰《龔自珍己亥雜詩注》〔清〕龔自珍撰,劉逸生注2019《吴敬梓集繋年校注》〔清〕吴敬梓撰,李漢秋、項東升校注《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典藏本)中華書局《詩經注析》(上下二冊)程俊英、蔣見元著2019《詩集傳》〔宋〕朱熹注,趙長征點校2019《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校點2016《楚辭校釋》王泗原撰2016《曹植集校注》(上下二冊)〔三國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2017《阮籍集校注》〔三國魏〕阮籍撰,陳伯君校注2015《嵇康集校注》(上下二冊)〔三國魏〕嵇康撰,戴明揚校注2017《樂府詩集》(全四冊)〔宋〕郭茂倩編2019《鮑照集校注》(上下二冊)〔南朝宋〕鮑照撰,丁福林、叢玲玲校注2016《謝朓集校注》〔南朝齊〕謝朓撰,曹融南校注2022《世説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2015《建安七子集》俞紹初輯校2017《玉台新詠箋注》(上下二冊)〔陳〕除陵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補,穆克宏點校2017《楊炯集箋注》(全四冊)〔唐〕楊炯撰,祝尚書箋注2016《王維集校注》(修訂本全四冊)〔唐〕王維撰,陳鐵民校注2020《李白全集編年箋注》(第二版全四冊)〔唐〕李白撰,安旗、薛天緯、閻琦、房日晰箋注2020《李太白全集》(全五冊)〔唐〕李白撰〔清〕王琦注2015《杜詩詳注》(全八冊)〔唐〕杜甫撰〔清〕仇兆鼇注2015《白居易詩集校注》(全六冊)〔唐〕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2018《白居易文集校注》(全四冊)〔唐〕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2018《元稹集》(上下二冊)〔唐〕元稹撰,冀勤點校2015《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全七冊)〔唐〕韓愈撰,岳珍、劉真倫校注2018《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上下二冊)〔唐〕韓愈撰〔清〕方世舉箋注,郝潤華、丁俊麗整理2017《李長吉歌詩編年箋注》(上下二冊)〔唐〕李賀撰,吴企明箋注2017《杜牧集繫年校注》(全四冊)〔唐〕杜牧撰,吴在慶校注2016《李商隱詩歌集解》(全五冊)〔唐〕李商隱撰,劉學鍇、余恕誠集解2016《張籍集繫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唐〕張籍撰,余恕誠、徐禮節校注2016《韓偓集繫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唐〕韓偓撰,吴在慶校注2015《溫庭筠全集校注》(上中下三冊)〔唐〕溫庭筠撰,劉學鍇校注2021《花間集校注》(上中下三冊)〔後蜀〕趙崇祚編,楊景龍校注2015《南唐二主詞箋注》〔南唐〕李璟、李煜撰,王仲聞校訂,陳書良、劉娟箋注2016《樂章集校注》〔宋〕柳永撰,薛瑞生校注2015《姜白石詞箋注》〔宋〕姜夔撰,陳書良箋注2016《蘇軾詞編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宋〕蘇軾撰,王宗堂、鄒同慶校注2017《朱淑真集注》〔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輯〔宋〕鄭元佐注2016《重輯李清照集》〔宋〕李清照撰,黄墨穀輯校2019《辛棄疾集編年箋注》(上中下三冊)〔南宋〕辛棄疾撰,辛更儒箋注2019《元好問詩編年校注》(上中下三冊)〔元〕元好問撰,狄寶心校注2019《關漢卿集校注》(上中下三冊)〔元〕關漢卿撰,藍立蓂校注2018《夢窗詞集校箋》(全六冊)〔宋〕吴文英撰,孫虹、譚學純校箋2018《飲水詞校箋》〔清〕納蘭性德撰,趙秀亭、馮統一校箋2016《顧太清集校箋》(上下二冊)〔清〕顧太清撰,金啓孮、金適校箋2015《吴敬梓集繋年校注》〔清〕吴敬梓撰,李漢秋、項東升校注2017。
诗经五篇之集评集注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一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二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②。
(三章)黍离集评、评注①诗序曰:“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②毛传:“彼,彼宗庙宫室。
迈,行也。
靡靡,犹迟迟也。
摇摇,忧无所想。
”钱澄之曰:“毛云靡靡犹迟迟也,盖意懒而足不前之貌。
”李塨曰:“离离,散垂之貌。
稷即今之小米也。
黍秀,即散垂,稷则苗穗挺直,实乃垂而不散,故黍但见其离离,而稷则见其苗、其穗、其实也。
”焦琳曰:“摇摇者,神魂之无主也;如醉者,意绪之俱迷也;如噎者,愤气之填满胸臆也。
”沈青崖曰:“述其所见,既非托物,因所见而行为之靡靡,心为之摇摇,亦是实写其忧,而非由于黍稷引起,直是赋体,不兼有兴。
”邓翔日:“章首二句咏物,后六句写情,惟三、四句自肖形神,觉此时此身茫无着落处,深心国事,尚有斯人。
”关于《黍离》,似乎不必再说太多的话,停留在诗人心弦上的哀伤早已作为一个象征而成为永恒的悲怆。
牛运震曰:“此诗纯以意胜,其沉痛处不当于文词求之。
后人诗如‘山川满目泪霑衣,六朝如梦鸟空啼’之类,徒伤代谢而已,固无此怀古深情也。
‘谓我何求’四字,说尽人世浅薄,一‘求’字误人,直到君国之义漠不相关,可惧哉。
谢叠山先生云:文武成康之宗庙尽为禾黍,而能为悯周之诗者一行役大夫外无人也。
吾读《书》至《文侯之命》,观所以训诫文侯者,惟自保其邦而已。
王室之盛衰,故都之兴废,悉置不言,吾于《黍离》之诗,重有感也夫。
按此数语委婉尽致,而出自叠山先生,尤足发此诗幽情。
”所引谢氏语,出自谢枋得所著《诗传注疏》。
论《黍离》一节原很长,引者乃撮述其要。
谢氏于宋亡之后,以死拒绝元朝的征聘,可算全了名节的忠烈之士,其读《黍离》,自当别有怀抱,不仅仅为诗而发也。
《诗经译注》读书报告
《诗经译注》读书报告程俊英《诗经译注》读书报告中学初识《诗经》,以为“最是诗经惹情扉”;大学再遇《诗经》,对其编订、体旨、艺术特色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为那就是当时人民日常生活的表现,但终憾未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一遍。
