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PPT课件
隋唐时期PPT课件
![隋唐时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25d358998fcc22bcd10dbc.png)
(三)监察制度的完善
1、确立:_____时期
2、完善:_____时期—三省六部制下的____省负责谏议
和封驳。
2
皇帝
相权分割 皇权加强
中书省
① 草拟政令
吏户 部部
尚书省
③ 执行
礼 兵刑 部 部部
门下省
︳ ② 审核政令
政 事 工堂
部
3
科举制的影响:全面影响古代中国社会___和___各方面。 积极作用: 1)、提高了官员_________和行________。 2)、打破了_________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 3)、有利于社会________的形成。 4)、一定程度体现了的______、_____、客观原则。 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有重要影响。
1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确立:
机构:
(一)三省六部制 职责(运行机制):
(见下)
积极作用:
实质:
归纳: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注意:三省互相制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
中书省秉承
(二)科举制 创立:____朝(隋炀帝)设进士科
(见下)
完善: ____朝
④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科举制在隋唐创立并能在封建社会中得以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
A.封建思想发展的需要 B.庶族地主阶级人数增大
C.完成封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D.封建经济发展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7
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
钱塘江 余杭(杭州)
17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18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723837fad6195f312ba6aa.png)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巩固基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
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
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https://img.taocdn.com/s3/m/3e14e9a40029bd64783e2cc9.png)
经济制度
仿照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照唐实行 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新罗国学:‚教授之法,以《周易》、《春秋左氏
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 《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 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 《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授之。诸生 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 《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为上;读 《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 《孝经》者为下。若能兼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 超擢用之‛。 ——《三国史记》卷三八
中国的东北方,为安、史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所 隔绝,久不与中国中央相通。此一部分人遂与异 部族武力相结合,而形成一个新国家。这一个国 家,遂还为中国本部之强敌。这又是此下历史上 一个重要的变端。 ——钱穆
吉林大学电脑复原契丹人骨颅像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 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 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 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 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 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日本遣唐使表
公元 太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武周 630 653 654 659 665 667 669 702 1 2 2 121 船数 人数 玄宗 玄宗 玄宗 肃宗 代宗 代宗 德宗 文宗 公元 717 733 752 759 777 779 804 838 船数 4 4 4 1 4 2 4 3 人数 557 594 500 99 778 781 805 500
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在 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 逐渐壮大起来。 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 盟长;唐中期以后,遥辇氏取而代 之,称可汗。
隋唐的民族、对外关系及文化繁荣ppt 通用
![隋唐的民族、对外关系及文化繁荣ppt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4ddf1f7375a417866f8fab.png)
(3)先进繁荣的 经济文化 产生了吸引力和融汇力。
(4)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
2.边疆各民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少数民 族名称
发展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演变
突厥
(1)战争:贞观初期, 唐军大败东突厥, ①兴起于阿尔泰山 颉利可汗 被俘,东突 一带突厥汗国 厥灭亡 ②6世纪中期,建 (2)设机构管理:①唐 立 太宗设都督府管辖东 ③隋朝初年分裂为 突厥;②武则天置 东突厥和西突厥 北庭都护府 ,管辖西 突厥故地
考 纲 点 击 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中央政府与突厥、回纥、靺鞨、 南诏及吐蕃的政治关系及经济文化 交流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 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 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技技术 2.文学和艺术
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原因及条件 (1)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2)隋唐统治者,尤其是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 开明 的民族 政策。
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繁荣
1.科技成就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 雕版印制 的佛经、日历和 书籍。 (2)火药:唐朝中期已有了制成火药的 配方 ;唐朝末年,火药
开始用于军事 。
(3)天文历法 ①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 规律,表明中国古代 历法体系 的成熟。 ②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 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族关系,排除④。
答案:A
1.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
(2)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文化发展的有 利氛围。 (3)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频繁,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多 民族的色彩;对外交往频繁,得以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部 分。 (4)继承和发展了历代优良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直接以魏晋文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5500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5.png)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南诏
册封、和亲
击败、设管理结构
册封
册封
?
