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北京版 (4)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北京版 (4)1. 前言在本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测量和练习,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2. 学习目标•了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和特点;•能够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掌握长度单位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内容3.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1. 什么是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是“米”的一百分之一,用符号 dm 表示。
1dm=0.1m。
2. 什么是毫米?毫米也是长度单位,是“米”的一千分之一,用符号 mm 表示。
1mm=0.001m。
3.2 长度测量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对长度的测量是经常用到的。
我们可以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在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工具要摆正,零点要对准;2.读数要准确,眼平视;3.精确读数后,再进行单位转换。
3.3 长度单位的转换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常用的长度单位转换如下:1.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转换关系:–1 mm = 0.1 cm = 0.01 dm = 0.001 m–1 cm = 10 mm–1 dm = 10 cm–1 m = 100 cm = 10 dm = 1000 mm2.实际问题的单位转换。
例如:•如果一辆车速度是60千米/小时,求这辆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解: 60千米/小时= 60 × 1000 ÷ 60 ÷ 60 = 16.67米/秒•如果一条铁轨长5000毫米,求这条铁轨的长度是多少分米?解: 5000 ÷ 10 ÷ 10 = 50分米4. 课堂练习4.1 单选题1.分米是“米”的_______。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2.毫米是“米”的_______。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3.1 cm = _______ mm。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教案模板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接下来是一份包含多元评价和反馈机制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高教学质量。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篇一(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提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引导: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枝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同时,孩子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又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设疑:(课件演示)红红又问了一个问题:要是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或者比1厘米长但比1米短,又该怎样表示它的长度呢?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索实践1.认识分米。
(1)量一量。
要求:请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介绍:一般来说,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
(边说边板书: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
(板书: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导学案)一、知识点概述毫米和分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长度单位。
在数学中,毫米和分米也常被用来衡量长度。
本次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互换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说出毫米、分米的含义,以及它们的互换关系;2.能够进行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习重点1.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互换关系;2.毫米和分米的换算方法。
四、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学习过程1. 学习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毫米是长度单位,它表示长度的一千分之一,常用符号是“mm”。
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表示长度的十分之一,常用符号是“dm”。
2. 毫米和分米的互换关系在毫米和分米的互换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换算规律:•1 毫米 = 0.1 分米•1 分米 = 10 毫米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单位来进行相应的换算,例如:例1:小明的房间长2.8米,宽1.2米,求房间长宽分别用毫米表示的长度。
解:房间长2.8米,可以换算成280分米或者2800毫米;房间宽1.2米,可以换算成120分米或者1200毫米。
例2:有一根长10分米的麻绳,要切成10段,每段都要等分,每段有多长?解:将长10分米的麻绳换算成毫米为100毫米,因为要分成10段,所以每段的长度为10毫米。
3. 毫米和分米的换算方法将毫米和分米互换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乘以或除以10的整数次幂来进行的,例如:•将毫米换成分米:数值÷ 10•将分米换成毫米:数值× 10例3:将400毫米换成分米。
解:因为1分米=10毫米,所以将400毫米换成分米就是将400 ÷ 10 = 40毫米换成分米,答案为4分米。
例4:将6.5分米换成毫米。
解:因为1分米=10毫米,所以将6.5分米换成毫米就是将6.5 × 10 = 65分米换成毫米,答案为650毫米。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9篇)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
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2、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3、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 甜甜的梦——《认识毫米和分米》(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二甜甜的梦——《认识毫米和分米》(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课前导学1. 认知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毫米和分米。
你们是否知道毫米和分米有什么区别呢?2. 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认识毫米和分米,并能够使用它们进行量度。
3. 学习重点认识毫米和分米,能够使用它们进行量度。
4. 学习难点学生较难理解毫米和分米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量度。
二、学习内容1. 认识毫米毫米,符号为“mm”,是长度单位之一,意思是1/1000米,也就是千分之一米。
毫米常用于测量物品的小尺寸,比如说一支笔的长度、针头的粗细等。
2. 认识分米分米,符号为“dm”,也是长度单位之一,是1/10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
分米常用于测量物品的大小,比如说桌子的高度、衣服的长度等。
3. 比较毫米和分米毫米和分米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比较来形象地理解:一根常规铅笔的长度大约为170毫米,相当于17分米。
一次数学考试一共花费了70分钟,相当于70000毫秒。
4. 毫米和分米的转换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转换需要注意存储转换结果的单位。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转换:毫米转分米:毫米÷ 1000 = 分米分米转毫米:分米× 1000 = 毫米例如:•600毫米 = 0.6分米•5.8分米 = 5800毫米三、课堂练习1. 小测验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1.一个文件夹的长度为20厘米,相当于多少毫米?2.一支签字笔的长度为15毫米,相当于多少分米?3.两个小朋友比赛谁能跑的更快,小明跑了4360毫米,小王跑了43分米,谁跑的更快?2. 思考题假设一张 A4 纸的长度为21厘米,宽度为29.7厘米,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相当于多少毫米和分米?四、课后拓展1. 工程应用长度单位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数学思考我们在学习毫米和分米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原则。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1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关系。
