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_活着_而活着_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_活着_

合集下载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作者/ 金虹谷《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标志着余华步入到先锋派的行列,一颗文坛新星开始闪现。

先锋派20世纪90但家破人亲历了惨烈的战争,饱受饥饿、寒冷的折磨,游走于死亡边缘。

幸而他活了下来,被解放军俘虏。

此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参加解放军继续打仗或是领着盘缠回家,对打仗的恐惧和回家的急切使他选择了后者。

昔日嫖赌成性、脚不沾家的浪子在失去一切后却体悟到了家的温情,对家庭倍加珍视。

为了省钱供有庆上学,福贵一度将凤霞送给别人,深沉的舐犊之情却又促使他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风霞回去”了。

为了起到比照作用以强调选择的自由,余华还为福贵设置了许多对照人物,如福贵的父亲、龙二、仆人、老全和春生等,他们在相似的境遇下作出了与福贵不同的选择,也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后果。

福贵亲眼目睹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每次打击都如此沉重和猝不及防,然而每次他都选择坚韧地活着。

透过福贵所作选择的背后,可以看出福贵的“活着”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弱者哲学,悲而不壮,可泣而不可歌。

他无奈而又无力地承担着外界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在面对苦难时,他总是消极被《活当年的浪一步步陷进人生的泥潭中。

先是儿子有庆血液被抽干而死;接着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其后妻子家珍因操劳过度被软骨病夺去生命;女婿二喜在装水泥板时意外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又被豆子活活撑死。

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死亡“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生存的荒谬性”。

“大难不死”的福贵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临到暮年只有老牛相伴。

他在人生的苦难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早已随遇而安,宁可把自己降到与动物一般,以此消解人生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安宁,这也是他为老牛起与他自己相同名字的潜在原因。

三、活着的痛苦余华说过:“《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_活着_的存在主义解读

_活着_的存在主义解读
经 典 重 释
《活着》 的存在主义解读
◎肖 晖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 余华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他的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他对死亡、 荒谬、 苦难以及绝望情绪主题的表达, 都 体现了他创造性地继承了存在主义的言说, 本文以 《活着》 为代表阐述其中蕴含的深层生命体验。 关键词 《活着》 生命意识 存在主义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1)01-141-01
② 强调“人的自由选择” 。存在先于本质, 意思是人必须先存
在, 然后才能创造他自己, 同时它揭示的是个体的生命主题, 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体验。余华吸收了这一思想,他颠覆中 国传统创作中强调的集体价值和社会属性,描写的是小人物 生存状态以及个体价值, 他的创作由 “外” “内” 即由关注 转向 , 外部世界的兴趣转向人的内心意识的表达,余华不再写社会 中的个体、 集体中的个体, 抛弃了传统创作中个体身上的那种 社会属性与集体价值, 而是写单个独立的个体, 写个体的自我 意识和生存状态, 他的作品大都写个体自由和选择, 迷失自我、 寻找自我、 发现自我成为小说的主题, 荒诞、 死亡、 孤独和虚无 充斥全文, 从而否定了传统中的那种英雄主体和理性主义。 福贵的独生不是命运对他的厚爱 ,正是命运对一个已经 一心向善、 决心尊从社会规范而放弃自由的人的最暴烈的凌 迟。以己的 “生” “死” 来说, 福贵又成了生活 ,相对于众人的 在别处的独行客。他无法选择, 活着是生命的唯一动力和最 高意义, 这体现出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 在生命形式 的自由选择上, 余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悖论, 无论作品 即: 中的主人公做出何种选择, 都无法逃脱 “活着” 的对立面—— 死亡, 余华为福贵设计的选择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现实对 “存 在”的否定。在 《活着》 作者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中, 人物, 也不注重情节, 他主张现实生活的再现, 注重描写琐碎 生活中的小人物, 写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作者以几近于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周围发生的一切, 他 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能随意地进入到被叙述人物的 心理中做洋洋洒洒的分析, 也不会经常进行深入的自我阐释, 即便偶尔发表几句议论, 大半还是采用自由间接语体的形式, 将其含混在人物意识中,并不显示出明确的判断倾向。 《活 着》 中福贵的坎坷经历是引人泪下的, 但余华并没有过多的 同情和怜悯, 他只是作为一个听众, 静静地听福贵讲述自己 的故事、 自身的经历, 讲述着生命中所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31
种雪上加霜,骨上剔肉的方式让人情何以堪。 余华的小说叙 事冷静而又深情,冷静是余华,深情的是福贵,一个人,在浪 子时期或许不懂得生命和家庭的美好, 但是当浪子回头,死 神硬生生地撕开伤口,撕裂家人,更让人痛上加痛。
本来小说到这里,也许就好了,像张艺谋改编的电影《活 着 》,老 一 辈 死 去 了 ,尚 有 二 喜 ,尚 有 苦 根 ,而 生 活 还 有 希 望 。 但是作者显然要硬生生地打破希望,或许考验当人在极端的 环境中,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的苦难? 儿子有庆死在了那间小 屋子里,女儿凤霞也死在了那间小屋子里,没想到女婿二喜 也死在那间小屋子里。 福贵不敢想,他走到小屋的时候和二 喜一样没抬出来的。 福贵倒下了,在世间所有的痛苦只有福 贵一个人承受,终于面对同一个屋子,福贵来了三次,每次面 对的都是自己至亲至爱之人, 福贵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苦难, 或许承受不了这同一个屋子,或者是承受不了死亡。 死神在 福贵的心理割下来第三刀,第四刀,此时这世界上仅有苦根 和福贵相依为命。 而苦根也在福贵摘棉花的时候,因为吃豆 子撑死了。 在所有的亲人离世之后,这世界上唯一能和福贵 作伴的就是他的外孙苦根,可是死神偏不给福贵享受儿孙的 机会,哭根也因为吃豆子太多,撑死了。 福贵不仅仅要面对亲 人的离世,还要面对物质上的贫乏。 福贵家里很穷,苦根从小 就没吃到过什么好东西,豆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从而导 致了苦根的死亡。 福贵老了,此时的福贵就像一块承受苦难 的皮囊,一副躯壳而已。 所有的苦难轮番攻击这位老者,福贵 没有在所有的亲人死亡后,选择死亡,而是勇敢的活下来,坚 强地活下去,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余华在福贵身上安置的 生存意识,它那么顽强,如此坚忍不拔,让人敬畏。 后来福贵 有钱了,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牛是通人性的,闲来没事,福 贵便将自己的故事说给牛听。 四十年前,福贵是这个村子的 财主,家里有钱有势有房有地。 如今老了,一副皮囊,生活的 打击让他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活着, 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偶尔做活累下来,福贵会让老牛和自己都坐在树影下晒晒太 阳,他老了,裸露的身躯看到了黝黑的脊梁,正是这一根黝黑 的脊梁顶起了家族的苦难。 余华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表达 了在极端的环境下,人的生存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开题报告】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派作家,在九十年代写出了其小说中具有转折性的作品——《活着》,一部颇受读者喜爱和批评界关注的小说。