吐蕃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3.唐蕃和亲与会盟
《步辇图》
名画中看历史
思考: ①文成公主入藏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②她为西藏带去了什么?
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是何时入藏的?她入藏同松赞干布成亲有何历史意义?
①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增强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唐玄宗时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
“患难相恤,暴虐不作”
1.唐朝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精通、弘扬佛法。
翻译天竺佛经、将《老子》翻译为梵文。
撰写《大唐西域记》。
探险家:
翻译家:
佛学家:
玄奘架起中印友谊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烂陀寺遗址
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
《礼宾图》
使节、留学生来唐
鉴真和尚的事迹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他的到来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⑴开放的对外政策;⑵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⑶对外交通发达。
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
1986年央视版
2013年香港版
2012年张纪中版
影视剧中的唐三藏
2.玄奘西行
唐三藏?唐僧?玄奘?你知道他吗?
玄奘负经西行图(壁画)
神话、小说、影视作品都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当中也有史实依据的部分。
遣唐使印
课件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https://img.taocdn.com/s3/m/2af17d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a.png)
明 闭关锁国;朝贡贸易;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清 订立《尼布楚条约》;马夏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只开放“十三行”)
泉州
▲ 马可 · 波罗往返示意图
▲ 乾隆帝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情形
2.特点
a.对外交往内容丰富:有政治交往、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b.对外交通路线发达:有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C.对外交往主要目的:建立友好关系,重礼仪讲和平; d.对外政策发展趋势: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e.对外交往思想理念:“华夏中心”“天朝上国”。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1.民族分布 (1)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 史的开始。 (2)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
匈奴 氐 羌
乌桓 夫 余
南越
2.秦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设官 管理
军事 驱逐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 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公元 前215年派蒙恬率军北逐匈奴; 修筑长城)
(二)明朝
1.设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 翻译人才)。 2.修长城,置“九边”: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修筑长城, 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系列军镇,号“九边”。 3.开放马市: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 开展贸易。 4.设都司、卫、所和土司:管理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 5.敕封“法王”: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管辖西藏。
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隋 裴矩掌管通商事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海路交流活跃。
唐 与大食国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海路交流 活跃;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遣唐使井真成)。
宋 海上丝路发达(北方陆路交通阻隔);广州、明州、泉州三大港口。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PPT教学课件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ca15b0912a21614792998.png)
返回
1.(02苏粤5)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
民族是
A.鲜卑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2.(04天津13)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
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3.(04北京12)“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
初为唐时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方位
西北和北
东北靺鞨
西南
民族 突厥 回纥(鹘) 黑水 粟末 南诏 吐蕃
①建国统 ①太宗南 ①玄 ①玄宗
一,分裂; 移归附管 宗设 封大祚
关系 史实
②东突厥 -击败俘 获;开明 政策-天 可汗; ③ 西突厥战争,管 辖-安西
辖;②玄 宗册封; ③助唐平 乱;④多 次和亲. ⑤改名瓦 解迁徙演
黑水 都督 府,划 入唐 朝版 图. ②女
返回
7.(04全国四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 的主要内容是
①政治经济制度 ②建筑样式 ③中国姓氏 ④儒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05北京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 的是: A 佛教传入中国 B 法显游历天竺 C 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 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9.(05全国三16)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 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交流 瓷器,制 贸易频繁; 产品 菩提树, 人在华 中国瓷
铜.
货币出土
熬糖术 经商 器出土
文化 留学;儒 教授儒学; 白居 吸收 学为国学; 留学生; 易记
喜唐诗; 吉备真备 歌舞 生活习俗. 和鉴真.