2.掌握使用分米、毫米测量长度的方法。
3.能够将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二、学前准备1.观察身边的事物,思考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长度。
2.熟悉1米、1分米、1毫米的实物长度。
三、导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展示1米、1分米、1毫米的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和长短。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长度,如教室的黑板、桌子、椅子,长度不等,但都要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实物长度,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长度测量活动,例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黑板、桌子、椅子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综合运用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毫米的基本概念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例如,让学生讲1米= ? 分米;1分米= ? 毫米的关系表现出来,并在实际活动中运用。
4. 总结提升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分米、毫米单位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米、毫米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强化换算能力。
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成果,对学生的测量技能和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六、作业布置1.编写一篇关于“分米与毫米”的作文,要求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描述。
2.完成第二单元的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来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在一些实际例子中讲解换算方法,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毫米、分米的认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毫米、分米的认识丨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毫米和分米的定义。
2.能够进行毫米和分米的换算。
3.能够应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进行实际测量。
二、学习重点1.毫米和分米的定义。
2.毫米和分米的换算。
三、学习难点1.实际测量中单位的应用。
四、学习内容1. 毫米的认识毫米是长度单位,用符号“mm”表示。
它是米的小数部分,1米=1000毫米。
毫米是非常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在进行实际测量时使用比较多。
2. 分米的认识分米也是长度单位,用符号“dm”表示。
它是米的百分之一,1米=10分米。
分米比毫米要大一些,在实际测量中使用的不是很频繁。
3. 毫米和分米的换算毫米和分米之间是可以进行换算的,具体的换算方法如下:•1毫米=0.1分米•1分米=10毫米例如,要把15毫米换算成分米,可以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15毫米=15/10分米=1.5分米同样的,如果要把0.6分米换算成毫米,可以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0.6分米=0.6×10毫米=6毫米4. 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单位进行测量。
例如,在制作手工制品时需要测量材料的长度,测量桌子或书桌的宽度和长度等。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测量工具,例如尺子、卷尺等。
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认真读数,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五、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行反复阅读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毫米和分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并结合实际场景,体验和应用这些知识。
六、作业1.完成教材P45页数学练习。
2.在家或学校中找一些需要测量长度的物品,使用尽可能多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在练习册上完成第5页的习题。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毫米和分米的定义,了解了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同学们需要认真掌握这些知识,掌握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合理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量和估算,培养学生的测量、估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演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活动工具:分米尺、卷尺、米尺、黄豆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师生共同演示如何使用分米尺、卷尺测量一些简单的物品,如课桌、椅子等。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单位长度有基本认识。
2. 认识分米和毫米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示范如何使用卷尺进行测量。
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介绍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方法。
3. 合理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量和估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用小黄豆在操场上画出一米长、半米长等各种不同长度的线段。
让学生用卷尺、分米尺、米尺进行测量,然后互相比较结果,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目标。
4.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从实验中总结出计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明确如何更好地使用分米和毫米。
五、课堂讨论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如何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3.如何向别人准确地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六、课后作业1.把身边的五个物品的长度都分别用米、分米、厘米、毫米表示出来。
2.家长测量一张纸的长和宽,分别用分米和毫米表达,并写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初步掌握了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缺乏积极性,需要引导和帮助。
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3篇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3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1、认识1毫米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3、估一估,量一量(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
(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三、认识分米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对!分米。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一、前置知识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厘米和毫米的概念和认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新的内容,包括分米的认识以及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二、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分米,以及分米与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米、厘米、毫米的测量单位。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1.学生需要掌握分米的概念,及与厘米、毫米的换算。
2.学生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等。
四、学习内容1. 分米的认识分米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之一,1分米等于10厘米,等于100毫米。