《活着》以极其生动的笔触触及主人公徐福贵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生生死死悲欢离合之后,他的内心应是悲怆、暴怒以及绝望的,但作者余华却给他设置了—个温和宁静的心境。

并且福贵他竟然在一次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止步,于苦难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苦难并无怨无悔的活着,且越活越通达,这就让人不得不就他的生存方式做一番特别的研究了。

余华还通过他揭示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这一主题,恰恰是这一点给读者以极大的震动。

“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没有其他任何理由,这就是人和生命最基本的关系,生命要他活着,他就活着。

”尽管余华的解释如此坚定而明确,但福贵式的生存方式的内涵与价值依然引起了大家的探讨,并且针对福贵这一形象的评价,国内外的评论分歧甚大。

以谢有顺为代表的多数评论者都是通过存在主义的角度,深入分析,来挖掘福贵式的生存方式的内涵。

因《许三观卖血记》是《活着》的延续与升华,所以也有评论者通过细读《许三观卖血记》,通过比较分析,进而展开研究论述。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余华笔下的福贵生存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趋势。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自上世纪90年代《活着》发表以来,对福贵生存方式的研究,评论界分歧甚大,甚至尖锐对立。

以下笔者试以评论家们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赞同与否为线索,作一回顾与综述。

一派以姜飞、洪治纲等人为代表的赞同者们认为,余华“为没有任何外在于生命的名利追求可能的百姓提供生存下去的信念和意义”,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并体现了“深切的意义追问和民间关怀。

为活着而活着

为活着而活着

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有感“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余华的《活着》能带给人一种沧桑感,主人公福贵历经磨难,亲眼目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但他并没有轻生,依旧好好地活着。

原本地主阶级背景的福贵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一系列的陋习,上妓院、赌博,整天不务正业,最后落至将家底输光的下场。

而且这时父亲又被自己气病,后来没过多久就死了。

这时生活负担全都承担于福贵一人,她在去帮母亲请医生上城的路上被强迫拉去打战,最后又被送回家,但此时已是物是人非:母亲已去世;女儿凤霞已成哑巴,儿子有庆却和自己很陌生。

面对如此惨淡的家庭,他并没有放弃,重新拾起锄头,努力去劳动。

在战争中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活着回来见自己的妻儿母亲。

就是这个愿望支撑着他躲过枪林弹雨,努力地活着。

他回想起自己以前所过的日子确实糊涂,没让妻子过一天舒服日子,现在更是让妻子一人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一定要给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活着回去。

其实人生在世,能活着走完人生地路途正是不容易,尤其是目睹所有亲人都离你而去最后只留下你一人孤独的活着,这时坚持走完人生尤其困难。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恐怖小说,“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时,突然听到门铃响了······”世界上最恐怖的莫过于孤独的存活于世,内心的恐惧感是巨大的,克服了孤独,你也就克服了自己,征服来自己。

福贵后来经历了女儿难产后血绷而死,妻子因女去世伤心过度,抑郁成疾而死,女婿因搬运过程中被板车压死,最小的外孙因吃多了豆子撑死了。

死亡无处不在,出其不意的夺走了我们的生命,坦然地面对死亡确实许多人无法做到的。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巨大波动,可是从福贵的精神来说确实高大的。