玄奘义 造纸术 净求佛; 传到大 十进位 食 道德经.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3.-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PPT课件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3.-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cda9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2.png)
玄奘与鉴真的功绩比较
同: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 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异:玄奘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佛 教文化带回中国,《大唐西域记》 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 与风土人情。
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法、医药、建筑、 雕塑、绘画等传到日本。
1、经济:减免租赋,减少力役
促使经济恢复、发展 有利于社会安定
因为唐朝国 力强大,文化 发达,与唐朝 联姻,有助于 建立友好关 系,学习唐朝 先进文化.
“贞观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 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 也,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于吐蕃,其赞普 遣禄东赞来逆,召见顾问,进对皆合旨, 诏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
——《步辇图》题记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4) 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
2.唐与日本——遣唐使
思考: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来中国? 日本遣唐使来唐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2.唐与日本——鉴真东渡
鉴真:
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开 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郭沫若: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松赞干布
(617-650年,Songzain Gambo)吐蕃王朝建立者。定 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641 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
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国学,从 文成公主(约623-680),
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从唐 唐朝宗室女。聪慧美丽,自幼 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 学习文化,知书达理。641年 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 远嫁吐蕃,在吐蕃生活近40年。 王,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1、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族源不明,原 出羌族,较为可信。 活动地区在今西藏和 四川西部地区,都城 逻些城。在北周隋朝 时期已逐渐强大,分 为许多支,征战不休。 629年,十三岁的松 赞干布继承赞布位, 削平战乱,统一了西 藏高原,建立了强大 的奴隶制王国。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9张PPT)--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9张PPT)--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44579e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e.png)
东汉89年窦固北击匈奴,刻铭燕然山;南匈奴内迁,北匈奴西迁。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分别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军政机构;
地方:西域
2、汉朝
地方:东北
设置护乌桓校尉。
《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时,匈奴数寇边,晃错上言:“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
(2)边疆管理:
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地方:
修筑明长城防范蒙古,布置军镇。
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
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
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设土司。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藏:
敕封西藏僧侣领袖,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对西藏进行管辖。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
【合作探究】
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特点(趋势、路线、内容、形式)
1、由开放走向封闭: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课件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https://img.taocdn.com/s3/m/e47c78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9.png)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背景:元朝结束了长期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边疆管理:
①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实行了明显 的差别对待政策。 ②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 务,后来总制院改名宣政院。 ③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领为地方官吏,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
酋长世袭任职,统朝领、部经署济上,有进朝贡贡。的义务。
赦封西藏宗教领袖,管辖该地区,进行贸易。
3.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联姻: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 (3)军事行动: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
的
地 西面:河西走廊 西域 羌人、氐人、西南地区
民 族
方 :
东北:设乌桓校尉、灭卫氏朝鲜 沟通西域
南面:灭南越,设置郡县。
和中亚
关
系 管理方法:屯戍政策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民族事务管理机构与制度: ①管理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 及册封各名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②制度: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 姓任郡守、县令。
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4)册封管理: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
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 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5)改土归流:在西南,清朝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 “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沙俄入侵
满蒙和亲, 平定噶尔丹 不修长城
隋唐的民族、对外关系及文化繁荣优秀课件
![隋唐的民族、对外关系及文化繁荣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f254a48d7c1c708a145cd.png)
考 纲 点 击 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中央政府与突厥、回纥、靺鞨、 南诏及吐蕃的政治关系及经济文化 交流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 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 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技技术 2.文学和艺术
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原因及条件 (1)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2)隋唐统治者,尤其是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 开明 的民族 政策。
2.日本 (1)政治往来:隋朝时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派出的 遣唐使 有 十多次。
(2)文化交流:日本著名的 大化改新 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
本;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 唐长安城 的样式。 (3)贸易往来:日本出土了大量唐币“ 开元通宝 ”,中国也出土 了日本的银币。
3.东南亚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彼此互派使节,交换 土特产品 。 4.印度