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分米这个单位来测量一些较大长度的物品,例如房子的长宽、课桌的高度等等。
2. 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会使用到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计量单位,有时候需要将它们进行换算,例如:•将5分米转换成厘米:5分米=50厘米•将3200毫米转换成分米:3200÷100=32分米练习题:把下列长度写成分米和毫米。
1.120厘米=12分米+0毫米;1200毫米2.245毫米=0分米+24厘米+5毫米;2分45毫米3.100毫米=0分米+10厘米+0毫米;1分毫米五、学习方法1. 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会给大家讲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还会提供一些例题,帮助大家巩固所学内容。
2. 实践操作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将提供大量的实践操作题,让学生不断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分米认识和换算能力。
六、知识拓展1. 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在学习完毕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后,我们还可以将分米和厘米、米进行换算。
具体如下:•1分米=10厘米•1分米=0.1米2. 分米和其他计量单位的换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掌握分米和其他计量单位的换算,例如:•1分米=0.3937英寸•1分米=0.0328英尺七、学习问题1.学生需要掌握分米的概念及与其他长度计量单位的换算。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
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3、测量纸条的长度。
(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三、教具、学具准备: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
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
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
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学生回答出步骤,说不全可互相补充。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毫米分米的认识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辨认毫米、分米的符号;2.能够将毫米、分米互相转换。
二、教学重点1.毫米、分米的符号;2.毫米、分米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毫米、分米的换算。
四、教学内容1. 概念解释毫米和分米是长度单位,表示长度的短和长。
它们都是“米”的一种。
2. 符号认识毫米的表示方法是mm,分米的表示方法是dm。
在数学中,常用符号表示长度单位,这两个符号是不同的。
3. 毫米、分米的换算1.毫米换算成分米:将毫米数除以10,就是相应的分米数。
例如:360mm=36cm。
2.分米换算成毫米:将分米数乘以10,就是相应的毫米数。
例如:4dm=40mm。
4. 案例练习1.请将500毫米转换为分米。
答案:50分米。
2.请将3.5分米换算为毫米。
答案:35毫米。
3.请将200毫米转换为分米,并将结果用毫米表示。
答案:20分米=200毫米。
五、学习方法1.学习前先了解毫米、分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2.找到转换的规律;3.多做练习,加深记忆。
六、思考拓展1.在生活中你能发现一些用到毫米或分米的事物吗?2.除了毫米、分米外,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七、小结在此次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毫米、分米的概念、符号和换算方法。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不断地运用到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章《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章《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分米和毫米;2.能够转换分米和毫米;3.能够理解分米和毫米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分米和毫米;2.转换分米和毫米。
三、教学内容1.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分米和毫米的转换;3.分米和毫米的用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观察图片,询问学生图片中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展示实物出示分米和毫米的实物,让学生看、摸、比较,区分它们的差异。
3. 分米和毫米的转换1.让学生观察数根白色直线,问数根白色直线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引出1毫米等于几分米。
2.让学生观察数根黄色直线,问数根黄色直线的长度是多少分米,引出1分米等于几毫米。
3.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转换分米和毫米。
4. 分米和毫米的用途让学生观察图片,询问学生这个小男孩正在做什么。
引出分米和毫米的用途。
五、课堂练习1.单项选择题:1分米=()毫米。
(A. 100 B. 10 C. 1000)2.计算题:北京市一条大街的长度是8000()米。
填空。
3.解答题:请将1000毫米转换成分米。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练习册上与分米和毫米相关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解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转换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数根直线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设计和课后习题的布置,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分米毫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认识分米和毫米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多种长度单位,其中分米和毫米是比较常见的两个单位。
1、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之一,它等于1/10米,用符号“dm” 表示。
2、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之一,它等于1/1000米,用符号“mm” 表示。
二、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在数学计算中,有时候需要将分米和毫米进行换算,我们需要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比例进行计算。
1、分米换算为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所以分米换算为毫米,就需要将分米数乘以10,即:分米数× 10 = 毫米数。
例如:20分米= 20 × 10 = 200毫米。
2、毫米换算为分米1毫米等于0.1分米,所以毫米换算为分米,就需要将毫米数除以10,即:毫米数÷ 10 = 分米数。
例如:500毫米= 500 ÷ 10 = 50分米。
三、分米毫米的练习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下面是一些练习,帮助你加深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1、填空题:•1.5米 = __ 分米 __ 毫米。
•250毫米 = __ 分米 __ 毫米。
•4.8分米 = __ 毫米。
2、计算题:•有一条纸条长20分米,要将它剪成50根等长的小条,每根小条的长度是多少毫米?•现在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为3米2分米,宽为70毫米,这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毫米?四、总结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通过本篇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为了提高对这两个单位的掌握程度,需要多进行一些练习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1《毫米、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与毫米,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
3.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会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用手比一比,1厘米和1米各有多长?2.下面的物体有多长?填一填。
说一说: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二、探究新知1.估一估数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
宽大约是()厘米。
厚大约是()厘米。
2.同学们估得准确吗?用尺子量一量。
(1)明确要求:①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将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我的测量结果①我量出的长是()。