相反,从如今来看,我们的现在的物质生活富裕,我们的精神层面却如枯井之水,非常匮乏。

从“生存论分析”探讨余华的《活着》

从“生存论分析”探讨余华的《活着》

从“生存论分析”探讨余华的《活着》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的骨干,他的创作可以说与先锋文学的发展同步。

他的作品始终呈现出“偏离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表现为对人的存在属性的书写。

”也就是说,在余华以前,中国作家对人的困境的关注,只停留在人的社会属性(如“伤痕文学”)和人的文化属性(如“寻根文学”)层面上寻找解决的方案。

而余华的创作则告诉我们存在中的人,其生存困境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在存在论上寻找答案。

一、从存在主义层面讨论《活着》小说《活着》以垂暮之年的主人公福贵对自己的一生回忆自叙,以知命的平静语调讲述他一生悠长的生命故事。

故事跨越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我国从抗日战争到“文革”收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苦难岁月,讲述了历史与现实共存的江南乡村和城镇,家乡和弥漫着饥饿与死亡恐怖包围圈的两组生存空间中,福贵个人生命史与民族的社会变迁史。

存在主义的鼻祖海德格尔关于人存在的生存论分析认为,“存在不是存在者”,人与存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人的特殊存在方式。

他将人的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称为“生命”(Existenz),而将人称为“此在”(Dasein),强调它是存在论层次上的存在。

在他看来,人的存在特点就是要超出自己而存在于世界上,这里所讲的“世界”则应该从存在论上将它理解为存在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意义整体。

是存在者总体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事物在这关系总体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作为存在论层次上“此在”的福贵,他的“世界”就是与他相依为命的父母、妻子、儿女;和他的生存紧密联系的土地;以及弥漫着饥饿与恐怖的战场;难友老全和春生;甚至还有赌徒龙二和与福贵本人相伴到最后的那头老牛。

而这个存在关系就决定了他的“乡土”情结。

他几乎一生未离开土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福贵的人生体验几乎包括世间所有的幸运和灾难。

福贵上了赌徒龙二的当,将祖业100多亩地和房屋输光。

一夜之间,龙二成了地主,他自己一家却成了佃农,可龙二在土改中成了恶霸地主被镇压,福贵却平安无事,还分得五亩田。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摘要:在社会道德熏陶与人格塑造领域,文学经典作品的建构作用十分突出,这些经典作品体现了各方面力量聚合的成效。

排除本身的思想深意与审美作用,还需从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层面,对其他关系本体的相关探索进行分析与借鉴。

余华创作的这部经典著作《活着》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与各个领域读者多样化的解读有密切的关系。

该著作的经典化为挖掘文学著作经典化发展的规律带来了有益参考。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将余华的《活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经典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该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叙事方面带给我们的启迪。

关键词:余华;《活着》;经典化1《活着》的思想意蕴余华的这部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曲折离奇、让人喟叹的一生,体现了人生的荒诞与不确定性,以此引发人们对生存、人生的思考。

对人活着的真相进行挖掘,无论是从思想意义还是时间层面,均能体现该作品的经典性。

并且,作者还多次对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其他层面内容进行了解析与说明。

其在相关访谈中提到了其在明确这部小说主题与写作灵感迸发时的状态:在撰写这部小说前,有一段时间一直深陷在想要创作某人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作品,但这只是个主题还没有具体构思[1]。

突然有一天早晨,他从沉睡中醒来就想到了活着这个标题,此后,其创作灵感不断涌现,于是立即投入创作之中。

其在自序中写道:这是一部与人遭遇磨难、克服困苦有关、对人生有自身态度的作品。

同时指出,自己在创作中也有相应感受:人并非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事而存在,而是为了活着本身。

通过其解释的这一著作的主题意义发现,这部小说阐述了人活着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并非是其他事物。

当人为了活着而活时,就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即:向死而生就是活着。

《活着》中的福贵在其一生中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场景,其面对着一直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他选择了直面死亡,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希望与回忆[2]。

福贵在困难面前选择直接面对的态度,一些人觉得其是与艰难困苦硬刚到底,其实是死亡让福贵悟到了活着的意义。

为_活着_而活着_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_活着_

为_活着_而活着_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_活着_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3摘要小说《活着》的成名,表征的偶然难掩时势必然的规律。

笔者拟从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一展小说作者在荒诞无理性的世界里、在命运的无常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揭开了苦难生存困境下的人性永恒之美。

关键词:“活着”存在主义解读《活着》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活着》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部长篇小说。

1992年,当小说以中篇发表在《收获》杂志时,在国内并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1994年,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被搬上荧幕,并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夺得评委会大奖。

随后,作者余华把小说从中篇改编充实成长篇,并于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活着》便以在国内上百万的发行量,高居同年长篇小说发行量排行榜之首而迅速走红,在读者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被评论界争论至今。

从问世时的反映冷淡到获奖后的大红大紫,滤除小说之外主观因素,着眼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及艺术魅力,我们不难发现,《活着》的成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20世纪后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人与物对立和冲突的日益加剧,荒诞和非理性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19世纪初期开始,由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所固有的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物欲”的贪婪被紧紧地搅和在了一起。