进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汉、唐时期中国与亚非国家交往和交 流历史信息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归纳问题的能力。①反映东
汉与日本的交往,②反映东汉与印度的交流,③反映唐朝与
非洲国家的交往,④不是中外交往的史实,反映的是清朝民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和火药的发明是世界上最 早的;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长度的第 一人;《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影响深远。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 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 有影响。
3.《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认为:“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
③柳公权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 神策军碑 》。 ④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 张旭 和 怀素 。 (4)乐舞 ①隋唐乐舞受 西域 影响,著名的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 ②隋唐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唐玄宗创作的《 霓裳羽衣 舞 》,高出众舞之上。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课件(共40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课件(共40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9135c45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8.png)
3.魏晋
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民族迁徙(“五族内迁”)
民族交流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汉化政策
十六国时内迁各族不断交融
经济开发
北魏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实行汉化改革 三国、东晋、南朝南方不断得到开发
Ø历史纵横(P6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 融
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 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 迁徙。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 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 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 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 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 婚杂居,互相影响。5世纪,鲜 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 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 融。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 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 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 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屯戍政策:开发边疆,移民屯田
含义:“屯田戍边”是我国防守 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指汉 代以来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 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 荒废田地。戍边顾名思义就是在 边疆守卫的意思。
屯戍作用: 经济:有利于开发边疆,降低军费开支; 军事:抵御匈奴,稳定边疆 民族:推动民族融合,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 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
(北方匈奴): 西汉:和亲、三击匈奴; 东汉:刻铭燕然山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中央): “设大鸿胪
(西北)河西走廊: “河西四郡”
方式:大量移民、设置田官、军 民共同屯田。 特点:①政府提供生产工具,由 官员负责管理;②屯田主要分布 在北方和西域 地区;③分民屯和军屯两种。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政治上隶属中央王朝,经济上朝贡义务外, 其余一切事务均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第3课时_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
![第3课时_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91bd32ce2cc58bd63186bdda.png)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安成为世界 性的城市。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此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 在步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的情景。此图提供的信息,从表面上 看,反映唐太宗接见使者的情景,唐代皇帝、官员、侍女、吐 蕃使者的衣着服饰情况,反映了阎立本的绘画艺术风格。深层 信息反映了唐和吐蕃的密切关系,反映了松赞干布对唐文化的 爱慕。
阅读下列材料:“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
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
性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
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
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
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根据材料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
)
A. 西汉 答案:B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思维启示:历史地图、图片、表格等是史料的重要载体,利用不同
的史料设置问题,不仅丰富了试卷的形式和信息量,也能够更加全
面地检测学生获取各种类型信息,综合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研究预测
1.从历史地理学科知识角度命题。 2.从社会热点角度命题。 研究1 关于下列图示 )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对加强唐蕃的 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4)言之成理即可,如查找史书《资治通鉴》,赴西藏实地考察 文成公主入藏的文物遗迹,等等。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主要表现在: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和朝鲜、日 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及西亚的波斯、大食都有通 好关系。唐朝时期也开始了与欧洲、非洲的交往。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PPT课件 通用93页PPT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PPT课件 通用9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06fd6aba1aa8114531d93f.png)
Hale Waihona Puke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 关系 PPT课件 通用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
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 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玄奘义 造纸术 净求佛; 传到大 十进位 食 道德经.
医术杂 技传入; 丝瓷传 欧
总体 盛况空前:(1)交通畅通海陆;(2)交流密切形式多样-范 特点 围广形式多政治经济文化;(3)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
成因:国力强盛,政策开放,交通畅通.
返回
1、唐朝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处理民族 关系的方式。 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 (1)各族都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吐蕃,南诏等都先后建立了政 权,开发了祖国的边检地区; (2)交流很密切-中原和边疆交通发达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 区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中原发展; (3)管辖加强-中央政府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地区设立 机构,加强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管辖; (4)疆域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 带,南及南海. 方式:(1)战争-如对突厥俘获其可汉击败西突厥;(2)设机构管辖如安西北庭都户府,瀚海郡都督,黑水都督府,忽汗州都督等;(3) 册封如对粟末靺鞨大祚荣,对皮罗阁,对回纥骨力裴罗;(4)和亲如对吐蕃和回纥;(5)会盟-和吐蕃会盟.