②我量出的宽是()③我遇到的困难是:数学书的厚度不到()厘米,怎么办?(3)你知道吗?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3.认识毫米(1)关于毫米,你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我还想知道()?(2)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毫米。
(3)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我发现:1厘米中有()个1毫米。
(4)思考:是不是所有的1厘米中都有10个1毫米呢?我的结论是:1厘米=()毫米(5)用手势比划1毫米的长度。
(6)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①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②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③还有吗?(7)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时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4.现在你能测量出数学书的宽和厚了吗?数学书宽()厘米()毫米。
数学书厚()毫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准确地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
3.能够比较和排序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长度。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认识分米和毫米2.活动二:学习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3.活动三:比较和排序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长度4.活动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
四、教学难点1.比较和排序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长度。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感性认识法2.实验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4.游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分米和毫米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几个日常用品,比如铅笔、尺子、黑板擦和书等,让学生来估计它们的长度。
2.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引导学生发现,用学过的厘米来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会比较麻烦,而用更小的单位——毫米,就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了。
4.给学生展示一张关于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活动二:学习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1.让学生拿出尺子,让他们用分米或毫米来测量一些日常用品的长度,比如双肩包、书包、篮球等,记录下测量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如何用分米和毫米来测量长度。
活动三:比较和排序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长度1.让学生把之前测量的长度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两个长度进行比较和排序。
2.引导学生用分米和毫米相互转换,将两个长度都用同样的单位来进行比较和排序。
3.给学生一些长度,要求他们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排序。
活动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引导学生把所得答案写在纸上,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授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分米和毫米准确地测量长度。
二 甜甜的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

二甜甜的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毫米、分米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单位表达;2.能够通过各种实物和图片认识毫米、分米的大小和区别;3.能够初步应用毫米、分米测量长度;4.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的度量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掌握测量长度和比较长度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长度的单位,锻炼学生对长度的感性认识。
学生方面:目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长度概念,但缺乏长度的测量和比较经验。
大多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
知识方面:本单元主要考察学生对长度的测量和比较方法,以及毫米、分米单位的认识。
需要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并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面:本单元主要采用情境模拟、游戏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教师放映幼儿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的物品;2.让学生互相讲述自己家里的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2. 学习重点和难点(5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师示范,向学生讲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大小,重点讲解相互转换的方法。
3. 学习过程(40分钟)1.看图讲故事,小熊测量自行车的长度(10分钟);2.知识点讲解,小熊和小鸟的公分毫大比拼(10分钟);3.操作实践,用直尺测量实物长度(10分钟);4.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哪个物品的长度最长(10分钟)。
4. 课后练习(10分钟)让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和使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的度量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掌握测量长度和比较长度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长度的单位,锻炼学生对长度的感性认识。
教师采用了互动性强的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知识,加深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课题: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
型:预习课
课时数:1课时
学
案
教
案
自学导航活动一: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1)拿出尺子来认识分米,看看以分米有多长?用手来比一比。
(2)再看看一分米里有(
)厘米?
(3)想一想分米用(
)字母来表示?(4)数一数1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是一毫米。
(5)一厘米里有()毫米。
2、填空1分米=(
)厘米
厘米=(
)毫米1m
=cm
dm=cm1cm
=mm
1m=
dm新课标第一网活动二:总结十进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4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2、5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3、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你是如何思考的?
4、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你又是怎样思考的?活动三:填空:3分米=(
)厘米
7厘米=(
)毫米80毫米=(
)厘米
20厘米=(
)分米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5dm=
cm
40mm=
cm9cm=
mm
60cm=
dm活动四:动手来画一画。
1、
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
2、
再画一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
3、
最后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活动五:拓训练:抢答7m =
dm
3cm
=
mm90dm=
m
60cm
=
dm2m
=
cm
800
cm
=
m活动六:检测:当堂检测大本p28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二教学过程:1、
预习课本p54p55,完成学案活动一到活动五。
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2、
展示交流5分钟,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展示20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五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