伴随着以对物质的追求为根本目的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人对物的崇拜意识被强化,物化意识弥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荒诞、暴力、混乱、无理性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特征。

20世纪后,随着“物”内涵的逐步拓展并逐渐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的一种力量,这一社会特征被进一步强化。

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现实世界与人的对立、是非颠倒和混乱无序的状况,使个人在社会大潮的裹挟下变得无所适从,孤独无依。

为了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

为了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

为了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看完余华的《活着》,我竟无所感想,甚至都没有为其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伤心。

现在,由于要写心得札记,便只好搜肠刮肚,为了写而写,有点像为了活着而活着。

纵观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

福贵经历了解放前、建国后、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大跃进、文革等时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福贵代表着20世纪中国的农民,开始了他的一生。

“活着”是福贵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福贵当过地主,做过农民,也被抓去当过兵。

也只有当地主时,是福贵最逍遥快活的时候了,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来形容毫不为过。

福贵挥霍完从父亲手里挥霍剩下来的一百亩土地,最终变成了农民,“富不过三代”似乎也有点道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他把“为死”看做是一个过程,那就好比人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而“亡”则是这一过程的终结。

在这一过程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强烈的存在感。

因此,在我看来,福贵对活着有着最强烈的渴望的时候就是被抓壮丁的时候。

在战场上,物资供不应求,战士们你争我抢,刀枪无眼,人命如草芥。

令我记忆尤深的是他们熟人之间的招呼,用着轻快的语调说着:“你还没有死啊!”福贵在军中认识了春生等人,他挨过死亡、饥饿种种困难,最终得以回家。

当一个个同伴倒在你身边,而你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也会这样倒下时,你的内心一定会怀着巨大的恐惧,福贵也不例外。

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或许会更加看重生命。

福贵的后半生,生活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之中。

同一家医院,他送走了儿子,送走了女儿,也送走了女婿,儿子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因难产大出血而死,女婿被水泥板活活夹死,最后,妻子、外孙也都离他而去,而他仍然坚强地活着。

他练过钢铁,吃过公社饭,也看过队长被批斗,他的经历正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常态。

他的好队友春生就是被批斗批死的,这很令人深思:春生既然熬过了战争的艰苦,却为何在文革中选择自杀?顾城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这里的黑夜就代指着文革时期,这足以见文革时期的社会多么黑暗。

从生存哲学视角看《活着》中的活着

从生存哲学视角看《活着》中的活着

从生存哲学视角看《活着》中的活着作者:杨星雨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期摘要:余华的《活着》,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农民徐福贵活着的过程。

他经历了家道中落,身边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生活数度难以为继的苦难,最有理由死去的他,却从未放弃生,一直坚持活着。

他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人的责任。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关键词:活着忍受责任讲和《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他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活着于他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

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由始至终,他都在担当生命的责任——“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部厚重与沉痛的说明书,是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史。

活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成了最难的两个字。

一、活着——忍受苦难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

人要靠记忆来慰藉,靠倾诉来释然,靠回首来彻悟。

悲怆的残阳感染了那个午后的黄昏,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淡然,主人公福贵讲述着自己的一生以及和他密切相关的亲人。

那一个个名字跃然纸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生命重重的痕迹。

福贵——一个大地主家的儿子。

祖父白手起家,从养鸡开始,使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于是家境变富裕了,拥有两百亩地。

但到了他爹这一代便开始衰败,他爹挥霍掉了一半的土地。

年少时的福贵还称得上是个阔少,有着村人不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富贵。

在满足和拥有中,福贵却一步步堕落,出入烟花场所、金牌赌场,放浪形骸,忘怀于纸醉金迷的世界。

可赌场上从没有赢家,福贵在不知不觉中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有感(1000字).docx

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有感(1000字).docx

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有感合卷,微倦。

余华的这本《活着》我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个暑假,我不知道作者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写的,只觉得他是写尽了人世间酸甜苦辣。

地主福贵,年少荒淫,输尽千万家财。

父亲暴毙街头时的不甘悔恨;母亲积劳成疾,自己被强征当兵时的彷无奈;女儿聋哑,儿子有庆献血致死时的绝望愤怒;女婿意外横死,孙子苦根惨死家中时的恸极悲痛……当这一段段悲剧逐渐上演后,当这一份份温情被死亡撕得粉碎后,只剩下福贵与老牛在夕阳下漫度残年。

不得不说,余华凭借着他冰冷的语言和残酷的悲情深深地扣动着我的心弦。

然而《活着》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予读者感官与心灵的双重震撼,更多的是余华对生命的态度——坚强的活着。

正如文中所写:“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

”当整个世间最痛苦的事情都加在福贵一人身上时,他是那么的顽强,哪怕再大的风雨也无法使其丧失斗志,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着强者。

当然,小说在赞颂生命顽强的同时还加入了对社会的批判。

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是随着历史的改变而发展的,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故事开始于民国时期,福贵在民国短短的最后几年花红酒绿之中,输光了所有家产,也失去父亲。

之后又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运动中失去未成年的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

这一次次的死亡,看似毫无关联,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个个亲人的离去,冥冥当中却又刚好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动荡,死亡,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形容,生老病死每天都在身边上演。