今有幸读得程俊英先生之《诗经译注》,感触颇深,体会到《诗经》中,日常生活并非其表现的主要目标,它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来表达主观情感。
一、著作概况书名:《诗经译注》作者:程俊英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次:2014年6月第一版字数:443000页数:512页二、全书概要程俊英,福建福州人,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是二十世纪在《诗经》研究领域有很深造诣的女学者。
程先生的这本《诗经译注》将《诗经》完备地介绍给读者,除原有诗歌外,每首诗包括题解、注释和译文三个部分。
每部分又独具特色。
首先,题解部分,叙述精炼,以诗论诗,探寻主题。
每篇诗的题解都采取“就诗论诗”的态度,阐明诗歌成型时间、地点所涉人物以及主要事件,摒弃古代的经学研究者对《诗经》牵强附会的解释。
例如《邶风·二子乘舟》的题解:“这是诗人挂念乘舟远行者的诗。
卫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多逃亡国外,《邶风》即其一例。
《二子乘舟》当是挂念流亡异国者的作品。
就说颇多,各有歧异,不一一具列。
”运用最简练的语言,把所要论述的思想展现给读者。
其次,注释部分,只注今音,不注古音,繁简得当。
在诗词的注释方面,程俊英在吸取前人的成果的同时,也能博采精华。
在《诗经译注》里,就引用了不少马瑞辰《毛诗传通释》、《说文解字》、朱熹《诗集传》等,同时在引用前人训诂时,程先生力求用简洁的语言将词语解释清楚,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简繁结合,详略得当。
最后,译文部分,自然流利,韵律齐整,独具特色。
程俊英《诗经译注》的译文,言语整齐优美,韵律整齐,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鄘风·鹑之奔奔》第一章:鹑之奔奔,雀之疆疆。
《诗经》三百首及注解(三)
《诗经》三百首及注解(三)《诗经》三第九篇大车【概要】女子表达想与心上人私奔。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注释】01、槛槛(Kan):车行进发出的声音02、啍啍(Tun):车辆沉重,行动滞缓貌03、毳(Cui)衣:一种绣衣。
毳,鸟兽的细毛04、菼(Tan):初生的荻苇,色嫩绿05、璊(Men):红色美玉06、岂不尔思:怎不思尔07、奔:私奔08、谷:活着,生09、皦(Jiao):本指玉石之白,引申为明亮。
此句说“如果说不相信我,就像不相信太阳的明亮”第一〇篇丘中有麻【概要】女子渴望情人快来。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注释】01、留:迟,形容迟迟不来。
一说是留客的留,被别的女子留住;或说同刘姓。
02、子嗟、子国、之子:当都指一个人03、将:请,愿,希望04、施施:悄悄然,或说高高兴兴05、食:吃饭06、贻:赠送07、玖:象玉的浅黑色石头第七节郑风本节包括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共 21 篇作品。
第一篇缁衣【概要】赞美郑武公好贤,能供给贤者以朝服、馆舍、美食。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注释】01、缁(Zi)衣:黑色朝服02、敝:破旧03、改:随着衣服破旧的程度不同而分别改为、改造、改作,可见其关心04、适:去,此句说“到你的客舍去看你”05、还:返回,此句说“回来后,给你焕然一新的朝服”06、馆:客舍07、粲:鲜明、美好,形容衣服焕然一新08、蓆(Xi):宽大舒适第二篇将仲子【概要】描写女子怕家人说闲话而对情郎的嗔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注析程俊英简体版
《诗经注析》是程俊英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诗经》的注释和
分析的书籍。
程俊英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对《诗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这部古代经典的重
要参考。
《诗经注析》的简体版是对原著的简化和概括,以更加通俗易
懂的语言进行解释,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它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诗经》的内容、意义和背景,进一步欣赏和领会其中蕴含的美学、哲学和文化内涵。
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对《诗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它对《诗经》的文本进行了逐首注释,解释了每首诗的意义、主题、结
构和表达方式。
其次,它对《诗经》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古代社
会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产生背景和
意义。
此外,书中还涉及到《诗经》的音韵学、修辞手法、诗歌形
式等方面的讨论,使读者对于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有更深入
的了解。
通过《诗经注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诗经》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价值,增进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这本书也为研究《诗经》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思路。
总之,《诗经注析》程俊英简体版是一本对《诗经》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的书籍,它从多个角度对诗歌进行了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古代经典。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深入了解《诗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