返回
2.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空前的主要表现。 表现一:交通空前畅: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到朝鲜, 向西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等国;海路从登州扬州 到日本韩国,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表现二:范围空前广阔:除东亚日本新罗,西亚波斯大食, 南亚印度外,和欧洲东罗马 ,甚至非洲也有联系交往. 表现三:交流空前密切形式多样-不仅有政治遣使,经济 相互交流,文化相互吸收,还有留学等. 表现四:影响空前深-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日本新罗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模仿唐朝制度,中国的造纸术外 传,十进位等技术外传.中华文化圈扩大.
解迁徙演 ②女 ③-纺织 织。 文。
变-维吾 真前 精美.
尔,裕固. 身.
总体 (1)各族建权发边疆;(2)交通畅,交流密,促发展;(3)中央政 特点 策开明加强管辖;(4)疆域辽阔-四至.
-,,各民族贡献.
方位 国家
东亚-全方位
新罗
日本
东南亚南亚 东南 天竺
中西西亚欧洲 中西亚 欧非
政治 立国用唐 遣使十多 隋炀 贞观遣 波斯大 和东罗
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 地区的开发和少数民族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扩大祖 国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多-突厥回纥靺鞨六诏吐蕃;战争册 封管辖和亲会盟。
突厥-战与管;回纥-封与迁;靺鞨-封和管;六诏册封南;吐蕃-婚册盟。
返回
1.(02苏粤5)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
民族是
A.鲜卑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2.(04天津13)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
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3.(04北京12)“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
初为唐时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10.(05江苏29)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 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 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 保卫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汉匈和平交往.
突厥 回纥(鹘) 黑水 粟末
吐蕃
①建国统 ①太宗南 ①玄 ①玄宗
一,分裂; 移归附管 宗设 封大祚
②-击败 辖;②玄 黑水 荣为渤
俘获;开 明政策天可汗; ③-战 争,-.
宗册封; 都督 海郡王, ③助唐平 府,划 ②加忽 乱;④多 入唐 汉州都 次和亲. 朝版 督;划入 ⑤改名瓦 图. 唐版图.
①彝族 ①松赞 白族祖 干布建 先;②;. 权;②;. ③玄宗 ③册命; 册封为 ④金城 云南王. 入藏和 ④复种 长庆会 冶炼丝 盟-碑和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叫教圣地”。对上文蕴含
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
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
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返回
4.(04全国二1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 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对外商 路 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D.可到达波斯湾 5.(04全国二20)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6.(04全国四12)隋唐时期,中日往来的主要港 口城市是 A.广州 B.明州 C.泉州 D.扬州
三大洲交往密切-东亚全方位;南亚重文化;欧非 有联系。
大昭寺文成公主金像
返回
返回
返回
大雁塔—玄奘藏经处。 大雁塔
返回
7.(04全国四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 的主要内容是
①政治经济制度 ②建筑样式 ③中国姓氏 ④儒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05北京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 的是: A 佛教传入中国 B 法显游历天竺 C 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 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9.(05全国三16)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 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来往 制;通使. 次;大化 遣使; 使来唐 食多次 马使节
改新仿唐.
通使 往来
经济 茶,印刷, 都城仿造; 土特 郁金香, 波斯商 非洲有
交流 瓷器,制 贸易频繁; 产品 菩提树, 人在华 中国瓷
铜.
货币出土
熬糖术 经商 器出土
文化 留学;儒 教授儒学; 白居 吸收 学为国学; 留学生; 易记
喜唐诗; 吉备真备 歌舞 生活习俗. 和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