福贵所代表的正是被压迫者的最底层农民,他是最不幸的一个,亦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个。

一个充满丑恶的时代,一个无尽掠夺劳动者的时代,福贵躲过一个又一个不幸,但生离死别的痛楚却又不断的伤害着他,也许作者刻意将整个时代的真实写照都集中于福贵一人的命运中吧。

而福贵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出当时人们对于时代的态度的转变。

起初,福贵仍对自己的过错念念不忘,甚至想象着可以东山再起。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札记未读《活着》前便被余华对本书的介绍所吸引,他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作者围绕富贵描写他及身边人的苦难人生。

作品以极其随意且平静的笔法展现故事,描绘了富贵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我也仿佛就坐在田埂上,听一个叫富贵的老人不动声色地讲述自己的命运:从纸迷金醉的富家纨绔弟子到一贫如洗的丧家犬;从战火硝烟的恐惧到家破人亡的内疚;从儿女安好的欣慰到孤独一人的寂寞。

这一生他为全家人送终,到晚年只有一头叫“富贵”的老牛相陪听他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活着源于忍受。

在一生中我们要面对许多不喜欢的事,沉重的打击,不被期待的结果,而这些便是需要我们来忍受。

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的残忍,忍受丑恶的事物。

所以我十分赞成余华在书中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看着我身边的人……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生命。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总爱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并强加上自己的名号。

在如今浮躁而物质的时代,人们学会了伪装。

人们学会在平静的外表与温和的语言下掩饰自己对金钱权势的渴望。

于是,有人在欲望的趋使下走上了不归路;有人背弃了信仰,在金钱与权力中沉睡;有人用生命家人赌博只为求取缥缈前途。

他们在欲望的深渊中挣扎,最终失去一切。

他们为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他们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我认为活着意味着责任与使命,这是一种力量和本能而非被迫选择。

每个人都应当活着且有意义的活着。

人生而一命,而世界又是如此美丽宽阔,我们不应当为这些无尽的欲望而来放弃自己本应精彩的一生。

活着是人生的表现,人生中有残酷的苦难也有令人流连的美景。

我们不应被一次挫折打到,也不应在一处地方逗流而失去了更美的风景。

活着是生存的前提,是生活的基础,我们没有理由轻易放弃,就算整个世界背叛了自己,也不要失去活着的勇气。

活着是一座灯塔,心若迷茫,无法返航,便去追寻它烟霭中不灭的光芒。

《活着》读书笔记--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为了活着而活着我在看《活着》,我以为这是我看过的最残忍的一本书。

我需要残忍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

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

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余华在前言中说道: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童话作家,要不就是一位实实在在作品的拥有者,如果我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内心的痛苦将会轻微得多,可是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也会削弱很多。

《活着》一书中出现唯一的童话就是上述的童话,而这个童话来自于安徒生《老头子总是对的》;在前言中,余华又说: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觉得这里说的话与海德格尔的居然惊人的相似,海德格尔著作等身,为的就是帮Dasein解蔽,Dasein的翻译国内有很多,有人说是“存在”,有人说“是者”,我看都不如活着妥帖。

余华很成功,他做到了,至少在华语界,这部作品的力量比安徒生和海德格尔的都要大。

2.你记得自己活着吗?昆德拉写过一本书叫《笑忘录》谈的是笑,开头的话就是:有谁关心过笑了?我想说的是真正的笑,高于玩笑,笑嘲和可笑的笑。

我对昆德拉的敬佩由来已久,看了这句话后更是不能自已。

这个句式同样可以,或者说,更应该用来追问活着:有谁关心过“活着”了?我想说真正的活着,高于为了什么而活着。

我们忘记了活着,我们似乎都很珍惜生命,但是他们珍惜生命是为了活得有意义,也就是为了意义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为了……是个英文句式,英文中有xx for xx的说话,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为了xx而xx。

我们呐喊为了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这个为了挺好懂,但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至少我是看不懂的:有些东西,如果不是用母语说出来,它就是不可理解的,虽然很多人说奎因的译不准原理错了,但是我还是挺支持的,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作者/ 金虹谷《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标志着余华步入到先锋派的行列,一颗文坛新星开始闪现。

先锋派20世纪90但家破人亲历了惨烈的战争,饱受饥饿、寒冷的折磨,游走于死亡边缘。

幸而他活了下来,被解放军俘虏。

此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参加解放军继续打仗或是领着盘缠回家,对打仗的恐惧和回家的急切使他选择了后者。

昔日嫖赌成性、脚不沾家的浪子在失去一切后却体悟到了家的温情,对家庭倍加珍视。

为了省钱供有庆上学,福贵一度将凤霞送给别人,深沉的舐犊之情却又促使他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风霞回去”了。

为了起到比照作用以强调选择的自由,余华还为福贵设置了许多对照人物,如福贵的父亲、龙二、仆人、老全和春生等,他们在相似的境遇下作出了与福贵不同的选择,也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后果。

福贵亲眼目睹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每次打击都如此沉重和猝不及防,然而每次他都选择坚韧地活着。

透过福贵所作选择的背后,可以看出福贵的“活着”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弱者哲学,悲而不壮,可泣而不可歌。

他无奈而又无力地承担着外界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在面对苦难时,他总是消极被《活当年的浪一步步陷进人生的泥潭中。

先是儿子有庆血液被抽干而死;接着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其后妻子家珍因操劳过度被软骨病夺去生命;女婿二喜在装水泥板时意外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又被豆子活活撑死。

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死亡“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生存的荒谬性”。

“大难不死”的福贵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临到暮年只有老牛相伴。

他在人生的苦难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早已随遇而安,宁可把自己降到与动物一般,以此消解人生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安宁,这也是他为老牛起与他自己相同名字的潜在原因。

三、活着的痛苦余华说过:“《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活着》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白色他年什么才能叫“活着”?是呼吸、感知、脉搏,还是被铭记、被传颂?不得而知。

《活着》一书最为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它的人称——两个“我”。

读着读着,就陷入了故事之中。

无法自拔之时,最初的那个“我”——姑且称为旁白者——便会出声提醒,令我恍然惊觉:啊,这已是发生过的事情了!现实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为伴,精彩而又豁达地讲述他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爱看书中那个年代的故事,从别的作家笔下窥见的混乱、悲哀与绝望,使我不愿再去体会那种深切的无力。

然而,余华笔下,福贵口中,感觉却迥然不同。

《活着》的文字太过自然,太过流畅,以至于没有刻意渲染气氛,便将一个人的离去平静而悲哀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是的,从故事情节来看,福贵的一生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少时浪子,将家产挥霍一空,父亲去世;好不容易“改邪归正”,刚开始适应农民的身份,生活翻开新的篇章,却意外被抓壮丁;经历了沙场的炮火连天,生离死别,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回到了家,母亲也已撒手人寰……总而言之,每当一点遥远的曙光照在他斑驳不堪的生活上,微弱的光辉又会在瞬间被遮天蔽日的阴云深深淹没。

最终,他竟孑然一身。

犹记得当初读《哈利·波特》时,读到小天狼的死伤心了好久。

邓布利多·多比甚至于斯内普……看着身边爱我们的,我们所爱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确实是万分悲哀的。

最令我心悸的情节是有庆的离去。

他是多么有希望、多么活泼的一个男孩子啊!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寄托。

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救县长的妻子,被活生生抽血而死。

惊变最是悲哀,却又是不可防止的事实。

《活着》写的是一个从午后至黄昏的时间跨度,也是一位名为“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

它又不像一个悲剧。

故事的最后与开头的场景渐渐相融,这时我才恍然,它与序言中那首《老黑奴》相互照应。

“他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我曾思考:福贵最终的平和究竟从何而来?是认清现实后的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是失去了一切希望,垂垂老矣时的豁达悲哀?甚至是精神错乱?或许都不是。

为了活着而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生命的存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命题,包括活着的意义,活着的方式,活着的价值。

近读余华的作品《活着》,重估生命的价值,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敬畏与珍惜之感。

在这部作品当中,余华以平静的口吻转述着主人公福贵凄凉的一生,家破人亡,孤独终老。

作者毫无个人的感情色彩,好似这个世界之外的一个看客,冷冰冰地陈述着残酷的现实。

作品中人物的死亡总是让人始料未及,总是会有一次次转机让你以为这一切即将好起来,但是每一次,突兀的现实都会让人的希望走向破灭。

但是,无论怎样,经历了颠簸坎坷和世事沧桑之后,福贵依然活着,尽管他是孤独的。

正如作品的结尾:“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作品的结尾依然符合整部作品冰冷低沉的格调,并没有给人以光明的希望,冷冰冰的现实摆在眼前的时候,油然而生的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的渴望与追求。

正如作品的主人公福贵那样,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都始终没有放弃,家族没落,丧妻丧子,再恶劣的情况他都选择面对,没有逃避,没有放弃。

能活着就是好的,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世事沧桑才会知道生命的价值。

活着的目的并不在于金钱,权势,地位等等表面的浮华,无论富贵还是贫贱,生命是平等的,并且值得被尊重。

享受了荣华富贵,经历了没落衰败,兴衰存亡面前,自然有着自身的规律,人类无法左右,就像是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也正是这样,人类对自然,对生命才存有敬畏之心。

世事变迁,明朝难料,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是你所拥有的全部,而其他都是生命之外的衍生品或者附加值,倘若没有了生命,其他的便也不复存在。

我始终记得余华在作品中所写的一句话,“人的友爱和同情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伸手便可触及。

”人的一生,漫长而艰难,你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是能活着就是好的,活着需要有勇气,是勇气让你面对所有的风雨,并且告诉自己,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

活着与死亡——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死亡与电影《活着》

活着与死亡——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死亡与电影《活着》

活着与死亡——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死亡与电影
《活着》
陈梓慷;刘珂珂;许耀月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上》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一直是古今中外众多文学家和思想家笔下不可或缺的命题。

海德格尔和许多思想家一样对于死亡问题极为关注,将其纳入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之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对死亡问题对死亡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

而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表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思考,体现了存在主义的言语。

文章将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中的思想,尤其是死亡思想来分析电影《活着》。

【总页数】1页(P327-327)
【作者】陈梓慷;刘珂珂;许耀月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活着与死亡--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死亡与电影《活着》 [J], 陈梓慷;刘珂珂;许耀月
2.死亡并不可怕把可怕留给了活着的人——宁肯死也不想活着那是最可怕的 [J],
孙松滨
3.死亡的抗争--忍受--浅论余华《活着》中死亡意识的直面与超越 [J], 赵小舟
4.生死之间:从海德格尔“死亡哲学”再读《活着》 [J], 王瑾
5.生死之间:从海德格尔“死亡哲学”再读《活着》 [J], 王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3摘要小说《活着》的成名,表征的偶然难掩时势必然的规律。

笔者拟从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一展小说作者在荒诞无理性的世界里、在命运的无常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揭开了苦难生存困境下的人性永恒之美。

关键词:“活着”存在主义解读《活着》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活着》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部长篇小说。

1992年,当小说以中篇发表在《收获》杂志时,在国内并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1994年,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被搬上荧幕,并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夺得评委会大奖。

随后,作者余华把小说从中篇改编充实成长篇,并于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活着》便以在国内上百万的发行量,高居同年长篇小说发行量排行榜之首而迅速走红,在读者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被评论界争论至今。

从问世时的反映冷淡到获奖后的大红大紫,滤除小说之外主观因素,着眼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及艺术魅力,我们不难发现,《活着》的成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20世纪后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人与物对立和冲突的日益加剧,荒诞和非理性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19世纪初期开始,由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所固有的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物欲”的贪婪被紧紧地搅和在了一起。

伴随着以对物质的追求为根本目的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人对物的崇拜意识被强化,物化意识弥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荒诞、暴力、混乱、无理性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特征。

20世纪后,随着“物”内涵的逐步拓展并逐渐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的一种力量,这一社会特征被进一步强化。

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现实世界与人的对立、是非颠倒和混乱无序的状况,使个人在社会大潮的裹挟下变得无所适从,孤独无依。

于是,以表现对荒诞世界现实的认识和对暴力世界的恐惧与厌恶,从而深刻揭示西方社会以“荒诞”和“混乱”为主要特征的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便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潮。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更强调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直观感受的真实,突出了对人生和世界荒诞性的认识,深刻揭示了深陷其中的个人选择的艰难。

2、人的信仰道德文化价值体系几近崩溃,新的体系尚待建立和健全,精神重建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主题过去一百年间,经历了中西文明的几度碰撞,经历了文化上的自我怀疑和放弃,传统的信仰、道德、伦理、文化认同几近崩溃;经历了政治上的几番冲击,曾经给人以支撑的意识形态也彻底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不受节制的商业化浪潮,则最彻底地冲刷并重塑人们的灵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追逐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动力。

与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相伴随的,是人们逐渐失去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意义,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命价值和方向。

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个人变成了无根的浮萍,在物质利益大潮的裹挟下随波逐流。

人们眼前的一切,布满了矛盾与悖论,人性的分裂,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抗,使处在历史和宇宙中介位置的个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双重的摆弄———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不知道被冲向何处,在无法跨越的死亡面前生命更显得极端的渺小。

二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中构建人类生存永恒的困惑小说《活着》以垂暮之年的主人公对自己的一生回忆自叙,以知命的平静语调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主人公取名富贵,却既无大富更无大贵,大吉大利的名字与其心酸坎坷的身世形成鲜明对照:作为地主家的浪荡少爷,富贵嗜赌成性。

在一次被人算计的赌约中,他输光了所有的家产。

于是,父亲被活活气死,不久母亲也不治身亡。

几十年后,儿子有庆因抽血过量失去生命,女儿也因难产而身亡,妻子忧郁成疾故去,女婿工伤意外致死,最后年幼的孙子饥饿难耐多吃了豆子被胀死……死亡,作为一个永恒绝对的存在贯串了小说的始终。

《活着》以具体的历史时代为背景,以明确的人物身份为核心,写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命运。

死亡的灾难,作为小说最为触目惊心的事实,充斥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在十来万字的篇幅里,作者不厌其烦地历数了富贵父、母、子、女、妻、婿、孙七个人的非正常死亡,而在富贵的家庭之外,赌徒龙二、县长春生等一批人被囊入其中。

无怪乎评论界因此断言作者是个“勇敢的作家”,因为作品显示了它“直面现实的秉笔直书”以及对“作为政治的历史”的关注。

然而,仔细分析这些人物的死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批判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

认真追究,富贵父亲实际上死于富贵的嗜赌,而富贵这一嗜好显然又来自其父的遗传,于是,富贵父亲在一定程度上是死于自己赌徒的基因。

同样,富贵的母亲、妻子皆直接死于疾病,富贵女儿死于产后大出血,这一系列死亡固然有时代贫困、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但本质上说,疾病更多的归咎于天灾,而不能完全算是人祸。

富贵女婿死于劳动事故,孙子因进食过多被胀死也依然属于意外事故、飞来横祸。

更值得一提的是,富贵其子之死,虽然是为抢救县长夫人直接造成,但小说的进一步叙述却大大削弱了这一情节对现实的批判力度,因为,这位县长恰恰是当年与富贵在战为“活着”而活着———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活着》欧阳钦007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3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场上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春生。

于是,所有这些偶然与意外关联,使人物的非正常死亡失去了时代的必然性,当然也就失去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性。

尤其令人回味的是,《活着》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死去的分别是富贵的父亲和孙子。

父亲之死意味着承前的终结,孙子之死意味着启后的无望。

而他们之死的直接原因均来自富贵,前者来自富贵作为赌徒的恶欲,后者来自富贵作为祖父的善意。

这真是对人生的莫大讽刺。

当然,死亡作为自然的规律,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最让读者难以接受的是,所有这些死亡,都被强加到了那些最为善良最为美好的人物身上:甘苦与共的妻子、懂事而忍辱负重的儿女、善良而豪爽的女婿,所有这些被生活的苦难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他们无一不是生活中善良的弱者。

由此看来,余华似乎在告诉人们: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死亡无处不在并与生相偕;死亡的苦难与价值立场无关,与传统的善与恶亦毫无关联。

由此,众人的死与富贵的生便构成了小说文本的两条基本线索,也成为了富贵人生两大基本元素。

在生与死的轮回和较量中,人生的种种外在价值被消弭于无形,具体的时间和历史的背景也被淡化在小说的情节之外。

作品中的人物被“简化”为生命本能驱使的符号,他们由于无法把握在自己的命运而只能听任命运的驱遣安排。

通过情节的精心构思,小说便得以以先验的文字使人生的无法彩排成为可预演的现实,整部作品因此便具有了接近“永恒的形式”的意味。

也正是借助这一点,余华得以更多地在“人类学”而不是“社会学”意义上把握他的人物。

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存在中的人,其生存困境是与生俱来的。

三生存的困境面前,活着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当死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当富贵的亲人接二连三无价值的死去,我们发现,所有的苦难几乎都聚焦到了富贵一个人的身上。

破产的痛苦、丧父丧母的痛苦、被抓壮丁妻离子散的痛苦、战场上死亡的痛苦、女儿成为聋哑人的痛苦、因贫穷而不得不将女儿送人的痛苦、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饿之苦、妻子患软骨病而无法劳动且随时被死亡威胁的痛苦、儿子因荒唐的医疗事故而丧命的痛苦、女儿产后大出血而死亡的痛苦、妻子最终被疾病折磨致死的痛苦、女婿因意外事故死亡的痛苦、孤独的老人独自养育孙子的痛苦、孙子因长期饥饿暴食而亡的痛苦、以及全家人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付出的没有止境的不堪重负的劳作之苦。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一次次出现,孤独的生命被现实一次次击打、撕裂,生存之外的所有东西被最终剥夺,生命的黄昏里伴随他的只是一个赤裸裸的“活着”,一个主干般的存在。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让主人公富贵死去,而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一死去,然后用近乎逆来顺受般的心态来体味这地狱般的苦难。

当代著名学者夏中义在《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的受难》一文指出:“当富贵被抽去人的社会属性而被还原为赤裸裸的自然属性时,不小心将人的价值性也过滤了,而只剩下了人的生物性。

”如此而言,我们不禁要问:若富贵活着没有任何价值,那么伴随富贵一生的苦痛岂不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若富贵的“活着”仅仅是生物学水平上的苟延残喘,那么富贵一生怎么会活得如此之艰难?而当与富贵有关联的人都归于无时,他为何反倒获得了一种超脱和释然。

用富贵的话说:“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到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

”小说最后,富贵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晚年当和尚。

”这份洒脱,这片宁静,又岂是一个仅有“生物性”的人所能吐出?有论者言:“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含的罪恶与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与安慰,而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力。

”也正如作者所言:“‘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痛,无聊和平庸。

”在历史与自然面前,处于边缘的人们有太多的无奈与不能,死亡在这里因此显得太过容易。

于是,当富贵一无所有,仅以生命的延续来容纳生活所给予的全部时,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包容万象的博大的爱———它的名字不叫“死亡”,而叫“活着”。

富贵活着,一生的苦难恰恰成为他的依归,最终被铭刻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

“当我望着到处都充满绿色的土地时,我就会进一步明白庄稼为何长得如此茂盛。

”于是,在洞察了一次次劫难后,在对苦难超乎寻常的承受中,通过富贵,这位黄昏落日般的老人,作者余华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终结意义的哲学思考:富贵在生与死的残酷对抗中,参破了人的生命意义,提出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哲学文化命题:相对于死而言,生是一种永恒的强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屈服的精神。

人,作为历史与宇宙间独立却渺小的存在,不为别的活着,而为活着而活着。

因为活着本身就是胜利,也是生命的最大意义。

所以作者说:“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

我感到了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富贵活着,并不算是一个完美的范本,但却从一个角度折射出现代人的迷失。

当代,商品意识、科技革命正日益切割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物欲横流的裹挟下,社会的荒诞无理性,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对立使人日益偏离了人之为人的轨道。

现代人在生与死的轮回中放弃了自我,随波逐流。

而人与自我的疏离注定了灵魂的漂泊无依,而时代的瞬息万变带给人们的更是焦虑和恐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